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贝尔提出的教育环境保护的原则是什么么

癌症患者压力管理:心理教育支援小组
癌症患者压力管理:心理教育支援小组
帕梅拉梁彪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份癌症诊断书是一生中最令人不安的事件之一。人生因为这一巨大挑战而突然转变,但大多数人对此却毫无准备。然而,在香港,三分之一的死亡是由癌症导致的,癌症是最大的“杀手”。这意味着,我们在香港的每一个人都有高于三分之一的机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刻患上癌症。
癌症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在癌症诊断之后,大多数患者及其家人会面临压力、恐惧、焦虑、沮丧和无助感。患者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与随时复发的可能性和死亡带来的恐惧为伴。生活的持续性或者一直都在进行的同样的工作、婚姻、家庭和社会关系、教育计划、职业发展、经济稳定、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会被打乱。在所有这些压力因素中,情绪上的烦恼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确定性”病症的原因常常不可预知,不确定可能会经历什么样的副作用,不确定是否能康复,甚至不确定是否会复发和继续生存。
癌症及其治疗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已经在专业医学和社会工作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患者和他们的家庭不得不去处理由于病情和缺陷所带来的情绪上的不安,社会心理任务和实际问题。而压力管理就是社会工作干预的主要工作领域。
自年月起,笔者在香港的一所社区康复机构为成年癌症患者建立小组,运用心理教育支援策略激发融入感、积极的态度和组员间的相互支持。本章试图重新审视成年癌症患者所面对的常见社会心理问题,将阐述一种与干预策略和实践指导相关的压力管理小组模式。本章还将包括对参与者的响应和建议的简略评价。
癌症的影响和压力管理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癌症就等于死刑。为了帮助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什么是癌症,治疗的内容和副作用以及有无其他治疗方式,什么是社会心理问题以及个人和其经历癌症的家人通常关心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讨论到在癌症连续体系中常见的情绪反应和社会工作的干预范畴。
对于癌症诊断的常见情绪反应
许多人采用库布勒罗斯()悲痛过程模型来描述人们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病症之时的不同情绪反应状态(,:)。它由五种状态组成:拒绝,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状态一,拒绝:个人会告诉自己说“这不可能。”状态二,愤怒:个人会问“为什么是我?”敌对意识会转向医务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和责备也很常见。
状态三,讨价还价:个人会试图通过讨价还价来重获所有或者部分的损失,会承诺做一些值得做的事情来交换健康和幸福。状态四,抑郁:个人会变得情绪低落,感到无助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状态五,接受:个人有能力去接受损失并开始面对现实,开始采用别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处境。这个模型是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说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阶段,并且这些阶段也不一定按顺序呈现。
库布勒罗斯模型在本土环境的应用
陈(音)将库布勒罗斯模型应用到了本土环境中(陈,)。她将其修改成为一个七阶段模型,包括:麻木阶段,恐慌阶段,行动阶段一和二,怨恨阶段,现实阶段和转变阶段。有一些阶段与库布勒罗斯所描述的状态相对应,比如麻木与恐慌阶段,与库布勒罗斯的否定状态相似,陈发现患者表现出惊讶和疑惑,有时是否定,有些人起初保持镇静和顺从并伴随反应延迟,但是过后,由于强烈的惧怕感,也许会拒绝谈论他们的情况并且“病急乱投医”。当愤怒的情绪转向医疗人员的时候,陈的行动阶段一和二就和库布勒罗斯的愤怒与讨价还价状态相对应。陈详细阐述了人们会如何利用算命或者宗教信仰来减轻焦虑,以及讨价还价是如何伴随诸如调配和服用中草药或者去教堂做礼拜等行为发生的。陈的怨恨阶段与库布勒罗斯的抑郁状态类似,以强烈的脆弱感、无助感、消沉感和责备感为特征。她的现实阶段与库布勒罗斯的接受状态联系紧密。
