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思维训练的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年级小学生思维训练(一)小学,年级,思维,小学一年级,思维训练,一年级,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一年级小学生思维训练(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无相关专题
&&&&&&&&&&
&&&&&&&&&&
没有相关文章
“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 &舟山市&&&& 黄伟红
&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我对自己所任教的两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一年来,我坚持结合数学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在每周定专门的一节课为思维训练课,且有固定的教材。除在课内培养外,在每周的双修日作业中还专门有一份思维训练的内容。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的思维从开始的近乎白纸到能自己主动思维;从开始的由于不会做思维题而害怕到后来一到家就愿意先做思维题,愿意与父母交流,主动要求买思维训练方面的书籍,表现出对思维浓厚的兴趣。这个课题的研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的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也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好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2006年9月2日,也就是开学的第一天的第一节数学课,我对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82名新生,进行了数学水平的调查。调查的方式采用笔试(内容见附件)。被调查的学生有来自定海、普陀、嵊泗、岱山,还有的来自台湾。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本科到专科、高中、初中,小学各不相同,且家长绝大多数是生意人。学生的学前教育也各不相同,有来自全市一流幼儿园的,更多的是来自渔区、街道、个人开办的幼儿园的。生源中有独生子女,也有多生子女。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如下的结果:(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比如,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数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即使是超过10的加减法大多数学生也做得不错,这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与学生在幼儿园中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有关。(2)新生在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对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较强;对于量的守恒上有差异。(3)新生在数学的发展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解题的策略上。从调查结果看,对学生进行必要、合理的数学思维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的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新课程也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3、条件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8岁,他们的智力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虽然学生在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没有经受过正规的小学生活,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思维训练,对于他们而言,在思维方面基本算得上是一张白纸,再加上新课程在内容的编排中也特别强调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合理的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将会相得益彰。
基于以上思考和班级实际情况,本人决定进行“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小课题研究。
二、课题实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而充分地交给学生,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大纲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的需要。
(一)制定研究目标
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学生没有思考习惯和思考兴趣,思考比较肤浅,且只会题海战术而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如下的目标:
1、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发展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变通性、精细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使学生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成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与发现者。
3、致力于把孩子从枯燥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重心放在引领孩子们探究更多的数学奥秘上,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广阔精彩的数学世界自由翱翔,在数学方面得到更持续有力的发展。
4、让学生体会、发现数学不再是枯燥、深奥的代名词,引领他们关注生活,感受思考的快乐,激发思考的兴趣。
(二)确定研究内容与方式:
1、全员参与。即参加思维训练的学生为两个班的所有学生。虽然不反对培养尖子学生,但是也决不允许在小学一年级就排斥大多数学生拓展思维训练的机会。
2、与学科课程相互促进。本课题研究的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同时又拓展了思维训练的广度,力求避免脱离学生认识的思维能力训练。
3、课时列入教学计划。在一年级的两个晚自习中定于每周三晚的数学晚自习为专门的思维训练课。训练内容为《数学活动课》以及《津桥奥数》与自编内容相结合。
4、课后练习。每周在双修日作业中有一份16K大小的练习纸。
(三)实施训练步骤
思维能力培养整个过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06年9月――2006年10月);
第二阶段:训练阶段(时间:2006年11月――2007年7月)
在训练阶段都是结合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选择合理的课外资料进行训练相结合。
1、开发教学资源,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第一位的教学目标是过程,知识的获取是积极思维的自然归宿。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心是落在课堂教学上的。而课堂教学又离不开教材。数学教材的编排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是切实可行的。
途径一: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全面培养人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每一块教学内容,都有学生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但并不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好了学生的思维就会自然提高,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如在教学认识大小、长短、多少时,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在教学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数的组成时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一般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使他们初步具有思维能力。
