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2014,最佳导演奖的电影是许鞍华导演的哪部作品

你现在的位置:&&&&&&历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海报精选
历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海报精选
至今已经举办到二十四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是华语电影奖项中最能够体现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奖项,参与投票的人选参照奥斯卡的模式由香港所有业内人士组成,相当具有权威性。因此每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都会广泛受到观众瞩目,同时也是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最为重视的奖项。
  一切从一句戏言开始
  &记得是1981年11月,在一次《电影双周刊》的编务会议上,谈到每年搞的十大华语、外语片评选时,我说&我们能不能搞大一点?&。&
  &&香港《电影双周刊》现任主编 陈柏生
  &搞大一点&的意思是搞一个像模像样的颁奖礼,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在座各位编辑的支持,于是他们于次年三月九日,在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行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当时找来了香港电台赞助,第一届总共设立了五个奖项。当时的最佳导演方育平和最佳女主角惠英红都亲临现场领奖,最佳男主角许冠文则是由他的弟弟许冠英代领。
  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位司仪--陈欣健
  陈欣健1965年加入香港皇家警察队,1974年升任刑事侦缉科警司,1975年与萧芳芳合编电视剧本《跳灰》,并负责警方资料顾问。1976年,他毅然脱离那份很有前途的警界工作而投入到无限可能的娱乐圈之中。他曾担任过节目主持人、电影编剧、演员、导演、及制片等多重角色,1980年代后与许冠文、张同祖等人合作,是香港导演协会、影业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并一直是金像奖理事。同时,由于主持的届次太多,他也是在金像奖颁奖舞台上被&罚站&时间最久的一位。
  第一位影后--惠英红
  近年复出的惠英红已经是一个演技派,当时她可是刘家良特别欣赏的打女。她是第一位影后,也是唯一凭借动作片获得主角大奖的演员。1960年出生于广东,香港长大,因家境贫苦,十四岁起即在夜总会做歌舞艺员,十七岁进电影圈,签约为邵氏基本演员,处女作为《射雕英雄传》,其后逐渐从配角升任主角。
  最年轻的影后--林碧琪
  林碧琪于1983年获得了影后时方才17岁(1966年出生)。当时她还获得了最有前途新人提名(后来更名为最佳新人奖),据说她被导演黎大炜在街头发掘出来&&而本人的真实身份则的确是个&太妹&,林碧琪答应参演的条件便是&一定是主角&,没想到一击即中,获得第二届金像奖影后。令观众惋惜的是,得奖之后的林碧琪便息影了。
  第一位最佳新人--马斯晨
  在第二届金像奖上,这位最有前途新人,凭借《投奔怒海》挫败了众多日后的明星而当选,那时她只有十九岁。林燕妮曾经称她&有张橡皮脸,可以变做很多种不同的人物&,然而如今我们没有她的任何消息。
  最年轻&最悲惨的影帝--梁家辉
  1984年梁家辉凭借《垂帘听政》获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时,当时年方26岁。由于《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是在内地拍摄,梁家辉旋即遭到中国台湾当局的封杀,一度无人找他拍戏,被迫去摆地摊糊口。
  最具争议性的新人&&郑裕玲
  1984年的郑裕玲,因为参演《花城》而获得最佳新人,引起争议。因为此前郑裕玲已经主演过众多当红电视剧,同时也是著名主持,终究争论的结果是因为她首次参与电影演出,而实至名归,这也为后来众多&长辈们&获得&最佳新人&提名而首开先河。
  日,记者在北京巧遇当年同获最佳新人提名的莫少聪(凭借《武林圣火令》获得提名):&我当时一听郑裕玲也有份提名,立刻傻眼。她出道那么早,怎么可能还是最佳新人?&
  第一位获得提名的外国人--喜多郎
  日本著名作曲家喜多郎,为《似水流年》配乐而获得第四届金像奖提名。
第二十五届 《龙城岁月》
片  名:龙城岁月 
更多片名:黑社会
英文片名:Election
导演/编剧:杜琪峰
领衔主演:张家辉 古天乐 梁家辉 安志杰 任达华
主  演:应采儿 林 雪 张兆辉 邵美琪
类  型:剧情/惊悚
片  长:180分钟
上映日期:2005年
第二十四届 《功夫》
导演\编剧:周星驰
武术指导:袁和平
类  型:动作/喜剧
领衔主演: 周星驰  黄圣依
友情客串:冯小刚
第二十三届 2004 《大只佬》
