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购物攻略旅行攻略一览无遗

  距离上次在印度尼泊尔过春节又过了一年,虽然不是第一次在欧洲旅行,但是在欧洲过春节还是第一次。多发点儿图片做成一个风光片吧,跟看贴的人一起再旅行一次。。。    欧洲处处拍来都是好风景,先贴几张喜欢的图片。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图片   
  为啥不说法国而是巴黎呢?因为季节的原因,这次去法国只是到了巴黎一个城市,实在不好意思称去过法国。法国南部的很多美景冬季都不太理想,所以也不打算这次花时间。法航的班机都要在巴黎停靠,索性停下来玩儿几天吧。不过巴黎应该是一个欧洲旅行的中转站,以后肯定还会再去。    旅行一共17天。行程如下:  上海[飞机]——巴黎(5天)[飞机]——巴塞罗那(3天)[飞机]——格拉纳达(2天)[汽车]——塞维利亚(2天)[高速火车]——马德里(4天,包括一天高速火车往返托雷多)[飞机]——上海    两人费用共计38000人民币。其中交通费20000,旅店8500,吃饭5200,门票2700,剩下是签证费,零散花费。  
  前期准备:    签证:这次在西班牙领事馆办的,很顺利。需要预约,10月底约的,排到12月初。西班牙领事馆需要的材料要比上次在希腊领事馆办的少好多,需要单位配合的只有一份准假证明和工资证明,存款也不要求冻结(据说是唯一一个申根签证领事馆不要求冻结存款的),本人也是考虑到存款利率一直在降,为提高签证成功率,主动要求冻结了三个月。申根签证费涨了快一倍,两年前三百多,这次六百多了。    机票:上海至巴黎,马德里经巴黎返回上海。只比较了法航、荷航以及汉莎。网上订了最便宜的法航,含税7000元/人不到。后来有人推荐阿联酋航空,燃油附件费有竞争力,而且吃的好。要去迪拜停一下,不过也可以顺便去玩儿两天。    本人对法航的服务不敢恭维,可能法国人的浪漫在工作中就演变成了随意吧。一直就听说法航行李不见是出了名的,居然自己也会遇到,好在是回到上海的时候才发生。在机场等了很久,最后不得已登记了行李查找的申请。第二天打电话去问得知有疑似的行李跟着第二天的航班到了上海,锁头也不见了,里面的东西被翻的底朝天。最上面有一个法国机场附的说明,大概就是此举造成的不便请见谅云云。也不知道只有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的行李是否有如此兴师动众的必要。    另外,回程的位置是在网上挑选的,并CHECK IN。机场领了登机牌之后,上飞机前的一刹那被告知我的座位被换了,跟LS差了二十多排,原因居然是别的家庭需要坐在一起!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也是一个家庭呀!不管如何交涉,飞机门口的人员就是说已经没有在一起的位子了,后来在系统的屏幕上让我随便选。挑了一个中间隔两个人的位子,上飞机之后跟一个法国小姑娘换的。可能是被他们随意换位子的人实在太多了,关闭舱门之后清点人员总是不对,飞机迟迟不能起飞,后来警察都上来了帮助清点,进行了快2个小时。以后去欧洲再不坐法航了。    上次去欧洲乘坐的是我最喜欢的新航,经停新加坡,确实绕的有点儿远。不过吃的好,电视比法航的清晰很多,影片好看,长途也不觉得难受。如果有人跟我一样没事就想去新加坡,新航确实是最佳选择。    由于没有担保也无邀请,办理签证之前就按要求预订了所有的宾馆和机票,需要事先熟悉当地的交通、治安、景点的位置甚至机场的情况,的确做了大量的功课。虽然已经有了很多次两人自助游的经历,还是要花时间滴,特别是第一次看到巴黎轨道交通图的时候(有二十多条线路,简直就是一个地下城市),真是有点儿晕。事实证明,我们一路非常顺利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完备的事前准备。值得!  
  巴黎印象:    巴黎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优雅”的城市。塞纳河两岸、岛区以及香街、凯旋门区域是步行的好地方,可以白天,晚上反复步行,景色很美。市中心的建筑宏伟华丽,随便看看都是美景,曾经有个法国人在国内问我家里的房子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我问他什么是新房子,法国人说少于100年的就算新房子,按照他的定义,这次在巴黎看到了很多很多老房子,很有特色的街道和住宅。逛巴黎还是随意些比较好,穿过大街小巷,跟着跑步的、遛狗的、骑两轮电动车的,路过香香的面包店品尝一下法国面包,或在超市里补充点儿饮料,累了就找家路边的咖啡店喝杯咖啡。有时候坐在广场的长椅上喝一后自带的纯正铁观音热茶,讨论下一步要去的方向。5天的时间又不想跑的太远,所以可以慢慢挥霍。    天气:冬天不是游览欧洲的好季节,因为LS的假期没有选择,不得已还是冬天来了。每天都会下雨,但是每天也都会出太阳,甚至万里无云。有时很妖的会下起太阳雨,头顶上一片云彩也没有。巴黎的温度与上海接近,虽然纬度比上海高,地中海的气候让巴黎相对湿润。房间里都有暖气,非常舒适。冬季游览巴黎的行程常常要根据天气来随机安排,当然也要靠一点儿运气。大量的室内参观尽量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吧。    巴黎人:很热情。没有遇到传说中会说也不说英语的情况,都很愿意跟我们打招呼,也愿意用英文帮我们的忙。巴黎人长的比西班牙人好看,干净、修长且时尚。  
  巴黎的街道路牌
  塞纳河岸
  典型的巴黎街道
  吃饭:    主食以面包为主,比较常见的有牛排、鸡肉、色拉、土豆(炸的片状条状等)。餐厅税19.6%。只遇到一家CAF&E是在menu的价格外另算税的,其它像在卢浮宫,凡尔赛宫还有后来吃的两顿海鲜都是含税的菜单价格。普通的两份套餐,加色拉,café (或啤酒)基本上都是30-40欧一餐。    强烈推荐一家吃海鲜的餐馆Leon,地铁4号线vavin站出来,在Raspail和Montparnasse路口向东在Montparnasse路上1百米左右。我们吃了两顿,发现恨晚。特色是一种贝壳类的海产和大虾用各种方式烹调,上来是一个大大的铁锅。海鲜色拉有三文鱼、两个大虾、两个面条包着的炸虾肉,好多蔬菜,12.8欧。铁盘海鲜17.2欧。还有一份炸薯条,法式面包,点了500ml的leon beer,吃的很饱,一共38欧。  
  LEON餐厅的特色菜三文鱼色拉
  每一个人都有去,梦幻的浪漫之都的梦想。实现了真好。期待更多的精彩帖子。
  SF..夜景真漂亮!!!