途径二:以课中的每个环节为载体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每节课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还是组织学生练习,都有意识地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培养。这样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从而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连加时,先出示一幅图:河里有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现在河里有几只鸭子?学生都会列式:3+2=5。于是接着出现又游来4只鸭子,现在河里一共有几只鸭子?请学生把这幅图连起来列算式:即:3+2+4=9。引导学生比较、归纳这两个算式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使学生自然地体会到连加是在原来的一步口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得到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从复习引入到呈现新知学生的思维在经历着抽象、比较的思维过程。
途径三:以“做、问、说、悟、用”为契机培养思维能力
用:2845823
5+2+1=8&&&& 5+1+1+1=8&
2+2+2+2=8 2+2+2+1+1=8 2+2+1+1+1+1=8 2+1+1+1+1+1+1=8&&& 1+1+1+1+1+1+1+1=8
2、以专门的数学思维训练课为平台,培养思维能力
定时间:每周星期三晚自习。
定内容:《数学活动课》以及《津桥奥数》和自编内容
学习方式:
依据数学思维的问题性特征,将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概括为:提出问题--展示新课--思维扩展--思维训练--思维测评。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问题暴露、思维点拨、启迪、诱导者,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获取者。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增加操作内容,如火柴棒游戏、积木中的数学等,并在实物投影中呈现,让学生理解更透彻。
(1)教给方法,引导思维
如: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时,出现这样的图:
下面一共有(&&& )个立方体。
第一层有(&&&& )个
第二层有(&&&& )个&&& 一共有(&&& )个
第三层有(&&&& )个
看得见的有(&&& )个&&&& 一共有(&&& )个
看不见的有(&&&& )个
左排有(&&& )个
中排有(&&& )个&&& 一共有(&&& )个
右排有(&&& )个
(2)扶放结合,交互进行
所谓扶即是扶助多一些,具体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讲授多一些,学生的活动少一些,教师的引导者的角色更明显一点;所谓放即是少有约束,更为自由,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为突出,活动丰富,学习的主动性更为强烈,此时的教师更像是组织者,合作者。
从扶到放。一般来说学生尚未接触过的内容,某个知识体系的初步认识阶段宜多扶一些,即教师需多讲解。如:
△+△+△+☆=12& △=(&&& )&&
△+△+☆=10&&&& ☆=(&&& )
由于以前这类题学生接触的比较少,他们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的契入口,因此就需要教师更多的扶,分析题意,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然后,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进行独立练习,即:
☆+☆+○+○+○=16&&& ☆=(&&&& )
☆+☆+○+○=14&&&&&& ○=(&&&& )
&从放到扶。在思维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大显身手的内容也很多,只要学生以前有过经历的,都可以放手学生按照他们的习惯,他们的方法理解。如巧算:14-6-4、11-8+9,这类题学生在平时接触的比较多,他们就认为是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学生就按照习惯从左到右计算。在反馈校对时,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14-(6+4)=4,11+9-8=12计算更方便。
3、编制适合学生的思维训练题,培养思维能力
训练时间:于每周作为双休日作业的一部分。
版面大小:16K纸一份
训练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实际编印了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内容和第二学期的内容。(具体见附件)
说明: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少,理解能力弱,因此,每周的双修日带回家的思维训练内容中读题与解答需要家长的帮忙。为此,在开学初就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印发了一张有关于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倡议书,在第一学期的两个月时和第二学期末以两份同样的内容调查了解孩子在家中完成练习的情况,发现家长的认识一开始由于孩子每周需要他们辅导,有些题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做才完成的,所以就觉得麻烦、没有什么意思,到第二次调查时家长就流露出欣喜的口吻,发现孩子思维提高很多,且具有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能力很强,有些家长没有做出的题目孩子却很快做出,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而孩子也从原来懵懂的纯粹为完成老师的作业转变为自己愿意挑战、愿意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先自己去完成,而不再需要依靠父母的帮助。
4、建立评价机制,提升思维乐趣
方式一:正面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着的潜能、所表现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每一步思维,使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从而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发展思维能力。
方式二:重视过程评价
以学生的发展基础为起点,分析和评价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表现。也就是以学生自我参照为标准,侧重总结学生在思维中“体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不清”,“以后怎样思考”等,将关注的角度指向学生获得思维的方式与过程,逐渐奠定思维的基础。
方式三:评价主体三元互动
教师评价。评价遵循“及时”原则,分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两种形式。个别评价指采用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批改符号、评语、等级)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激励,针对学生个别缺陷,加以辅导。集中评价,指教师针对学生每周双修日中的思维训练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并调整训练的措施、方法等。
