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没有原则的人叫什么喻志坚的

【何华志】何华志姓名读音解释,叫何华志的人|微博|个人资料|最新动态|图片|是谁_同名网
何华志 (@rainhe666)
交流能力:比较会说话 | 影响力:一般 | 友善度:比较亲近人
何华志的最新动态
正在加载...
现居:中国 广东 深圳
其他网名及图片
何华志汉字解释
1. 2. 3. 〈名〉姓(何氏姓源)除外族改姓外,主要出自“姬”姓,“韩氏”所分。如:何郎(三国时,魏国何晏面白如傅粉。后即称喜欢修饰的青年男子或美男子为何郎)〈动〉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后作“荷” [load]何校灭耳,凶。——《易·噬嗑》何天之衢。——《易·大畜》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诗·商颂·玄鸟》何天之休,不競不絿。——《诗·商倾·长发》用此五子者何功。——《管子·小匡》 又如:何校(戴枷);何劳(承受烦劳) 另见 hé〈代〉 什么 [what]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what]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如土石何。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哪里,什么地方 [where]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谁 [who]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哪样,哪点 [which]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动〉 问,盘问,诘问 [ask]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通“诃(呵)”。谴责;呵斥 [excoriate]何,与诃通。——《正字通》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副〉 岂:怎 [how]。如:何以这样?;几何? 甚;多么 [how]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语气〉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另见 hè
1. 2. 3. 〈名〉 山名,华山 [Mount Huashan]。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另见 huā,huá〈形〉 华丽;光彩美丽 [gorgeous]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衣乘马。——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 [sumptuous]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your]。如:华名(美名);华宗(对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称);华笺(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华缄(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 灰白 [grey]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又如:华首(头发花白。指老人);华颠(白发);华鬓(鬓发花白);华发(花白头发) 年轻;年少 [young]。如:华年 浮华 [extravagant]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又如:华辞(虚浮巧饰的言辞);华誉(不实的声誉);华风(浮华的文风) 汉语 [Chinese]。如:华言(指中原地区的语言。后泛指汉语) 荣华;光耀 [glory]。如:华伍(指达官贵人);华序(显要的官阶);华使(显贵的官吏);华秩(显位;高阶) 显耀 [splendor]。如:华近(显贵而亲近君上的官职);华要(显要尊贵的官职);华省(显贵而职务上能亲近君主的官署);华重(显贵而重要的官职) 繁盛 [luxuriant]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红楼梦》 又如:华滋(草木茂盛的样子) 鲜美 [delicious]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彩色。特指雕绘或装饰 [color]。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纳,即纳陛);华幄(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名〉 中国 [China]。如:来华访问;华中;华北 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省称“华” [the Han nationality]。如:华夷(华是汉族,夷指非汉族的其他少数名族);华风(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光辉;光彩 [brilliant]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王勃《卿云歌》 又如:华景(明亮的阳光);华月(皎洁的月亮);华焕(光彩绚丽);华魄(光彩;亦指皎洁的月光) 泉中的矿物由于沉积而形成的物质 [sinter]。如:钙华;硅华 借升华而得的化学品 [flowers]。如:硫华;锌华 车盖 [cover of a carriage]。如:华芝(车盖。因车盖的外形象芝而得名) 时光 [time]。如:年华,岁华,韶华 声望 [prestige]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文选·任彦升·宣德皇后令》 精华 [essence]物华天宝。——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华甸(精华荟聚之区。常以指京都、中原、中国);华英(精华);华髓(精髓) 文才 [talent for literature]昔庚无规才华清英。