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符号叫什么植物叫什么呢?

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呢?_百度知道
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呢?
提问者采纳
再力花&再力花别名:水竹芋、水莲蕉、拉丁文名:Thalia dealbata.竹芋科、塔利亚属植物挺水草本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5fcm宽25cm复总状花序花紫堇色全株附白粉温带区种优秀温室花卉花柄高达2米原产于美南部墨西哥热带植物近新引入我种观赏价值极高挺水花卉包括12于沼泽种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叶兰编辑叶兰(拉丁名:Aspidistra elatior Blume.)名蜘蛛抱蛋别名叶万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百合科、蜘蛛抱蛋属绿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鳞片叶单彼相距1~3厘米 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5f~46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少皱波状两面绿色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主要布于南各省区及海南岛、台湾岛等医根状茎入药四季采晒干或鲜用血散瘀补虚止咳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文名叶兰拉丁名Aspidistra Elatior Blume别
称蜘蛛抱蛋、叶万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二名Aspidistra Elatior界植物界门植物门纲单叶植物纲目百合目科百合科属蜘蛛抱蛋属种叶兰布区域南各省区、海南岛、台湾等英文名称Common Sapidistra药用价值血散瘀补虚止咳
这是 水竹芋
名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
提问者采纳
肾蕨 拉丁名: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别 名:蜈蚣草、圆羊齿、篦草、石黄皮科 名:肾蕨科属 名:肾蕨属见肾蕨3种(1)娱蛤草根状茎直立面鳞片甸甸枝短枝能块茎叶丛羽状复叶<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5f60厘米宽67厘米浅绿色;羽叶约3厘米叶缘尖齿干枯易脱落(2)叶娱蛤草复叶达150厘米宽15厘米直立;羽叶<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5f厘米叶边浅齿或见变种碎叶肾旅叶短深绿色向内侧旋转或向外侧扭曲变种叫细叶肾旅3羽状复叶复叶短三角形叶黄绿色[2](3)叶肾获叶厚粗糙复叶约100厘米观赏价值高应该叶蜈蚣草园林用途肾蕨观赏价值肾蕨盆栽点缀书桌、茶几、窗台阳台吊盆悬挂于客室书房园林作阴性植物或布置墙角、假山水池边其叶片作切花、插瓶陪衬材料欧美肾蕨加工干叶并染色新型室内装饰材料若石斛主材配肾蕨、棕竹、蓬莱松简洁明快充满代气息用非洲菊主花壁插配肾蕨、棕竹较强视觉装饰效药用功效肾蕨传统药材全草块茎入药全均采收主治清热利湿宁肺止咳软坚消积用于冒发热咳嗽肺结核咯血痢疾急性肠炎等环保应用肾蕨吸附砷、铅等重金属誉土壤清洁工蜈蚣草吸收土壤砷能力超普通植物20万倍种植收且每收割三吸附量重金属焚烧整处理程经严格工艺化控制蜈蚣草焚烧程砷挥发效控制且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属扩散阻隔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免带二污染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肾蕨 百度图片肾蕨种见蕨类植物拉丁名: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别名:蜈蚣草、圆羊齿、篦草、石黄皮肾蕨科肾蕨属原产热带亚热带区附于溪边林石缝树干喜温暖潮润半阴环境肾蕨内外广泛应用观赏蕨类除园林应用外肾蕨传统药材
叫肾蕨肾蕨是一种常见的蕨类植物。拉丁名: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别名:蜈蚣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肾蕨科肾蕨属,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肾蕨是中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观赏蕨类,除园林应用外,肾蕨还是传统的中药材。参考链接:望采纳
肾亏类植物
名字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个植物叫什么?有什么用?
这个植物叫什么?有什么用?
