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什么游子吟的意思 翻译?

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课内知识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A.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B.穷困:古,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C.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副词,十分,极。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的“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它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①在这些小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②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形式③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 ④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意识”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⑤从传统意义上说,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⑤①②③④
B.⑤②①④③
C.②①④③⑤
D.②⑤①④③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B.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喜欢,高兴C.今行而无信
信:信用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秦将王翦破赵B.秦兵旦暮渡易水C.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D.进兵北略地3.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若属皆且为所虏D.秦王购之金千斤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内蒙古满洲里市高一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3分)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____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后面题妈
嫂黄自林嫂子是村里娇小俊秀的妹子。我们弟妹几个和积劳成疾的爸妈是一张沉重的铁犁,只哥哥一个人拖着。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我们这个穷家来。村里人劝嫂子,说嫂子肯定会被拖累死的。 嫂子出嫁那天,她的哭嫁歌唱得又多又好,亲戚大多都被嫂子唱哭了。那时候二角钱一碗米粉,嫂子竟然挣了三十四元三角哭嫁利市钱。村里的哭嫁女没谁能挣到嫂子的一半。 嫂子嫁来的第三天就是九月开学。两个姐姐读初中,二哥三哥读小学。家里没钱也没值钱的东西,嫂子一分不留地拿出她的哭嫁钱,又拿出陪嫁的几匹的确良蓝布,为我们几个一人缝制了一套新衣裳。还差些钱不够,哥和嫂子就去担柴卖,我们几个也去,大大小小七个人排成一长溜儿,好多人替嫂子流泪,她是才过门三天的媳妇呀!妈妈哭着,把嫂子搂在怀里,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的宝宝哟。” 家乡湄河是一条养人的河。嫂子让我哥在河里捕鱼,她去圩上卖。清早晨雾未散,嫂子就在河边望我哥的竹排,夜里又挑一盏渔灯坐排尾为我哥壮胆。每当捕到一只值钱的鳖或一条河鳗,一家人都要高兴许久。嫂子出奇的倔强,明日分娩,今天还挑一担红薯苗上岭种红薯。嫂子虽苦虽累,却没病,祖宗保佑我嫂子不会倒下。 没几年,多病的妈妈就去世了。村里有个习俗,在妈妈灵前焚一根竹筷,竹筷倒向谁,妈就最疼谁。我们一齐围着竹筷跪,结果竹筷旋了一圈儿后,倒向了嫂子。妈妈心里有杆秤,嫂子在妈妈心里的分量比谁都重。嫂子哭着向妈妈磕了无数个响头,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冬去春来一晃十年,姐姐和哥哥得益于嫂子也得益于苦难,上了中专、大学。嫂子的青春年华也为我们耗尽了。嫂子老了,我们长大了。 我们不知怎样称呼我们的嫂子。村里所有的嫂子没人能及我嫂子的零头。嫂子像妈像姐,嫂子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永远不可能分开。 姐姐从卫校毕业出来工作的那年,有一天,姐姐回来,一进家门看见嫂子的身影,就喊“妈——”嫂子回头看,姐姐才看清是嫂子。姐姐又喊:“嫂——”在这一瞬间,积聚在姐心头多年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姐姐紧紧地搂住嫂子叫:“妈嫂——”姐姐一连叫了几声“妈嫂”。姐姐说:“妈嫂我毕业了,我工作了,就有钱了,您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嫂子笑着哭了,说:“我知道的。” 现在我们一家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我们像敬重我们的父母一样敬重我们的嫂子。