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哪些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C证论文: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3页
文本预览:
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 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 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 的影响, 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重要的 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的媒体也频有报道。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 孩子学业成绩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教育工作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的中介,它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品 质。没有健康心理,人是不可能充分、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还 关系到人生的成败。因此,心理素质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潜能创造人生、享受人生、提高 生命价值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它与其它素质教育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管一个整体系统 中。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 尤其在小学教育 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基石。 所以,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的心理培训指导使我收获匪浅, 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对知识教育的影响重大, 我 们以后是要为人师表的, 所以更应该懂得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科技知识, 关于培养学生 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面对课程的要求,下面我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的重要性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 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 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从家庭方面看, 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妇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 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从学校方面来看, 高考升学的压力, 频繁的测验考试等, 导致竞争激烈, 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社会环境 来看,社会不良风气,特别是“读书无用论“的泛滥,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产生不利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 所面 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论述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论述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09-09-28 &匿名提问 发布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的专门人才。因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腾飞必须以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这就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的缘由。 在倡导素质教育中提出了全面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当今的&健康&概念,已不再是单纯地指机体(或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或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那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有哪些呢? 一般说来,判断心理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前者比较简单,一切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不健康,如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着诸如嫉妒、自责、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都属于适应性问题。后者却比较复杂,因为中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多数问题属于尚未发展或尚未得到发展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的种种表现,只要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发展,就进步了,不成问题。 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性的指标。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这里的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智力因素又包括感知觉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包括诸如敏捷性、灵活性、独创(创造)性、批判(分析)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因此, 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清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该从正面来论述,它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含义之一,也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二、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在一个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但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应激状态的持续、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 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没有而现在出现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和自身两种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子女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是青少年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一些心理学家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青少年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藐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渥斯(l s.holling-worth)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理克森(e.h.erikson)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 同一性的“危机”等等。 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种种矛盾,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科学地寻找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 们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 修养。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地调试。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并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三)自 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 ,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 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 、体验自 和控制自 。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 。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 ,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 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外,还常与理想的自 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 。 3.及时而正确的归因能够达到自 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 ,悦纳新的自 。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四、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但是,必须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 (一)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一直受到重视,今天,它又被 国教育领导部门列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中,并写进中央的文件。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科学性是其灵魂,坚持科学态度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是学校心理学,二是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其侧重点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地开展工作,而且也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道德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 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直接参与心理教育预防、咨询、评价和矫正的人员,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这里, 想指出的是,目前有的媒体宣传不够严肃,有的统计不太严谨,过分渲染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认为20%或30%甚至40%的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有的人说52%甚至2/3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那么,办学校还不如开精神病院。在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 说, 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 们学生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的,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也是要求心理健康的。 这个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因此, 们必须以认真、坦诚加师爱的态度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地尊重他们。首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 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为此,教师要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包括同情性理解和认识性理解两种。同情性理解,是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当事人的眼睛去看,用当事人的耳朵去听,用当事人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忧伤与痛苦。