物理上只有1个焦点的电子元件网上商城有什么

物理题: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某物体放在主光轴距焦点10cm出处,则物体所成的像可能是( )像,也可能是( )_百度知道
物理题: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某物体放在主光轴距焦点10cm出处,则物体所成的像可能是( )像,也可能是( )
提问者采纳
倒立放大的实像 (f=22) 正立放大的虚像 (f=2)凸透镜成像规律(见下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 物像与镜的位置关系 能否用光屏接收到 应用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异侧 能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异侧 能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异侧 能 投影仪 u =f 不成像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距大于物距 同侧 不能 放大镜 小结: 1. 虚像和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2. 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 3. 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4.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5.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逐渐变大,像也逐渐变大。即:“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6. 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
其他类似问题
主光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如图1,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2,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如图3,根据折射光线作出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
(4)如图4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5)如图5,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
①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②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要作出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3)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4)将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图4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相对于镜前的光线是发散了,然后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可得出结论.
(5)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
解:(1)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2即为物体.如图1:
(2)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方向相同;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如图2所示:
(3)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3所示:
(4)将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相对于镜前的光线是发散了.所以里面的镜子应该是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镜子,故为凹透镜.如下图所示.
(5)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②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当前位置:
>>>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画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
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画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2)如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部分家庭电路连接完整。(3)如图丙,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题型:应用设计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如图甲&&&&&&&&&&&&&&&&&&&&&&&&&&&&乙&&&&&&&&&&&&&&&&&&&&丙分析:(1)注意光滑斜面没有摩擦力(2)灯泡开关接火线,三脚插头上地线左零线右火线(3)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画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主要考查你对&&力的三要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力的三要素
定义:物理学中,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1.力的三要素中有一个因素变化,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发生变化。例如:在开门时,手推门的部位(即作用点)不同时,推力的效果也就不同;人拉车前进时,拉力的方向不同,车前进的效果也不同;将钢尺压弯时,压力的大小不同,钢尺压弯的程度也不同。 2.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3.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表述一个力必须把这个力的三要素都指明。
发现相似题
与“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画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30883411314412098433324414866409627欢迎登录996通行证
两周内自动登录
还没有帐号,现在
第一视角物理仿真手游《极限自行车》上架
  自行车表演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极限运动,每次看的时候都有种刺激又惊险的感觉。今天,一款高物理仿真《极限自行车 INFOCUS Extreme Bike》登陆App Store,售价是18RMB。  《极限自行车》是一款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的降速街机动作手游,游戏过程中,玩家要在各种高难度的场景中,利用各种物理知识进行上下坡。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上坡要控制好脚力相对会容易些,下坡虽爽却要控制好速度;不然很容易出车祸。  《极限自行车》的物理模拟做得很逼真,玩家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喜欢骑自行车或者自行车极限运动的可以来挑战下哦!
类型:跑酷游戏
大小:424.98MB
语言:英文
关注手游动态,了解手游活动信息。微信搜索game996或扫描二维码 996,推荐真正好玩的手机游戏!
请文明发言,996有你更精彩!
手机游戏礼包免费拿
苹果游戏推荐
安卓游戏推荐
热门专区游戏
友情链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右上角魔术棒,选择"扫一扫",然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您所在的位置: ››&
& ››&
& ››&
万有引力定律的10大焦点问题高一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拔高专题训练七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0大焦点问题焦点1、天体的质量与密度的估算下列哪一组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质量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半径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D.地球表面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密度焦点2、普通卫星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12&h,“风云二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行轨道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24&h。问:哪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哪颗卫星的线速度大?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云一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的时间应该是多少?焦点3、同步卫星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B、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C、不同国家发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不同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相同的,加速度的大小也是相同的。焦点4、“双星”问题天文学中把两颗距离比较近,又与其它星体距离比较远的星体叫做双星,双星的间距是一定的。设双星的质量分别是m1、m2,星球球心间距为L。问:⑴两星体各做什么运动?⑵两星的轨道半径各多大?⑶两星的速度各多大?焦点5、“两星”问题如图是在同一平面不同轨道上运行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它们运行的周期分别是T1、T2,(T1<T2),且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问:⑴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是多少?⑵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时间是多少?焦点6、&“连续群”与“卫星群”土星的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即土星的“连续群”,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通过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若v∝R,则该层是土星的连续群若v2∝R,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若,则该层是土星的连续群若,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焦点7、宇宙空间站上的“完全失重”问题假定宇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空间站上,下列实验不能做成的是:A、天平称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量C、用测力计测力D、用水银气压计测飞船上密闭仓内的气体压强E、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F、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焦点8、黑洞问题“黑洞”问题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的天体。它的密度很大,对周围的物质(包括光子)有极强的吸引力。根据爱因斯坦理论,光子是有质量的,光子到达黑洞表面时,也将被吸入,最多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圆周运动。根据天文观察,银河系中心可能有一个黑洞,距离可能黑洞为6.0×1012m远的星体正以2.0×106m/s的速度绕它旋转,据此
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如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个脚的电子元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