作为回报,我们会使才三十多岁的嫂子不再受苦,我们保证。 村里人现在才说嫂子有眼力。嫂子说:“那时,尽管很饿,但他们是村里惟一不偷人家东西吃的一家人,他们的骨气可贵哩!” 1.本来,“妈”与“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小说为何以“妈嫂”为题?(3分)2.(4分)①妈妈哭着,把嫂子搂在怀里,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的宝宝哟。” (2分)②嫂子笑着哭了,说:“我知道的。”(2分)3.“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我们这个穷家来。”嫂子做出这样的选择,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文来看嫂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4分)4.“现在我们一家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你认为这家人的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看法。(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临沂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面上看,“傍洋品牌”是国内乳业的无奈之举,而实质上,却是国内乳业作茧自缚,咎由自取。B.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D.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注】革:通“亟”,病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
妄:随便B.兖国公主薄其夫
薄:浅薄C.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
务:追求D.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
美:完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
B.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C.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
D.闻光哭,蹶然而起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吕诲“鲠直”的一组是(
)①苟非职分,是为侵官
②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③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
④海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⑤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⑥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A.①②③
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B.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王安石的奏章。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3分)(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3分)(3)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河南省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选出排序正确的项:窗外沙沙的声音,暮然惊醒了我回忆的碎片。
窗口的风吹冷了手里的咖啡,我深深的喝上一口,好把这记忆深埋在心底的深处!①风雨给予了树木洗礼,也给予了树木的新生!②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梳理着身上的水珠。③抬头望去是风吹树叶的声响。④落下的水珠就像抖落人满身的尘埃和记忆沉沦的枷锁。⑤没有了雨水的压迫,树枝慢慢的抬起了头,迎着阳光闪着淡绿的光环。⑥像一队绿色的舞者翩翩起舞,也像千万颗青翠的翡翠闪闪生辉!A.③②④⑤⑥①
B.①③②⑤⑥④
C.③①④⑤⑥②
D.①④⑥②⑤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山东省日照市2015届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试题.doc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日照市2015届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39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36分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揣摩/模样
糕点/闭门羹
咀嚼/咬文嚼字
B.点缀/啜泣
谛听/并蒂莲
演绎/寅吃卯粮
C.颤动/颤栗
淳朴/胆固醇
赡养/瞻前顾后
D.奇葩/扒手
奖杯/一g土
供需/觥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期房价出现了降温,但是房租价格却逆势而上。租房者精打细算_____下来的钱,总跟不上房租上涨的脚步。
