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数很小的时候怎么算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有关基因频率计算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这部分内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点,但其中的“基因频率”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在高中生物中,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在掌握种群、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以突破难点。下面把有关的计算方法与规律进行归纳。
1.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
例1.在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有30个,Aa有60个,aa有10个,求A、a的基因频率。
解析:该种群中一共有100个,共含有200个基因,A的总数有30&2+60&1=120,A的频率为120/200=60%。由于在一个种群中基因频率有A+a=100%,所以a=1-60%=40%.
归纳总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时,用:A=A的总数/(A的总数+a的总数)=
A的总数/总个体数&2。a=1-A。
2.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比例,求基因的频率。
例2.在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有25%,aa的个体有15%,求A、a的基因频率。
解析:由于在一个种群中,各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00%,AA的个体有25%,aa的个体有15%,可以知道Aa的个体有60%。A=25%+60%&1/2=55%,a=1-A=1-45%=45%。
归纳总结: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可以采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
3.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某基因的频率,计算基因型的频率。
例3.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为(&&&
A.25%&&&&&&&
解析:因为BB=80%,bb=20%,所以B=BB+1/2&Bb=80%+0=80%,b=1-B=1-80%=20%。则有Bb=2PQ=2&80%&20%=32%。正确答案为B,32%。
归纳总结: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计算基因频率时,就可以采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即(p+q)2=p2+2pq+q2=1,p代表A,q代表a,p2代表AA,2pq代表Aa,q2代表aa。
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代—温伯格定律(即Hardy-Weinberg定律),是英国Hardy和德国Weinberg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独立证明的。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又一代的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这条件是:(1)在一个很大的群体;(2)随机婚配而非选择性婚配;(3)没有自然选择;(4)
没有突变发生;(5)没有大规模迁移。 假设在一个理想的群体中,某基因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 Y和y,若基因Y的频率为
p,基因y的频率为q,则p+q=1,基因型YY的频率为p2,基因型yy的频率为
q2,基因型Yy的频率为2pq,且p2+2pq+q2 =
4.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比例,求该种群自交一代后,某基因型或某基因的频率。
例4.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39%,则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为(&&
A.50%&&&&&
解析:由于AA=25%,aa=39%,可知Aa=1-25%-39%=36%。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25%&1+36%&¼=34%,所以正确答案为:B,34%。
归纳总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比例,求该种群自交一代后,某基因型或某基因的频率时,要先计算出当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在在自交后代中统计出各种基因型的频率,最后求出各种基因的频率。
5.仅伴X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基因型的人数或频率,求基因频率。
例5.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他们先从全校的1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男女学生各半)作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3人,男性色盲患者6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15人。那么在该校全校学生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多少?
解析: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基因,因此在200名学生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为Xb+
XB=100&2+100&1=300,而色盲基因的总数为Xb=3&2+15&1+6&1=27,因此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为:27/300&100%=9%。由于这200名学生是随机抽样的,因此在全校学生中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同样为9%。所以,正确答案为:9%。
归纳总结:在伴性遗传中,已知各基因型的人数,求基因频率时,则可采用:Xb =
Xb总数/X总数。
6.仅伴X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某基因型的频率,求其它基因型的频率。
例6.在某一地区,已知男人中有8%患红绿色盲,请你计算正常女人杂合子频率和女人纯合子频率。
解析:在男性中,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即Xb =Xb
Y, Xb Y=8%,则Xb=8%,XB=1-8%=92%。由于女人中有两条X染色体,其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即:
(p+q)2=P2+2pq+q2=1,p代表XB,q代表Xb,p2代表XBXB,2pq代表XBXb,q2代表XbXb。
归纳总结:在伴性遗传中,已知某基因型的频率,求其它基因型的频率时,则可运用:在雄性中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在雌性中:有两条X染色体,其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即:(p+q)2=P2+2pq+q2=1,p代表XB
,q代表Xb,p2代表XBXB,2pq代表XBXb,q2代表XbXb。
7.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计算。
例7:ABO血型系统由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通过调查一个由4000人组成的某群体,A型血1800人,B型血520人,AB型血240人,O型血1440人,求IA、IB和i这些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多少?