  哇。好期待。  估计下辈子。。。。
  真不错啊,期待更多的照片以及西班牙之行。
  Leon餐厅的照片
  常见的套餐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吃起来的份量可比看上去大,烤鸡差不多上来半只,牛排绝对不比王品的小,总之在巴黎点菜经常会点多。    牛排套餐烤鸡套餐
  轨道交通:    之前坐过差不多十个国家的地铁吧,比较下来最喜爱的还是巴黎的轨道交通,虽然第一次看地图的时候晕了好一会儿,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或者迷宫。一共有14条地铁,5个轻轨,6个RER线路,370多个站,据说每500米之内必有地铁站,无论去哪里都很方便。每个车站都有地图,很容易辨认,坐几次就熟悉了,每天早上出门拿着地图给自己设计换乘路线也是一种乐趣。    巴黎的交通信息以及交通图参考下面网址,贴图上来的反倒没那么清晰。  /touristes/index.php?langue=en    法国人将塞纳河北岸称作右岸,南岸为左岸,是面朝河水流动方向定的,这和古代中国的定义也相反,中国取名是面朝源头,因此将长江以南称为“江左”。    住宿:这次预定的MERCUE Raspail Montparnasse很满意,法国Accor旗下的连锁宾馆,干净整洁,位置极佳。位于14区,VAVIN地铁站出来就能看见,M4,M 6都很近。预定前了解过巴黎的治安状况塞纳河南部区域好过北部,6区,14区都是不错的。房间暖气比较大,穿夏天的衣服睡觉也有点儿盖不住被子。淋浴也好,晚上非常安静。美中不足是上网费用高,WIFI也要4欧一小时。早餐还可以,羊角面包好吃,自助的白煮蛋百吃不厌,鸡蛋很香,尤其是蛋黄,比菜场买到的草鸡蛋还要好吃不少。水果种类多,光葡萄就有两种,新鲜而且甜。还有达能的多种口味酸奶,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再出门。宾馆的BAGAGE KEEPING是自助收费的,1欧一个大箱子,不够再来一个,24小时有效。  
  Tips:     1. 巴黎吃饭的价钱相对固定,在卢浮宫、凡尔赛宫里面的餐厅,还是街边的café,价钱都不差太多,最多10%-20%的差异吧,跟中国不一样。所以就逛到哪里吃哪里吧。    2. 吃饭有给小费的习惯,看着给,一般是找下来的硬币吧。刷卡的我看有人特别拿出硬币留下来当小费的。    3. 买地铁票:我们计算过,4-5天的行程还是买10次票最合算。1.6欧一次,10次是11.4欧,可多人使用。二圈里面随便换乘,不出站就是一次,除了凡尔赛宫,两个机场之外,主要景点都在二圈之内。巴黎的橙卡是一周有效,32欧左右,从周日开始计算,如果不是经常去远的地方,比较难值回票价。二圈内的地铁只是进站检票,出站不管。换乘RER的话需要再检票,RER出站也要检票,需要把车票保管至出站。需要从二圈之内去郊外的话就在进站的地方直接买票到目的地,票价都一样,可以自己设计线路。    4. 冬季的巴黎9点天才刚亮,17:00后开始黑了。所以很多景点也是9:30后开门,早早关门。商店通常9:30开门,19:00关门,周四到21:00关门,周日全天不开。所以基本上想白天参观了博物馆,晚上逛商店是很有困难的。    5. 戴高乐机场退税在Departure 楼层(我在T1退的,其它T可能也有),先去TAX REFUND的柜台盖章,然后到AMERICAN EXPRESS的柜台拿钱,中间有十几米远,总体来说挺方便。机场的安检很慢,需要解皮带,看鞋的情况有的要脱鞋,总之是脱到通过小门不叫为止。安检后里面没厕所的(安检门上有提示),如果晚点的话就出来再安检吧。    
  MTR & RER
  加油,继续啊
  非常不错,希望有空去转转
  现在就去逛逛巴黎的景点吧...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法国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大广场,面积约8.4万平方米。位于塞纳河北岸戴高乐广场与卢浮宫之间,是香榭丽舍大街的东起点。协和广场始建于1757年,1763年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法国大革命中改名革命广场(Place de la Révolution),路易十六即在此被处决。1795年改为现名。广场周围由雕塑和喷泉环绕,另有8座雕像,代表法国8座主要城市(里尔、斯特拉斯堡、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布雷斯特和鲁昂)。    协和广场中央是1831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予法国的拉美西斯二世方尖碑,高23米,有3400年历史。这个方尖碑只是两个拉美西斯二世方尖碑的其中一个,另一个方尖碑因为太重,以当时技术未能运送到法国而被留在埃及。1990年代,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将留在埃及的方尖碑归还给埃及政府。    说句题外话,在法国看到不少艺术品都说是原属国赠送的,究竟是怎么来的还真是不好说。    
  协和广场的喷泉      
  国家博物馆,最近中国的国宝就是在这里拍卖的. 真让人气愤!
  橘园美术馆    从协和广场走向绿草如茵的杜乐丽花园时,不要错过靠近塞纳河岸的橘园美术馆,这里展出莫奈的组画《睡莲》,共八幅,两个展室。《睡莲》以微妙的光色之变著称于世,在自然光线下展现其惊人的美丽。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印象•日出》 (Impression, Sunrise) 描绘莫奈看日出的感觉。这幅画在1874年公开展出后,引发了许多争论,印象派(Impressionnisme)名称的由来就是来自此作品。    开放时间: 9:45-17:15;周二休馆。门票:7.5欧    
  莫奈的睡莲
  玛德莲教堂(La Madeleine)    巴黎最大的一座希臘神殿式大教堂,也是都會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座落在巴黎歌劇院附近的瑪德蓮廣場上(後方是巴黎遠近馳名的Faucho高級食品店,橱窗的食品展示很漂亮,进去发现排了长队,还是WINDOW SHOPPING)。    整座建築外觀引人注目地是由系列成排的科林斯大圓柱(共有52根,高20米)所環繞支撐,形成謹嚴大方的柱廊,正面頂著三角型山牆,山牆浮雕裡描繪著「最後審判」圖,入門口銅門上有聖經十戒浮雕像。入口左邊有耶穌受洗雕像,右邊是聖母的婚禮雕像。教堂內寬廣的空間裡,大殿天蓬由五大宏偉的大圓拱頂構成,但前後殿則是半圓形,相當原創性及壯觀,是巴黎所有教堂中最別開生面的一座。神聖的祭壇上有精雕細琢地瑪德蓮昇天大雕像,是19世紀義大利名雕刻家夏樂 馬羅切提(Charles Marochetti)的傑作。教堂兩面系列科林斯大圓柱間,引人注目的左右各四位聖徒大雕像。當然人們發現這座教堂的光源來自天蓬大圓拱頂,沒有任何彩繪玻璃。     从教堂朝向皇家路(Rue Royale)方向,协和广场、塞纳河及对岸的国会大厦一览无遗,是欣赏巴黎街景设计的焦点之一。    
  教堂外观玛德莲升天大雕像
  照片怎么不全呢?
