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现有如下药品铁粉社区铁片铜粉铜片5%盐酸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某兴趣小组同学们一起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1)小明同学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锌片、铁片、铜片分别放入三份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如图),根据反应现象,可确定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2)小刚同学认为小明实验设计浪费药品,于是进行如下改进:用铜片、铁片、锌片和稀盐酸,只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帮助小刚完成如下报告: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酸,插入铁片,充分反应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反应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Zn>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当前位置:
>>>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
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铝、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依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说明铝、铁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铝、铁金属单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河南省期末题
(1)2A1+Fe2O32Fe+A12O3 (2)铝热反应中有熔融物铁珠落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适巾;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2)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品进行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发现相似题
与“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3679132062330625338229360550331090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的方法检验.(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将银、铜、铁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溶液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色.-乐乐题库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 &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习题详情
13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7%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方法检验.(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将铜丝进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银.(3)将银、铜、铁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蓝色.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2-梅州
分析与解答
习题“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方程式的写法考虑,根据氢气的验证方法来回答;(2)通过三个实验可知铜和银还不能比较活泼性,所以只要设计的实验能比较出二者的活泼性就行;(3)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4)根据氧化铜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考虑.
解:(1)反应物是铁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氢气能够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所以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即可;(2)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不反应说明银排在氢的后面;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但铜和银不能比较,所以将铜丝进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3)金属与盐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与盐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了盐中金属的后面,所以加入的盐溶液应该位于两种金属之间;由于铜在中间,所以两种金属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即可;(4)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加入稀硫酸,如果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属于氧化铜.故答案为:(1)Fe+H2SO4═FeSO4+H2↑;燃着的木条燃烧;(2)将铜丝进入硝酸银的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铁、铜、银;(3)硫酸铜;(4)稀硫酸;蓝.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方程式的写法,尤其是要知道铁与硫酸反应升成硫酸亚铁;根据金属与盐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与盐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了盐中金属的后面,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主要考察你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具体如图所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盐酸、稀硫酸(即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不能够).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另外,利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及其现象的分析,反过来可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具体的推断方法是这样的:1.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和铜分别放在稀盐酸中时,铁的表面上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铁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的现象,这说明铜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表面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即铜);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问题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些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或变化规律),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与“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相似的题目:
小童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地画了一幅卡通画,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如图所示:(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小童要用其它方法验证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溶液和&&&&溶液.
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无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含有&&&&Cu&&AgFe&&ZnFe&&Cu&&AgZn&&Cu&&Ag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取残渣于小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若有气泡冒出,则残渣中含有的金属是&&&&;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均填化学符号)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气泡,甲表面无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甲表面有银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3现有X、铜、镉(Cd)三种金属,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而X表面没有变化.则X、铜、镉的金属活性顺序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2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将混合液过滤,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的方法检验.(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将银、铜、铁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溶液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色.”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的方法检验.(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将银、铜、铁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溶液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色.”相似的习题。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大量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17页2下载券20页1下载券5页免费6页免费 84页免费44页2下载券15页1下载券26页免费17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5页1下载券6页免费11页免费5页免费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大量习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羰基铁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