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乡去年甘蔗产量达500吨,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比去年增产1/5。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甘蔗产量是多少万吨?

李家去年种植甘蔗亩产量达1000千克,甘蔗含糖量为20%,今年改种新品种甘蔗后,亩产量提高40千克,_百度知道
李家去年种植甘蔗亩产量达1000千克,甘蔗含糖量为20%,今年改种新品种甘蔗后,亩产量提高40千克,
含糖量提高了10个百分点,(1)今年与去年相比,李家的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了24亩,而村制糖厂用李家新品种甘蔗的产糖量比去年提高了20%,试求出李家今年甘蔗种植面积是多少?
提问者采纳
设李家今年甘蔗种植面积是x亩:今年产量(1000+40)x,今年产糖量:[(1000+40)x*(20%+10%)... [(1000+40)x*(20%+10%)-1000(x+24)*20%]/[1000(x+24)*20%]=20%x=80(亩)
提问者评价
你真棒,学习了
其他类似问题
含糖量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7年河池市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
2007年河池市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  点击数:
2007年,河池市党委、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8644万元,同比增长6.24%。其中:现实农业产值551330万元,同比增长7.26%,现实林业产值90462万元,同比增长11.25%,现实牧业产值544815万元,同比增长4.07%,现实渔业产值29608万元,同比增长11.28%,现实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428万元,同比增长6.98%。现对全市农村经济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一、全市农村经济生产的主要特点
1、桑蚕茧产业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河池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以东桑西移为契机,大力发展全市桑蚕茧产业,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宜州、环江等桑蚕茧种养大县的带动下,全市11个县市区均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增长较好的县市区有都安县、罗城县、凤山县、东兰县、金城江区,全年全市桑叶种植园面积发展至62.65万亩,同比增加17亩,增长13%;蚕茧产量达64683吨,同比增加7441吨,增长13%。2007年在蚕茧价格比去年同期回落30%的形势下,由于全市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增加绝对量较多,实现蚕茧产值98603万元,同比增加16.49%;桑叶产值376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70万元,增长12.44%,桑蚕茧、桑叶产值共计136284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11.09%。
2、甘蔗产业加速发展。甘蔗种植是河池市历史支柱产业,也是河池市农业产业的权重产品,近年来,市场糖价不断走高,在市政府大力引导下,全市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在宜州市、罗城县,环江县等传统产业大县的示范作用下,2007年,金城江,巴马,都安等县区发展甘蔗种植的形势喜人,全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86.15万亩,同比增加了14.95万亩,增长21.37%;全年甘蔗产量397.51万吨,比上年增加105.40万吨,增长36.08%;实现产值104465万元,同比增加27231万元,增长33.5%。
3、林业及林产品收入增加,是全市农村生产增收的新亮点。近年来,河池市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退耕还林的利民政策,大力发展林业生产。针对性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如:凤山县的八角;东兰县、南丹县的板栗;巴马县、凤山县的山油茶;天峨县、南丹县的油桐籽;宜州市、金城江区的松脂等大宗特色产品,各级政府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指导农民进行品种和低产改造,提高了林产品产量,有效提高了本地农村经济的增长,2007年林产品成为河池市农村生产增产增收的新亮点。2007年全市实现林业产值90462万元,同比增加11016万元,增长11.25%。其中:实现林产品产值达28687万元,同比增加3791万元,增长15.09%,林产品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2%,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八角产量达6932吨,同比增加573吨,增长9%,实现产值4374万元;板栗产量达19560吨,同比增加4243吨,增长27.2%,实现产值7131万元;山油茶产量达22522吨,同比增加332吨,增长1.5%,实现产值5736万元;油桐籽产量达30789吨,同比增加2652吨,增长9.43%,实现产值5671万元;松脂产量达6107吨,同比增加988吨,增长19.3%,实现产值2185万元;竹笋产量达1691吨,同比增加82吨,增长5.10%,实现产值2044万元。
4、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仍保持平稳增长。针对全年生猪生产下滑情况,河池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生猪生产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发放补贴,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猪,加上市场肉类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对禽畜养殖的积极性有所升温。渔业生产呈显良好发展态势,河池市的大化县、东兰县,天峨县等县不断扩大红水河沿线的养殖规模,渔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畜牧业实现产值544815万元,同比增加72594万元,增长4.07%;实现渔业产值29608万元,同比增加5219万元,增长11.28%
二、影响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生猪生产严重下滑,影响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增长。
