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适合亲子表演的节目节目引发的教育热潮

作为一位幼儿园家长对孩子升小学如何看待_百度知道
作为一位幼儿园家长对孩子升小学如何看待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对于幼儿园孩子升小学不用太过于重视,但是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不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孩子的思维习惯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不会做相应的调整,就不能适应孩子的学习环境与交友环境的变化。希望家长多与小学孩子的家长聊聊,多了解一下小学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或者不利影响。也可以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孩子,如果幼儿园学的知识够了,可以早上一年,早上学机会多些,但是不能过早,啊
你应该放正心态,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小学的环境与幼儿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家长,你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一、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让孩子意识到即将要换一个环境,空余时间可带孩子去附近的小学看看,让孩子对小学充满好奇。愿意上学。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调整好孩子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小学有很大不同;中午安排孩子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睡时间。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孩子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有的家长迁就孩子,今晚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十点睡觉,明晚又是八点睡觉,这种没有规则的作息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三、孩子独立生活自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不应包办代替,而应该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很快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对他将来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中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每天完成任务的习惯。,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是大有可为的。如在家中一家人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孩子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可为孩子选购一些适合阅读的书,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家长可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对看图说话,让孩子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如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按时认真完成做作业等。五、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孩子上小学了,必然会有考试和考试分数,家长自然很看重分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都能考高分。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有的孩子可能每次都不会考到高分,对此,家长也不必失望。因为分数只是个现象,家长应该动脑筋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原因。
其他类似问题
幼儿园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独家策划]十问内地网友:您怎样看待《3D肉蒲团》
日 08:05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秦婉
网友展示《3D肉蒲团》预购票换票证(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片方显示《3D肉蒲团》预购单日黄金时段几乎满场(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3D肉蒲团》宣传海报
凤凰网娱乐讯 电影《3D肉蒲团》将于4月14日在香港正式公映,日前片方发布终极版预告片,在公映前夕再掀热潮。
片方表示,目前已有不少内地人组成观影旅行团,将在公映后赴港观看此片,VIP预购票已告售罄,而几日来的预定场次也几乎满场,票房形势一片大好。
该片目前在内地的互联网上讨论分外火热,有不少网友声称想赴港观看,也有网友对该片嗤之以鼻,因此,凤凰网娱乐特别推出&十问内地网友:您怎样看待《3D肉蒲团》&活动调查,希望您通过以下的投票选项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
您还可以在调查页面下留言评论,发表自己最想问《3D肉蒲团》主创的问题,凤凰网娱乐还将选出热门的十个评论转给《3D肉蒲团》主创,让他们与网友进行互动作答。
十问内地网友:您怎样看待《3D肉蒲团》
1.您认为《3D肉蒲团》在内地引发热议的原因是什么?
3D技术加情色,噱头做得足。
内地媒体不遗余力宣传。
话题女星言行出位新闻多。
内地电影审查严,观众需要。
沉寂多年的香港三级片重出江湖,引人遐想。
2.您如何看待《3D肉蒲团》在内地引发热议的现象?
正常,新技术和情色片的结合已经成为热点话题。
匪夷所思,不就是一个香港三级片吗。
不关注,就是一场片方和媒体的联手炒作。
3.《3D肉蒲团》片方在内地利用新媒体(微博、论坛)宣传,您是否反感?
反感,一个情色三级片大肆宣传,影响恶劣。
不反感,看不了电影还不能看看片花么。
无所谓,不过是一条娱乐新闻而已。
4.您如何看待组团赴港看《3D肉蒲团》?
低俗。为了一部情色片组团赴港不可理喻。
跟风的行为,盲目听信炒作的一哄而上。
真性情,情色片也是电影的一种类型。
5.您自己愿不愿意去香港看《3D肉蒲团》?
没兴趣,绝对不会去。
不去,等下载或者等DVD出来。
有机会就去,去凑凑热闹未尝不可。
一定要去,向往在大银幕看3D的情色片。
6.您认为《3D肉蒲团》会带动香港旅游业么?
会,很多人组团去看必然带动业。
不会,都是片方炒作出来的噱头。
说不好,都有可能。
7.您最期待《3D肉蒲团》中谁的表现?
香港新一代话题女星雷凯欣
两位日本女优原纱央莉和周防雪子
独战多位美女的男主角叶山豪
8.您认为《3D肉蒲团》中的几位女星会不会因此片大红?