片  名: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只佬(香港)
英文名:Running on Karma
导  演:杜琪峰、韦家辉
编  剧:韦家辉、游乃海、欧健儿、叶天成
主  演:刘德华、张柏芝
类  型:剧情 级别:IIB
片  长:92分钟
出  品:一百年电影公司
发  行:中国星集团
上映日期:日(香港)
第二十二届 2003 《无间道》
寰亚电影有限公司2002年出品
国内首映时间:日
主  演: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杜汶泽、林家栋、吴廷烨、尹志强
友情演出:郑秀文、陈慧琳、陈冠希、余文乐、萧亚轩
编  剧:麦兆辉、庄文强
导  演:刘伟强、麦兆辉
视觉效果顾问:杜可风
影片类型:剧情/警匪/动作
   黑帮电影一直都是港片最主要的类型片之一,但近年来却有不复当年之感,很多此类影片难以拍出新意,观众因此流失,电影商一时也对此失去了信心。但香港黑帮电影在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影迷中的影响,却并未因此抹去,相反,好的这类电影仍旧会是观众的最爱。本片中,刘伟强再次拿起黑帮电影里较为常见的边缘人题材,但却不是从黑社会与警察对立的表面意义去诠释。除了枪战和动作,对特殊环境里人性的畸变着墨甚多。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存在。比起黑帮电影里常见的兄弟情义,本片的故事中赋予的潜在精神台词,可望将香港的黑帮电影带入新的境界。这也因此成为本片对观众的致命吸引力之一。
第二十一届 2002  《少林足球》
出  品:星辉海外有限公司
监  制:周星驰、杨国辉
导  演:周星驰
编  剧:周星驰、曾谨昌
武术指导:程小东
联合导演:李力持
领衔主演:周星驰、赵薇、吴孟达
主演:黄一飞、田启文、林子聪、陈国坤、莫美林
特别演出:谢贤
友情客串:莫文蔚、张柏芝、谷德昭
特别介绍:李卉、浦叶楝、张明明、释子云
电脑特技制作:先涛数码企画有限公司
第二十届 2001  《卧虎藏龙》
片  名:卧虎藏龙
英文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原  著:王度庐
导  演:李安Ang Lee
主  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张震、郑佩佩
类  型:武侠
级  别:PG-13级 片长:120分钟
发  行:哥伦比亚公司
主要获奖纪录:
 &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
 &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
 &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
 &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
第十九届 2000年 《千言万语》
出  品:香港卡士   
导  演:许鞍华  
主  演:李丽珍、黄秋生、谢君豪、周海媚、张耀扬
提  名:8项
夺  奖:5项(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男配角、编剧)
竞争对手:《枪火》、《暗战》、《星愿》、《细路祥》
  影片从选材到表现形式都是典型的艺术片做法。编导透过女主角从失忆到恢复记忆的过程,带出香港的政治理想主义者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从事社会运动的感受。夹杂了当事人在感情上的波折。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香港观众而言可以引起共鸣。
  但《枪火》落选本届金像奖最佳影片,令人感到意外,杜琪峰的这部黑帮电影无疑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杰作。
第十八届 1999年 《野兽刑警》
出  品:香港寰亚   
导  演:陈嘉上、林超贤  
主  演:黄秋生、王敏德、谭耀文、周海媚、张耀扬
提  名:8项
夺  奖:5项(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男配角、编剧)
竞争对手:《去年烟花特别多》、《风云之雄霸天下》、《玻璃之城》、《我是谁》
  本片在&兵&与&贼&之间的&灰色地带&加重笔墨,拍出了过去港产警匪片较少有人触及的敏感地带,黄秋生性格化演出了极具神采。另外,编导为加强&兵&与&贼&双方的戏剧性矛盾,将本片的故事框架故意放置在&兵&与&贼&均面临转变的动荡形势下。&兵&与&贼&的互动转换产生的讽喻,使本片跳出了黑白分明的传统警匪片模式。
第十七届 1998年 《香港制造》
出  品:香港天幕   
导  演:陈果   
主  演:李灿森、严栩慈、李栋泉、谭嘉全
提  名:5项
夺  奖:3项(最佳影片、导演、新人)
竞争对手:《春光乍泄》、《宋家皇朝》、《十万火息》
  边缘少年中秋,爱上了活泼可爱的少女玉屏,岂料玉屏是个肾功能衰竭的垂危病人,只盼着器官移植的最后生机。为了给玉屏筹钱,中秋填下义务捐赠器官的表格,并答应老大荣少去杀人。虽做足准备,但还是暗杀失败......
