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自由基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中往往得不到组成均一的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物?

自由基共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自由基共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自由基共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自由基共聚
高​分​子​化​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3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无标题文档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3学时)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3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掌握自由基共聚合基本概念、共聚物类型与命名;了解共聚组成方程、共聚组成曲线、共聚组成控制方法、单体与自由基相对活性判断标准及其因素与规律。
[教学重难点]
共聚组成方程的推导以及对竞聚率和各种类型共聚组成曲线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3.1 共聚合基本概念
共聚合(Homo-polymerization):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进行加聚的反应
共聚物(Copolymer):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单元。
共聚合中结构单元的特点:结构单元与单体单元组成完全相同。
3.2 共聚物类型
共聚物按组成的单体数可分为二元共聚物、三元共聚物和多元共聚物。
二元共聚物按两种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上的排列方式可:
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
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
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
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
(1) 无规共聚物:大分子中两种结构单元M1、M2无规则排列
(2) 交替共聚物:大分子中结构单元M1、M2有规则地交替排列,如St-Man溶液共聚所得的聚合物
(3) 嵌段共聚物:较长的M1链段与另一较长的M2链段构成大分子,每链段有几百至几千个结构单元组成,如SBS弹性体
(4)接枝共聚物:其中一种结构单元M1作主链,另一种结构单元M2作为支链。如HIPS,以PB作主链,接枝上St作为支链,以提高其抗冲性
3.3 共聚物的命名
《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
共聚单体名称间加一短横线,前面冠以“聚”字,或后面冠以“共聚物”。
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无规共聚物:前为主单体,后为第二单体;
嵌段共聚物:前后代表单体聚合的次序(SBS);
接枝共聚物:前为主链,后为支链(HIPS)。
IUPAC命名中,在两种共聚单体间插入表明共聚物类型的字节:-co-、-alt-、-b-、-g-分别为copolymer, alternating, block,
graft缩写。
3.4 研究共聚合反应的意义
3.4.1实际应用
通过共聚合,增加聚合物品种,扩大单体应用范围
如顺丁烯二酸酐和1,2-二苯基乙烯,不能均聚,而共聚合可以形成组成比为1:1的交替共聚物。
聚合物改性:共聚物可集中几种均聚物的优点
通过共聚合,改变聚合物结构,改进聚诸多性能,如机械性能、热性能、染色性能、表面性能等。
聚苯乙烯的改性研究
PS为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世界年产量超过600万吨,大部分是共聚物,不仅用作塑料,还可用作合成橡胶。
在PB聚合体系中加入
St ,使St在PB主 链上接枝共聚合形成HIPS(high-impact polystyrene) 。
将St和丙烯晴加入到聚丁二烯乳液中进行接枝共聚合,制得三元共聚物:ABS树脂(Acrylonitric-Butadiene-Styrene)
St与Bd进行自由基乳液共聚,可得无规共聚物――丁苯橡胶(Styene-Butaiene
Rubber,SBR), 丁苯橡胶的抗张强度接近于天然橡胶,耐候性优于天然橡胶,广泛用于制造轮胎、地板、鞋底等。
St与Bd进行共聚,还可得嵌段共聚物――SBS热塑性弹性体,它具有弹性高、抗张强度高、不易变形、低温性能好等特点。