会,都很漂亮和性感,而且话题性十足。
不会,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她们没有当年叶子楣等人的风情美感。
说不好,每个时代里情色女星的境遇并不相同。
9.您认为《3D肉蒲团》会不会让香港三级片再度兴盛?
会,3D的加入很有创意。
不会,辉煌时期已经过去,没必要纠结。
说不好,如今与当年的环境已大不相同。
10.您希望《3D肉蒲团》取得成功吗?
希望,说不定可以促进分级制。
不希望,这种三级片最好别再拍了。
无所谓,它不可能影响华语电影。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吕若漓]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继续推荐
记住登录状态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娱乐名博: |
&&&&&&&&&&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导语:宝宝学习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家长最为关系的一个,只有宝宝听懂了爸妈的语言,才能更好的教育宝宝,四个要点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宝宝学习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家长最为关系的一个,只有宝宝听懂了爸妈的语言,才能更好的教育宝宝,四个要点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尽早“对话”
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当然,这需要慢慢摸索,不必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
只要我们满怀耐心和爱的关注,宝宝就会更自如、更固定的使用不同类型的方式和声音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会话模式。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高起点,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高起点。
使用“妈妈语”
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这不难理解,想像一下第一次和老外交流,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就知道了。
“妈妈语”也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上好土壤,一方面也利于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为宝宝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做宝宝的“导游”
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当宝宝开始离开妈妈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别人,看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要刻板的一定对孩子说我们想说的(如我们正在做的),而应该追随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看到的是叔叔”,“那是一棵大树”等。这样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成为“朗读者”
童书推广人阿甲丛女儿襁褓中开始为她读书,结果阅读成为父女俩特殊的心灵沟通的纽带;出版人路金波长期坚持给孩子阅读经典文学、不去给孩子说“袜袜、脚脚”等婴儿语,结果女儿两岁就说出“可是,我真的不是这样想的”这样的复句。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孩子朗读、多给孩子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导语:“什么,你要帮妈妈洗碗?哦,你真是个乖孩子,不过你现在还不能真正帮妈妈,等你长得比水槽还高的时候再说吧。” …“唉呀,他这么小,怎么会做呢?算了算了,以后他大了自然就会做了。”…
纵观孩子成长道路,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存在,她的名字叫母亲。但是,母亲这个词,却常常伴随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那就是溺爱。溺爱孩子的母亲亲手挖掘的温柔陷阱,这不仅剥夺了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也让孩子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力。亲子专家建议:家长要给孩子一次失败的机会!
“什么,你要帮妈妈洗碗?哦,你真是个乖孩子,不过你现在还不能真正帮妈妈,等你长得比水槽还高的时候再说吧。” …“唉呀,他这么小,怎么会做呢?算了算了,以后他大了自然就会做了。”…
这些话你一定觉得很熟悉吧?也许你就经常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那些力不能及的事也总是跃跃欲试。但是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却不当一回事。在父母看来,以他的年龄,他能做好一顿饭吗?能让他自己到楼下的超市买酸奶吗?一个人去上学,要被人拐走了怎么办?
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孩子还小呢,于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笑置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等他再大一些才让他尝试。
但对于英国的家长而言,他们可不这么想。麦克夫妇10岁的儿子查理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在中国,这些东西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还在两岁的时候,就对洗碗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麦克明知以他的年龄是不可能胜任洗碗的,但他还是让查理尝试了洗碗。查理不仅把自己浑身弄湿还打碎了碗。当查理沮丧地哭起来后,麦克给他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然后自己系好围裙,给查理示范如何把碗洗干净抹干。查理就这样学会了洗碗。麦克的想法非常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
亲子教育你有没有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其实失败还能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比如说,被开水烫伤,或是被剪刀划伤,这些都是危险的事情,但孩子不可能随时都处于父母的眼皮底下,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又缺乏对事情一星半点的了解,危险的几率反倒增大了。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做他想做的,做父母教给他正确的方法,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并具备躲开这种危险的能力。
导语:爱钱是人的天性,所以我绝不做反天性的事,我要满足她的天性。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孩子的那永无止境,没完没了的愿望是否也让你十分头疼。每次出去,孩子小小的一个愿望,就会吃掉父母口袋里大大小小的钞票。现在问题来了,这些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零花钱要不要给?对于忙事业而少顾孩子的父母们,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亲子教育金钱战争。
亲子教育:一定要给孩子零花钱
我女儿圆圆像很多孩子一样,从小也表现出对钱的喜好,尤其3岁左右,对钱的兴趣最浓,占有欲表露得毫不遮掩。
有一次,我假期带她回我母亲家,给了母亲一些钱,圆圆看到了,阻拦着不让给,我没理她,让母亲把钱收起来。过了两天,我带圆圆去一个小店买酱油、醋等几样东西,花了一张100元面值的钱,店家找我一张50元大钞和一些零钱。当我把零钱往零钱包里放时,圆圆指着那好多张零钱对我说:“妈妈,这些给姥姥吧。”然后又指着那张50元说:“这张不要给姥姥。”我既吃惊又好笑,这么点儿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一张比那几张钱更值钱,真是天赋啊!
