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脚长蹄繁脚鸡眼怎么治治

脚底有湿气奇羊有小水泡怎么治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五十问题描述:脚底羊有水泡抓会破
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0:21:38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52632称赞:2792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脚气可以用"足光粉”泡脚,一次半包,泡30分钟.连续使用3-6次,泡完后,脚会大面积起皮,蜕皮后脚癣即好.建议您详细说一下你的情况,我了解您的详细情况之后在给于您更好的指导
帮助网友:104854称赞:281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患了脚气可试试下面的方法,大锅水烧开,用花椒和盐煮水.盐具有杀菌的作用,而花椒能够除湿,很好地收敛皮肤,这对治疗脚气很好.拿个小盆,先接些凉水,将煮开了的花椒盐水适量地加入盆中.好了,温度差不多不烫脚的 时候就可以拿来泡脚了.像这样用煮过的花椒盐水泡脚,每天一次,坚持使用一周,一般的脚气都能被治好.
帮助网友:483称赞: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那是脚气,平时一定要保持干燥,用点达克宁,但是一定要坚持用药,用够疗程了才能彻底杀灭真菌,不要随便换药,这样很容易让真菌产生耐药性的
百度智能推荐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水泡即水疱,是皮肤表面局部出现的内部充满液体的泡,称为水泡,其大小不一。水泡中的液体是...
网友经验分享
浏览:147·
浏览:359·
浏览:68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
参考价格:¥19.5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本品主要用于肾精不...
参考价格:¥14.9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山羊的行动习惯及豢养治理要点[资料],被豢养的罂粟,豢养的秘密情人,豢养小受记,毒..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山羊的行动习惯及豢养治理要点[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波尔山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金大地畜牧养殖场|肉牛|肉牛养殖场|中国肉牛经济信息网|小公牛|改良牛|肉羊|种羊|种驴|肉驴|中国牛羊网|中国养殖网|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肉牛养殖网|肉牛价格|优质肉牛种牛
中国肉牛网、肉牛养殖基地提供全面的肉牛养殖技术及肉牛价格、肉牛饲养、肉牛行情、肉牛市场等技术服务!
中国养牛网包括养牛技术、养牛业、怎样养牛、如何养牛、酒糟养牛、养牛知识、养牛行情等栏目,为养牛场、养牛基地提供养牛行情、养牛效益的分析。服务于养牛业!肉牛养殖基地(鲁西黄牛犊、西门塔尔肉牛犊、利木赞肉牛犊、夏洛莱肉牛犊、免费传授肉牛养殖技术,肉牛养殖效益分析。波尔山羊养殖基地,免费传授波尔山羊养殖技术,波尔山羊养殖效益分析,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免费传授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小尾寒羊养殖效益分析。肉牛价格、波尔山羊价格、小尾寒羊价格最低。养牛技术,养羊技术,养牛网,养羊网,种牛,种羊。销往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山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广西、内蒙古。
&&您的位置: >
养羊技术 > 波尔山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波尔山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波尔山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 一、羔羊痢疾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治疗方法:内服土霉素0.2~0.3克或土霉素、蛋白酶各0.2~0.3克,水调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也可将敌菌净与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每公斤体重用药30毫克。   二、羔羊肺炎 由肺炎球菌和羊霉形体引起。此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并多见于瘦弱母羊产下的羔羊。由温带转入寒带饲养的羊所产羔羊发病率高。预防方法:在发病严重地区,给母羊和2月龄以上的幼龄羊注射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2~3毫升。治疗方法:⑴胸腔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20万单位,在倒数第6~8肋间,背部向下4~5厘米处进针深1~2厘米,每天2次,连用3~4天。⑵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天2次,每次2~3毫升,连用3~4天。⑶枝原净、泰乐霉素口服或注射,每公斤体重用药45毫克,每天1次,连用6天。   三、羔羊腹泻 多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羔羊腹泻,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牛腹泻病毒等。该病一般发生于7日龄内羔羊,以2~4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防治方法: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⑴口服土霉素、链霉素各0.125~0.25克,也可再加乳酶生1片,每天2次。⑵肌肉注射痢菌净,每次1~2毫升,2次即可。⑶口服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对病毒引起的腹泻疗效较高。   四、眼病 该病多发生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可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病羊流泪,羞明,疼痛,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严重的角膜呈云雾状,最后视力可能完全丧失。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掉膘。