认识性理解,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消极性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性目标是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日趋完美。从积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 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积极向上。也就是说,教学生心理更健康,素质提高得更快。即使从消极的角度考虑,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由此可见,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化模式。 (四)全体与个别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四有”人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较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个别学生要做到个别辅导。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应坚持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全体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个别教育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 (五)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既然是教育,教师的任务是助人。但无论是教育还是辅导,最终目的是通过助人以达到学生自助,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教师越俎代庖,对应该学生做的事也加以包办,不仅无助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害了学生。因此,教师只能为学生引路,不能代替学生走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助人”和“促进学生自助”,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百花齐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是集体讲座或开展实践活动课,这就涉及到教材问题。现在各地出了许多有关教材,针对大学和中小学都有。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的编写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据 所知,教育部正在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 自己觉得有这么几套教材较好。一套是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导向》和《中学生心理导向》。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与学校工作学制是一致的,中小学每年级的上、下学期均有一本。其二,实践性强,全套书几乎不讲理论,都是实践例子,追求实效性。一套是焦向英主编、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心理素质培养〉。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为每个年级都编写了一本,另有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其二,可操作性强,全套书突出活动情境设计,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另外,上海也出版了这类教材。据 所知,早在1987年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区教育学院发起、徐崇文编写的《心理品质培养》,这本书主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允许一纲多本,但&多本&目前已有了,国家教育部要尽快拿出“指导纲要”来;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实用性。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地说, 认为,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积极预防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卫生方面,应坚持的原则有: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绪情感良性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根据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还要特别加强中小学衔接阶段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如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心理保健措施。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依靠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班主任工作来解决。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原意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办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采访者即要求咨询者尽管有心理正常的人,但往往心理不太健康或心理失常者占相当比例。心理失常,有轻度的和重度的,机能性的和机体性的之分。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主要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纠正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体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教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那只是用以咨询学生的,而与自己无关。实际上,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不妥当,或面临着问题,他们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还应该指出的是,&问题&儿童青少年不只是一般学校里有,重点学校里可能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北京市开设了王建宗任主任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上海、石家庄等地也较为活跃。当然,要办好心理咨询室或咨询中心,咨询人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性;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地展开。 (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估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心理诊断是一项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所以在开展中应做到:尊重客观心理事实;坚持科学严肃的态度;讲究系统整体性;从发展的角度对待诊断对象;注意保密;以教育为最终目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矫正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状态,寻找原因,做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 (四)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目前,对多动症、学校恐惧症等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了行为矫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对离家上学极度害怕而表现出多种心理和行为征兆,如腹痛、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症状。据统计,约有0.4%~2%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学校恐惧症。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恐惧症的表现、原因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矫正理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小学应与有心理学系或心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只要有这方面条件的高等学校, 想他们肯定能帮助中小学做好行为矫正的。 (五)学习指导 所谓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以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成绩的评估及其反馈等。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选择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以及习惯进行学习,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目前,北京市不少学校在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研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改革, 们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对学生个人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和统计获得各种职业对能力和特长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这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唤起他们对将来的考虑,指出机会并监督其工作的情形和进展,使学生得以正确选择并从事职业,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积极性。 上述六个方面的途径及其措施,涉及到学生在道德、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卫生、生活、自 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领域。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一定能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六 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 想起了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学家从哪儿来?发达国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心理学家深入学院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从事学院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靠大学心理系,教育系(学院)来培养。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过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或教师的合格证书;(2)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多数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受过高等教育)中来培养学校心理学家。例如,澳大利亚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州的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准后花一年时间自费学习心理学的有关课程,取得有关证书,即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家的实践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按此比例, 国至少需要3万多名学校心理学家。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总数才4000余人,即使全体改行变成学校心理学家,也不到七点五分之一。目前大学心理系(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只有300多人。如果全部培养为学校心理学家,人人不死需要100年才能培养成功。因此,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包括学校心理学家主要地只能来自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设想应逐步分别层次,最基层的是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德育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来担任;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某一地区,或像国外那样名中小学生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负责一定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经过培训, 这里不想在课程上展开分析,但学校心理学家的培训是有课程要求的(见1995年第一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拙文)。 