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hu亲子鉴定多少钱钱

[转载]六部门联合整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行为 - 采集机器人 - 上海大学乐乎博客--思考,交流,分享,行动,成长,快乐
采集机器人
& [转载]六部门联合整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行为
18:00:48&|&[转载]六部门联合整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行为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吕诺)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六部门16日联合召开全国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为期8个月的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8.06,“两非”行为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和全国妇联日前联合制定《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在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期间开展专项行动,分部署、集中治理和督查评估三个阶段进行,依法打击“两非”行为。
  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此次行动要大力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的先进理念,破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要全面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及有关单位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行业自律,提高职业操守,坚决拒绝“两非”行为;要把查处“两非”案件作为这次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对涉案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要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完善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登记、孕产期全程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对B超使用、终止妊娠药物销售使用、非医学需要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等重点环节的整治;要不断强化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打击“两非”、统计监测等各项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
  会上,浙江省、湖南省介绍了当地整治“两非”行动的经验做法。六部门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各省(区、市)分会场参加会议,全国273个市(州)、1125个县(市)设立了分会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div class="votes" id="Score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贴子:
(不得超过 50 个汉字) (输入完内容可以直接按Ctrl+Enter提交)[转载]杨士林:45岁后我把自己藏起来 - 采集机器人 - 上海大学乐乎博客--思考,交流,分享,行动,成长,快乐
采集机器人
& [转载]杨士林:45岁后我把自己藏起来
18:00:24&|&[转载]杨士林:45岁后我把自己藏起来
善解甲骨文
  这是一个悠久的话题了。一个人要到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上呆一段时间,除了维持生活的东西之外,只准他带一本书、一张碟……这似乎是一个判断人的精神生活的最好通道。如果是你,你会带上些什么?我们以这种独特的视野窥探城市人的内心,探讨人的精神实质,以别人的思想,观照我们的追求。
  【杨士林印象记】
  皖籍文化奇人杨士林,仿若悬崖上的一棵青松。他的经历堪称传奇:早年弃政从文,中年潜藏不出,自甘寂寞,沉醉艺文,诗文书画考古鉴赏相互打通。
  听闻他的名字有些时日了,兔年春节期间他偕夫人踏访合肥,与老友晤谈,并应邀赏析三两位藏家物品,于是得以近距离访谈。言谈间,杨士林释放出的信息之密集,令人乍舌。他臧否古今书家学人时,均以坐标定位,金句妙论迭出。杨士林有真性情,多年来冷眼旁观,敢于指陈流弊,对待友朋与后学却又温良恭俭让,尽显名士风范。在书艺上,杨士林“不取唐人”,颇好文质彬彬之宋风,读研宋词,临苏轼黄庭坚,亦追摹郑板桥,曾三下扬州遍访其踪。杨士林还喜好访遗址,捡瓷片,藏奇石,玩古玉,“调素琴,阅金经”,书画奇崛,人亦有高古之风。诚如熟悉他的一位朋友说,杨士林是位遗世独立的高人。
  【杨士林小传】
  1947年生,号怀沙居士,凤台人,当代书画家,美术理论家,收藏家,文化学者,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蚌埠市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协理事、安徽省书法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在政府多个部门任过职,后弃政从文,专心于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参与野外考古调查,并组织主持阜阳西汉汝阴侯墓考古发掘。醉心于古陶瓷收藏和鉴赏30多年,举办过古陶瓷培训班并为之讲学。其书法作品有“瘦硬”、“古朴”、“沉静”之美,作品曾在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展出,于合肥、珠海等地办过个展。出版有《郑板桥传》、《郑板桥评传》、《金文百联集》、《游心集》、《洪武中都城陶瓷萃珍》等。
  弃政觅清静
  橙周刊(以下简称为“橙”):生于凤台,长期在阜阳、蚌埠工作,杨先生酒量不小吧?
  杨士林(以下简称为“杨”):年轻时能喝一点,但没有酒瘾。最多也就半斤左右。
  橙:相传张旭、怀素喜欢酒后写字,现代也有搞书法的人说喝酒更有激情,是这样吗?
