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潘的老公电视评委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另两位评委是谁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
新闻发布会嘉宾讲话Sina Visitor System&&&新闻热线:021-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开播
原标题:《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开播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共12期,日至9月25日每周四19:45首播,播出频道CCTV-10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促进青少年阅读,在孩子中倡导读书的风气,在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全民阅读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倾力策划实施了暑期特别节目《我的一本课外书》。
  《我的一本课外书》是全国第一档也是唯一档青少年电视阅读真人秀节目。节目于年暑假成功举办第一季(每集50分钟,共9集)、第二季(每集53分钟,共8集)。这两季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良好,被认为是电视与阅读的一次完美结合,是推广全民阅读的有效示范,被赞誉为电视节目进行文化引领的一次成功突围。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是该系列节目的第三季,倡导阅读力就是学习力。节目面向全国征集8-15岁热爱阅读、勤于思考、乐于分享的中小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出35名“中国读书少年”来京参加三轮晋级比赛,形成12期电视节目,遴选出“中国读书少年”一二三等奖。35位“中国读书少年”在节目中和三位嘉宾评委展开激烈碰撞,“秀出阅读经历,分享阅读感受”,他们在近30台机器的全方位记录下,在亲友团的倾情支援下,围绕他们最喜爱的课外书,一决高下。
  节目邀请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李潘担任评委,与小选手亲切交流,分享阅读快乐。在选手展示阅读才华的同时,评委会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选手思考,多方位探测选手的真实阅读体验,使节目寓教于乐,妙趣横生。现场的400位观众评委,会用手中的投票器为自己喜爱的选手送上支持的一票,助他们不断晋级。在演播厅的选手展示区之外,还设有第二现场亲属等候区,亲属通过屏幕实时观看孩子在展示区的表现,选手们背后的故事会在这里更加充分地讲述。第三现场内心独白区着重呈现选手、评委赛前赛后的真实心声。这三大功能区交相辉映,使激烈紧张的比拼融入了浓浓的牵挂,为感性阅读提供理性的科学依据,小选手们的展示从阅读的单面逐渐变得丰满鲜活。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示要推广全民阅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其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倡导全民阅读的内容,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中专门提出,中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改善全民阅读现状,提高全民素质,是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央视《读书》栏目倾情打造的《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时代要求下应运而生,在娱乐至上、歌舞当家的电视环境中独辟蹊径,通过对课外书的阅读和分享,让学生感悟文字的美感和它传递出的精神,让观众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内心的思考和心灵的契合。为提高全民的阅读水平、引导阅读内容、改善阅读现状、推广全民阅读做切实的努力,这不但为电视屏幕提供了一档原创的读书节目,展现出青少年群体的读书风貌,以及家庭、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风貌。更为重要的是,节目提供了科学测量阅读能力的全新视角,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从而为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推广全民阅读,为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了基石。
  节目独特魅力与看点:
  1、选手构成丰富多元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采取现场报名、网络报名与学校推荐等多种渠道,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进行“读书少年”的选拔,最终从上万名参与学生中,遴选出35名“中国读书少年”。其中,既有来自发达城市的读书小达人,也有来自贫困地区自强自力的留守儿童;既有来自偏远山区的彝族、藏族小朋友,也有来自宝岛台湾的汉族小朋友,甚至他们中也有盲童和中日混血的小朋友等等。无论来自哪里,他们同台推荐“我的一本课外书”。选手构成的多元,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阅读经验。
  2、读书少年的思想智慧令人叹服
  这35名遴选自全国各地的“中国读书少年”年龄只有8到15岁,但是人小鬼大,“阅”历匪浅。他们在书本中阅读中国,感受世界,其纯真、思考、热情和深刻,以及他们与评委老师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他们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思考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节目内容真挚有趣,始终传递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他们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他们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口才,因阅读带给他们的气质、性情与胸怀,都成为令人羡慕的榜样,强有力地感染并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向家长和教师展示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激发全社会对阅读的关注和参与,使阅读成为一种风尚。