防治方法:⑴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0.5%~1%的明矾溶液进行冲洗。⑵用氯霉素、氟哌酸或红霉素、金霉素眼药膏(水)点眼治疗。⑶用皮脂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0.1%~0.2%氢化可的松)配合抗生素、麻醉药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   五、羊流感 波尔山羊耐高温不耐低温,酷暑中即便暴晒也很少中暑。但一入秋,羊只早晨大多不太愿意出圈,易患感冒,流鼻涕。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呼吸急促(每分钟120次左右),肺部无明显锣音,体温达40.5℃左右。一般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病因:引进的波尔山羊尚未完全适应我省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剧烈,易导致波尔山羊发生“流感”。治疗方法:每天上午用复方氨基比林20毫升,下午用安乃近20毫升肌肉注射,连用2天,另加地塞米松10毫升注射。经过治疗,第3天可痊愈。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每天每100公斤体重用长效青霉素10毫升、卡那霉素250万单位分别作肌肉注射,每天2次。   六、寄生虫病 羔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有线虫病、绦虫病等。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寄生虫环境中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定期驱虫。一般每年4~5月份及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还可用辛硫磷(浓度为0.25%~0.5%)、林丹乳油(浓度为0.025%)、单甲脒杀虫脒(药液与水按1∶500配制)、倍特(即5%溴氰菊酯水剂,50×10-6~80×10-6浓度)等药浴。   常见寄生虫病   波尔山羊是草食动物,在日常饲养管理上如不注意,往往会因寄生虫的感染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患病羊轻者消瘦,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重者死亡。   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在于平时加强羊群饲养管理,注意羊舍卫生,饲草干净,饮水清洁;增强羊群体质,提高抵抗力;治疗病羊,消灭体内外病原;粪便处理,环境杀虫,消灭外环境病原体;对羊群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特点,一般每年4月份~5月份及10月份~11月份各驱虫一次。药物驱虫一周后,宜再驱一次,以便使体内幼虫得以驱除。驱虫后要注意羊粪的收集,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引起重复感染。   现将波尔山羊易患的各种内外寄生虫病及其具体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所致。该病分布于全世界,我国遍布各地。主要危害羊、牛,人也可感染。贫血、感染山羊呈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可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肝片形吸虫新鲜时呈棕红色,扁平时状,前端有个锥状突起,突起后面为“肩部”,虫体大小为(20~35)毫米×(5~13)毫米。虫卵大小为(130~150)微米×(63~90)微米,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卵盖不明显,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大片形吸虫形态与肝片形吸虫相似,但其虫体长叶状,大小为(33~76)毫米×(5~12)毫米,“肩部”不明显。虫卵较大,为(144~208)微米×(70~109)微米。   虫卵随胆汁人肠道经宿主粪便排出,在适宜条件下经10天~15天孵出毛蚴。毛蚴游动于水中,遇中间宿主椎实螺(小土蜗等),即钻人其体内,发育为胞蚴、雷蚴至尾蚴逸出螺体,在水草或水中形成囊蚴,羊吃食后感染。童虫在羊体内穿过肠壁至腹腔,经肝包膜人肝胆管寄生,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总胆管开口处人肝脏。囊蝴发育为成虫需2个月~4个月,成虫寄生寿命达3年~5年。   [流行特点]本病流行与病畜粪便污染的牧场及中间宿主椎实螺类的被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低洼和沼泽地区的放牧场所。雨后地面积水会增加羊感染的机会,特别是多雨年份或久旱逢雨的温暖季节,常可促使本病的暴发和流行。夏秋两季是本病的主要感染季节。在放牧吃草或饮用生水时可受感染。   [症状与病变]羊急性感染病例是由于同时感染上万个囊蚴所致,多发生在夏末和秋季,但并不多见,病羊表现体温升高,腹胀,有腹水,严重贫血,重者可在几天内死亡。慢性病例较多见,多发于冬春,病羊高度消瘦,粘膜苍白,贫血,眼脸、颌下及胸腹下水肿,衰竭死亡。 急性感染者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出血,暗红色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虫,腹腔中有带血色的液体,成虫在胆管中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早期肝肿大,以后萎缩硬化,胆管扩张、增厚、变粗或堵塞,切开见有虫体和污浊稠浓的液体。   [诊断:根据症状,流行资料、粪便检查和死后剖检等进行综合判定。粪便检查可用水洗沉淀法或尼龙绢袋集卵法。只见少数虫卵而无症状出现,只能视为带虫。急性病例以剖检在肝脏中找到大量幼虫而确诊。近年来有使用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治疗片形吸虫病的药物较多,可选用①硝氯酚,每千克体重4毫克~5毫克,一次日服,对童虫无效。②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80毫克一100毫克,一次日服,对成虫有效。③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一15毫克,一次口服,对成虫有效,且对童虫也有一定疗效。④三氯苯唑(肝蛭净),每千克体重10毫克,一次口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⑥溴酚磷(蛭得净),每千克体重12毫克,一次日服,对成虫、童虫均有效。⑥双乙酰胺苯氧醚(可利苄),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次口服,主要对童虫有效。   [预防]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若常年放牧,每年可进行3次驱虫。急性病例可随时驱虫。在同一牧地放牧的动物最好同时都驱虫,以减少感染源。②做好粪便管理发酵处理及灭螺工作。