  导演陈果在刘德华天幕公司的支持下,仅用50万港币和全部非职业演员及5名幕后人员拍出了这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制片电影。并在当年众多商业片的包围下,荣获金像、金马、金紫荆等众多奖项。
第十六届 1997年《甜蜜蜜》
导演:陈可辛   
主演:张曼玉、黎明、曾志伟、杨恭如
提名:11项
夺奖:9项(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女主角、摄影、美术指导、服装造型设计、音乐)
竞争对手:《简单任务》、《色情男女》、《虎度门》、《冲锋队之怒火街头》
  本片编剧岸西的剧本写得极具心思,她以邓丽君的歌曲作为作为象征,将男女主角之间一段延绵十年的的愁别离绪串连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是近十年来最成功把握住中国人共通情感的文艺片经典。本片获得了当年金像奖9项大奖。
第十五届 1996年 《女人四十》
出  品:香港卡士、嘉禾   
导  演:许鞍华   
主  演:萧芳芳、乔宏、罗家英、罗冠兰
提  名:10项
夺  奖:6项(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编剧)
竞争对手:《堕落天使》、《烈火战车》、《红番区》、《天国疾子》
  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职业女性阿娥一面要赚钱,一面要照顾家人,特别是婆婆去世后,她更要照顾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公公。全片以生动活泼的手法处理一个相对沉重的题材,因此引人共鸣。萧芳芳将主人公生活在夹缝之中又自强不息的坚强个性演绎得入木三分,为她赢得了多个影后头街。
第十四届 1995年 《重庆森林》
出  品:香港泽东   
导  演:王家卫   
主  演:林青霞、金城武、梁朝伟、王菲
提  名:10项
夺  奖:4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
竞争对手:《东邪西毒》、《金枝玉叶》、《飞虎雄心》、《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影片由两段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失恋无聊的警察爱上了头戴金色假发的杀手;在快餐店打工的阿菲暗恋着每晚来买宵夜的警察。两个非常简单而又平凡的故事落到王家卫的手里却成了深具映象魅力的新派电影,堪称迄今为止最能把握新新人类触觉的华语片。
第十三届 1994年 《新不了情》
出  品:香港无线映画   
导  演:尔东升   
主  演:刘青云、袁咏仪、刘嘉玲、冯宝宝、秦沛
提  名:12项
夺  奖:6奖(最佳影片、导演、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编剧)
竞争对手:《风尘三侠》、《重案组》、《诱僧》、《抢钱夫妻》
  作曲家阿杰,结识了隔壁戏班班主的女儿阿敏。阿敏虽身患骨癌,但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同病魔斗争。在阿敏的鼓励下,阿杰重拾信心投入创作。正当阿杰成功时,阿敏病情加重,含笑而去。
  尔冬升自然流畅的叙事手法手法使这部剧情老套的爱情悲剧洋溢着一种亲切而又动人的平民风味。
第十二届 1993年 《宠民》
导  演: 张之亮
编  剧: 张之亮 吴沧洲 黄达仁
摄  影: 林国华
演员表:谷 峰 黄家驹 ......毛毛 黄志强 李名炀 廖启智 乔宏 泰迪罗宾
第十一届 1992年 《跛豪》
出  品:香港嘉禾   
导  演:潘文杰   
主  演:吕良伟、郑则仕、叶童、李子雄
提  名:7项
夺  奖:2项(最佳影片、编剧)
竞争对手:《黄飞鸿》、《婚姻勿语》、《纵横四海》、《五亿探长雷洛传》
  影片讲述香港著名毒枭跛豪,早年自大陆赴港,于六十年代初期发家,到七十年代已成为香港最有地位的黑帮龙头之一。直至1947年被捕入狱,已售出价值高达三亿多港元的毒品。
  本片虽因商业考虑而穿插了一些娱乐性的噱头,但导演潘文杰的扎实、流畅的叙事风格及演员鲜活的人物塑造,仍使影片成为同类题裁作品中开风气之先的经典。值得一提的是,吕良伟为表现跛豪的大肚,而增肥数十磅,其敬业精神不亚于罗伯特&德尼罗。
第十届 1991年 《阿飞正传》
出  品:香港影之杰   
导  演:王家卫   
主  演:张国荣、张曼玉、刘嘉玲、刘德华、张学友、梁朝伟
提  名:9项
夺  奖:5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
竞争对手:《客途秋恨》、《秦俑》、《爱在别乡的季节》、《滚滚红尘》
  这部让王家卫名扬四海的作品,云集了香港当红的六位影星共同出演,原拟拍上、下两集,但因市场反应不佳而不了了之。本片讲述六十年代的香港,一位玩世不恭的阿飞旭仔与汽水店的玲相恋,却不想和他结婚。不久他又搭识肝皮舞舞女露露,又很快厌倦。而旭仔与养母之间似乎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暧昧情感。
  影片具有凌厉的反传统和反道德的冲击力,令人迷惑的怅然若失。王家卫的非传统的叙事方式及其神采飞扬的个人风格使本片充满创意和迷离感。
  梁朝伟在片中最后一幕以赌徒形象出场现身而结束全片,在当年曾引起极大争论。
第九届 《飞越黄昏》