同伴评价。在对每一个需要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的思维题中,同伴中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评价组内思维最独到最完善的同学;也用于对同伴的双修日中的思维训练中的内容进行互评,评选出最优秀的答卷,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作业的成果只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双边的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家长评价。在家校联系册中,专门有一栏家长反馈栏,家长可就自己对孩子在完成思维题中所表现的各种情况给于评价,也可口头激励或物质刺激,提高孩子思维的兴趣。
方式四:板报张贴创氛围
板报设立“佳题栏”和“自荐栏”。“佳题栏”一般展示每周老师同学选出来的优秀思维训练卷子,让学生可以随时对比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学到别人更好的方法。“自荐栏”让学生随时自由张贴自己从课外看到思维题,让有兴趣的学生也来参与,并与张贴者交流正确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给更多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思维的平台,学生非常感兴趣。
三、研究成效
1、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发了数学知识的双向教育功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把数学思想方法这一"暗河流"的发掘与渗透作为思维训练的突破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的数学知识这一"明河流"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而是以系统完整的"集成块"形式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为教知识而教"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了知识的全部教育功能。
2、克服了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
学生成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与发现者,在 “问题--研究--解决”的课堂教学三大环节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脉络,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在直观感知的氛围中,促使学生进行主动、丰富地想象与猜测,诱导他们进行合理的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结论、说明结论、应用结论,并在不断发现、不断探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3、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 &从刚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的“数学水平测试卷”到第一学期结束时的“我是思维小能手”卷再到第二学期结束时的“一年级思维能力竞赛”卷可以看出,学生已初步具有运用数学模型进行思维的能力;学生的空间位置观念得到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掌握学习策略的训练在解决问题中显示了初步作用,学生对知识纵向迁移水平正在发展,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孕育与开发。
4、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们喜欢上数学课,尤其珍惜每周三晚上思维训练课。有时周三晚自习被挤掉学生纷纷会提出什么时候能补上。学生们盼望上思维训练课,在思维训练课中,他们个个抢着积极发言,思维活跃,课后会互相提问。并且有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害怕做思维题到每周作业中一拿到总是先做思维题,做出后很有成就感,还会主动要求父母买思维训练书籍,或自己钻研或与同学讨论。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思维后的愉悦、成就感促进了爱动脑筋习惯的养成。
5、实验效果为家长所认同。
&&& 从对两个班82位家长的调查中了解到家长很赞同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调查的主要项目有:(1)您是否看重对孩子进行的思维训练?(2)孩子是否喜欢上思维训练课?(3)您的孩子是否会与你讨论数学问题?(4)您认为还要继续进行思维训练吗?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可见,家长很赞同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思维训练,也反映出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1、如何持久保持思维训练的兴趣?
由于思维训练中有过多的理性思考,导致部分学生感到有些枯燥,不能持久地保持对思维训练的兴趣。本人试图通过多种形式,如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故事、益智故事、数学万花筒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增强思维训练的趣味性, 让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努力做到趣味性与实效性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对思维训练保持持久的兴趣。该采取哪些策略来维持学生兴趣,将是此课题深入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如何解决“思考习惯的养成与思考方法的缺乏”的矛盾?
学生的思考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有习惯,但是没有方法,这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不务实的;第二个层次是思考加上方法,形成一套顺序与步骤,思考更有效益、有结果;第三个层次是因为有好的效果,你相信这是对的方法,会更积极的去用它。但学生由于年龄小,积极自主去思维的能力弱,思考方法缺乏,往往拿到一道问题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解决,思考的习惯也没有形成。因此如何解决“思考习惯的养成与思考方法缺乏”这一矛盾令人感到困惑。
3、如何解决“思维的积极分化和求有差异发展”的矛盾?
学生由于个性不同,思维不同,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比较快的解决问题,而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却需要化较长的时间才能接受理解。因此,在上课中如何兼顾优生与思维能力弱的学生,以及根据学生思维的分化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追求有差异的发展是本课题将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附:课题成果相关材料
一、课题方案与总结:
1、“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初探”研究方案……&&&&&
2、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初探总结…………… &&&&&
1、小学一年级新生数学水平测查卷……………………&&&&&
2……………&&&&
3、各类调查问卷……………………………………………&&&&
4家长谈思维训练…………………………………………&&&&
1、每周三晚自习训练教材(固定)………………………&&&&
2、每周双修日训练内容(教师自编)…………………& &&&&
3、学生自荐栏部分内容……………….…………………&&&&
4、每学期末思维竞赛卷……………….…………………& &&&&
1…………………………… &&&&
2…………………………… &&&&
3…………………………… &&&&
4…………………………… &&&&
5……………………………………&&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推荐出版社
购物车 0 件商品 共 ?0.0 元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A·小学一年级】
出版日期:2002-01
开本:16开
定价:12.0
折扣:88折
蔚蓝价:?10.6
vip(2-3星):?10.3
svip(4-5星):?10.1
商品评论(3)
我在当地书店只买到一本五年级的思维训练图书,非常值得一看,请问其余各年级的图书什么时间到货,请尽快与我联系。
这条评论对你有用吗? ()
请问出版社还会继续加印吗? 我已经等了好长时间,不知到底还会不会有货.
