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称之为平原粮仓为什么还会那么穷?

滑县粮食生产何以“八连冠” - 安阳天气
[收藏安阳天气预报]您的位置: >
滑县粮食生产何以“八连冠”
  &&连续8年,滑县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被省内粮食专家称之为“八连冠”。滑县先后成立了粮食增产行动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良种推广补贴工作领导小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任国战谭勇本报通讯员王新杰  连续8年,安阳滑县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被省内粮食专家称之为“八连冠”。滑县粮食生产何以蝉联“八连冠”?相关新闻:滑县第三产业驶入快车道省滑县:农网改造利民惠农“八连冠”的启示崔阳城村塑料加工厂属建设用地有关“种子”话题的提案办理:让国产良种生根发芽  创建高产模式  5月18日,滑县留固镇万亩小麦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  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矮抗58,周麦22,豫教5号……由近而远不同品种的小麦排列整齐,穗粒饱满,长势喜人,昂首接受着人们检阅。  据滑县农技推广中心测算,这个万亩小麦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今年每亩穗数达到50万,每穗37粒,较去年稳步增长。  “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啊1地头,滑县留固镇程新庄村支书程新文边抽烟边点头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滑县高产创建具体模式是:“一集成六统一”,即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等技术组装配套,统一供应主导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对农户培训指导,统一机耕机播,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适时收获。  “一集成六统一”的效果直接而又明显:2010年,滑县4个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5个千亩示范方、6个百亩攻关田,平均单产分别达到了637.5公斤、667.3公斤和718.1公斤,5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5个千亩示范方、6个百亩攻关田、7个十亩超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分别达到769.4公斤、807.9公斤、862.1公斤和935.8公斤。  2011年,滑县又被农业部确定为万亩示范方整建制试点县,全县将建起44个万亩示范方,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整体上水平。  书记的危机感  “粮食生产是带有政治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课题,滑县始终把粮食生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粮食生产摆到突出位置1  5月18日下午,滑县县委书记郜军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粮食生产这根弦在他心中始终绷得很紧,时刻都有粮食产量下滑的危机感。  郜军涛介绍说,滑县历来有重视粮食生产的传统。中央连续多年下发一号文件后,重视粮食生产已成为滑县上上下下的共识。  滑县建立的领导干部示范制,更是为县乡党政“一把手”戴上了粮食生产的“紧箍咒”。这无疑成为滑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最好佐证。根据领导干部示范制要求,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分包,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分别建立5000亩小麦、玉米高产示范方,为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标准化生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据介绍,为使各级领导切实负起责任,滑县还建立了一系列责任制度。如目标责任制,每年都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把粮食生产纳入乡镇工作千分考核和创业竞赛活动。还有承包责任制,县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技术人员分包生产指导,推广规模生产、科学种植。  滑县先后成立了粮食增产行动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良种推广补贴工作领导小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2005年以来,滑县严格坚持“一分钱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能漏”的“三个一”原则,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足额按时全部直补到户,已下发各类惠农补贴资金累计达6亿多元。  不放松、不走样、不折扣全面落实中央、盛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成为滑县促进粮食生产的重要引擎,农民种粮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安度“大旱之年”  “丈夫出去打工了,家里剩下我跟孩子。现在都是刷卡浇地,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半儿,再也不用发愁要用三四个人浇地了1  5月18日,程新庄的农民张霞,在地头路边树荫下,倚在拖拉机上一边悠闲地乘凉,一边看着自己的麦田被一点点灌溉。  滑县有种说法:“滑县粮食不全靠天,大旱之年照样收1  主抓农业的副县长袁锐锋向记者解惑:“大旱之年犹能丰收,在于滑县有充足的灌溉能力。”  袁锐锋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目前,滑县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已初步形成。全县机井达到4万眼,位居全国县级首位;干支渠1208条,骨干排水沟河21条,桥、闸、涵1375座,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7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74万亩。  据悉,2010年,滑县水利投资的比重占县财政总收入的1/10。  推广良种良法  “据气象部门预报,明后天可能出现干热风天气,请广大农民做好防范工作。