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杀人犯的道德的理解之心有何理解

趣文选读——品德篇
&&&&&&&&&&&&&&&&
/ 趣文选读——品德篇 
内容简介  这套趣文选读系列丛书,包括有“品德篇”、“历史篇”、“智谋篇”、 “军事篇”、“语文篇”、“数学篇”、“地理篇”、“生物篇”、“科学 篇”等 9 本。这 9 本书,分别收集了相关方面的知识短文及故事若干篇。这 些文章及故事,思想内容健康,题材风格多样。知识性趣味性极强,读来引 人入胜。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扩展知识视野,陶冶思想情操, 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趣文选读──品德篇             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 岳飞出生在北宋末年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时,母亲便教他读书识字。岳飞学习很用功,特别喜欢读《孙子兵法》。他还刻苦练习武艺,立志将来 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  岳飞二十多岁的时候,北方的强敌金国大举南侵,攻破北宋京城,把皇 帝、大臣全部俘虏过去。为了保卫国家,驱逐金兵,岳飞毅然参加了抗金的 队伍。出发前,岳飞母亲在他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 4 个大字。母亲的 殷切期望,岳飞一天也没有忘记。在战场上,他机智果敢奋勇杀敌,屡立战 功。很快,他成为一位英勇善战的青年将领。  岳飞立志雪国耻,打败金兵,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在驻地,他每天 都带领士兵们认真操练,严格训练。他军纪严明,号召全军:“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虏掠。”从不扰害百姓。“岳家军”一到,老百姓就扶老携幼,远远 地赶来欢迎。金兵多次前来侵犯,都被“岳家军”打得大败。以后金兵一听 到“岳家军”,就吓得心惊胆战。在金兵当中,流传着这么两句话:“撼山 易,撼岳家军难!”在金国残暴统治下的北方人民,多么希望“岳家军”早 日打回来,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呀!然而,偏安江南的宋高宗是一个没有骨气的人。宰相秦桧更是一个投降派,一味地向金国妥协求和。岳飞多次提出收复失地的请求,都被拒绝了。 后来,金兀术又带人马向南方大举侵犯。高宗害怕帝位保不住。才不得 不命令岳飞和金兵作战。岳飞为了粉碎秦桧一伙的投降阴谋,立即统帅“岳 家军”向北方进军。“岳家军”声势浩大。所到之处,老百姓纷纷响应。“岳家军”收复大片失地,一直打到河南郾(yǎn)城。  金国连吃败仗,慌得手忙脚乱。为了挽回败局,金兀术出动主力,包围 郾城,企图一下子吃掉“岳家军”。面对比自己多好几倍的金兵,“岳家军” 严阵以待。岳飞在阵前察看了形势,早已胸有成竹。只听得一声炮响,“岳 家军”的步兵和骑兵一齐出击。只见步兵手拿大刀,低着头,专砍敌军的马 腿。骑兵专门对付骑在马上的金兵。他们先用长枪挑去金兵的头盔,再用大 斧砍掉金兵的脑袋。马上马下,紧密配合。经过一番激战。把铁塔兵和拐子 马打得人仰马翻。金兵全线崩溃了。金兀术吓得丢魂失魄,脱去白袍,混杂在败兵里,落荒而逃。 “岳家军”乘胜前进,一直打到朱仙镇。老百姓欢天喜地,给“岳家军”送粮送草。这时,岳飞一面准备继续北伐;一面向宋高宗上奏章,请求马上 命令各路大军一齐出动,收复全部失地。将士们集中在广场上,岳飞兴奋地 对大家说:“我们要渡过黄河去,直捣敌人的老巢黄龙府(吉林省农安县)。 那时候,再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顿美酒,庆贺最后的胜利吧!”  想不到就在这关键时刻,朝廷的圣旨到了。“立即退兵!”岳飞几乎不 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还有比这更叫人气愤的事情吗?收复河山的大好机 会,怎么能随便放弃呢!岳飞正在犹豫,朝廷下令退兵的圣旨,一道接着一 道地来了,一共来了 12 道金牌。  原来,宋高宗和秦桧害怕岳飞继续前进,会阻碍他们的投降计划;也害 怕胜利后更加强大的“岳家军”,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因此,就在岳飞即  将胜利的时候,下令退兵。 岳飞想到十年的努力,已经收复的失地,又要白白送给敌人了,痛苦到了极点。 后来,秦桧为了投降卖国,竟诬陷岳飞造反,把他逮捕起来。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害死了岳飞。岳飞被害的时候,只有 39 岁。 岳飞虽然被投降派杀害了,但是他一生英勇抗敌,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一直受到后世的歌颂。为了怀念他,人们还在杭州的西子湖畔,为他建造了 宏伟壮丽的岳王坟和岳王庙。对于投降卖国的秦桧,人们也不饶恕他。用白 铁铸了这个民族败类的像,要让他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前!(刘靖慧)为老百姓着想  清朝的时候,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差不多是连年水灾。1833 年,林则徐 任江苏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夏天,来了一场特大的洪水。大片土地都 被淹没,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眼看就快收割了,可是不到一夜工夫,全 让洪水冲垮了。  这场洪水把江苏人民推进了灾难的深渊。水灾过后,接着就是可怕的饥 荒。凡是可以吃的东西,全被大水冲走或者淹坏了。人们把树皮草根都啃光 了。十家有九家饿死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吃人肉的可怕事情。为了救济灾 民,林则徐尽可能地采取了一些措施:给灾民分发粮食、衣服;收养无家可 归的老人小孩;让有钱人家捐款;叫地主减租,借给租子,把粮食拿出来卖; 禁止用粮食酿酒等。  正当江苏的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北京皇宫里的道光皇帝却一 再催促林则徐收齐税银和公粮,准备用江南几省的税银和公粮修建一座打猎 时住的宫殿。林则徐想到老百姓活都要活不下去了,拿什么交钱粮呢?就给 皇帝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诉说江苏惨重的灾情,请求皇帝开恩,免征税银 和公粮。皇帝一看,气得够呛,心想:“你林则徐不去催收钱粮,倒来帮老 百姓说话,真是岂有此理!”提起笔来,在林则徐的报告上批了两行字,大 意是:“你不为国家尽忠,不替朝廷着想,倒会替老百姓诉苦。你是想图个 好名声!”图个好名声——这顶帽子可了不得,轻则革职为民,重则杀头。 何况这是皇帝亲笔写的批示。皇帝以为这样一来,林则徐就得马上认错服输,乖乖地去催税逼粮了。可林则徐却不愿意昧着良心去向受苦受难的灾民勒索钱粮,他决心豁出性 命,还要给皇帝打报告。他想多请几个人联名写,好让皇帝重视起来,认真 考虑他们的意见。可是,那些人都是胆小鬼,怕惹皇帝不高兴,招惹是非, 所以,都支支吾吾地耍滑头。于是林则徐就用个人的名义又给皇帝写了一份 奏章,意思是:“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所以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正是为国家着想。如果我不是以国家的事情为重,而是为了讨好老百 姓,图个好名声,那我就对不起皇上,天地也不能容许啊!我虽然愚笨,但 也不能这样做。“江苏一向被称为繁华富饶的地区,各种商品都到这里聚集和销售。可是如今,做生意的到这里无利可得,干活的却无活可做。往年愁的是没有买 米的钱,今年愁的却是没有可买的米。白天,雾气沉沉;夜晚,凄风苦雨。 长江两岸是各省的通道,本省和外省的官员都不少,一切真实情况都瞒不过 众人的耳目。如果我捏造事实,虚报灾情,那是不会没有人检举的。我只请 求向老百姓少要一分钱粮,好替国家多培植一分元气。不然的话,就是把老 百姓都抓起来,他们也还是一粒粮食也交不出来,反而会闹出事来??”  林则徐的这份奏章写了几千字,有理有据。不但把“图个好名声”的罪 名推翻了,而且把利害关系、严重后果都说得一清二楚。  道光皇帝接过奏章,觉得林则徐真是胆大包天,竟然顶撞我,不要脑袋 啦!可越往下看,越觉得林则徐说的倒也是实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真的 逼出事来,不好收拾。于是就把原先想写的“所请不准”改为“准予暂停征 收”。    这消息很快就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人们都说林则徐是敢给老百姓说句 公道话的好官,那份奏章也成了珍贵的文献,人们争着抄录和传阅。(衣国华)与战士同甘共苦  1936 年西安事变前夕,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由于国民党反 动派的军事封锁和军事围剿,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端午节时,文 书科的同志都想加加餐,可是伙房里只剩下高梁馍和腌萝卜。  邓小平看出了大伙的心思,当天下午,他忙里抽空,带上猎枪,到附近 的山里打了几只野鸽子,给大伙加菜。  开晚饭时,饮事员把炖好的野鸽子汤分给了文书科领饭菜的同志。可是 战士们一见,都直摆双手,躲回到屋子里去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应当先为邓 副主任改善改善。不一会,邓小平的通信员端来了两大碗野鸽子汤,要大家 喝。但是没有人伸手去接。正在这时,邓小平出现在文书科的房门口,笑着 用四川乡音说:“今日过节打个牙祭,讲啥客气嘛!我们红军的老规矩就是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快把野鸽子汤‘报销’了吧!”  战士们听到了邓副主任的一席话,加上野鸽子的香味实在引人,便嘻嘻 哈哈地与邓副主任一起享受起来。  1947 年七八月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 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国内解放战争的序幕。 当时,大别山区已是露寒霜重的深秋时节了,可是,全军指战员都还穿着单 薄的衣服。经过宣传发动,在广大群众热情支援下,很快就筹集到了大量布 匹、棉花。邓小平和野战军战士们一起,亲自动手缝制。可是,由于战斗非 常频繁,时间仓促,缝制的棉衣比较粗糙。不久,有的棉衣衣面挂破,棉絮 露了出来。在部队出大别山的时候,邓小平的棉衣就有许多地方棉絮脱落了。 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想请后勤部同志为他做一身新棉衣。可是谁也 不敢,因为邓小平在个人生活上一向严于律己,从来不允许为他搞特殊化。 有一天,陈赓同志来总部开会,看到了邓小平穿的那套棉衣,就把副官长叫 来说:“现在天气这么冷,首长身上穿那么单薄,冻坏了怎么办?你们没有 看见吗?”虽然挨了陈赓同志的“骂”,可大家心里都高兴极了。因为,这 下正好找到了替邓政委做棉衣的借口了。没有几天,副官长便把一套新棉衣送到了正在聚精会神地阅文件的邓小平跟前。邓小平一看,忙问是怎么回事。待副官长说明了情况后,邓小平严 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都和我穿得差不多 吗?”停了一下又说:“你们的棉衣就比我的还破嘛,为什么偏偏要给我再 做一身呢?再说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那这棉衣都做了,怎么 办呢?”副官长还想说服政委。邓小平摆了摆手,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 棉衣既然领来了,就别退了。给警卫员小万同志穿罢!他穿也合身。”小万 怎么推辞也不行,邓小平同志又坐下来继续工作了。  邓小平同志就是这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努 力。(陈碧)在彭总的心中