  杨:西方推崇酒神派,中国没有。酒之于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不太一样,前者(事后)可以改,后者不行了。我觉得微微的喝点酒,对于创作可能有点刺激,但书法创作需要好的氛围,一种虚静的氛围。创作前我不爱喝酒,如果(我)酒喝多后写字画画,第二天就撕掉了。
  橙:你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20多年前,担负一些地方的领导工作,但随后你毅然弃政从文,这种“转身”,一般人很难做到。
  杨:我个人比较喜欢清静的氛围和感觉。我从基层干起,辗转过多地多部门,从政时的环境和工作节奏,与我内心的需求有矛盾,权衡之下,我选择了艺术这条路。其实,在太和工作时,我就做过县里的首任书协主席,当时还把厦门的书协主席请到太和搞交流。
  推崇个性书家
  橙:你自幼习书但未拜名师,无师自通,也算一个奇迹吧。
  杨:谈不上奇迹。(练习)书法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师古人,一个是走科班,我走的是碑帖为师,年幼时能接触到的碑帖,偏文人书法家,像赵孟,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迷上了有个性的书家,黄庭坚是一个,还有苏轼。苏轼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内心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而且,苏轼是相当有独立人格的。此外,对八大山人我也很偏重,他是先佛后道,他也是很追求自由的,当时佛教处于衰落期,八大由佛回到道,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八大倾向于庄子,很有批判性,你看他画的鱼、鸟,很有情绪。除了八大,我对徐渭和郑板桥也很推崇。
  橙:据说你是“楷自《铁山摩崖》”,这是什么样的碑帖?
  杨:一般人不大清楚这个,《铁山摩崖》是佛经刻石,其字在楷隶之间,篆书的笔意很浓,字的结构章法奇美,可以说是诸法皆备,与我个人喜欢的气息相契合。
  橙:刚才说到临帖,做学生时我们也临过帖,但没有一个成为书家。
  杨:临碑帖要以笔法为中心,不少人注重的是临字形,不是学方法。搞什么都要方法,现在学校教学重知识轻方法论,做学问没有方法,是做不出来的。朱熹讲学注重方法论,王阳明也是。
  善解甲骨文
  橙:你现在还临帖吗?
  杨:一直在临帖,这几十年来,我对甲骨、金文下的功夫很多,金文很有嚼头,我专门出过一本书《金文百联集》。金文章法的空间构成,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空间意识生成之祖,是沟通天人之际的艺术的自然大法。
  橙:甲骨文目前能解读出来的3000字左右,你都认识吗?
  杨:能认识。综合郭沫若和一些学者的研究,甲骨文解读出来的不到3000字,一个甲骨片拿到手(我)能解读,去年春天,北京古玩城的一个负责人拿了10块(甲骨)碎片,让我鉴定,我看后认为有3片是后刻的。
  橙: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杨:先看包浆,龟腹甲、背甲的包浆都有差别,沁色也不完全一样。其次,看文字的刻划,古代的刀不锋利,刻的慢,能看出刀的转折程度。再者,字的风格不一样。
  橙:家里有甲骨吗?
  杨:有的。搞鉴定,有个铁的规则,就是知真识假,必须见过真的。鉴定是比较学,又是物证学。
  橙:你去过安阳吗?那里出了很多甲骨片。
  杨:以前就接触过,但最系统的、大规模的实物观摩,还是1984年看到的,国宝级的(甲骨)都给看了,那年在安阳召开了首届国际安阳学术讨论会,主持会议的是胡厚宣,学术界的权威人物,国外学者也来了一些名家,日本的有欧阳如水,美国的是周策纵。
  橙:怎么会参加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安徽就你一个人去的?
  杨:当时我在(蚌埠的一所)学校(当校长),我是因为搞甲骨文书法受邀请过去的,会议有一个星期,安徽去了3个人,包括我在内,都是蚌埠搞书法的。
  追寻郑板桥
  橙:看过你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上的一幅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字中有画意。而你不仅能书,还善画。
  杨:书画同源。对我来说,绘画是书法的一个延伸。
  橙:有人评价你的书风尚“奇”,我也看过你的书画集,觉得绘画上有郑板桥的遗风?
  杨:有些影响。我出过两本写郑板桥的书,一本是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郑板桥传》,另一本是199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万字的《郑板桥评传》,这两本书后来又在台湾出版了,比较受欢迎。
  橙:写郑板桥得有资料,你是国内掌握郑板桥资料最多的?