该植物根茎较粗,有着宽大的叶子,嫩叶呈现红色圆锥形。枝杆能结果 且貌似榴莲(但不知道是不是)
 菠萝蜜 (英文名:jackfruit, 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名木菠萝、树菠萝,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 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沿用至今。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现在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桑科常绿乔木,株高可达20米。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革质,有光泽,全缘或偶有浅裂。复合果卵(果实)状椭圆形,外皮绿色有棱角,常生于树干,大如西瓜,重量可达50公斤,为世界之冠,内有数十个淡黄色果囊,果色金黄,中有果核,味香甜,可食用,炒食风味佳。树性强健,适合作行道树、园景树。 [编辑本段]【繁殖】  可用播种或根茎扦插法,种子采自成熟新鲜的果实,取出种子立即播种,约经2~3周即能发芽。另春季可掘取根茎扦插或长出的幼苗栽植。用实生苗栽培,菠萝蜜约3~5年能结果。 [编辑本段]【栽培要点】  不拘土质,但以表土深厚的砂质土壤最佳。土质肥沃,则生长极迅速。排水需良好,日照宜充足。大树须根少,不耐移植,若需移植应先作断根处理,修剪枝叶后再移植,尤其秋冬季应避免移植。春夏季为生长盛期,每1~2个月追肥1次,并充分补给水份,大树甚为粗放。性喜高温高湿,生长适温22~23℃。  菠萝蜜在我国广东茂名、湛江、广西北海、海南等地产量较多。树龄约300年的菠萝蜜树,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一般4年至5年开始结果。菠萝蜜果实硕大,长椭圆形,棕绿色,一般重8千克至10千克,最大可达15千克至20千克,为水果中果实最大之王。菠萝蜜果的果实浅黄色,品种主要分为湿包和干包两大类,干包菠萝蜜果皮坚硬,肉瓤肥厚,汁少、味甜,香气特殊而浓;湿包菠萝蜜果汁多、柔软甜滑,鲜食味甘美,香气中等;成熟时,皮黄绿或黄褐色,外皮有六角形瘤突起,坚硬有软刺;肉淡黄白色,味甘甜多汁,故名菠萝蜜。菠萝蜜果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品质以干包菠萝蜜果为佳,在雷州半岛地区多为零星种植于庭院中,菠萝蜜包大味美,而闻名遐迩。  菠萝蜜春季开花,果实成熟于夏秋季节,成熟时香味四溢,分外诱人;果实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锯齿,肚里黄灿灿的果肉浓香味美!菠萝蜜的浓香可谓一绝,吃完后不仅口齿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尽,余香久久不退。连嘴馋的小孩子都知道,偷吃了菠萝蜜,是瞒不过大人的。为此,菠萝蜜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齿留香”。 另外,菠萝蜜的树一般比较高大,老树的根茎甚至是横跨马路的,长达十几米也是正常的,并且常有突出到地面,简直可以当长凳坐。
其他回答 (13)
应该是大树菠萝,可以吃的,里面有一个个的小包
你这个叫做菠萝蜜,果跟榴莲差不多的,
是菠萝蜜吧,一种热带水果
貌似榴莲,就是榴莲~
波罗蜜,榴莲会有气味的。
波罗蜜,热带植物,海南特产.
含糖量很高,是一种热带水果
菠萝蜜 (英文名:jackfruit, 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名木菠萝、树菠萝。
作用有:1、绿色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蔬菜食用。成熟时的可食部分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24.9克,以及钙、磷、铁等。炒熟食用,味美如栗,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菠萝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B族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矿物质、脂肪油等。其主要治疗的物质是从菠萝蜜汁液和果皮 中能够提取一种叫做菠萝蜜蛋白质的物质。  菠萝蜜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有一定作用。服用菠萝蜜后能加强体内纤维蛋白的水解作用,可将阻塞于组织与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及血凝块溶解,从而改善局部血液、体液循环,使炎症和水肿吸收、消退,对脑血栓及其它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菠萝蜜中提取的菠萝蛋白质与抗菌素及其他药物并用,能促进药物对病变组织的渗透和扩散,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水肿等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咽喉炎、视网膜炎、乳腺炎、产后乳房充血、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关节炎、关节周围炎、蜂窝组织炎、小腿溃疡等疾病均有疗效。此外,用菠萝蜜树汁直接外涂局部,可治疗淋巴管炎、痔疮等疾病。
2、食用菠萝蜜时应注意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是在吃菠萝蜜以前,先将其果肉放在淡盐水中浸泡数分钟,这种方法除可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外,还能使果肉的味道更加醇美。因为有些人吃了不经盐水浸泡的菠萝蜜后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风团、腹部疼痛、呕吐、腹泻、脱水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末梢循环衰竭,如唇甲青紫、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病情危重者,可致死亡。发生过敏原因,可能与其中所含蛋白水解质有关。
木菠萝【桑科】别名菠萝蜜,热带水果。
是菠萝蜜来着,味道不错
那个是木菠萝,很好吃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园艺领域专家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呢?叶片心形,叶缘有锯齿_百度知道
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呢?叶片心形,叶缘有锯齿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构树 构树我温带、热带均布论平原、丘陵或山都能该树种具速、适应性强、布广、易繁殖、热量高、轮伐期短特点其叶猪饲料其树皮造纸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种均入药树液治皮肤病经济价值高
桑科的枸树。