  莫奈的睡莲    (清晰程度没问题,印象派作品)  
  橘园美术馆的其他画作
  协和广场
  荣军院,全称为荣誉军人院。位于法国巴黎第七区,是一座军事博物馆。    荣军院始建于1670年,当时法王路易十四要建一座军队的医院。  拿破仑•波拿巴的陵墓1861年搬到荣军院教堂下面。这里每天吸引大量的游客,拿破仑棺椁位于一楼中,游客自二楼环形走廊朝一楼瞻仰。这里还有一些拿破仑的其他亲属和其他将军的陵墓。荣军院中还有法兰西军事博物馆(Musée de l’Armée)。    军事博物馆、荣军院和穹顶大教堂需购买联票,考虑到对于军事以及参观拿破仑墓地的兴趣不是太大,未进入参观。      荣军院外观
  街头漂亮的点心店
  不错,请继续!
  青铜雕像
  中午在玛德莲教堂边上的CAFé MADELEINE 要了两份套餐,14欧一份。份量相当大,早知道一份就可以了,看来法国人胃口真大(图片在上面)。店里的CAFé 很好喝,4.5欧一杯,税近20%是不包含在菜单价格里的(是我们这次在欧洲遇到的唯一一个),不过环境确实不错,喝着咖啡,在温暖舒适的室内欣赏巴黎街景,很享受。  
   加尼叶歌剧院(Opéra Garnier),通常称为巴黎歌剧院(Opéra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一座新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由法国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叶(Charles Garnier)所设计,被认为是新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之一。    1860年12月,法国艺术部决定兴建巴黎歌剧院,在171件作品之中,年仅35岁的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叶作品脱颖而出,不过那时候他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1861年夏天,歌剧院开始着手兴建,不过问题接种而来:首先是地基下面有条溪流使地基无法稳固,再来就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第四次革命使尚未完成的歌剧院停工。就这样在1862年奠基的巴黎歌剧院在重重困难下方于1875年正式启用,建造费一共超过4,700万法郎。    
  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日,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击败了俄奥联军,法国的国威达到史无前例的顶峰。为了炫耀国力,并庆祝战争的胜利,在日拿破仑宣布在星形广场(今戴高乐广场)兴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而归的法军将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师夏尔格兰的设计开始破土动工。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巴黎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    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庆国庆节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下通过;而每当法国总统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    
  凯旋门凯旋门上的浮雕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Île de la Cité)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Île de France)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    从卢浮宫可以沿塞纳河步行到巴黎圣母院,景色浪漫迷人。巴黎圣母院比想象中要宏伟,从每个角度看都完全不同。在教堂里坐了一会儿,赶上唱诗。全场起立,拿着曲谱和歌词跟着领唱的人唱了一会儿。虽然听不懂唱的什么,只是觉得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配上安静祥和的优美旋律,听了让人很舒服。    仰望
  巴黎圣母院局部
  巴黎圣母院唱诗内部的建筑模型花窗
  后面看侧面看
  门前的广场最后再来张正面的。太喜欢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了!
  蒙马特(Montmartre)    巴黎大区位处于巴黎盆地(le bassin de Paris)中央,塞纳河自东南方向流入巴黎,环流西岱岛(Ile de la Cité)后从西南方向又流出巴黎,大体上在巴黎地图上画了一条斜上抛抛物线。塞纳自南而来又向南而去,原因是巴黎北部的蒙马特(Montmartre)高地相对于巴黎其它各区而言地势实在是高,塞纳无法逆其而上。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 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爱之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The lift to Montmartre
  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    在蒙马特高地还是巴黎近郊一个小村庄的时候,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就已是人们欢聚消遣的集会场所,现如今则成了一个画家和艺术家的聚集地。广场大致位于蒙马特区的中心位置,紧邻圣彼埃尔教堂和圣心大教堂。 十九世纪末的著名画家如保罗高更、卢梭、雷诺瓦、毕加索、布拉克等都曾在此为生计作画。天气好的时候这里总是游人如织,画中的和画外的风景和人物总一样的 美丽宜人,不知究竟是画美如人还是人美如画?    
  去蒙马特高地可以做地铁至Abbesses站,这里是巴黎最早的地铁站,简单有特色,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出站后向北一直沿台阶向上走,差不多在最高处就可以看见圣心堂。the oldest MTR station
  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Cœur)是法国巴黎的罗马天主教堂,供奉著耶稣的圣心,位于巴黎北部的高地蒙马特上,为巴黎著名的地标之一,于1914年建造完成。    圣心大教堂整体的风格有很浓厚的罗马-拜占庭的色彩,可能是对于拥有新巴洛克风格的巴黎歌剧院的一种反应。许多圣心大教堂设计是包含着国家主义的元素的,拥有3个拱的门廊,在两侧装饰著圣女贞德与路易九世的骑马雕像;19吨的Savoyarde钟是1885年时在Annecy(在1860年被萨伏依所并吞)所铸造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钟之一。    圣心大教堂是由Chateau-Landon所开采的石灰华岩所建成的,这种岩石会不断的渗出方解石,可以确保圣心大教堂既使在风化与污染的影响下,依然可以保持着白色的外观。    圣心大教堂的圆顶有巨大的马赛克,被称为基督圣像(Christ in Majesty),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马赛克之一。圣心大教堂外围包括了一个供人们冥想,拥有喷水池的花园。圣母堂的圆顶式开放给游客参观的,可以从这里看到巴黎市(大部分是位在圣心大教堂的南方)的全景。    
  圣心大教堂
  像不像拍集体照?