不要脱离群众 彭德怀同志没有游览名山大川的习惯,也很少去看戏或看球赛,跳舞更是不去。只有看电影他还比较喜欢,特别喜欢看中国影片。看的时候,要是 专门为他或者少数几个人放映一场,他就叫等着,要我们到处去喊人。有一 次,没叫来人,他拍屁股就走,说:“以后再看吧!”  一九五六年夏天,我跟彭总说,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子 里演戏,岸上可以看,划着小船也可以看。他听了很高兴:“唔,今天我们 也看看去。”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首长下午几点到北海公园的事报告给有关部 门。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在离公园很远的地方停下。到门口一看, 一块大牌子上写着“休息”,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早在那儿等着,把彭总迎 了进去。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我:“你搞的什么鬼?” 我也纳闷:怎么公园里看不到几个人?因为我这是第一次跟彭总逛公园,没想到是我给警卫部门的那个报告引起的后果。他动怒了,我才隐约有了察觉,但还想辩解:“牌子上写的不是休息吗?” “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不但冲着我,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说:“你们就是叫我们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几个公安人员回答,他们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决不能有!”他 返身走出了公园。路上,彭总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以后再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的娘!”
他爱孩子 彭总是非常喜爱孩子的。  在吴家花园,虽说彭总并不灰心丧气,但心情终究比不得从前。读书、 劳动、散步的时候常常发一阵呆,黄昏时,莫名其妙地站在大门口。但是, 只要见到孩子,他顿时眉开眼笑,好像一切烦恼都立刻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秘书綦(qí)魁英同志,司机赵凤池同志,还有我,那时都有一个刚会学话 的孩子。三个小东西成天绕在彭总膝前,给他消愁,也“消”了他不少的糖果、 饼干。  老綦的小女孩芳芳,两岁时得了肺炎。经过一段治疗,肺炎好了,却留 下了后遗症:耳聋了,口哑了。彭总焦急起来,他请来了中医。每次都是他 抱着芳芳给医生看,还自己拿钱给她买药。这样持续了好些年,芳芳的聋哑 症状并未消除,但在她心里,却深深地印上了彭总的影子。后来,芳芳大了, 识字了,只要在什么地方见到彭德怀三个字,她就难过地低下头去,眼泪珠 子直滚。    我们的孩子都是在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跟着彭总到地里去识别麦子和杂 草,“哇哇”地吆喝偷嘴的麻雀,懂得爱惜粮食。有一年,彭总手把手教他 们一人种了一窝南瓜,告诉他们说:“给瓜藤浇水、上肥,就像人吃饭一样, 吃多了不行,吃少了也不行。”彭总亲手给他们的瓜藤搭了架,不久真结出 了好些大南瓜。于是,每天去看瓜,就成了这一老数小最开心的事。  彭总对不认识的孩子,也是异常钟爱的。我们住地附近的居民潘金荣的 小女儿,用一块布包着书本上学。彭总看到了,便问孩子:“你的书包呢?” 孩子说:“妈妈说,过了年才给我买。”彭总知道潘家孩子多,生活困难, 很想送给孩子一个书包。但孩子很懂事,总是说:“妈妈说,好孩子不要别 人的东西。”彭总听了,十分尊敬这位妈妈,也更喜欢这个孩子。后来,接 触的日子长了,小姑娘信任他了,更加亲近他了,彭总这才高高兴兴地带着 孩子上商店,给她买了书包、钢笔,还给她买了一条鲜艳的头巾。  陈家的孩子来挑水,人比水桶高不了多少,走起来,桶底挨着地。彭总 问明了陈家的大人病了,便和孩子相约:你每天按时来,彭伯伯给你挑。可 是,说什么孩子也不让。彭总就在孩子挑水的时候,悄悄站在他身后,用两 手托着扁担。这样一来,比挑水还吃力。孩子不得已,只好把扁担交给了彭 伯伯。从此,彭总多次把水挑进陈家。彭总自己没有儿女。他在中南海住时,有几个侄儿侄女和黄公略同志的女儿、左权同志的女儿跟在身边。他对他们,视同己出,关怀爱护,无微不 至。在彭总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下,几个孩子都接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的好作风,学习努力,衣着朴素,很讲礼貌。彭总从来没有用汽车接送 过他们,也从不叫工作人员去为他们办什么事,从小让他们学会自己料理生 活。但他又是个真正的慈父。孩子们游泳后,他都要求用冷水冲洗,但又觉 得水温过低,担心着凉,便接上一盆盆冷水晒在太阳下,等着孩子们回来。 在吴家花园,他的一个侄女从部队复员回来,安排的工作地点远了些,但是, 他要求她必须按时上班。这样,吃早饭就等不及了,而他又不让炊事员受累, 于是每天提前起床,为她生火做饭。彭总曾对他抚养的孩子们说:“你们长大成人了,各自为人民干一点事去吧!我这里不要来了,有困难的话,写封信来!”但孩子们还是常来,有 时还带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来。每次来,彭总都是说:“你们又来干什么? 要努力工作,要替我为党为人民工作!”自然,彭总的心里是非常惦念他们的。有时,孩子们被什么事绊住了,没来或者来晚了,彭总就久久地站在门外,忧郁地望着暮色中的汽车站。(节选自 1979 年 10 月 19 日《人民日报》)男儿流血不流泪  1932 年初春的一天,上海交通大学临时开设的国民伤兵医院里,一位年 近四十的中年妇女,正在细心地给一个伤兵喂饭。只见她身穿白色护士服, 左手端碗,右手拿匙,舀一匙,轻轻吹吹,又放在嘴唇上试试冷热,然后慢 慢给伤兵喂下去。从她那端庄、秀丽的脸庞上沁出的细细汗珠可以看出,她 已经在医院里忙碌很久了。  伤兵是个广东青年,高高的额头,高高的颧骨,年龄只有十七、八岁。 他的锁骨被子弹打碎了,刚动过手术,还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他 正锁眉想着心事,只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  中年妇女用广东话劝慰他:“你为民族流了血,流了许多血,不吃好, 身体怎么复原呢?”  “护士小姐,我只打死两个日本鬼子,就倒下了,我还想上前线去!” 伤兵说。“那就好好吃饭,身体复原了,好去打死更多的日本鬼子。” “护士小姐,上海会沦陷吗?”年青人关切地问。 中年妇女静静地凝目想了想,说:“人都说上海抗战必败,我说,纵然战场上打败了,但中国在精神上完全胜利了。”  顿了顿,她接着说:“你想,日军声言 48 小时可以消灭十九路军。有个 军事家说,日本可以在三天内封锁中国。结果怎么样?一个月了,十九路军 还在抵抗,中国也没有被封锁住。这里面就有你的一份功劳”。这时,留声机传送出广东人喜爱的广东乐曲《小桃红》。不知是乡音勾起了思乡之情,还是中年妇女的关切使他想起了远方的慈母,小伙子哭了。 中年妇女轻轻给他揩着眼角的泪水,深情地说:“我亲爱的孩子,男儿不当哭,男儿流血不流泪!”说着,她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  这时,一个佣人模样的姑娘走到中年妇女身边,接过碗和匙,轻声对中 年妇女说:“夫人,您从早上忙到晚上,还没好好吃一顿饭,您快去用饭吧, 这里有我呢!”“夫人?!”听到这熟悉的称呼,年青伤兵吃惊地瞪大眼睛,仔细端详起“护士小姐”的脸庞,问:“您是夫人?总理夫人?” “我叫宋庆龄。”中年妇女谦虚地回答。 伤兵激动地抓住宋庆龄的手,不住声地叫:“夫人!夫人!”又哭了起来。  宋庆龄抚摸着他的头说:“我说过,男儿流血不流泪。你好好吃饭,安 心养伤,复原了再上前线打鬼子。中国人,心不死,有你们这样一群热血青 年,中国就不会灭亡!”年青伤兵擦干泪,点点头,稚嫩的脸上透出了坚毅的神色。(史柏年)在五路公共汽车上  1958 年 9 月 26 日,晚上十点多钟,北京市的一辆五路公共汽车在天桥 剧场站停下,上来了许多乘客。  售票员一面售票,一面照顾乘客,车前车后地忙着。一位刚上车的乘客 主动买票:“同志,买两张,到北海。”  售票员递过两张九分钱的车票,突然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容:宽额头、浓 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脸亲切的微笑。“啊,周总理!”售票 员不禁喊出口来。整个车厢沸腾起来,人们一齐朝这边看,互相传告着:“周 总理,周总理!周总理和我们一起坐车呢!”  周总理慈祥地微笑着,向大家点头,又轻声问售票员:“小同志,工作 累不累?行车习惯了吧?”售票员说:“不累!”这时,乘客们一双双热情的手伸向了周总理。 售票员马上走到司机同志身后,悄悄告诉他:“师傅,周总理在咱们车上。”  司机听后,一股幸福的暖流从心头涌起。他多么想回头看看总理呀!不, 现在不能看。他两手紧握方向盘,眼神更加集中,极力使汽车开得又快又稳。 周总理仿佛懂得司机的心情,悄悄走到他的背后,手搭在扶手杠上,注 视着司机的操作。司机从驾驶室内的反光镜里看见了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心情非常激动,他想:总理在检查我的工作呀!  车到北海,售票员走下车去,伸出双手搀扶周总理。周总理健步走下车, 握握售票员的手说:“你们辛苦了!”又向司机招招手。车开走了,人们看见周总理和另一位同志一起在秋风中走上人行道,走向中南海。 “啊,他多忙多累呀,还要和我们一道乘公共汽车!”人们在车里议论着。  “这不是第一次了。”有人说:“1954 年冬天,他老人家坐公共汽车绕 了半个北京城呢!”原来,那次周总理是为了了解职工乘车的情况,特地在傍晚下班乘客最拥挤的时候,乘公共汽车,在市区绕了大半个圈子。 