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形截面钢粱在弯矩分配法mx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发生局部失稳现象

PKPM做钢结构的经验集萃
44、结构构件的净截面、有效净截面、有效截面、毛截面应怎样理解?
答:毛截面:不扣除孔洞的截面面积,不考虑孔洞对截面的削弱。稳定问题属于整体性问题,可采用毛截面面积进行计算。净截面:扣除孔洞的截面面积,考虑孔洞对截面的削弱。受拉强度问题属于局部截面的问题,一般采用净截面面积进行计算。有效截面:考虑屈曲后强度但并不扣除孔洞的截面有效面积。一般对于宽厚比较大的冷成型钢,采用有效面积来考虑局部的屈曲后强度问题。有效净截面:考虑屈曲后强度并且扣除孔洞的截面有效面积,受压强度问题既要考虑孔洞对截面强度的削弱,也要考虑局部的屈曲后强度,一般采用有效净截面计算。
1、净截面,用在强度验算里。记住强度验算是指某个截面的强度的验算,所以要用截面的实际截面,即净截面。它也等于截面的总体截面(毛截面)减去截面中孔洞的截面。
2、毛截面,用在整体稳定验算里。整体稳定验算是相对于整个构件来讲的,与构件的截面、边界条件等等都有关。只是某个局部的截面的削弱对整体稳定影响不大。所以这里采用毛截面,即忽略某些截面中孔洞的削弱。
3、有效截面,是相对于薄壁构件(宽厚比或高厚比较大的板件)而言的。板太薄,受压时会发生局部屈曲,从而不能全截面都用来承载。故规范里对这种薄壁构件,作了相应的简化,认为其中的一部分截面(有效截面)可象普通板那样来受力,而其他的部分不考虑他的作用。
4、有效净截面,指有效截面减去有效截面范围内的孔洞的截面,是用在薄壁的受压的强度验算里的,受拉时没有局部屈曲问题,所以仍用净截面。
综上所述:
普通钢结构构件:
强度验算----净截面
稳定验算----毛截面
薄壁钢结构构件:
受拉强度验算-----净截面
受压强度验算-----有效净截面
稳定验算-----------有效截面
45、当抗风柱与钢梁有弹簧板相连接,由于轴力很小当强度和稳定性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不用再考虑长细比的问题?
答:抗风柱与钢梁有弹簧板相连接,理想的状态是抗风柱为受弯构件,只承受自重和风载。这时候个人认为长细比可以适当放宽一些(220~250)。钢规对抗风柱没有明确规定,仅在5.3.8对受压柱规定为150。
其实现实中很多弹簧板连接是失效的,有的干脆用Z形钢板代替,这种情况下,抗风柱应算做压弯构件了,它要承受部分屋面荷载,长细比容许数还是保守些为好(180~200)。
46、钢框架维护墙都是在柱子外皮的。为什么不放在柱子中间的梁上呢?
答:如果仅仅是围护墙, 那么它就应该在布置的时候, 把它排除在结构系统之外, 使之即不属于承重构件, 也不属于抗侧力构件,而且,不应约束结构系统的变形(竖向和横向)如果把砖墙砌在钢框架的柱子之间,那么,由于砖墙的侧移刚度比钢框架的侧移刚度大很多,会导致砖墙约束钢框架的侧向位移并先于钢框架受力而开裂。所以,把围护墙置于由牛腿支撑的钢梁上是有道理的,这样的话, 砖墙随钢框架一起侧移, 不会约束钢框架,也就不会开裂。蒙皮(diaphragm)属于抗侧力构件, 我们已经说过,围护墙不属于抗侧力构件, 所以, 无论把围护墙放在那, 都不是蒙皮。再说, 蒙皮多是水平的, 放成竖向的, 是不是就应该叫剪力墙了 ?
47、摇摆柱长细比不满足对结构有什么影响?
答:摇摆柱本身就是对结构的刚度带来负影响的。也就是说它是具有负刚度的。它需要体系提供给它刚度,以保证它的稳定。尽量让摇摆柱满足自身的稳定,必要时可利用墙面隅撑等其它手段提高摇摆柱稳定,如果摇摆柱自身的稳定不满足,对体系来说负担更重。
48、檩条间距一般为多少?