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心理学专业联合培训教师。目前各地在掀起一个&证书热&, 认为应该按照不同层次颁发不同的证书,用以证明不同等级和程度。发证书涉及到考试问题,谁来考试? 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各地考试院联合行业(心理学)机构来进行,这样显得公平、科学,并能够保证质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转换 -------------------------------------------------------------------------------- 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反映并推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这种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关系,迄今尚未有人系统而具体地阐述过。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和勃勃的生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哲学贫困”之声又不绝于耳。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 未能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不能用新的理论体系系统而具体地教育 的干部和群众。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的三个转换,即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的转换,说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一 任何科学体系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都有其贯串于整个体系的基本矛盾,即基本问题。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中抽取出来的,揭示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即解决基本问题,就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因此,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的确认,是一个科学体系形成的必备条件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的逻辑起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现在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中国化了没有? 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中国化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起点。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是单纯逻辑推演的结果,主要是由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和相应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连绵不断,而各种各样的斗争一次又一次地惨遭失败。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曾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但是也同样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终于找出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要靠他们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而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5页。)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等人领导的井冈山的斗争常常受到当时中央和地方党委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指令的干扰,使弱小的红军屡遭挫折。1928年11月,毛泽东在给当时的中央的信中指出:“各地许多小块红色区域的失败,不是客观上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策略有错误。”(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58页。)这时,他已经明确提出了决定斗争成败的两个基本因素:客观与主观。他进而又指出,主观策略之所以错误,就在于不了解客观的实际情况。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一切事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9页。 )这个重要思想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转变的实现。这个思想贯串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始终。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4页。)也就是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它的主要部分。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成了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矛盾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主要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就是围绕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展开的。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 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4页。)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97、286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揭开了反对“两个凡是”新教条主义斗争的序幕,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论战再次证明: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主要优势。1930年5月,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 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1—112页。)1941年5月, 他在《改造 的学习》的报告中又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95页。)1956年4月,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仍然强调:“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 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 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97、286页。) 另一方面,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永远都是存在的,只是时代不同其内容各不一样罢了。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理论创造,都是围绕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解决这个基本问题所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的提出和论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标志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 二 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要确定一个正确的基本问题,而且要确定一个正确的核心范畴。这个核心范畴是这个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这个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完成了基本问题的转换之后,为解决这个基本问题而确立一个核心范畴,是至关重要的。这个任务是由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完成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实践范畴的科学规定和基础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践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基础。由于实践范畴的科学规定和基础地位的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得以形成,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才无所遁形。基于实践范畴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8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这是没有争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在中国的转换,是通过毛泽东而最终由邓小平来实现的。 毛泽东一方面以《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实事求是所作的经典性解释和一系列阐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中国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核心范畴。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运动规律,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即对立统一规律,充分说明了它的方法论意义,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也是第一次。《实践论》是《矛盾论》的基础,《矛盾论》是《实践论》的具体发挥。《矛盾论》指出:“ 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9页。 )然而只有以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辩证法,才能成为反对教条主义的锐利武器;不以实践为基础和依据,辩证法就会陷入唯心论或诡辩论,就不可能战胜教条主义。《矛盾论》通篇都体现着《实践论》的思想。毛泽东的这些基本思想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推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到1963年又得到一次总结,形成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毛泽东在这篇短文中提出了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观点,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过程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观点,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观点。这些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思维与存在或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表现为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两种基本形态。 同时,毛泽东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和要求的过程中,将这一经验和要求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 去研究。”(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1页。)此后,他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报告和文章中继续发挥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概括为实事求是,对实事求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明,并进行反复论证,这就在客观上为建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核心范畴。但是在主观上,毛泽东还没有将实事求是作为新的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虽然他已经在探索这种体系。1943年4月, 他在致何凯丰的信中说:“ 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 的体系还没有成熟。”