车上的乘客知道了这些情况,心里更加激动,想到周总理刚才就在自己身边,觉得一股暖流涌满了胸膛。(刘晋玺)革命信念如磐石  1933 年 5 月 15 日,我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邓中夏,不幸在上海的 帝国主义租界里被捕。由于他当时化名施义,敌人也没有掌握他的任何证据, 因此,他就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法庭上同敌人展开了斗争。虽然他被严刑 拷打,但始终没有屈服。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知道了邓中夏的身份。 国民党机关派出大员,花三十多万元现洋,把邓中夏从上海法租界引渡到了 南京。  敌人为了收买他,采用了软硬兼施的办法。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有个 国民党中央委员,来到狱中,别有用心地对邓中夏说:“你是共产党的老前 辈,现在受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字辈的欺压,我们都为你打抱不平啊!中共 现在已不是政党了,已日暮途穷。你这样了不起的政治家,何必要白白地为 他们牺牲呢?”邓中夏看穿了敌人挑拨离间的阴谋,当即痛斥说:“我要问 问你们,一个害杨梅大疮到第三期已无可救药的人,是否有权讥笑那些偶感 伤风咳嗽的人?我们共产党人从不掩盖自己的缺点,也能克服一切缺点和错 误。而你们呢?背叛革命,屠杀人民,犯了人民不能饶恕的罪恶,你们还有 脸来说别人的缺点和错误,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有一天,又有一名国民党的要员来劝降了,他对邓中夏说:“你这样强硬,难道不想出去,不想获得自由吧?”邓中夏哈哈大笑道:“我未进来前, 倒想到有一天会进来。现在进来了,却从未想到会出去。”“你们活着和狂 吠的日子也不久了。中国人民和英勇的红军,会结束你们的一切罪行!”还有一个国民党中央委员自称是搞政治的,要与邓中夏谈谈理论问题。经过二三个小时的激烈争辩,邓中夏同志正告他说:“请你寄语你们的中央 委员会,假如你们认为你们有理,我邓中夏有罪,请你们在南京公开审判我, 我可以与你们订一个君子协定,你们全体中央委员都可以上席。我么,辩护 律师也不要。最后谁情亏理输,便要自动向对方投降。”接着又嘲讽地说: “量你们蒋委员长也不敢这样办!”那个家伙无言以对,气急败坏地叫道: “那么,要关你 10 年!”邓中夏冷笑一声说:“哼!我看你们在南京也坐不 了十几年了。”就是这样,邓中夏以他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冷峻、犀利的言词,击败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邓中夏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有限了,但一点也不悲观。在狱中,他除有时和难友下棋外,大部分时间仍用在宣传和学习上。他对难友们说:“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的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 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  在就义前两天。他给共产党组织写了最后一封信,坚决而深情地说:“同 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于是我们 的!” 1933 年 10 月,邓中夏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他牺牲时,年仅 39 岁。(陈碧)出国寻真理  刘少奇从小为人正直,富于革命理想,办事十分认真。他在长沙第一中 学念书的时候,看到当时的中国到处虎狼当道,内忧外患不断,人民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情景,在内心里极端愤恨。决心要改变这种腐朽黑暗的 世道,为伟大中华的崛起而献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想去陆军讲 习堂学习打仗的本领,又想到法国去勤工俭学,为国家、为人民找一条出路。 可是,这对一个青年学生来说是多么困难啊!  这时,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消息传来,中国 人民很受鼓舞。为了进一步寻求革命真理,在 1921 年,刘少奇不顾家人的反 对,决心到苏联去。去俄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介绍,他和任弼时、肖劲光等十多名革命青年,带着简单的行装,先是从上海乘船到日本的长崎,再从长崎去海参崴。因为 当时海参崴还在日军的占领之下,所以,只有到达伯力才能与苏军接头。这 两个城市之间隔着一条伊曼河。他们在海参崴住在一家小旅店里,又冷又饿, 加上那里还在流行传染病,真是困难极了。后来,他们和一位俄国教授接了头,教授答应想办法把他们送过伊曼河。谁知,他们的到来引起了中国军阀政府驻海参崴总领事馆的注意,便突然派 人把刘少奇等几个负责人抓起来了。反动的领事就像京戏里的县官,升堂审问,两边排满刀枪手,好不吓人。领事指着刘少奇喝道:“你是什么人?” 刘少奇沉着地回答:“做裁缝的。” “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老家活不下去了,出来赚点钱花。”不管那家伙怎样逼问、吓唬,刘少奇一口咬定是做裁缝,学手艺的。还故意说湖南话,那家伙听不太懂,审了半天也没审出什么来,就把他放了。 审问那几个人时,大家有了准备,有说是理发的,有说是跑买卖的,而 且互相装做不认识,就好像住在一个旅店里完全是偶然碰上的。那个领事没有办法,就把大家都放出来了。  几天以后,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巧妙地过了伊曼河,到达伯力。但是, 从伯力去黑河,得乘船在黑龙江上走。黑龙江曲曲弯弯,木船在水上,一会 儿属于俄国水域,一会儿又属于中国水域。在中国水域,岸上的警察常常鸣 枪,让船停下来接受检查。每到这时,刘少奇都非常沉着冷静,机警地对付 走他们,同志们都很佩服他。  在黑河,苏联红军的一个司令帮他们联系了去莫斯科的火车。上了火车 大家非常高兴,心想:这回总算好办了。他们虽然坐的是一辆装货的“闷罐 子”,西伯利亚的天气又很冷,但大家仍然有说有笑,都盼着早日到达苏联 的首都;早日学到十月革命的经验;早日回来发展中国的革命斗争??他们 想得很多,很远。  但是,当时苏联人民才刚刚取得革命的胜利,反击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 白匪的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工厂、矿山还没有恢复生产,农村也被白匪抢 劫一空。虽然是在苏联的境内,红军的天下,可一路上也还是很困难的。走着走着,火车没煤了,又得下车,到树林里拽木头??  就这样,他们乘坐的火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到 达莫斯科。  在莫斯科,他们入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在那里生活也 是很艰苦的,衣服和鞋都是欧洲的工人阶级捐献的,很不合身。晚上只有一 件军大衣和一个毯子,大家只得挤在一起取暖。吃的也不够,每天每人只发 给一块黑面包,用刀切成三块,每顿只能吃一块,这顿要是多吃了,下顿就 没有了。中午饭有个汤,每人一勺,一勺子下去盛多少算多少,有什么算什 么,如果能捞上两块土豆,那就算好运气了。  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是大家非常坚定。他们认为,艰苦的生活能锻炼意 志,激发革命事业心。在刘少奇的带动下,大家互相团结,克服生活上的困 难,学习得很好。  在苏联学习期间,刘少奇见到了列宁同志,深受鼓舞,他在那里参加了 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旅俄支部的早期负责人之一。从此,开始了革命的、战 斗的一生。  1922 年 6 月,刘少奇满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回到上海,立即投身于中国 的革命斗争事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牟丽芳)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你们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吗?那里面有个英雄,他的名字 叫保尔·柯察金。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一想到保尔,就会产生无穷 的力量。正因为这一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了全世界进步青年最喜爱 的一部书,保尔也成为千千万万青年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谁写的?一定是像高尔基那样的大文豪吧。不! 不是。写这部书的,是一个双目失明,全身除了两只手都不能动弹,整天只 能躺着,而且时时刻刻受疼痛折磨的人。这个人,就是战斗了一生的苏联红 军战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你们听了一定会感到惊奇: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的人,怎么还能写书呢?是啊!但他写啦,还写得这么好。读下去 你们就会知道啦。  奥斯特洛夫斯基于一九○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生在乌克兰的维里西亚村。 那时,沙皇统治着俄国,他的父母整天工作,但一家老小仍是吃不饱。他九 岁就当了牧童,十一岁在车站食堂里当小伙计。一九一七年,革命爆发时, 他在铁路工厂做工,开始接触革命道理。一九一九年秋天,白匪军侵犯乌克 兰,当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只有十五岁,他当了红军。参军后,他英勇作战, 得到上级的嘉奖。可是,在一九二○年,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在医院里住 了两个月后,他就复员回来了。离开军队的时候,他是多么难受啊。他参加了和平建设事业,依旧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跟共青团员们一起在冰天雪地里修铁路,到冰冷刺骨的河水里 去抢救木材。可是不幸,疾病又拖倒了他,他不能工作了。由于他受伤过重和忘我地工作;再加上接连生了伤寒和风湿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健康坏极了。党和国家虽然想尽办法为他医治,他自己也向疾病 作了顽强的斗争,但是健康状况仍是一天天地坏下去。