答:门刚规范技术规程条文说明6.3.7中说明檩条距离一般最大不的大于1.5m。
49、耦合是什么意思?
答:俗点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最容易理解这个概念的实例就是求解多自由度的动力平衡方程,特别是振型分解法中的解耦这一步。
50、有楼层的工程,设计边跨时,在抗风柱处的柱子需要转90度吗?
答:下柱是不需要转的,上柱按照抗风柱来计算,如果你选的截面按弱轴方向计算抗风也足够了,那就不需要转。上柱转过来截面可以相对用小一点,但是上下柱节点的处理就比较麻烦。看具体情况权衡。
51、柱脚必须设置抗剪件?
答:(门式钢结构房屋CECS102:2002),里有柱脚按摩擦系计算后,如不满足抗剪要求宜设抗剪键,摩擦系数按0.4考虑,计算公式为&0.4N(需设置);Q&0.4N(不需设置),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二次浇筑要密实,且混凝土要加膨胀剂
52、网架支座的弹簧刚度如何取值?
答:弹簧刚度的取值在0~无穷大之间。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完全没有约束,也有可能就是个理想的支座。当然刚度的准确取值就非常重要了。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与经济。一个具体的例子是,铰接于两排混凝土柱顶的柱面网壳,当混凝土柱短粗时,或有连梁/拉杆时,网壳更多的表现拱的特性。当和网壳刚度相比柱子比较纤弱时,网壳可能表现出曲梁的特性。比较可靠的方法是整体建模,将网架与下部结构一起分析。一般对于点支承的网架,下部结构(一般是砼柱)弹簧刚度可按悬臂柱计算,试算时可适当的将砼柱断面减小(刚度小),或加大荷载,这样用钢量会稍大。若实际砼柱断面大于等于试算断面,网架偏于安全,反之网架偏于不安全
53、钢屋盖厂房砼柱的柱顶水平位移需要控制吗?
答:结构体系如果是框架结构的话就必须满足1/550的位移要求,这是很重要的。
54、吊车梁的加劲肋为什么和下翼缘空了50MM左右 为什么不象普通梁那样和上下翼缘顶紧施焊?
答:焊接会破坏钢材的延性,降低疲劳强度,防止吊车梁疲劳破坏。吊车梁是下翼缘受拉,而且承受吊车动力荷载,一般不允许其它构件与下翼缘焊接。腹板加劲肋只加劲腹板和上翼缘(受压翼缘),与下翼缘焊接的意义也不大。吊车梁一般是承受动荷载的,而且是承受反复荷载的影响,容易产生疲劳,横向加劲肋在下翼缘处断开不焊,是为了避免焊缝因疲劳而产生裂缝,降低承载能力.另外避免加劲肋的焊缝与翼缘焊缝相交出现应力集中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条纹说明里有详细的解说,其规定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缘50~100mm处断开,与其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主要还是考虑了吊车梁的受力特性.吊车梁的疲劳破坏一般是从受拉区开裂开始.腹板的连接焊缝在肋下端采用饶角焊或围焊或回焊等其他方式可减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纹.规定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缘50~100mm处断开,主要也是考虑吊车梁的疲劳破坏避免过多的焊缝相交产生应力集中,在下翼缘与腹板的连接处,加劲肋还要切角.
. 比较准确。可减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纹。主要也是考虑吊车梁的疲劳破坏。
55、通常腹板在受压时会发生失稳可以理解,在剪力作用下为什么失稳?
答:虽然剪力在刚构件中不属于主要应力,但H型钢属于薄壁型钢,由于腹板较为薄弱,因此在薄弱地带也有可能发生&失稳&现象,准确的说是局部失稳问题,局部达到屈服。取单元体进行研究,若只受剪应力,则主拉应力、主压应力与水平方向成45&角,正是这个主压应力使得腹板被&压&失稳。一句话,失稳总是由于受压引起的。
56、吊车梁所承受的荷载?