  其实是在跟着一个乐队表演卡拉OK大家唱,乐队颇具专业水准,脍炙人口的经典英文歌曲由这么多人在圣心堂门口一起合唱, 好自由的艺术氛围!卖艺的黑人也吸引了很多游客。
  看到巴黎市(大部分是位在圣心大教堂的南方)的全景。
  LZ照片拍的不错,跟团的人默哀走过~~
  喜欢我帖子的人还可以跟着去年的帖子去印度和尼泊尔逛逛。    /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50069.shtml  
  卢浮宫:    卢浮宫(法语: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宫,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    卢浮宫扩建工程,是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此工程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玻璃金字塔成为卢浮宫的入口处。    因为时间有限,另外我们也不是非常陶醉于艺术的行家,只安排了一天的参观行程,也就是走马观花。参观卢浮宫是因为它的名气,也可以顺便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吧。确实有点儿附庸风雅之嫌,哈哈。。。    为了提高参观效率,我们特地前一天去拿了地图同时买了本画册,晚上制定参观路线。事实证明,前期的准备还是相当正确的。9点开门,人很少,自动售票机购票很方便,9欧/人(真是便宜,国内像样点儿的景点就要过百了)。有包和衣服免费寄存处,尽量穿轻便、舒服的衣服,一天下来很需要体力的,可以带水、相机、书籍以及贵重物品。之后就直奔二楼的蒙娜丽莎,画作确实比想象中的小,从各个角度都观赏了一会儿,再微笑着与蒙娜丽莎合影。当时大厅里基本没人,胜利女神前面也没什么人。然后再从一楼开始按顺序在地图和画册的指引下参观。当然,等我们一楼参观好,再次来到二楼蒙娜丽莎的时候,就是人山人海,只能挤着看了,想在各个方向看已经不太可能。    
  蒙娜丽莎胜利女神
  里面有一些临时展厅,赶上毕加索的临时画展,大部分画作是一个主题的多个VERSION。    走完一楼、二楼就没力气了,在二楼的咖啡馆里要了两份套餐,一瓶当地的啤酒,靠窗边吃边欣赏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窗外阳光灿烂。    
  爱神吻活普赛克:罗马大理石雕,雕像的性感和半透明特征使其显得高雅华贵,被米拉买下后又转让给了拿破仑。
  女神与蝎子,作家波德莱尔认为这座裸女雕像是1845年展览会最杰出的作品。路易十五的王冠:镀金银,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法国国王的王冠,路易十五加冕时用过,上面的摄政王钻石在印度发掘,达140.64克拉。(钻石好像是被换了)
  拿破仑三世的套房的大客厅:可变成容纳250人的剧场田园风格动物瓷盘:法国约1560年,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是彩釉陶瓷艺术的黄金时代,贝尔纳.帕利西则是该领域最著名的人物,瓷盘上的动植物看上去犹如真物。鹰形壶,又名叙日尔的鹰
  很多人围着的肯定是珍宝了。。。原来是维纳斯:公元前130-100年,是卢浮宫的最珍贵的希腊艺术品。
  再来两张维纳斯和胜利女神的照片
  弓箭手:公元前约500年,上釉立体瓷砖。达流斯一世统一伊朗后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宫殿,弓箭手瓷砖是整个宫殿最华丽、最著名的装饰。献祭品的女人:公元前约1950年,彩色木雕。猫木乃伊人木乃伊
  睡眠中的厄马弗蒂:是希腊海尔梅斯神和阿芙罗迪女神的儿子,形体具有男女两性的特征,床褥是十七世纪加上去的,此举反而降低了作品的价值,有悖于希腊原作家的初衷。夫妻棺材:公元前六世纪末,肘下的垫子是两个装酒的带子,代表复活酒。妻子半卧在丈夫身旁,证明与希腊相反,伊特鲁立亚女人与男人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梳妆台:由水晶、金箔玻璃、镀金青铜构成。
  皇帝-拿破仑一世加冕,雅克-路易.大卫,皇帝拿破仑向首席画家大卫预定的,用于纪念加冕盛况,大卫没有在画上表现拿破仑被加冕的场面,而是记录了拿破仑为皇后约瑟芬加冕的情景,教皇为她祝福。还有一幅收藏于凡尔赛宫。
  哈姆拉毕法典碑,公元前十八世纪上叶,法典被刻在石碑上,卢浮宫拥有最完整的一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前1792年 - 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产生于3800年前。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1901年在伊朗发现,为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圆柱上端有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    
  达芬奇岩石旁的圣母,另一幅相同的画现藏于伦敦。达芬奇画作拉斐尔画作
  卢浮宫其它照片
  卢浮宫外景
  狮身人面像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上的浮雕
  LZ的帖子坚定了我去巴黎的信念~~
  请继续。。。。。。  很好   很好  
  想去就一定要去。巴黎是一个值得去,而且值得重复去的地方。
  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有特点,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了。这座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建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当时是1900年前后,俄法两国在百年前还是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长地将桥通向拿破仑墓。大桥两端四只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它的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别显眼。    塞纳河的两岸,都种植着繁茂的梧桐树,从船上看过去,蓊蓊郁郁。树林的后面,就是庄严的建筑群。河北岸的大小皇宫,河南岸的大学区,河西面的埃菲尔铁塔,还有位于河东段城岛上的巴黎圣母院,等等,都以富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形态,展现出了它们所共有的华美风格。    亚历山大三世桥
  巴黎,向往的城市。
  继续,楼主,很巴适,请问没买东西吗?3.8W耍得紧不紧张?  
  好帖要支持,照片很漂亮 :)
  3.8W不包括购物的钱,如果从旅行方面来讲还是不紧张的,只要不是很败家,能玩儿的挺宽裕。住宿可以在好地段找干净舒适的宾馆,吃饭呢也是玩儿到哪里吃到哪里。本人比较喜欢的是通过多掌握一些信息来做到在取得差不多服务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费用,那种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的节省不要。    
  多谢跟团的支持啊!看来要快点儿写了。
  凡尔赛宫    地铁到凡尔赛宫是4圈,2.9欧/人,40分钟左右,中途要换REA。下车后顺着人群走700米到达凡尔赛宫门口,门票13.5/人,包括中文讲解(不包讲解的不知有卖否,这个是标准门票)。穿过花园里面还有两个小型宫殿,大特丽亚侬宫和小特丽亚侬宫。门票在一起5欧/人,有多媒体(中文)讲解。个人喜欢小特丽亚侬宫,更加精致些。    在凡尔赛宫中的花园里的餐厅吃了午饭,两份意大利面,一份色拉,两杯咖啡,一共32欧。环境一流,味道一般,总体来说还可以,吃完饭在花园里散步,还不错。      本人爱吃,现上一张餐厅的照片餐厅外景
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皇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为了安置其众多的“正式情妇”,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在凡尔赛宫花园中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亚农宫:1687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    
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王后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    礼拜堂卢浮宫之外的另一张拿破仑加冕图
  皇后的卧房。据说有十几位皇族都是在这张床上诞生的,按照当时的规矩,皇后生产时大臣们都在房间里围观,以证实小皇子的身份。
  凡尔赛宫的花园
  还是花园
  楼主去没去埃菲尔铁塔?怎么没看到?