到了一九二六年,他 已经是长期躺在病床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奥斯特洛夫斯基也不愿依赖国家的供养,专为“吃饭和呼吸”而生活在世界上。他说:“布尔什维克要一直工作到他的心脏停止跳 动时为止。”疾病虽然使他不能动弹,眼也看不清,但是,他认为自己还有健康的大脑和两只手,还可以去运用新的武器——写作,对祖国作出贡献。 写作,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来说,困难可多哩。他只上过小学,又是残废。他为了充实自己,顽强地克服了疾病所造成的一切困难,系统地读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还设法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同志,天天请他送来了大批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和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名著。每次送来的书,常常是二、 三十本,他的妻子拉亚总认为送得太多了,但他却不这样想,一见到书,就 拚命读起来,人们看到他这种样子,都叫他是“发狂的读者”。  到了一九三○年,他的两眼完全失明了,胳膊除了肘部以下部分还能勉 强活动外,全身都不能动弹了。但是经过三年的准备,到一九三三年,他终 于咬紧牙根,开始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每一个字,都是非常艰苦的。他每一次活动,关节都 疼得厉害,但是他还是忍受着,不断地写着。因为看不见,摸索着写出来的 字,简直没法认:不但字写得歪歪倒倒,而且字上叠字。后来他想出了一个 办法,用厚板纸刻出一行行空格,他沿着空格写,字就不会重叠了。为了尽  早将书稿写完,他不但白天写,晚上也写。有时,为了抵抗剧烈的疼痛,他 把嘴唇都咬出血来。但写书的事却一天也未停止。他这样写完了六章,他的 邻居女共青团员菖利亚·阿利克谢娃深受感动,于是,来到了他的身旁,自 愿担当了他的记录员。为了节省时间,使记录速度快一些,奥斯特洛夫斯基 把每一段、每一个细节,甚至标点符号,都想得好好的。而且把文字也琢磨 得很美。这样一来,写书的进度快多了。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劳动,战胜了无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到了一九三六 年六月,这部伟大作品,终于胜利完成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书的经过足以说明:在一个钢铁战士面前,不能克服 的困难是没有的;而钢铁战士也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成长的。钢铁 就是这样炼成的!最后,让我们用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话,来结束这个故 事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据《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改编)谦让为怀 自信自强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礼尚谦让”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道 德信条。然而“谦让”并不是一味讲退让、忍让,在古人的观念中,“谦让” 是指在名利、权位上的让,谓之“君子不争”。而在原则问题上,在展露自 己才华的场所,古人又很推崇“当仁不让”。所以,“谦让”是建立在强大 的自信基础之上的高尚的道德风范,“当仁不让”则是在谦让前提下,勇于 负责、自信的表现,这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哲学家 老子曾说:“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说:有功而不要 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这确实 凝聚了我们民族深邃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是健全人格所应具备的品质。
谦让为怀 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中,如果人人争权夺利,好居人上,并为此不择手段,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充满纷争、猜忌、动荡而不安宁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们不能正常发展,也谈不上愉快幸福。反之,人们若能谦恭礼 让,诚恳待人,便会形成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的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 们感受愉快幸福。古人崇尚礼让正是表现了这种追求。“孔融让梨”是古代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收在古代幼学教材《三字经》中。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人在一起吃梨,父亲对他说:“你最小, 先挑一个吧。”大家都以为孔融会挑最大的梨,却没想到他拿了一个最小的, 父亲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挑大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龄最小,理 应吃最小的,哥哥比我年纪大,应该吃大的。”孔融让梨,能使兄弟相和,家庭相睦。在国家大事中,谦让也是能给各方面带来益处的。古人认为,谦让、礼让,是德的主体,礼的主体,一人让, 从而带动人人让,国家便可安宁久长。春秋时期,晋国和齐国在鞍(今济南 市西)这个地方大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晋军大败齐军。晋军凯旋 时,上军副帅士燮(xiè)最后进入国都,他的父亲说:“你不知道我盼望你 吗?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士燮说:“一般军队胜利归来,国内的人们必然 热情欢迎。如果先回来,一定会特别引人注意,这岂不是要代替主帅领受殊 荣吗?因此,我不敢先回来。”父亲对他的作法很赞赏。论功行赏时,晋景 公对统帅郤(xì)克说:“这次我军大胜是你的功劳啊!”郤克回答:“这完全 是君王的训教和几位将帅的功劳,我有什么功劳呢?”晋景公称赞士燮的功劳 与郤克同样大。士燮说是听从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统帅的结果。景公称赞栾 书,栾书说:“这次胜利有赖于士燮的指挥和士兵的奋力作战。”晋军将领互 相谦让,推功及人的美德反映了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战斗的精神,这正是大 败齐军的关键所在。几年以后,晋军主帅战死。晋侯检阅军队,派遣士丐率 领中军,士丐辞谢了,他说:“荀偃(yǎn),比我强,请派荀偃吧。”于是 让荀偃率领中军,士丐辅佐。晋侯又派韩起率领上军,韩起要让给赵武,晋 侯就派遣栾黡(yǎn),栾黡推辞说:“我不如韩起,韩起愿意让赵武在上, 君王还是听从他吧。”于是赵武率领上军,韩起辅佐。晋国的将帅在名利面 前互相礼让,晋国百姓因此而团结,几世受益。  把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很有益处的。许多老一辈革 命家在名利地位面前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对我们很有教益。我国十大元帅之一 刘伯承,能征善战,功勋卓著,是中国革命不可多得的帅才。1947 年 6 月 8 日,在安阳召开的功臣大会上,冀南人民的代表把绣着“常胜将军”的横匾 送给刘伯承。刘伯承谦逊地说:“说我是常胜将军,我不敢当。不会是常胜, 多数胜就不错了。是党的功、人民的功,我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我只是人 民的勤务员,没有人民给吃、给穿、给人,军队就不能打胜仗。”建国后, 当时的苏联要出版《百科全书》,其中有一个辞条写刘伯承。刘伯承在审查 稿子时,把称呼他为“革命军事家”的说法改成“革命军人”。他说:“要 讲军事‘家’,应该说革命军队是个大‘家’,没有大‘家’,哪有这个‘家’, 那个‘家’。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  战功赫赫的许光达大将上书要求降衔的事迹,十分令人钦佩。建国初期, 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许光达得知后,认为论贡献、资历等条 件,与其他同志相比,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偏高了些,便给中央军委上书, 要求降为上将,但没有被通过。为此,他内心很不安,和妻子商量,妻子建 议他要求降低行政级别,以区别于别的大将。许光达立刻给中央军委打报告, 要求行政降一级,报告被批准了。这 就是我国 10 位大将中,其他 9 位都是行政 4 级,唯独许光达是行政 5 级的原因。这件事体现了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襟怀。 谦让以功,谦让以利,谦让以位,这是个人品质层次高的表现,这种品德使国家安,人民安,人群和,家庭和。观古知今,前人的美德风范,是后代人宝贵的精神财产。
