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鱼养殖技术,一亩能多少石斑鱼价格

&当前位置:
& 正文青石斑养殖之一--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技术核心提示:所谓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就是在港湾外的近海较深水域设置浮绳式的网箱,选择优质的鱼类,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它是在内湾所谓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就是在港湾外的近海较深水域设置浮绳式的网箱,选择优质的鱼类,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它是在内湾传统式网箱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高产、高效的新的网箱养殖模式。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在海南省陵水县菁斗葛湾海域进行"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试验",经一段时间的准备和网箱的制作与安装,其中4个6m×6m×6m的网箱于日投放0.90~1.35kg的军曹鱼种4503尾,最多1398尾/箱,最少845尾/箱。饲养140天,于6月2日通过验收,个体重达4.25~3.82kg,最大达5.5kg;平均箱产4517.85kg,最高箱产5941.5kg;产值18万元/箱,利润7.5万元/箱。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养殖模式与传统内湾浮排式网箱养鱼模式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网箱组合设计科学,养殖环境好。浮绳式网箱组合以单行排列设置在港外的近海,不但水流畅通,而且不受内湾淡水和其他污染源影响,海水清澈,水质优良,溶解氧充足,水温、盐度、pH值等相对稳定。  第二、养殖鱼类食欲旺盛、生长快。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试验生长速度比内湾网箱养殖起码快1/5~1/4,特别军曹鱼,当鱼体长到3kg以后,其月增重量约达1kg。投放0.5kg/尾以上的鱼种,养殖一年可达到6~8kg。  第三、养殖病害少,成活率高。由于养殖海区水质优良、溶氧充足、环境稳定、水流畅通,在我们养殖的军曹鱼中除了个别由于操作损伤致死外,极少发现死鱼现象,成活率可达99.5%以上。而内湾养殖的军曹鱼时有死亡现象和鱼病发生,特别4~6月由于淡水流入的影响等环境的变化,水质污染,疾病的传播,其养殖过程中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死亡,有时还相当严重,甚至全军覆没。另外我们还发现该养殖模式还有利于病鱼的康复。  第四、养殖密度大、产量高、效益好。据我们试验结果推测,每个网箱投放0.75kg/尾以上的军曹鱼种尾,养殖6~7个月,箱产kg,每组产值150~200万元,利润60~80万元,每箱利润6~8万元。产量和产值等效果的单位水体指标能达到甚至超过深海潜网养鱼水平。  第五、浮绳式网箱能够抵抗较大的风浪袭击。浮绳式网箱系统是由一些绳索、网箱、浮子、铁锚等组成,是一个柔韧性的结构,可随风浪的波动而波动。其次,网箱是一个六面封闭的箱体,不易被风浪淹没而使鱼类逃跑。据我们在陵水的试验,养殖海区经常受5~6级风浪的袭击,有时达8~9级,但都没有发生什么损失和影响,试验期间还未经较大台风的袭击,不过据珠海地区的试验,它可经受11级台风的正面袭击。  第六、群众有一定的养鱼基础,投入经费不多,易于推广。该模式是在内湾网箱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操作和管理方法都与内湾网箱养鱼基本相似。群众有网箱养鱼的技术、经验和管理基础。同时,根据我们的预算,每组网箱网具设施的造价12万元左右,每立方水体约60元,比内湾传统式网箱和深海潜网造价都低,所以群众容易接受。目前正在我省沿海市县推广。  为了发展浮绳式网箱养鱼产业,这里介绍一下有关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的技术。主要包括养殖场地的选择、网箱的制作与设置、鱼种的培育和投放、饲料的种类及投喂、饲养的管理和产品的收获。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由于这种养殖模式的网箱是设置在港湾外的近海,虽然它的结构是具有一定抗风浪能力的柔韧结构,但是也不能把网箱系统设置在风浪太大的海区,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操作上的不便。为此养殖地点的选择最好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较小,水流畅通流速1m/min左右,不受内湾污、淡水影响,水质优良,环境相对稳定,底质泥沙,水深12~20m的海区。水文条件为:盐度30~35ppt,水温18~32℃,pH7.5~8.5,透明度8~15m,溶氧4.5mg/L以上,网箱内的水流速为0.7~0.75m/min。  二、浮绳式网箱的规格、结构、制作及设置。  1.浮绳式网箱的规格目前我省采用的有长×宽×深为5.5m×5.5m×5m、6m×6m×6m、8m×8m×6m、10m×10m×8m等。网箱的组合有每组10个网箱和每组5个网箱两种,单行排列,组距50~100m。养殖业主可根据海区的海况、养殖技术、管理水平、产量要求、劳力资源、饲料及资金提供情况等决定。一般选用每组10个6m×6m×6m的网箱规格,这种规格大小适中,制作和操作相对方便,造价也较低。  2.网箱系统的结构,包括框架、网箱、锚绳和铁锚、工作台(架)等,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可增加交通小艇和看守木屋。  3.网箱系统的制作以每组10口6m×6m×6m的网箱规格为例。  首先根据网箱系统的规格要求,采购有关的网具材料,往后开始续项进行制作:  ①、柔韧性框架的制作  网箱框架是采用两根直径6~8cm、长110m的尼龙绳或直径10cm的聚氯乙烯绳(总断裂强度大于2.8万kg)作主缆绳和20根直径3cm,长度7m(净长为6m)的尼龙或聚氯乙烯绳作副缆绳连接成一组10个6m×6m的网箱(箱距3~4&下一篇:上一篇:&[(C)&一亩田农产品商务平台&&1997 - 2014
咨询联系专线:&&一亩田服务QQ:
写下您要采购货物的名称、规格等信息,我们稍后给您回电确认,一亩田不收取任何费用。例如:我要采购5吨单瓜重8公斤的黑金刚西瓜
您的联系方式(稍后客服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我们稍后会联络您确认采购需求  一、鱼苗选择
  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
  二、养殖条件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目前石斑鱼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要求,因此养殖的鱼都还是以自然海区捕获的幼鱼为鱼苗养成。养殖的石斑鱼幼鱼以手钓钓获的为好。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三、放养规格及密度
  放养密度与养殖海区的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通畅的海区可大些,反之要少些。一般一只3&3&3(米)的网箱,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2500尾左右,规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说一只3&3&3(米)的网箱养殖产量200公斤左右是较合适的。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四、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2。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最佳含量50%。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次,一般在上午9时~11时进行。11月~12月、3月~4月每两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5%,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投饲的一般原则是,小潮水流缓水清,水温适宜时多投,反而少投。日投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8%左右,每次投喂时,应先投入小许、分批缓缓遍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吃沉底的食物。由于石斑鱼是吞咽方式进食的,因此饵料的个体大小要小于鱼的口径。投饲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五、分档饲养