田间湿度小的麦田,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浇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天丰素,百人包千村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指导。”  5月16日,滑县农技推广中心通过手机短信,向科技示范户发出了这样的警示。  在滑县,手机短信、QQ视频、互联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滑县粮食丰产丰收插上了翅膀。  据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卢中民介绍,滑县还完善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推荐系统,并在我省率先实现网上推荐。打开河南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网站(/),点击滑县测土配方施肥,即可进入滑县小麦精准施肥决策系统。网上推荐3000多个抽检样本,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接受专家指导,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网络化。  滑县共1020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技术员,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对农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服务。2010年,农技人员下乡指导5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0余万份,培训农民32万人次。  依托滑丰种业的龙头带动,滑县组建了滑裕良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县、乡、村三级示范,构建起县、乡、村三层经营网络,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良种推广体系,将良种送至田间地头。目前,全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  良种是基础,服务是保障。2009年2月,滑县引导成立禾丰植保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下设6个村级机械化防治专业队,配备了180台套车载喷雾器及其配套设备。  这支装备精良的农民专业病虫害防治队伍,360名社员日服务面积可达2.2万亩次,实现了病虫害防治的机械化和精准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做到了安全、科学、合理用药,在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有力保障了粮食产量与质量的安全。  永葆“豫北粮仓”  滑县为我省第一产粮大县,全县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00,占河南省总产量的1/40,占安阳市总产量的40%。商品粮贡献量均位居河南省第一,粮食总产连续19年稳居河南省首位。  省委书记卢展工曾经提出全省上下要努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个难题。  “粮食怎么保”往往和“民生怎么办”密切相连。有心人算过一笔账:当地农民从事种植业,一年两茬作物合计,净收入仅为669.5元。而外出务工一个月的劳务收入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滑县县长董良鸿说,“原”字号产品多,种植业比较效益低的,说明农业产业化已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短板,它将制约粮食丰收的可持续性。  粮食怎么保?被誉为“豫北粮仓”的滑县,提出“十二五”末全县粮食产量突破30亿斤,县里的设想是:按照“举粮食安全旗、打高产创建牌、走现代农业路、圆农业强县梦”思路,将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五化互动”。  推进粮食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从品种到技术、到装备等,全面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水平,良种覆盖率和科技入户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  推进粮食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整合项目资源,统一建设标准,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制定完善粮食生产技术体系,统一技术标准,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  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规模化。按照“整建制、大协作”的要求,从2011年起实行粮食高产创建整县制推进,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不断提高单产、总产水平。  推进粮食经济的产业化。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加工转化能力,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十二五”末实现年粮食加工转化量9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60%。  推进粮食产品的品牌化。按照“优质、高产、安全”的目标,努力打造具有滑县自身特色的名牌粮食产品,逐步增强滑县粮食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④6
原文地址:.cn/micro-reading/dzh//content_2724899.html
今天(24日星期五) 低温14℃~高温26℃
明天(25日星期六) 低温17℃~高温30℃
后天(26日星期日) 低温18℃~高温30℃
安阳天气相关新闻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
全国各地天气在线查询河南滑县:“豫北粮仓”50年来首现22只白天鹅过冬 - 第一食品网 第一食品网 没有国界的贸易平台
