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g1x说明书 iimf键位怎么用

尼康D800和佳能G15和佳能G1X哪个好【点评对比】-ZOL中关村在线
& 产品点评对比
尼康D800和佳能G15和佳能G1X点评对比佳能600D套机和佳能G15和佳能G1X哪个好【点评对比】-ZOL中关村在线
& 产品点评对比
佳能600D套机和佳能G15和佳能G1X点评对比佳能G1X评测 注定难有大惊喜的高端DC_数码_科技时代_新浪网
佳能G1X评测 注定难有大惊喜的高端DC
  第1页:G1X:一台大尺寸传感器的高端DC
  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3月21日 在去年的一篇拙作《DC/微单/单电/单反 我们到底该选谁?》中,我曾对便携式准专业DC做过如下分析:
  “由此可见,便携准专业DC这个曾经辉煌过的相机类型正在走向没落,未来留给它的路只有三条:一是压缩成本,走类似尼康P300这样的路线(缩小传感器尺寸,保留专业的操控性,拉开与微单的价格差距);二是彻底放弃便携准专业DC专攻微单领域;三是增大传感器尺寸,走高端APS-C画幅的便携准专业路线。”
  佳能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推出具有近APS-C画幅的G1X。之所以未采用APS-C(22.3×14.9毫米)而采用1.5英寸(18.7×14毫米)的传感器,我猜是为了控制G1X的体积,但也不排除佳能天生欲彰显与众不同的心态,即便如此,也是建立在平衡相机体积、画质等因素的基础之上。然而在我看来,虽然佳能在提高传感器尺寸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保持了G1X的体积与G12的一致(G1X为116.7×80.5×64.7毫米,G12为112.1×76.2×48.3毫米),但便携性依然算不上优秀,至少与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微单相比,它并没有优势可言。
  尽管如此,大尺寸传感器带来的画质提升还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的提升究竟有多少?除此之外G1X在其他方面又有怎样的提升?我想这些答案都需要经过缜密而中肯的评测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第2页:G1X与G12外观对比
  如果没有机身左下角那个大大的G1X标识,我可能会误认为这台机器是G12。G1X与G12确实太像了――无论外观还是体积。
  G1X为弹出式闪光灯
  除了内置闪光灯有些区别(G1X为弹出式,G12不能弹出),佳能G1X与G12(图左为G1X,图右为G12,下同)的外观和操控布局几乎一样
  背面布局完全一样,仅个别按键功能有所调整,但G1X的LCD由G12的2.8英寸46.1万像素提升至3英寸92.2万像素
  机顶布局略有区别;未开机时,G12的镜头可以完全缩回机身,G1X不能
  G1X的机身厚度64.7毫米,G12为48.3毫米,二者镜头的长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由上图的对比不难发现G1X与G12的外观极为相似,操控布局仅有细微改变:G12原本曝光补偿的转盘换成弹出式闪光灯,感光度转盘换成了曝光补偿转盘,其他则只是功能的互换,按键位置并未调整。G1X采用尺寸更大的传感器,因此镜头卡口的直径增大,导致镜头的长度远胜于G12(如上图)。G1X在未开机时镜头凸出于机身的厚度控制得不错,虽然不能像G12那样完全缩回机身,但并没有对G1X整体的便携性造成多大影响。但是,我们无法忽视G1X的机身厚度相比G12增加了16.4mm,由此显得更为臃肿,这也是让我感觉不太满意之处。注:G1X为4倍光学变焦,G12为5倍光学变焦。
  第3页:G1X操控解析
  佳能G系列相机的操控性一直非常优秀,G1X完美的继承了这套成熟的操控体系,当然,也针对G1X的特点有一些细微的改变。
  经典的翻转屏,方便多角度取景
  内置闪光灯、闪光灯热靴皆有
  具有独立的曝光补偿转盘,前拨轮(功能可自定义)位于握柄上方
  内置光学取景器,对焦点选择、曝光锁定、测光模式、录像等均有独立的按键,圆形拨盘为后拨轮(功能可自定义),位于左上角的S键还可以自定义功能
  采用最新的NB-10L锂离子充电电池
  抛去与G12相比变化是否够大不谈,G1X的操控布局确实成熟而优秀,无论非专业还是专业人士,都能轻松使用G1X进行创作。不得不承认,“专业而简单的操作”确实是佳能G系列相机最闪亮的优点之一。
  第4页:功能设置菜单/模式转盘
  G1X的菜单界面、模式转盘同样传承自佳能G系列相机那套极为成熟的系统,仅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FUNC.SET(功能设置)界面
  最高支持的全高清视频拍摄
  模式转盘上集成的各种拍摄模式
  MENU(菜单)界面
  自定义按键设置位于MENU界面
  MENU界面“我的菜单设置”功能图解
  进入“我的菜单设置”出现如上界面,任选其中一项或多项
  选择后的设置项出现在“我的菜单设置”这一栏的主界面,好处不言自明
  第5页:手动功能设置界面解析
  佳能G1X的对焦点选择和测光模式均有独立的按键,这在其他专业DC上非常少见。这两项手动功能设置界面如下:
  MF(手动对焦)设置界面:
  ISO(感光度)设置界面:
  自动感光度范围只能在ISO 400-1600之间设置