这条评论对你有用吗? ()
希望您能经常关注我们的网站!!如果名年级的图书已出版了我们这会有的!
这条评论对你有用吗? ()
商品问答(0)&&>&&&&>&&&&
【教学新论】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日期: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小学数学组&&&&&&&&&&&&&&&&&&&&&&&&&&&&&& 【内容摘要】: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低年级学生,由于学生自身特点、学校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本文立足于农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应关注的问题,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农村低年级数学学习质量。【关键词】:农村小学&& 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作为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学生的习惯、兴趣、思维等数学品质都在逐渐形成,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低年级是关键期。学生年龄小,良好的品质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教师应抓住这一学习的最佳期。作为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以往我们小学入学的学生基本是以本镇学生为主。但近几年来,本地学生的外流,又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镇。农村学校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农村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克服困难,按照教学规律,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农村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分析(一)存在问题1、习惯养成不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时间相对较短。在课堂上,学生大声说话、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不听老师等是最普遍的课堂问题行为。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倾听、表达、思考、合作等数学习惯表现的都不够成熟,需要老师从小抓起。2、兴趣表现不足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是面对日趋加重的学习任务,他们表现出疲软状态。课堂上,其实很多学生能够回答问题,但却看不到一片&手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更普遍。农村的小学生相对城镇小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人多(有听课老师)的时候,缺乏自信心,缺乏表现自我的勇气。3、思维灵活不够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能力强,但抽象概括能力弱,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去理解。农村学校的学生除了书本知识之外,手中很少有一些精选题和重点题的训练,对于掌握题型的灵活性及应试性技能低。同时在遇到难题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有效思维的时间短,思维浅显,学习起来困难较多。4、作业完成不佳低年级学生在主动完成作业方面,大部分时间需要有大人催促才能完成,有的甚至干脆不做。特别是,教师在收部分外来务工子女作业上花的时间较长。在订正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错误较多,有的学生作业发下来不订正,需要催促,教师在批改作业上花的时间也较长。5、个体差异明显在一年级新生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甚至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是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20以内的数都有困难,做简单的数学口算,如1+1=都要借助于手指。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对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情况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对象原因(1)学生年龄小,情感态度稚嫩一个6岁的儿童,从他跨进小学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他的生活环境变了,他的任务变了,他的行为准则也变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但是他们又活泼好动,喜爱游戏,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对兴趣没有长效性。同时对于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这一切都影响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习惯的养成。(2)班级人数多,组织教学困难我校是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的逐年增长,由原先大部分是本地学生组成的35人制的小班转变成近50人的大班,其中3/4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和本地的学生相差甚远,大都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班级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学前教育不完善,差异大据调查,在低年级学生中,有2/3的学生能完整的读完3年学前教育,这些学生已经在幼儿园开始接触与学习数学知识了。但是有1/3的学生,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流动性大,他们大都是零零散散的读完学前班。到了小学适龄,直接来我们学校读一年级,对于数学的学习几乎是空白,数20以内的数都有点困难,计算1+1的时候都要扳手指。两者相对比,学生的差异非常大。2、教学环境原因(1)教材定位高上海版数学教材除了注重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应用。低年级教材中涉及到的时间、人名币、长度、重量等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累积上建构知识的形成。而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正是农村学生所欠缺的。对于课本知识点的难理解,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有效思维的发展。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可成效却不大。(2)教师自身欠缺对于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源于课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以及重视程度的不同,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同。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有的农村老师或是基于教学时间的考虑,急于传授大量的知识,或是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作课前精心准备,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这一客观认知规律,注重空洞无味的说教,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家庭环境原因(1)家长文化水平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由于文化层度的不高,导致他们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尤其是我们的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来自于江西、安徽、四川等偏远地区,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又低于父亲的文化程度,而在我们的家庭中,承担家庭辅导工作的大多数是母亲。(2) 家长教育意识弱低年级的学生是养成数学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父母的督促和辅导,但是大部分农村家长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根本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回家作业质量较差。在教育投入方面,我们也作了一项调查,发现在一二年级中参加数学课外兴趣班的人数为0,只有1/3的学生家长给孩子选择了数学课外辅导资料。