11月24日,在河南滑县县城西侧的引黄灌区卫南调蓄工程水库内22只白天鹅栖息过冬。通讯员李刚摄人民网安阳11月25日报道:11月24日,22只天鹅过冬栖息在河南滑县县城西侧的引黄灌区卫南调蓄工程水库内,这是该县50年来成群天鹅首次飞临。被誉为“豫北粮仓”的滑县地处平原,有水面积极少。为缓解地质干旱,滑县引黄灌区卫南调蓄工程于今年6月建设完成,它紧临该县地下水下降漏斗区中心,区内地面以下10米均为不透水的粘土层,具备引黄调蓄条件。该工程系河南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770亩,总库容480万立方米,调节库容440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43亿元。截止目前,滑县引黄灌区卫南调蓄工程刚刚建成5个月,就吸引了天鹅、白鹭、水鸭等多种候鸟栖息过冬。(王佩)(原标题:河南滑县:“豫北粮仓”50年来首现22只白天鹅过冬)&&来源:人民网&&作者: - &&编辑:福安&分享到:相关信息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11月对广州顺民丰隆农产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粒进行了抽样检验,抽检结果为合格。详细信息:产品名称玉米粒商标----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或批号标称生产单位广州顺民丰隆农产有限公司标称生产单位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嘉禾七星岗48号
11月24日下午,全国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举行,三亚考点共有来自三亚、五指山、东方市公安局以及乐东、陵水、保亭县公安局的640名民警参加考试。24日下午记者在考场内看到,参与考试的警员正在各自的座位井然有序地认真答题。现场除去经验丰富的监考老师进行监督外,由三亚市公安局纪委、警务督察支队、政治部各抽调了2人组成联合巡考组,配合公安部及省厅巡考组对整个考场进行巡视。据介绍,本次考试是全国首次高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海南设海口、三亚两个考区,三亚考区共设考场24间,共640人参考,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对违反考试纪律的参考民警和监考人员,公安部将依照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并通报全国
滁城男子方某离婚之后,碰到前妻许某与别的男子交往顿生醋意,打的追上之后吵闹不休。许某不堪其扰,无奈拨打110报警。方某和许某本是两口子,后因感情不和,到法院闹了离婚。当初结婚时,方某出钱买了一辆商务轿车送给许某,车辆登记也是许某的名字。离婚后,车子仍归许某。前两天晚上22时许,方某和朋友在外喝酒,出门发现路上许某开的商务车,副驾驶上坐着一名男子。瞧见两人有说有笑,方某醋意顿生,拦了一辆出租车紧追不舍。追到南湖附近,商务车被拦了下来,副驾驶男子见机不妙,下车先走了。方某暴怒,脚踹、包砸车窗玻璃。许某吓得反锁车门,拨打110报警。琅琊公安特巡警二中队民警闻讯赶到,将情绪激动的方某拉住。得知事情
记者获悉,合肥市2013年度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评审工作于11月开始,评定专家组负责组织实施对各县(市)、区上报商务A级单位进行现场评定验收和资料审核。预计将于12月底完成全部评审工作。据悉,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A级单位评定项目包括:许可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采购贮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和检验运输等。专家组现场打分,分数在9.0以上且关键项符合要求的评定为优秀(A级)。现场评审结束后,最终确定A级单位名单,并通过报刊、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评审结果,同时发放等级标识牌,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
红网君山站11月25日(分站记者王琼洪伟)11月22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志莲率市人大视察组来君山区检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视察组一行先后察看了国泰公司、岳西中学以及中心城区的部分医药超市和农贸市场,对该区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扎实主动开展系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陈志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重视力度、宣传力度,加强督查考核和执法力度,坚决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国兴、区政府副区长李卫兵陪同。&
All rights reserved. |滑县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滑县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与濮阳、、、新乡接壤。滑县县域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万亩,人口140万,辖12镇10乡1新区。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第一产粮大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十一连冠”(截止2013年),有“”之称。[1]外文名称Hua别&&&&名行政区类别县(省直管)所属地区河南省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道口镇电话区号0372邮政区码456400地理位置河南省东北部人&&&&口140万方&&&&言中原官话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隋唐大运河、张家遗址、瓦岗寨、明福寺塔、欧阳书院、千翠湖火车站牛屯站(货运)车牌代码豫E名&&&&人翟让、李文成、赵紫阳、欧阳修特&&&&产 滑县木版画 瓦岗寨酒地理坐标北纬35度,东经114度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有台,故曰滑台城。”《》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2]
时,滑县为卫国的曹邑。之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滑县明福寺塔,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至明初,滑县称。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隶属平原省。1952年11月,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属。1983年成立市,归濮阳市。1986年2月,改属。[2]
日,被确定为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之一。
日,滑县正式成为河南省。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130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滑县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