  杨:最多不敢说,但确实花了很大工夫。我对郑板桥感兴趣,是觉得自己的阅历,与他有相似的地方,有过进退,爱好与追求也相同,而且当时我过了而立之年,感慨很多,苍茫世事,风雨人生,是很能与“酒情跳荡,市上呼驺;诗兴癫狂,坟头拉鬼”的心境相吻合的。
  我去过郑板桥的故里和旧游之地,目的是想呼吸一下那里的空气,想从中嗅出点什么来。我从他的出生地兴化,到他潦倒客居的扬州,他读书的地方天宁寺,就是今天的扬州博物馆,此外他当官的地方我都跑了一遍,搜集了不少资料。
  橙:写作时畅快吗?
  杨:内心愉悦,有解脱感。我写《郑板桥评传》,花了3个月,有一夜一口气写了两万字,那时我在固镇新马桥的省干校代课,学校安静,写起来也快。
  首次评估“韩美林”
  橙:你还比较欣赏“清四家”之一王铎的字?
  杨:他有个性,但内心缺少一点东西,他的字比较张扬,也比较奇崛,我临过他的帖。我最推崇的还是苏、黄,章草上都有吸收。
  橙:几种书体中,最喜欢写行书还是草书?
  杨:比较喜欢狂草。我写过《中国狂草书派论》。
  橙:赵朴初给你写行草册页的题跋,是哪一年?
  杨:90年代初,我一个朋友去北京看望朴老时,带了我的册页,朴老当时躺在医院的床上,看到我的册页,就问“这个人还在不在”,然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士林先生书法精珍,古艺出新,真赏也。”
  橙:你认为赵朴初的字有什么特点?
  杨:朴老有诗人的气质,字静,字中有诗意。古人的字画多有静气,现在的少。
  橙:启功的呢?
  杨:启功是我比较敬重的人,他的字有学者气,不过偏于理性化,情感过滤的太多了。
  橙:你有个身份,文化部艺评委委员,听说专门给韩美林作品作过权威的评估?
  杨:08年11月,我因邀请,给韩美林艺术品作整体评估,以前从未有过,这次评估涉及雕塑、书画、设计等,现在对于韩美林作品的评估,一般也是以我那次评估为准。
  45岁后潜藏起来
  橙:1992年你在合肥、珠海办个人书展后,好像再也没有类似的活动了。
  杨:潜藏起来了。搞艺(术)和从政是两条路,从艺要一门心思的,要把自己藏起来。人一生起码要走通一条路。九二年在合肥办的展览很轰动,王涛主持的,鲍加、张良勋都出席了,有人评价我的书法是“开安徽书坛之新风”。但我正是通过那次展览,发现了自己作品的问题。
  橙:发现了什么问题?
  杨:从古人和现代两个方面相比较,觉得(自己)欠缺的东西多,一个是技法不够完善,有些想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来,其次是知识结构和个人修养不完善。人到了一定阶段,要明白自己站在什么地方,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橙:哦,你参加工作前读书到什么程度?
  杨:初中毕业,工作后主要靠自学,1984年到1987年,是在安师大中文系读的书。
  橙:你“潜伏”到什么时候?
  杨:一直到现在。“万人如海一身藏”,我把苏轼的这句诗作为座右铭。
  橙:1992年,你45岁,突然刹车了,会做点什么呢?
  杨:40岁前或许能玩点小聪明,但小聪明只能玩一时。那时我怕自己江郎才尽,决定要进补。所以除了(蚌埠)书画院的活动,一般笔会都不参加了,书展不办,书画集也不出。
  橙:难道就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杨:大量读书,同时转向学术研究,以及考古与收藏。那些年对老庄哲学与佛教禅宗有过钻研,在《美术史论》、《书法研究》、《文物》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理论文章,尤其是我从安阳回来写了第一篇探讨淮河文化的文章《淮河文化摭谈》,提出“淮河文化”概念并希望作系统研究。欧远方(曾任安徽日报总编辑、安徽省社科院院长等)在(世)时,看到我写的文章,推荐发表在《安徽省战略研究通讯》上,还同我深入地谈过几次。之前《哲学大视野》发表了我写的《淮河文化谈片》,这篇文章获得了论文一等奖。那时我(还)组织主持了一些在蚌埠举办的学术活动,如中国首届道家美学与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台湾书法家邀请展。同时,很用心地带了一批学生。回头来看,带学生实际上是提高了自己。现在的蚌埠青年书画群体,不少人是当时我带出来的。
  橙:搞收藏对你的进补有什么作用?