但是,陈在自己的模式中发展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阶段。在她的转变阶段,个人不仅仅有能力接受现实,并且还会欣赏自己在经历癌症过程中的坚强意志。个人会对病痛和别人的痛苦更加敏感,并且会逐渐将自己的目标扩大到帮助其他患癌症或者慢性疾病的人。如果我们将这种转变阶段作为我们的干预目标,那么将超出传统的社会工作目标,即帮助病人面对病痛以及病痛所带来的局限。帮助病人达成更高的生活目标,以此作为癌症经历的结果,是一大进步。
压力和社会工作干预
提到癌症患者的压力管理,学习科多巴()、佛贝尔()和卡伦()所描述的“关键压力期”是很有帮助的。他们认为癌症患者及家庭成员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关键压力时期:诊断时期,治疗时期,治疗后阶段以及复发和终止阶段。以下将详细阐释这些关键时期并简单说明每一阶段合适的社工干预。
这一时期从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开始,一直延续到他经历一系列的检查和等待结果,这段时期充满不确定性和极度焦虑。接着,确定的诊断结果会让人产生一系列诸如震惊、愤怒、沮丧和悲伤的感觉。刚被确定的病人会因为太过害怕而没有真正的聆听医生所说的话。家人们会感到恐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和病人谈话。有些人忙于搜索信息和提出建议,而忘记倾听和支持患病的家人也很重要。
社工干预: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和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以帮助患者和相关的人员包括家人、医生、护士以及社工本人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关系,并帮助这些人员之间进行开放的沟通。社工也应帮助患者及其家人获取关于治疗方法、病情预测的知识和其他与病情有关的信息。应鼓励患者在做与治疗相关的选择时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癌症治疗的复杂性通常会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依赖。这种依赖反过来也会造成患者感到失去个人控制和自尊。同时,高强度的、集中的治疗方案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副作用,如疼痛、无力、恶心、呕吐、脱发、口干、喉痛、吞咽困难、味觉改变、体重减轻、疲劳、月经不调、失眠、毁容、性和生殖问题等等,这些都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治疗方案。
所有这些身体上受到的影响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引起额外的心理社会问题,如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改变,工作状况的损失,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作用的改变。此外,对于患者自己和家庭成员来说,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来回准备工作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社工干预:患者对于身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对每日常规检查的适应程度是治疗时期的关键问题,因此,帮助患者保持心理稳定和调动社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前者包括激发患者的希望,可以通过拜访经历过癌症并且生活得很愉快的幸存者而实现;后者解决了性和家庭成员间以及为患者服务的社工的亲密关系的问题。医生和护士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患者感觉到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理解他们的害怕和不安,那么他们会感觉好些。社工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满足患者的社会心理需求。