滑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宜 小麦、玉米、金银花,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
滑县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降雨受季风、太行山地形影响,天气变化剧烈,多灾害性天气,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于主汛期7、8、9三个月内几次较大降雨过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大暴雨的多发期。年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滑县历史上自然灾害的特点。[2]截止2013年,滑县辖12镇(,,,,,,,,,,慈周寨镇,)10乡(,,,,,,,,,)和管委会。[2]大广高速、济东高速和新菏铁路穿境而过,107国道、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濮鹤高速等公路铁路干线,构成四通八达的“井”字交通网络。省道213线、307线、308线、101线、215线、222线等在滑县交汇。[3]
、、、濮鹤高速四条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日,滑县县城至大广高速公路快速通道项目建成通车,标志着滑县打破了交通制约瓶颈,标志着河南省“10+1”快速通道项目全部建成通车。[4]“新增国道纵五线滑县县城至长济高速牛屯站段升级改造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616万元,比上年增长7.2%。境内县乡公路里程2629.2公里,省干道207.2公里。客运量2068万人,增长8.8%,客运周转量108086万人公里,增长9.0%;货运量1189万吨,货运周转量119132万吨公里,增长14.6% 。[5]2012年末总人口134.52万人,常住人口114.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2.02%,出生率10.43‰,死亡率5.77‰,自然增长率4.66‰。人口密度738人/平方公里,年平均人口人。滑县卫生系统共有27家公立医疗机构,其中包括滑县人民医院、滑县中医院、等3家县级医疗单位,22个乡镇卫生院和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两家防疫保健机构。拥有1230张床位。全系统1671名卫生工作人员中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3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3人,中级职称者234人,初级职称者455人。房屋总建筑面积9086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90万元,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价值866万元。[6]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29亿元,投资总额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城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85.4亿元,增长25.4%,农户投资5.89亿元,增长6.9%。房地产开发投资5.65亿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住宅为4.13亿元,下降27.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3.62万平方米,下降33.7%。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59万平方米,下降80.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9.52万平方米,增长19.9%。[5]
2012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2家,其中:公立医院26家,民营医院16家;公立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18人,其中执业医师738人,注册护士451人;卫生机构病床床位3556张。[5]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不断增长。滑县1978年GDP总量14738万元,2007年为943349万元,按可比价增长16.3倍年均增长10.3%;1978年人均GDP为167元,2007年为7520元,按可比价增长10.9倍,年均增长8.9%;1978年财政收入975万元,2007年为20282万元,年均增长11.3%;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元,2007年为4009元,年均增长16.5%;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5907万元,2007年为226348万元,年均增长13.4%;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万元,2007年为486983万元,年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6356万元,年均增加为16778万元,年均增长27.5%。2007年,滑县在全省的综合排名为54位,比2005年上升了5个位次,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近年来或历史上最好水平。[7]
2011年滑县生产总值1540223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9.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7972万元,增长26.5%。社会消费费品零售额为4903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064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99.3元,增长6.0%。[8]
2012年滑县生产总值(GDP)为16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7.0亿元,增长12.8%,工业增加值为59.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2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比重为5.7:40.6:23.7。