PMMA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光泽度,而且具有较高的抗冲强度,但其熔融粘度大,流动性差,加工成型较困难。
当St与之共聚,可显著改善其流动性能和加工性能。
3.4.2理论方面
利用共聚合反应测定单体、自由基的活性;
进一步了解单体活性与反应能力的关系,控制共聚物组成和结构,预测合成新型聚合物的可能性。
3.5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
3.5.1共聚物组成方程
动力学推导时,须作以下假设:
“等活性”假设:自由基活性与链长无关,仅取决于末端单元结构;
“长链”假设:共聚物聚合度很大,组成仅由链增长反应决定,与引发和终止无关;
“稳态”假设:自由基总浓度与链自由基浓度均不变;Ri=Rt,R12=R21(自由基互变速率相等)
“不可逆”假设:无解聚等副反应。
1)共聚合机理
2)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
3.6 共聚行为类型――共聚物组成曲线
3.6.1竞聚率的意义
竞聚率是单体自身增长(均聚)和交叉增长(共聚)的速率常数的比值:
r1= 0,表示k11= 0,活性端基只能加上一种单体,不能自聚;
r1= 1,表示k11=k22,活性端基加上两种单体的难易程度相同;
r1>1,表示活性端基有利于加上同种单体;
r1<1,表示活性端基更有利于加上异种单体;
r1= ∞,表示活性端基只能加上同种单体,不能共聚。
3.6.2 理想共聚
(1)理想恒比共聚(r1= r2= 1)
两种自由基进行均聚和共聚的几率相同; 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完全相同,与转化率无关; 共聚物组成曲线为一对角线; 典型例子: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体系;MMA-偏二氯乙烯体系。
(2)一般理想共聚(r1r2= 1)
组成曲线:不与恒比对角线相交,与另一对角直线对称;
r2< 1,r1r2=1,组成曲线在恒比对角线上方;
r1< 1,r1r2=1,组成曲线在恒比对角线下方;
典型例子:60℃下丁二烯-苯乙烯体系 r1=1.39, r2=0.78,r1r2=1.0842);
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体系( r1=3.2, r2=0.3,r1r2=0.96)。
3.6.3 交替共聚
(1)严格交替共聚
组成曲线:一条水平线,与f1无关;
r1 = r2=0,k11=0,k22=0,只能共聚,不能均聚;
共聚物中两单体严格交替,当含量少的单体消耗完毕,共聚合停止;
典型例子:马来酸酐―醋酸-2-氯烯丙基酯共聚。
(2)一般交替共聚(r2=0,r1>0)
当[M2]过量很多,f1接近于0,形成组成为1:1的共聚物,M1消耗尽,聚合物停止;
典型例子:60℃ St与马来酸酐共聚(r1=0.01,r2=0)。
r1<1,r2<1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
r1<1,r2<1; k11<k12, k22<k21。单体共聚的倾向大于均聚
恒比点:共聚物组成曲线与恒比对角线的交点
恒比点的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相同
要达到恒比点,需满足:。
r1= r2<1,恒比点:组成曲线关于恒比点呈点对称,如AN( r1 =0.83)与MA( r2 =0.83)
r1不等于r2<1,组成曲线不呈点对称,如AN与St共聚
3.6.5 r1r2<1的非理想共聚
r1> 1 ,r2<1, r1r2<1:
M1易均聚,M2易共聚。如VC-VAc共聚;
组成曲线不对称,不与恒比对角线相交,在其上方。
r1<1,r2> 1, r1r2<1:
M2易均聚,M1易共聚。如VC-VAc共聚;
组成曲线处于对角线的下方。
3.6.6 r1r2> 1 嵌段共聚
r1> 1,r2> 1; k11> k12, k22> k21。
单体均易均聚,两种链自由基有利于加上同种单体;
形成嵌段聚合物,链段长短取决于r1、r2的大小;
也有恒比点,曲线形状及位置与r1 r2<1相反,呈正S形;
例:St-异戊二烯共聚( r1=1.38,r2=2.05)。
3.7 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
由于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不同(竟聚率不同),除了恒比共聚外,共聚物组成不可能等于单体组成,两者都随转化率的变化而变化。
r1>1,r2<1,非理想共聚,瞬时组成曲线在恒比线上方,如图中曲线1。
设起始单体组成为f10,则对应的瞬时共聚物组成为F10。显然,F10>f10。
残留的单体组成f1逐步递减,导致共聚物组成F1也逐步递减。
M1先消耗尽,最终产品可能出现部分M2的均聚物。
r1<1,r2<1,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
当起始单体组成f10低于恒比点组成时,共聚组成曲线处于对角线的上方,随转化率的上升, f1和F1都递减。
当起始单体组成f10大于恒比点组成时,共聚组成曲线处于对角线的下方,随转化率上升, f1和F1都递增。 当起始单体组成f10等于恒比点组成时,共聚物组成等于单体组成,不随转化率上升而变化。