后治疗阶段
这一阶段也被称作为“生存”阶段。随着对于癌症的成功治疗方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被治愈,成为癌症的幸存者。治疗的终止通常意味着失去医务人员、社工以及家人和朋友的密切关注。然而,疾病和(或)治疗对于患者的精力、身体形象、日常活动和性活动的影响可能会一直持续,甚至持续到治疗结束。此外,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经济状况、人生价值观、精神和存在问题都会发生转变。复发的不确定性对于患者来说,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精神负担,较轻的疼痛和不舒服都会使患者认为癌症复发了。对于健康的担心成为癌症幸存者们的首要关注问题。
社工干预:怎样帮助这些人减轻“害怕复发”的负担以及怎样帮助他们过新的生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接受合适的干预和支持,人们可以讲自己的癌症经历作为个人成长的垫脚石。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精力转化为更有效益的形式,即帮助其他有相似经历的人。
复发和终止阶段
怨恨和愤怒是患者在终止阶段常见的反应。患者会抱怨自己即将死亡而其他人仍然健康有活力。无助感和绝望感也很常见。见证疾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患者害怕被放弃,害怕孤独和经历难以忍受的疼痛。许多患者反映说他们并不害怕死亡,相反,在病痛中对于死亡的设想导致了他们强烈的害怕和焦虑。患者还反映说他们担心成为他们家人的负担。同时,医学治疗的失败促使一些患者寻求非正规治疗方式,诉诸于命运、算命和宗教信仰。
社工干预:帮助患者接受现实、释怀、表达情绪、完成未完成的事情。调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及通过放松和冥想来教授他们病痛管理的技巧,是该阶段社工干预的主要范畴。
压力管理作为癌症病人的应对策略
压力研究人员理查德·拉扎勒斯()认为压力源于个人对于情形的评估。一个人首先会问发生什么事情和为什么。有压力的人通常认为一件事情是危险的,困难的或者痛苦的(和)。应对过程包括初次评估和再次评估两阶段认知过程。“根据初次评估,个人会决定情况是否是一个威胁,再次评估包括如果存在威胁,则重新检查所做的选择。这些评估过程带来一系列的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身体活动反应”()。
针对成年癌症患者的心理教育支援小组
从拉扎勒斯对于压力和应对机制的分析来看,在组织对于成年癌症患者的压力管理小组时,笔者采取了心理教育援助策略,此项策略结合了认知行为训练、参与感的激发和促进相互支持。干预的内容和主题主要取自北美(在那里有组织的针对癌症患者的支援小组历史更悠久)的参考书,以及笔者在当地社区的实践中的经验。
“抗癌斗士课程”是小组的名称。名字本身具有积极的含义和令人奋进的精神。因为我们相信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且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所以我们称呼小组成员为“癌症斗士”或者“战斗伙伴”,而非“患者”。这样就避免强化患者的“病患角色”概念,并且鼓励独立性和“战斗精神”。研究显示,感觉充满希望、态度积极、掌控与癌症的战斗与强烈的免疫反应有着紧密联系。对于自己的病情采取乐观的斗争态度的患者,比那些采取被动接受或者无助绝望反应的患者要做的更好()。
支援小组的目标
该小组旨在通过下列方式促进成年癌症患者的应对机制:
&促进积极的态度和认知重建
&教授压力管理和放松技巧
&激发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和自我帮助
&通过技能的学习和新的生活规划来丰富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组成和小组结构
笔者在社区康复点工作时,该小组以社区中成年癌症患者作为主要招收对象。小组成员必须承诺高出勤率,所以小组主要吸引了社区内的癌症幸存者(处于后治疗阶段的患者),他们可以定期参加,通常也有很高的积极性。这使得在病情和积极性方面形成了相对等同的构成。病情阶段的相同性能促进共享过程:面对类似心理困难的参与者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彼此的支持。但是,在性别和癌症类型方面,该小组则呈现多样性,因为我们欢迎不同性别和不同癌症类型的患者的加入。