③保持动物饮水和饲草卫生。在流行地区不喂生的水生饲料和不饮生水。防止在低洼草地放牧和饮水。   2.前后盘吸虫病   前后盘吸虫病由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当兽的瘤胃和胆管壁上引起的,一般成虫的危害不甚严重,但若大量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寄生在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可引起严重的以顽固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甚至发生大批死亡。青壮龄羊最易感染,发病重,死亡多。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遍及各地,南方比北方多见,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甚高。   [病原]前后盘吸虫种类繁多,虫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内部构造均有差异。虫体大小从数毫米至二十多毫米,肉红色或灰白色,肥厚呈锥状、圆筒状或米粒状,腹吸盘在虫体后端,大于口吸盘,有些具腹袋。角皮光滑。虫卵灰白色,椭圆形,卵黄细胞常集结在一端,有卵盖,大小为(136一142)微米×(70―75)微米。   生活史与肝片形吸虫相似,毛蚴在水中侵人中间宿主小椎实螺或尖口圆扁螺,尾勘逸出螺体,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羊吞食附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童虫先在小肠、胆管、胆囊和真胃粘膜下寄生,最后移行达瘤胃发育为成虫。   [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夏秋两季,特别是在多面或洪涝年份,在此季节中长期在湖滩地放牧,采食水淹过的青草的羊最易感染,其中吃草猛、食量大的青壮龄羊发病严重,甚至死亡。   [症状与病变]成虫寄生于瘤胃,危害轻微。但童虫移行于小肠、胆管、胆囊、真胃中时,危害严重。病羊呈现顽固性腹泻,粪便成粥样有腥臭,消瘦,高度贫血,粘膜苍白,血液稀薄,颜下水肿。后期卧地不起,衰竭而死亡。   童虫引起的病例呈现高度消耗性恶病质状态。肩前、膝壁淋巴结肿大,大网膜、肠系膜增厚,充满胶样浸润物。真胃粘膜水肿,有出血点及童虫附着。肠壁严重水肿,粘膜表面有充血区或出血斑,肠内充满水样内容物。或肠粘膜发生坏死和纤维索性炎症,肠内充满腥臭味稀粪,小肠内有很多童虫。肝稍肿或萎缩,胆囊显著膨大,内有童虫,胆管中也有童虫。   [诊断]根据粪便中检获虫卵或死后剖检检出大量童虫便可确诊。   [防治]参照片形吸虫病。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75毫克~80毫克,一次口服,对童虫疗效很好。   3.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牛、羊等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俗称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在我国分布很广,遍及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各省区。本病长期危害着疫区人、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   [病原]日本分体吸虫雌雄异体,线虫样,常呈雌雄合抱状态。雄虫粗短,乳白色,长12毫米一20毫米,腹吸盘较口吸盘大,自腹吸盘后方,虫体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雌虫细长,灰褐色,长15毫米一26毫米,口吸盘、腹吸盘均较雄虫小。虫卵短椭圆形,无卵盖,淡黄色,大小为(70一100)微米×(50―80)微米,壳薄,一侧有个小棘,卵内含已发育的毛蚴。成虫在寄生部位产卵,一部分随血流达肝脏,一部分逆流到肠壁,形成结节。结节破溃后,虫卵人肠道,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钻人中间宿主钉螺,经胞助、子胞助产出大量尾蚴,逸出螺体。当家畜入水时,经皮肤或口腔粘膜受侵袭,胎儿也可经胎盘感染。通过血液循环,最后到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发育为成虫。一般从尾蚴经皮肤感染至成虫产卵需30天一40天,成虫寿命可达20年以上。   [流行特点]带虫的人、畜、野生动物不断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牧地、河流、湖沼、水田和低湿地等,成为传染来源。而野生动物更是造成自然疫源地的不可忽视的传染源。水牛在血吸虫病流行环节中处于重要位置。钉螺是血吸虫发育所必须的中间宿主,适宜在小河边、湖岸、稻田、山区和平原的水边潮湿杂草丛生的泥土中孽生,每年4月一5月和9月一10月是其活动和繁殖的主要季节,也正是螺体大量释放尾蚴的季节。羊群放牧、饮水时,接触“疫水”而受感染。在江湖滩放牧的羊群,活动范围大,因此有时阳性率很高。   [症状与病变]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病羊肋痕外露,被毛粗乱,失去光泽,白色的羊毛因沾满污物而变成灰色。病羊可视粘膜苍白,大便变软,粪粒相互粘合成团,常有粘液、粘膜,甚至有血液,部分病羊有干性咳嗽,呼吸浅而快,严重者卧地不起,常回视腹部。急性感染羊最后多衰竭死亡。轻度感染羊除体形较瘦,粪球略软外,无明显症状。   虫卵沉积于肝、肠等组织形成虫卵结节。初期肝肿大,肝表面及深层充满黄白色结节,晚期肝脏萎缩或硬化。各段肠道都可以发现虫卵沉积,以直肠段病变最严重,可见到瘢痕、小溃疡和肠粘膜增厚,有时见有肉芽肿,大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挤压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时,可检出雌雄合抱的虫体。   [诊断]在流行区,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资料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和查出轻度感染动物要靠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病原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粪便毛蝴孵化法,作为确诊的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常作为辅助性诊断,应用于普查中,方法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治]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①毗喹酮,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日服,疗效显著。②硝硫氰胺,每千克体重60毫克,一次日服,疗效确实。   [预防]①查病治病。②捕杀作为保虫宿主的野生哺乳动物(如鼠类),以绝后患。②查螺灭螺。③粪便管理,采取无害化处理。⑤安全用水。