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成了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惯和需要。

当孩子偷钱,成为一种习惯。
个案咨询:老师:救救我的孩子吧。他从6-7岁时,开始偷我们家长的钱,当时我做生意,每天进账如流水,钱少了也不会太在意。后来,孩子发展的偷我父母的钱、偷舅舅的钱、补课时偷老师的钱、偷班上同学的钱。任何一个场合,只要可以揣摩出人家身上有钱,他都会去动手偷。每次偷了别人的钱,我都会给他还上,我要是打孩子、严厉的批评孩子、我妈妈就护住他,说他本来就没有父亲,不让打、不让说。他今年都12岁了,现在面临小升初,学习成绩门门不及格,再加上有这样的毛病,上了中学可怎么办呀?
专家帮您分析:
孩子偷钱的恶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孩子心理没有成熟。一份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显示,在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4~5岁时拿家里的钱;63.7%发生在小学阶段;29.5%到12岁以后才有“偷窃”的行为。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心智没有得到完全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不成熟。
二、孩子缺乏正确的金钱观。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一味满足他们的需要,养成了孩子消费欲望强烈、乱花乱用的习惯。孩子有了花钱的需求,却没有赚钱的本领,就盯住了父母的钱包。
三、交往的朋友不当。据观察,通常偷钱的孩子都是邀约一帮人一起玩乐,往往为了“义气”或摆阔,有的孩子被逼偷钱,而且由于坏习惯的“传染”,孩子们近墨者黑,终于染上偷钱的恶习。
四、孩子有恶癖。有的孩子明明自己有零花钱,但是还是喜欢去偷,不偷就觉得不舒服,成了一种“癖”,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罗学荣教授称,偷窃成瘾的孩子患的是品行障碍。这时家长一定不要讳疾忌医,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心理诊室进行治疗。
家长要了解为什么,是孩子零用钱不够,是受人指使或胁迫,是物欲诱惑,还是有恶癖?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这种情形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已形成习惯?而在事情发生后,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如果家长只会大吼:“你偷东西了—别的我什么也不想知道!”那这就是最蠢的家长了。 有一个相当流行的观点,“偷窃”是特殊的过错,要求家长严厉体罚。而教育学家却有大量数据表明:事实正好相反,孩子由于害怕和屈辱,变得不敢吐露真言,更加趋向于不诚实。
专家给您支招:&
一、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偷拿钱,表明他对钱产生了欲望,其实这种欲望是正常的,且有积极的一面——欲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只是拥有钱的方式不对。一个还不满十岁的孩子开始喜欢钱,并且用一些幼稚的办法来拥有钱,对父母来说,既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钱只是实现欲望的工具和桥梁,不要就钱的问题纠缠不清。
&钱不够用怎么办?孩子之前可能以各种理由向父母要钱,如要压岁钱、买本子钱等。倘若父母给钱是有条件的,孩子达不到条件就不给钱,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可能会斗胆私自拿父母的钱,可能每次都紧张、惊谎、自责、后悔。因为未被发现,而演变为经常。孩子总会选择最有安全感的方式拿钱。
&因此,别轻易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表象上是孩子偷钱,其实是他需要花钱,花钱的目的可能是友谊、满足感、安全感。孩子的其他需求假如能得到满足,就可能不需要钱了,偷钱的行为也不存在了。 了解了小孩子偷钱的动机后,家长就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了:
&1、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 2、告诉孩子这样做有三个错误,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可以用童话故事、儿歌等来举例,让宝宝知道不择手段的后果。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3、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找到既能满足孩子真正需求,又能满足父母需求的方法。为了向孩子表示您对他的诚意,您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
4、关注孩子心情,聆听孩子的需求与真相;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您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假如,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5、当您的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很高兴,妈妈欣赏你的勇气,并为你自豪
二、如何防患于未然?
1.每周给一定零花钱(十二岁以下少些,孩子不会管理)
2.给说出欲望机会,并与孩子讨论:哪些愿望是可以马上实现的,哪些愿望需要等一等,哪些愿望不能满足。或者,哪些需要父母可以无条件满足,哪些需要父母要跟他谈条件。
3.帮助孩子学会钱的管理: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帮助他学习对钱的管理,给他稍微多一些的零花钱,要求他建立一个账目,时不时看看,然后夸奖几句。如果这样管理的效果不错,孩子不乱花钱,可以奖励他更多的钱,让他在钱的管理上有成就感。如果乱花钱,就克扣一些零花钱,让他觉得这样做得不偿失,他就会改变做法。
三、几点提醒:
1.当孩子以正常途径满足自己欲望时,不能简单拒绝孩子的要求。如简单拒绝会挫伤孩子的心理,甚至会促使孩子以不正确方式来满足欲望。比如,孩子说他喜欢某个游戏软件,朋友都有,他也想拥有,这得需要几十元钱,父母可能会因为游戏影响学习而简单地对孩子说“NO!”,这样做会使孩子通过正常途径满足自己的努力落空,甚至心理受挫。
2.父母大手大脚化钱会诱发孩子对金钱的欲望。常常目睹父母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对金钱的欲望会大一些,因为他知道花钱可以买来快乐。节俭的家庭,孩子更知道钱的重要性,也轻易不敢乱花钱。
3.父母随意放置钱可能会养成孩子乱拿钱的习惯。从方法上看,父母随意放置钱会让孩子时时刻刻面临内心的冲动,可能会养成孩子乱拿钱的行为。如果父母善于管理金钱,孩子的非分之想也自然会得以收敛。
&四、咋让孩子改掉偷钱的毛病?
&一位从事儿童心理学的专家分析说,小孩撒谎、有偷摸行为,一般出现在2~7岁左右,普及面达80%以上。包括我们成人,童年时代都有过这种行为。他给出几条建议:
&第一,避免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责打孩子。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所做所为,很简单,不一定有意识和目的性。不同的教育,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发现有撒谎、偷摸行为,不要一律打骂,要说清楚这种行为的危害之处,会给别人造成什么伤害,让孩子理解后,勇敢地承认错误。
&第二,不要造成孩子说谎的理由。家长一开始摆出严厉的态度,孩子见势不妙,为本能地保护自己“不挨揍”、“不挨骂”,逼急了只能说谎。动不动用“良心”、“道德”来谴责孩子,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伤害孩子自尊,从小埋下心理自卑的阴影,甚至可能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第三,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做好理财榜样。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家庭收入支出做比较详细的记录。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另一方面,让孩子知道自家的经济情况,培养合理用钱意识。家长应该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且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3482|回复: 30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今天看到隔壁耳机俱乐部论坛转载的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演讲稿《走进音乐的世界》的内容,花40分钟仔细看了一遍,收益很大啊。
也转过来大家看看
音乐何需懂!