答: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横向水平荷载应等分于桥架的两端,分别由轨道上的车轮平均传至轨道,其方向与轨道垂直,并考虑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情况。对于悬挂吊车的水平荷载应由支撑系统承受,可不计算。手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不考虑水平荷载。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的强度时,由于轨道不可能绝对平行、轨道磨损及大车运行时本身可能倾斜等原因,在轨道上产生卡轨力,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应考虑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与小车横行引起的水平荷载同时考虑。吊车梁应该能够承受吊车在使用中产生的荷载。竖向荷载在吊车梁垂直方向产生弯矩和剪力,水平荷载在吊车梁上翼缘平面产生水平方向的弯矩和剪力。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梁,设计成连续梁固然可节省材料,但连续梁对支座沉降比较敏感,因此对基础要求较高。
57、疲劳破损时,讲到疲劳断面时,&当构件应力较小时,扩展区所占的范围较大,而当构件应力很大时,扩展区就较小。&怎样理解,为什么应力大的时候反而扩展区会小呢?
答:对于同一个构件,疲劳裂纹扩展区越大,则断裂区越小;反之,则断裂区越大。金属的疲劳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疲劳裂纹形成,疲劳裂纹扩展和疲劳断裂。疲劳裂纹形成时,构件不会发生断裂,因为构件还有&剩余面积&可以承受作用力,随着裂纹的扩展,剩余面积越来越小,所能承受的力也越来越小,直到不能承受外力时,出现断裂,此时的剩余面积就是断裂区。因此,循环应力越小,断裂时的剩余面积也就越小,即断裂区越小;反之,则越大。
5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规范上有一条是对于大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延性比的规定,什么是结构层间侧移延性比?
答:层间侧移延性比是指结构层间最大侧移与其弹性侧移之比,其值不得超过以下限值:1、全钢结构:框架体系 3.5 ,框架偏心支撑 3.0,框架中心支撑 2.5;2、钢骨结构:型钢D混凝土框架 2.5,钢D混凝土混合 2.0。
59、何为钢结构的延性?
答:结构、构件或截面的延性是指从屈服开始至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以后而承载力还没有显著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也就是说,延性是反映结构、构件或截面的后期变形能力。延性差的结构、构件或截面,其后期变形能力小,在达到其最大承载力后会突然发生脆性破坏,这是要避免的。因此,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满足承载力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延性要求,其目的在于:(1)有利于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满足抗震设计方面的要求。对于有抗震设防的结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所能吸收的地震能量,它等于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乘积,就是说,结构的耐震能力是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共同决定的。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和利用结构的变形能力(延性)以及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2)防止脆性破坏。(3)在超静定结构中,能更好的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变化等特殊情况。(4)使超静定结构能够充分的进行内力重分布,便于施工,节约钢材。
60、 1、工字型截面梁在竖向力作用下产生弯矩,弯矩作用下梁上(中和轴以外)任一点会产生水平剪力,水平剪力会产生剪应力&1。2、工字型截面梁在竖向力作用下,梁腹板会产生竖向剪应力&2 ;问1、梁腹板任一点的剪力是&1与&2的矢量和吗?2、为什么在一般计算剪应力的时候只按竖向剪应力&2来验算抗剪强度?答:腹扳就是仅有 &2。&1是翼缘水平剪应力。工字形的梁腹扳是主要承受剪力的部位。而且,也只有&2存在于腹扳之中。中和轴以外产的扭矩而形成的剪力,是要验算抗扭的。对于双轴对称截面,按剪力流理论,截面任一出的剪应力为 &=VS/It,翼缘中剪应力的合力互相抵消,所以腹板中剪应力的合力就是整个截面的剪应力合力。所以一般计算剪应力的时候只按竖向剪应力&2来验算抗剪强度61、制作地脚螺栓的圆钢长度不够,是否可以采取焊接措施?答:地脚螺栓与预埋板之间采用坡口塞焊缝,在工程中经常用到,普遍的看法是可以的。但地脚螺栓不够长,要焊接加长是不可以的,因为通常地脚螺栓钢材的可焊接性能较差,焊接后产生很大残余应力和焊缝缺陷,受拉时容易在焊缝处发生脆断,很危险。