除了恒比共聚外,共聚物组成将随转化率的变化而变化。共聚产物将是组成不一的共聚物的混合物。
恒比共聚(f10值= 0.57)时,组成不随转化率而变 ;
f10值在这附近,如曲线3和4,转化率在90%
以下,组成变化均不大;
而f10值偏离恒比组成较远时,很难得到组成比较均一的共聚物。
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
1)控制转化率一次投料法
r1>1,r2<1,以M1为主:
如VC和VAc共聚, r1=1.68,r2=0.23,工业上以VC为主,VAc含量要求3~15%,最终转化率一般在90%以下,组成分布并不宽。
苯乙烯―反丁烯二酸二乙酯共聚:采用一次投料,配料在恒比附近,控制一定转化率(如90%),可以使组成均一。
2)补加活泼单体法
r1>1,r2<1,以M2为主或M2含量较多的共聚物;
r1< 1,r2<1,配料离恒比点较远。
陆续补加活性较大的单体或其混合物,以保持体系中单体组成不变,如VC-AN、VC-偏二氯乙烯共聚等。
3.8 单体与自由基相对活性
从均聚反应的速率常数很难判断单体或自由基的活性。例如St均聚的kp=145,而VAc的kp=2300。尽管St均聚速率常数比VAc小,但St单体的活性大于VAc,而它们的自由基的活性正好相反。
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判断:不同单体对相同自由基的反应性;不同自由基与相同单体的反应性。
3.8.1 单体的相对活性
单体的相对活性常用1/r(竞聚率的倒数)来衡量,1/r是不同单体与同一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之比,衡量两单体的相对活性。
乙烯基单体(CH2=CHX)的活性次序:
3.8.2 自由基的相对活性
活泼单体形成的自由基稳定,而活性小的单体则形成的自由基活泼。
一般而言,单体与自由基的活性次序相反。
3.8.3 取代基对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影响
1)共轭效应
有共轭效应的单体活性大,而自由基活性小;
无共轭效应的单体不活泼,而自由基活泼。
2)极性效应
推电子基使烯类单体双键带负电性,而吸电子基则使其带正电性;
由于极性效应,极性相反的单体易共聚,有交替倾向;
极性效应使单体和自由基活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单体间发生电荷转移或形成络合物,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3)位阻效应
1,1-双取代时,空间效应不明显,活性没明显影响。
1,2-双取代时,有位阻,使k12下降,不易均聚。但当1,2-取代单体与另一个单取代单体共聚时,则因位阻效应降低而有可能聚合。
如1,2-二氯乙烯不能自聚,但能与苯乙烯、丙烯腈等单体共聚。
3.8.4 Q-e概念
竞聚率是共聚反应中的重要参数,每一对单体有一对竞聚率。前人已经总结了许多估算竞聚率的经验公式,将反应速率常数与共轭效应和极性效应联系起来,其中以Alfrey―Price的Q―e公式最为有用。
Alfrey―Price的Q―e公式
P1、Q1:从共轭效应来衡量自由基1和单体2的活性;
E1、e2:自由基1和单体2极性的度量。
(假定单体及自由基的e值相同) e&0,为推电子基;e&0,为吸电子基
Q值的意义:共轭效应的大小,即从单体转变为自由基的难易程度(共轭效应越大,单体越活泼,自由基越稳定)。如丁二烯的Q=2.39,较大,容易转变成自由基;醋酸乙烯酯Q=0.026,很小,单体很稳定。
e的意义:代表极性。取代基吸电子,e为正值;取代基推电子,e为负值。如丙烯腈中氰基吸电子,e=1.2;丁二烯中乙烯基推电子,e=-1.05。
Q-e公式中没有包括位阻效应,因此有一定误差。但作为估算值,一般还是比较准确的。
Copyright 2006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7- Design By 肖肖 And Mlusi 建议使用
分辨率浏览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共聚物组成曲线(武汉工程...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共聚物组...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共聚物组成曲线(武汉工程大学 喻湘华)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共聚物组成曲线(武汉工程大学 喻湘华)
播放数: 7,634
播放数:37,695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83,320
最近更新:5个月前
播放数:22,654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17,923
最近更新:3个月前
播放数:8,734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11,165
最近更新:1年前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