该小组有了固定成员后结束招收新成员。所有在社区里组织开展的“抗癌斗士课程”都供不应求,因此我们成立了一个较大的小组,有到名成员。我们也欢迎家庭成员参加小组活动。
加入小组前的面试很有必要,因为需要进行一些筛选。这对于招收一些积极乐观的成员来说很重要;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有精神问题的患者并不适合加入小组。面试除了具有筛选作用,也使得协调人员能够了解潜在成员的背景和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建立关系。在小组开始之前,笔者对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进行了单独面试。
干预策略和实践指导
图癌症患者的压力管理:整体构架
图说明了在心理教育支援小组中应用社工干预的不同维度。在表中概括了不同干预维度的组成部分。
表癌症患者的压力管理:干预的组成部分
冥想和指导性想象
生活充实计划
情绪应对技巧
中国式传统观点
相互支持理解
目标和生活的意义
自我价值感和自尊
认知重建是一种消除不良情绪反应的自助技能。情绪是“由想法产生的情感”,而想法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改变一个人对于可能引起抑郁、焦虑、愤怒或嫉妒的情况的想法,情绪也是可以改变的。在认知重建的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步骤:
&了解消极情绪和消极想法之间的关系(反之亦然);
&区分“积极想法”和“消极想法”;
&使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
&对想法加以控制,例如: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想法。
认知重建的目的在于,用能引起更加实用和合适情绪状态的合理想法,取代自动的想法和不合理的信念。
积极思考是另一项认知技能。当谈及“困难”的时候,将其重命名为“机遇”;用“挑战”代替“沮丧”。我们告诉患者,癌症是一次成长危机,它可以帮助一个人重新思考生命的目标和价值,并重新确定优先事项。
次级收获。在小组中,我们要求组员描述他们来自患癌经历的有价值的事情。有些人说癌症激起了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有些人发现他们学会了欣赏自己在与病痛抗争过程中的坚强;有些人开始以新的方式珍惜自己的健康、家人和朋友;有些人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并且发现新的生活非常充实。
一位患者描述了她在患病过程中如何做到获得的比她失去的更多。她说,癌症使她和她姐姐之间得以调和在过去的多年间她们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另一位患者在一个电台节目中描述了癌症为何成为她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因为癌症改变了她的生活。她成为了一个癌症自助小组的全职志愿者,帮助其他患癌症的人,带给许多绝望的人以希望和新的憧憬。
冥想和指导性想象
冥想是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情。(Davis,Eshelman&and&McKay,&1988:5)尤其是冥想有助于我们处于一个放松状态,指导我们的注意力指向内心自我,所以我们能够影响下意识心理。个人处在一个舒适、放松的位置,通过重复mantra(一个字或者一个音节)进入一个“半意识”状态。在我们支援小组中,社工作为协调人员能引导成员进入冥想。协调人员建议成员自我肯定例如“你充满力量和潜力。”,“你很独特,值得被爱、值得尊敬。”积极的暗示和自我指导通常用于小组冥想。
我们采用的一种想象方式是想象自己坐在一个放松、美丽的景色中。然后,通过想象忧虑随着气球飞走,或者疲劳随着瀑布清澈的水源冲走,释放消极的感受和情绪。随后成员根据指示想象呼吸新鲜空气,所有的活力和力气全都恢复。然后,成员想象自己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很快乐并且充满活力。
成员表示,冥想和指导性想象有助于他们获得内心平静,减少失眠和身体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冥想的方法不止一种。我们鼓励成员寻找最舒适的想象(一些宗教人物及其他喜欢自然风景的人的想法)作为我们冥想的主题。音乐也普遍用于舒缓成员情绪,使他们进入放松状态。