实验表明,有些就是在焊缝处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断裂后的上段被拉出,起不到锚固作用。62、强度应力与稳定应力之间的区别?答:1、我们通常所说的应力主要是指强度方面,它包括正应力、剪应力它是针对一个构件的某个截面、某个点。稳定是针对整个构件以及整个体系。对于受弯简直梁一个构件来说,当截面的受压翼缘的最大正应力&x大于它的临界应力&cr时,梁就会发生侧向弯曲和扭转,并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2、强度计算采用净截面,因为应力跟截面有关,而稳定计算针对整个构件,因此局部的削弱可忽略,所以用毛截面。3、稳定一般有个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构件(体系)就从一个稳定状态变化到一个不稳定状态。这个临界点对应一个临界弯距(临界应力)简直受弯梁整体稳定系数&b就是根据这个临界应力推导而来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的真正意义应该这样看&x=Mx/Wx&&cr=&bf。所以说认为&计算所得的sigma2&sigma1&是不对的;4、所以说:应变片所测的永远是正应力,无论是在什么状态下。当然在失稳状态下,应力比较复杂(比如三向应力,因为此时,存在弯扭)。
63、为什么有的地方审图要求钢屋盖必须要在山墙设一道钢梁,而不能直接用山墙承重?答:应该设置,依据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98 9.1.1-7条 ,& 厂房的同一结构单元内,不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厂房端部应设屋架,不应采用山墙承重;厂房单元内不应采用横墙与排架混合承重&,不同的形式的结构,振动特性不同,材料强度不同,侧移刚度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荷载,位移,强度的不均衡,而造成结构破坏。山墙承重和中间横墙承重的单层混凝土柱厂房和端砖壁承重的天窗架,在唐山地震中均有较重破坏,为此,厂房的一个结构单元内,不宜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
64、构件的承载力与构件截面承载力的区别?答: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我们一般会选取构件中最薄弱的截面作为控制截面,此时构件的承载力与截面承载力的关系就象木桶与木板的关系: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构件中最薄弱截面的承载力。钢结构设计中,同样要选取控制截面.但是钢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结构的稳定问题。因此,此时构件的承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最薄弱截面的承载力,还要受制于构件的稳定条件。同样,在钢-砼组合结构中,也要考虑到钢与混凝土连接的问题,此时构件承载力也不完全取决于薄弱截面的承载。
65、埋入地下的柱脚是否要喷漆?答:埋入地下的柱脚不用喷油漆,钢柱的喷漆,主要的目的是保护钢柱,避免生锈.而混凝土对钢柱的保护作用远远大于油漆;且采用插入式基础连接是为了刚性连接,做了油漆就不能保证钢板与混凝土的粘接性。
66、什么是塑性铰?答:塑性铰就是认为一个结构构件在受力时出现某一点相对面的纤维屈服但未破坏,则认为此点为一塑性铰,这样一个构件就变成了两个构件加一个塑性铰,塑性铰两边的构件都能做微转动。就减少了一个约束。计算时内力也发生了变化,当截面达到塑性流动阶段时,在极限弯矩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两个无限靠近的相邻截面可以产生有限的相对转角,这种情况与带铰的截面相似。因此,当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矩时,这种截面称为塑性铰。塑性铰与普通铰的相同之处是铰两边的截面可以产生有限的相对转角。塑性铰与普通铰的两个重要区别为:1)普通铰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能承受极限弯矩;2)普通铰是双向铰,即可以围绕普通铰的两个方向产生自由转动,而塑性铰是单向的。
67、挠度与位移是否是同一概念?答:1。位移是将整个构件当成一个有质量的质点来研究,然后研究这个质点在空间是怎么运动的。2。变形是对这个构件的各个截面进行研究,如果这个截面上的点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它发生了变形。3。挠度是描述弯曲变形时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68、钢结构规范中角焊缝的抗剪强度&比如(Q345:200)&高于对接焊缝抗剪强度&(Q345:t&16:f=180)&,为什么?答:焊缝金属本身的强度较高,这是大量试验的结果,有资料说,焊接相当于电炉炼钢,质量好,所以强度高。角焊缝抗抗剪强度是试验得来的,反映焊缝金属本身的强度。而对接焊缝(一、二级)的强度实际上是母材强度,试验时是母材破坏,焊缝并不坏。角焊缝的抗剪强度大于对接焊缝的抗剪强度也是有理由的。对于对接焊缝,我们认为它完全等效于母材。这是偏于安全的。因为对接焊缝通常用在重要构件的制作上。角焊缝的强度是理论结合试验的经验性公式。而且实际上焊缝的强度是要高于母材的。所以角焊缝的强度要大