她非常爱吃糖,有一天她姥姥逗她说:“这么爱吃糖,长大找个卖糖的人结婚吧,天天能吃到糖。”圆圆想想说:“不,我要找个卖钱的人结婚。”全家人被她的话惊到,笑叹这小小的人儿对钱还真有感觉。
爱钱是人的天性,所以我绝不做反天性的事,我要满足她的天性。
亲子教育:懂得给孩子零花钱,采用“工资”制度
从圆圆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每月给她固定的零花钱,3元到5元,圆圆管这笔定时发放的钱叫“工资”。我给圆圆的这个数额现在看有些低,不过依当时的消费水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还是合适的,因为她的零花钱仅限于买校门口小摊上那些“没用”的东西,如小贴画、小卡片等。数额及开销内容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制定的,双方都很乐于接受。圆圆很在乎这笔收入,每个月都能清楚地记得哪天该“发工资”了,到时就会提醒我们。
亲子教育:学会定规矩,零花钱的使用原则
这个零花钱我完全允许她自己支配,很少过问。只提了一条要求:不许买垃圾食品。
圆圆偶尔想买什么东西,存的工资又不够,我就让她从下个月的工资中提前预支;如果她实在超支得比较多,我会额外给一些,额外部分戏称为“发奖金”。总之,在花钱方面,我首先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和宽容,从不斤斤计较。她买了什么、没花完的钱是否攒起来,我不过问。
我不要求圆圆一定把钱花得正确,她有时会买回很差劲的小玩意儿或被小贩骗了,我也不批评,一笑了之,最多把我的相关购物经验给她讲一讲。我相信她这次买了不该买的东西,发现钱白花了,下次才能学会如何选择。经历过决策失误,才能在以后的决策中变得精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给孩子涨“工资”
圆圆上初中时,工资大约涨到10元钱,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不在意这点钱了,开始经常忘记讨要薪水,只是在需要钱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月工资还没发。我不记得这个工资游戏是到什么时间结束的,似乎上高中后再没发过。当然,圆圆并不会因为没有工资而变得手头拮据。虽然当时我们经济条件很普通,但只要她提出需要买什么,我们会尽量满足她的需求,很少拒绝。极偶然的情况下,如果什么东西有些贵,或特别不应该买,我们也会说出来,孩子一般也能理解。
我当时这样做,并不是非常明确地要对她进行所谓的“理财教育”,应该说只是出于母爱和天性。圆圆一般不会提出超过我们消费能力的要求,这一方面因为家庭财务对孩子从来都是公开的,而且父母已为她做出了榜样,所以圆圆自然知道哪些东西在可以消费的范围,哪些不在。另一方面,一直以来,父母在花钱上从不对她苛刻,她从来不需要动用任何心计和父母较劲,心态反而极为单纯,没学会贪婪和算计。
给孩子零花钱,何乐而不为?