⑥安全放牧和安全防护。   4.莫尼斯绦虫病   莫尼斯绦虫病是由扩展莫尼斯绦虫和贝氏莫尼斯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特别对羔羊危害严重,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成批死亡。全世界分布,我国分布也很广,广大牧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少羔羊死于本病,农区有局部流行。   [病原]扩展莫尼斯绦虫带状,乳白色,长1米~6米,宽16毫米,头节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钩。虫卵呈三角形或圆形,直径50微米~60微米,内含1个六钩蚴的梨形器。贝氏莫尼斯绦虫节片较宽,可达26毫米,虫卵以四方形、六角形为多,直径70微米~95微米。地蟥是莫尼斯绦虫的中间宿主。随宿主粪便排出的孕节和虫卵,被地螨吞食。六钩蚴在地螨体内经40天左右发育为成熟的似囊尾蚴,羊吃草时将此地螨吞入后,地螨被消化,释放出似囊尾蚴,吸附于小肠上,经37天~50天发育为成虫。成虫生存期2个月~6个月,过后通常自行排出体外。   [流行特点]1.5月龄~7月龄羔羊感染率最高,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逐步降低。流行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感染高峰一般在春夏季节。因地螨的生态习性,羊在清晨及雨后来食低湿地牧草或早春未开垦过的地埂嫩草时,极易吃到地螨而受感染。   [症状与病变]轻度感染不表现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初期出现食欲降低,喜饮水,腹泻,粪便中混有乳白色孕节,继后出现贫血,清瘦,皮毛粗糙,有的有抽搐和回旋等神经症状,后期常卧地不起,头向后仰,常做咀嚼运动,全身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胸腔、腹腔有浑浊液体,肠粘膜、心内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小肠卡他性炎症,有时扩张、膨气或套叠、扭转。   [诊断]在患病羊的粪球表面有黄白色的孕节片,形似煮熟的米粒。将孕节做涂片检查,可见到大量特征性虫卵。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检出粪便中的虫卵。结合症状和流行特点便可确立诊断。   [防治]常用的驱虫药物有:①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75毫克~80毫克,一次口服。②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80毫克~100毫克,一次口服。③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毫克~15毫克,一次日服。   [预防]消灭地螨和预防性驱虫是预防措施中的重点。结合牧场条件,播种高质量牧草,更新牧地,能使地螨减少或绝迹。畜群不在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放牧,避开地螨孽生地放牧。畜群从舍饲转放牧前进行一次驱虫,放牧开始后宜间隔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二次“成熟前驱虫”,坚持数年,效益明显。   5.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的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等的脑或脊髓内引起的疾病。它是危害羔羊的一种重寄生虫病。世界性分布,我国各省、市、区均有报道,但多呈地方性流行,并可引起动物死亡。   [病原]脑多头蚴为乳白色半透明囊泡,圆形或卵圆形,豌豆大到鸡蛋大,囊壁上有集成簇的许多原头蚴,有100个~250个。囊内充满液体。羊吞食多头带绦虫虫卵而受感染,六钩蚴钻入肠粘膜,随血流到达脑、脊髓中,经2个月~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犬吞食了含多头蚴的羊脑和脊髓,原头蚴吸附于肠壁上经41天~73天发育为成熟绦虫。   [流行特点]牧区或非牧区,只要有养犬习惯,羊均可能感染,且一年四季都有感染的可能。   [症状与病变]感染后1周~3周呈现体温升高,类似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严重者常引起死亡,耐过动物症状消失而呈健康状态。感染2个月~7个月出现典型症状,呈现异常运动和异常姿势。虫体寄生在一侧脑半球表面时,头倾向患侧,并以患侧做圆圈运动,对侧眼失明。虫体寄生在脑前部时,头低垂抵于胸前或高举前肢步行或猛冲向前,遇障碍物后倒地或静立不动。虫体寄生在小脑时,知觉过敏,易惊恐,步态蹒跚,平衡失调,痉挛等。虫体寄生在腰部脊髓时,后躯及盆腔脏器麻痹,最后死于高度消瘦或因重要神经中枢受害。   前期有脑膜炎和脑炎病变,后期可见囊体或在表面,或嵌入脑组织中。寄生部位的头骨变薄、松软和皮肤隆起。   [诊断]在流行区,根据其特殊的症状、病史做出初步判断。剖检病畜查虫体面确诊。   [防治]施行手术摘除,但脑后部及深部寄生者则较困难。近年来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预防]预防本病应对牧羊犬定期驱虫,排出的犬粪和虫体应深埋。对野犬、狼等终宿主应予以捕杀,防止犬吃到含脑多头蚴的羊、牛等的脑和脊髓。   6.血矛线虫病   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兽的真胃、小肠内引起的,病原体致病力强,也常和其它毛圆科线虫混合感染。世界性分布,我国遍及各地。羊群感染率可达70%~80%以上,绘畜牧业经济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   [病原]捻转血矛线虫呈毛发状,淡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角质背矛,雄虫长15毫米~19毫米,交合伞发达,背肋呈“人”字形。雌虫长27毫米~30毫米,眼观可见红白线条相间,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明显的阴门盖。虫卵无色,壳薄,大小为(75~95)微米×(40~50)微米,内含16个~32个胚细胞。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孵出幼虫经蜕皮发育到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羊随吃草和饮水吞食感染性幼虫而感染,经3周~4周发育为成虫。 [流行特点]各地流行季节多在夏末和早秋。低湿牧地有利于传播此病,在早晚放牧吃露水草或小雨后的阴天放牧,羊更易感染。羊对捻转血矛线虫有“自愈”现象。   [症状与病变]急性型比较少见,以肥羔羊突然死亡为特征,死羊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一般呈亚急性经过,表现显著贫血,眼结膜苍白,下颁和下腹部水肿,被毛粗乱,消瘦,精神萎顿,放牧离群,严重的卧地不起,常有大便秘结,或下痢与便秘交替。病程一般为2个月~4个月,陷于恶病质而死亡,不死亡者转为慢性,病程长达一年左右。