(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97、286页。《毛泽东书信选》第212页。) 邓小平同毛泽东一样高度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敏锐地注意到并坚决支持和正确引导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用实践的观点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推动了以十一届三全会为开端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并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实践第一的思想。与此同时,他更加注重发挥毛泽东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实事求是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的地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核心范畴的转换。 1977年9月, 邓小平在关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7页。)这是他对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定位。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1992年, 他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这是他对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定位。 将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本质,这样一种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邓小平不仅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概括为实事求是,而且他在自身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实事求是这个核心来开展活动,使实事求是真正成为新体系的核心范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修改和通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提出,以及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确定与实施,都是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指引、推动之下实现的。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经验的全面总结。他在这个总结性的谈话中再次强调:“ 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 )邓小平理论归结起来,讲的就是为什么要实事求是和如何实事求是,由此而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和策略。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又是邓小平的个人品格。所以,邓小平强调说:“ 是实事求是派。”(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9页。) 因此,不论是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概括来看,还是从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的新论证、新发挥来看,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确定无疑的了。 当然,在 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转换的时候,不能不讨论实事求是与实践的关系。无疑,实践是实事求是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实事求是就无从谈起;同时,实事求是又是实践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离开了实事求是,实践就是盲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其精髓是实事求是,这二者是一致的。同样,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实践,其核心范畴是实事求是,这二者也是统一的。那么,这两个核心范畴是如何发生转换的呢?即为什么毛泽东要提出实事求是,邓小平又要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呢?没有别的原因,这完全是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鉴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巨大差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中国人民有了多次失败实践的惨痛教训;别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离开了中国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是毫无意义的,中国人民也有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招致惨重损失的教训。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的转换,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1984年6月,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2页。)这一段话十分清晰地勾画出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的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钥匙。 三 一个科学的核心范畴,具有特定的逻辑构造作用,按照核心范畴的内在矛盾运动建立起来的逻辑结构,就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由于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研究中,缺乏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及其转换的意识,因而未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转换的可能与现实,一直未能发现一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现在 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及其转换这个关键问题,就不难发现:邓小平已经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转换的问题。 1980年2月, 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 党的思想路线。”(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8页。 )他的这一段话包含着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广义的认识论,又将广义的认识论归结为实事求事;二是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逻辑构造,揭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学者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板块式”结构提出疑义,并提出了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设想,但是未能实现突破,出了近三百种教科书,“抄来抄去,了无新意”(刘大椿语)。 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结构基本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播起过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 国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中的问题,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定的体系,而在于 未能将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体系化,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中国形态,从而开辟 国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的新道路。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广义认识论,又将认识论归结为实事求是,倒不是要重新编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创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范畴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它必然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统一体。没有毛泽东的理论创造,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没有实事求是核心范畴的提出,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邓小平的理论创造,没有实事求是核心范畴的定位,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的转换,也不可能有独立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可见,分别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对二者进行综合研究尤为必要,更为重要。只有这种综合性研究才能发现并科学地说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达到的新境界和新高度。如果不作此类综合研究,而力图将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际进程,也不利于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宣传和教育的。 根据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定和毛泽东、邓小平的论述, 认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结构大体如下:客观论——主观论——实践论——条件论——方法论——真理论——价值论——创造论——目的论。 客观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问题。实事求是的首要环节就是从实际出发,然后经过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毛泽东、邓小平要求 在研究和处理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时,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他们始终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工作中的一切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对实际情况若明若暗,甚至一无所知。为什么 有时会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和每天打交道的工作对象会不了解呢?除了主观方面的原因之外,客观方面也是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客观范畴的科学内涵,了解客观的基本特点及其认识论的意义,对于 加深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理解,学习他们把握客观实际的宝贵经验,提高 对客观实际的认识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主观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主体问题,即主体意识问题。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经常强调: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 的主观世界; 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从他们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一个党性问题、态度问题、作风问题; 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这些就是实事求是的内在根据。有很多时候,人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不是因为情况复杂,而是因为“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缺乏实事求是的诚意、勇气、决心、毅力和能力,甚至故意为之。主体、主体意识的特点和认识论意义,以及加强主体意识的修养问题,是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途径问题,毛泽东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这些思想 必须继续研究、认真领会、始终坚持。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实践的时代特征及其对认识的意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不仅重新确立了实践的权威性,而且揭示了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揭示了社会实践的结构、内容和作用的新变化。