解析:在ABO血型系统得基因中有3种:IA、IB、i,设IA为P,IB为Q,i为r,三种基因频率之和应等于1,所有基因型频率的和等于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
即:(p+q+r)
2=p2+Q2+r2+2pq+2pr+2qr=1。A型血的基因频率=
p2+2pr ,B型血的基因频率= q2+2qr ,AB型血的基因频率=2pq
,O型的基因频率=
r2。上式中A型血(IAIA+2IAi
)1800人,B型血(IBIB+2IBi)520人,AB型血(2IAIB)240人,O型血(ii)1440人,又由于该群体总人数为4000人,所以O型血基因型频率
ii =,即r2
=,得基因i的频率r=12/20=3/5,而A型血基因型频率IAIA+2IAi=,即p2+2pr=。把r=3/5代入可得基因IA的频率p=3/10,从而基因IB的频率q=1-p-r=1-3/5-3/10=1/10。
归纳总结:对于ABO血型这样的复等位基因,已知一个群体中某血型的人数,求其它血型的人数时,则可以应用规律:所有基因频率之和应等于1,所有基因型频率的和等于1,即:(p+q+r)2=p2+q2+r2+2pq+2pr+2qr=1。A型血的基因频率=
p2+2pr ,B型血的基因频率= q2+2qr ,AB型血的基因频率=2pq
,O型的基因频率= r2。
总之,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思维方法各异,所以只有掌握好每一中类型的计算方法,才能准确的计算正确的答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即定义法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
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100%
例1、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体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基因频率和AA、Aa、aa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00个,蓝眼3600含a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28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400个,a基因14400个。则:
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
AA的基因型频率==0.4,Aa的基因型频率==0.48,aa的基因型频率==0.12
二、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基因型Aa的个体占76%,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多少?
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
,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
三、在伴性遗传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例3、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XB频率=42.32%+1/2&7.36%+46%=92%&
Xb的频率=1/2&7.36%+0.32%+4%=8%
例4、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
XB与X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它们配子的结合情况可从下表中得出:
(1/2)&90%
(1/2)&10%
Xb&&&&&&&&
可见,理论上XBY基因型比例为45%,XbY的为5%,XB
Xb的为9%,XbXb的为0.5%。
四、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以世代保持不变。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是1。
2、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1)遗传平衡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A、a的遗传平衡定律公式
设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由于种群中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而且又没有自然选择,每个个体都为下代提供了同样数目的配子,所以两性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可以归结为两性配子的随机结合,而且各种配子的频率就是基因频率。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频率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式子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PA+Qa)&♀(PA+Qa)=P2AA+2PQAa+Q2aa=1,即AA的基因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
例5、已知苯丙酮尿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丙苯酮尿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设苯丙酮尿隐性基因为a,携带者基因型为Aa。因为aa频率=Q2=1/10000,所以a频率=Q=0.01,又因为P+Q=1,所以P=0.99,因为Aa的基因频率=2PQ,所以Aa的频率=2&0.99&0.01=0.0198。
(2)遗传平衡群体中伴性基因的遗传平衡定律公式
以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为例。因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Y,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所以,在男性群体中: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也和表现型频率一样,设XB的频率为P,Xb的频率为Q,则有XB的频率=XBY的频率=P,Xb的频率=XbY的频率=Q,且P+Q=1。由于男性中的XB、Xb均来自于女性,故在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也为P,Xb的频率也为Q,P+Q=1。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平衡情况是:P2(XBXB)+2PQ(XBXb)+Q2(XbXb)=1。,由于男性女性的XB基因频率相同,二者的Xb基因频率也一样,故在整个人群中,XB、X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P、Q。整个人群中男性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2(PXB+QXb)、1/2Y,女性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PXB、QXb,由以下式子可推出子代基因型频率:♂[1/2(PXB+QXb)+1/2Y]&♀(PXB+QXb)=1/2
P2(XBXB)+1/2 Q2(XbXb)+
PQ(XBXb)+1/2PXBY+1/2QXbY。
由上述可知:在整个人群中、男性群体中、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均为P,Xb的频率均为Q。在整个人群中、男性群体中、女性群体中的各基因型的频率如下表:
在整个人群中
在男性群体中
在女性群体中
人的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性遗传病。在人类群体中,男性中患色盲的概率约为8%,那么,在人类色盲基因的频率以及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各是多少?