&&&&恐惧几乎不可能让患者对他们的患病结果产生积极的期望。放松有助于减少恐惧,打破精神紧张和恐惧的恶性循环。森普敦表示,当患者放松身体时,癌症不是他们生活中的首要关注点。他们在使用放松方法之后拥有不同的视角并且重新变得有活力(Simonton,&Simonton&和Creighton,1978)。芝加哥内科医生埃德蒙雅克布森发明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放松方法,我们在小组中使用了这些方法。这些方法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即身体对能引起焦虑的想法和事件做出反应时,全身肌肉会紧绷。通过循序渐进地放松身体的不同肌肉群,我们可以放松身心。这些放松方法证明能有效治疗肌肉紧崩、焦虑、失眠、情绪低落和疲劳过度(Davis,Eshelman和&McKay,&1988)。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将这一方法结合了冥想和指导性想象。
&&&&肯定是自我陈述。他们是成员用来读给自己的积极暗示。肯定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想法。成员参加小组会议时,在卡片上写下肯定信息,并向其他成员读出信息。他们与其他成员分享肯定句式中获得的信息。一些肯定信息例子如下:
&&&&“在我内心深处有着无限的爱与能量……”
&&&&“探索生活;总有一些新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
&&&&一些内容涉及爱与原谅的句子和诗歌在小组中传阅。小组成员分享读后感并且解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与原谅。一次会议中,我们共同分享了路易斯海约翰的诗歌“爱自己的十种方式”。(Hay,1984)十条准则之一便是“不要让自己恐慌”。成员们普遍赞同总想着癌症会在他们身体相对不适的情况下复发,这样会使自己恐慌。他们互相保持联络,开始爱自己,不让自己恐慌。成员根据指导想象双手散发代表原谅的蓝光;然后想象即将原谅的人被蓝光包围。原谅便再次产生。
&&&“笑是一剂良药。”(Cousin,1981)笑有助于我们处理痛苦。我们告诉患者生活与笑密不可分,齐头并进。我们请成员在小组里讲笑话或分享趣闻。
&&&&不为惊奇的是,我们发现许多癌症患者在患上癌症之前没有进行很多的娱乐休闲活动。在我们的支援小组里,我们请成员列举三项他们喜爱的活动。有人说,除了工作,他们想不出其他任何事情,癌症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可以想象这对他们来说多么不幸。在我们的小组会议中,我们鼓励成员共同做能让他们开心的游戏。在小组中分发一个廉价的游戏清单。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另一种方式介绍笑与玩,使成员记住如何生活。
生活充实计划
制定生活充实计划在癌症患者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将对身体有益的活动分为六类:身体练习,冥想与想象,节食与营养,笑与玩,社会支持以及艺术。我们询问成员排列这些活动的先后顺序,并制定一份计划执行。这份计划指导成员的未来生活活动的方向。
&&&&接受、释怀和自我充足是情绪治愈的主题。从个人内心层面上看,癌症患者不得不面临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丧失性欲、身体力量、部分器官、活力、工作或晋升机会。癌症晚期患者甚至面临着更多的损失和限制,最终丧失生命。自我怜惜和悔恨都是情绪上的正常反应。从个人内心层面上看,癌症有时恶化人际关系,尤其影响那些以前就存在问题的关系。这在夫妻关系和家长关系中尤为明显。患者有可能变得极为苛刻,因为他们由愤怒转变为敌对情绪。这通常导致沮丧、争吵和情绪迸发。
&&&&解决这些情绪开始于患者重新为他或她的情绪及行动负责。有一句谚语:上帝赐予我平静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赐予我勇气改变可以更改的事情;赐予我智慧知晓不同点。改变需要勇气而接受需要冷静的头脑。放手是冷静头脑的关键。
&&&&挫败感源于不可预见的期望。期望放手能够减轻挫败感。我们采用佛学和道教的哲学,这些哲学探讨释怀与接受。例如,佛学强调保持与他人的关系、物质和财富是痛苦和苦难的根源。放手有助于减轻痛苦。另一方面,道教主张无为。这是指客观地处理事情,而不是让事情成为人们想成为的那样。人们并非绝对地控制这个世界,这一信条有助于患者接受不幸、残疾和生命中的局限。
我们同样使用对镜练习以加强自我接受,并且我们使用缓冲练习以帮助患者释怀。我们要求成员每天早晨照镜子并且欣赏他们的形象,说:“我爱你正因为你是你。我感激你拥有的一切,你将有愉快的一天!”