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的若干教学策略对于上述农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数学老师该如何按照教学规律,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呢?(一)抓习惯,养成良好态度《小学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我对学生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对他们提出了&三到&、&三会&、&三能&的要求:即1、&三到&&眼到&,要求小眼睛盯着老师,当老师看着你的时候,希望彼此的眼神是有交流的,从眼神当中老师可以看到学生追求知识的专注。&耳到&,要求小耳朵能听老师的讲解,也能听其他同学的回答,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学会倾听,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心到&,要求学生用心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用心去体会数学带来的快乐!2、&三会&&会思考&,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能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比如:10-□=8,该怎样来解这道题呢?开方式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了宽阔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大胆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在反馈时分别采用了数一数的方法;用数的分拆的方法;借用双色片、计算条摆一摆;画数射线等&&有时他们的奇思妙想令老师都佩服。&&会表达&,数学课堂中讲究语言的规范,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比如我说&7+8=?&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应该是回答&7+8=15&而不是站起来就说&15&。&会合作&,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能明确活动任务,互相帮助,愉快的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正方体、长方体》一课中,小组合作,每位学生拿不同形状的物体滚一滚,最后组员将滚动的结果告诉组长,由组长填写完表格。实践中,学生不拿学具当玩具,并且在课后能将学具整理好。3、&三能&&能审题&,读懂题目的要求,如做应用题,我要求学生每道题读两遍,接着再把问题读一遍,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再动笔列算式。&能检查&,做完题目,在草稿本上进行检查,可以用列竖式、画草图的方法进行验证,从小培养学生检查的好习惯。&能订正&,做完作业再去玩,包括订正作业的时候也是一样,我要求学生不能将订正的作业拖拉在抽屉板、书包中,及时的拿给老师批阅,不懂得地方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以上的这些方面看起来十分琐碎,但我相信只要锲而不舍,注重学习上细节的培养,一旦养成求实的学习态度,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二)创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愉悦的参与课堂。1、情趣化氛围在教新课时,我总是从故事、谜语、游戏等导入。课堂中我有目的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比如: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时间》一课中,我设计了猜谜语以导入我的新课。【教学片段:】师:今天老师先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师:(谜语)一匹马儿两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猜一个生活用品)生:钟。师:想看看老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钟吗?生:想。(出示钟后揭示课题)一年级孩子上小学,尚未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以猜谜语入手,在课的开始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各式各样钟表的欣赏过程中拉近了不同知识经验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原本对钟表不熟悉的学生有个全新的接触,也让其余学生视野更丰富。2、活动化氛围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克、千克的认识》一课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学片段:】让学生分别掂量1枚2分硬币,5克、10克、20克等砝码,通过肌肉感觉来逐步感知1克、5克、10克、20克有多重。又通过掂一袋1千克重的面粉,感受1千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掂1千克的铁块,1千克的白糖,感受密度不同,体积不同,材质不同,但重量相等。又动手掂5千克的书包,10千克的大米,通过以上动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几克、几十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质量观念。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表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盎然。3、生活化氛围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做&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儿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时间》一课中,我摈弃原先小胖一天的作息时间,选取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巩固整时的知识点。【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你们是几时起床的?生:6时。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师:谁也来说说?师:吃完早饭去学校,是几时?生:7时。师:在学校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啦,这时是几时呀?生:8时。这样选取的数学实例,由于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自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儿歌化氛围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我很强调儿童话语言,用最形象的儿童化语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学中编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比如:让学生掌握10的分合,我编了这样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双手。又比如在教进位、退位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我编了这样的儿歌,
&5、激励化氛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争夺小红花的竞赛表格,并且把表格贴在数学书的首页。对于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及时完成,考试优秀,学习进步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的奖励,收集一定的小红花,就可以到老师,家长处换一件学习用品或其他东西。对于各个活动的积极分子,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赞誉之词,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小明星,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三)促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入学以后,在学习数学的环境中,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习数学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目的的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发散练习,借此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重视知识衔接灵活思维的产生绝不是偶然,而是以扎实的基本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对旧知容易遗忘。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设计时,我非常重视数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应用。