201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0%;衣着类上涨6.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0.5%。[5]2012年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537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税收收入33968万元,增长28.2%;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70.0%。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9519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6927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848万元,教育支出8240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1218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34370万元。[5]2012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52.3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75.7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08.5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90.17元,增长1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6%。[5]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440万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国税部门完成7397.7万元,同比增长6.8%;地税部门完成39993万元,同比增长47.9%;财政部门完成16049.7万元,同比增长10.2%。[9]2013年,滑县粮食总产量139.92万吨,同比增长2.17万吨,增幅为1.6%。[1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89.24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70.1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为96.50万亩,棉花播种面积为5.7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为45.01万亩。规划了高标准粮田万亩方33个、千亩方38个、百亩方10个,总面积15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5]
截止2013年,粮食单产连续22年保持河南省第一,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1年受到国家表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颁奖。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8家。滑丰种业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被确定为中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57家。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9万亩,是2006年的2.6倍。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养殖小区分别达到8817个和76个。林业生态县建设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
清淤治理河渠53条311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32万亩,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改造中低产田18.06万亩,被确定为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解决了3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被确定为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农村沼气用户达到9.3万户。完成了15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解决了6.8万农村人口贫困问题,被评为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2013年又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1]滑县工业已形成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塑料制品、木材加工等工业主导产业,滑县产业集聚区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96个,计划总投资145.3亿元,实际到位固定资产82.72亿元,被确定为全省20个示范产业集聚区。永达肉鸡、凤凰光伏多晶硅、华盛手机、辛安面业等24个超亿元项目相继落户,为滑县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3]
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3亿元,增长15.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8亿元,下降19.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2.3%。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7.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9.3%。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68亿元,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16.67亿元,同比增长9.4%。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4.9次/年,资产负债率31.2%,资本保值增值率136.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3%。[5]2010年以来,建成了浩创·第一商城、光洋百货、义乌小商品城、温州商贸城等一批现代购物商场,新建、改造5个农贸市场,四星级国宾大酒店建成开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改造农家店931家,发展物流配送中心38个。瓦岗寨景区建成对外开放,瓦岗寨乡被命名为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11]