在缓冲练习中,我们要求成员想象“如果今晚你即将死去,临死前和谁交谈能让你感觉舒服?”然后,我们要求成员把这个想要说话的人当作一种缓冲。他们开始在沉默中交流。这一练习有助于患者克服释怀的恐惧,情绪上更加放松。
在处理情绪的会议中,我们告诉患者人生的起起落落和情绪反应都是人生中的正常组成部分。审视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是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也有能力控制好情绪。为了消除消极情绪,患者首先需要承担起责任。在承担责任之后,患者学着注意他或她感受带来的影响——根据他或她因为癌症所做的改变,生气,恐惧,焦虑和挫败意义是什么。这有可能使人们关注到情绪背后的事实。下面介绍的一些能够处理情绪的步骤:
1.&承担处理情绪的责任;
2.&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
3.&倾听你的情绪(例如,生气或敌对情绪:他们代表着失去和放弃吗?);
4.&正常接受这些情绪(他人也有着相似的情绪);
5.&表达情绪并且富于创建性地处理情绪(同他人说话,哭泣,写日记,锻炼或球类运动,深呼吸,唱歌,洗澡或者轻轻松松看电视)。
有关情绪和健康的中国传统观念
传统的中国观念认为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健康,并且每种情绪都与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相关联。当丧失情绪灵活度,我们的健康也受损。麦克多纳(1985)列举出以下这些情绪与身体某些部位相关:
生气使影响肝脏的气上升;
凝思使影响脾的气聚集;
悲伤驱散影响肝脏的气;
恐惧使影响肾脏的气下沉;
欢乐使得气协调平和,但过度开心有损心脏。
在我们的小组经验中,患者有兴趣学习中国传统观念并且引起讨论以增强我们关注情绪的意识。许多患者说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情绪上的和谐以及平和的心境。&
&&&&在东方(包括印度),几个世纪以来,呼吸练习是思想、身体和精神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avis,&Eshelman&和&McKay,1988:4)&。呼吸练习可以几分钟内便可学会,并且立即见效。持续练习几个月,效果更加明显。研究者发现呼吸练习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易怒、肌肉紧绷和疲劳(Davis,&Eshelman&和McKay,1988:28)。在小组中,我们应用前面描述的其他放松方法一起做呼吸练习。
&&&&锻炼是一种减轻压力的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更无须提及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它不仅仅释放情绪,而且分散患者对强烈恐惧感和焦虑的注意力。我们在每一个会议介绍不同种练习方法,并且要求成员在家练习;随后他们在以后的会议中讨论其影响。所有这些练习密度低并且我们请来对热衷这个领域的前小组成员作为表演者演示。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在患病期间联想到死亡和精神虚空是正常现象。通过分享处理癌症的方法,患者表达出他们对待死亡、垂死和他们生活终极目标的态度。不同宗教背景的成员分享观点。在作者的经验中,有某种信仰或宗教背景的患者通常比那些没有信仰的患者能够更好地处理情绪。
抗癌斗士培训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在5.2表格中显示。
5.2表格&抗癌斗士培训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会议&&会议主题&&&&&&&&&&&特殊目的&&&&&&&&&&&&&&&&&&&内容
1.&&你能抗击癌症&&&*介绍小组目标&&&&&&&&&&&&&&&*非正式演讲