  杨:搞艺术要养气,要吸收多方面的养分。收藏古器物,是在与古人对话,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橙:你认为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出关”?
  杨:如果身体条件许可,在我现在及今后一阶段,我会创作更多作品,也会更好。
  “但开风气不为师”
  橙:在你看来,淮河文化有什么特点?
  杨:上古文明中,淮河文明应放在第一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主体都在淮河流域,道家文化是在淮河生成的,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孟故里都是居于泗水流域的源头,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相撞击的交汇点在淮河流域。淮河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过去很多学者认为文化源头是一元的,但现在更多的倾向于多源头,多元文化又相互交融,其边缘不是直的,切块也并不整齐,文化板块之间相互渗透。
  淮河是中国的“四渎”之一,在四条流向大海的河流里,淮河是最适宜居住的,它处在南北分界线,淮河两岸的山不高,但茂密,河流不太宽,但水运条件极好,可以说在上古时期,淮河比长江和黄河更有利于先民居住,现在的考古发掘也都证明,淮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要比黄河流域早,距今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布淮河流域,从河南贾湖遗址到新郑裴李岗出土器物测定,其9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要比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将近2000年,从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来看,其内容之丰富,刻划之精美,远非西安半坡遗址仰韶刻划符号所能比。淮河文明的历史考古已成完整的序列。
  橙:或许是因为你的潜藏,现在知道你是安徽“淮河文化”鼓吹者的很少。
  杨:龚自珍有句诗,“但开风气不为师”,把我忘了就可以了。
  橙:听说你还是灵璧石收藏和研究的领先者?
  杨: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研究淮河文化时,多次到灵璧实地寻访考察,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玩灵璧石,当地人也只是把灵璧石开发成地砖、石壶、茶杯、烟灰缸等,30多年过去了,今日之状,不可同日而语。
  去景德镇70多次
  橙:让我好奇的是,你怎么会组织主持阜阳西汉汝阴侯墓的考古发掘?
  杨:完全是从工作出发。阜阳西汉双古堆1号墓、2号墓分别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夏侯灶和他妻子的墓葬,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汉简,竹简内容涉及10多种古籍,其中就有价值很高的佚书《苍颉篇》,整理出来的汉简《诗经》,是目前传世的最早的本子。文献的东西,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以讹传讹,真正可靠的,是“地下博物馆”。但我们这30年出土的东西,有些并不被认同,一些人以想当然的东西为条条框框,这是方法上有问题。
  橙:为什么这么说?
  杨:比如说元青花的争论很大,其实存世量还是不容低估。尤其是民间窖藏的东西,往往都是好东西,但一些人以为见于著录的,有过报道的才算正宗,实际上民间没有被记录的还有不少,学术界一些观点和做法很僵化。我到过景德镇70多次,调查中发现,即使是战火纷飞的1948年,景德镇瓷器烧造量最少的一年,也相当可观,你想想,一千多年来,景德镇烧造的瓷器有多少,民间流传的又有多少?
  橙:全国的古陶瓷遗址你都去了?
  杨:从90年代开始,我就跑窑址,江西的、河南的、河北、浙江的,等等,有名的古窑址都跑了。
  橙:安徽的寿州窑、繁昌窑,也看了?
  杨:是的,安徽有很好的瓷土资源,烧的也不错。
  橙:跑了那么多窑址,收集了不少瓷片标本吧?
  杨:我采集的标本,是成系列的,像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齐全的。一个人搞艺术,研究文化,要吸收方方面面的营养,不能缺,现在有些书画家缺少厚度。
  中都城中捡碎片
  橙:你出版有《洪武中都城陶瓷萃珍》,书中的瓦当和瓷片都是你收藏的吗?为什么对凤阳中都城的文明碎片感兴趣?