两千多年前,俞伯牙就找不到知音,两千年多后的现代人也听不懂他的音乐,不仅是普通人听不出来,就连那些专门搞音乐的人也听不懂,听不懂也就是说听不出来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这不是因为我们听众的欣赏水平差,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而是因为音乐不能直接转达那种视觉性语音性的内容,所以我觉得是俞伯牙要是真懂音乐,就不应该要求他的听众听出音乐中那么具体的东西。
其实,那些搞音乐的和那些音乐爱好者,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才不管什么懂不懂呢,用我的话说就是较少依赖于内容解说。大多数人听严肃音乐,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啥也听不出来,严肃音乐高深,咱们听不懂。我们这帮搞音乐的,刚开始听的时候跟大家一样,也是啥也听不出来,但是我们接着往下听,这就是区别。
欣赏音乐不一定非要听出那些场景、思想、故事,没有必要非要用那些文学化的、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以前大家可能很少听说我这样的观点,在音乐中追求那些形象、场景、思想、哲理、故事等内容,其实是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去欣赏音乐,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构成了很大的障碍。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这也是严肃音乐,高深难懂,啥也听不出来。同样还是这个作品,一模一样的不变,把它放到一张轻音乐的唱片里,听起来就变得优美、悦耳、舒服,就能听得下去。
为什么同样一首曲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就有能欣赏下去和不能欣赏下去这么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把那么多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全国人民普遍认为严肃音乐高深难懂的局面,我认为,除了我们历史的原因之外,还有更直接的原因,过去多年来我们国家进行的音乐普及工作基本上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于是这种观念就进入了大家的头脑。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是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造背景,等等。经年累月的音乐宣传,强化了人们头脑中本来就有的这个误区。解铃还需系铃人解,今天我提出一个口号叫:“音乐何需懂!”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别管懂不懂,只管欣赏音乐之美,如果你现在感觉困的话,那就借着这个音乐睡一个小觉。(播放音乐)大家觉得怎么样?听懂了吗?没听懂?其实听什么音乐,都是只管听就行了,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音乐何需懂!
说到这儿,我想有的朋友已经产生疑问了:这么简单的一点道理,外行都听得明白,怎么那么多专家学者这些年来都想不明白?
那么音乐真的能这样听吗?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我这里有四个场景:险峻的高山、清澈的小溪、秀美的田野、汹涌的大海。现在我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听看它表现的是哪个场景。(播放音乐)大家说几号?我到处去做讲座,上到音乐学院大学生、研究生,下到贫困地区初一初二的小孩子,回答最多的就是四号和一号,和在座的完全一样。还是这四个场景,我们来听听第二支曲子。(播放音乐)大家觉得这回是几号?回答最多的是二号,其次是三号,和在座的完全一样。如此一致的理解,说明了什么?音乐还是能听懂的嘛!其实,“要听懂,何需懂”是争论了上千年的观点,那么为什么音乐这门纯粹的声音的艺术,能够使大家产生这些听觉之外的感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就进入到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如何懂音乐?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如何懂音乐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大家了解一点“联觉的理论”就差不多能明白了。什么是联觉呢?很多朋友对这个词比较陌生,举一个例子来说,我这里有两块糖,一个是巧克力,一个是薄荷,还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低音,一个是高音,你觉得这两个声音哪个像巧克力,哪个像薄荷呢?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一种味觉的感受和一种听觉的感受发生了对应性,这就是联觉现象。我们再多举几个例子,还是高音和低音,一个重,一个轻,你告诉我高音是重还是轻?高音轻,低音重;闷热和凉爽那个是高音啊?凉爽是高音;亮色和暗色那个是高音啊?羊绒和真丝那个是高音啊?真丝是高音;大家看看,这么多不同的感觉,味觉、重力、温度、视觉、触觉都跟听觉的高和低发生了某些对应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
大家觉得自己不懂音乐,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是吧?那么,现在我请各位在我的这个讲座中上第一个台阶,给大家一点自信,我想请大家当一回音乐制作人,看看大家的音乐细胞够不够。我这里有一个空调要做广告,你告诉我如果你来当音乐制作人,为空调的广告配乐,在以下两个片断中,你准备选哪一段?(播放两段音乐)用哪段?第二段!谁说我们不懂音乐,非但懂音乐,而且都能当音乐制作人!高音给人感觉凉快,反之像“社会经纬”、“法律进行时”等这样的节目选片头音乐时就应该用第一段音乐,第一段音乐给人感觉深沉,深是空间的高度,沉是物体的重量,我们拿它形容听觉的声音,这本身就是联觉现象。
我们可以给“联觉”下一个定义: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就叫做联觉,联觉和视觉、味觉、听觉、触觉一样,是人本能的、与生具来的一种感觉,只是大家平时不注意而已。因此,正是在人们心里活动中有联觉这种反映机制,才使得音乐这样一个纯粹的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思想、哲理、情绪、情感、形象、场景、故事等这些听觉之外的内容,核心道理就在与此。下面我们多举几个例子。刚才大家当了一回音乐制作人,觉得自己音乐细胞还不错,现在我请大家再上一个台阶,巩固一下大家对自己音乐细胞的信心。这次请大家当一回作曲家,看看你们的音乐细胞够不够格。
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创作一首哀乐,如果你写哀乐,你准备用高音还是低音啊?低音。快速还是慢速?慢速。下降的旋律还是上升的旋律?下降的旋律。(播放音乐)慢速、低音、下降的旋律,大家的音乐细胞长得和伟大的作曲家肖邦的音乐细胞是一样的。为了彻底巩固一下大家对自己音乐细胞的信心,我想请大家创作作品来表现黎明,我们先来描写黎明前的黑暗,你准备用高音还是低音啊?低音。用长音还是短音啊?长音。天越来越亮了怎么办啊?越来越高,越来越短。(播放音乐)你们和伟大的作曲家姆斯尔斯基的音乐细胞长得一样。刚才一直是外国音乐,现在换中国音乐,告诉我哪个是好人,哪个是恶霸。(播放音乐)大家说了,那是因为我们都看过红色娘子军,所以我们知道哪个是洪常青,哪个是南霸天。我告诉大家,五六岁的小孩,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红色娘子军,他一听就知道什么时候是大坏蛋来了。一点也不改变洪常青亮相的这段儿旋律的调子,把它改编成洪常青牺牲前悲伤的曲子,怎么办呢?把它拉长、把它降低。(播放音乐)其实,这作曲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啊?也就是拉长、降低这两下子,我们不到一秒钟也都想到了。音乐就是凭联觉来表现各种各样东西的艺术形式,作曲家也是凭借这种感觉去选择和组织声音来表现他所要表现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而听众也是在同样一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下,在作曲家的音乐当中,感受作曲家的表现力。
接下来,我们要对两种观点各打五十大板了。首先我们说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音乐何需懂。同时,我们也指出那种认为音乐啥也表现不了、音乐纯粹是听觉上的感受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在联觉的作用下,音乐还是可以表达很多东西的。大家就会产生疑问了,到底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听不懂啊?怎么原来我啥也听不懂,周老师往这儿一坐,我就全听懂了,音乐细胞不能长这么快吧?