②此次征集活动共______到旅游宣传语10000多条,经过专家评选出24条作为入围作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翻译 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翻译 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什么意思?
应该向别人请教调查后在采取行动,请示,并不敢独断专行(自己处理)对于大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栖溪吕氏十世祖吕诲
栖溪吕氏十世祖吕诲
栖溪吕氏家谱载有吕诲传:&&&&
诲字献可,开封人,登进士第,调浮梁尉,不之官。历旌德,扶风主簿,迁云阳令,改著作佐郎,知翼城县,徙签书定国军节度判官,通判梓州事,未至官,迁母丧。服除,知大通监兼交城县,召入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嘉佑六年出知江州。复召为侍御史。英宗即位,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治平二年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改工部员外郎,知蕲州。神宗立,徙知晋州,加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未几召为刑部郎中,充盐铁副使。上数闻其强,直擢为天章阁侍制。复知谏院,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出知邓州。改知河南,命未下,会有疾,乞闲官归乡里。朝旨未许,乃乞致仕。诏提举西京崇福宫,到官又乞致仕,许之。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熙宁四年五月甲午卒于家,享年五十有八。本年八月二十日,葬于伊阙县神阴乡中费里。
尚书左仆射司马光志其墓。
至元佑初范纯仁;吕大防;刘挚表其忠,诏赠通议大夫。娶张氏,继娶时氏,封同安县君。
诲生四子,长由庚,太常寺太祝,金水县主簿;次由圣,将作监主簿;三由礼;四由诚。
&《宋史》卷三二一有吕诲传: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
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御药供奉官四人遥领团练使,御前忠佐当汰复留,诲劾枢密使宋庠阴求援助,徇私紊法。诏罢庠而用陈升之为副使,诲又论之。升之既去,诲亦出知江州,时嘉佑六年也。
上疏请蚤建皇嗣,曰:“窃闻中外臣僚,以圣嗣未立,屡有密疏请择宗人。唯陛下思忠言,奋独断,以遏未然之乱。又闻太史奏,彗躔心宿,请备西北。按《天文志》,心为天王正位,前星为太子,直则失势,明则见祥。今既直且暗,而妖彗乘之,臣恐咎证不独在西北也。自夏及秋,雨淫地震,阴盛之沴,固有冥符。近者宗室之中,讹言事露,流传四方,人心骇惑,窥觎之志,可不防其渐哉!愿为社稷宗庙计,审择亲贤,稽合天意,宸谋已定,当使天下共知。万一有奸臣附会其间,阳为忠实,以缓上心,此为患最大,不可不察也。”仁宗以诲章付中书韩琦,由此定议。
召为侍御史,改同知谏院。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关白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内臣王昭明等为陕西四路钤辖,专主蕃部。诲言:“自唐以来,举兵不利,未有不自监军者。今走马承受官品至卑,一路已不胜其害,况钤辖乎?”卒罢之。
治平二年,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上言:“台谏者,人主之耳目,期补益聪明,以防壅蔽。旧三院御史,常有二十员,而后益衰减,盖执政者不欲主上闻中外之阙失。今台阙中丞,御吏五员,惟三人在职,封章十上,报闻者八九。谏官二人,一他迁,一出使,言路壅塞,未有如今日之甚者。窃为陛下羞之。”帝览奏,即命邵必知谏院。
于是濮议起,侍从请称王为皇伯,中书不以为然,诲引义固争。会秋大水,诲言:“陛下有过举而灾沴遽作,惟濮王一事失中,此简宗庙之罚也。”郊庙礼毕,复申前议,七上章,不听;乞解台职,亦不听。遂劾宰相韩琦不忠五罪,曰:“昭陵之土未干,遽欲追崇濮王,使陛下厚所生而薄所继,隆小宗而绝大宗。言者论辨累月,琦犹遂非,不为改正,中外愤郁,万口一词。愿黜居外藩,以慰士论。”
又与御史范纯仁、吕大防共劾欧阳修“首开邪议,以枉道说人主,以近利负先帝,陷陛下于过举”。皆不报。已而诏濮王称亲,诲等知言不用,即上还告敕,居家待罪,且言与辅臣势难两立。帝以问执政,修曰:“御史以为理难并立,若臣等有罪,当留御史。”帝犹豫久之,命出御史,既而曰:“不宜责之太重。”乃下迁诲工部员外郎、知蕲州。
神宗立,徙晋州,加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召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初,中旨下京东买金数万两,又令广东市真珠,传云将备宫中十阁用度。诲言:“陛下春秋富盛,然聪明睿智,以天下为心,必不留神于此,愿亟罢之。”
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著作佐郎章辟光上言,岐王颢宜迁居外邸。皇太后怒,帝令治其离间之罪。安石谓无罪。诲请下辟光吏,不从,遂上疏劾安石曰:“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辟光之谋,本安石及吕惠卿所导。辟光扬言:‘朝廷若深罪我,我终不置此二人。’故力加营救。愿察于隐伏,质之士论,然后知臣言之当否。”帝方注倚(倚重)安石,还其章。诲求去,帝谓曾公亮曰:“若出诲,恐安石不自安。”安石曰:“臣以身许国,陛下处之有义,臣何敢以形迹自嫌,苟为去就。”乃出诲知邓州。苏颂当制,公亮谓之曰:“辟光治平四年上书时,安石在金陵,惠卿监杭州酒税,安得而教之?”故制词云:“党小人交谮之言,肆罔上无根之语。”制出,帝以咎颂,以公亮之言告,乃知辟光治平时自言他事,非此也。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司马)光由则服诲之先见,自以为不及也。