2007年,全市生猪存栏207.31万头,同比减少18.76万头,下降8.3%;出栏肉猪289.2万头,同比减少13.6万头,下降4.49%;能繁殖的母猪24.36万头,同比减少0.07万头,下降0.29%,猪肉产量214082吨,同比减少11998吨,下降5.31%。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村散养户下降。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较多,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岁较大、体质较差、劳力较弱的劳动力,而且农村的部份无劳力的土地承包者把田地租给他人耕种,对生猪饲养投入相应有所减少,造成农村散养户大量减少;二是河池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粮食产量逐年减少,农户养猪积极性不高;三是生猪疫病影响,近年来,猪病呈现多发趋势,仔猪死亡率较高,养殖风险增大;四是养猪成本高,作为养猪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一路攀升,从上年的1.6元/公斤上涨到今年的2.0元/公斤,猪饲料由5元/公斤上涨到6元/公斤。生猪饲料和猪仔价格居高不下,市场肉价起伏不定,有些农户模不清市场价格规律,干脆放弃养殖,外出劳务,影响了生猪生产的稳步发展。
2、粮食作物产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全市加快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各地的桑园地面积、果园面积、甘蔗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粮食种植面积有所下降,2007年,全市稻谷、玉米种植面积分别减少5.27万亩和6.15万亩,产量分别减少13132吨和1774吨.
&三、2008年农村生产形势预测
2007年河池市农村生产形势呈平稳增长势头,2008年全市农业生产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比2007年增长8%。蚕桑、糖蔗生产将成为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1、桑蚕茧:全市11个县市区均在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在桑园面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预计桑园面积达64万亩,桑蚕茧在80000吨左右,蚕茧产量比上年增长20%,消除价格因素,预计可实现产值128000万元,同比增长29%;桑叶产值45200万元,增长20%,桑蚕茧、桑叶预计现实产值173200万元,进一步拉动全市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2、甘蔗:在原有的老蔗区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下,河池市2008年春季又启动了都安、金城江等县扩种甘蔗的热潮,预计甘蔗种植面积达90万亩,预计全年甘蔗产量达450万吨左右,比20007年增长13%;在价格持平的条件下,可实现产值118000万元,甘蔗产业在农业种植业的比重中将进一步提高。
四、2008年全市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的设想
1、河池市渔业养殖开发规模继续扩张,2007年,渔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02%,从全市渔业资源分析,开发渔业生产的空间还比较大,2008年,可利用龙滩库区的新优势,加强天峨县渔业生产的引导工作,在大化县、东兰县、巴马县等老开发区加强技术方面的提高,在市场的引导下,全市渔业生产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2、做好畜牧业养殖生产发展,特别是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加大畜牧业养殖规模企业(户)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全市畜牧业发展前景宽广,增长态势强劲,目前全市的畜牧业发展方式仍不科学,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规模养殖户带动力不强,畜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畜产品流通不畅。政府及职能部门必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工作重点:一是要通过加强政府的引导、财政的扶持、政策的鼓励等手段,强化品种改良工作,加强良种畜禽推广;二是要通过政策推动、宣传发动和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和扶持经济养殖能人扩大规模化养殖程度,重心培植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力争做大做强;二是畜牧部门要在技术上加强指导,帮助克服技术难关;三是要健全服务体系,及时提供生产、流通等方面的信息;四是要在流通上加强协调,确保市场流通顺畅。只有从根本上冲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各种障碍,才能增强养殖企业(户)抵御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民从始至终从养殖业中获利。
3、抓好河池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实现农业产业在经营的规模和水平方面有所突破。加强农产品流通工作,要大力拓宽流通渠道,建立和完善流通体系,为农产品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服务,让经营者满意,使农产品顺畅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做大做强全市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农产品产生,促进河池市区域经济的建康发展,在这方面,全市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集累了很多很好的工作经验。今后的主要工作应放在打破县与县,乡与乡的行政区域,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和做强现有的企业,建立流通市场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市场信息及农产品交流顺畅&;出台一些相关的经济政策等,逐步引导当地农民群众通过规模生产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有计划地引进一些开发市场面较宽,又有较好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的副加价值,才能逐步扩大市场的需求量,为河池农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条件。