—— 刘勰《文心雕龙》 瓜类植物的果实 [fruit]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礼记》 光环 [corona]薄云敝日时,由于无数水滴的衍射,在太阳、月亮或其他发光体四周形成的一组或几组小半径的同心彩色光环 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 [bloom] 另见 huā;huà〈名〉 (会意。从芔,从芌( xū)。“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 通“花”,花朵 [flower]华,荣也。——《说文》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华英(指花);华叶(花与叶);华胜(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华实(花和果实;亦指开花结果) 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 [flower pulse]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素问》。王冰注:“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动〉 开花 [flower]桃李始华。——《淮南子·时则训》 又如: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昏花 [dazzle]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莫眼华。”——《五灯会元》 当中剖开 [dissect]瓜曰华之。——《尔雅》为国君者华之。——《礼记·曲礼》。注:“中裂之。” 另见 huá;huà
〈名〉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will]志,意也。——《说文》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在心为志。——《毛诗序》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志者,臧也。——《荀子·解蔽》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记事的文章 [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心情 [frame of mind]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神志 [consciousness]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通“帜”。旗帜 [flag]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nevus]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动〉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记着 [keep in mind]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永志不忘 向慕 [admire]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记载,记录 [record]《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叙述 [narrate]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动〉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同本义 [recall]誌,记誌也。——《说文新附》誌,记也。——《字诂》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记录 [record]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做记号 [mark]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又寻向所志。〈名〉 标记;记号 [mark]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本文所说的一些著名共产党人的“外号”不含有“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下面笔者将所搜集到的一些著名共产党人的“雅号”的由来实录如下,以飨读者。一曾有“毛奇”的雅号。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毛泽东常对同学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因此,同学们就送给他一个雅号叫“毛奇”。其实,“毛奇”(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是一位富有文韬武略的的名字,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雅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已志向非凡,才华超群。已经证明,毛泽东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但为中国人民立了奇功,而且还在世界上创造了奇举,此雅号是受之无愧的。周恩来的雅号是“胡公”。周恩来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这个雅号是他1928年开始在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获得的。当时,环境险恶,周恩来以他过人的机智和冷静,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由于社会上认识他的人太多,除了特殊情况,周恩来严格地把自己外出的时间限制在早晨7时以前和晚上6 时以后。他对上海的街道里弄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尽量少走大街,多穿小弄堂,也不搭乘电车或到公共场所去。通常,他化装成上海滩随处可见的商人,后来又蓄起了长须,因此在党内留下了“胡公”的雅号。张闻天的雅号是“开明君主”。