  杨:瓷器我涉猎的比较早,在瓷器上我进攻的最高目标是元青花,偶然一个机会到凤阳,查资料发现北京一个考古专家王剑英,在他的《明中都》书里提到了中都城在长达六、七年营建过程中,烧造了大量琉璃及瓷砖瓦和装饰构件,这段时间恰恰是元代瓷器向明代瓷器转变的阶段,于是我就带着学生去中都城寻找标本,当时还没人关注那里,当地人看到我们在地里找,笑话我们捡瓦碴子,那些年我采集了不少标本,我那本书的封面照片,就是洪武釉里红龙纹瓦当,很珍贵,是在一个农民的房屋墙上发现的。
  橙:根据采集的标本和史料,你有什么独家发现?
  杨:洪武官窑是洪武二年(1369)开始烧造的,历史上有说是洪武二年、(洪武)十八年、(洪武)三十五年的,根据洪武二年建中都城的记载,准确的年份是洪武二年,现在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我发现,元代创烧的极富盛名的枢府瓷(卵白釉)到洪武时期就很少见到了,原因出在当时釉料主要用于烧造中都城的建筑构件,慢慢地,这个品种就没有了。
  橙:你怎么看待中都城建到三分之二了,突然就停工了?
  杨:元末社会动荡,战争的破坏性很大,而明初又干了那么大一个工程,高峰期百万人次在修建,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你看散落在中都城的汉白玉“中华第一础”,得多粗的木材才能竖在上面作立柱啊,因为工程繁重,工匠们又吃不上,不断闹事,朱元璋的那一帮弟兄与迁来的富豪大户们,又不愿在贫瘠的朱家门口建府邸居住,更重要的是因为劳民伤财,社会矛盾加剧,朱元璋不得不下旨停止了这项工程,但他在中都城搞了个留守司,还让儿女回乡时都来这里看看,吸取一下教训。我以前看到留守司的碑刻,想拓下来,因故耽搁了。
  婺源捡漏元青花
  橙:搞收藏有过失手和捡漏的经历吗?
  杨:早期练兵时有过,后来就少了。收藏要有经济实力,但眼力好,照样能买到好东西。90年代初到婺源,县城还没一辆出租车,当时我坐摩托车到了思溪附近的一个村子,有户人家门前有棵大樟树,风景很美,我在他家就买了个元青花香炉。在当地,我淘到的元青花有几件。这20多年来,我到徽州没有间断过。
  橙:当时花了多少钱?如果卖的话,会值多少钱?
  杨:现在会有个好价钱,当时花费不多。
  橙:你卖过瓷器吗?
  杨:转过手,以藏养藏嘛。
  橙:你现在还办古陶瓷鉴赏培训班吗?
  杨:那是1999年到2006年在蚌埠办的,办了6届,现在不搞了。
  橙:除了瓷器、玉器和灵璧石收藏,你家里藏有老字画吗?
  杨:我收藏字画不在乎名气,在意画的好不好。徽州许承尧的东西,我收了他的一些对联,黄宾虹的也有,是在皖南收的。
  橙:你一度“潜伏”,又从文,还搞收藏,经济压力有吗?
  杨:早期收入微薄,捉襟见肘。后来,孩子们成家立业了,经济状况好转些。我是有选择的收藏,也搞些藏品交换。一些朋友还给了我帮助。
  带本《道德经》上孤岛
  橙:按照孤岛访谈的习惯性提问,就是让你一个人到一个孤岛上去,只准带一本书或一张碟,你会带什么?
  杨:带老子的《道德经》。“静者心多妙”,我需要老子的大智慧,更需要他的方法论。
  橙:带碟子呢?
  杨:这个接触少。要带,也和古文化相关的碟子。
  橙:如果可以带件古器物?
  杨:宋瓷或古玉器都可以。宋代瓷器是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
  橙:你现在长期居住在北京,这次回到合肥有什么印象?
  杨:我是2005年从蚌埠到北京的。这次回来发现合肥变洋气了。顺便说一句,30年来,城市变化很大,人们忙于建设,但我觉得这30年需要好好总结,对于下个周期有帮助。 (张扬/文 张东俊/摄)
<div class="votes" id="Score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贴子:
(不得超过 50 个汉字) (输入完内容可以直接按Ctrl+Enter提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a鉴定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