  鱼种放养时要根据鱼体的大小分档次进行饲养。从理论上分析,个体差别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较难作到。因鱼体大小级差小,摄食均匀,有利于生长。
  六、日常管理
  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加强抗风浪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安全。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联系中国水产网频道编辑
加入群讨论:
  连日来,天津市红旗、韩家墅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津郊养殖的鲜虾上市量进入高...
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协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 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会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会单位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 &&法律顾问:邬丁 举报邮箱:
市场及广告合作:010-&&传真:010-
& 2010 中国水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ICP证120352号  一、养殖技术
  目前养殖形式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其中以池塘养殖为主。
  (一)池塘养殖
  1、养殖池条件: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养殖池修建而成。条件要求为:(1)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好,硬泥底也可以;(2)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3)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鱼礁投放,鱼池经曝晒、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喜钻洞的习性。
  3、鱼种放养。养殖的鱼种要求活力强,无病,体色偏黑色,并进行大小分养。放养密度必须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
  4、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采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
  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石斑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夏花鱼种混养,石斑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石斑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2)日常管理。石斑鱼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3)收获。石斑鱼对低温忍耐力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临前完成收捕。对少数未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应作越冬处理。
  (二)网箱养殖
  1、养殖场地的选择和网箱制作类同鲈鱼的网箱养殖。
  2、养殖季节。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江海区一般为5-11月,石斑鱼从50-100克体重的鱼种养到400-600克商品鱼需要14-16个月时间。一般采用二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5-7月份收购的100克左右鱼种养到入冬前体重达到150-200克,经越冬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4-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当年在入冬前可养到400-600克商品鱼出售。
  3、养殖密度。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认为规格为3&3&3米网箱其年放养密度为10千克/平方米为宜。这一放养密度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总增重率和净产率都高,而且饵料系数低。
  4、饵料和投饵技术。鱼种经运输,分养入箱后需7-10天的时间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开始摄食。在正式投食前应进行驯食,其饵料主要为下杂鱼,饵料系数一般为7-8:1。采用配合饵料时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石斑鱼对摄食饵料的习惯性较强。以投喂下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饵料有一个较大的适应和过渡过程。二是配合饵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40%,三是石斑鱼如遇饵料不适口或鲜度不够,即会吐食,因此需考虑适口性。四是需制成软颗粒,其大小应与石斑鱼的口径一致。石斑鱼性多疑,对饵料选择性强,因此,投饵技术对石斑鱼摄食影响很大,投饵时间为上午8-11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5-10%,投喂方式应慢投,待鱼吃完再投。石斑鱼一般不食沉入网箱底部的饵料。
  5、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温下降至15℃以下,石斑鱼基本不摄食不游动,进入越冬阶段。
  (1)越冬海区选择和网箱结构。选择流速缓,风浪小,最低水温在8℃以上的海区。为减轻潮流、风浪对越冬鱼的影响,在越冬网箱的四周应设置一些空网箱来减缓水流和风浪对越冬网箱的冲击,同时在网箱中设置一定数量的越冬器材,倒挂麻袋或附设硬质塑料笼和管子。
  (2)越冬鱼种放养密度。一般放养规格200克/尾的鱼种,密度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应选择在风和日暖天气,投喂量少一些,但饵料质量要好一些,尽量投喂活饵料。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室内加温越冬或土地塑料大棚越冬。
  二、鱼病防治
  网箱养殖石斑鱼的鱼病,基本同鲈鱼,具体可参照网箱养鲈部分。&
联系中国水产网频道编辑
加入群讨论:
  连日来,天津市红旗、韩家墅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津郊养殖的鲜虾上市量进入高...
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协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 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会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会单位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 &&法律顾问:邬丁 举报邮箱:
市场及广告合作:010-&&传真:010-
& 2010 中国水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ICP证12035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斑鱼养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