明年,改知河南,命未下而寝疾矣。旋提举崇福宫,以疾表求致仕曰:“臣本无宿疾,医者用术乖方,妄投汤剂,率任情意,差之指下,祸延四支。一身之微,固无足恤,奈九族之托何!”盖以身疾谕朝政也。
诲三居言责(按:此指任朝廷言官),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
元佑初,吕大防、范纯仁、刘挚表其忠,诏赠通议大夫,以其子由庚为太常寺太祝。
吕诲与司马光善。司马光曾以吕诲“一不爱富贵,二重借名节,三晓知治礼,四不畏强暴”之优点,举荐他为知谏院。神宗赵顼信而用之,并迁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吕诲逝世后司马光又为他写墓志铭曰:
诲“前後三逐,皆以迕犯大臣,所与敌者,莫非秉大权,天子所信向,气势轧天下,献可视之若无睹,正色直辞,指数其非,不去不已,旁侧为之股栗,而献可处之自如。平居容貌语言,恂恂和易,使之不得位於朝,人不过以谨厚长者名之而已矣。及遇事,苟义所当为,疾趋径前,如救焚溺,所不当为,畏避远去,如顾陷阱,惟恐坠焉。”
当时经过一百多年中央集权的大宋王朝,确需要整顿和振兴,而吕诲弹劾王安石:“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可知其政见是保守的。但吕诲不计较官位的得失,不做苟合取容的事,敢於直率地表述政见,是足可称道的,其所作所为,体现了儒家倡导的名节。
吕诲的续娶夫人时氏是北宋户部侍郎时旦的三孙女。祖父吕端曾辅弼太宗、真宗,是北宋一代名相。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
吕诲与司马光却为至交,司马光撰《吕中丞诲墓志铭》说:“献可以熙宁四年五月丙午终于家,年五十有八”。又说,“献可始娶张氏,……后娶时氏,故侍御史旦之孙,封同安郡君”。
吕诲是北宋一朝著名敢谏之臣。
《宋史·艺文志》七中载有他所著的《郡斋读书志》,《吕诲集》15卷。
《全宋诗》则载有吕诲以下几首诗:
和邵尧夫见寄
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不谓圣朝求治理,尚容遗逸卧林泉。羡君自有随时乐,顾我官閒饱昼眠。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寄尧夫三首之一
江头五日舣轻舟,欲去迟迟更自留。目断旌旗暮天阔,龙峰峰上倚层楼。
  寄尧夫三首之二
去年同作南迁客,今日更持刺史权。推挽试知民吏意,无因谈会向尊前。
  寄尧夫三首之三
碧草茸茸照绿波,暮春归客兴如何。沧浪应有清浑处,羞见渔人鼓枻歌。
我今从帝为司纠,更有何人植柏台。
料峭东风不易禁。
吕诲的这句“料峭东风不易禁”曾倾倒过后来的无数诗人与骚客。
关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神宗熙宁年间两次拜相。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立即命王安石知江宁府。不久,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王安石感到实现宏图大志的机会来了。果然入朝不到一年,王安石已成为决定一切的人物。
&&&&神宗问他:朝政当务之急是什么?
&&&&王安石回答:“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神宗深以为然。不久,王安石官拜相位。一场史称“王安石变法”的浩劫,便颁行天下,席卷神州。新法的推行,造成农民饥寒交迫,路有饿殍,商业萧条,商品匮乏,民不聊生,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反对变法。王安石却一意孤行。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蹇惘上,阴贼害物……究(王)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之异于人,徒文言而饰非,将惘上而欺下。……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吕诲被革职,一场排除异己的整肃,由此而始。
王安石的好友吕公著,曾助王安石登上相位。王安石“投桃报李”,让吕公著任御史中丞。神宗诏示直言国事。吕公著上疏曰:“陛下临朝愿治,为日已久,而前后左右,莫敢正言。使陛下有欲治之心,而无致治之实,此任事之臣负陛下也。”王安石大怒,他亲自执笔,写罢黜吕公著的诏书。
仁宗朝曾任宰相的富弼见朝中小人当道,忠臣贤士遭贬罢官,就对神宗说:“新法,臣所不晓,不可以治郡。愿归洛养疾。”
&&&&忠厚诚笃的老臣富弼辞职归隐,对朝廷震动很大。司马光、欧阳修、韩琦、张方平、曾公亮、范镇等一批重臣显宦,也都因反对变法而辞职退隐山林。朝廷之上,人人自危,一片混乱。
朝廷百官,只有王安石、韩绛、吕惠卿三人拥护新法。
司马光向神宗痛陈变法之祸:
“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邪?”
官职低微的宫廷门吏郑侠,初因王安石赏识而就此职。郑侠把在京城看见流民的悲苦情况绘成图画,呈送神宗。神宗反复观图,夜不能寐。内宫后妃,观图之后,也痛斥安石变法。神宗终于认识到,安石新法为祸之烈。于是,神宗罢黜王安石相位,终止新法的推行。
祸国殃民的“王安石变法”,终于寿终正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文意思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