我们继续往后分析。首先从作品角度看,一个作品是否能够引起人们很明确的内容的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作曲家选择的声音和声音的组织排列方式与作曲家想要表现东西的之间要在人们的联觉上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对应。如果对应的非常好,像刚才那几部作品,人人都听得懂,但要是对应的不好,那就不能怪听众听不懂了,是作曲家写的不像,是作品的问题。当然,作为听众并非一点责任都没有,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但大家不用担心自己联觉的能力,因为联觉是人们本能的一种反应,只不过大家平时不注意而已,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我们概括一下,理解音乐靠联觉,联觉人人有,就看你是否关注,每个人的音乐细胞都很发达,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都很强,因为联觉是人本能的一种反应。下面我们听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叫《芬兰颂》,是芬兰伟大的作曲家西贝柳斯创作的。西贝柳斯在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芬兰还在沙皇俄国统治下,当时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西贝柳斯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品完成后就上演了。但是刚演一个月,就被禁演了。为什么?因为沙皇俄国当局的文化检察官们听出来了这个作品想造反。一个纯粹的音乐作品,又没有词,怎么能够使人产生这么鲜明的政治思想的感受呢?现在我请在座的各位当一回沙皇俄国的文化检察官,看看你们的音乐细胞够不够格。刚才有朋友说了,前面那些作品之所以我们能听出来,是因为周老师想鼓励我们,在那么小的提示范围内让我们去选,我们当然能选择出来,用东北话说,我们的音乐细胞都是被周老师忽悠出来的。现在我不忽悠大家,不给大家任何提示,让大家从头猜,看看你们是否真的有音乐细胞。(播放音乐)你们是什么感觉?这第一个主题是什么?压迫!有的朋友用的词跟我用的一模一样。(播放音乐)第二个主题,这是什么感觉?苦难!(播放音乐)第三个主题是什么感觉?觉醒、抗争!(播放音乐)第四个主题?战争、反抗!(播放音乐)第五个主题是什么?镇压、斗争!看来在座各位完全胜任沙皇俄国的文化监察官,你们的音乐细胞不是我忽悠出来的。这个旋律后来被推举为芬兰的国歌,大家看到这个作品的每一个主题和人们情绪的变化都有非常准确的联觉对应关系,这些主题串接起来又形成了一个逻辑非常通顺的、非常完整的思想,把音乐写到这样直白的地步,就难怪别人禁演了。但是现在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令大家非常失望的消息,刚才所有的那些解释都是我猜的,人家西贝柳斯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曲子是啥意思,所有这些解释都是我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单凭自己的感觉猜的。那么大家又产生疑问了,你猜得对吗?人家是这个意思吗?你会不会理解错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第三个话题,音乐理解何需正确?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音乐理解何需正确
在这样的标题下,我们来介绍音乐理解的不同特点。研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能够引起人们很粗糙的联觉反应,这就必然导致很多东西是音乐表现不了的。那些特别具体的、明确的、视觉的东西,比如家具、水果、长相音乐表现不了;那些特别抽象的概念,博爱、平等、经济、法律音乐也表现不了。
下面请大家听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是伟大的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叫做《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下面这段作品解说词是印在作品首映式节目单上的,是作曲家本人亲自委托他的好朋友写的,这资料够权威吧!他是这样说的,作品表现了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去爱丽舍广场,他走过一个敞了门的咖啡馆,这美国人又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馆的露天席上,等等。我们来听听音乐是什么样的。(播放音乐)谁能听出来这是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广场咖啡馆露天席?根本听不出来!
所以说,“听不懂”不是我们听众的错,因为音乐根本就表现不了那些东西;“理解错误”也不是我们听众的错,因为音乐的解释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就是你自己,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就是演奏家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下面我们来听听《土耳其进行曲》,先听听丽利克劳斯的演奏像不像一队土耳其轻骑兵。(播放音乐)我们再听听更伟大的钢琴家、世界顶级钢琴家戈兰·古尔德是怎么弹的。(播放音乐)哪还有轻骑兵,简直就是小木偶进行曲,这是何等的错误,但谁敢说戈兰·古尔德错?伟大的《命运交响乐》,我们来听听大指挥家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乐团是怎么演奏的。(播放音乐)很粗暴,焦躁不安的感觉。我们再来听听科纳帕尔茨布什是怎么演奏的。(播放音乐)像一个老者,饱经沧桑的感觉,哆哆嗦嗦,颤颤巍巍。演奏家之间尚且这么大的差别,我们老百姓的理解怎么可能跟作曲家要表达的意图相一致?反过来说,连演奏家都这样,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理解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说,“听不懂”把一大批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纸一样薄的观念的障碍,就把很多人都挡住了,而“理解错误”又不把一部分人推出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
有一次,我在文化部出国人员培训班讲课时,一个老先生跟我讲,周老师,听完你的讲座太感慨了,我本来是特别喜欢音乐的,我尤其喜欢听二胡,每当音乐奏响,我就浮想联翩,人生的诸般感受涌上心头,听了很多年都很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听音乐欣赏讲座,这一听我才知道以前这么多年来我全理解错了,那音乐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我的理解全是错的,它的解说我全听不出来,很受打击,从此以后不听音乐了。今天听了你的讲座,我才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投射到音乐当中去,连演奏家都是这么干的,今天晚上我就要把以前喜欢的音乐拿出再听一遍。
我们之所以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是因为“要听懂”、“要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要求给我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老怕听不懂,使我们在音乐的大门之外不敢进入,老想听懂,结果妨碍了本来有可能享受到的纯粹音乐之美。大家既听轻音乐,也听欧美流行歌曲,为什么你愿意听呢?不就是因为好听吗,那严肃音乐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听呢?怕理解错,妨碍了我们想象力的展开,一听自己的理解跟解说的不对,又产生一种沮丧和受挫的感觉。大家想想,你有这么多负担,怎么可能去享受音乐艺术呢?