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从不给孩子零花钱。他们会说,孩子需要什么,跟家长说就行了,需要买的,自然会给他钱,不需要就不给——这样的做法,目标虽好,结果却可能让家长失望。因为这种控制本身已表达了不信任,且已剥夺了孩子消费方面的自由选择,且表现得很苛刻,所以对孩子金钱观的养成并无好处。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反而容易成为成年后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的人,过分吝啬或过分贪婪,缺少平常心。
还有一些家长是不直接给孩子零花钱,担心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通过让孩子干家务来赚取零花钱。这一点是近些年从西方国家学来的,并且很流行,这种做法我也不赞成。原因是“家”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场所,它不是市场,不是单位,不是圈子,“感情”是家人的凝结剂和润滑剂,是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
给孩子零花钱有弊端,可能带来这样的一些问题。
一是把亲情关系降低到商业关系,把亲人间的互助处理成利益交换。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且会削弱儿女和父母的感情。中国人一直讲究孝敬父母,追求家庭气氛的温暖。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什么被人称作老年人的地狱,许多老人有儿有女,却在孤寂中死去,我认为这和他们早早把市场法则引入家庭生活有关,文化总是有它的因果关系的。
二是容易培养唯利是图的心理。我的一个亲戚,他曾一度对孩子实行以劳计酬的政策,规定洗一次碗多少钱,擦一次地多少钱,洗一次衣服多少钱。到最后他发现,孩子干什么都要问有没有钱,哪怕是很简单地扔一次垃圾,也要问这个给多少钱。孩子按劳取酬的习惯确实培养出来了,但唯利是图的心理也开始露出苗头。
三是会导致儿童对劳动产生负面认识。儿童本身是喜欢劳动的,如果因为孩子干了一点活,就要付他报酬,这其实暗示了劳动是件苦差事;而且,孩子的天性愿意讨家长的喜欢,如果他的劳动给父母带来了快乐,孩子内心是比得到钱还快乐的,这种快乐,更会刺激他对劳动的热爱。而付钱既消解劳动的价值和快乐,也消解他为父母做事的兴趣。
事实上,并不是西方人都赞成孩子干家务付报酬的行为,美国名师雷夫老师认为:“小孩子做家务事就给零用钱固然很好,毕竟我们的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运作的——用工作赚取报酬——但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家长如果认为花钱可以买到孩子的劳动好品格、学习好习惯,事实上你最直接的诉求就是:钱是万能的。那么孩子就会接受这个观念,他以后就可能花钱买友谊,花钱买事业,花钱买爱情……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他的一切事务都和金钱方面的奖惩挂钩,那么他在未来很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
导语:“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你老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吗?专家强调,老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对孩子生气,如何真的生气了,也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免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
对待孩子的言行,家长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家长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家长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家长怎么还会生气呢?
解析问题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家长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家长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家长却不懂他的想法,觉得他是在玩脏东西,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脏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好伤心啊!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给妈妈讲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成就感,能够培养他的小自信,而且听到孩子乖巧的解释,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好呀!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拍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呢,宝宝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知道吗?”这样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又能让他长见识,一举两得。
解析问题三: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发作用
面对家长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家长。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家长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家长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解析问题四: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家长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家长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家长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家长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家长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
导语: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带点各种各类的补习班,因为越来越多家长们意识到了早教的重要性,带着孩子奔波在各种各样的早教班之间。但是孩子学完后,效果并不明显,是因为每一种才艺都有它的一个启蒙时间。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带点各种各类的补习班,因为越来越多家长们意识到了早教的重要性,带着孩子奔波在各种各样的早教班之间。但是孩子学完后,效果并不明显,是因为每一种才艺都有它的一个启蒙时间。
不同才艺有不同的启蒙时间
孩子学习一些才艺特长是件好事,但家长除了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外,还应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的特点,理智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很多孩子一上幼儿园后,家长按捺不住给孩子报一大堆的兴趣特长班。其实,不同的才艺有不同的教育“关键期”,家长不要为了培养“特长”而拔苗助长,应该尽量掌握一些学艺规律,别耽误孩子。
不同的才艺,启蒙的时间点都是不同的!