4、在水果、林产品、蔬菜等主要生产区域,政府要积极引导生产大户组建联合实体(如:流通公司)统一生产和经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共同扩展市场,统一经营思路等。采用政府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量组织生产,倡导农户走联合生产,以经营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也可以引导当地能人自发充当农产品销售经纪人,与农户鉴定产销合同,发展当地定单农业生产,日益完善农村经济建设基础,不断提高河池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5、大力抓好种植业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效农产品。利用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和示范带动,全力推动河池市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强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和方式,积极推动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种植品种;大力发展和生产多种经济作物,加强调整林业产品结构,具体抓好八角、板栗、山油茶、速丰林等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区特有的长寿食品,以珍稀特色品种抢占市场,以促进全市农业经济的建康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总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是河池市今后工作的核心。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借助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东风,利用本市大部分县市列入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有利条件,加快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发展多种经济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开发,有计划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河池市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实现2008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以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工作主题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c)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桂ICP备号
办公地址: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建宁路6号 邮编:530002 电话: &E-mail:gxtjjxxb@
建议浏览分辨率:像素以上;河池 (héchí)
城市名称:河池 (héchí)
所在省份::广西
城市区号:0778
城市邮编:547000
城市位置:北纬24.42,东经108.03。
城市区划:河池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74个乡镇、1627个村(居)委会、32191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自治县5个、民族自治乡镇13个。
城市简介:市名河池市(英语:Hechi 拼音:Héchí Shì)
经纬度北纬24.42,东经108.03。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区广西壮族自治区(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主要领导市长谢志刚,市委书记梁胜利。
面积全市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5.2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人口共382万人。市区人口共17.49万人。
民族全市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17.71万人,占总人口的83.6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
邮政编码547000
电话区号0778(+86)
方言桂柳话
国内生产总值311亿元(2007年)。人均GDP 8077元。
河池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河池是桂西北区域中心,在广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还曾是历史的“兵家喉地”。河池背靠大西南,面迎东南亚,是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一、历史沿革&河池历史悠久,先秦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黔中郡;汉属郁林郡、郡;隋属始安郡;宋朝设“庆远府”,是河池建制“府”之始;元朝设“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明清属“庆远府、思恩府和柳州府”;民国属“庆远、武鸣、百色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六十年代初期,分别隶属柳州、百色、南宁三个专区。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池专区,统辖从广西的柳州、百色、南宁三个地区划出的10个县,专区驻地河池县金城江镇。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域由都安、巴马和南宁地区马山县的部分乡镇组成。  河池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池、张程、池人王、韦拔群、刘斯华、游耀华、苑暮晗、池人圣、美池、梁志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池霸天、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的故乡,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1955年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广西籍17名将领中,河池籍有7人。全市有9个县市108个乡镇属革命老区。现全市保留的革命遗址有列宁岩、魁星楼、红七军河池宿营地、红七军二十一师部等。
二、交通运输&铁路黔桂铁路穿境而过
公路 河池是桂西北区域中心,在广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还曾是历史的“兵家喉地”。河池背靠大西南,面迎东南亚,是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河池交通便利,金宜一级公路、宜柳高速公路、黔桂210国道、水任(金城江区水任村至南宁北)高速公路的建成,为河池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水运河池水资源丰富,有红水河、龙江、刁江、盘阳河、清水河、澄江、大小环江、布柳河、下枧河。船运方便。