69、结构振型的意思是什么?答:振型是指体系的一种固有的特性。它与固有频率相对应,即为对应固有频率体系自身振动的形态。每一阶固有频率都对应一种振型。实际结构的振动形态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而是各阶振型相叠加的结果。工程中常见的前三种振型:第一振型来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里,房子晃的次数少,但幅度大;第二振型来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里,房子晃的较快,幅度略小。 第三振型来的时候,比第二振型又表现的晃动快一些。自第一振型到第三振型,其地震周期由大到小。(1、结构自振频率数=结构自由度数量;2. 每一个结构自振频率对应一个结构振型;3. 第一自振频率叫基频,对应第一振型;4. 结构每一振型表示结构各质点的一种运动特性:各质点之间的位移和速度保持固定比值;5. 要使结构按某一振型振动,条件是:各质点之间的初位移和初速度的比值应具有该振型的比值关系;6. 根据多质点体系自由振动运动微分方程的通解,在一般初始条件下,结构的振动是由各主振型的简谐振动叠加而成的复合振动;7. 因为振型越高,阻尼作用造成的衰减越快,所以高振型只在振动初始才比较明显,以后则逐渐衰减,因此,建筑抗振设计中仅考虑较低的几个振型;)手里拿一根细长竹竿,慢悠悠来回摆动,竹竿形状呈现为第一振型;如果你稍加大摆动频率,竹竿形状将呈现第二振型;如果你再加大摆动频率,竹竿形状将呈现第三、第四&振型;从而形象地可知:第一振型很容易出现,高频率振型你要很费力(即输入更多能量)才能使其出现;能量输入供应次序优先给底频率振型;从而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结构抗震分析只取前几个振型就能满足要求。70、何为强柱弱梁?答:强柱弱梁是要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而不要在柱中出现。如果塑性铰在柱中出现,,结构并未变成几何可变体系,只是失去了继续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1.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延性框架;2. 柱子是压弯构件,轴力又很大,所以柱子的延性很小,框架的延性主要还是由梁来提供的,而梁的塑性铰一般是出现在端部,这样梁的延性又归结为梁端截面的名义受压区高度;3.强剪弱弯也是为了实现延性框架,因为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为了实现强剪弱弯,采取的措施是梁端柱端的设计剪力是根据梁柱端的抗弯承载力来确定,保证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虽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强柱弱梁,但是实际结构柱子不可避免会出现塑性铰,柱子也要需要一定的延性。对于柱子承受压、弯、剪的共同作用,既要防止剪切破坏还要防止小偏压破坏,这样就通过控制剪跨比来防止剪切破坏,控制轴压比防止小偏压破坏。总之,上述几点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结构的延性。71、什么是结构的模态分析?答:模态是振动系统的一种固有振动特性,模态一般包含频率、振型、阻尼...。 然而,为了便于对模态进行称呼,就以模态频率的大小进行排队,这种排队的顺序往往就是所谓的&阶&。振动系统各阶模态的分析研究。这种振动系统是指多自由度系统、连续弹性体振动系统或复杂结构物。对应于无阻尼系统各阶主振动(固有振动),各点位移具有某种驻定形态,这些点同相或反相也通过平衡位置,又同相或反相地到达极端位置,构成实模态。振动系统最低阶固有频率的模态称基本模态。模态分析可解决线性系统的如下问题:①对系统各阶模态进行响应分析,叠加各响应波形可求得系统各点的总响应;②求出各阶模态的最大响应值,再作适当组合,可求得系统某点的最大响应值;③在激励频率已知的受迫振动中,分析系统能否发生共振;④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指导人们调整系统的某些参数(如质量、阻尼率、刚度等 ) ,使动态特性达到最优,或使系统的响应控制在所需范围内。模态分析在工程中应用甚广,例如:①对航天器进行模态分析,以显示其在发射过程和空中飞行环境中的响应,从而判断它是否会损坏。②对悬索桥进行模态分析,可知它在风激励下是否会发生共振,经计算响应后还可预估寿命。③对发动机外壳进行模态分析,有助于研究振动产生噪声的成分和提供噪声的比重。④对滚珠轴承进行模态分析,有助于识别故障及发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一些大阻尼、非比例阻尼的复杂结构物(如高阻尼复合材料结构物),系统的响应不能按主模态分解,系统各点即不同相也不反相,振动无驻定形态,节点位置不固定,模态矢量不是实数而是复数。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振动系统,不能用实模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而须用复模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研究系统的响应问题。
