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尊重职业素养是什么意思 而 是最基本的素养

当前位置:
>>>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
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也被处于死刑)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们从小就应该进行生命教育②生命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③他不懂得生命的可贵④每个人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主要考查你对&&关爱生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生命对于世界的意义: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鲁人版): 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②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也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些构成了多彩的人生;③生命是短暂的是不可重复的。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精彩; 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③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人类与地球上的生命共存的意义: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如果我们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是人类自己;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及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粤教版):?①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和其他生命相互依存。 ②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对待生命的态度(陕人版):①得过且过;②轻率放弃;③倍加珍惜;④让她更加美好。人类对自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粤教版):?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世界。 自我保护的求生意识: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②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故而自己或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③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因而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④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 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粤教版):?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例如,当生理和心理出现病患时,要顽强战胜它,决不屈服,决不放弃。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面对人生挑战要满怀斗志,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光辉。延伸生命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③善待其他的生命,我们没有侵犯和危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鲁人版): ①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③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对待地球上的生命: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关爱他人(北师大版):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要尊重他人的健康和生命权利。关爱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当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珍爱生命的名言:?
发现相似题
与“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948076788673325828898705907来源:本站原创
14:38:26【】
2014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题猜想
第一章 职业理念
一、单项选择题1.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B.滞后性C.连续性D.广延性2.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A.个性发展B.认识发展C.情感发展D.意志发展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5.优秀教师的前提是(  )。A.合格教师B.教育教学能手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D.教育家型教师6.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教书育人D.公而忘私7.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A.思考能力B.反思能力C.教学能力D.自学能力8.现代学生观坚持(  )。A.以人为本B.以教材为本C.以课堂教学为本D.以教师为本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10.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  )。A.给学生权利B.教给学生知识C.尊重和信赖学生D.尊重学生家长1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A.教师B.学生C.学校D.学习12.下面哪项不属于师生关系的功能?(  )A.教育功能B.激励功能C.评价功能D.调控功能13.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  )。A.合格教师B.教育教学能手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D.教育家型教师14.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体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15.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课堂教学B.学会教学C.探究和解决问题D.追求教学环境的最优化16.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_(  )。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17.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A.爱工作B.爱学生C.爱学校D.爱教育事业18.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A.主体性B.全体性C.发展性D.全面性19.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20.下列属于创新教育的是(  )。A.心理创新教育B.和谐教育C.赏识教育D.愉快教育21.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A.顺序B.客观规律C.特征D.重点22.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  )。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24.下列哪项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  )A.教育要面向世界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教育要面向未来D.教育要面向学生25.下列哪项不是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要强调树立的教育观念?(  )A.应试教育的教育观B.系统工程的教育观C.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渗的教育观D.素质教育的教育观26.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A.适应能力B.合作能力C.实践能力D.学习能力27.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  )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A.保护B.限制C.适应D.促进28.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29.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  )作用。A.关键B.桥梁C.决定D.主导30.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属于教师的(  )。A.专业情操B.专业信念C.专业态度D.专业知识31.(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A.专业技能B.专业情操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32.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3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34.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A.高度的政治觉悟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C.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D.良好的人际文化35.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的影响。A.社会生活和群体B.教育对象C.教育法规D.教育原则36.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A.严谨治学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际3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38.“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由(  )正式提出的。A.保罗•朗格朗B.E.捷尔比C.R.H.戴维D.洛尔39.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A.传道者B.解惑者C.管理者D.示范者40.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41.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A.热爱教育事业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4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包括(  )。A.职业素养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C.教学设计与实施D.交流与反思43.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理论和(  )。A.教育成果B.教育手段C.教育思想D.教育技巧44.下列哪项不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A.培养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的新人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人C.培养有鲜明个性、善于合作的新人D.培养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应试能力的新人45.下列哪项不是教师培养学生实施教学的出发点?(  )A.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B.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C.从学生特殊教育需求出发D.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46.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A.主动B.被动C.散漫D.自由47.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48.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  )属性的人。A.自然B.社会C.实践D.现实49.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  )。A.加强现代教育科学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50.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A.爱岗敬业B.正确的教育观C.一定的研究能力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51.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52.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人格平等B.自主发展C.受教育D.主导地位53.(  )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A.以人为本B.终身教育C.人的全面发展D.素质教育54.(  )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A.教师间的关系B.学生间的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家长的关系55.培养学生的爱好和(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A.爱心B.素质C.特长D.能力56.下列哪项不是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  )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D.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什么差异57.下列哪项不是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所应该做的?(  )A.传授知识B.培养能力C.学习评价D.陶冶品德58.学生是发展的人包含三层含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学生自身是一张白纸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59.传统教育中注入式、(  )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A.传授式B.填鸭式C.启发式D.引导式60.下列哪种学生最需要教师的尊重?(  )A.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B.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C.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D.活泼开朗的学生61.能否自觉关注(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A.与家长的关系B.生存C.情境D.学生6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63.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A.加涅B.布鲁纳C.班杜拉D.乌申斯基64.终身教育是(  )。A.古代教育的特点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C.近代教育的特点D.现代教育的特点65.“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小刚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平时成绩不好,但上课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答不出来。老师课下和小刚聊天,问原因,小刚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小刚,而是和他定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小刚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小刚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问题:对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问题: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调查显示,有81%的小学生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并且男生比例比女生高;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专家称,一味讲求竞争和有错必罚的教育理念带来的就是学生精神过于紧张,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而减轻不必要的压力则是势在必行。