  铁塔是最后一天去的,所以放在最后了,稍等啊......
  卢浮宫正面
  镜厅的灯柱
  小特里亚农宫
   小特里亚农宫
  天空的颜色真是那样的蓝吗?  好喜欢。
  哈哈。。。天空就是照片上的颜色,除了个别拍歪了调整一下之外,没有PS过的。
  请问你们出去游玩除了已经在网上订好的机票等,其余住宿,吃饭,交通等都是带大量的现金吗?还是拉卡呢?
  回答楼上的问题,我们去的巴黎和西班牙在住宿、吃饭以及交通方面绝大多数都可以用信用卡,只有那些小商贩要用现金,买水果和小东西之类。有个别的宾馆在收信用卡和现金方面有小小价格上的差异。我们估计了一下,17天的行程如果能刷卡就刷卡,带500欧元现金应该足够了。不放心的可以多带点儿。。。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    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极为壮观。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 埃菲尔铁塔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而且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    我们在第五天的早上没什么事情可做,又来到埃菲尔铁塔,决定爬到二层,在一百多米的不同视角再看看巴黎。做电梯可达三层,当天有雾,售票处提示在三层视野将受影响。    埃菲尔铁塔在我的感觉里始终是一个钢铁的怪物,跟巴黎的建筑风格不如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融合的那么恰当。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    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极为壮观。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 埃菲尔铁塔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而且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    我们在第五天的早上没什么事情可做,又来到埃菲尔铁塔,决定爬到二层,在一百多米的不同视角再看看巴黎。做电梯可达三层,当天有雾,售票处提示在三层视野将受影响。    埃菲尔铁塔在我的感觉里始终是一个钢铁的怪物,跟巴黎的建筑风格不如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融合的那么恰当。    
  登塔指示牌
  欢迎有品味,追求高质生活的25-30岁姐妹加qq群:,交流美容时尚资讯,畅谈生活,情感,娱乐八卦
  虽然不大喜欢,还是放几张钢铁怪物的图片吧
   网络不好,今天就跟巴黎说再见吧,明天去巴塞罗那走走
  好漂亮。。。  什么时候我也能去。。。
  好亲切呀,写得也很详细。    下面这间:    强烈推荐一家吃海鲜的餐馆Leon,地铁4号线vavin站出来,在Raspail和Montparnasse路口向东在Montparnasse路上1百米左右。我们吃了两顿,发现恨晚。特色是一种贝壳类的海产和大虾用各种方式烹调,上来是一个大大的铁锅。海鲜色拉有三文鱼、两个大虾、两个面条包着的炸虾肉,好多蔬菜,12.8欧。铁盘海鲜17.2欧。还有一份炸薯条,法式面包,点了500ml的leon beer,吃的很饱,一共38欧。      这个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间餐厅,常常去的。它家的啤酒味道不错,比利时啤酒啦。铁板的我倒没吃过,一般都是一个铁锅的那种青口,没怎么吃过虾。它家分量很足的,你们可真能吃。
  遇到同道中人了,好开心!    它家的分量真的很大,性价比高的好餐馆呀。到了巴黎就要适应巴黎人的大胃口吧。旅行中不能少了美食呀,现在想想还有点儿流口水。。。    
  铁塔上拍的市区景色这是一层拍的这是两层拍的,明显收到大雾的影响,三层已经全部在云雾中了
  抱歉啊!上面一层和二层的照片贴反了,大家反过来看吧。    
  最后再来一张喜欢的铁塔夜景。看过了就一起去巴塞罗那吧。。。
  巴塞罗那    计划这次西班牙之行也缘于很多年前看到画册上高迪的建筑,被这个疯狂的建筑天才的想象力所折服,打算有一天一定要亲眼去西班牙看看高迪的作品。于是有了这次西班牙、巴黎之行。    这座城市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位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名叫高迪。把这座城市称为高迪的巴塞罗那一点儿也不过分。高迪的建筑以复杂、怪异著称,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到这位建筑大师的高明之处,在怪异外表下的实用性、功能性以及建筑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现代和时尚的。    巴塞罗那的建筑、装饰、公园、家具等等都太有特色了,在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甚至是相近的作品。在老城区的街道上听到相当专业的美声男高音独唱,在古埃尔公园里的双人吉他以及扬琴独奏,在旧港的长椅上吹着地中海的风闭目养神。。。许多小的细节也成为我们对于巴塞罗那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
  飞机    
进出巴塞罗那都选择了vueling的飞机,廉价航空,在网上订票的时候就买了行李托运。食物5欧左右一份,饮料2欧以上。    
优点是飞机比较新A320,停靠的都是主要机场,巴黎在戴高乐机场CDG,巴塞罗那在BCG,都有地铁抵达,这个很重要。可以省去赶飞机的时间和交通费。有的廉航虽然机票便宜,但是加上到达偏远机场的交通费也不便宜了。订之前都在网上研究比较过的。不过起落都在最远的TC,走起来也有点儿累的,廉价的没办法。    
缺点也是非常明显,不知道是我们运气不好还是经常如此。那就是改航班时间非常随意。我们巴黎出来的航班被推迟了几个小时,离开巴塞罗那的航班又被提前了几个小时,而且是改了多次的结果,这样我们在巴塞罗那的时间就比计划的少了一天左右。圣山都没去成(去那里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我们又不想玩儿的太累,只好放弃),遗憾的很。在机场候机也两次都晚点。随意更改航班时间就发邮件通知一下,真不知道如果在路上不方便看邮件咋办。 飞机飞行的很不平稳,第一次像是战斗机一样陡峭的冲上天空,第二次更是摇摇晃晃的飞上天,机舱里一片尖叫,降落也晃的非常厉害,不舒服。落地后大家自发的集体拍手,庆幸能安全着陆吧。
  地铁    
巴塞罗那的地铁远不如巴黎发达,机场到市区可以坐renfe train, 2.8欧/人,30分钟一班,坐到sants后再换各个线路的地铁。市区里一般都能坐地铁到达,10次票7.7欧,买出来是1张票,可以多个人反复用,每用一次就在票上打印一行。就是进站之后把票再送出来下一个人再打票进站,单次票1.35欧/人。地铁换乘不如巴黎方便,通道很长,大多数都赛过上海人民广场以前一、二号线换乘的长通道,有的站居然两个站台不能换,如果进站后发现错了方向,要到对面的站台只能先出站再进站,票就白买了。我们咨询了当地的人,确实如此。大一点儿的站就可以换站台,也不知道设计的人是咋想的。      住宿    
这次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便宜Hostel,3天包早餐一共128欧(付信用卡的话加点儿手续费),名字是Hostel 4 fun,个人认为性价比一般,不是强烈推荐。位置在老城区,离旧港很近,隔一条马路就是沿海的观光大道,走几分钟就到兰布拉步行街和哥伦布纪念塔,地段好的没话说。地铁就在哥伦布纪念塔那里,还有一站Barcelona站也不远,黄绿线都很方便的。  