72、什么叫周期?答: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事物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重复出现的时间叫做周期。自振周期: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基本周期:结构按基本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通常需要考虑两个主轴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基本周期。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是主要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相关.当自振周期,特别是基本周期小于或等于设计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取值为amax,按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最大。
73、什么叫线刚度?刚度:指构件或零部件在确定的外力作用下,其弹性变形或位移不超过工程允许范围?答:刚度是指:单位变形条件下,结构或构件在变形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在结构静力或动力分析时需要用到。如用位移法分析结构内力时要用到刚度矩阵,计算地震作用或风振影响时需要用到结构的刚度参数。还有在设计动力机器基础时也需要用到结构刚度参数。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用力弯折直径和长度相等的实心钢管和木头,哪个费劲哪个刚度(弯曲刚度)就大。很显然是钢管的大吧,你有可能把木头弯折,但要弯折钢管就很难吧!用力弯折长度相等而直径不等的实心钢管,当然是直径小的容易弯折吧,那就是直径小的刚度小了。所以刚度是和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直接相关,当然线刚度还和长度有关了!一般能满足F=k△,F为作用力,△ 为位移,k即为刚度,所以刚度物理意义为单位位移时所产生的力。k可以是某些量的函数,即可为表达式。由F的不同,叫法不同。另外就是我们要说的刚度叫线刚度,即单位长度上的刚度。 比如,我们在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时。 计算柱的水平剪力时,剪力与柱层间水平位移△的关系为 V=(12ic/h2)△ 那么d=(12ic/h2)就叫柱的侧移刚度,表示柱上下两端相对有单位侧移时柱中产生的剪力。其中ic表示柱的线刚度(即ic=EI/h),h为楼层高,EI是柱的抗弯刚度(M=EI(1/p),M为弯矩,(1/p)为曲率,也满足F=k△形式)。另外还可用D值法,即考虑了梁柱的刚度比变化,因为柱两端梁的刚度不同,即对柱的约束不同,那么它的反弯点,即M=0的点会随之移动,那端强,反弯点离它越远。而且同层柱剪力分配时也是由柱的线刚度决定,因为同层位移一定,简单讲,由F=k△,谁的刚度大,谁分得的剪力就大。反过来,这也可以解释改变局部的刚度能调节内力的分布的情况。所谓线刚度就是单位长度的杆件产生单位变形所需要施加的广义力大小。
我来说两句 ()
结构热门下载
本月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5.2.7.2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Ver.112 R3 / No.2009-03
Ver.110 R2 / No.2009-02
1. &轴心受力构件
&&&&&(1)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除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除外,应按下式计算:
&&&&&&&&&&&&&&&&&&&&&&&&&&&&&&&&&&&&&&&&&&&&&&&&&&&&&&&&&&&& &&&&&&&&&&&&&&&&&&&&&&&&&&&&&&&&&&&&&&&&&&&&&&&&&&&&&&&&&&&&&&&&&&&&&&&&&&&&&&&&&&(5.2.7-5)
&& 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
&& 净截面面积。
(2)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 &&&&&&&&&&&&&&&&&&&&&&&&&&&&&&&&&&&&&&&&&&&&&&&&&&&&&&&&&&&&&&&&&&&&&&&&&&&&&&&&&&&&&(5.2.7-6)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取截面两主轴稳定系数中的较小者),应根据构件的长细比、钢材屈服强度和钢结构规范中的表5.1.2-1和表5.1.2-2的截面分类采用;
(3)轴心受压构件应按下式计算剪力
&&&&&&&&&&&&&&&&&&&&&&&&&&&&&&&&&&&&&&&&&&&&&&&&&&&&&&&& &&&&&&&&&&&&&&&&&&&&&&&&&&&&&&&&&&&&&&&&&&&&&&&&&&&&&&&&&&&&&&&&&&&&&&&&&&&&&&&(5.2.7-7)
剪力V值可认为沿构件长度不变。