导  演:张之亮
出  演:冯宝宝、 叶童、罗子威、麦洁文、卢冠廷
编  剧:张之亮、陈锦昌
类  型:剧情
第八届 1989年 《胭脂扣》
出  品:香港嘉禾  
导  演:关锦鹏   
主  演:梅艳芳、张国荣要、万梓良、朱宝意
提  名:10项
夺  奖:7项(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女主角、剪接、音乐、歌曲)
竞争对手:《七小福》、《旺角卡门》、《童党》、《鸡同鸭讲》
  本片根据李碧华原著小说改编。三十年代香港塘西青楼女子如花和富家公子十二少,因男方家长反对而双双殉情。没想到如花在阴间却不见十二少身影,于是她的阴魂来到了五十年后的香港, 发现十二少未死......
  影片跨越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阴间和阳间两个世界,导演关锦鹏并未用虚幻的特技来赢得观众,相反他把这部悲情电影拍出了港片罕见的颓废美感。梅艳芳也是以出色的表演将如花塑造得温情脉脉,楚楚动人,为她赢得金像、金马双项影后桂冠。
第七届 1988年 《秋天的童话》
出  品:香港德宝  
导  演:张婉婷   
主  演:周润发、钟楚红、陈百强
提  名:7项
夺  奖:3项(最佳影片、编剧、摄影)
竞争对手:《天菩萨》、《倩女幽魂》、《书剑恩仇录》、《最后胜利》、《龙虎风云》
  赴美留学的十三妹,本想依靠先到美国的男友,结果男友移情别恋。反而在餐厅打工的远房亲戚&船头尺&对她关心照顾有加。两个不同阶层的背景的人在异国他乡产生了一段爱情。女导演张婉婷以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将这个异乡爱情故事拍得生动感人。本片也是周润发和钟楚红这对组合最令人难忘的一次演出。
第六届 1987年 《英雄本色》
出  品:香港新艺城   
导  演:吴宇森   
主  演:狄龙、周润发、张国荣、李子雄
提  名:11项
夺  奖:2项
竞争对手:《火龙》、《地下情》、《癞佬正传》、《兄弟》、《美国心》
  &三年,我等了你三年啊。&周润发在片中的这句对白,正是吴宇森当年从香港失意回港的心境,当时事业陷入低潮的吴宇森在本片中投入了浓重的个人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人间义薄云天、肝胆相照的友情。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被评为香港影史十大佳片之首。
第五届 1986 《警察故事》
出  品:香港嘉禾  
导  演:成龙   
主  演:成友、林青霞、张曼玉
提  名:7项
夺  项:2项(最佳影片、动作指导)
竞争对手:《女人心》、《僵尸先生》、《非法移民》
  本片是成龙由民间功夫小子过渡到现代警察英雄定位的里程碑之作。当时正逢成龙在体能状态和电影创作的高峰,因此导与演均显得朝气勃勃,信心十足。片尾压轴戏以长镜头无剪辑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了成龙在商场中从数层楼高的天花板灯饰跃下的场面,并辅以多角度镜头重复这一&搏命奇观&,极尽紧张刺激,开辟了成龙以后每部影片均的冒险演出的先河。
第四届 1985年 《似水流年》
导 演: 严浩 (Ho Yim)
主演: 顾美华 , 斯琴高娃 , Yun Zhou , Weixiang Xie
分类: 剧情
第三届 1984年《半边人》
片  名:半边人
导  演: Allen Fong、
主  演: Chi-hung Cheng、Pui Hui、So-ying Hui、Peter Wang、Lin-shum Yao、
片  长: 110 分钟
类  型: 剧情
  本片以真人真事为蓝本,根据阿莹(许素莹)与长城公司已故导演戈武的一段感情故事改编,而剧中的演员也都是许家人,各自扮演生活中自己的身份。本片获1983年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最佳影片导演及剪辑奖。片名意寓香港现代人处于半理想半现实之中。剧情主要描述家境贫寒的渔家女亚莹兄弟姐妹多人,单调忙碌的生活加上与男友阿洪的感情破裂,使她极为伤痛。不甘如此碌碌过人生的亚莹报考了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学习表演,并在从美国来港筹拍影片的教员张松柏的指导下演技日渐成熟。张也从她的身上了解到香港人的生活,写出了一个好剧本。在接触中,阿莹对这个有点腿疾的师傅产生了微妙的情感&&
第二届 1983年《投奔怒海》
出  品:香港星光   
导  演:许鞍华   
主  演:林子祥、马斯晨、刘德华、缪骞人
提  名:10项
夺  项:5项(最佳影片、导演、编剧、新人、美术指导)
竞争对手:《靓妹仔》、《杀出西营盘》、《烈火青春》、《败家仔》
  本片描述日本记者奇川前往刚刚解放的越南,政府安排很多粉饰太平的假象让他参观,但他却从琴娘一家的实际生活看到了悲惨真相,于是帮助他们逃出越南。
  影片以记实的手法将镜头视角对准一个严肃的主题,片中几位香港演员和多名内地演员均有上佳表演,同时,本片也是刘德华的电影处女作。
第一届 1982年《父子情》
出  品:香港凤凰   
导  演:方育平   
主  演:石磊,郑裕柯
提  名:金像奖草创之日,并无提名,由直选产生。
夺  奖:2项(最佳影片、导演)
竞争对手:《摩登保镖》、《胡越的故事》、《边缘人》