小提琴:建议学习年龄为5—6岁
才艺特点:孩子学习小提琴可以左右手齐动,能同时开发左右脑的思维,使孩子更聪明;学琴过程中由于眼睛要不停地扫射乐谱,能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关注能力。
年龄建议: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这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的孩子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在孩子5-6岁骨骼发育较好,并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时,学习小提琴比较适当。
注意事项:孩子较小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些音乐素质的培养。比如先接触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欣赏音乐、歌唱、识谱、舞蹈等。
钢琴 :建议学习年龄为4—6岁
才艺特点: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习乐谱,学习演奏技巧,可以学习许许多多的音乐知识。除此之外,还能学得三种能力,即注意力、协调力与自信力。
年龄建议:一般来说女孩4~5周岁,男孩5~6周岁可以开始学琴。每个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启蒙可在4-6岁左右。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能以正确的姿势握住笔,说明孩子手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了,这就具备了学琴的最基本的条件了。
跳舞 :建议学习年龄为4—5岁
才艺特点:舞蹈练习可以使身体变的挺拔,使孩子的力量、柔韧性、控制、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年龄建议: 学习舞蹈最好从4-5岁开始,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的韧带还不是太硬,练功不会太疼。多练练,能拉长韧带。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太剧烈,以免韧带拉伤。
注意事项: 6岁以内的儿童不宜选择那些有压腿、下腰危险动作舞蹈,以免对儿童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应该选择跑跳动作较小的舞蹈。
绘画:建议学习年龄为2—3岁
才艺特点:画画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画画可以锻炼孩子小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培养孩子善于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特征的好方法。画画还可以开发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对开发智力也大有益处。
年龄建议:孩子在1岁多就已经开始”涂鸦”了,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因此,2—3岁的孩子开始学习绘画比较适宜。
注意事项:2、3岁的孩子一般对画画都格外喜欢,这时可多准备一些绘画用具,让孩子能够尽情涂鸦。
轮滑:建议学习年龄为4—5岁
才艺特点:轮滑运动对身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应急反应能力和思维都很有益,还可以培养意志力和进取精神,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年龄建议:4-5周岁的孩子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运动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能够掌握全身性、协调性平衡性较强的运动,这时可以开始学轮滑了。
注意事项: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3岁后开始学习轮滑,但小于3周岁的孩子,脚部力量太弱,腿部的支撑力不强,而轮滑运动是一项需要腿部和脚踝力量的运动,过小的孩子,无法借助轮滑鞋来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重心。
围棋:建议初学年龄为3—4岁
才艺特点:学围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智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还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接受挫折教育,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心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等一些终身受益的品质。
年龄建议:围棋的开始适龄期是3-4岁,只要孩子能区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即可。围棋都有很难的专业术语,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注意事项:喜欢安静的孩子适宜学围棋。这类孩子有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还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游泳:建议学习年龄为4-8岁
才艺特点:孩子学习游泳能提高呼吸系统和大脑的功能,让孩子反应能力变快,智力发育更好;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游泳还可以提高孩子耐寒和抗病的免疫能力。
年龄建议:4-8岁的孩子,无论从身体的状况、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兴趣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学习屏气速度快,游泳容易学会。
注意事项:4岁以下孩子身体稚嫩,接受指令的能力差,不太适宜学游泳。但可以在有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在浅水中多玩水,培养亲水感。
导语:在我们父母那个年代,如果哪个小孩敢跟父母顶撞,肯定会招来一顿痛骂甚至皮肉之苦。可现在在许多场合经常看到孩子大声跟父母说话,有的父母则同样严厉回应,有的则俯首笑脸相迎,在老人眼里大人小孩都不像话。那么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在我们那一代,如果小孩子敢跟父母顶嘴,准会招来一顿打。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敢跟父母顶嘴?下面请看亲子视点一一为您解析:
1、孩子为何会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是发泄他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分析孩子发脾气背后表达的需求,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孩子小时候不会辨别情绪,缺乏有效的情绪控制和合理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学会一个耐心倾听的父母,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他用发脾气的行为方式来告诉父母他的不满、失望、恐惧等等,寻求父母的注意、帮助。因此最不合格的父母就是以发脾气解决孩子的发脾气。
2、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就是一切的观念
在中国当父母的有句老话很流行:我们活着不都是为了孩子么?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很浓,父母无条件为孩子做一切,特别是现在一家大多就一个孩子,家庭条件也好了,只要孩子开心又不是犯大错误的事父母都可以去做,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亏。现在许多孩子的大事小情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全都包办,稍不满足就朝着大人发泄,慢慢的,就养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发号施令成了习惯。
3、父母教育方式的折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和孩子,孩子的语言行为许多都是从模仿开始,因此如果大人的一些做法不当,很容易就能在孩子的行为折射出来。平时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就发脾气,夫妻间也经常吵架,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认为无理取闹,如果父母一味否定,甚至贬低、打击甚至打骂孩子,长期以来孩子认为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方式,他也就学会了。