空运河池民航机场 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在西部地区布局的28个支线机场之一,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跑道长2200米、宽45米。
三、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河池地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属南岭成矿带的一部分。因此,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矿种较齐全,共生、伴生矿种多,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综合利用性强和价值高等特点。全市11个县市(区)都有矿藏,已探明的有锡、锑、锌、铟、铜、铁、金、银、锰、砷等 43个矿种205处。 锡矿石 锑锭 硅矿石  河池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广西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9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此外,钒、铜、镓、金、铁、石灰石、大理石、煤的储量也极为丰富。
水资源河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集雨面积30010平方公里,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0亿立方米,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13.3%,名列广西前茅。按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水量7100立方米,高于全国亩均1813立方米、广西亩均4750立方米的水平,河网密度为0.153公里/平方公里。全市有大小河流635条,其中主要河流50多条,河流总长度5130公里。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和龙江河两大干流,均属西江水系。  河池河流众多,河流密度大,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据统计,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约1000万千瓦,占广西水能资源的二分之一以上,是未来华南的能源中心之一。国家计划在红水河建设的10座梯级电站,其中有4座在河池境内。已建成投产的大化电站和岩滩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40万千瓦和121万千瓦;已经上马的天峨县境内的龙滩电站,近期装机容量420万千瓦,远期540万千瓦,是在建的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大型水电工程,是红水河梯级规划中最大的“龙头”电站。
生物资源河池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形地貌复杂,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1、植物全市已发现植物种类有203科、697属、1850种。其中,森林树种就有84科、250属、劳532种,森林树种中属常绿树种143种,落叶树种9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树种有60种;药用植物有162种,主要药用植物22种,油脂植物16种,饲料植物20种,牧草植物240种,纤维植物14种。动物资源有60多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0种,二类保护动物23种,三类保护动物11种,稀有动物2种,经济动物16种。
2、农作物河池农作物品种资源种类繁多,种植业系列品种达400多个。除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外,尤以甘蔗、桑、木薯、烟叶、蔬菜、瓜类、旱藕、菌类、水果等作物为大宗经济作物。稻谷品种有100多个,被列为特异品种的有香糯、红糯、深水糯、黑糯、香粳,其中东兰墨米、环江香糯、香粳享誉区内外。玉米品种近100个,其中被列为珍稀品种有黄糯玉米、红糯玉米。甘蔗品种有10余个,种植面积3.60万公顷,年产糖22.05万吨,有条件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芝麻、火麻等,花生、油菜籽年产量均达3千吨。
3、水果 水果有200多个品种,亚热带水果占80%以上。具有开发优势的种类有柑桔、李、梅、梨、柿等。目前,全地区果园面积达31412公顷,水果产量达12.91万吨。沙田柚、红七柚、腊月橙、酸梅、无核柿、李、山葡萄、白果、龙眼、大果山楂等为主要名特优稀果品,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发展前景广阔。
4、森林河池是广西主要林区之一。据地区森林资源调查,全市有森林面积101.7万公顷,其中用材林59.3万公顷,占71.5%,活立木总蓄积2616万立方米。林木树种资源丰富,共有84科、250属、532种,其中乔木241种,常绿树种143种、落叶树种98种。在广阔的林区里,分布着白豆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蚬木、擎天树、小叶红豆、金丝李、马卦木、南华木、香果树、木银鹊树、青钱柳、马尾树等10余种珍贵树种。  人工林主要有杉、松、杂木、竹等。杉树是河池大面积造林和现有森林中的主要树种,现有杉木林面积27.1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达116.03万立方米。松树有16.0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423.14万立方米,年产松脂3千多吨,杂木林44.4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998.46万立方米。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板栗、玉桂等,总面积13.3万余公顷,以油茶、油桐种植面积最大,年产油茶籽1.83万吨,居广西第7;油桐籽年产量 1.51万吨,居广西第2;八角也称大回香或大茴,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出口物资,河池现有八角0.8万公顷,年产八角近1000吨;全地区现有板栗0.8万公顷,年产板栗6457吨,居广西第一位,已成为全区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  河池可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面积185万公顷,已经利用的有179.2万公顷,尚有5―8万余公顷可供开发利用,发展河池林业有着优越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