  银行职员罗山本受尽社会冷落,故一心望子成龙。但儿子罗家兴不理解父亲苦心,经常惹祸。年复一年,父亲及家人的劝说和关心都不能感动家兴,他只想早点挣钱。中学毕业,为让家兴出国留学,父亲不惜将女儿嫁给一位年迈的有钱人......最终家兴认识学习的重要,决心出国学习。但在他学成返家前夕,父亲因过于高兴而猝然去世。
  首届金像奖是以影评人的角度直接选出最佳影片,那个年代的方育平,相当于今天的王家卫,是香港影评界眼中的名牌。今天我们再看这部充满诚意、感人肺腑的影片,仍可证明方良平是香港影坛不可多得的重要导演之一。
--------------------阿尔法城的囚徒楼主
塞壬 好努力 ...
--------------------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2250名成员683个主题
可用积分:20分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提名:许鞍华,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南方都市报
站内搜索:
&&&&&&&&&&&&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提名:许鞍华
&&& 提名理由:许鞍华的电影有时看上去有些沉闷,因为她善于展现悲剧的一面,展现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不能掌握命运的一面。那电影中的悲凉、苍劲是让人无法忘怀的。但《天水围的日与夜》静如止水的温情却激动人心,看似平淡却悲天悯人,在港产片市道低迷的今天,这是许鞍华极具勇气的登峰造极之作。
许鞍华(Ann Hui,-),女导演,辽宁鞍山人,于香港大学进修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英深造,在伦敦电影党校攻读电影课程。1975年回港,担任胡金铨的助手。不久进入无线电视台任编导,两年后拍了二十集半小时的记录片《奇趣园》,亦为《CID》《北斗星》等拍过十七部作品。1977年为廉政公署拍摄八集一小时长的《ICAC》,其中两集被禁。翌年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拍了三集《狮子山下》,1979年导演第一部影片《疯劫》,之后执导的《投奔怒海》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被誉为香港新潮导演之一。
许鞍华的电影有时看上去是有些沉闷的,因为她善于展现悲剧的一面,展现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生不能掌握命运的一面。那电影中的悲凉、苍劲是让人无法忘怀的。
自离开校园,为大导演当副手开始,到今天享誉海外的大导演,20年来,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有15部,在香港及海外获奖无数。如《客途秋恨》就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和意大利瑞米尼国际影展金瑞米尼奖。1991年,许鞍华更获得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的导演年奖,对她和她的成就作了进一步的肯定。
许鞍华属新潮派,但她的作品严谨、传统,它的电影总是拍给那些愿意对人生作思索的人看的。她关注女性命运,《女人四十》、《阿金》、《客途秋恨》………没有使她成为一个积极的女权分子;关注社会现实、政治运动;《投奔怒海》、《千言万语》没有使她成为一个政治斗士。她大部分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完美的爱情,相对男子的始乱终弃、懦弱、背叛是多次出现的。
许鞍华拍电影认真,《半生缘》不是个别例子,例如《书剑恩仇录》拉大队到大漠,风尘仆仆地走了一年;拍《极道追踪》时又大老远赶赴日本乡郊农村实地取景。这些都不只是体力上的付出,也是精神上的奉献。
花了20年的时间在电影上,许鞍华的成绩早被认同,但名成不代表利就。不少与她分属同期的导演早已另谋发展,许鞍华对电影依然不离不弃,为求拍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她甘愿苦撑着过日子,甚至为了事业,至今未考虑婚姻。
只有阅尽世事,铅华尽去的人才能拍出“天水围”这样的电影,如此透彻而真实,温暖却不煽情,这是一个60岁的老人把自己的一生感悟凝聚而成的电影,这是200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
演员作品  女人那话儿 Lui yun na wa yee (2003)   地久天长 Dei gau tin cheung (2001)   金枝玉叶2 Gum gee yuk yip 2 (1997)   女人四十 Nu ren si shi (1998)   河流 The River (1997)   浪漫风暴 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 (1996)   爱杀 Love Massacre (1981)