我们之所以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是因为从更深层的审美观念上,我们坚持认为在音乐的欣赏活动当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对不对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自己的感受。欣赏音乐其实就是感受这种纯粹的听觉的美的感受,但是音乐欣赏又不仅仅是纯粹的听觉的感受,这种难以言传的情绪体验也是音乐欣赏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感受。我用下面这个例子来引导大家在音乐欣赏当中去体验那种纯情绪感受的欣赏方式。比如说有一个小伙子特别爱一个姑娘,特别想向她袒露爱慕之情,但是他心里很明白人家根本不爱他。有一天,他发现对方迎面走过来了,在一条狭长的校园小径上,一分钟之内的距离,就他们两个人,越走越近。从五线谱上来看是特别直观的,这就好像是他的心情,在同样高度上,犹豫了一下,然后一个冲动,跳到第二条线上,“我今天要跟她说点什么,”紧接着一想,没戏,算了别说了,失落得下来了。但还是要说,这个机会太好了,过了这村没这店啊!于是第二次冲动一下子就跳到第三条线上,又没敢说,又下来了。还是要说,第三次冲动,到不了第三条线了,只冲到了第二条线了,使劲到了第三条线上又下来了。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首曲子还有第四次,但是这次连第二条都没到,只到了第一条线上,再使了一下劲到了第二条线上,最后是彻底失望了。大家能够想象,这样瞬间的情绪的起伏跌宕、矛盾的冲突变化语言是难以形容的。大家可以不跟着我这个蹩脚的例子,你可以想象生活中任意让你渴望、幻想、激动但又让你绝望的事情,我们来听着音乐,大家体验自己内心的感受。前面有段乐队的引子,后面是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演奏。(播放音乐)是不是特别凄惨?!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即时地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受、感动。美术很伟大,但美术是静态的,缺少时间的过程,而人的情绪和情感是时间中展开和铺陈的。文学很伟大,也有时间性,但是通过阅读、理解、想象、体验,对这样一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的变化来说,文学既太慢又太粗糙。电影和戏剧纪事性很强,但是要通过外在的表现去体验内心的感受,这两门艺术都太间接了。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词,直达人类内心的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
交易0 分威望10249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3993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50积分50269精华0UID201508
赞成。我一直不听乐曲的官方解释,只用自己的心感受和体验,只有做得比iPhone还牛的曲子才能进入"我的最爱"。
音源:金嗓子DP550
功放:力士LX-550A/Simaudio Moon I5
音箱:意力310CE、Epos es14和原配脚架、Rogers C620
线材:艺康斯SMS2.4喇叭线,古河GTX-D(R),29踏步扩散板、Auralex Metrofusor扩吸板,Cathedral 驻波处理板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严肃音乐为何难欣赏
当我们讲完了前三个话题以后,大多数朋友对音乐欣赏观念层次上的障碍,基本上被扫除了。但是曲高为何和寡,人们之所以难以欣赏严肃音乐,不仅仅有观念层面的障碍,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当一个人说他不懂音乐的时候,第一层意思是指不知道音乐表现的是啥,轻音乐都有标题,你听不出来;中国传统音乐如广东音乐名曲大浪淘沙、雨打芭蕉等也都有标题,你也听不出来,你怎么不说你听不懂啊?实际上,说不懂音乐的时候,除了有不知道是啥意思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感觉上无法接受。我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喝洋酒,喝不懂”,喝不懂是啥意思,就是不习惯它的味儿。
我把人们在感觉层面上无法欣赏严肃音乐的原因概括为以下三个现象:第一个就是它根本不好听,一点也不轻松愉快、优美悦耳,当音乐中有很多半音的时候,我们中国老百姓是不爱听的,人们还不听低音,不爱听慢速的东西,还有人不看足球,嫌足球节奏慢,人们还不听不能唱的东西。那么大家就产生疑问了,难道我要求音乐悦耳好听是个错误?其实也没有错误,我觉得这就好像是美食的世界,不能只有甜味一样,大家一定要有开放的、调试的态度才能够欣赏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人不喜欢吃榴莲,一辈子也不吃榴莲,封存自己的感觉。其实,应该开放一些,尝尝它到底是什么味儿,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结果一吃还行,再吃真甜,再吃上瘾。
很多人不爱听严肃音乐的第二个原因是老也没有旋律,很多人觉得那些个所谓高雅音乐,总是半天也听不出个调子来。为什么音乐中有那么多没有旋律的东西?怎么样欣赏音乐中没有旋律的东西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复杂,往往就是一个体验过程的问题。我经常把音乐和足球做比较,很多人不爱看足球,因为总也不进球,但是看足球不能只看进球,不会看足球的那些人就爱看射门集锦,一脚一个,特别高兴,而真正喜欢足球的人一定要看全场比赛。不会听交响乐的人,就爱听世界名曲大串联,喜欢交响乐的人一定要听全过程。
下面,我用一个作品培养大家在欣赏音乐当中体验发展过程的一种习惯,过程过后,旋律到来的时候特别激动人心。这个曲子特别像一场足球比赛,音乐往上去的时候就像进攻,往下来的时候就像撤退,进攻进攻进攻,没有准备好,于是全军撤退。然后,放慢节奏,稳住阵脚,准备好以后发起第二次进攻,大军压境,杀到禁区外面,这个时候一人单刀直入带球闯入了禁区,迎门一脚,球应声入网,全场欢动,这时候才开始旋律。(播放音乐)如果一上去就唱,就没有经过铺垫再推出来那么激动人心。但是我想请大家注意,刚才我们听了半天毫无旋律的东西,怎么听的呢?其实很简单,感受那个发展过程。
很多人不爱听严肃音乐的第三个原因是觉得音响太紧张、太激烈、太复杂、太吵闹,我认为这里面有偏好、心情、能力等三方面的原因。下面请大家听这段作品,感受一下音乐中强烈的音响,这是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夫斯基的作品,叫《春之祭》。这个作品是一个芭蕾舞剧的配乐,是表现春天到来,原始人祭祀天地的过程,原始人跳舞,跳到最疯狂的时候,把少男少女投到火堆里烧死。为了表现这样一种原始的、粗野的场景,斯特拉文斯基采用了非常强烈的音响,非常紧张、刺激、粗野。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听过那么粗野的音乐,场下的听众当场就分成了两派动手打起来,一派觉得太好,一派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音乐。
下面我们来听最后一段“大地之舞”,大家不能要求我小点声儿,因为这支曲子由百十多人的大乐队演奏,非常强烈。(播放音乐)很多人不爱听这样的音乐,我想这首先和个性有关,有人喜欢怡然恬淡的生活,有人喜欢强调刺激的感受。虽然我喜欢强烈刺激的感受,但我吃饭的时候不听,这还和心情有关,也跟听觉能力有关。这么强烈紧张的音响,由于它太复杂,使得很多人的听觉没有办法承受和分辨。我的祖籍是河南,有一天我们家从农村来了一个老乡,当时我有一个索尼的录音机,那天我特别想向那个农村老乡显摆一下录音机的音响效果,就拿了一盘最能发挥录音机的音响效果的磁带插进去,然后把耳塞塞进他的耳朵里。他听了之后说:哎呀!轰轰响!那么伟大的音乐,在他的耳朵里竟变成了“轰轰响”!我估计刚才的音乐在下面很多朋友的耳朵里基本上也是“轰轰响”吧!这就如同我不会喝白酒,你把最好的五粮液和最差的高粱酒给我喝,哎呀!真辣!别的啥也感觉也没有,哪个好也不知道。没有敏锐的感受力、耐受力,就不能欣赏这样的音乐。
其实,生活当中人的感受能力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走在百货商场里,儿童用品往往都是非常艳丽、鲜明、单纯的颜色,成人用品都是比较微妙、细腻、复杂的颜色。生活中的道理也一样,小孩子都喜欢喝软饮料,大人喜欢喝烈性酒。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认为世界上听严肃音乐的人永远不像听通俗音乐的那么多,这是肯定的,实际上能喝软饮料的永远比喝烈性酒的人多,但是有一点,世界上很少有人终生热爱、依赖软饮料,却有人终生热爱、依赖烈性酒。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告诉大家一个心理学的规律:简单的东西容易腻。都说流行歌星追星族多,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一个歌星的追捧者比贝多芬的多?一个也找不到。过去二百年,有人热爱追捧贝多芬,将来二百年,还有人追捧热爱贝多芬;过去二百年,有人热爱茅台酒,将来二百年,还会有人热爱茅台酒,这就是经典。软饮料就象走马灯一样,鲜橙多、可爱多、葡萄多等,但是有一款特别经典的软饮料,知道是什么吗?可口可乐!为什么它经典?就因为它有点苦、有点辣,大凡经典的东西不能简单。其实很小的孩子并不爱喝可口可乐,他会觉得它太苦,大人也不爱喝可口可乐,他觉得它太甜。从小我就不爱看蒙娜丽莎,一副不哭不笑的样子,但长大以后还是会觉得她比较耐人寻味的。