  如上所示,佳能的手动功能设置界面一如既往的简洁清晰。关于对焦点包围曝光,则是一项在手动对焦时的实用功能,开启此功能时将自动拍摄三张焦点位置略有不同(在同一垂直线上)的照片,从而更容易获得高精度合焦的照片。
  第6页:各档感光度画质表现
  佳能G1X的感光度范围是ISO 100-12800,采用1430万像素1.5英寸(18.7×14.0毫米)的CMOS传感器。对于这块接近APS-C画幅的传感器,这样的感光度范围和像素值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截图区域示意图
  各档感光度100%截图对比:
  ISO 100/200/400/800/00/12800
  必须承认,佳能G1X在高感光度下的控噪能力确实非常棒,色差也处理得非常好,即便ISO 12800时也如此。但降低噪点的同时,画面的细节也损失得厉害。从ISO 3200开始,画面细节的损失就开始明显起来,直至ISO 12800,虽然噪点依然控制得不错,但人物皮肤上的纹理几乎消失殆尽,就跟磨了皮一样。也难怪佳能的自动ISO范围只能最多至ISO 1600,这确实是一个分水岭。我的建议同样如此:非必要都在ISO 1600之内使用。
  第7页:低感光度样片
  这是一组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拍摄的样片,全部采用ISO 100、自动白平衡拍摄。样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EXIF信息。
  第8页:高感光度样片
  这是一组在夜晚固定机位使用低ISO长时间曝光和在室内弱光环境下使用高ISO拍摄的样片。样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EXIF信息。
  第9页:评测总结:注定难有太大的惊喜
  为什么说G1X难有太大的惊喜呢?因为除了传感器尺寸以外,G1X的其他方面比起G12来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一切,对于一贯以保守著称的佳能来说,似乎都是注定的。而造成这个结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G系列产品无论操作布局还是菜单布局都非常成熟,确实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
  其实,真正让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是G1X的体积确实过大,无论以便携专业DC还是单反备机的身份来看,它都显得大了点。除此之外,还有那一层不变的外观。好吧,就算我承认这样的外观真的很漂亮,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早已审美疲劳,无心欣赏。当然,佳能可能会说体积这么大是为了保证画质,不变的外观是因为这个外观很经典……但是,用户会这么想吗?
  剩下的问题是,谁会为G1X买单呢?以G1X的定位来说,买它的人无非三类。第一类是已经有单反需要一台专业备机的用户;第二类是需要一台高画质DC的用户;第三类是需要一台大品牌专业DC彰显自己品味的用户。但是,除了第三类,我们不难发现前两类用户都有更好的选择――微单。无论从专业角度和画质而言,微单都不比G1X差,甚至强于G1X,而大多数微单的便携性也优于G1X,更不用说可以换镜头这一优势。由此可见,G1X或许可凭佳能的品牌号召力在短期内获得不错的销量,但长远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P.S.:我猜佳能不推出可更换镜头相机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单反受到冲击,毕竟对于一家以相机产业为核心并且相机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第一的企业而言,任何重大的革新都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在没有面临实质性威胁的情况下,保守一点也是应该的。■
参考价:5200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
相机类型:消费,广角,专业
外形尺寸:116.7×80.5×64.7mm
最高分辨率:
“佳能”品牌相关
电话:010-佳能A3300 IS和佳能G1X哪个好_A3300 IS和G1X【点评对比】-ZOL中关村在线
& 产品点评对比
佳能A3300 IS和佳能G1X点评对比佳能g1x mark ii相机上的快捷按键是什么作用_百度知道
佳能g1x mark ii相机上的快捷按键是什么作用
,打开便携数码相机的新市场,想要通过专业+便携的方法这是WiFi快捷开启键详情点击查看http://www
老师,我问的是录像按键下方的那个快捷键,也就是方框里边有S字母的按键,请问起什么作用?
自定义按键选择(自定义快捷键,可以在菜单里设置)微距摄影或者精度摄影时的手动对焦对于使用惯手动镜头转接无反相机的用户来说,峰值对焦这个功能一定不会陌生,这样方便的功能不仅是无反相机的专长,现在佳能也将其搬到了便携数码产品之中,方便大家微距摄影或者精度摄影时的手动对焦。上面的360doc文档可以看看,感觉挺不错的
其他类似问题
g1x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g7x g1x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