  3、评委嘉宾个性鲜明,彰显魅力。
  三位嘉宾评委分别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2005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曾担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专家评委。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潘。
  在节目中,三位嘉宾评委个性极为鲜明:马瑞芳老师心慈手软,面对每一个孩子都想按绿灯,都想助其过关,被大家称为“绿灯奶奶”。“思想叔叔”郦波的精彩点评让家长看的如痴如醉。亲切、温和的李潘却成为了“纠结阿姨”,对孩子的喜爱让她点灯时犹豫不决、痛苦不堪,在节目中“纠结”成为了她的常态。
  现场和孩子的碰撞让评委大呼过瘾:郦波甚至现场和选手飙京剧,李潘现场唱美声……孩子们与评委老师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和真实的个性特点,使节目内容真挚有趣,给真人秀节目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4、打造出青少年阅读书目(百本好书单,12场“公开课”,暑期大礼,老少咸宜)
  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有哪些?尽管儿童阅读界有着儿童阅读“独立认知型(可独立阅读,简单的)“、”挫败认知型(不可独立阅读的,复杂的)“、”分级阅读“等多种分类意见,但从两年来做”课外书“节目的经验来看,那些有着广泛群众阅读基础的、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经典的、符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探索社会前沿知识的图书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
  节目中共分享了100多本精彩的图书,所涉及的书目,兼顾经典与前沿、翻译与原创,包括文学、历史、法律、生物、绘画、美术、童话、数学、科学等诸多领域,为青少年推荐了大量经典的阅读书目。对这些书的分享,包含大量丰富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12场精彩的“公开课”,非常适合家庭集体观看,极具吸引力。
  节目通过多种方式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推荐图书:一是通过选手的1分钟演讲,叙述书的概况和动人之处;第二通过选手的精彩章节背诵,来展示文字之美或设计之妙;第三,通过评委与选手的交流,共同提炼书的核心价值,讲述书背后的故事。此外再配合相应的包装,展示书的封面、目录、装帧等特别之处,在选手的整体表达过程中,也完整塑造“书“这一核心元素。
  5、探寻电视读书节目新突破
  在电视上阅读,注定任重道远。一方面,电视与阅读之间长期纠结的核心是:精英情结、文化品位与通俗化、生动化、实用化之间,似乎始终横亘着难以逾越的两难选择。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电视具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传播优势,它可以做到图文并茂,荧屏图像清晰,文字深入浅出,且老少咸宜。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暑期特别节目就是在寻找符合读书节目的自身规律,适应新的收视需求、新的竞争环境的一个突破成果。我们似乎寻找到了两难选择的核心症结――阅读能力最终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可以通过科学测量来评价和改善的。用电视语言部分呈现这一测量过程和结果,可提升节目的科学性,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从而以科学依据体现阅读的作用,彰显推广全民阅读的深远立意。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一生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从阅读中体味爱、友谊、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真诚、美好的心灵和品格。阅读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孩子又是一个民族的希望。然而,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孩子们的各种文艺才华展示节目比比皆是,独独缺乏的是读书的节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并播出大型系列节目《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试图“唤醒”青少年的读书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体现了国家电视台的文化担当。
  参与节目录制的“中国读书少年”全国35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福州时代中学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福州第一中学
福州第一中学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
湖北省随县万福农场中心学校
湖北省随县新街镇中心学校
杭州西湖府苑小学
杭州九莲小学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部)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小学
深圳翠园中学东晓分校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
大庆祥阁学校
大庆市靓湖学校
大庆市靓湖学校
大庆市靓湖学校
黑河市黑河小学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中学