其他类似问题
叶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散尾葵编辑散尾葵,又名黄椰子、紫葵。拉丁文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棕榈科、散尾葵属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光滑,黄绿色,无毛刺,嫩时披蜡粉,上有明显叶痕,纹状呈环。叶面滑细长,羽状复叶,全裂,长40~150cm,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怕冷,耐寒力弱,幼树盆栽作室内装饰;原产马达加斯加,现在我国南方一些园林单位常见栽培;对吐血咯血、便血、崩漏等有相关治疗效果。[1]中文学名尾葵拉丁学名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别
称黄椰子、紫葵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初生目科棕榈科亚
科槟榔亚科族槟榔族属散尾葵属种散尾葵分布区域原产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世界各热带地区多有栽培。目录1形态特征2生长习性3地理分布4主要价值&#9642; 药用价值
&#9642; 园林价值
5栽培技术&#9642; 种植方式
&#9642; 技术流程
&#9642; 病虫防治
1形态特征编辑散尾葵散尾葵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光滑,黄绿色,无毛刺,嫩时披蜡粉,茎干基部有环纹,羽状复叶,全裂、扩展、拱形。羽叶披针形,先端渐尖,柔软。花雌雄同株,小而呈金黄色;肉穗花序生于叶鞘束下,多分枝,排成圆锥花序式长约0.8m,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长10~30cm,其上有8~12个小穗轴。螺旋状着生;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难蕊6;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同,子房1室,有短的花柱和粗的柱头。花期3-5月。叶面滑细长,单叶,羽状全裂,长40~150cm,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裂片条状披针形,左右两侧不对称,中部裂片长约50cm,顶部裂片仅10cm,端长渐尖,常为2短裂,背面主脉隆起;叶柄、叶轴、叶鞘均淡黄绿色;叶鞘圆筒形,包茎。肉穗花序圆锥状,生于叶鞘下,多分支,长约40cm,宽50cm;果近圆形,长1.2cm,宽1.1cm,橙黄色。种子1~3枚,卵形至椭圆形。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果稍呈陀螺形或倒卵形,长约1.8cm,直径约1cm,鲜时土黄色,干时紫黑色,无内果皮。栽培很少结实。种子略为倒卵形,胚乳均匀,中央有狭长的空腔,胚侧生。果期8月。[2] 植物形态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散尾葵全株(2张)散尾葵根茎(1张)散尾葵枝叶(1张)散尾葵花果(3张)2生长习性编辑散尾葵为热带植物,喜温暖、潮湿、半荫环境。耐寒性不强,气温20℃以下叶子散尾葵发黄,越冬最低温度需在10℃以上,5℃左右就会冻死。故中国华南地区尚可露地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均应入温室养护。苗期生长缓慢,以后生长迅速。适宜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耐荫性强。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越冬最低温要在10℃以上。生长季节必须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散尾葵怕冷,耐寒力弱,在中国北方地区室外培养的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入室,须放在阳光充足处,越冬期室温白天23~25℃,夜间维持15℃,至少需保持8℃以上,否则会受冻害,造成冬春季死亡;在越冬期还须注意经常擦洗叶面或向叶面少量喷水,保持叶面清洁。[1][3]3地理分布编辑原产马达加斯加,现引种于中国南方各省。[2]在中国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适宜生长。[4]4主要价值编辑药用价值【归经】入肝经散尾葵【功效】收敛止血【考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主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叶子,晒干。【资源分布】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功效分类】收涩药【性味】味微苦;涩;性凉【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散尾葵的叶鞘纤维。【用法用量】内服:炒炭煎汤,10~15g。【出处】《中华本草》[5-6]园林价值散尾葵是小型的棕榈植物,耐阴性强。在家居中摆放散尾葵,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散尾葵与滴水观音一样,具有蒸发水气的功能,如果在家居种植一棵散尾葵,能够将室内的湿度保持在40%~60%,特别是冬季,室内湿度较低时,能有效提高室内湿度。在热带地区的庭院中,多作观赏树栽种于草地、树荫、宅旁;北方地区主要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时间摆放观赏;在较阴暗的房间也可连续观赏4~6周。散尾葵生长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7]5栽培技术编辑种植方式散尾葵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国内不宜采集到,多从国外进口。一般盆栽多采用分株繁殖。[8]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于4月左右,结合换盆进行,选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旧盆土,以利刀从基部连接处将其分割成数丛在伤口处需涂上草木灰或硫磺粉进行消毒。每丛不宜太小,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发育好,应避免在强光下长时间照射。适量浇水,每日数次向叶面喷水,保持叶部湿润。于20~25℃温度下养护,恢复成型较快。一般养护1~2年即可成为盆栽商品。否则分株后生长缓慢,且影响观赏。分栽后置于较高湿温度环境中,并经常喷水,以利恢复生长。[8]能获得种子的,将采收下来的果实洗净果肉,把种子浸在35℃温水中浸泡两天后播下。随发芽随移植。晴天应多喷叶面水。一般幼龄期生长缓慢,成龄后生长迅速。[8]