张闻天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的上赞成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后,1935年2月代替博古在中共中央负总责。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1959年,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成员。1960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文革”中被迫害。1979 年8月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称赞张闻天的人品与工作时说:“洛甫这个人是不争权的,是个好同志”;“洛甫这个人很讲民主,延安整风以前他是中央总负责人,我封他一个雅号,叫‘开明君主’”。从那以后,张闻天就有了“开明君主”的雅号。任弼时的雅号是 “骆驼”。任弼时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等职。1943年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是中共五至七届中央委员。1949年被推为青年团名誉主席。日病逝于北京。任弼时身患严重高血压,却长期抱病坚持繁重工作。当同志们劝他休息时,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对此,叶剑英曾写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同志们把这种表现形象地喻为“骆驼精神”。任弼时也因此得了一个“骆驼”的雅号。谭震林的雅号是“谭老板”。谭震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农林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副主任等职。1940年,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调谭震林到苏南东路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化装成一个绸布店的老板,身穿长衫、西裤,头戴呢帽,脚蹬皮鞋,手持“通行证”,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大摇大摆地穿过日伪军封锁线,平安到达常熟阳澄湖地区展开工作。“谭老板”的美称,由此在党内军内传颂开来。胡乔木的雅号是“党内第一支笔”。胡乔木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胡乔木于1937年到延安。1941年任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由于他无数次起草重要的政治报告、决议和指示等文件,如曾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等,在党的思想理论战线和重要文献起草中的特殊贡献,以及他的大家风范,他在延安时期就赢得了“党内第一支笔”的雅号。二舒同的雅号是“马背书法家”。舒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等职。舒同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团、师搞宣传工作。随红一军团长征到陕北时,一路上书写大幅标语,弄得身上全是石灰,衣服上也烧了好多洞。在行军途中,没有纸笔,舒同就捡树枝在地上画;骑在马上,就用手指头在裤腿上画。有一次,毛泽东看到了,就笑着说:“舒同,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从此,“马背书法家”的雅号就伴随了舒同一生。乔冠华的雅号是“乔老爷 ”。乔冠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是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出《乔老爷上轿》的喜剧电影逗乐了许多观众,乔冠华也沾了笑星的光,大家借花献佛,将“乔老爷”美名送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他这个外交部长助理。就这样乔冠华带着这个雅号,走过20 多年。连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称他为“乔老爷”。日晚,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随后,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接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邀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当周恩来请示毛泽东由谁担任代表团团长一职时,毛泽东说:“‘乔老爷’懂几种外语,能写文章,口才又不错,就让他当团长吧。”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会议期间,早睡早起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起床后,常常从下榻处10楼卧室的外长廊走到另一头乔冠华的卧室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喊道:“‘乔老爷 ’,起来吃早饭喽!”杨秀峰的雅号是“红色教授”。杨秀峰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杨秀峰是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他积极参加和指导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以“华北劳动者协会”的名义,发表宣言支持学生,又亲自领导了天津的“一二一八”游行示威,还积极声援营救上海“七君子”等,因此广大青年学生就给他起了个“红色教授”的雅号。潘汉年的雅号是“小开”。潘汉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第三书记,上海市副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诬陷为“内奸”而被判刑并开除党籍。“文革”中受到迫害。 