5、畜牧河池山地和丘陵草地面积大、分布广,牧草资源丰富。已查明的牧草资源有10科100多种,其中禾本科牧草有30余种;属优质牧草的有12种。丰富的牧草资源,有利发展牛、羊等山区牧业生产。  河池畜禽种类有30余种,主要是鸭嘴兽、无尾熊、猛犸象、剑齿虎、鸡、鸭、鹅等。下南菜牛、环江及巴马香猪、山羊、乌肉鸡是其中珍品,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下南菜牛是毛南族群众用传统的方法对本地黄牛进行育肥而成,有“三隔肉”之称,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膻不腻的特点,被群众称为“肉中上品”;山羊肉别有风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香猪皮薄脂丰,肉细质嫩,肥瘦相宜,营养丰富,气味芬芳,均为宴会佳肴,传统出口商品,多销海外。
6、土特产河池动植物种类繁多,土特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土产仓库”之称。据统计,有食用价值的土产达500多种。药用植物有160余种,收购量近500吨;首乌、生地、茯苓、板兰根、田七、砂仁、五倍子等是河池大宗药用植物。此外,捕捞养殖方面的土特产有蛤蚧、果子狸、山瑞、蛇类等10余种。还有多种野生油脂、芳香、淀粉、纤维化工原料等植物和各种奇异花草,综合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是河池的一大优势。  河池有灵长、两栖、爬行等各种动物700余种,其中不少是珍禽奇兽。如穿山甲、麝、黑叶猴、金钱豹、鸳鸯等,被列入国家保护的达20多种。穿山甲是河池市名贵山珍,具有通经络、消肿止痛、催疮毒、补血等功能。 此外,河池有各种用于农、林、医药等部门的昆虫83科、707种。
7、鱼类河池有各种淡水鱼类52种,其中经济鱼类有20多种。鳜鱼(桂鱼)、芝麻剑鱼、黄峰鱼、巴马油鱼、鲶鱼等是淡水鱼之上品,家鱼以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塘角鱼、尼罗非鱼为大宗。近年来,黄鳝、泥鳅等发展也很快,开发前景广阔。
四、旅游资源&大自然对河池如此厚爱,赋予她神奇美丽的一方山水,是一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亟待开发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宝地。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妩媚秀丽的高山平湖风姿、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景观、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独树一帜的长寿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都给河池的旅游增添了无限异彩。据不完全统计,河池已发现的风景名胜区、点共60余处,分布于地区2市9县,是一个旅游资源富饶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正在开辟的各具特色的旅游区有四处:(一)四大旅游区(1)宜州旅游区。包括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河池旅游区。包括金城江区、南丹、环江等县。(3)红水河库区高山湖泊旅游区。包括大化、巴马、东兰、天峨等县(自治县)。(4)盘阳河长寿疗养旅游区。包括东巴凤等县(自治县)。 (二)旅游资源特色1、革命老区河池是全国著名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池、张程、梁志宗、李明瑞等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形成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胜景区: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东兰武篆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西山弄京村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韦拔群牺牲的地方香刷洞、有如狼牙山五壮士悲壮色彩的芭暮拉号岩、恒里红军岩、红七军河池整编宿营地、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等等。这些历史名胜和古迹,既是对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又是一项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开发价值。2、文物古迹摩崖石刻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遗产,主要分布在宜州市境内,目前以宜州白龙洞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等唱和诗石刻、白龙洞内唐宋以来文人骚客摩崖石刻60余幅最为壮观。此外,有名的历代文物还有山谷祠、龙隐岩、益寿桥、九如汉墓、宋代屯兵营盘古城峒、香山寺等,主要分布在宜州、罗城、东兰等县、市。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研究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民族、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3、水电中心河池是全国重点水电建设基地之一,自60年代中期起,国家在红水河、龙江河上先后建成一批大中型水电站,由此形成一个个电站库区──独具魅力的高山湖泊,是待开发的旅游新景区。目前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有:六甲、拉浪、洛东、大化、岩滩等5处库区人工湖,尤以大化、岩滩2个高山平湖最为诱人。 4、长寿之乡经中外专家长期研究认定: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中心的盘阳河流域(包括东兰、凤山等县),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其中巴马百岁长寿率为29.5/10万,为世界之最,现健在的百岁以上寿星达81人,1991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3次国际自然医学会上,被列为世界第5个长寿之乡。长寿主要因素在于这里的空气、山水、草木、禽畜、鱼虾、农作物和各类土特产品,以及饮食习惯、民族风俗,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该流域内空气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阴离子,其含量高出其他地方几十倍。此外,盘阳河流域有罕见的岩溶洞穴群,其中以百魔洞最著名,被中英联合探险队称为“天下第一洞”。加之该流域壮、瑶等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可建成度假、疗养、保健为主,观赏、科研、探险为辅的独树一帜的长寿旅游度假区。5、铜鼓之乡河池还是著名的“铜鼓之乡”,据资料提供,全世界仅有2400多面铜鼓,而河池就有1400多面,其中东兰县有400多面。 