经常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通俗音乐?什么是严肃音乐?其实,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今天我想解释一下,其实我特别不喜欢“严肃音乐”这个词。当然还有一个词,相对来说我更不喜欢,它就是“高雅音乐”。不是因为音乐不高雅、不伟大,而是这个词本身带有的那种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的阶级分层的色彩不好,而且这个词也不准确,音乐当中那些阴森、恐怖、紧张、滑稽都不能用“高雅”这个词代替。“严肃音乐”这个词也不好,一副阴森森、冷冰冰教训人的感觉,而且也不准确。海顿的小步舞曲哪严肃?西西里之歌哪严肃?贝多芬的献给爱丽斯哪严肃?都不严肃!但是没有办法,没有词用。我经常觉得,就是因为这俩字,阻碍了这种门类的音乐艺术的普及。我现在有一笔科研经费,谁能找到一个词,能很准确地概括与通俗音乐相对应的这种音乐门类,我就把这笔钱全给他。这件事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说太重要了!有的人说叫经典音乐,那肯定不行。因为大量的作品不是经典。叫古典音乐更不行,每日大量涌现出来的新作品都不是古典,也没有成为经典。
交易0 分威望3437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709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0617精华0UID165814
9.2CH, 积分 106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3 积分
看了这个感触很多。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科学需要懂(具有重复性、再现性),艺术是不需要懂的,只需用心感受就可以了,反观现在的音乐美术教育,恐怕有很大误区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我想,音乐在人类社会当中作用是非常多的。在很多情况下,音乐可以帮助你改善生活的质量。自从欧洲某个大城市在它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放上音乐以后,这些场所的犯罪率直线下降,这音乐比警察还管用。现在大家跟我一块儿想,一个歹徒手持一把匕首来到地下通道,准备实施抢劫,一进入地下通道他听到这样一个音乐,听完音乐你们告诉我他的抢劫能否出得了手。(播放音乐)我估计他的手腕已经软了。音乐不能使他变成好人,但是在这样音乐的伴随下,他无法聚集犯罪所需要的情绪,大家知道人们做一些事都是受情绪支配的。
我一直想找一个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写一个提案:禁止向大马路上放垃圾音乐。大家想想:马路上那么拥挤,那么嘈杂,再放上那些垃圾音乐,那人能不打架吗?创造和谐社会,听觉环境不和谐,社会怎么和谐?早晨起来大家昏昏沉沉的没精神,但是你马上要投入工作,那怎么办呢?现在你就知道,在这样的音乐伴随下刷牙洗脸,清爽爽的一天立刻就开始了。(播放音乐)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已经没精神了,脑袋昏昏沉沉,但是你还有很多活要干,怎么办?男同志站起来也就是抽一支烟,女同志站起来也就是扭扭腰,现在你就知道停下来听十分钟这样的音乐。(播放音乐)这种音乐听下去,你就来神了。如果有一天你犯了错误,你发现领导怒气冲冲从走廊那面走过来,赶快放上这个作品。(播放音乐)他就严肃不起来了。
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非常大,在座的很多是领导干部,工作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很快,精神很紧张,很多人已经到了需要精神减压的程度,音乐就是最佳的精神减压的良方。为什么说音乐最佳呢?因为很多东西都能减压,比如旅游减压,你出去玩十天半个月,回来后心情好多了,但是你出去不了几次,回来不到一个星期所有的压力又都来了。锻炼身体也很减压,但是有的时候会犯懒,有的时候没有时间。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的时候你已经非常疲劳了,在那种非常疲劳的状态下,你再坚持锻炼,身体会出现问题的。找人倾诉也很减压,但是有的时候有很多东西是不便跟其他人说的,即便可以说,大家都很忙,一下子找不到一个“好耳朵”也不行。所以,音乐就是随时随地掌握在你自己手里面的精神减压的良方。
有人说,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喜欢听音乐。我告诉你,那是你因为你选错了音乐。现在有一个专业叫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来解决人的心里疾患的。在这个学科里面有一个同步性原则,就是你选的音乐一定要和你当前的心情同步,它能不知不觉的带你进入你想要的境界,所以高兴的时候要听快乐的音乐,悲伤的时候要听悲伤的音乐。我选择一段音乐,刚开始是很忧伤、舒缓、安静的,专心致志的听,你会觉得音乐是你内心的一种诉说,不知不觉中音乐开始活跃、兴奋、上升、加强、强烈、高潮,然后再缓缓的下来,这样你就觉得好多了,你的情绪被宣泄掉了。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当中,音乐这个行业当中刑事犯罪是所有行业当中最少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情绪宣泄的渠道比较多的缘故。
精神减压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宣泄,一种是放松。我现在跟大家做一个放松实验,大家坐直,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的,把手放在腹部或腿上,然后我们一块儿想象一个山水画,高山流水、天高地远,你可能坐在山之一隅、水之一方,安安静静的,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人际关系,远离各种各样的恶浊的生活,只有你自己,坐在大自然当中,体验瑜伽一般的境界。现在大家把眼睛闭上,缓缓的、深深的做两次深呼吸,然后再随着音乐呼吸。(播放音乐)这样的音乐过后,你的心情就平和了。
我们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一个美学家,他说,音乐就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这句话很精彩,他说的这个音乐就不是通俗音乐,那种音乐灵魂是进不去的。所以我们说,音乐在人的生活当中的作用是非常多,但是仅有通俗音乐是不够的,严肃音乐这个门类超过了感官领域,触发人类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全身心的震撼,这是通俗音乐绝对做不到的。大家不去听严肃音乐,不是因为不需要,而是因为还不知道音乐的力量。
一个朋友跟我讲,怎么人到了三四十岁就没有音乐听了?原来特别喜欢轻音乐,理查德、克雷曼、詹姆斯·拉斯特,那么好听的音乐,现在听上去怎么松垮垮、软塌塌,一点劲儿都没有?流行音乐闹哄哄的烦人,严肃音乐又听不懂。我告诉各位,超越了懂和不懂的障碍之后,正是到了该听严肃音乐的时候。在座的各位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人生就是有遗憾的,到了关键时刻,你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人的听觉能力和味觉能力的发展非常像,只要大家从现在开始听,你的能力不知不觉自然会提高,所以放松地听是最关键的。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下面我们讲最后一个话题。为什么我到处去讲座?实际上我讲座的背后是有目的的。我想谈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为了这个目的,我把自己的讲座当作自己的一个使命。我有一个学生,他从小跟我学钢琴,大家知道学一种乐器已经够累了,这孩子他妈既让他学钢琴,又让他学小提琴。不仅如此,他妈还给他报了奥林匹克数学班、外语班、书法班等,一点也不夸张,我们那天统计了一下,他同时上六个班,学两样乐器,把这个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每到周六周日,这娘俩就像赶场一样满北京飞。那天我就问我学生他妈,你为什么这样逼你的孩子啊?每天除了学习啥也不让他干,每一分钟都用在学习上,凡是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一律是浪费时间,不许做。这个孩子他妈说,还不是为了将来上名牌大学啊!我说,上名牌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他妈说,将来才能有好工作啊。我说,有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他妈说,将来才能有出息、挣大钱。我说,有出息、挣大钱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孩子他妈想了半天才说,孩子将来生活就幸福了。我说,归根到底,溯本求源,我们对孩子做的一切,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一生幸福,但是像你这样每天除了学习,别的啥也不让他干,他将来能幸福吗?大家注意我的问题,我不是说他童年幸福不幸福,我的问题是将来让他幸福的目的能实现吗?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意识,童年的幸福是不值得追求的,一定要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童年的价值是不足讨论的。
香山植物园的金秋特别漂亮,我们经常能在那儿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这种现象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学校都带着孩子们去郊游,但是你看那些孩子,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不看景,一人拿一个小本本,全爬在那里抄树名,越是好学生越来劲,越是好老师越严格。知道他们那是在做什么吗?写作文啊!老师看了高兴,家长看了也高兴,看看咱这孩子,旅游的时候都不忘长知识,这将来得多有出息啊!那么我的问题是:当你要求你的孩子凡是跟学习没关系的事情一律不准做,当你的孩子在旅游的时候还被要求去掌握知识,你有没有意识到他失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你剥夺了孩子感性能力的发展机会。