&&&&&&&&&&&&&&&&&&&*解释身体与头脑联系的概念,&&*患者之间分享背景和&&&&&&&&&&&&&&&&&&&&&&&&&&&
&&&&&&&&&&&&&&&&&&&&&癌症,压力和放松&&&&&&&&&&&&期望
&&&&&&&&&&&&&&&&&&&*鼓励“抗击癌症”自我治愈的&*设定目标以及定合同
&&&&&&&&&&&&&&&&&&&&&信心&&&&&&&&&&&&&&&&&&&&&&&*冥想Ⅰ
&&&&&&&&&&&&&&&&&&&*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承诺&&&&&&&&&*呼吸练习
&&&&&&&&&&&&&&&&&&&*互相认识&&&&&&&&&&&&&&&&&&&*鼓励唱歌Ⅰ
&&&&&&&&&&&&&&&&&&&&&&&&&&&&&&&&&&&&&&&&&&&&&&&&*家庭作业
&&&&&&&&&&&&&&&&&&&&&&&&&&&&&&&&&&&&&&&&&&&&&&&&&
2.&&享受内心平静&&&*认知重组&&&&&&&&&&&&&&&&&&&&*在家庭作业中汇报
&&&&&&&&&&&&&&&&&&&*引入积极想法、哲学的力量以&&*分享次级收获
&&&&&&&&&&&&&&&&&&&&&及意志力量&&&&&&&&&&&&&&&&&&*非正式讲座
&&&&&&&&&&&&&&&&&&&*鼓励感激生活和自然&&&&&&&&&&*冥想Ⅱ
&&&&&&&&&&&&&&&&&&&&&&&&&&&&&&&&&&&&&&&&&&&&&&&&&*身体练习Ⅰ
&&&&&&&&&&&&&&&&&&&&&&&&&&&&&&&&&&&&&&&&&&&&&&&&&*鼓励唱歌Ⅱ
&&&&&&&&&&&&&&&&&&&&&&&&&&&&&&&&&&&&&&&&&&&&&&&&&*家庭作业
3.&&爱,原谅以及&&&*放松训练&&&&&&&&&&&&&&&&&&&&*报告返回
&&&&放手&&&&&&&&&&&*解释爱、原谅以及放手对身体&&*循序渐进的肌肉放松
&&&&&&&&&&&&&&&&&&&&&有益的影响&&&&&&&&&&&&&&&&&&*非正式讲座
&&&&&&&&&&&&&&&&&&&*介绍接受、坚持及放手的中国&&*对镜练习
&&&&&&&&&&&&&&&&&&&&&哲学&&&&&&&&&&&&&&&&&&&&&&&&*缓冲练习
&&&&&&&&&&&&&&&&&&&*介绍爱与原谅的方法&&&&&&&&&&*冥想Ⅲ
&&&&&&&&&&&&&&&&&&&*鼓励接受&&&&&&&&&&&&&&&&&&&&*身体练习Ⅱ
&&&&&&&&&&&&&&&&&&&&&&&&&&&&&&&&&&&&&&&&&&&&&&&&&*鼓励唱歌Ⅲ
&&&&&&&&&&&&&&&&&&&&&&&&&&&&&&&&&&&&&&&&&&&&&&&&&*家庭作业
4.&&控制你的生活&&&*解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报告返回
&&&&&&&&&&&&&&&&&&&*处理情绪&&&&&&&&&&&&&&&&&&&&*视频评价
&&&&&&&&&&&&&&&&&&&*谈一谈癌症性格&&&&&&&&&&&&&&*分享处理情绪的方法
&&&&&&&&&&&&&&&&&&&&&&&&&&&&&&&&&&&&&&&&&&&&&&&&&*测试癌症性格
&&&&&&&&&&&&&&&&&&&&&&&&&&&&&&&&&&&&&&&&&&&&&&&&&*冥想Ⅳ
&&&&&&&&&&&&&&&&&&&&&&&&&&&&&&&&&&&&&&&&&&&&&&&&&*身体练习Ⅲ
&&&&&&&&&&&&&&&&&&&&&&&&&&&&&&&&&&&&&&&&&&&&&&&&&*鼓励唱歌Ⅳ
&&&&&&&&&&&&&&&&&&&&&&&&&&&&&&&&&&&&&&&&&&&&&&&&&*家庭作业
5.&&鼓励希望寻找&&&*介绍肯定&&&&&&&&&&&&&&&&&&&&*报告返回
&&&&生活的意义&&&&&*制定生活充实计划&&&&&&&&&&&&*分享感受和成就
&&&&&&&&&&&&&&&&&&&*评估和总结&&&&&&&&&&&&&&&&&&*评估问卷以及推荐
&&&&&&&&&&&&&&&&&&&&&&&&&&&&&&&&&&&&&&&&&&&&&&&&&*冥想Ⅴ