散尾葵(7张)室内盆栽散尾葵应选择偏酸性土壤,北方应注意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它蘖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盆栽时,因较原来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扎根。5-10月是其生长旺盛期,必须提供比较充足的水肥条件。浇水应根据季节遵循干透湿透的原则,干燥炎热的季节适当多浇,低温阴雨则控制浇水。北方地区特别是水内含盐、碱较多的地方,应注意经常用黑矾调节土壤酸度。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夏季适当追施含氮有机肥,冬季可施芝麻酱渣等有机花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散尾葵喜温暖,最适生长温度为20一35℃。如果超过35℃或低于10℃,栽培管理稍有不当,其脚叶便会由青变黄。夏天应遮阴,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时间内曝晒也会引起叶片焦黄,很难恢复。冬季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较安全越冬,若温度太低,叶片会泛黄,叶尖干枯,并导致根部受损,影响来年的生长。它喜半阴,春、夏、秋三季应遮阴50%。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如果环境干燥、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红蜘蛛和介壳虫,故应定期用8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定期旋转花盆,经常修剪下部、内部枯叶,注意修整冠形。[8]技术流程前期准备:作为切叶栽培的散尾葵,连续采叶2 年后,须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以及必要的设备维护。主要是遮光设备的维护,因为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遮光设备满足不了植株生长高度的要求,在台风季节, 很容易把荫网弄破。其次是植株的复壮。因为主干明显的生长优势,影响了侧芽的生长,造成产量下降;还有植株的不断分蘖,使株型过大,造成生长空间不够、光线不足、营养跟不上,最终使叶片质量大幅下降。措施是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修剪和去劣存优, 主要是把过高、过大的主干在离土表30~40cm处锯掉, 将一些病枝、弱枝剪去;株型太大的可实行分株分丛, 留下6~10个健壮枝条重新种下, 培好土, 淋足定根水。[9]散尾葵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cm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cm,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cm,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盆用的基质 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cm,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日常管理:散尾葵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 ,空气相对湿度过散尾葵低,会使叶尖干枯。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环境,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低于10℃时生长缓慢,开始进入半休眠或休眠状态;当低于5℃时就不能安全越冬;在夏季,当温度高达35℃以上时也能忍受,但生长会暂时受到阻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0℃。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荫,但光照充足时生长得更好。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cm。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修剪: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转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 =3:1 ;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 =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病虫防治叶枯病散尾葵叶枯病是由真菌侵染造成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散尾葵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植株整株死亡。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病菌最先侵染叶尖和叶缘,发病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块状斑块,散尾葵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二、发病规律致病病菌在病株上或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风、雨、喷淋浇水传播,病菌从植株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及密不通风环境易患此病。三、防治方法加强疫病检查,不引进带病植株;加强通风,发病期避免雨淋和喷淋;及时将受害枝叶剪除,阻止继续浸染,修剪后伤口涂抹达科宁药膏进行处理;如有病害发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间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散尾葵每天可以蒸发一升水,是最好的天然“增湿器”。此外,它绿色的棕榈叶对二甲苯和甲醛有十分有效的净化作用。经常给植物喷水不仅可以使其保持葱绿,还能清洁叶面的气孔。[10]根部腐烂散尾葵叶尖和叶缘在生长期间出现干焦,主要原因:①空气过于干燥。散尾葵喜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过于干燥时会引起叶片的焦尖与焦边。应在整个生长期间每天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3~4次,以提高空气湿度。但休眠后应停止浇水。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名字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散尾葵。。。。。
这是凤尾竹吧,我家那盆要小点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女的叫什么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