1982年,中共中央决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潘汉年“小开”这个雅号是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造社出版部时得的。他当时风度翩翩,如同小老板。虽然他自己说是小伙计,人家则给他升格,说他是未来的老板――“小开”(旧时的十里洋场,上海人称老板的公子为“小开”)。后来此雅号在党内逐渐传开。 日,在延安的毛泽东给在西安秘密会晤张学良的潘汉年发去的电报,开头写的就是“小开兄”。朱德的雅号是“红军之父”。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八路军总指挥和解放军总司令。他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朱德“红军之父”这个雅号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已经很难考证,但最早将这个雅号诉诸文字的,则是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1937年1月,史沫特莱历经重重艰险,辗转来到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迅速就被朱德总司令的经历和性格所吸引,决定为朱德写传。她后来写道:“他有50多岁了,相貌和蔼可亲,额角布满皱纹。他看起来确像红军之父。他满面春风,连连对我说欢迎,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用双臂抱住他的脖子,在他的脸颊左右亲了一下。”彭德怀的雅号是“彭大将军”。彭德怀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 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中央红军缩编而成)抵达陕北苏区边境吴起镇。次日,宁夏、甘肃军阀马鸿逵、马鸿宾不甘心六盘山的失败,派五个骑兵团跟了上来,图谋报复,并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人商议后,决定给马家军骑兵一个致命的打击,断绝其觊觎陕北苏区的阴谋,送给陕北红军一份见面礼。当晚,彭德怀亲临前线勘察地形,布置伏击。10月21日上午,打退敌一个骑兵团。下午,击退全部敌人。俘敌官兵700余人,缴获战马百余匹,迫使敌人远离苏区。此役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最后,毛泽东曾亲临观战,战后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一首称赞彭德怀才能和功绩的六言诗,诗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不居功自傲的彭德怀见到此诗后,立即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送还毛泽东。虽然彭德怀把毛泽东的诗给改了,但“彭大将军”却成了他的雅号。刘伯承的雅号是“当代刘伯温”。刘伯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刘伯承在青年时代就精通兵法,用兵如神。1916年夏,四川反袁起义军总司令熊克武率军进入重庆。他派人去找刘伯承归队。但嫉贤妒能的副官章雅光拒不引见,想用几块银元打发他,刘伯承愤然离去。刘伯承流落街头。他那悲壮的《满江红》箫声引来了当年的部下王小刚,从此,刘伯承才又回到了熊克武的部队,率领第九旅征讨北洋军。他指挥的部队连克大足、渠县、新都等重镇,屡建奇功,使北洋军闻风丧胆,因此被誉为“当代刘伯温”。贺龙的雅号是“贺胡子”。贺龙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贺龙在青年时期即蓄了胡须。在大革命时期,湘西桑植家乡的人民给他起了个绰号,尊称他为“胡子”或“贺胡子”。有一首民歌就这样唱道:“大地乌云掩太阳,一朝消散又重光。忽闻各处人喧闹,胡子果然转故乡。”此雅号伴随了贺龙一生。叶剑英的雅号是“叶参座”。叶剑英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叶剑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的几十年生涯中,主要不是在前线带兵打仗,而是在后方总参谋部工作。他曾历任中央革命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部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毛泽东最欣赏和器重叶剑英的军事参谋才能,一直认为他是“参谋长”的最佳人选。毛泽东与叶剑英见面,总是称“参座”,在提到叶剑英时,也习惯于亲切地称“我们的叶参座”。因此,叶剑英就有了“叶参座”这个雅号。四徐海东的雅号是“徐老虎”和“中国的夏伯阳”。徐海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红二十五军和红十五军团主要领导人,徐海东的名字在大别山区、秦岭脚下、黄土高原家喻户晓。他历经百余仗,9次负伤,身上战伤17处,平时由于身体不好常常躺倒,但打起仗来却虎虎有生气。指战员们亲切地称他为“徐老虎”、“中国的夏伯阳 ”(夏伯阳是苏联国内战争中的传奇式人物。夏伯阳按正确的音译,应该叫“恰巴耶夫”。曾任苏联红军步兵第二十五师师长)。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当敌人听说他们与之作战的对象是“徐老虎”时,不是惊慌逃窜,便是缴械投降。罗瑞卿的雅号是“罗长子”。罗瑞卿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罗长子”的雅号是毛泽东给起的。毛泽东第一次喊罗瑞卿为“罗长子”是在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当时罗瑞卿向毛泽东敬礼时,有人把罗瑞卿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见罗瑞卿个子很高大,就问是哪里人,罗瑞卿回答:“我是四川的。”毛泽东说:“你是南方人,个子很高,是个长子嘛!”毛泽东第二次叫罗瑞卿为“罗长子”是在1931年10月,当时罗瑞卿参加苏区党代表会议和第一次工农兵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毛泽东再次问道:“十一师的罗长子来了没有?”罗瑞卿答:“到!”此时,罗瑞卿已经是红十一师政委,接替罗荣桓的位置。毛泽东会后对他亲切地说:“听说你挂了花,我因为很忙,没有去看你,就让你们政委(政委指红四军政委罗荣桓)代表我去看你了。你罗长子为了革命而流血是光荣的。”