剖检可见胸腔及心包有积水,真胃粘膜水肿,有小创伤和溃疡,大量虫体绞结成一粘液状团块,小肠粘膜卡他性炎症。   [诊断]羊群中出现上述症状轻重不同的患者,便可怀疑本病,但确诊须经粪便检查虫卵,并进一步做粪便培养检查具有特征的感染性幼虫,或对流行羊群,捕杀剖检严重病畜检出虫体。   [防治]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两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10毫克;左咪唑每千克体重6毫克~8毫克;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70毫克,一次口服;依维菌索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   [预防]预防应采取定期预防性驱虫,一般在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冬季驱杀粘膜内休眠的幼虫,以消除春季排卵高潮,转换放牧场地时应进行驱虫。不在低湿牧地放牧,夏季避免吃露水草。注意饮水卫生,妥善处理粪便。   7.食道口线虫病   食道口线虫病是由多种食道口线虫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肠腔与肠壁所引起的。有些幼虫可在肠壁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病。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引起羊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结节病变常影响肠衣加工而废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等寄生于羊的盲肠和结肠,虫体口囊小,口缘有时冠,头端具头囊,颈沟,颈乳突及侧翼膜。雄虫交合伞发达,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阴门位于肛门前方附近,排卵器发达,呈肾形。虫卵椭圆形,无色,大小为(73~89)微米×(34~45)微米。生活史与捻转血矛线虫相似,但其幼虫进入羊体后,在肠粘膜形成结节,而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   [流行特点]感染率最高在春季和秋季。尤在清晨、雨后和多雾天气放牧时易受感染。宿主感染系摄人被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青草和饮水所致。   [症状与病变]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引起羔羊持续性腹泻,粪便暗绿色,含多量粘液,有时带血,病羊弓腰,后肢僵直,腹痛,生长发育受阻,最后虚脱死亡。剖检见在大肠壁上有很多结节,结节直径2毫米~10毫米,含淡绿色脓汁,有小孔与肠腔相通,引起溃疡性和化脓性结肠炎。在新结节中可发现虫体。   [诊断与防治]参照血矛线虫病。   常见传染病   1.羊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   病原:病原为布氏扦菌。它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7天,在冷暗处和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1%来苏尔,2%的福尔马林,5%的生石灰水15分钟可杀死病菌。   [流行特点]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病原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本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皮肤、粘膜、呼吸道以及生殖道(交配)也能感染。与病羊接触、加工病羊肉而不注意消毒的人也易感本病。本病不分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流产胎儿及胎膜的变化 即可确诊。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血清学诊断。其中以平板 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为准。   [防治]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 疫。①定期检疫。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 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 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②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 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羊 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 肉注射。   2.羊炭疽   炭疽是一种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 病。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呈 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病原]病原为炭疽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病原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并不强,但与外界接触很容易形成芽孢。芽孢 的抵抗力很强,干燥状态下可存活10年以上。病原对常用的消 毒药均不敏感。对20%的漂白粉溶液、0.5%过氧乙酸,5%氢 氧化钠较敏感,可作为消毒药液使用。   [流行特点]本病人和家畜均易感,病羊是主要传染源,濒 死病羊体内及其排泄物中带有大量菌体,被污染的土壤、水源、 牧地则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 虫叮咬而感染,多发于夏季,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症状与病变]多为最急性,体温42℃以上,突然发病,患 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结膜发绍,全身战栗,磨 牙,口、鼻流出白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呼吸 加快,心跳加速,粘膜发组,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数小时 内即死亡。剖检外观可见尸体迅速腐败,极度膨胀,天然孔流 血,血液呈暗红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可视粘膜发组或有筋状 出血,尸僵不全。对死于炭疽的羊严禁解剖。   [治疗]必须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治疗。①血清疗法。