比如:一二年级重点学习的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每节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快速的做10道口算题,加强基本计算能力的训练。在练习设计部分,比例分配通常为1/3旧知,2/3新知,努力做到新旧知识同时加以巩固。2、精选习题训练由于家庭条件的制约,以及农村地区的相对偏僻,农村学生很难买到一些数学学习资料。因此,我经常去书店挑选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后练习加以翻印,鼓励学生多做一些精选习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各种题型和习题的多样性,也可以掌握题型的动态和趋向,扩大自己的数学知识面。3、加强思维培养低年级学生好奇、多问,对探究性的问题感兴趣,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每节课的最后设计拓展环节,精选一道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拓展题,提倡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组算式》一课中,我设计了&拓展新知,启迪思维&这一教学环节:【教学片段:】师:小动物们也要回家了,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找他们的家,好吗?找出3把数字钥匙,组成4个算式,就能帮助小动物找到他们的家了。&3、10、5、7、13、8、12、15&在课堂上,我看到学生非常愿意帮助小动物找到他们的家,显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组算式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思维的多样性,更要做到思维的有序性,这样才能完整的找到答案。这就是一道数学拓展题的魅力。4、巧用课间游戏在课间活动中,配合班主任工作,加强班级活动有序的开展,我设计了一些有意义的思维训练题,让学生在课余放松自我同时做一些培养思维的小游戏。
比如:利用舒尔兹表格,好朋友之间进行比赛:将一系列数字随机放在表格中,让孩子按顺序找到这些数字。(见下右图):1到25这些数字随机放在5&5的表格中,孩子就要从1依次找到25,数字可以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多。学生在找数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数感,也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四)重指导,转化后进学生。进入小学后,由于学习基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小学生,尤其是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学习,困难比较大,从而对学习数学缺乏动力,使得学习成绩不佳。加之农村家长无法辅导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作为老师,要重视并改善对这些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1、树信心老师要善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鼓励。课余,我辅导后进生,让他们做数学口算题,我发现训练他们的口算能力是快速而有效提高数学自信心的方法。2、分层次(1)教学分层我首先确定全班学生可能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选择性的教学目标,中、高层次学生能基本达到,低层次学生尽其可能。同时活动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运用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教师个别指导与学生自学等手段,实施分层教学。比如:应用题训练,中、高层次学生&学&重于&教&,指导时采用&引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学生以自学为主,尝试自己读题,理解题意,解决问题;而低层次学生&教&重于&学&,以老师的&教&为主。指导时采用&领着,扶着走&的方法。做应用题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读题,圈关键词,帮助他们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如此一来,通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2)练习分层在新授课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数学题,有共同性的必做题,有选择性的提高题,同时在数量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掌握算法多样化,我在练习纸上打上★,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五颗★,甚至更多,写出相对应的算法;中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2-3颗★,而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掌握一种方法,选择一颗★就可以了。练习的分层其实是让练习更行之有效,也提高了后进生做数学的积极性。3、建互帮在班中,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快乐结对&,每一位后进生有一位&小老师&。小老师督促我们的后进生完成作业,如果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请教&小老师&。形成互帮互助,缩小差距,齐头并进的乐学氛围。(五)求合作,活用&温馨小贴士&多数农村低年级学生还未养成独立做回家作业的习惯,需要父母的督促与辅导。虽然多数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能力与意识,但作为老师,要耐心说服家长,让家长转变思想观念,落实行动,产生效果。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会定期下发&小贴士&。(如下)这是我在教10以内的加法时,我给家长下发的温馨小贴士,告诉家长我在课上教学生计算的方法,保证课堂、课后的学习方法相一致。&小贴士&的使用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还架起了家长如何在家辅导孩子的一座天桥,提高了课后辅导有效性。&&
温馨小贴士
各位家长:您们好!
我现在教的是1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们应该要逐步改掉扳手指的习惯,改为心算了。如果您的小孩在口算方面比较欠缺,家长应引起重视,因为数学里计算是基础,希望家长们在家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在计算方面的训练。
我上课的方法:例:7+2=,把大的数7记在心里,加2就是往后数2下(7不要数进去),8,9,所以7+2=9。
您可以让小孩背儿歌的形式帮助他记忆计算方法:&3+4=&& 把4记在心里面,往后数3下,5,6,7,3+4=7。&&&&&&&&&&&&&&&&&&&&&&&&&&
&&& 谢谢配合!
(六)按规律,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数学习惯、兴趣、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对于低年级学生,他们年幼天真,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存在的问题卷土重来。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并且以身作则,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花时间、花精力常抓不懈。总之,影响农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教师应不断的探索、学习,实践、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样发展,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主要参考文献:[1]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6(8).[2]杨党继,刘海强,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3]蒙杰新,谢昌慧,新世纪面向农村数学教育策略的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6).[4]雷立华,关于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研报告,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5-A).[5]岳迎迎,让阳光洒满农村数学课堂,网络财富,2010(4).[6]张震,关于农村中学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6).[7]甄鹏,农村小学学习后进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的研究,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6(1).&
文章作者:
文章出处:
文章浏览次数: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 &2008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学府路201号
邮箱: 电话:021-
网站访问次数: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