2012年滑县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4.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9.6亿元,安装工程完成2.8亿元。竣工产值18.2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5]现任领导:
县委副书记、县长:董良鸿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勇
副县长:刘宏民、李卫锋、段其东、杨振宇、王军、张红琳、李勇
县政府党组成员:赵继芳
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赵自勋[12]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瓦岗寨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明福寺塔、欧阳书院正在开发建设。滑县木版年画、大弦戏、大平调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口锡器、秦氏绢艺、安绣、故道家纺老粗布等民间工艺驰名中外。已有近400年历史的地方特产道口烧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荣获国家传统知名品牌原产地域保护。[3]
2012年末,滑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事业蓬勃发展。实施了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完成,整体转换农村数字电视用户26.8万户、30.4万台,其中数字互动电视6.3万户。数字电视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9项。全年完成重大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达到221件,授权量133件。[5]截止2012年,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8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2所,初级中学55所,小学319所,幼儿园104所。普通高中招生4953人,在校生13479人,毕业生4937人。职业高中招生6144人,在校生13466人,毕业生3654人。初中招生17419人,在校生47403人,毕业生13515人。普通小学招生26547人,在校生129339人,毕业生20726人。特殊教育招生16人,在校生75人。幼儿园招生15175人,在校生20903人,毕业生21561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2510人,专任教师11369人,其中:普通高中1382人,专任教师1256人;职业高中547人,专任教师525人;初中3385人,专任教师3058人;小学5730人,专任教师5514人;幼儿园1345人,专任教师923人;特殊教育学校17人,专任教师16人;教师进修学校104人,专任教师77人;其他60人。新机制”安排资金1443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3178人次。[5]
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建、改建校舍21.4万平方米。县一中、六中成功创建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县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工程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建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裳华职业中专,成功创建为省职业教育强县。[11]
高中:  
滑县第一高级中学
滑县第二高级中学
滑县第六高级中学
安阳市第二实验高中
滑县实验中学
滑县进修高中
滑县三中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滑县道口镇“”世家烧鸡店所制,是中国著名的特产。由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省特级烧鸡技师先生的先祖始创于十八年(1661年),距今已有近三百五十年的历史,开始制作不得法,生意并不,后从清宫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果然香美。曾被列为宫廷御用品,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型称绝四方,数百年来享誉国内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中国名特优。 道口烧鸡与、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13]2009年,道口镇因盛产烧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烧鸡名城”荣誉称号。
老庙牛肉是滑县加工牛肉,国家级地方名馐,滑县木版画自明朝末创始以来,其独特工艺流传至今。300年来,素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称。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滑县老庙牛肉与一样享誉四方,而且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国家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为老庙牛肉题词“面向市场,发展经济”。中央领导杨成武、王首道、马文瑞分别为老庙牛肉题过词。[14]
滑县木版画
始于唐朝,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滑县木版画、木版年画一直坚持手工制做,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夸张,线条刚劲有力、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是集收藏、装饰、实用与研究价值于一体的艺术精品和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15]
琉璃盆、琉璃瓦
老店镇常屯村地处黄河故道,曾以烧制琉璃盆为主。最早可追溯到早在元末明初。在90年代以前塑料盆、不锈钢盆尚未普及时,是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该村烧制的琉璃盆畅销及周边各地。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在生产使用。[16]卫国都城遗址