导演作品  天水围的夜与雾 (2009)  天水围的日与夜The Way We Are(2008)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 (2006)   玉观音 Goddess of Mercy (2004)   男人四十 Laam yan sei sap (2002)   幽灵人间 Youling renjian (2001)   千言万语 Qian yan wan yu (1999)   女人四十 Nu ren si shi (1998)   半生缘 Half Life Fate (1997)   阿金的故事 Ah Kam (1996)   极道追踪 Zodiac Killer (1991)   客途秋恨 Song of Exile (1990)   笑傲江湖 Swordsman (1990)   今夜星光灿烂 Gam ye sing gwong chaan laan (1988)   书剑恩仇录 Romance of Book & Sword, The (1987)   倾城之恋 Qing cheng zhi lian (1984)   胡越的故事 Story of Woo Viet, The (1982)   投奔怒海 Tou bun no hoi (1982)   疯劫 Fung gip (1979)   来客 The Visiter(1978)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 (2006)   黑侠 Hak hap (1996)   书剑恩仇录 Romance of Book & Sword, The (1987)
策划作品  功夫皇帝方世玉 Fong Sai Yuk(1992  鸦片战争 Yapian zhanzheng (1997)
《疯劫》1979年  第十七届台湾金马奖优等剧情片、最佳美术设计(钟志文)、最佳剪接(余灿峰)(1980年)
  《胡越的故事》1981年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投奔怒海》1982年  第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编剧、最有前途新人奖(马斯晨)、美术
  《倾城之恋》1984年  第二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作品奖、最佳服装设计(王耀年)(1988年)
  《今夜星光灿烂》1988年  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有前途新人奖(吴大维)
  《客途秋恨》1990年  第二十七届台湾金马奖优秀作品奖、编剧奖(吴念真)  第三十五届亚太电影节最佳作品、编剧(吴念真)、特殊文化桥梁奖
  《女人四十》1994年  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乔宏)、最佳女主角(萧芳芳)、男配角(罗家英)  第三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萧芳芳)、男配角(罗家英)、摄影(李屏宾)及金马奖电影百年殿堂大奖、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别奖  第一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陈文强)、最佳男主角(乔宏)、最佳女主角(萧芳芳)、十大华语片(1996年)  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萧芳芳)  第四十五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萧芳芳)
  《千言万语》1999年  第三十六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李丽珍)、最佳美术设计(潘燚森、冯继辉)、最佳造型设计(潘燚森)
  《幽灵人间》2002年  第八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2002年)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年  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  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久石让)  第十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  第十六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  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
  《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年  第十五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鲍起静)  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鲍起静),最佳女配角(陈丽云),最佳编剧(吕筱华)。
2009 南方都市报?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ICP证粤B2-
法律声明 | 技术服务 | 华语传媒系列大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鞍华导演的爱情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