对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剪力V应由承受该剪力的缀材面分担。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1)弯矩作用在主平面内的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 &&&&&&&&&&&&&&&&&&&&&&&&&&&&&&&&&&&&&&&&&&&&&&&&&&&&&&&&&&&&&&&&&&&&&(5.2.7-8)
&& 与截面模量相应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当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 而不超过 时,应取γx=1.0。
需要计算疲劳的拉弯、压弯构件,宜取γx=γy=1.0
&(2)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绕x轴)的实腹式压弯构件,其稳定性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
&&&&&&&&&&&&&&&&&&&&&&&&&&&&&&&&&&&& &&&&&&&&&&&&&&&&&&&&&&&&&&&&&&&&&&&&&&&&&&&&&&&&&&&&(5.2.7-9)
&&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轴心压力;
N'Ex && 参数,N'Ex=π2EA/(1.1λ2x);
&&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Wtx &&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对较大受压纤维的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 等效弯矩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a. 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
无横向荷载作用时:βmx=0.65+0.35M2/M1,M1,M2为端弯矩,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无反弯点)时取同号;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有反弯点)时取异号,|M1|≥|M2|;
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βmx=1.0;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时,βmx=0.85;
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βmx=1.0;
b. 悬臂构件和分析内力未考虑二阶效应的无支撑纯框架和弱支撑框架柱
&&βmx=1.0
②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
&&&&&&&&&&&&&&&&&&&&&&&&&&&&&&&&&&&&& &&&&&&&&&&&&&&&&&&&&&&&&&&&&&&&&&&&&&&&&&&&&&&&&&&&&&&&&&&&&&&&&&&&&&&&&&&&&&&&&&&(5.2.7-10)
&&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 截面影响系数,闭口截面 η=0.7,其他截面 η=1.0;
a. 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承的构件,应根据两相邻支承点间构件段内的荷载和内力情况确定:
所考虑构件段无横向荷载作用时:βtx=0.65+0.35M2/M1,M1、M2为端弯矩,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无反弯点)时取同号;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有反弯点)时取异号,|M1|≥|M2|;
所考虑构件段内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βtx=1.0;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时,βtx=0.85;
所考虑构件段内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βtx=1.0;
b. 弯矩作用平面外为悬臂的构件
&&&&&(3)弯矩绕虚轴(X轴)作用的格构式压弯构件,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 &&&&&&&&&&&&&&&&&&&&&&&&&&&&&&&&&&&&&&&&&&&&&&&&(5.2.7-11)
式中Wtx=Ix/y0,Ix为对X轴的毛截面惯性矩,y0为由X轴到压力较大分肢的轴线距离或者到压力较大分肢腹板边缘的距离,二者取较大者;φx,N'Ex由换算长细比确定。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可不计算,但应计算分肢的稳定性,分肢的轴心力应按桁架的弦杆计算。
&&&(4)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双轴对称实腹式工字型(含H形)和箱形(闭口)截面的压弯构件,其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5.2.7-12)