4、父母经常让孩子不满失望
现在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做一些许诺,比如:答应孩子周末假期去哪儿玩?孩子伤心难过时候或某些节日时答应给人家买好吃好玩的,但最后大人以种种理由没有去兑现承诺,这让孩子非常失望,负情绪积累就会发火表达不满。还有的父母无视孩子感受在别人面前说他们的一些毛病,或者无休止的在孩子面前拿以前错误来教育现在的错误,让孩子觉得自己全是错导致情绪的冲动。时间一长就会经常与周围的小伙伴发生冲突,不自觉的被排斥,孩子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慢慢会觉得孤独,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
5、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尊重父母
养成这样习惯的孩子靠硬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火上加油;你若妥协,他认为是天经地义,也助长他们的气焰,长此以往,会宠得宝宝极端任性,无法管教。这时候,父母首先给孩子树立一个是非观,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错的事情声音再大也没用。这里父母首先也以身作则,当孩子做错事情当心平气和把道理讲清楚,指出正确的方法和提醒以后该注意啥,而不是朝孩子大呼小叫,趁机跟孩子讲道理:如果爸爸妈妈对你大喊训斥你是否会更难受?你以后也不要这样对别人;如果父母做错了则认真给孩子道歉承认错误,慢慢的让孩子知道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并尊重规则,懂得尊重规则的孩子就会尊重以身作则的父母。
导语:刘燕芳,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副校长,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她对隔代教育现象一直给予关注。她认为,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的状况,需要年轻父母和祖辈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刘燕芳给广大老人们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现代社会,年轻人出去工作,家里老人带孩子,隔代教育俨然成为育儿路上的一大问题。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的现象,归根到底,既有祖父母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下面专家给出建议:父母祖父母应该加强沟通、更新育儿观念、扬长避短,真正做到挽手两代人的育儿路。
一、祖辈和父母要多进行协调沟通,统一认识。
隔代教育与父母的亲子教育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尽可能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时间充裕有耐心,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去料理孩子的饮食,但父母要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
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教育要在孩子不在场时进行,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你争我论,孩子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二、调整自己的心态。
抚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有时候孩子想要自己做些事情,但是老年人就会说“我不放心”。比如有一件事,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可能不太适应,就开始哭闹,老人一看就以“不放心”为理由赖在幼儿园里不走,抱着哄孩子。这样做幼儿园的老师也很不满意,因为在老人的庇护下老师的权威性就没有了,孩子变得不听老师的话,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进入幼儿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老人的“不放心”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老人们要明白,不是我孤单需要孩子,而是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更新自己的育儿观念。
现在与老人当年的时代不同,不是说付出的越多就越能带好孩子。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是错的,带的越多可能对孩子不利的影响越大。老人们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
四、事情做多了也不要抱怨。
有些老人经常把带孩子的辛苦一箩筐倒出来,向年轻父母吐苦水,这样反而会加深年轻父母与老人的矛盾,这也是出现“费力不讨好”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怀着感激的心,觉得孩子能够填补自己孤单的生活,这样才能与年轻父母更和谐地相处。一旦经常抱怨,不但把所有的付出都抹杀,还会导致与年轻父母之间的矛盾升级。多做事少抱怨才能化解家庭矛盾。
五、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不要包办代替。
祖辈家长要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学习教育孩子的技巧。要放手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的老人说,我为孩子做这些,我已经很对得起他了。其实这不是“对得起”的问题,正确的方式是教会他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能力。
导语:前两天和一位妈妈聊天,谈到她儿子,现在2岁半,很喜欢玩电风扇,问我是否有好的方法。我即刻想到豆豆也有类似经历,这应该是孩子的共同天性,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如何引导好这个年龄的孩子,让其在无尽的探索中懂得安全与自我保护,相信是困扰无数年轻父母的难题。
近年来,我国意外伤亡事件频发,特别是儿童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有统计数据表明,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家长们不可不注意,要加强儿童安全的教育。儿童安全教育,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每家都有个爱玩插座的小孩
我们家豆豆亦不例外,也是淘气调皮,爱摸爱动,有一阵把外婆惹得天天生气,与他斗智斗勇。我们一上班,外婆就只好把书房的门锁了,否则,小子会自己来开电脑、开空调、玩插座、开风扇。只要和电有关的,他都感兴趣。
书房锁了,他就跑去厨房,开煤气灶、微波炉或者到阳台玩水,被外婆制止后又转移战场,客厅的插座、电话、DVD、音响,都成了他的玩具,外婆疲于“作战”,力不从心。我和豆爸了解情况后,先告诉外婆,这是孩子的天性,不要过于着急,急于制止,同时也开始做豆豆的工作——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对于3岁小儿爱玩插头、风扇、微波炉、遥控器等电器设备及煤气灶,我认为不能简单制止,而是应该在生活中告诉他相关安全知识,哪些能动,哪些不该动,培养其一定的判断能力。结合教育豆豆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别扼杀了宝宝的好奇心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难以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容易产生危险。
因为豆豆喜爱这些电器设备,我就找了些百科幻灯片,专门讲解电风扇、微波炉、电视剧等常识,还有相关配件组图,让孩子真正了解其构造与运行原理,知道利弊、功用,通过逐步了解,消除了这类电器的神秘感。拉近距离之后,孩子的好奇也逐渐减退。
借力动画片和教育短片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教育幼儿,让其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危害和后果。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有:看文字图片、警示教育短片、PPT演示等。正好单位开展安全教育的活动,把现成的幻灯片讲座放给豆豆看(有处理画面),告诉他玩插头、开关会容易触电;玩煤气灶,容易烧伤和爆炸;玩刀具,容易划伤自己或伤害到他人。