当仁不让 “修睦为人利,争夺为人患”,如果听凭人们为名利相争,社会是不能健康发展进步的。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的文明进步,又确实需要人们具备 相竞之心,尤其在抵御外侮时,民族的知耻之心,竞争进取之心,更是保卫 国家、民族利益的重要心理基础。古人看到了竞争在社会发展中,不可以没 有,而又不可以发展到极端,因此古人在崇尚谦让的同时,又鼓励人们竞争 进取,并以一定的礼来加以规范。我国春秋时的大教育家孔子曾教诲他的学 生:“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里的 争,便是争斗的意思,这段话代表了古人对“争”的看法。君子在其它的事 情上是无所争的,但对待射箭这一件事,却要争。为什么呢?射箭是古人很 重要的一项活动,他们认为这是符合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仁”的要求 的。因为射箭的结果主要依赖自身的原因,而与外在事物无关,因此胜与不 胜全在自己努力,如果输了,是一件羞耻的事,所以要努力相竞。但这种竞 争要讲究礼仪。揖,是两手相拱,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在射礼开始和结束的 时候,双方都相揖让,胜者给败者敬酒。君子所争的,是射中靶心,而不是 争别的,所以用揖让作射这一活动的礼节。  古代推崇的争是雍容大度,自信自强,公平的竞争,在该争的时候,是 不必谦让的。孔子还对他的学生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虽说礼尚辞让, 但在为仁这样的事上,则要勇往当之,无所辞让,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一样。 我们知道,古人是很尊重老师的,“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很  高,但当仁之事,师亦不必让,这就是说,在大事上,在原则问题上,多高 地位的人也不应避讳。在我国历史中,在重大的事情上,敢于坚持自己正确 的行为,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故事是很多的。  汉光武帝时,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了人,躲进了公主府,洛阳 令董宣要抓杀人犯,可是又进不去,只好一天天在外边等候。有一天,湖阳 公主出门,跟她的正是那个人,董宣立即叫人把他拉下车来,就地处决了。 湖阳公主很生气,便向汉光武帝哭诉,光武帝立即召董宣入宫,并吩咐左右 准备鞭子,要给姐姐出气。董宣到来后说:“皇上是中兴之主,一向注重德 行,如今皇上让长公主放纵奴仆杀人,怎么还能治理天下呢?你们不用打, 我自杀就是了。”说罢,一头向柱子撞去,撞得头破血流。光武帝觉得董宣 说得有道理,但面子下不来,于是让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哪知董宣死也不 磕头,左右强按,也按不下去。光武帝无奈,只好把他放了。后来还称赞和 抚慰董宣,董宣因此得了个“强项令”(即硬脖子官)的雅号。  历史上“何为复让”的故事,也阐发了当仁不让的道理。晋人王述被调 任尚书令,当时尚书令是很高的官职,握有国家大权,权比宰相,朝廷的任 命一到,王述就即刻赴任。王述的儿子得知后,对父亲说:“您应该谦让一 下,把职位让给杜许吧。”王术反问儿子:“你说我能胜任这个职务吗?” 儿子回答:“怎么不能胜任!您非常合适,但是能谦让一下总还是好些吧, 至少在礼俗上也应该谦让一下呀!”王述摇着头,不无感慨地说:“你既然 认为我能够胜任尚书令一职,为什么又要我谦让呢?别人都说你将来会胜过 我,我看你到底还是不如我啊!”王述本是个“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沉 静”的人,但在国家需要自己承担重任时,却勇当不让,他并不是追逐名利, 而是一种责任感和自信的表现,因而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称道。谦让与竞争并不是矛盾的,但要很好地统一这两者于一身,却需要锤炼自身的道德修养。祁奚荐贤,也是历史上一个很有教益的故事。 祁奚是春秋时晋国人,曾任中军尉,是一个品德高尚且有才能的人。他老了,请求退休,于是晋侯问他,谁可以接替中军尉职务,祁奚推荐了解狐,解狐是祁奚的仇敌,祁奚并不因此而否认他的才能。但在正要任命解狐时, 解狐却死了。晋侯又问谁可以接替呢?祁奚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这个时 候,中军尉佐羊舌职死了,晋侯又请祁奚推荐接替的人,祁奚举荐了羊舌职 的儿子羊舌赤。祁奚荐贤,内不避亲,外不避仇,因为他品德高尚,胸怀坦 荡,因而能够公正无私地对待他人。“毛遂自荐”这个故事,也很能反映古人自我推荐,展露才华,以成大事的精神。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当时,秦昭王侵略赵 国,把赵国都城邯郸包围了,赵惠文王命令宰相平原君赵胜到楚国缔结合纵 同盟,联合抗秦。战国七雄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抗秦,叫 做合纵。平原君接受使命后,决定从门客中选拔 20 个有才智的人和他一道去 楚国,帮助他完成这次使命。不料选来选去只选中 19 人,他准备就带 19 人 去楚。这时,有一个门客求见,自我介绍说:“我听说您要去楚国结盟,打 算带 20 个人,现在还少一个,我愿意跟您去。”平原君见此人貌不压众,就 问:“先生叫什么名字?来我这几年了?”毛遂回答:“我叫毛遂,来您门 下已经三年多了。”平原君讥讽他说:“锥子放在袋子里,它的尖子立刻就 会扎出来,贤士在世上,他的才学很快就会被人发现。你来我这里三年多了, 我没有听说过你,也没见过你,这说明你没有什么本事,你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回答:“如果您早些使用我,就像袋子里的锥子一样,我的才华早就显 露出来了。”平原君于是决定带他去试试看。在楚国,平原君与楚王会谈合 纵同盟,从清晨到正午,没有达成协议,那 19 个人让毛遂去看看。毛遂手按 佩剑,上了殿,气冲冲地对平原君发火,说:“合纵的利害关系,十分明白, 本是三言两语就可决定的事,却从早晨到晌午都定不下来,究竟为什么?” 毛遂声色俱厉,楚王不知所以,问:“这位客人是谁?”当听说是平原君的 门客,就大声斥责:“还不给我下去!你来干什么?”毛遂没有被吓退,以 手按剑说:“十步以内,你的性命是握在我手中的。”接着他有理有节,申 诉合纵大义,终于使楚王答应结盟,抗击秦国,并立即派兵救援赵国。平原 君回国后,赞叹不已:“毛先生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大军。这次结盟成 功,多亏他机智英勇。”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祁奚荐贤,不避亲仇;王述赴职,不复谦让,这 些故事在历史上被人们推崇效法,正表明了我们民族崇尚竞争进取的一面。 在当今社会,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发扬这一精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竞 争中坦荡无私地展露才华,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吴心)虚心求教的华佗  华佗是汉代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 为擅长。华佗成了名医以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 一天,来了一个年轻人,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看了看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没有药引子。” “得用什么药作药引子呢?”  “生人脑子。”病人一听,吓了一跳,上哪去找生人脑子呢?只好失望 地回家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找人看过 吗?”“我找华佗看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办法,只好不治了。” 老医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找生人脑子,去找十个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记住,一定要找人们带过多年的草帽才顶事。” 年轻人照着去做,果然药到病除。 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一般,不像有病的样子。于是就问:“你的头风病好啦?” “是啊,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我治好了。”华佗详细地打听了治疗经过,非常敬佩那位老医生。他 想向老医生请教,把他的经验学来。他知道,如果老医生知道他是华佗,肯定不会收他为徒。 于是,他装扮成一名普通人的模样,跟那位医生学了三年徒。一天,老师外出了,华佗同师弟在家里拣药。门外来了一位肚子像箩、腿粗像斗的病人。病人听说这儿有名医,便跑来求治。 老师不在家,徒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给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不容易。”这时,华佗见病人病得很重,不能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 说着,拿出二两砒霜交给病人说:“这是二两砒霜,分两次吃。可不能一次全吃了啊!”病人接药,连声感谢。 病人走后,师弟埋怨道:“砒霜是毒药,吃死了人怎么办?” “这人得的是鼓胀病,必须以毒攻毒。” “治死了谁担当得起?” 华佗笑着说:“不会的,出了事我担着。”  那个大肚子病人拿药出了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便走上前 求治。老医生一看,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匀两次吃,一次 吃有危险,快回去吧!”“病人一听,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叫我分两次吃。” 老医生接过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心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没有传给徒弟呀?” 回到家里,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子病人的药是谁开的?” 徒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逞能。” 华佗不慌不忙地说:“师傅,这病人得的是鼓胀病,用砒霜以毒攻毒,病人吃了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护国寺老道人,我在那儿学了几年。” 老医生这才明白过来,他就是华佗,连忙说:“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当学徒啊!” 华佗只好说出求学的理由。  老医生听完华佗的话,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到 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真对不起你呀!”老医生当即把治头风病的单方告诉了华佗。(于玉珍)          董沄拜“忘年师”董沄是明代文学家,以擅长写诗闻名江湖。 嘉靖三年,董沄六十四岁的时候,到会稽山游历。这天早晨,他刚走到山腰,便见许多人急匆匆地往山上走。董沄很奇怪,问一个年轻人:“你们 急匆匆的,是上哪儿去呀?”“我们是到山上听阳明先生讲课。”年轻人说完,就急急地走了。 王守仁是明代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也称阳明先生,他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这些董沄早有耳闻,不过他究竟主张什么,他的学说 的内容,董沄并不知道。  董沄心想:“如今社会风气这么坏,人人追名逐利,一向清高的文人学 士莫不如此,我倒要听听这王先生会讲出什么新辞来。”  