俄尼乌呷伊萨嫫
四川省九龙县县城完全小学
四川省丹巴县第一初级中学
山东省莱芜市鲁矿中学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共12期)具体节目播出内容:
  第一轮初赛 共7期(第1-7期)。每期5名选手参加,2名直通第二轮,2名淘汰,1名参加复活赛。
  最终14人参加第二轮,7人参加复活赛。
  复活赛 共1期 (第8期)
  7名复活选手通过比拼,4位选手晋级第二轮,3名淘汰。(4人参加第二轮)
  第二轮半决赛 共3期(第9-11期)
  参加第二轮选手共18名,分成三个组,每组6名。通过比拼每组2名参加总决赛,4名淘汰。
  最终(6人参加总决赛)。
  第三轮总决赛 共1期(第12期)
  共6名选手参加,通过比拼遴选出“中国读书少年”一二三等奖。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开播
日 19:42 来源:中国西藏网
原标题:《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开播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共12期,日至9月25日每周四19:45首播,播出频道CCTV-10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促进青少年阅读,在孩子中倡导读书的风气,在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全民阅读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倾力策划实施了暑期特别节目《我的一本课外书》。
  《我的一本课外书》是全国第一档也是唯一档青少年电视阅读真人秀节目。节目于年暑假成功举办第一季(每集50分钟,共9集)、第二季(每集53分钟,共8集)。这两季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良好,被认为是电视与阅读的一次完美结合,是推广全民阅读的有效示范,被赞誉为电视节目进行文化引领的一次成功突围。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是该系列节目的第三季,倡导阅读力就是学习力。节目面向全国征集8-15岁热爱阅读、勤于思考、乐于分享的中小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出35名“中国读书少年”来京参加三轮晋级比赛,形成12期电视节目,遴选出“中国读书少年”一二三等奖。35位“中国读书少年”在节目中和三位嘉宾评委展开激烈碰撞,“秀出阅读经历,分享阅读感受”,他们在近30台机器的全方位记录下,在亲友团的倾情支援下,围绕他们最喜爱的课外书,一决高下。
  节目邀请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李潘担任评委,与小选手亲切交流,分享阅读快乐。在选手展示阅读才华的同时,评委会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选手思考,多方位探测选手的真实阅读体验,使节目寓教于乐,妙趣横生。现场的400位观众评委,会用手中的投票器为自己喜爱的选手送上支持的一票,助他们不断晋级。在演播厅的选手展示区之外,还设有第二现场亲属等候区,亲属通过屏幕实时观看孩子在展示区的表现,选手们背后的故事会在这里更加充分地讲述。第三现场内心独白区着重呈现选手、评委赛前赛后的真实心声。这三大功能区交相辉映,使激烈紧张的比拼融入了浓浓的牵挂,为感性阅读提供理性的科学依据,小选手们的展示从阅读的单面逐渐变得丰满鲜活。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示要推广全民阅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其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倡导全民阅读的内容,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中专门提出,中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改善全民阅读现状,提高全民素质,是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央视《读书》栏目倾情打造的《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时代要求下应运而生,在娱乐至上、歌舞当家的电视环境中独辟蹊径,通过对课外书的阅读和分享,让学生感悟文字的美感和它传递出的精神,让观众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而产生内心的思考和心灵的契合。为提高全民的阅读水平、引导阅读内容、改善阅读现状、推广全民阅读做切实的努力,这不但为电视屏幕提供了一档原创的读书节目,展现出青少年群体的读书风貌,以及家庭、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风貌。更为重要的是,节目提供了科学测量阅读能力的全新视角,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从而为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推广全民阅读,为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了基石。
  节目独特魅力与看点:
  1、选手构成丰富多元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采取现场报名、网络报名与学校推荐等多种渠道,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进行“读书少年”的选拔,最终从上万名参与学生中,遴选出35名“中国读书少年”。其中,既有来自发达城市的读书小达人,也有来自贫困地区自强自力的留守儿童;既有来自偏远山区的彝族、藏族小朋友,也有来自宝岛台湾的汉族小朋友,甚至他们中也有盲童和中日混血的小朋友等等。无论来自哪里,他们同台推荐“我的一本课外书”。选手构成的多元,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阅读经验。
  2、读书少年的思想智慧令人叹服