在一些幼儿动画片中有专门的自我保护小栏目,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例如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允许跟陌生人走,以及不能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如果遇到坏人,一定要大声呼救或尽快逃离现场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在脑海里认识到,一旦做了那些错事,会有可怕的结果产生。经过多方面、深层次、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在此后的活动中,孩子自然清楚什么是不可触摸的“禁区”。
导语: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
亲子教育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加大训练量?通过一次次的不断的逼迫孩子注意?不是的,亲子教育通过巧妙的小游戏,达到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效果。孩子就应该在玩的过程中成长…
亲子教育一:听课不走神题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1、 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例如:
家长读:68715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2、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小鸟,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要飞,每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他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个老鸟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见火红的太阳,它们又害怕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有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老鸟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
亲子教育二:听写训练题
1、 词语思维
训练方法: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学习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
凳子 课桌 洗衣机 篮球 电视机 自行车 书包 电冰箱 作业本 葡萄 空调 电风扇 电话机 被子 杯子 钢笔 手机 篮球 羽毛球 打火机 飞机 刀剑
2、找差异训练
训练方法:仔细听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乙句中与甲句不同的地方.
甲:树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长.
乙: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长.
甲: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送给妈妈.
乙: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花送给妈妈.
导语: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
好习惯好人生,一个人的习惯,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习惯的养成阶段。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以下三种孩子的坏习惯,不能纵容。
(1)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要发泄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
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慢了一秒钟的时间,他居然抓起遥控器拼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吃晚饭时,他喝了很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妈妈的脑袋上,还理直气壮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和笑笑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
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纠正恶习。如果希望世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一点愿望没有满足就大发雷霆,那么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撞的头破血流!当他遭遇拒绝、遭遇失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更不能理智地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情绪。
(3)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妈妈。
这是一位网友妈妈向我发来的求助,女孩5岁。她说,孩子的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开彩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要妈妈;看动画片里提出的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答案,就是问妈妈……
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能够拥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我提的几个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完成事情,别忘了适时给一点启发;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没始没终
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8岁,上小学了,我带着笑笑去他家玩。他先拿出一堆拼图,和笑笑一起拼,当笑笑还沉浸其中,他忽然撒腿跑开,冲到房里,拿出一个奥特曼变形玩具。笑笑抬头看了看,又低下头,依然专注于手中没有完成的活儿。
小哥哥哼哼哈嘿地比划了两下,又转身翻开抽屉,拿出一张碟,对笑笑说:“弟弟,我们看灰太狼吧?”笑笑非常冷静地说了一句:“不要三心二意。”让哥哥的妈妈瞠目结舌。是的,笑笑2岁的时候,我就在生活中告诉他,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朋友很烦恼,说她儿子一直就是这样,三分钟热度,没耐心,不能坚持,现在上学了,老师也批评他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东张西望,回家做作业呢,也很磨蹭,本来半小时能完成的事儿,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看电视一会打枪居然能折腾两个小时。
如果从小做事情就没始没终,长大以后可能很难成器,并不一定是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即便完成再小的事,也需要一个认真投入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而且,不能专注,就意味着工作、生活没有效率,三心二意虎头蛇尾,也让人感觉缺乏责任感。我让朋友先不要着急,她儿子显然已经养成了“习惯”,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纠正恶习,虽然改变很难,但是为时不晚。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习惯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注意培养孩子好习惯,避免以上三大坏习惯,好习惯,好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亲子节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