董沄沿着山道向上走,因为他年老体虚,走得慢,待他走到王守仁讲学 的草堂时,人家都已经开始上课了。  草堂座北朝南,四合的院落,正厅的门大敞着,屋子地上铺着竹席,几 十个年轻学子席地而坐,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坐在中间,滔滔不绝地讲 着。董沄不便进屋打扰,便在窗外的檐下不声不响地坐下,静静地听了起来。王守仁口若悬河,上起远古,下及当今,旁征博引,在座的人听得鸦雀无声。 王守仁认为,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人的心,心明便是天理。所以为学“惟 求得其心”,就像种树一样,心是树根,学习就像培土、灌溉、锄草、扶植, 学习的目的是对心施加影响,反求于心起作用。而对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 有的人将孩子鞭打绳缚,就像拘禁囚犯一样,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 会伤害了孩子的内心。而王守仁主张应使孩子受到鼓舞,使他心中喜悦,自然而然地达到日长日化的目的。  董沄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已经下了课,学生陆陆续续地走了,只有董 沄还坐在那里回味着王守仁的话。王守仁走了出来,看见一个白发老先生竟坐在檐下听自己讲课,非常不安。赶忙把董沄请进屋里坐下,二人攀谈起来。 董沄真诚地对王守仁说:我看现在的学者或者散乱而无条理,或者过分修饰而如同偶人。而更有甚者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在他们看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得无厌,整日争夺于名利之场。我真怀疑是否还有圣贤 之学。今天听了您讲的道德修养的学说,就感到像大梦初醒一样。  二人越谈越投机,不觉天已渐渐地暗了下来,董沄恋恋不舍地与王守仁 告别,下了山。  回到家,董沄的心里总是想着会稽山上与王守仁恳谈的情景,对王守仁 十分钦佩。心想,虽然他比自己年轻,可是无论道德还是学问的修养,都远 远超过自己,如果不能到他的门下去学习,真是虚度此生了。于是董沄挑着 一担谷子,作为给老师的晋见礼,到王守仁家去拜师。  王守仁哪肯应。他当时仅五十三岁,比董沄小十多岁,他说:“天下那 有弟子比老师年岁还要大的?我实在不敢当呀!”  可是董沄也不肯罢休,他说:“当年孔子不惜拜几岁的儿童为师。在学 问上无长幼之分,不管你肯不肯接受,我是一定要拜了。”说着,当场就行 了初拜尊长的大礼。    董沄的朋友们听到这件事,很不理解,都劝董沄说:“你已经老了,何 必再自讨苦吃呢?”董沄笑着回答说:“我拜阳明先生为师,才能真正地脱离苦海呀!” 除夕这一天,雨雪交加。董沄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除夕之夜,老师一人在家,一定非常的孤独。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说,打起铺盖离开家, 冒着风雪,到了王守仁那里,与老师一起在书舍守岁。就这样,董沄敬师爱师,直至七十七岁去世。(木子阿秀)拜师不惜身为奴  五代南唐有位画家叫钟隐,他从小喜欢画画,经名师指点,自己又刻苦 练习,年纪不大就成了名。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林有远亲”。钟隐成了名以后,家中的宾客 络绎不绝,有求画的,有求教的,有切磋探讨画艺的,当然也有巴结奉承的, 好不热闹。  要是换了肤浅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可是 钟隐对这一切却无动于衷,每天仍然在书房里潜心作画,除了万不得已,一 切应酬的事全让家人代劳。无意之中,连自己的新婚妻子也给冷落了。  钟隐的妻子出嫁前也是个大家闺秀,她在娘家时,就听说钟隐少年得志, 很倾慕他的才华。而她自己又长得端庄秀丽。人们都说她和钟隐是郎才女貌, 天成一对,地成一双。没想到,嫁到钟家以后,丈夫虽是才华横溢,对自己 也很体贴,只是总觉得他对画画比对自己更着迷,心中渐渐有些不快了。  一天,钟隐正在画画,他的妻子悄悄走进书房,帮他研墨,钟隐感谢地 向她点点头,继续作画。妻子几次欲言,又几次闭口,最后实在忍耐不住, 说道:“夫君何必自己困扰自己,你已有万贯家财,又有如花闭月的娇妻, 自己的才华也受到世人的赞赏,还有什么值得你这样每日辛苦呢?”钟隐放下手中的笔,从书架上取下一幅画,在妻子面前打开,说道:“你看这上面的鸟画得怎么样?” 妻子说:“我不懂画,说不出门道,不过我觉得那鸟像活了似的,翅膀正在动”。  钟隐又取出另一幅画,打开放在妻子面前,问道:“你再看看这幅画怎 么样?”妻子摇摇头说:“这怎能跟那幅相比,那鸟画得呆头呆脑,像是贴上去的。”  钟隐把画轻轻卷起,笑着说“谁说你不懂画,看得很准,只是那第一幅 是别人画的,第二幅才是你丈夫画的。虽说在画山水画上我已经有了点功夫, 可画花鸟还差得远呢,你说,我怎能不练习呢?”妻子的脸红了。从此他再也不让钟隐辍笔了。  钟隐深知,自学一年,不如拜师一天。要想画好,必须有名师指点,也 免得走歪路;事倍功半。他四处打听哪有擅画花鸟的名师高手,自己好前去 拜师学艺。可是打听了很久,也一无所获,钟隐心中十分烦恼。  这一天,他与故人侯良一起吃酒,酒到酣处,二人的话也就多了。钟隐 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并问侯良是否能给引荐个擅画花鸟的名师。侯良说:“这 你可找对人了。我的内兄郭乾晖就很擅长画花鸟画。我妻子说,有一次他画 的牡丹,竟把蜜蜂给招来了。不过这个人性格古怪孤僻,别说收学生,就连 自己画的画儿也轻易不给人看。更怪的是他画画还总躲着人恐怕人家把他的 技法偷学去。”  钟隐倒觉得郭乾晖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如此保守,恐怕必有诀窍。可是 怎么才能接近他呢?这倒得费费脑筋了。  钟隐是个倔脾气,什么事只要他想做,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做成。他四 下打听,听说郭乾晖要买个家奴。他想,这倒是个好机会,我何不扮个家奴, 一来可以进郭府,二来可以看到郭乾晖画画,于是钟隐置办了几件奴仆穿的  租布衣服,打扮成仆人的样子,就到郭府应聘去了。 管家对钟隐很满意,又把他带到郭乾晖面前,说道:“老爷,您不是想找个伺候您的仆人吗,我看他人年轻利索,长得也聪明,您就留在跟前吧。” 郭乾晖上下打量了一下钟隐,他一身粗布短衫,脚穿大草鞋,像个干活 的人,可他那张细皮嫩肉、聪慧灵气的脸,却与众不同,便问他:“你是本地人吗?” 钟隐回答:“不是,我本想进京赶考,不料把盘缠全丢了,只好暂时与人为奴,挣够了路费便走。” 郭乾晖暗暗得意:“我的眼力不错,果然是个读书人”。接着说道:“那好,就留下吧,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但有一样,让你做的你一定做好, 不让你做的你绝不许做。”钟隐满口答应,就这样,他进了郭府。 在郭府,钟隐每天端茶递水,打扇侍候,什么杂活儿都干。他毕竟是富家子弟,一切生活起居从来都是由别人照顾,哪里干过这些粗活,一天下来, 累得腰酸腿疼。唯一使他感到安慰的是他看到了一些郭乾晖画的画,那可真 是名副其实的上乘之作。  钟隐想尽办法,坚待不离郭乾晖左右,希望能亲眼看见他作画,而每次 作画,郭乾晖不是让他去干这,就是让他去干那,想方设法把他打发走。就 这样,钟隐虽然卖身为奴,还是没有看到郭乾晖作画。一连两个月过去了,钟隐还是一无所获,几次他都产生了走的念头,但心中又总是还有一线希望使他留下来。 再说钟隐的家里。钟隐卖身为奴去学画的事情谁也没有告诉,连他的妻子也只知道他是出远门,去会朋友。钟隐毕竟是个名人,每日高朋满座。可这些日子,朋友来找他,家人都说他出门了。问去哪儿了,又都说不知道。 一次两次,搪塞过去,时间一长,人们就起了疑心。最后连家人也疑心重重, 特别是钟夫人,非要把他找回来不可。一天,郭乾晖外出游逛,听人家说名画家钟隐失踪了两个月了。连家人也不知他去了哪儿。再听人家描述钟隐的岁数和相貌,郭乾晖觉得这个人好 像在哪儿见过。细一想,想起来了,跟家里的那个年轻的人相像,他也正好 来家里两个月。“怪不得他总想看我作画呢”,郭乾晖恍然大悟,“不过他倒真是个好青年,能带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幸运。我也就后继有人了。” 郭乾晖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把钟隐叫到书房里,说道:“你的事情我全知道了。为了学画,你不惜屈身为奴,实在使老夫惭愧。我多年来不教学生, 自有我的道理,今天遇到你这样虚心好学的青年,我也不能不破例,将来你 会前途无量的。”  钟隐终于以执着的求学精神感动了郭乾晖,名正言顺地成了他的学生, 郭乾晖把自己多年的体会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钟隐。(木子阿秀)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一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话是:“取诸人以为善, 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大意是: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做 好事,这也是帮助、鼓励别人一同做好事,所以君子的最高美德就是帮助别 人,与他人做好事。后来,与人为善泛指以善心去理解、帮助他人。这是古 代先人的做人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忧人之忧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提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既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的宏大抱负,也表达了一种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忧人之所忧的与人为善的情怀。中国古 代许多志士仁人都是这样去身体力行的。诗人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人之所 忧、善解人意、同情他人的光辉典范。  杜甫曾住在四川瀼(ráng)西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 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吃,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姓吴的亲 戚,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前插上篱笆,禁止外人打枣。杜甫知道此事 后,写下了一首题为《又呈吴郎》的诗,规劝姓吴的亲戚要与人为善,诗中 说:“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的大意是:自己过去任凭西邻妇人打枣,是因为她是无依无靠的穷苦 人,如果她不是穷到了万般无奈的地步,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的枣子呢?