6、自然保护区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九万大山、布柳河、穿洞河、三匹虎、玉里面积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是亚热带动、植物王国,植物种类达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树种,如短叶黄杉、福建柏、白豆杉、鹅掌揪等在这里都成片的生长着。珍禽奇兽如华南虎、大小灵猫、狲猴、林麝等上百种,是人们避暑、观光、探险、科学考察的好地方 。(三)旅游景区1、宜州市下枧河传说依山傍水的宜州市下枧村,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现已开辟为游览区,四季游人不绝。该旅游区以“山奇、水秀、洞幽、石美”著称,享有“不是桂林,胜似桂林”之美誉,素为古今中外游人所传颂。主要景区:有水光潋滟、风姿绰约、如诗如画的下枧河;洞中有水、水洞相连、静邃幽远的仙女岩;奇特瑰丽、维妙维俏、神秘莫测的白龙洞;孤峰耸立、清流倒映、飞瀑直泻的剑江风光等。宜州、罗城一带的山,平地拔起,巍然矗立,形态万千,各种岩溶洞穴发育完备,雄伟壮观,洞内遍布玲珑剔透、色彩缤纷、维妙维俏的钟乳石。这些奇峰异洞又与龙江及其支流下枧河、怀群河等碧水绿竹相辉映,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翠竹、潭幽、泉涌、瀑飞的绮丽景色,俊美的山峰,优美的河段组成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特别是壮族歌仙刘三姐故里──下枧村至宜州15公里的下枧河水程,以及剑江怀群河一带数公里内,更是两岸奇峰挺拔、秀水潆洄、翠竹婆娑、清流倒映,山光水色极为秀丽,堪称“天下奇观”,令人赞叹不绝,留连忘返。 2、 南丹温泉位于南丹县城南面12公里出处,70年代初探矿发现,流量达90吨/小时,水质清澈透明、软滑柔顺,恒温53度,含有硫、锢、铁、铜、锶、锰、锌、硼、氟 、锂等对人体有益元素,具有较强润肤保健作用,对风湿病、皮肤病、神经性骨病、消化道等多种疾病均有特殊的疗效功能。3,六甲小三峡从小三峡的名称中,便可知它的雄奇壮丽。所到之处大都山峰兀立、绝壁斧削,钟乳倒悬、古藤挂天空的景色更是随处可见,这里的江水一尘不染,深不见底。目前小三峡开发游程往返12公里,由天门峡、凉风峡、龙门峡和漓江田园风光组成。让人惊叹不已的天门峡,只见两座笔直的山峰高高耸立在水面上,尤如两扇打开的大门。据说这两座山原本连在一起,只因地壳运动的拉力,将它们一分为二最终形成今天的模样。最神奇的是,当游轮驶过天门继续前行时,身后的两扇“大门”竟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关上”,让人顿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慨。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有站在悬崖上欣赏“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修建在悬崖上数百米的栈桥,将姆洛甲码头与修建在此的电站大坝之间的天堑变成“天梯”,游人行走其中,恍若走在水面上,尤其在云雾天里,行走在栈桥真有“腾云驾雾”般的错觉。小三峡既有长江三峡的壮观,又兼具漓江的秀美,峡谷两岸的山谷地带翠竹依依,同时分布着大片的野蕉林,而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椤也生长其中,构成极具美丽的生态探险游景区;许多山峰上面天然自成许多凹陷进去的部位,是攀岩爱好者的绝佳选择场所,这里果真举办过多次攀岩比赛;至于雄狮盼日、金龟盼日、蝙蝠展翅、莫一神像等惟妙惟俏的景点,则不时激起游人的阵阵惊喜呼声。如果你想体验一下瑶民的日常生活,那么就到瑶族新寨去游玩一番吧。修建在小三峡游程尽头的瑶族新寨虽然开发不久,却也初具规模,在这里,你可以春糍粑、推磨碾米,也可亲手用棉花纺线,或向瑶族姑娘学习一下她们绝妙的刺绣方法;如果有兴趣,不妨参与一下竞猜“龙凤胎”游戏,猜对了还有礼物派送;如果感觉有点饿,就掏2元钱买上一斤芋头或板栗,在香香甜甜的感觉中观看瑶妹吟唱瑶歌、别有风味。来到小三峡,不能不吃这里味道奇鲜的河鱼,产自这里的河鱼既鲜又嫩,香煎油鱼、芝麻剑鱼煮豆腐、红烧黄鳝骨鱼?????
五、行政区划&河池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74个乡镇、1627个村(居)委会、32191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自治县5个、民族自治乡镇13个。河池市。面积33494平方千米,人口382万人(2004年)。金城江区。面积2340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547000。区人民政府驻河池市城区江北东路。宜州市。面积3869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546300。市人民政府驻庆远镇。南丹县。面积3902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47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天峨县。面积319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547300。县人民政府驻六排镇。凤山县。面积174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5476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东兰县。面积243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47400。县人民政府驻东兰镇。巴马瑶族自治县。面积196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547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巴马镇。都安瑶族自治县。面积4092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530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安阳镇。大化瑶族自治县。面积2754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5308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面积2639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5464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东门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面积4558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5471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思恩镇。
广西城市列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比去年增产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