患 病后立 Bp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50毫升一120毫升,12小 时后如体温不下降,再注射一次。②药物治疗。青霉索肌肉注 射,大羊160万单位一240万单位,小羊80万单位一160万单 位,每6小时一次。③10%磺胺嚼睫钠注射,第一次30毫升一40毫升,每隔8小时注射20毫升一30毫升。④也可酌情选用 土霉索、四环索、链霉索等。   [预防]I①对死于炭疽的病羊不准扒皮吃肉,应深埋(2米 以上),对污染场所和用具要彻底消毒。用药可选20%漂白粉 溶液1升/米2,共用3次,每次间隔 l小时。垫草应焚烧。②预 防注射。每年定期注射一次Ⅱ号炭疽芽胞菌,皮下注射 l毫升, 免疫期一年。   3.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 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 房等处皮肤上发生水疱和烂斑。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于小 RNA病毒科中的一个属,已 知有了个主型和65个亚型,亚洲流行主要是O,A,C和亚洲 I型。传染性强,病毒易变异,各型间不能交互免疫。   [流行特点]病畜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羊的水疮 液和水疤皮具传染性,食毒高;其次是奶、尿、唾液及粪便等。传 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和粘膜。多发生于冬春季, 而在夏秋季趋于缓和平息。病羊多为散发性。   [症状与病变]病羊口腔粘膜上可见水疱、烂斑和弥漫性 炎症变化,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爱吃食或完全废绝,在放 牧中可见病羊瘸腿掉群或卧地不起。个别情况下发生死亡。羔 羊多为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50%以上。 剖检在食道和前胃粘膜上有水疱、烂斑和痂块。真胃及肠粘膜 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死于急性心肌炎的羔羊,可在左心室壁 和中膈心肌切面上见到黄白相间的条纹或斑点(“虎斑心”病 变)。   [诊断]根据症状、流行特点可作初步诊断。为鉴定病毒 型,可取水疤皮或水疤液置50%甘油生理盐水中,或采取恢复 期血清,迅速送有关部门鉴定。   [防治]口蹄疫发生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立即 采取措施,防止向外扩大蔓延。不到疫区收购和引进羊只,在常 发病地区要定期注射疫苗。对患病动物除立即隔离外,可进行 预防性治疗,用痊愈血或血清 l毫升/公斤~2毫升/公斤,或高 免血清(同型)0.5毫升/公斤~ l毫升/公斤皮下注射。同时对 病部进行消毒、防腐等外科处理及加强护理。   4.羊口疮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传 染病。羔羊多为群发,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 溃疡和结成统状厚疯为特征。养羊国家均有本病报道,我国也 有报道。   [病原]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病毒对 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散播在地面的病毒,经过秋冬至来春 仍有传染性,对热和甲醛较敏感。   [流行特点]只危害绵羊和山羊,多发于幼龄的羊,常呈群 发性流行。成年羊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人和猫有时也可 感染。多发生于秋季。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经损伤的 皮肤、粘膜而感染。   [症状]唇型常见,在口角或上唇,有时在鼻镜上发生散开 的红斑、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瘤和脓疱,脓疱溃破后续成 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由于有渗出液,疯垢逐渐扩大、加厚。 如果为良性, l周一2周则痂皮干燥、脱落而恢复正常。一般无 全身症状。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痘疹、水疤、脓疱和痂垢,并 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及眼险和耳廓。疯垢不断增厚,疯垢下 伴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棍状隆起。唇部肿 大影响采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亡。有些病例还常伴有化脓菌 和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和坏死,使病情恶 化。   蹄型多见于绵羊,常为一胶,在蹄叉、蹄冠和系部皮肤上形 成水癌、脓疱和溃疡。病羊破行,长期卧地,衰竭而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并直接从病变处取病料 镜检可检查到包涵体。血清学方法有补体给合试验、琼扩试验 等。在诊断中尚需与以下疾病区别。   羊痘的痘疹多为全身性,且体温升高,全身反应重,结节呈 圆形凸出表面,界限明显,呈脐状。   溃疡性皮炎也是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 l岁以上或成年羊, 其损害发生在颜和上唇,不累及唇联合处。腿部损害也常在蹄 冠和趾间隙之间,覆盖厚疯,无凸起,额下有坏死溃疡。   坏死杆菌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而无水疤、脓瘤的病变, 也无统状增生物。必要时可做细菌学检查和动物试验以区别。   [治疗]唇型可先用水杨酸醋将疯垢软化,然后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龙胆紫、碘甘油或5%土 霉素软膏,每天1次一2次。蹄型应在加强护蹄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和外科处理。   [预防]流行地区可每年注射弱毒或灭活疫苗,免疫期可 达两年。预防措施:防止皮肤、粘膜发生损伤,饲料和垫草应尽 量拣出芒刺。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只和购买畜产品,必须引进羊 时,应隔离检疫2周一3周,进行多次清洗消毒。病羊及时治 疗。污染的用具和羊舍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10%石灰乳消 毒。   5.羊痘   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无毛或 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病例初期为痘疹,后 变水疤、脓癌,最后干结成疯脱落而痊愈。   [病原]病原为羊痘病毒,有山羊痘和绵羊痘两种,它们之 间一般不会形成交叉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痘翘、浆液 及水癌皮内。