  这35名遴选自全国各地的“中国读书少年”年龄只有8到15岁,但是人小鬼大,“阅”历匪浅。他们在书本中阅读中国,感受世界,其纯真、思考、热情和深刻,以及他们与评委老师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他们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思考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节目内容真挚有趣,始终传递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他们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他们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口才,因阅读带给他们的气质、性情与胸怀,都成为令人羡慕的榜样,强有力地感染并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向家长和教师展示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激发全社会对阅读的关注和参与,使阅读成为一种风尚。
  3、评委嘉宾个性鲜明,彰显魅力。
  三位嘉宾评委分别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2005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曾担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专家评委。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潘。
  在节目中,三位嘉宾评委个性极为鲜明:马瑞芳老师心慈手软,面对每一个孩子都想按绿灯,都想助其过关,被大家称为“绿灯奶奶”。“思想叔叔”郦波的精彩点评让家长看的如痴如醉。亲切、温和的李潘却成为了“纠结阿姨”,对孩子的喜爱让她点灯时犹豫不决、痛苦不堪,在节目中“纠结”成为了她的常态。
  现场和孩子的碰撞让评委大呼过瘾:郦波甚至现场和选手飙京剧,李潘现场唱美声……孩子们与评委老师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和真实的个性特点,使节目内容真挚有趣,给真人秀节目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4、打造出青少年阅读书目(百本好书单,12场“公开课”,暑期大礼,老少咸宜)
  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有哪些?尽管儿童阅读界有着儿童阅读“独立认知型(可独立阅读,简单的)“、”挫败认知型(不可独立阅读的,复杂的)“、”分级阅读“等多种分类意见,但从两年来做”课外书“节目的经验来看,那些有着广泛群众阅读基础的、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经典的、符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探索社会前沿知识的图书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
  节目中共分享了100多本精彩的图书,所涉及的书目,兼顾经典与前沿、翻译与原创,包括文学、历史、法律、生物、绘画、美术、童话、数学、科学等诸多领域,为青少年推荐了大量经典的阅读书目。对这些书的分享,包含大量丰富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12场精彩的“公开课”,非常适合家庭集体观看,极具吸引力。
  节目通过多种方式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推荐图书:一是通过选手的1分钟演讲,叙述书的概况和动人之处;第二通过选手的精彩章节背诵,来展示文字之美或设计之妙;第三,通过评委与选手的交流,共同提炼书的核心价值,讲述书背后的故事。此外再配合相应的包装,展示书的封面、目录、装帧等特别之处,在选手的整体表达过程中,也完整塑造“书“这一核心元素。
  5、探寻电视读书节目新突破
  在电视上阅读,注定任重道远。一方面,电视与阅读之间长期纠结的核心是:精英情结、文化品位与通俗化、生动化、实用化之间,似乎始终横亘着难以逾越的两难选择。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电视具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传播优势,它可以做到图文并茂,荧屏图像清晰,文字深入浅出,且老少咸宜。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暑期特别节目就是在寻找符合读书节目的自身规律,适应新的收视需求、新的竞争环境的一个突破成果。我们似乎寻找到了两难选择的核心症结――阅读能力最终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可以通过科学测量来评价和改善的。用电视语言部分呈现这一测量过程和结果,可提升节目的科学性,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从而以科学依据体现阅读的作用,彰显推广全民阅读的深远立意。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一生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从阅读中体味爱、友谊、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真诚、美好的心灵和品格。阅读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孩子又是一个民族的希望。然而,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孩子们的各种文艺才华展示节目比比皆是,独独缺乏的是读书的节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并播出大型系列节目《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试图“唤醒”青少年的读书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体现了国家电视台的文化担当。
  参与节目录制的“中国读书少年”全国35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福州时代中学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福州第一中学
福州第一中学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
湖北省随县万福农场中心学校
湖北省随县新街镇中心学校
杭州西湖府苑小学
杭州九莲小学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部)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小学