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人身上所有的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才会发展的,我们的头脑因为思维而敏锐,我们的肌肉因为劳作锻炼而强健,我们的感觉也因为感受而敏感,如果从小不重视感性能力的发展,一个人的一生就会枯燥乏味。我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这样的人,他有工资、有房、有车、有数码相机,等等,总之生活当中该有的基本都有了,但是他幸福吗?他不幸福,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幸福感,为什么没有幸福感?因为他没有感觉,他是麻木的。所以我们说,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能力,作为一个完善的人,不仅要有获得幸福条件的能力,还要有获得幸福感受的能力。
要想获得幸福的条件,你必须要有理性的能力。什么叫做理性能力?就是大家特别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特别到位,解决问题特别坚决果断,这样你就能拥有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但是要想体验幸福,还必须有感性能力,要有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的生命质量要高得多。感性能力低的人是不会享受生活当中的美好的!比如旅游的时候,来到一个湖光山色的地方,你一下车,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碧蓝的湖水、碧绿的草原、苍翠的青山,有感觉的人就享受这份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感觉的人,下车撒泡尿又回车睡觉去了。同样都是旅游,但质量差远了!
所以我们说,体验生活的幸福是需要能力的,感性的能力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的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还没有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不仅如此,我们往往还剥夺这种能力发展的机会。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国家的中小学如果停课的话,先停什么课?音体美!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这叫小三门,就是不重要的课。为什么这些课程不重要?因为高考不考,为什么高考不考?因为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感性能力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幸福是多么重要。
现在我们生活已经好了,有的已经小康了,有的已经富裕了,衣食无忧以后人们开始享受生活了。但是,看看现在的很多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除了吃就没有别的,过年吃、过节吃、生日吃、朋友聚会吃、拉关系走后门吃;吃完了家禽走兽,吃山珍海味,再尝尝珍稀动物,连珍稀动物都吃过了,还在吃上下功夫,又推出了人乳宴、金月饼,现在电视上天天讨论食用黄金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吃完了又开始搓脚、按摩、洗澡。我不反对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很舒服,我也很喜欢,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简单的感官愉悦,简单的感官愉悦容易腻。
一次我在山东讲课,一个老板说,我们家资产过亿,我就跟我老公讲,你想买奔驰就买奔驰,你想买宝马就买宝马,想上哪里就上哪里,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可是他成天觉得活着没意思。大家想想,一个亿元富翁想得到什么不能得到?怎么能活着没有意思呢?我估计那些简单的感官愉悦他们早就腻了,但是在他们的生活当中,缺少那些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艺术文化新生活,他们的生命质量没办法进一步提高。酗酒、吸毒、赌博从最本质的角度上来讲,都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缺少那些高品位的感性生活,他们就在这些方面找刺激。为什么?再告诉大家一个心理学的规律,一个人生命的总能量是一个常数,不花在这个地方,就会花在那个地方。请大家记住一句话,穷极无聊固然讨厌,富极无聊才是真正可怕的。当我们的社会财富增长,人们的生活改善以后,如果缺少这些高品位的文化艺术等感性生活,会滋生出很多贫穷社会所没有的社会问题,到了小康生活,必须要提倡文化艺术的消费。
下面大家看一组漫画,朱德庸的《一无所有》,特别贴近我们今天讲课的主题。(播放幻灯片)我有一个成功的事业,但我觉得一无所有;我有一个贤慧的妻子,但我觉得一无所有;我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但我觉得一无所有;我有一个妖艳的情妇,但我觉得一无所有;别人都认为我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但我还是觉得一无所有。有一天我决定辞了工作、弃了老婆、丢了孩子、离开情妇,现在我真的是一无所有,这时我才明白,当时我确实拥有了一切,只是我没有感觉。其实,生活当中大家拥有的很多,地位高的人拥有很多,地位低的人也拥有很多;有钱的人拥有很多,没钱的人也拥有很多,但是感觉麻木妨碍了我们享受本来有可能享受到的幸福生活。所以说,获得幸福需要良好的感性能力,这是从个人角度来说。
下面,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再谈这个话题,要不然会有人说我在这个严肃的课堂上宣传贪图个人享受。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我们国家一个顶级大学的一架钢琴,这个钢琴有一个锁鼻儿,不仅是这个学校,我们很多音乐学院、中小学都会把钢琴锁起啦,怕学生乱弹。这样锁起来不难看吗?当管理者举起锤子在这么漂亮、这么贵重的乐器上钉下这个破锁鼻儿的时候,他心里有没有一点点不舒服?没有!因为他没有感觉。请大家注意我下面一段话,由于一个人的感性能力低,所以他在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在诸多要素的权衡中忽略和放弃了环境的要素。大家想想,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些钱,装一把暗锁行不行?当然可以!但是他就会在这么一点时间、这么一点钱和这么难看之间选择了难看,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难看,他麻木,他没有感觉。
大家都见过电子门铃,我们国家一年生产上百万个,没有人觉得难听。我们家装修的时候,跑遍北京城终于买到了一个机械门铃,是欧洲进口的产品,机械门铃非常和谐。欧洲那样发达的社会,要花那么高的成本去生产机械门铃,而不用电子门铃,为什么?因为在欧洲,没有人要电子门铃。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科技方面,还体现在我们国民对环境的感性认识,我们很多国民都缺乏一种素质,我把这种素质称之为感性的素质。什么是感性素质?它包括两方面,首先感觉能力强,感觉不麻木;其次是感觉要求高,不能容忍恶劣的环境。
我想,一个完善的人应该同时拥有以下三种素质:第一种素质是理性的素质。人类在改造世界、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征服自然、战胜他人成为强者,需要的就是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就是弱者,就会被淘汰。第二种素质就是情感的素质。人类要创造友爱、关心、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良好的人际氛围,在事业发展中获得群体的帮助,需要的就是这种素质。第三种素质是感性的素质。我们人类美化世界,创造优秀的艺术,体验优美的生活,需要这种素质。我要强调的是,缺少任何一个素质的人,都是素质不完整的人,理性的素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和重视,情感素质近年来随着情商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一定程度也不是很到位的呼应,但是感性素质还没有起码的概念,还没有把它作为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去强调,当然也没有在我们有效的系统化的教育当中得到培养,更没有在我们人才选拔当中得到检验。
如果人的感性素质低,他就会对恶劣的环境麻木,他可以生活在非常非常恶心的环境中,他就会只要实用不顾美观。这种例子简直是太多了,我举一个人人都能见到的例子,同样是把出租车司机保护起来,杭州上海这些城市就会统一安装非常漂亮的有机玻璃的护栏,咱们北京却是各种破铁框子全有。老说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2008年咱们的出租车会成为啥样?如果一个人感性素质低,搞出来的东西也会很拙劣,一个大学搞素质教育,学生公寓一幢一幢的起来了,学生公寓的外墙画了许多世界文化名人,就这样的素质如何培养别人的素质?现在很多人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什么决定细节呢?没有感觉哪来的细节?