问题:针对上述材料对目前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校五年级有位叫小超的同学,经常迟到、旷课,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好,尽管老师多次和他谈话,仍不见好转,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小超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跑步速度飞快,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画画特别好,足球踢得也很好。问题:请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雨带来了万紫千红。你看,地上的小草发芽了,路边的杨树挂满了‘毛毛虫’,风中的柳树长了嫩绿的叶子,公园里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花、金黄的迎春花盛开了。”这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写的日记,从她稚嫩的文笔中可以看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她也曾天真地想过让“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这既光明又美丽的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却因为一次小测验的失误而自杀。问题:请你就上述材料进行分析。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资料报道:哈师大附属中学的应届毕业女生常艺凡陆续收到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将获得奖学金。这一消息在学校里引起的轰动效应自不待言,而尤为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她能在托福与SAT的考试中获得近满分,同时,她在12岁时就获得了小提琴10级,全国高中生生物竞赛二等奖,美国AMC数学竞赛优胜奖,第六届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代表奖。另外,她在课余时间坚持打乒乓球6年,有着不错的球艺和健康的身体素质。问题:常艺凡的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老师说:“我们班的_××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老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老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问题:请你运用教师职业理念对这几名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小明今年上五年级,班主任对他印象一直不好,其实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在学校也没犯过什么大错,就是平时有点顽皮,不太自觉,但班主任对他很有偏见,小明的家长也侧面和班主任沟通过,提了些意见,最终非但没改变什么,反而发展到班主任经常要故意挑小明错的程度。问题:根据材料,请你分析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认识。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开学不久,校长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都要申报课题,并由学校的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然后要将研究的成果公布并进行评价。我觉得学校的这项要求对我有一定的难度,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出教育学书,翻阅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章,其中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我打算请教许老师,许老师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已经发表了3篇文章,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教师。第二天,我就不懂之处向许老师请教,他说:“教育教学研究并不是难事,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再找几期教育类的杂志,将这些内容翻阅一下。如果这些文章中有几篇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一般就是教育教学的热点。将这些文章复印下来,回家以后仔细琢磨,把这些文章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就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学书,然后选择里面的一个原理,先将这一原理介绍一下,然后再写你是如何根据教育理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很简单,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问题:你对案例中许老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依你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老师终于给了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进入这个班级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问题: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些人认为:小学教师所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所以只要具备粗浅的学科知识就可以胜任小学教师。问题: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上述观点,并论述胜任小学教师的职业条件。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下工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学习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问题:材料中的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小浩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小浩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小浩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小浩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结合新的教师观,谈谈你对陈老师的看法。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刚上一年级的小刚,上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家里的话梅是哪儿来的?”小刚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刚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问题:谈谈你对材料中教师行为的看法。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地三名女学生,相约服农药自杀,其中一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奎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三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遗书中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一位老师的日记: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主题班会设计如下: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述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问题:该材料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位教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萤火虫》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问学生,萤火虫燃烧了自己,怎么了?有的孩子回答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就死了;也有孩子说,萤火虫燃烧了自己,它没有怎么,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一些其他理解。这时,教师无法对这些理解给予肯定,因为书上不是这样说的,书上的正确答案是,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所以,老师不断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想办法一步步地“启发”孩子得出“正确”的认识,要求同学们再想一想,再看一看,看什么呢?当然是看书,看课文,最后,孩子们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看”出一个“共同”的认识一一萤火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人间!问题: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出发,对上述课堂教学材料进行评价分析。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问题:请你针对材料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问题: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2.A【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3.D【解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是指教师的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这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4.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5.A【解析】优秀教师的前提是合格教师。6.C【解析】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7.B【解析】反思能力是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8.A【解析】现代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9.A【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扮演着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示范者、研究者等角色。10.C【解析】教师要公平对待学生就要真正地尊重和信赖学生。11.A【解析】本题是对教师职业的考查,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12.C【解析】师生关系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社会功能。13.D【解析】优秀教师的前提是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初级层次是教育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的高级层次是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教育家型教师。14.B【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15.A【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16.C【解析】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17.B【解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亲近教师,才能尊敬和追随教师,教师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说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应该是爱学生。18.B【解析】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19.B【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20.A【解析】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创新教育、思维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21.B【解析】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22.B【解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23.D【解析】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24.D【解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的标准之一。25.A【解析】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要强调树立的教育观念包括: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26.C【解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27.A【解析】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28.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29.D【解析】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30.B【解析】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专业信念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逐步树立为教育和科学献身的信念。31.C【解析】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32.B【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33.D【解析】托尔斯泰的话已经明确提出教师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教师。34.C【解析】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三部分组成: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及能力素质。其中,教师的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35.A【解析】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36.A【解析】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37.C【解析】这句话主要强调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38.A【解析】“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l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39.D【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40.B【解析】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的时候,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41.D【解析】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42.A【解析】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不包括教师的职业素养。43.D【解析】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即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教育技巧。44.D【解析】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45.D【解析】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特殊教育需求,从此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46.A【解析】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47.C【解析】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他们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48.B【解析】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学生就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49.