设色盲基因Xb的频率=Q,正常基因XB的频率=P。已知人群中男性色盲概率为8%,由于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与XbY的频率相同,故Xb的频率=8%,XB的频率=92%。因为男性中的X染色体均来自于女性,所以,在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也为8%,XB的频率也为92%。由于在男性中、女性中XB、Xb的基因频率均相同,故在整个人群中Xb也为8%,XB的频率也为92%。在女性群体中,基因型的平衡情况是:P2(XBXB)+2PQ(XBXb)+Q2(XbXb)=1。这样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应为Q2=8%&8%=0.0064。答案:在人类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0.08,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是0.006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基因频率的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基因频率的计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当前位置:>>>>>>>>
摘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在环境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运用数学方法计算种群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种群进化情况,本文结合实例探讨种群在不同情况下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词:遗传平衡&&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1。对于一个种群来说,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相传中保持稳定,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却受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使生物不断向前发展进化。因此,通过计算某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该种群的进化情况。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将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推导归纳如下:
1.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就是处于遗传平衡状况下的种群,遵循“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相传中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一个具有Aa基因型的大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零世代或某一世代),A基因的频率P(A)=p,a基因的频率P(a)=q,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之和p+q=1,其雌雄个体向后代传递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传递隐性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q,则可用下表1来表示各类配子的组合类型、子代基因型及其出现的概率:
由上表可知该种群后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并且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P(AA)= p×p= p2=D;P(Aa)=2p×q=2pq=H; P(aa)= q×q = q 2=R。且它们的频率之和为p2+2pq+q2=(p+q)2=1。其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频率P(A)=D+1/2H= p2+ pq=p(p+q)=p;a基因的频率P(a)= R+1/2H=q2+ pq=q(p+q)=q。可见子代基因频率与亲代基因频率一样。所以,在以后所有世代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因素干扰,这个群体的遗传成分将永远处于p2+ 2pq+q2平衡状态。伴性基因和多等位基因遗传平衡的计算仍遵循上述规律。运用此规律,已知基因型频率可求基因频率;反之,已知基因频率可求基因型频率。
例题: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苯丙酮尿症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
A.1% 和0.99%&&&&&& B.1% 和1.98%&&& C.1% 和3.96%&&& D.1% 和0.198%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该病则发病基因型为aa,即a2=0.0001,a=0.01,A= 1-a=1-0.01=0.99,携带者基因型为Aa的频率 = 2×0.01×0.99=0.0198。
变式1.在某个海岛上,每一万个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多少?( 假设男女比为1:1)( B& )
A.1000人&& B.900人&& C.800人&& D.700人
变式2: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A型=0.45,B型=0.13,AB型=0.06,O型=0.36。试计算IA、IB、i这3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答案:IA频率为0.3 ,IB频率为0.1,i频率为0.6。
2.自然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对于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种群来说,理想状态下的条件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种群基因频率不可能保持平衡,而是处于不断变动和发展的。这种非平衡群体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的数据来计算其基因频率,根据基因所在位置可分为两种类型。
2.1关于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
由定义可知,某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总数×100%。若某二倍体生物的常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位点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a,他们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q,可组成三种基因型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H、R,个体总数为N,AA个体数为n1 ,Aa个体数为n2 ,aa个体数为n3 ,n1+n2+n3=N。那么:
基因型AA的频率=D=n1/N,n1=ND;
基因型Aa的频率=H=n2/N。n2=NH
基因型aa的频率=R=n3/N,n3=NR;
基因A的频率P(A)=(2n1+n2)/2N=(2ND+NH)/2N=D+1/2H=p
基因a的频率P(a)=(2n3+n2)/2N=(2NR+NH)/2N=R+1/2H=q