&&&&&&&&&&&& &&&&&&&&&&&&&&&&&&&&&&&&&&&&&&&&&&&&&&&&&&&&&&&(5.2.7-13)
&&&&&&&φx、φy
&&对强轴x-x和弱轴y-y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φbx、φby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系数;
&&&&&Mx、My
&&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对强轴和弱轴的最大弯矩;
N'Ex、N'Ey &&
参数N'Ex=π2EA/(1.1λ2x),N'Ey=π2EA/(1.1λ2y);
&&&&&Wx、Wy
&& 对强轴和弱轴的毛截面模量;
&&βmx、βmy
&& 等效弯矩系数;
&&&&&βtx、βty
&& 等效弯矩系数。
&&&&&(5)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双肢格构式压弯构件,其稳定性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 &&&&&&&&&&&&&&&&&&&&&&&&&&&&&&&&&&&&&&&&&&&&&&(5.2.7-14)
&& 在My作用下,对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1)在受压构件中,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
&&&&&&&&&&&&&&&&&&&&&&&&&&&&&&&&&&&&&&&&&& &&&&&&&&&&&&&&&&&&&&&&&&&&&&&&&&&&&&&&&&&&&&&&&&&&&&&&&&&&&&&&&&&&&&&&&&&&&&&&(5.2.7-15)
&& 构件两方向长细比较大值;当&30时,取=30;
当&100时,取=100。
&&&&&&&&&&&&&&&&&&&&&&&&&&&&&&&&&&&&&&&&&&&&&&&&&&&&&&&&&&&&&&&&&&&&&&&&&& &&&&&&&&&&&&&&&&&&&&&&&&&&&&&&&&&&&&&&&&&&&&&&&&&&&&&&&&&&&&&&&&&&&&&&&(5.2.7-16)
当强度和稳定计算中取γx=1.0时,b/t可放宽至 。
(2)在工字形及H形截面的受压构件中,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
&&&&&&&&&&&&&&&&&&&&&&&&&&&&&&&&&&&&&&&&&&&&&&&&&&&&&&&&& &&&&&&&&&&&&&&&&&&&&&&&&&&&&&&&&&&&&&&&&&&&&&&&&&&&&&&&&(5.2.7-17)
&& 构件两方向长细比较大值;当&30时,取=30;
当&100时,取=100。
当0≤α0≤1.6时:
&&&&&&&&&&&&&&&&&&&&& &&&&&&&&&&&&&&&&&&&&&&&&&&&&&&&&&&&&&&&&&&&&&&&&&&&&&&&&&&&(5.2.7-18)
当1.6&α0≤2.0时:
&&&&&&&&&&&&&&&&&&&& &&&&&&&&&&&&&&&&&&&&&&&&&&&&&&&&&&&&&&&&&&&&&&&&&&&&&&&&&&&&(5.2.7-19)
&&&&&&&&&&&&&&&&&&&&&&&&&&&&&&&&&&&&&&&&&&&&&&&&&&& &&&&&&&&&&&&&&&&&&&&&&&&&&&&&&&&&&&&&&&&&&&&&&&&&&&&&&&&&&&&&&&&&&&&&&&&&&(5.2.7-20)
&& 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计算时不考虑构件的稳定系数和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 腹板计算高度另一边缘相应的应力,压应力取正值,拉应力取负值;
&& 构件两方向长细比较大值;当λ&30时,取λ=30,当λ&100时,取λ=100。
(3)在箱形截面的受压构件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
&&&&&&&&&&&&&&&&&&&&&&&&&&&&&&&&&&&&&&&&&&&&&&&&&&&&&&&&&&&&&&&&&&& &&&&&&&&&&&&&&&&&&&&&&&&&&&&&&&&&&&&&&&&&&&&&&&&&&&&&&&&&&&&&&&&&&&&&&&&&&&&&&&&(5.2.7-21)
② 压弯构件
&&&&&&&&&&&&&&&&&&&&&&&&&&&&&&&&&&&&&&&&&&&&& &&&&&&&&&&&&&&&&&&&&&&&&&&&&&&&&&&&&&&&&&&&&&&&(5.2.7-22)
&&&&&&&&&&&&&&&&&&&&&&&&&&&&&&&&&&&&& &&&&&&&&&&&&&&&&&&&&&&&&&&&&&&&&&&&&&&&&&&&&&&&&&&&&&(5.2.7-23)
(4)圆管截面的受压构件,其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应超过100(235/f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弯矩分配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