&&&&&&&&&&&&&&&&&&&&&&&&&&&&&&&&&&&&&&&&&&&&&&&&&*鼓励唱歌Ⅴ
*每个会议的冥想与其会议主题相同
&&&&在上次会议中,我们展开一项关于成员评估小组体验的研究。总体来说,小组引发小组成员之间照顾、关心和相互支持。它有助于成员学习放松方法和关于病症及自我照顾的和知识。它有助于成员处理压力,获得内心平静和稳定的情绪。同样,成员通过学习他人经验学习应对技巧。我们鼓励信仰和希望,成员表示他们面对未来的挑战更有信心。许多人在小组体验之后成为好朋友。
观察和推荐
通过帮助他人而获得的有益身体健康的效果
&&&&患者通过帮助他人学习和成长。成员能够在小组会议内外帮助他人。我们鼓励会议中的交流,因为当成员癌症复发或不得不接受测试时,心态积极、活跃的成员在会议中的帮助非常重要。在帮助和给予的过程中,这些给予促进活力、热情、洞察力、恢复信心、获得自尊。
小组形式促进同伴学习和相互支持
&&&&有共同兴趣的小组成员能够建立起相互学习的环境。既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也要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那些处在相似的甚至更糟糕情况中的人,他们被看作是应对和克服困难的楷模。在我们小组中,一个成员被诊断为患有晚期肺癌。但是她抱有积极的心态。虽然癌症带给她痛苦,偶尔使她行动不便,但是她拜访朋友、做志愿者工作,享受生活。其他小组成员表示会议给乐观的晚期患者一个全新的视角。相对而言,他们对未来有更美好的展望,不再不知所措,感到恐慌。
小组中的公众承诺形成变化
&&&&因为我们认为在小组中,客户是他们自己的治疗专家,所以承诺帮助他人尤为重要。宣布一个人想在小组中改变的想法将会使改变更加成功。小组关心、鼓励和互相促进能为改变带来源源不断的支持。
通过自助小组对患者提供长期支持
&&&&人们经常需要持续和长期的支持。在连续五周会议之后,成员之间产生信任,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网络。然而,成员表达了正规会议和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使用自助小组。在香港有十余个为癌症患者和幸存者服务的自助小组。这些小组组织常规活动、兴趣班、医院探访活动和咨询服务。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成员独立、自我满足。除了参与自助小组,我们的成员也非常希望继续参与社区康复中心组织的活动,这一康复中心开办了抗癌斗士培训课程。
&&&&这一整体框架已经在心理教育支援小组中采用,这其中包括认知、行为、情绪、身体以及精神维度,其目标是全面培养及丰富身体、心灵和精神。如果我们忽略其中任何一个领域,干预就不完整。我们不能成功处理压力,不能使用身体、认知或行为方法完全控制情绪。通过非正式讲座、小组分享、冥想、呼吸或身体练习,我们在每一次会议中都囊括了这些部分的不同维度。
结合传统中国哲学与西方观点是我们小组的另一特征。我们采用道教和佛教,同时也采用传统中国关于情绪和健康的观念。中国人更容易接受这一传统“智慧”。与此同时,患者也发现西方认知结构重组方法、放松方法以及自我肯定方法也都非常有趣和有益。
这些领域中不同的模型和指导手册在西方发展和传阅。然而,这些模型并不直接适用:应用之前,我们做出适应文化的调整。例如,在Siegel(1986)开办的小组中,我们指导患者想象白血球是抗击肿瘤的最具威力最有效的武器。这如战场般的场景不为当地人所接受,他们认为这个过程太令人害怕,充满敌意。协调人员需要应用这些材料的主题但把它放置在适于当地的环境中。
香港为癌症患者提供全面心理服务时间相对较短。在美国,事实上每个被诊断患有癌症的患者都有机会在治疗前见一位社工。医院或癌症中心普遍都有患者教育小组和/或者支援小组。香港的服务范围和资源引入远远落后。因为教育支援小组为癌症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贡献巨大,人们希望医院和社区能够广泛成立这些小组。此外,社工不能单独成立这些小组。诊所心理咨询师、护士、其他专业护理人员甚至志愿患者都是这些小组的潜在组织者或协调人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