我要强调的是,如果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将是非常可怕的。祖国的青山绿水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变得满目疮痍,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建设。珠海下辖一百多个岛屿,被称为海上明珠、海上翡翠,有次我跟珠海的领导到东澳岛去,它没有遭受过任何破坏,那天我走在海上发现,珠海的一座座小岛全都成了采石场。我问政府领导,我们能不能先挖一个岛,把一个岛挖光以后,再挖下一个。政府领导说,为了节省运费,哪近就挖哪,没有人管,但是现在已经停了。现在走在海上,如果能发现有一座小岛没有被破坏,就让人觉得一阵狂喜。那天东澳岛上的支部书记请我们吃饭的时候,政府领导给我讲老支书的故事,当年在修澳门机场的时候,政府批准在东澳岛取砂子,上有规划局的批件,下有政府的命令,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老书记拒不执行,率领全岛渔民抵抗,沿着沙滩摆了一排渔船,老先生每天拿着鸟枪站在渔船上,谁过来就打死谁,老子不要命,我们的砂子不卖。由于全岛的渔民反对,建筑工程队只好舍近求远,在另外一个岛屿上取砂子,这才有了现在珠海的十大名胜。讲完这件事以后,老支书说的一番话更让我感慨,他说,现在很多地方想不开,你卖石头挣一点钱,过两年就花光了,但是你的山就永远没有了!多么朴素的一句话!一个老渔民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领导干部就可以大笔一挥,给一个建筑工程队省点运费?!有的工厂的厂长,有排污设备不用,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就把江河湖泊污染的不成样子。有的政府领导,对那么恶劣的环境破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他的GDP指标、税收、奢华的行政开支,对他自己祖祖辈辈、父老乡亲生活的地方毫不爱惜。
为什么有些人只注重经济增长不注重环境保护?我想可能有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是有没有这种原因,就是他的感性素质比较麻木,环境问题根本就没有进入他思考问题的要素当中去,他没有发自内心、来自感官上的触动,所以任何一个事情与环境相比较,他都会放弃环境。当年杭州在修杨公堤的时候,大连在搞市政建设的时候,多少老百姓反对啊!现在杨公堤挣钱了,没人吱声了。当年大连说,因为我们要吸引外资,所以要改善投资环境,这是多可怕的理由啊!所以我想,和谐社会、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如果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缺少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干部发自内心的对良好环境的要求,我们的那些政策怎么落实?我们光靠查是查不过来的!
所以我想,不能没有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而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说这句话。艺术在人类生活中固然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是艺术那些方面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是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培养人的感性能力,培养人们对良好感性环境的要求。但是多年来,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文化传统乃至意识形态等,艺术这个方面的职能被大大地忽略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在我们本来就不足的艺术教育中,又把艺术教育变成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道德教化。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还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毅力;很多地方搞文化活动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很多领导干部在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时候,总要打着“艺术教育可以培养人科技创新能力”这样一种旗号。
为什么总是把艺术放在一个实现其他功能的附庸的地位上,为什么总是需要一些借口,才能宣传艺术教育?是不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当中,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否定人良好感情需求的思潮?古人说,五音令人失聪,五色令人目盲。咱们在过去树立的所有榜样当中,都是除了工作别无旁顾的人。在我们的道德观念当中,越不会享受生活,越不爱美,越没有生活情趣的人,就越崇高,越受人敬仰。我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破坏环境不是从现在开始,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的北京沈阳上海,都是直接在马路边的下水道倒马桶,一到冬天,冻得满大街都是粪便。那个时候,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破坏环境的能力有限,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发达了,而国民的感性素质却没有同步提高,一个社会的发展,两个轮子在转,但两个轮子的转速不一样。
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的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感性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现代文明的保证,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饱和的人生,没有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交易0 分威望52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4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572精华0UID137783
5.1CH,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8 积分
个人觉得对音乐的爱好是一种天赋,喜欢的人怎么也拦不住,不喜欢的人怎么说也白搭。我家两个案例都有。
交易0 分威望4783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6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7503精华1UID271027
7.1CH, 积分 75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7 积分
不一定,关键在培养,小弟十五岁以前不知音乐是何物,流行音乐都没有接触,现在也进入古典之门了。听音乐关健在心够静,心愈静,听的就会越明白。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认识。
交易2 分威望942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97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0012精华0UID107513
9.2CH, 积分 100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8 积分
可见,如果一味追求听到音乐中各种乐器的方位,各种细微的声音变化,反而失去了听音乐的初衷,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交易6 分威望29831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5325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0积分83181精华0UID133072
太多太长,看了个大概,没有看完,还是一点意思。
学习了,,,,,
交易0 分威望131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19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421精华0UID266799
4.1CH, 积分 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写的不错。说白了,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听。
交易0 分威望404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4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2924精华0UID146710
6.1ES, 积分 2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76 积分
还只看了一,二,已经忍不住要叫好了。像这样的老师多一点就太好了,而且要多让非音乐学院和平时少机会去了解古典音乐的普通人来获取这样的知识。赞SMERT兄的传播!