研究这些新的变化对于把握实事求是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条件论所要研究的自然是实事求是的条件问题。唯物论就是条件论。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论述实事求是的过程中,讨论过各种各样的条件问题。不懂得实现实事求是的必备条件,不懂得分析、利用、创造或改变条件,就不懂得实事求是。广义地讲,条件是构成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狭义地讲,条件是影响主体和客体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环境和工具两大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工具包括测量、推动和改造客体的仪器、设备。条件既作用于客体,也作用于主体。条件可能有利于 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可能不利于 认识和改造世界, 必须作具体的分析。因此,了解条件对实事求是的制约性,了解实事求是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掌握科学方法,避开或改变不利条件,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实现实事求是具有重大意义。 方法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方法问题。一般地说,任何哲学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特殊地说,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都有其特殊的方法。调查研究、矛盾分析和社会实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亦即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这主要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即由中国资产阶级的幼稚性、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并反复阐述这些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引导 不断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但是,仍然有些领导干部不重视这些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仍然有些领导干部在运用这些方法时有意无意反其道而行之,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它们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事业。每一个真心实意沿着实事求是道路前进的领导干部,每一个真心实意追求真理和社会进步的人,都应该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 真理论所要研究的是实事求是的真理理论,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理论,它对真理的本质、真理的特点和真理发展的规律的论证都有其特色, 必须认真研究,切实把握,并运用这个理论科学地说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长期盛行于党内的教条主义并没有被彻底肃清,这就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自由化思潮提供了口实。在真理观上反对教条主义和自由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任务。 还必须运用实事求是的真理观科学地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知行背反的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句空话,实事求是就是一句空话。实践和真理是永恒发展的,毛泽东、邓小平在创造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探索和发现中国建设规律的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在, 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性重大课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发展真理,也是 必须探讨的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是2001年普通心理学试卷中一个选择题:2.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答案:A标准的。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 1.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C) A后象   B假象   C表象  D想象 2.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3.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B) A暗示    B定势   C定型   D期待 4.对裂脑人进行精细实验研究从而成功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为此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是(B)A乔治.斯波林   B罗杰.斯佩里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5.反射活动效应器活动的结果又作为一种新刺激传入中枢,并进一步影响中枢的活动,使之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B) A反射  B反馈  C反映  D返回传递 6.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C)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 7.编制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智力测量表的是(C) A吉尔福特  B推孟   C比奈-西蒙   D韦克斯勒 8.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D) A智商  B韦伯分数  C情商  D感觉阈限 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叫(B) A精神分析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三重需要理论   D需要演化理论 10.对延续和发展有机体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应叫(A)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爱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可构成三种基本特性,它们是(ABC)A强度   B平衡性    C灵活性   D指向性 2.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ABC)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 D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3.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BCD) A必须在同一加工器里进行信息加工 B必须在不同加工器里进行信息加工 C其中必须有相当熟练的 D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4.错觉的性质包括(ACD)A歪曲的知觉  B虚幻的知觉  C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知觉   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5.个性心理包括(AC) A个性倾向性   B情绪、情感   C个性心理特征  D意志活动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的言语,它是思考问题时用来支持(思维活动)的一种语言. 3.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称之为(正迁移).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称之为(原型启发). 4.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复述)可输送到长时记忆系统,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提取回溯)到短时记忆系统,才能重新被意识,并与当前的刺激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5.优良的意志品质除了意志的果断性和坚韧性外,还有(自觉性)和(自制性).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四.判断题(每题1分) 1.灵长类动物虽然能学会一些手势语,但它并不能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所以他们的心理只能说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  √  )2.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 (   √ )3.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   )4.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一切适宜刺激. (  X  )5.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做注意的分散. (  X  )6.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许多知识,这是通过随意识记获得的. (  X  )7.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顽固、执拗和动摇. (  √  )8.学习程度与遗忘和保持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学习程度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   )9.气质不影响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但却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  √  )10.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性对行为的自然影响,因而具有天赋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 (  √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2.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3.心境 :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4.感觉后象 :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六.简答题(每题6分)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 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七.论述题(每题10分)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知觉虽然不同于并高于感觉,但它同感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在: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知觉它。感觉与知觉也有某些共同性,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2.试述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1.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类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行为倾向。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它主要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2.阿尔波特又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人格的影响和意义的不同,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①枢纽特质,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影响个体一切行为的性质,几乎渗透到个人全部生活的所有方面。使所有的行为都反映出它的影响。②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它决定一类行为,但不是所有行为。③次要特质,它不是人格的主要成分,也不太受人注目,对于描述一个人来说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在人的行为中渗透得极少,只在特殊场合下才出现的行为倾向,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或者说是一个人的独特的偏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