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50.A【解析】爱岗敬业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B、C、D项都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51.B【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52.B【解析】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53.A【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54.C【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55.C【解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56.D【解析】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57.C【解析】所谓学生发展,就要兼顾教育对学生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功能。58.B【解析】学生是发展的人包含的含义是: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其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最后,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59.B【解析】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是指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这是传统教育所采用的方式,是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60.A【解析】教师要尊重全体学生,其中,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等心理比较敏感,最需要教师的尊重。61.D【解析】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62.A【解析】考试与素质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考试是帮助评价素质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63.D【解析】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64.D【解析】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点。65.B【解析】题干所述反映了教师职业具有创造性。二、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材料中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值得学习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这位教师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给学生在班上表现自己的机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2.【答案要点】材料中的这位教师本着“热爱学生之心”去对待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融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期许,从而自觉地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分析小明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对其提供帮助,使小明从中获得自信并且取得进步。3.【答案要点】现代社会,考试成绩、升学率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繁重的作业、补课以及由此产生的体罚等行为都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要改变这种情形,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其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体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够。面对小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教师要做的不是盲目地体罚,而是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改掉这些坏习惯,让他们没有心理负担并快乐地学习。最后,家长也不应体罚孩子,应从问题的根源着手,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4.【答案要点】该材料主要是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针对后进生,教师要通过观察、调查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而且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首先教师要多找小超聊天,关心他的生活,这是做好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其次,应该多和小超的父母及其他同学谈话,了解小超坏习惯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坏习惯。最后,教师要多发现小超身上的优点,鼓励小超积极向上的信心。5.【答案要点】材料中,学校和教师没有以学生为本,而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反映了该学校的教育缺乏人性化,造成这些孩子心理扭曲。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理念,使“以人为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教育以育人为己任,教育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面临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并为其服务的问题,而且面临着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6.【答案要点】常艺凡的材料体现了“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答案要点】材料中,教师的言论是错误的。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成才”的观点,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能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班级的气氛会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增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更有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师生的感情。8.【答案要点】材料中的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没有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做到:(1)将学生看成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教师还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据此开展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将学生看成是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师要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理解学生与成人、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3)将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都是各种学习活动的发起者、行动者、作用者。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积极作用,通过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将学生看成是责权主体。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权利自由和限制问题:一是要区分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教育行为;二是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权利享受与责任承担问题。最终达到自由和限制二者之间的平衡。9.【答案要点】终身学习要求教师:(1)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2)通晓A己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深入了解自己所教科目的知识以及前沿的新发展,成为学科专家。(3)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教师也要进行科研,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他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4)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为现代教学手段。它包括两类:一是视听技术,如广播、电影、影视、录像等;另一类指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微型电脑的操作技术。10.【答案要点】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好学生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即教研能力。教师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够随时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及时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显然,这是专业研究者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开展教研工作,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动机上,许老师从事研究是为了发表文章,是出于一种功利性、肤浅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在方式上,许老师仅仅重视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没有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融人理论之中,因而其教学研究没有深度,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师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课堂为中心去开展教研活动,具体要做到:(1)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教师要正视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2)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融为一体。(3)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文章,要不断总结教学、教研、教改经验,写出一些较有价值的论文,以指导学科教学。教师要善于将实践和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多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教研能力的体现。11.【答案要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说,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育和教学促进师生积极的交往、互动,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该学生的日记可以看出,教师很少请他回答问题,而学生需要的恰恰就是表达自己看法、抒发自己感情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一些弊端,如下:(1)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传统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取得的学习成绩,这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3)传统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却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发展。12.【答案要点】材料中的说法是错误的。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入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广泛的文化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只有粗浅的学科知识是不够的。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小学教师。13.【答案要点】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要坚持: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师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需要尊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4.【答案要点】材料中陈老师的做法值得肯定。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15.【答案要点】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调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或者经常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的教育。16.【答案要点】(1)材料中的这种悲剧是源于学生对应试教育消极的反抗,是学生无法承受升学的压力所以选择轻生。(2)但是,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这却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和评价学生,使教师、家长与学生认为只有分数高,才有价值;当成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3)由此得出,教育必须改革,为了个体的发展,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而是考查学生的方方面面,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个性和能力。17.【答案要点】材料中的教师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18.【答案要点】材料中这位教师犯了“唯教材”中心的倾向。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完成,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内容处理上,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反映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从学生方面来讲,教师没有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性,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19.【答案要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就是说通过合格的基础学科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与基础学科的发展和谐并进。和谐发展是指对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对学生个体来说,要以特长带动相关方面的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20.【答案要点】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标准答案,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却远离生活,将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学生自身的经验。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评价要求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尊重个体差异,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
上一篇资讯:
下一篇资讯:
远程学习须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媒介素养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