羊痘病毒对热、直射阳光、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酒精、碘配、红汞、福尔马林、来苏尔、石碳酸等)均较敏感。该 病毒耐干燥,在干燥的疮皮内能成活数年,在干燥羊舍内可存活8个月。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及含毒的飞沫和尘土传染,也可 通过损伤的皮肤及消化道传染。被病羊污染的用具、饲料、垫 草,病羊的粪便、分泌物、皮毛和外寄生虫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该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广泛流行。   [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至41℃一42℃,精神不振,食欲减 退,拱腰发抖,眼睛流泪,咳嗽,鼻孔有粘性分泌物。2天一3天 后在羊的嘴唇、鼻端、乳房、阴门周围及四肢内侧等处的皮肤上 发生红疹,继而体温下降,红疹渐肿突出,形成丘疹。数日后丘 疹内有浆液性渗出物,中心凹陷,形成水疤,再经3天一4天水 疤化脓形成脓疤,以后脓疤干燥结疯,再经4天一6天疯皮脱落 溃留红色疤痕。该病多继发肺炎或化脓性乳房炎,怀孕后期的 母羊多流产。有的病例不呈现上述典型经过,仅出现体温升高 或出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结节状,在几天内干燥脱落,不形成水 疤和脓瘤。有的病例见痘内出血,呈黑色痘。有的病例痘疤发 生化脓或坏疽,形成较深的溃疡,发出恶臭,致死率很高。其病 变在前胃或皱胃的粘膜上往往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坚实, 的结节,单个或融合存在。有的引起前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咽和 支气管钻膜也常有痘疹,肺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淋巴 结肿大。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应注意 与羊口疮、口蹄疫、羊快疫等病区别。   [治疗]对羊痘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主要是做好预防和 对症治疗。在痘疹上或溃烂处涂碘甘油、紫药水等,结节可用针挑烂涂以碘配。体温升高时为防继发乳房炎等,可肌注青霉素、链霉素等。用量为每次青霉素160万单位一240万单位,链霉 索100万单位一200万单位。每日两次,羔羊酌减。病愈后的 羊可产生终身免疫。   [预防]每年春季不论羊只大小,一律在股内侧或尾下皮 内注射稀释好的山羊痘疫苗0.5毫升,免疫期一年,羔羊应在7月龄时再注射一次。   6.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病程较急,有时呈慢性经过。其特征是高热咳嗽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索性炎症。   [病原]本病病原为丝状支原体,为一细小多形状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该病原在肺渗出物中可保存19天~25天,干粪内强光直射仍可保持毒力8天,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较敏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病羊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接触传染性很强,成羊发病率较高,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是发病高峰。阴雨连绵、寒冷潮湿和营养不良易诱发本病。   [症状]病韧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即咳嗽,流浆性鼻液,4天~5天后咳嗽加重,干而痛苦,鼻液变为脓性,常粘附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呼吸困难,高热稽留,腰背拱起呈痛苦状。孕羊大部分流产。肚胀腹泻,甚至口腔溃烂,眼脸肿胀,口半开张,流泡沫样唾液,头颈伸直,最后病羊衰竭死亡。病期多为7天一15天,长的达1个月,幸而不死的转为慢性。病变多局限于胸部,胸腔有淡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发生纤维蛋白凝块,肺部出现纤维蛋白性肺炎,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心包膜粘连。支气管琳巴结和纵踊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肾脏肿大,被膜下可见有小出血点。   [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作出诊断。   [治疗]①新砷矾纳明(九一四)静注。成羊0.3克~0.5克;5月龄以下羔羊0.1克~队2克;5月龄以上的青年羊0.2克~0.14克,溶于50毫升~100毫升的糖盐水中一次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3天~5天后再注射一次,剂量减半。   ②土霉素25毫克/千克~50毫克/克,每日分两次日服。   ③氯霉素30毫克/克~50毫克/克,分两次口服。   ④病初也可应用中药草清肺散煎后灌服。   ⑤其他对症治疗。   [预防]坚持自繁自养,匆从疫区引进羊只。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对从外地引进的羊应隔离观察后认为无病时才能合群。   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接种,半岁以下羊皮下或肌肉注射3毫升,半岁以上的注射5毫升,免疫期一年。   常见胃肠疾病   1.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指瘤胃内充盈过量的饲料,致使瘤胃壁扩张和停滞,瘤胃容量增大引起瘤胃运动及消化机能障碍。本病多发生于舍饲羊或瘦弱羊。   [病因]由于采食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粗纤维饲料,如甘薯藤、花生藤、玉米秸、豆秸等,加之饮水不足,或因一次采食过量不易消化的饲草或精料,如稻谷、大豆、饼类饲料等。继发性病症主要见于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创化性网胃炎、真胃阻塞、真胃变位等疾病。饮水不足、饥饱不匀、长期缺乏运动、过肥等为本病诱因。   [症状]一般于采食后不久发病,常表现为食欲度绝,反应停止,鼻端干燥,精神沉郁,拱背,磨牙,呻吟,有时见有空嚼或流涎,个别或许见到呕吐现象。病羊拱腰低头,四肢集于腹下或张开,摇尾顾腹不安,腹围臌大,左肷充满。触诊瘤胃,病羊表现疼痛,腹壁紧张,内容物呈面团状,以拳压痕恢复较慢,深部有坚实感。病情加重时呈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脉搏增数。若无并发症,体温正常。   