Hostel是一个古老的石头建筑,很有西班牙风格,外门相当大,能开进一辆坦克。进门大理石的黑白楼梯和两端的装饰物相当气派,楼层很高。Check in 在三楼,房间在4楼。每天逛完都累得爬不上去(无电梯)。房间里除了床,小衣橱,一个台子之外就没东西了,都是宜家的廉价产品,有的还是中国造的。卫生设施公用,还算干净,上网免费。可以使用厨房进行简单的烹饪,Hostel提供早餐,面包、牛奶、麦片、café、果汁,我们自己买了火腿和鸡蛋,早上改善一下。 缺点是噪音有点儿大,而且噪音都来源于内部,外面的一点儿也听不到,可能是建筑结构的原因。走廊里细微的声音都觉得很响,本人一贯是睡得很熟的,居然曾有被隔了几个房间的手机短信声音吵醒的经历。  Hostel 的门口
  吃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起西班牙就想起海鲜饭Paella,还有那些美味的tapas(前菜)。比巴黎的饮食丰富了很多,有地中海风格,在西班牙十多天也没吃腻,回来还会想。遗憾的是我们一张像样的海鲜饭照片也没留下来,原因嘛,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海鲜饭通常是点完之后20分钟才上来,等上来的时候已经饿了,每次都迫不及待的开吃,根本没人会去想到先拍个照片。    著名的Rambla大街的步行街两边到处都是海鲜饭,价格也差不多,找家顺眼的进去吃就行,室内室外都可以。中午在步行街户外的位子上要了两人份的海鲜饭套餐,四个tapas,两人的海鲜饭,两份啤酒,加小费一共20欧,好吃又不贵。吃的多了之后发现海鲜饭还是差别挺大的,配料和酱料的味道非常重要,因为是用生米一起做出来的,海鲜的味道都在饭里。    说道巴塞罗那的海鲜饭,不能不提到Lafonda,位置在兰布拉步行街靠近哥伦布雕像一头,背对着哥伦布雕像两条马路左右的右手边走进去,大概十米附近就能看到。性价比极高,两个人24欧,包括双人海鲜饭,一份色拉,一份前菜(鱼和虾球炸的+色拉),两份纯水。环境很不错,看起来像比较高档的餐厅。    小偷:巴塞罗那的治安显然不如巴黎,一路上遇到几次小偷,甚至还有骗子。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在能双手保护到的地方,进出地铁以及换乘地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人主动搭讪的话要提高警惕。我们就是想当好人,差点儿被人骗。切忌切忌。。。  兰布拉大街tapas
  很向往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和老公一起去,努力攒钱,嘿嘿!
  能否给我一份攻略?
  thanks!
  相关的旅行攻略我都会陆续贴在这个帖子里的,如果有什么没提到的,楼上的可以随时在帖子里聊吧,只要我知道一定详细回答。    
  顶一下,关注高迪的房子。
  在看高迪的房子之前,先来认识一下高迪吧,或许你就能知道为什么只有高迪会设计出那样的房子。    
安东尼•高迪-克尔内特(Antoni Gaudi i Cornet,日-日),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Catalan Modernisme”建筑家。    
高迪出生于雷乌斯(Reus),世代是做锅炉的铁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解构能力与雕塑感觉;又因小时患有风湿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锐的观察大自然,使他日后成为师法自然的建筑师。    
高迪从观察中发现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他曾说过:“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所以终其一生,高迪都极力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当中几乎找不到直线,大多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与有机型态的物件来构成一栋建筑。高迪喜爱大自然,特别注意动物、植物及山脉的造型。他观察入微,他所看到的自然美并不是刻意的美,而是具有效用、实用的美,所以寻找到他所要的美感——自然就是美,美即是实用性,实用即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即是实用的展现。    
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      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筑学天才。看来,他也已认同了这样一个真理: “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高迪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由高迪设计和古埃尔出资建筑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个创作者所渴望的东西: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      
高迪终生未娶,他与女人似乎是无缘的。他曾经说过:“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据说,他年轻时曾有过一段罗曼史,但后来那位姑娘另作了选择。她是对的。      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显得有点傻气、疯癫。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成天是一副阴沉沉、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过翻译。他只带了两个学生在身边,多一个他都嫌烦。他似乎觉得,只要与这两个学生交往,就能保持他与整个世界的平衡了。      他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他的穿着更是随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衬衫是又脏又破。看着他那副穷酸样子,还真有人拿他当乞丐施舍。当他74岁外出被电缆车撞倒时,没有人想到他就是高迪,没有路人赶快帮忙送他到医院,后来由劳动警察送他到穷人医院,两天之后高迪与世长辞。   
  巴特洛公寓:    门票16.5欧/人(是我们此行最贵的门票,看过就知道还是值得看的,确实略贵了一点儿),门票包括中文语音导游,听着语音讲解可以更细致的了解高迪的建筑,尤其是在华丽外表下的功能考虑。游览要2个小时左右,从外观上看巴特洛公寓与周边建筑相比显的特立独行。周边建筑也是同时期西班牙建筑大师的杰作,现实主义风格。可能是有了高迪在的缘故,其他大师的建筑都很少被关注。旁边的房子其实也很漂亮
巴特略之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以圣乔治和恶龙的故事为背景的屋顶及正立面,上釉的波状麟片瓷砖如恶龙背部,使得刺在龙脊上的十字架格外耀眼;而屋子的外观,则以受难者的骨头为窗饰,增添童话故事般的氛围。      再以海蓝缤纷的磁砖拼贴出“海洋”的主题,所营造出的海洋味儿正象征加泰罗尼亚人与海为伍,冒险犯难、追寻自由和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      屋子内部的设计,同样令人惊奇。高迪利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瓷砖、陶瓷,拼凑出如在深海中的天井,而以流线的柚木,做为家具、楼梯扶手、窗框、书桌、椅子等豪华家俱,雍容华贵。  客厅的大窗客厅门壁炉
  天花板抛物线走廊像鱼脊的楼梯扶手,跟手型完美贴合
  蓝色天井,每一个房间都有自然光走廊的水纹玻璃看出去的天井,像一个海洋世界
  露台的墙壁露台门口的彩色柱子天井越到上面颜色越浅
  屋顶屋顶的烟囱
  走廊在多媒体室挥笔留言,中文的。欢迎大家去的时候找找。
  继续关注喜爱的巴塞罗那
  真开眼界,看到迪高设计的房子。谢谢了/
  迪高的设计真让人震撼!