位于今八里营乡殿上村,故称楚丘。当政时,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后北狄入侵,卫国战败,兵败被杀,被北狄人吃掉,只剩一肝。当时一位旧臣怀抱君王之肝痛哭不已,最后竟然剖腹,将君王之肝放入自己腹中,自己做了陪葬,这也就是剖腹葬肝的来历。卫国经历此次浩劫,几乎灭国,后经齐桓公帮助卫文公才得以复国,迁都楚丘(也就是今八里营殿上村),卫国的首都也从迁到了滑县。后因黄河泛滥,卫国国都又北迁的。虽然卫国国都在楚丘不长,但是留下了不少遗迹。比如卫国的都城遗址(大跃进中被毁),并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物品、人殉和墓葬。但是因疏于管理,这些出土的文物大多流落于民间,更有甚者竟有盗墓者明目张胆的掘墓,无址可寻。可以说遗迹被破坏殆尽。据传卫庄公死后,其陵寝建在周围,但是年代久远,已无据可考。至今周围农村农家还能见到古砖,陶器等文物。如能收集,也是一个补救的机会,相信会对研究卫国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7]
位于大寨乡张家村东南半公里处。遗址长和宽各120米,面积1.44万平方米,稍高于周围耕地。1984年秋,文物大普查时发现,文化层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1985年4月,在遗址西南部又发现很多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属仰韶文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遗址
位于赵营乡中新庄村东80米处。该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从遗址西边断层看,文化层厚度约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纹饰为方格纹、粗绳纹、细绳纹、人字纹等;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陶胎薄而坚硬;还有红陶钵、夹砂鼎、绳纹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经鉴定为仰韶文化遗址,1980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岗军点将台遗址
位于瓦岗乡瓦岗村东北半公里处,面积约1334平方米,高约2.5米。遗址附属文物有大铁斧、石槽、水井。1973年于此设立保护标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介绍,隋朝时候,瓦岗紧邻黄河。因为黄河多次泛滥,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既便于隐藏以便于出击。此外,瓦岗北与黄河的白马渡口临近,南与通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称军事战略要地,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自卫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岗筑了一个方园二十余公里的“土围子”故称瓦岗寨,沿袭至今。
李文成故居遗址
位于谢庄村,立有保护标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
在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该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晏口村东北半公里处。长13.5米,宽12.5米,高1.1米。据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被奸臣车裂,百姓极为哀痛,暗地将其尸体巡葬于此。奸臣知道后,要把其尸抛骨扬尘,人们为迷惑他们,土封起许多假墓,奸臣元法辨认。后来假墓相继平掉,唯剩此墓保存至今。
又称马城冢,位于万古乡冢后村西南半公里处,翟义为汉代东郡太守,因起兵讨伐王莽,被莽所杀,葬于此。冢高3米,占地1334平方米。冢内出土物有空心砖、陶罐、陶壶、铜器还有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时期的陶片,纹饰为方格纹、条纹和绳纹。明福寺塔
坐落在旧县城内西南隅,1963年元月20日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福寺塔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年)。塔高九层,八角亭子顶。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18年(1929年),当地人集资修复至七层,塔顶改为桃状。塔高40米,砖石结构,平面呈八边形,七级密檐式。塔耸立于高2.4米的石基上。塔底直径6米,其身中空,第二层以上,东南西北面各辟圆弮门。每层出檐两级,檐下雕刻有斗拱、莲花瓣、飞檐等。塔身外壁砌有横排面砖,上有圆龛,内刻坐佛。塔身各层高度和平面直径自下而上逐层匀递减。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显弧形。柱上饰以仰、俯莲花。第五层的四个侧面饰有长方形直棂假窗,第七层的四个侧面饰有卐字形图案。顶端各角分上下挂有铜铃3个,八角24个。
塔内原有木阶梯可攀至第五层,后塔遭雷击,阶梯焚毁。民国修复时,未修阶梯,现无法从塔内上攀。塔墙内,初建时砌有石阶,塔外檐上筑有蹬道皆与圆券门相通。从塔式起重机内登石阶而上进入圆券门,再由圆券门外出,沿蹬道上攀,进入上层圆券门,里外盘旋而上,直至塔顶。
明福寺博物院建于明福寺塔西侧,南北400米,东西200米,门前市场东西260米,总占地面积11.9公顷。博物院以国内仿古建筑中所缺少的隋代风格为主,总体包含中、东、西三路和多院落,单体建筑形式都体现隋代古刹遗风,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文化旅游观赏价值。
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通判时的住所,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隅。书院内建有富丽堂皇的画舫斋和秋声楼。画舫斋是欧阳修的“燕私之居”,为欧阳修所造,秋声楼位于画舫斋之后,因《秋声赋》在这里所作而得名。整座书院堪称滑县内一大胜景,历来贤尹多会于此,作为育人之所。
滑县西湖(引黄灌区卫南调蓄工程)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770亩,蓄水面积134万平方米,于2012年年初开工建设,2013年6月正式蓄水。该水库后被命名为千翠湖。
位于半坡店乡皇塔村中学校院内。明代有一皇帝之女,路过此地,得病身死,为纪念她,于明正统九年(1443年)二月修建一塔,取名皇姑塔。三月在此塔前建一寺院,塑有皇姑泥像,改名皇姑寺塔。塔为宝瓶式七层六棱形砖塔,塔顶为一亚腰葫芦形铁刹。塔高11米,下有台阶,高2.62米,周长22.3米,台阶正南的踏垛长2.8米,宽2.25米。
位于万古乡古村,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当时,古庙院内还筑有玉皇阁、千佛阁、盘古二楼、转转楼、关爷殿、泰山殿、米神殿、钟鼓二楼、吉神庙和东庙和东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天锡殿。殿为歇山顶,青砖砌墙,木结构,有12个大明柱,柱上有斗拱。房顶上是青、黄琉璃瓦。殿南北长12.8米,东西宽10.4米,高7.2米。殿南边有香房、弮棚顶、八个石明柱,上有雕刻。门脸前边房檐下有透花木雕。民国年间,当地群众曾经捐款修葺。今西墙倒塌,房顶琉璃瓦残缺甚多。
宋文恪公祠堂
在牛屯镇宋林村,为明代国子监祭酒、文渊阁大学士之祠堂。现存大殿三间,高门楼一间,上有清代滑县知事吕文华挂的红底金字“宋文恪祠堂”及明帝朱元璋亲笔题的“开国明师”两个匾额。