因 考虑到她扑枣时总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不但不干涉,反而还要表示 些亲善,使她安心地扑枣。而如今那寡妇一见你插上篱笆,就担心你不让她 打枣,这不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了,她本来就提心吊胆的, 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由于官吏们的盘剥, 已使那寡妇穷困至极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受苦受难的人有的是,所 以希望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忧人之所忧,自然不会在 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  杜甫这种任西邻妇人打自家的枣,还唯恐惊吓了那妇人的忧人之所忧的 思想境界,不正是他在所住茅屋为秋风所破后,却急切盼望有广厦千万间, 以使天下受寒之人都能住进去以避风寒的思想再现吗!  在社会上,我们每个单一的个体都是脆弱的,“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 支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杜甫那样忧人之所忧,想人所想,对他人献上 一颗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雪里送炭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雪里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滥小人”,这说明帮助人要帮在别人急难时。这是因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更需要别人的抚慰、关心和帮助。 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教育他的学生“君子周急不断富”,意思是君子应当在人急需帮助时,予以帮助,而不要在别人已经有了许多财富时,再去 锦上添花。《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华出使齐国,孔子的另一 弟子冉求考虑到子华还有老母亲在家里要赡养,就为同学来向孔子申请一笔 养家费。孔子同意这项请求。但是冉求认为给得太少了,所以在发放粮食时, 又自作主张,多发了许多给子华,所以,子华出使齐国,乘的是高头大马, 穿的是轻软的皮袍。孔子知道后,就给弟子们讲我们帮助人要帮在急难处, 做到雪中送炭,而不要去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是一种救人急难、不求回报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情 操须从小培养。历史上“孟宗母送子求学做大被”的故事,讲的就是从小要 养成助人为乐的品德。孟宗是三国时吴国人,孟宗母亲年轻守寡,含辛茹苦 抚育儿子。孟宗到了入学的年龄后,孟母便送他外出求学。临行时,孟母一 再嘱咐儿子到老师家要虚心上进,还专门做了一床又厚又大的被子,让孟宗 带走。邻居们知道此事后,都不明白为什么小孩子要带这么大的被子,纷纷 来问,孟母说:“小孩初到外地,不能给人们什么恩惠,这使我心中很不安, 我估计他的同窗中会有因贫穷而宜办不起被褥的,所以做一条大被给他,或 许可以帮助贫穷的孩子”。孟宗母亲做的大被既能使一些贫苦的孩子在寒中 获暖、雪中得炭,又培养了孩子与人为善的情怀。在母亲的教育下,孟宗成 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龙文鞭影》中记载了“应融丸药”的故事,讴歌了应融在祝恬危难之中,救其所急的高尚品德。应融任汉代汲县县令。有个名叫祝悟的儒生被朝 廷征诏,在去京师的路上得了病,路过邺县时,任邺县县令的朋友谢著竟因 他有病而把他拒之门外。祝恬只好支撑着病体,来到汲县,县里的儒生把他 的惨境告诉了应融,应融说:“我听说祝恬是难得的人才,应成为国家的栋 梁,怎么能让他病在外面而无人帮助呢?”于是亲自安排他吃住,为他调制 丸药,还制棺木准备为奄奄一息的祝恬送终。在应融的精心照料下,十几天 后,祝恬竟奇迹般地康复了,应融的这种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被后人传 为佳话。《幼学琼林》中说:“苏涸(hé)鲋(fù),乃济人之急”。意思是:拯救快干死的鲋鱼,也就是要救人于危急之中。这个典故,是说庄子因被贫穷 所困,不得已去向监河侯借钱。监河侯却说:“等我年终收到税金再借给你吧。” 庄子便说道:“昨天我见到一条鲋鱼困在车辙里(即‘涸辙之鲋’)因为没有水, 已经奄奄一息了。它求我救救它,我说:‘好吧,等我去南方,请求吴王、越 王引来西江的水来救你吧’。鲋鱼听了,生气地说:‘恐怕到那时,我已经成 了鱼干!’你对我说的话和我对鲋鱼说的话又有何区别呢?”如今,我们用 “苏涸鲋”来比喻救人危急之中。  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谁都可能遇到涸辙之鲋的处境,这时若 有人伸出援助的手,使你及时地从困境中走出来的话,那么内心该感到多么 的温暖啊!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用一片爱心去雪中送炭,去救人于 危急,去“苏涸鲋”。成人之美  《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成人之美”,这句话的原意是说:“君子 帮助别人成其好事,后多指帮助别人实现美好的愿望。”这是对美行、善言 的褒奖。  历史上有着许多素昧平生的人们相互辅助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有郑 玄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成就《春秋传》注的故事。郑玄是东汉著名的经学 家,他打算为《春秋传》作注,在还没有完成全稿时,一次远行,与服子慎 相遇,同宿在一个旅店里,这时两人并不相识。一天,服子慎在门外的车上, 和别人说自己注《春秋传》的设想。郑玄听了很久,感到服子慎的思路大部 分和自己的想法相同。于是,郑玄便走近车子对服子慎说:“我很早就打算 注《春秋传》了,还没有完成。听了你刚才所说,大部分与我设想的相同, 现在应该把我注的那部分全都给你。”郑玄把自己花费多年心血的半成品, 都无保留地送给了服子慎。在郑玄无私的辅助下,于是《春秋传》就有了服 氏注,流传于后世。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话体现了古代哲人与人 为善的处事哲学。中国古代有个“借光”的典故,就是引导人们在实现自己 愿望的同时,也帮助别人去实现其愿望。故事讲的是:江边住着一些人家, 每天晚上,姑娘们都带着自己的烛火,聚在一起做活计。其中有一位姑娘因 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认为她来这里是在占大家的便宜,不欢 迎她参加。这位穷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天晚上都比别人 先到,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到就能舒适地干活,这 对于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 损失呢?”姑娘们听了她的话,觉得有理,便把她留了下来。姑娘们把光“借” 给了这位穷姑娘,使得她也能在灯光下做活。如果人人都能把属于自己的一片光主动地“借”给别人,使别人也共同享有一份光明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将拥有一个通亮透明的世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里孔子把自己所不想接受 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看作是一个人应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解释,也就是推己及人,由自己而推想到别人。《文士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魏之际文学家祢衡才华出众,曹操听人多次称颂他,便很想会见他。祢衡瞧不起曹操,他不但假说有病不肯 去见,还多次议论曹操。曹操得知后大怒,但因祢衡很有才名,不敢轻杀, 便打算找个机会羞辱祢衡。不久,曹操下令将祢衡贬为鼓吏。鼓吏之职在当 时是为社会所瞧不起的。一次朝会,宾客云集,按规定鼓吏敲鼓时,应换上 专为鼓吏制做的衣服,轮到祢衡击鼓,“鼓声甚愁,音节殊妙”,但他不肯 换衣,管事的官吏斥责道:“鼓吏为什么不更衣?”祢衡停止击鼓,走到曹 操面前,把衣服一件一件脱去,然后赤条条地站立着,继而才慢条斯理地换 上鼓吏服,又接着击鼓。曹操叹道:“本来欲羞辱祢衡,不想反而被祢衡所 羞辱。”在古代官场中非常讲究官服的礼俗,在帝王面前,臣子的服饰穿戴、 一招一势都须合乎礼仪,而祢衡在肃穆庄严的朝会上脱得一丝不挂,这本属 于失礼失仪之举,本想羞辱祢衡的曹操反而被当众羞辱。这个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自己要尊敬别人;自己不想被别人 羞辱,首先自己就不要去羞辱别人;“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若要别 人善待自己,首先自己要善待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要真正想到对方,尊重对方,而不要将自己的要求,及 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强加给对方,孔子可谓是这方面的楷模,有史记载:一 次,孔子要出门,刚好天下大雨,找不到车。孔子的弟子中有人说:“子夏 有,跟他先借用吧!”但孔子却不同意,他说:“子夏这个人的短处就是在 钱物上比较小气。我听说和人交往,推重他的长处而避开他的短处,这样才 能长久相处。”弟子们听后,就没有去向子夏借车。  孔子说:“做人起码在三件事上要懂得推己及人。如果对居上位的人不 能尽心事奉,却要求属下凡事听命;如果对双亲不能尽孝,却要求儿子孝顺; 如果对兄长不能尊敬,却要求弟弟听话,这就是不能推己及人的毛病。人如 果在这三件事上面懂得推己及人,就能成为立身端正的君子了。”孔子这里 所说“推己及人”,即是以朴素、通俗的语言阐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道理。  《笑府选》中记载了一则笑话:一位卖糕的,声嘶力竭地叫卖,以致嗓 子都喊哑了,有人问“为什么这样高声地叫卖呢?”卖糕人回答:“因为我 太饿了!”提问的人又说:“既然饿了,为什么不吃你卖的糕呢?”卖糕人 说:“糕是馊的。”