因为p+q=1所以D+1/2H+R+1/2H= D+R+H=1
由以上推导可知,
①常染色体基因频率的基本计算式:
某基因频率=(2×该基因纯合子个数+1×杂合子个数)/2×种群调查个体总数
②常染色体基因频率的推导计算式:
某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例题: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这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解法一:  先求出该种群等位基因的总数和A或a的个数。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其中,A基因有2×30+60=120个,a基因有2×10+60=80个。然后由常染色体基因频率的基本式计算求得:
A基因的频率为:120÷200=60%  a基因的频率为:80÷200=40%&& 解法二:  由题意可知,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60%和10%,由常染色体基因频率的推导式计算求得:
A基因的频率为:30%+1/2×60%=60%
a基因的频率为:10%+1/2×60%=40%
变式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属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 )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变式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5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0%,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B )
A. 90%,10%&&&&& &B. 65%,35%&&&& C. 50%,50% &&&D. 35%,65%
2.2关于X或Y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
对于伴性遗传来说,位于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其基因频率计算与常染色体计算相同;而位于X、Y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伴X染色体遗传,在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同理伴Y染色体遗传,在X染色体上也没有其对等的基因。所以在计算基因总数时,应只考虑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若某二倍体生物的X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位点上有一对等位基因B、b,他们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q,可组成五种基因型XBXB、XBXb、XbXb 、XBY和XbY,基因型频率分别为E、F、G 、H和I,个体总数为N,XBXB个体数为n1 ,XBXb个体数为n2 ,XbXb个体数为n3 ,XBY个体数为n4、XbY个体数为n5。且n1+n2+n3=n4+n5那么:
E=n1 /N、 F=n2 /N、G=n3 /N、H=n4 /N、 I=n5 /N;
p(XB)=(2n1 +n2 +n4)/[2(n1+n2+n3)+(n4+n5)]=(2n1 +n2 +n4)/1.5N=2/3(2E+F+H)
q(Xb)=(2n3 +n2 +n5)/ [2(n1+n2+n3)+(n4+n5)]=(2n3 +n2 +n5)/ 1.5N=2/3(2G+F+I)
由以上推导可知,
①X染色体基因频率的基本计算式:
某基因频率=(2×该基因雌性纯合子个数+雌性杂合子个数+雄性含该基因个数)/(2×雌性个体总数+雄性个体数)
②X染色体基因频率的推导计算式:
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2/3(2×某种基因雌性纯合体频率+雌性杂合体频率+雄性该基因型频率)(雌、雄个体数相等的情况下)
例题: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XBXB、XBXb、XbXb和XBY、XbY的个体分别是44、5、1和43、7。求XB和Xb的基因频率。  
解法一:  
就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雌性个体含有2个基因,每个雄性个体含有1个基因(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150个基因,其中雌性个体的基因有2×(44+5+1)=100个,雄性个体的基因有43+7=50个。而XB基因有44×2+5+43=136个,基因Xb有5+1×2+7=14个。于是,根据X染色体基因频率的基本式计算求得:  
XB的基因频率为:136÷150≈90.7%  
Xb的基因频率为:14÷150≈9.3%  
解法二: & 由题意可知,XBXB、XBXb、XbXb和XBY、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44%、5%、1%和43%、7%,因为雌性、雄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各占50%,于是,由X染色体基因频率的推导式计算求得:
XB基因的基因频率=2/3×(2×44%+5%+43%)≈90.7%
Xb基因的基因频率=2/3×(2×1%+5%+7%)≈9.3%  
变式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B )
A. 4.5% &&&&&&&&B. 6% &&&&&&&&&C. 9%&&&&&&&&&& &D. 7.8%
变式2: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C )
A.2.97%    B.0.7%    C.3.96%    D.3.2%
方法一:这里首先要明确2:1为患者中男女的比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假设总人数为3000人。则男患者为3000×0.7%×2/3=14,女患者为3000×0.7%×1/3=7。携带者为3000×5%=150。则Xh的频率=(14+7×2+150)/(1500×2+1500)=3.96%。
方法二: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根据X染色体基因频率的推导式计算求得:
Xh的频率=2/3(0.7%×1/3×2+0.7%×2/3+5%)=3.96%。
答案:选C。
总之,尽管基因频率的计算类型复杂多样,其思维方法又迥然各异,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基因频率计算的条件和方法规律,弄清原委并灵活运用,就能准确地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1.李 难.进化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244―276.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5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31月关于高中生物基因频率计算的几点看法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131月关于高中生物基因频率计算的几点看法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4:33: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31月关于高中生物基因频率计算的几点看法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频率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