因过食大量豆谷精料所引起的积食,通常呈急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侧卧、脱水及致中毒症状。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史可以确诊,但应注意与瘤胃臌气、疝痛鉴别诊断。   [治疗]以排除积食、抑制发酵、兴奋瘤胃、恢复机能为主。若病情严重,用药物难于消除者,可施行手术疗法。   ①按摩疗法:按摩瘤胃,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10分钟~20分钟。适当运动,促进瘤胃蠕动。   ②洗胃疗法:将胃导管插入羊瘤胃中二外部导管位置放低让胃内容物外流。不流时,可灌人适当温水,用手按摩瘤胃予以配合,再将外部导管头放低让其胃内容物外流,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而后再灌人碳酸氢钠片0.3克×50片、人工盐50克、酵母片0.5克×50片,健康羊胃液适量,一般一次即愈。   ③药物疗法:用静脉注射促反刍液。酒石酸锑钾0.5克~1克,酒精5毫升~10毫升,加水100毫升,一次口服。硫酸钠50克,大黄苏打0.3克×50片,鱼石脂2克,陈皮酊30毫升,石蜡油200毫升,一次灌服。羔羊酌减。中药可服用三仙硝黄散,体质弱者可服用黄芪散。严重的瘤胃积食,经药物或洗胃治疗效果不好时,应早期作瘤胃切开术。   本病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禁食,但应给足够的饮水。病情恢复期间,应逐渐给予适量柔软易消化的饲料,井要加强羊只运动。临床症状改善后,接种正常的羊瘤胃液具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防止羊只进食,定时定量词喂,日常搭配饲料要适当,不要突然更换饲料,避免到刈割后的再生麦地放牧,舍饲羊只要注意运动。   2.胃肠炎   胃肠炎是指某种病因引起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的炎症。羊多以肠炎为主。   [病因]由于饲养失宜,饲料品质粗劣,饲料调配不合理,饲料霉变,食入有毒植物以及化学性毒物,饮水不洁,食入大量青绿饲料。羊舍卫生差,羊舍不能保暖防雨,以及在治疗上用药不当或泻药剂量过大都可成为病因。另外,还会伴随在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羊鼻蝇蛆、球虫病等)的病程中。   [症状]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及反刍减少或消失,皮温不整,鼻干燥,经常有口腔炎及大量唾液流出。脉搏及呼吸加快,瘤胃蠕动缓慢,有时发生轻度臌气,瘤胃蠕动有时加剧,常有嗳气现象。触诊腹部有痛感。腹泻,粪便稀软或水样,恶臭或腥臭,羊尾常常被粪便污染。腹泻时肠音增强,病至后期则肠音减弱或消失。当炎症主要侵害胃及小肠时,肠音则逐渐变弱,排粪减少,粪干色暗,常有粘液混杂,后期才出现腹泻。   继发性胃肠炎,首先出现原发病症状,而后呈现胃肠炎症状。   [治疗]首先要查明并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清理胃肠。保护肠粘膜,制止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维护心脏机能,解除中毒,预防脱水和加强护理。   ①人工盐15克、石蜡油30毫升,成羊一次内服。而后灌磺胺脒0.25克×8片,小苏打0。3克×8片,次苍3克加水,成羊一次日服,日服3次。   ②拉水样粪便时,用活性炭20克~40克,次苍3克,鞣酸蛋白2克,磺胺脒4克,成羊一次口服。重者还可肌注硫酸阿托品,止泻。   ③复方新诺明片0,5克×4片,小苏打0.3克×6片,鞣酸蛋白0.3克×7片,成羊一次日服。   ④硫酸庆大霉索10万单位1支,1%硫酸黄连素10毫升×1支,后海穴注射。   ⑤用氯霉素片,羔羊每次0.25克,每天日服2次~3次。   ⑥当脱水时可输液,糖盐水500毫升,10%安钠加2毫升,40%乌洛托品5毫升,一次静脉注射。严重脱水时,还需补钾、补碱、补维生素C等。   ⑦中药可服用白头翁汤、郁金散、乌梅散等治疗。   [预防]要注意草料质量,不喂霉败变质草料,饲喂要定时定量,防止争食和饥饱不均。饮水要清洁,防止暴饮,冬季给饮温水。不要空腹大量进食青绿饲料,要定期驱虫。   3.羔羊消化不良   羔羊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的特征主要是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羔羊到2月龄~3月龄以后,此病逐渐减少。   [病因]母羊饲养管理不当,新生羔羊吃不到初乳或吃初乳过晚,初乳品质过差。哺乳母羊患病,母乳中含有病理产物和病原微生物。母乳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 C不足或缺乏。羔羊受寒或羊舍过潮,卫生条件差。人工给羔羊哺乳不能定时定量,后期给羔羊补饲不当等都可引起消化不良。   [症状]羔羊消化不良多发生于哺乳期,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泻。粪便多呈灰绿色,且其中混有气泡和白色小凝块(脂肪酸皂),带有酸臭味,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饲料碎片。伴有轻度臌气和腹痛现象。持续腹泻时由于脱水,皮肤弹性降低,被毛蓬乱失去光泽,眼球凹陷。单纯性消化不良体温一股正常或偏低。中毒性消化不良可能表现一定的神经症状,后期体温突然下降。   [治疗]原则:应改善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护理,抑菌消炎,促进消化,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肠的发酵和腐败过程。   ①禁食8小时~10小时,喂以温的生理盐水或糖盐水。   ②消化不良,腹泻肚胀,可用助消化药乳酶生 1克~2克、酵母片2克加温水混奶内喂服。   ②严重腹泻,粪便灰暗,除用助消化药外,肌注卡那霉素2万单位/千克,一日2次;或氯霉素片0.1克~0。2克,同胃蛋白酶加水灌服,一日3次;脱水时静注糖盐水250毫升~300毫升,10%安钠加 1毫升。   ④如母羊乳汁不足或母羊因病不能哺乳时,可给哺人工初乳(鱼肝油10毫升~15毫升,氯化钠10克,鲜鸡蛋3个~5个,新鲜牛乳1000毫升,混合搅匀),羔羊50毫升~100毫升。开始给正常量的四分之一,以后逐增至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并用温开水稀释一倍左右喂给。   [预防]主要是注意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定温饮喂,保持圈舍及饮喂用具的清洁卫生,冬春寒冷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舍饲羔羊应适当运动,获得一定阳光。要保证母羊怀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需求,注意补充维生素。
版权所有:金大地畜牧养殖场   地 址:山东省济宁济董路68号
办公电话: 400- 手机: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鸡眼怎么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