  更正:上面关于天井的颜色描述应该是这样的,越到上面蓝色越深,这样设计是为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从天井下面向上看,呈现出的颜色是一样的。  
  楼主继续,你的照片和讲解都很好,如同身临其境
  谢谢楼上的鼓励,再接再厉!    
  米拉之家    
巴特洛之家再往前一小段路就是米拉之家, 同样是高迪的名作, 门票9.5欧/人。    
占地一万一千平方公尺的米拉之家(Casa Mila),堪称高迪落实自然主义最成熟的作品。从里到外,整个结构既无棱也无角,全无直线的设计营造出无穷的空间流动感。      因为采用乳白原色的石材,米拉之家又被巴塞罗那人昵称为采石场(La Pedrera),外观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白色波浪形建筑,配上精雕细致的锻铁阳台,显得雄伟大器而且豪华精致,令人佩服高第对铸铁素材之熟捻,并能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米拉之家位于转角,高第想尽所有的方式节省空间,首先是建筑的外观采用看起来厚重,但实际上非常薄的石材板;又设计了两个天井,住家平面图因此成为甜甜圈形,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家中各个空间还得以互相串连,不但节省走道空间,内部也没有任何一道墙是不可拆的,可谓是节省空间到最后一厘米,不论在当时还是今日,应该都是大胆、科学,而且前卫的设计。    
除了外观摄人,待你登上屋顶时,十几个造型新颖前卫的“外星悍客”矗立其上,恍如穿越时空,呈现出的未来世界令人莞尔,其实这些都是排烟管或水塔,只是高迪习惯将其美化,变成一个美丽而可以游憩的地方,不得不再次慑服于高迪丰沛的想像力,即使近百年后的今天来看,一样前卫耀眼!      不过,建于年的米拉之家,命运坎坷,虽然原为工业巨子的豪宅,后来却沦为赌场,也曾翻身为补习班和分租公寓。      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才在1986年由卡沙文化基金会(Centre Calture Caixa Catalunya)以九亿西币买下,又以十亿西币整修,而重现其美丽。    
  高迪设计的椅子一楼的精美楼梯
  公寓里面有几间20世纪早期的家具布置的房间,大多数楼层都有人正在居住,没有开放。总体来看公寓里面没有巴特洛公寓精彩,但也是处处体现出高迪的超想象力的风格。最后在来一张正面的照片,个人认为米拉之家最有特色的是正面和屋顶。而巴特洛之家处处都是精彩。
  高迪真是个天才!不过看他设计的建筑真有点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或许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一步之遥,楼主继续!
  米拉之家再往前走就到了亚洲之家(巴罗.固德拉斯宫)以及尖顶屋(特拉德斯之家),都不是高迪的作品,同样很有特色,不过只能外部参观。亚洲之家的楼梯装饰得非常华丽,常在明信片上能看到。尖顶屋
  尖顶屋的阳台
  亚洲之家
  亚洲之家的楼梯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古埃尔公园,高迪的又一建筑杰作。    古埃尔公园    地铁出来一直跟着路标走,大部分上坡道都有电梯,直通公园门口,这里简直就是童话世界。公园里空气新鲜,散步很舒服。长廊下面有人弹吉它,旋律动听,配上公园的奇异景色,我们从早上逛到中午才离开。公园是免费参观的,位列巴塞罗那免费参观的景点之首。     古埃尔(Eusebio Guell)高迪的挚友,一位纺织、航业巨子,热心社会改革, 欣赏霍华德的花园城思想,1881年委托高迪为他在巴黎罗那郊区的纺织工业区设计一个工人村,后取名古埃尔领地。1900年古埃尔又委托高迪为他设计一处供中产阶级居住的小区,取名古埃尔公园,公园位于佩拉达山坡,规划的每一栋住宅都可以得到阳光并可以府览以大海为背景的巴塞罗那市容,遗憾的是已建成的住宅只有两栋,一栋是为古埃尔家庭设计的,另一栋后来被高迪买下并一直住在那里。高迪的艺术风格在古埃尔公园规划设计中如鱼得水,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建筑、雕塑、色彩、光影、空间以及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古埃尔公园从建筑艺术上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从经济上说却是一大失败。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原因很简单: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      公园地图
  地图上中间的部分是正门,过会儿会有正门的很多图片。从地铁出来按着指示走势从那个红色的圆点进入公园的,感觉从圆点出进公园更好,一路上像探险一样,最后来到最精彩的正门。
  公园布局沿构图中心有一条轴线,有些古典味道,大门两侧分别是警卫室和接待室,建筑平面为椭圆形,屋顶是传统的加泰隆尼亚式砖砌穹顶,碎石砌筑的墙、色彩帮斑斓的马赛克装饰和10m高的装饰性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注目,因而公园从一开始就把人们吸引住了。进入公园,沿轴线布置大台阶和跌落水池、喷泉,导向一座由69根陶力克柱支起的大厅,大厅屋顶是个广场或露天剧场,高迪称之为“希腊式剧场”。屋顶广场的排水方式很特殊,雨水渗入在土中,通过沙、石过滤层穿过中心排到容量1200m2的地下沉淀池。  公园最精彩的是独具特色的立体廊道体系,即可防晒又可避雨,廊道下都是廊,顶上是路,廊道有单跨的也有双跨的,少量地段还是双层的,廊道由四部分组成,它断断续续、曲曲折折地和园内道路连成一体贯穿全园。廊道的支柱由粗糙石料砌筑,石料原地取材,根据自然形状稍稍加工, 砌筑后原汁原味,依山就势,层层叠叠,维护了原有的自然地貌,虽是人工建造,不仅一般游客注意不到,不经提示的内行也往往会疏忽。    
  陶力克柱支起的大厅
  斑斓的梦幻般色彩
  著名的彩色蜥蜴
  蜿蜒的长椅
  有攻略的要顶 ,狂顶!
  上面的那个长椅是高迪的学生设计的,当时高迪已经开始着手他一生中最不朽的作品(后面有详细介绍)。无暇顾及古埃尔公园。他的学生还真是得到他的真传。。。
  正门望进去的景色
  大台阶和喷水池
  正面再来一张
  上图右面的门洞里有个老外在弹奏扬琴(外国曲子),特别动听。所以在这附近流连忘返,拍了很多照片。    
  喷水池近景
  接待室的屋顶
  门口的警卫室,太漂亮了,不说肯定没人能猜到
  下面呢?????    哈哈,好象赶上直播了  神往之
  很不错,谢谢楼主。
  真好看,再顶一下!