深圳翠园中学东晓分校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
大庆祥阁学校
大庆市靓湖学校
大庆市靓湖学校
大庆市靓湖学校
黑河市黑河小学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中学
俄尼乌呷伊萨嫫
四川省九龙县县城完全小学
四川省丹巴县第一初级中学
山东省莱芜市鲁矿中学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共12期)具体节目播出内容:
  第一轮初赛 共7期(第1-7期)。每期5名选手参加,2名直通第二轮,2名淘汰,1名参加复活赛。
  最终14人参加第二轮,7人参加复活赛。
  复活赛 共1期 (第8期)
  7名复活选手通过比拼,4位选手晋级第二轮,3名淘汰。(4人参加第二轮)
  第二轮半决赛 共3期(第9-11期)
  参加第二轮选手共18名,分成三个组,每组6名。通过比拼每组2名参加总决赛,4名淘汰。
  最终(6人参加总决赛)。
  第三轮总决赛 共1期(第12期)
  共6名选手参加,通过比拼遴选出“中国读书少年”一二三等奖。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心情故事(14)《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完美收官
&& &姓名:吴明昱
学校:深圳翠园中学东晓分校
最喜欢的十本书:《安妮日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猎人笔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简&爱》、《明朝那些事儿》、《水浒传》、《三国志》、《金银岛》。
阅读特点:侧重于历史名著及古典文学方面。喜欢阅读古籍。
阅读量:四百万字。
特长:京剧、写作。
推荐书目:《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个人小传:
鄙人吴明昱,自用明吴欲。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生人。年十五,深圳市初三学生。生八月始学,识字伴图。外公录家君名,呼欲记之。未几,录家母名,又使欲学。欲生五年,识字三千有余。会得家父怎赠书,欢喜无尽。书名《三国演义》,欲爱若手足。遂初猎文史,至于今日。欲生八年,尝阅国史十余卷,世界史三卷。少萌浅志,愿昭礼义于四海,爱己及人。十一岁观半文原著,不喜注释,亦不喜翻译。好颂诗,爱魏武短歌行。十三岁览文言古籍,粗识诸子百家。作现代诗歌数首,并歌词若干。十四岁兼涉古今名著,亦好现代文学。十五岁碌碌无为,唯集所好书数百卷耳。观史以明志,明史以修身。年少立志,今未敢忘。希将欲之所学,匡正扶危,以肃世风。或说欲狂,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云者,乃欲之狂也。蒙诸公错爱,得诉平生。不才吴欲,三拜叩首。
节目独特魅力与看点:
1、选手构成丰富多元
& 《》采取现场报名、网络报名与学校推荐等多种渠道,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进行“读书少年”的选拔,最终从上万名参与学生中,遴选出35名“中国读书少年”。其中,既有来自发达城市的读书小达人,也有来自贫困地区自强自力的留守儿童;既有来自偏远山区的彝族、藏族小朋友,也有来自宝岛台湾的汉族小朋友,甚至他们中也有盲童和中日混血的小朋友等等。无论来自哪里,他们同台推荐“我的一本课外书”。选手构成的多元,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阅读经验。
2、读书少年的思想智慧令人叹服
& 这35名遴选自全国各地的“中国读书少年”年龄只有8到15岁,但是人小鬼大,“阅”历匪浅。他们在书本中阅读中国,感受世界,其纯真、思考、热情和深刻,以及他们与评委老师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他们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思考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节目内容真挚有趣,始终传递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他们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他们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口才,因阅读带给他们的气质、性情与胸怀,都成为令人羡慕的榜样,强有力地感染并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向家长和教师展示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激发全社会对阅读的关注和参与,使阅读成为一种风尚。
3、评委嘉宾个性鲜明,彰显魅力。
& 三位嘉宾评委分别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2005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主讲《》。
&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讲人郦波,曾担任《》、《》专家评委。
&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央电视台《》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潘。
& 在节目中,三位嘉宾评委个性极为鲜明:马瑞芳老师心慈手软,面对每一个孩子都想按绿灯,都想助其过关,被大家称为“绿灯奶奶”。“思想叔叔”郦波的精彩点评让家长看的如痴如醉。亲切、温和的李潘却成为了“纠结阿姨”,对孩子的喜爱让她点灯时犹豫不决、痛苦不堪,在节目中“纠结”成为了她的常态。
& 现场和孩子的碰撞让评委大呼过瘾:郦波甚至现场和选手飙京剧,李潘现场唱美声……孩子们与评委老师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和真实的个性特点,使节目内容真挚有趣,给真人秀节目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4、打造出青少年阅读书目(百本好书单,12场“公开课”,暑期大礼,老少咸宜)