交易0 分威望4111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075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0积分24961精华0UID258070
第六节说得真好。
交易0 分生日1977 年 3 月 18 日威望-3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191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80积分81975精华37UID41556
我也碰到不少朋友,说古典音乐太深奥,听不懂。
真心赞一句周教授的观点,音乐,何需听懂,喜欢就好。
交易0 分威望184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174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2024精华0UID124580
6.1ES, 积分 20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76 积分
讲得真好!
交易0 分生日1949 年 10 月 1 日威望2819 点收听数听众数星座天秤座生肖牛QQ居住地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429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7209精华0UID142377
7.1CH, 积分 72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1 积分
和摄影的、汽车的。。。都一个球样!
玩的就是硬件和这个折腾的过程!
往根说反而就简单了!
ALL&&MONEY&&MONEY GO MY HOME!
交易0 分威望727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183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2657精华0UID258861
6.1ES, 积分 2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3 积分
太长了,收藏细细品读。
交易0 分威望404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4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2924精华0UID146710
6.1ES, 积分 2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76 积分
今天看完了六,不得不再次拍手叫好。从音乐欣赏讲到感性培养,层层深入,“步步惊心”(令人赞叹),真是一位好先生!!!
交易0 分威望1623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47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6433精华0UID262476
7.1CH, 积分 6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7 积分
听音乐,何需听懂,喜欢就好!
交易0 分威望4783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6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7503精华1UID271027
7.1CH, 积分 75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7 积分
不赞成〃音乐何须懂〃此论点的泛化,〃音乐何须懂〃此论点在刚开始听古典乐时,对培养性趣,增强继续听下去的信心是有益。先觉得(耳朵)好听,才有继续探求的欲望,究竟古典乐觉得好听和真正听懂(心获得美感和清楚乐曲在表达什么)是两种不同的层次,音乐永远不依懒语言和形象,而直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
交易0 分威望2632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88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5612精华0UID281938
7.1CH, 积分 56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8 积分
看完了这篇演讲稿, 部分赞同这位周老师的观点.
[1] & 音乐何需懂, 喜爱就好& 这句话我很赞同! 所谓&听得懂&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你的&听懂&与我的&听懂&有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哪一个&听懂&是正确的? 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
[2] 用文学与绘画来解释音乐其实也没有错! 这不能一概而论. 没有凡高, 莫奈等印象派绘画大师, 就没有德彪西, 拉威尔. 同理, 没
有戏剧文学就没有瓦格纳的宏伟乐章! 其实这是一个争论了两百多年也争论不清的的话题-本质还是&标题音乐& 与&无标题音乐&的
争论. ( 以汉斯力克, 勃拉姆斯为一派, 以瓦格纳, 李斯特为另一派打得你死我活不分胜负. )
[3] 听莫扎特, 你不必试图去找到什么文学的背景描述, 只需用心灵感受那份阳光, 童真与快乐就足够了! 但你去听完格纳, 每个乐
章都能找到文学的校注. 去读读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书信往来, 谁也不能否认这将会更好的去理解第五交响曲.
交易0 分威望4783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6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7503精华1UID271027
7.1CH, 积分 75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7 积分
1&听得懂&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不存在有客观标淮,即艺术总究是主观的,那么多的指挥大师渴望自已的指挥与作曲家的原意表达一致又为的是什么?2用文学与绘画来解释音乐其实也没有错!,你当然可以用文学与绘画来解释音乐,艺术是共通,但音乐这门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即音乐永远不依懒任何语言和形象,而直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3&&但你去听完格纳, 每个乐
章都能找到文学的校注,你可以用任何与音乐主题合适的画面来相配合解释音乐,但那代表音乐本身自我的表达么?
交易0 分威望10353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187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0积分32293精华0UID262668
文章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这理论只适合大多数普通听听音乐的人,而对于喜欢音乐的烧友及专业搞音乐的人来说不适合这么观点。
交易0 分威望3576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76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1286精华0UID214175
9.2CH, 积分 112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4 积分
原帖由 quqiqi 于
10:51 发表
文章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这理论只适合大多数普通听听音乐的人,而对于喜欢音乐的烧友及专业搞音乐的人来说不适合这么观点。
这次授课的视频我有。好像是在一个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专门请周过来,为那些吃的肠肥肚圆的干部们做的一堂音乐普及课。周讲得非常的生动,把台下的那些干部们听得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交易0 分威望1962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858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0642精华0UID159880
9.2CH, 积分 106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8 积分
非常赞同!
尤其是"感性素质"的说法,说的太对了。
讯源:& && && &&&Bladelius Embla
前级:& && &&&Octave HP500SE
后级:& && && &&&Bladelius Ymer
音箱:& && && &&&ELAC FS-609 CE
墙插:& && && &&&Furutech GTXC-D(R)
信号线:& && &&&Siltech 550i 及 MIT Shotgun S3.3
音箱线:& && &&&MIT Shotgun S3
电源线:& && &&&TCM Transmission 8 及 Monster powerline 300
交易0 分威望1514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28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894精华0UID176289
6.1ES, 积分 38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6 积分
回复 #8 SMERT 的帖子
写的真的很好,我把这篇文章听下来了,用《朗读女》这个软件可以把文字转成语音念出来,效果不错的,推荐试试。
交易0 分威望670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104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810精华0UID192106
6.1CH, 积分 18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 积分
不错不错,是个好贴。
交易0 分生日1986 年 6 月 3 日威望78545 点收听数听众数QQ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3622 小时相册帖子日志记录好友主题分享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0积分114865精华0UID275741
又看了一遍自己转的帖子,还是很有启发
影音新时代网认证商家服务热线
: &&&&&&: &&&&&&: &&&&&&:
Copyright & 2002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事务:029-&&合作QQ:&&&站长微信:hd199com&&&电子信箱:&&&
有权进行任何处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制的任何言论与文章!有害信息24小时举报电话:
家庭影院音响,_4k高清投影电视,_AV功放音箱搭配安装调试,_低音炮连接设置,_房间声学智能工程,_蓝光电影音乐,_个人音乐,_数码影音,_未来音乐,_桌面音响,_便携随身音响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成习惯需要多少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