这位饥肠辘辘的卖糕人,自己都不屑于吃馊糕,却要将 它推销给别人,这种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做法,为世人传为笑谈。战国时候,有个名叫白圭的人,同孟子谈起夏禹治水之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够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 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 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 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从上面的故事来看,白圭这种只肯为自己着想,却不肯替别人着想的人,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夏禹把洪水泄入大海,虽然费时耗力,但是,他不仅 消除了本国人民的水患,同时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水患。这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积极表现。社会是一个大群体,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分子。只有大家都能与人为善,互相合作,社会才会进步,个人才能得到快乐。如果我们常常怀着忧人之忧、 成人之美之心,遵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充分发挥我们的同情 心,处处为人设想,同情别人的处境,了解别人的感受,无论做什么事都能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以牺牲小我去完成大 我,并以此推动社会,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就会得以提高,社会必然会无 限美好!(刘虹)              温席侍奉双亲黄香是东汉江夏安陆人,字文疆。 少年时代的黄香博学经典,善写文章。当时京城文人学士纷纷称颂:“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可见黄香当时已才名大震。 黄香最难能可贵之处还不是他的才气,而是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侍奉老人。 冬夜,天气寒冷,室内温度也很低。黄香在父母的教导下,夜读经书。 夜深了,父亲、母亲催促黄香安歇。 黄香收了书籍,竟先钻到父母的床上,躺在被子里,睡了片刻他又跑回自己的床上睡觉。 母亲问他:“香儿,你在折腾什么?”黄香说:“我是为父母亲温暖席子啊,这样二老睡上去才不致于太冷!” 母亲听了心疼地叹了口气:“我家香儿真懂事!”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的父母都在院子里纳凉。月上东窗,父亲和母亲正要安歇,却发现黄香不在身边。母亲忍不住喊起来:“香儿,你在哪里?” “母亲,我在房中!”卧室中传来黄香的声音。 父亲和母亲很奇怪,掌着灯来到屋里,见黄香手执一把蒲扇,站在帷帐前,正在一下一下地向帷帐搧扇子。父亲问黄香:“我儿这是干什么?” 黄香说:“我用扇子搧一搧,使帷帐内蚊虫远避,枕席清凉,好使二老安歇!”  母亲忍不住把黄香拢到身边说:“苦了我的香儿了。”用手一摸,黄香 的脑门儿竟沁出了汗珠。黄香却说:“这是我该做的!百行之首,以孝为先。”  后来,黄香长大了。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汉安帝时,让他担任魏郡太 守。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太守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受灾的贫民,受赈百姓无不感激涕零。(于玉珍)感动后母  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很小的时候,他的生身母亲不幸去世了。父亲又给他 找了一个继母。  开始,后母对闵子骞还过得去,自从她连生了两个儿子以后,对闵子骞 就越来越不好了。闵子骞常常受到后母的虐待。  继母对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可好了,有好吃的,尽偷偷地给自己生的两 个儿子吃。闵子骞不但吃不到好的,还常常吃不饱饭。  闵子骞是个极孝顺的孩子,他从不把自己受虐待的事跟父亲说。马马虎 虎的父亲也就不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天天在受罪。  一年冬天,后母给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缝了用棉絮做的棉衣,穿在身上 暖暖和和的。给闵子骞穿的却是用芦花做的棉衣,闵子骞浑身上下冻得直哆 嗦。一天,子骞的父亲坐着他们兄弟三人拉着的车外出去干活。 数九的天气,特别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闵子骞的芦花棉衣哪儿能挡住寒冷的西北风呢?他冻得脸色灰白,手都被冻僵了,一点也使不上劲儿。 子骞的两个弟弟却因为拉车赶路,身上穿得又暖和,脸上直冒热汗,脸色红扑扑的。  父亲一看,弟兄三个同样干活,弟弟们热得直冒汗,子骞却冷得瑟瑟发 抖。父亲连连夸奖两个弟弟干活卖力气,并认为子骞一定是在耍滑偷懒。父 亲一气之下,竟用鞭子抽打子骞。不料,那鞭子抽得狠了,抽破了棉衣,棉衣里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感到很奇怪,从地上拾起芦花一看,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父亲沉痛地责备自 己:“啊,原来,子骞在受冻,我干了些什么呀!”子骞连忙安慰父亲:“父亲别生气,都是孩儿不好!”“不,今天不干了!”父亲命令三兄弟。“都回家去!” 回到家中,父亲把继母叫出来,指着闵子骞身上的破芦花棉衣说:“这是你应该干的事情吗?你不仁不贤,让我的子骞天天在挨冻!怎么配作孩子们的长辈,要你这心眼儿不好的妇人干什么呢?” 闵子骞的继母羞得满脸通红,连连说是自己不好,请求丈夫和孩子们的宽恕。子骞的父亲在火头上,哪里肯依呀,坚决要把妻子赶回娘家去。 闵子骞一看,心中十分不安,连忙跪在地上哀求父亲说:“母亲在您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您赶母亲离去,那样,我们弟兄三人都将变得 孤苦伶仃,受苦挨冻了!那样,不是更加糟糕吗?”子骞的父亲听了,叹了口气:“唉——想不到我的子骞的心是这样善良!” 继母的两个儿子也苦苦哀求父亲,弄得父亲无可奈何,半晌说不出话。 子骞哭拜在父亲面前:“父亲如果不肯原谅母亲,是子骞造成父亲嫌弃母亲,终归都是子骞不好,子骞向父亲请罪了!” 后母听了子骞的话,羞惭极了,连连对丈夫说:“今后,我再也不对子骞那样了!” 子骞的父亲这才重重地叹了口气,原谅了妻子。  从这儿以后,子骞的后母受了善良的闵子骞的感动,果然变好了,她待 闵子骞比待亲生儿子还要好。    子骞从此更加热爱父亲、孝敬继母,爱护两个兄弟。继母的两个儿子也 十分敬重善良、可亲的哥哥。一家子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闵子骞高尚的行为被孔子知道了,孔子极力称赞他说:“子骞上敬父母, 下顺兄弟,一举一动,尽善尽美,邻里和亲友没有讲他闲话的。做人都应该 像闵子骞这样啊!”(许延风)敬老得偏方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我国出了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名叫李时珍。  1518 年,李时珍出生在蕲州东门外瓦硝坝。李时珍从小身体多病,幸亏 他父亲是位医生,精心给他调治,身体才好起来。他对父亲特别崇敬。  青年时代的李时珍考试得中秀才之后,又去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从 此,他不再应考,立志跟着当大夫的父亲学医。  李时珍当了医生以后,发现前人整理的药书有不少错误。庸医根据这样 的药书给人治病,经常治死人。比如,有一个大夫错把狼毒当成防葵,另一 个医生把勾吻当成黄精,结果都治死了人。医生固然有责任,但李时珍一查, 原来古代的药书把这几种药材都记错了!  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从此,年轻的李时珍立下宏伟的志愿,决心 重新修订古代传下来的医药大全——“本草”。这是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好 在,李时珍有一位医术高明、德高望重的父亲,他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都 虚心向父亲请教。  一天,李时珍问父亲,书上记载白花蛇身上有二十四块斜方块花纹,是 真的吗?”父亲笑着对他说:“咱们蕲州这个地方就出白花蛇,你去凤凰山捉一条,不就知道了吗?” 李时珍心想:“对呀,父亲虽然经验丰富,也不是事事都亲身经历过呀,自己还年轻,为什么不可以进山捉一条白花蛇呢?”  李时珍请了一个专门捕蛇的老汉,他俩进了凤凰山。捕蛇人捉到了一条 白花蛇。李时珍一看,白花蛇身上果然有二十四块斜方块花纹。李时珍遵循父亲的教导,通过实践得出真知,这种办法十分可靠。他为了得到更多的书上见不到的知识,决定到各地去游历。他先后到过河南、河 北、江苏等地,牛首山、天柱峰、茅山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一次,李时珍听说扬州的太和山上有一种很稀奇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能长寿。他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亲自上了太和山,在山间一座破庙里休息, 他一边擦汗一边向看庙的老头儿请教:“这山中可产榔梅?”“你想采榔梅,那是仙果,可不能去采啊!”老头儿说:“正面山路上皇上派兵守着!” 李时珍哪里肯听?他向老人问清了上山的小路,摸进了山中,采到了榔梅,他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榔梅不过是一种榆树类的果实,根本不是什么吃了能长寿的仙果!  在李时珍 38 岁那一年,皇帝命令各地官府把全国各地的名医推荐到太医 院,李时珍也被推荐进京。李时珍根本不愿进京当太医,听说在太医院里可 以看到许多在民间看不到的医药书籍,他才进京任职。李时珍在太医院里饱 览了各种药书,增长了不少知识。看够了,他提出来辞职回家。在一般人看 来,李时珍是个大傻瓜!其实,他才不傻呢!他不愿意在京做官,他要回家 修订“本草”这本巨著去呢!  路上,在经过一个驿站的时候,他见一个赶车的老车夫把一种粉红色的 花放到锅里煮。李时珍问道:“老伯,煮这花做什么?” 车夫说:“我们赶车的筋骨容易得病,经常煮点儿旋花汤喝,可以治疗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职业道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