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突出自身平原森林的特色,同时还有生物景观、风景水体景观、野生动物景观,是可供开展风景游赏的森林公园,也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平原森林为特色的森林公园。
又称曹村石桥,坐落于曹村西头。建于明万历年间,系三孔石拱桥,上有石栏杆,栏杆上有狮、猴、麒麟等石雕。桥体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是一座完整的古代桥梁,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
滑县民俗博物院
滑县民俗博物院为国家2A级景区,位于滑县,滑县民俗博物院是经过三年的论证、征集民俗物品、展厅建设和设计布展等准备工作,于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共设婚俗厅、纺织厅、生产厅、生活厅、民间工艺厅五个展厅和文源。滑县民俗博物院自开业以来,来院参观游人络绎不绝。著名作家刘震云、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王怀让、肯尼亚纳库鲁市市长本森·姆旺基等先后来此考察。本森·姆旺基市长在留言中这样写道:“我参观滑县民俗博物院后,感触颇深,古老的民俗物品,承载着辉煌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惊叹”。[19]彭元哲,为彭祖四世孙(第4代,曾孙),彭祖为颛顼五世孙(第5代,玄孙),颛顼为昌意子,黄帝孙(第3代,孙)。即黄帝十世孙。夏帝少康,封大彭氏国支孙元哲(彭祖四世孙)于豕韦(今河南滑县),建立诸侯国,豕韦成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
(前292年-前235年),吕不韦末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濮阳(今河南滑县)人。一说生父。他以“”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丞相,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也是思想的代表人物。
(?-617),字子谦,出生于东郡韦城(今滑县县城东南妹村)一个农民家庭。 翟让创建的,西征不到半年,已拥兵数十万,占据中原大部分地区。此时,李密为夺取义军最高领导权,暗中运筹,托翟让的老友贾雄、王伯当出面,说服翟让推举他为主。翟让以大局为重,把瓦岗军帅位让给李密。[20]
(?-716),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在广州作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卢杞(?-约785),唐朝大臣。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其为人忌能妒贤,居相位期间,先后、、、等。又征收房屋“间架税”、“除陌税”,天下怨声载道。建中四年(783),,京师失守,朔方节度使屡上疏弹劾其罪,遂贬新州司马,旋徙澧州别驾,病死于途中船上。
宋讷(),字仲敏,后世称为宋阁老。元朝至正年间进士,明朝政治人物。元末明初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牛屯镇宋林村人。洪武十三年(1380)曾征编《礼》、《乐》诸书,宋讷为学严立学规,治太学有绩,颇受明太祖赏识,朱元璋称其为“开国明师”。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病终,谥文恪公。明太祖朱元璋写祭文悼念,遣官护殓入葬。并为阁老碑题词曰“开国名师”。该墓位于河南滑县牛屯镇南宋林村安阳宋讷家族墓地。
(?-1813),出生于滑县谢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专研算术,酷爱天文。参加了反清秘密组织—八卦阵。因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很受教中群众拥护,被推为教主。嘉庆十八年九月七日,领导的天理教正式爆发。起义军占领滑县城,李文成在滑县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称“大明天顺李真主”。[20](05.01.17),原名赵修业,滑县桑村乡赵庄人。赵紫阳1987年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一致推选赵紫阳代理党中央总书记。11月2日,十三届一中全会召开,赵紫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21]
(),原名海晏,字安澜,后以字行,滑县牛屯镇鸭固村人,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美术理论家、美学史家和书法家。[20]
赵毅敏(-),原名刘焜,滑县牛屯镇南街人。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22]
尹达(-),原名,赵毅敏(刘焜)之弟,滑县牛屯镇南街人。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23]中国考古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24]
聂真(),滑县西尖庄人,北平中法大学肄业。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学习委员会副主任。[25]
(),滑县老庙乡左庄村人,正骨名医。是左庄祖传正骨医术的第六世传人。1956年,他被聘请到安阳专区人民医院,创办了骨科。1956年病逝于家,享年71岁。
耿明斋(1952-),现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点第一导师及该学科点第一学术带头人。首倡&&,并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26]
巫兰英(1955-)中国女子射击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得荣誉。1981年在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上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射击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年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巫兰英现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27]
(1960.3-),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28]
宋洪武(1952.4-),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29]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县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