  接着昨天的古埃尔公园,昨天太困了不得不睡了。。。大厅屋顶的广场或露天剧场,高迪称之为“希腊式剧场”
  广场看出去的景色
  为啥传上来的好多照片都看不到?想贴都没法贴。
  古埃尔公园里面的一栋别墅(似乎是唯一一栋)
  奇异的廊道
  再贴张招待室的
  彩色马赛克蜥蜴
  最后上一张大台阶全景,真是太喜欢了
  去看看高迪最不朽的作品:圣家族大教堂    门票11欧/人。教堂和古埃尔公园内的高迪博物馆联票是13欧/人,因此可以先去教堂,再去古埃尔公园,在公园里买博物馆的票是5.5欧/人。教堂无中文语音讲解,4欧/人另付。上电梯2.5欧/人,遗憾的是我们去了好几次上电梯的地方,都被告知电梯坏了或者停用,在大教堂逗留了两个多小时都没坐上电梯,后来去放映室看了一会儿教堂的建筑过程以及结构的讲解,边上还有一个展室,主要是揭示高迪的建筑元素与大自然的关系,真是太奇妙了!     
  高迪后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遗憾的是他几乎用尽毕生精力设计的两个教堂均未全部建成。    高迪对人类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圣家堂。圣家堂是一座象征巴塞罗那或加泰兰人身份的教堂。高迪自1885年起设计第一张圣家堂的草图,1914年后则以全部精力投入圣家堂的建造,不再接任其他新的建筑设计工作。整座教堂只完成了东西两侧塔堂,圣家堂建筑物大部分至今仍在建造,也许还得花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高迪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圣家堂了。他每天从格尔公园步行十几公里到圣家堂工作,直到最后因为年迈不得不离开格尔公园的住处,住进圣家堂的工作室里。在那里他每天工作、祈祷、做礼拜,很少出门。如果出门,那也是为圣家堂建筑工程募款。     繁复的细节与装饰是高迪作品最让人着迷的地方,这样的姿态似乎与现代建筑运动截然相反。我们今天到处可见“极少主义”风格的现代建筑,听到的是建筑界的名言:“装饰就是罪恶”,“少就是多”。然而,建筑史或艺术史却有更多的复杂性。高迪的作品构成了现代建筑运动之外的另一条脉络。虽然他也吸收了哥特、伊斯兰教、新艺术等各家建筑的精华,但他又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它们改造成为奇异无比的建筑结构。    
  圣家堂远景
  正面的细部雕刻
  圣家堂大教堂已经盖了一百多年了,难道还要再盖一百年?建筑速度有问题啊,联想我们国内的建筑速度(不讨论质量问题),真想问一下要不要我们国内的建筑工程队帮忙啊,呵呵。  只有宗教的力量才能让人类花费几辈人的时间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建筑不朽,宗教精神不朽!
  美~~~  
  神圣家族教堂位于巴塞罗那市区中心,教堂初期设计人是教区建筑师维拉,教堂风格是学院派的新哥特式,并于1882年奠基,由于基金会与设计人有矛盾,1883年改由年轻的高迪设计,高迪才过而立之年便接下如此重要的工程式实不简单,谁知这项马拉松式的工程竟耗费了高迪几乎毕生的精力。直到1926年去世时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高迪接手任务后首先研究了教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为了突出教堂在城市中的标志性地位,根据景观需要,高迪建议在教堂四周保留相应的空地,形成四星状的广场,以获得最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又尽量少占城市用地。从1883年至1893年高迪主要在原有平面上修改,不敢做太大变动。从1891年至上世纪初,由于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建成的成功,高迪开始大胆修改教堂设计。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代表耶稣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不仅是塔尖的数目具有一定的含义。高迪通过隐喻和装饰把教堂的纪念性推到顶峰。
  已经建好的4个圆塔
  高迪早期作品都有精心绘制的图纸,以后仅画草图,主要靠模型推敲设计,在漫长的设计周期中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几乎是无止境地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是名副其实的研究性设计。教堂设计的后期反映高迪的创作思想进一步发展,造型趋向纯净、抽象和粗犷。可惜高迪并没有将设计最终完成,未完成的教堂以成为建筑艺术上的重要里程碑。
  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高迪被安葬在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这座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现在的建设者已经是第五代了。由于资金匮乏,工程进展缓慢。工程平均每年耗资 300万美元。即使在资金供应很稳定的情况下,恐怕至少也还得建65年。实际上,谁也说不准究竟还得建多少年。高迪知道,这项工程开工时没有他,完工时(如果能完工的话)也不会有他。    
  教堂正面的雕塑讲述了耶稣的诞生的喜悦场景.
  耶稣诞生
  耶稣诞生
  耶稣诞生
  正面远景
  铸铁雕刻
  教堂背面讲述了耶稣受难
  耶稣33岁在十字架上受难,因此,33被看成是重要的数字.方块里的数字可以加出33个33,感兴趣的人可以试试.
  教堂内部.    按照高迪的意愿,内部应该有森林的感觉.
  内部的花窗,确实是现代风格了
  教堂侧面的建筑也很精彩
  正面全景
  在贴一张
  最后来一张背面的全景
有没有去伯纳乌啊
我的马德里啊
  天哪,光看图片就已经够震撼的了,高迪的建筑简直无法形容,很羡慕楼主,继续啊
  哇~一直都能梦想去paris~看看盛名的圣母院    很享受楼主的照片。真的很震撼~      为了给你留言~专门注册的用户~    赞啊~希望有更多的照片分享    
  跟团的驴友真让人感动啊!当再接再厉,多多分享。    喜欢伯纳乌的那位一定是球迷吧,马德里是去了,不过没去球场。也因为是最后去的,所以也要写到后面才能看到,我是按照旅行顺序写的,再等等啊。    
  看了这么多高迪的建筑,去瞧瞧自然风光吧。    巴塞罗那旧港(Port Vell):    原本还在怀疑,是不是离开了高迪的巴塞罗那就会暗淡无光,现在发现旧港就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好去处。旧港的游艇码头及其壮观,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我们沿着码头散步,水上的海鸟飞来飞去,追逐着人们扔上天空的食物。我们在海边的长椅上躺了一会儿,吹着地中海的风,喝着自己带的茶和水果,差点儿都睡着了。。。当时室外温度有20度,真是舒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班牙旅游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