& 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有哪些?尽管儿童阅读界有着儿童阅读“独立认知型(可独立阅读,简单的)“、”挫败认知型(不可独立阅读的,复杂的)“、”分级阅读“等多种分类意见,但从两年来做”课外书“节目的经验来看,那些有着广泛群众阅读基础的、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经典的、符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探索社会前沿知识的图书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
& 节目中共分享了100多本精彩的图书,所涉及的书目,兼顾经典与前沿、翻译与原创,包括文学、历史、法律、生物、绘画、美术、童话、数学、科学等诸多领域,为青少年推荐了大量经典的阅读书目。对这些书的分享,包含大量丰富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12场精彩的“公开课”,非常适合家庭集体观看,极具吸引力。
& 节目通过多种方式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推荐图书:一是通过选手的1分钟演讲,叙述书的概况和动人之处;第二通过选手的精彩章节背诵,来展示文字之美或设计之妙;第三,通过评委与选手的交流,共同提炼书的核心价值,讲述书背后的故事。此外再配合相应的包装,展示书的封面、目录、装帧等特别之处,在选手的整体表达过程中,也完整塑造“书“这一核心元素。
5、探寻电视读书节目新突破
& 在电视上阅读,注定任重道远。一方面,电视与阅读之间长期纠结的核心是:精英情结、文化品位与通俗化、生动化、实用化之间,似乎始终横亘着难以逾越的两难选择。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电视具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传播优势,它可以做到图文并茂,荧屏图像清晰,文字深入浅出,且老少咸宜。
& 《》暑期特别节目就是在寻找符合读书节目的自身规律,适应新的收视需求、新的竞争环境的一个突破成果。我们似乎寻找到了两难选择的核心症结——阅读能力最终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可以通过科学测量来评价和改善的。用电视语言部分呈现这一测量过程和结果,可提升节目的科学性,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从而以科学依据体现阅读的作用,彰显推广全民阅读的深远立意。
&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一生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从阅读中体味爱、友谊、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真诚、美好的心灵和品格。阅读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孩子又是一个民族的希望。然而,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孩子们的各种文艺才华展示节目比比皆是,独独缺乏的是读书的节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并播出大型系列节目《》,试图“唤醒”青少年的读书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体现了国家电视台的文化担当。
参与节目录制的“中国读书少年”全国35人名单
& (排名不分先后)
& 序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地区
& 1 宋儒妍 8
女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2 张力欢 10
女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 3 平松明 12
男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 4 徐风清扬 14 男 福州时代中学
& 5 林芝 14
女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 6 柯星宇 11
男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
& 7 孙仕翰 14
男 福州第一中学
& 8 吴相 14
男 福州第一中学
& 9 孙骋 11
男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
赵一骏 11 男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
白雨浓 13 女 北京四中
曲艺佳 13 女 北京四中
霍莉莉 13 女 湖北省随县万福农场中心学校
周纯伊 13 女 湖北省随县新街镇中心学校
陶乐天 12 男 杭州西湖府苑小学
瞿尧玥 8 男 杭州九莲小学
林喆禧 12 女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谢欣儒 9 女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部)
唐俊豪 10 男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小学
吴明昱 15 男 深圳翠园中学东晓分校
邝莳琦 11 男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
齐子涵 10 男 大庆祥阁学校
王艺翰 12 男 大庆市靓湖学校
国继冰 13 女 大庆市靓湖学校
邵天泽 13 男 大庆市靓湖学校
张骏驰 12 男 黑河市黑河小学
范彦铎 10 男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赵文玥 12 女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中学
俄尼乌呷伊萨嫫 11 女 四川省九龙县县城完全小学
益西卓玛 15 女 四川省丹巴县第一初级中学
韩文佳 12 女 山东省莱芜市鲁矿中学
张涵 12 女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侯书铮 12 男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
张迅 11 女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翟露茗 9 女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一本课外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