此后,红四军中开始传开“罗长子”的雅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一直称罗瑞卿为“罗长子”。五王震的雅号是“王胡子”。王震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虽然王震的“王胡子”的雅号由来已久,但“王胡子”的雅号之所以在人们口中传开,则源自“文革”。一次,“ 造反小将”冲到王震家中,公然诬蔑王震是“黑帮”、有“野心”。王震大怒:“你们是小娃娃,懂个屁!毛主席还说我‘王胡子’心好呢。”毛泽东确实说过这样的话,那是日,毛泽东到十三陵看军事表演。表演前,毛泽东先下水库游泳,当游完登上堤坝时,见中央其他领导人均在堤上等候,他情绪非常高,和大家一一握手。当握到王震的手时,很有感情地问:“胡子,你怎么瘦了呢?”王震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回答:“我肠子不好!”毛泽东说:“你肠子不好,心好!”没料到,王震此刻把毛泽东的原话说出来,那些刚才还不可一世的“造反小将”个个目瞪口呆,找了个借口灰溜溜地跑了。于是,“王胡子”这个毛泽东起的雅号才逐渐传开。刘亚楼的雅号是“雷公爷”。刘亚楼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刘亚楼英俊潇洒,性烈如火,被人称为“雷公爷”。在任东北野战军兼东北军区参谋长期间,某次战斗发起前,他与参谋对表,某参谋说:“首长的表慢了。”他不信,说:“我这是苏联明斯克名表,怎会慢?”接着又问另一参谋,答亦然。他大怒,脱表砸于地。一参谋急捡视之,表面四分五裂,时针、分针、秒针“嗒嗒”依然。刘亚楼转怒为喜,说:“你们的表都快了,以我的表为准,发起进攻!”众参谋无一人敢言。刘亚楼在任司令员期间,中曾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贺炳炎的雅号是“贺小龙”。贺炳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32年春,贺炳炎调到湘鄂西军校当区队长。6月初,在同川军的一次战斗刚要开始时,贺炳炎见参战的学员人多枪少,就主动把自己的枪让给身边的学员小高,然后跑到炊事班操起一把菜刀,在空中用力一挥:“学员们,跟我上!”战斗中,贺炳炎学着当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样子,突入敌阵,左砍右劈,使得靠近他的几个敌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成了刀下鬼。贺炳炎顺势捡起敌人的一支枪,勇猛地向敌人射击。军校学员跟着区队长,越战越猛,锐不可当。川军不曾料到碰了个硬钉子,只好丢盔弃甲夺路逃窜。战斗结束,贺炳炎的英雄举动轰动了军校。学校嘉奖他,称他“胆大顽强”。学员们更是称赞他是“贺小龙”。贺炳炎一脸严肃地说:“我是贺炳炎,怎敢与贺老总比。以后大家不要再说了。”但“贺小龙”的雅号却流传下来。杨成武的雅号是“白袍小将”。杨成武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春天,著名的民主人士李公朴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考察时,见到杨成武这位威震敌酋的年轻将领后,连说:“好一位白袍小将!”的确,当时的杨成武虽已身任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其年龄不过26岁,在蓄有长长须髯的李公朴面前,自然是“小将”了。从那以后,“白袍小将”就成了杨成武的雅号。1987年,一位叫刘兆义的作者还曾以《“白袍小将”杨成武》为题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詹才芳的雅号是“斋公”。詹才芳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因为詹才芳只吃素食,猪、牛、羊、鸡、鸭、鹅肉均不沾,故为红军中有名的“斋公”。新中国成立后,吴克华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时,在宣布军区大院不准养鸡的规定时,补充的一条是:“詹才芳副司令员例外。他不吃肉,只吃鸡蛋。”詹才芳常说:“粗茶淡饭,百事可做;清心素食,万物不移。”陶勇的雅号是“拼命三郎”。陶勇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战争年代,其作战英勇,性格火暴,临阵常脱外衣,挥战刀,赤膊冲锋,故人称“拼命三郎”。孙毅的雅号是“孙胡子”。孙毅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孙毅的胡子是在21岁时蓄起的。孙毅参加红军后,有一次遇上了迎面策马而至的总司令朱德和军委参谋长刘伯承。朱德勒缰下马问道:“为啥要留这胡子?”孙毅回答道:“人遇到危难时,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就这胡子不跑,还一个劲地往上长。这胡子的义气,像人的精气神,剃不得!”朱德听罢好一阵开怀大笑。最后,他嘱咐孙毅,留下这胡子,别人有意见,你就讲给他说是我朱德破例让你留的。从此在红军中“孙胡子”的外号也就传开了。王近山的雅号是“王疯子”。王近山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王疯子”的雅号由来于一次战斗。红军时期某次战斗,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肉搏。时任连长的王近山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国民党兵当场身亡,王近山却奇迹般地生还。从那以后,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皮定均的雅号是“皮老虎”。皮定均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皮定均在兰州任军区司令时,一次去某基地,飞机定在早8时起飞。起飞的时间到了,但送行的基地领导的小车还没有到。“起飞!”皮定均对飞行员下了出发的命令。负责行程安排的军区作战部副部长说:“等一会儿吧,这样不大礼貌。”皮定均一脸严肃:“是他不礼貌还是我不礼貌?说好了时间不到。起飞!”飞机升到半空时,前来送行的基地领导的小车才开进机场。因为皮定均“狠”,所以就得了一个“皮老虎”的雅号。周志坚的雅号是“周铁匠”。周志坚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关于他的雅号“周铁匠”,有很多发表的文章说是他参军前学过打铁,所以叫“周铁匠”。但事实是他从未当过铁匠,之所以叫他“周铁匠”,是因为他能打仗,能打硬仗,善打恶仗。在新四军五师,在整个鄂豫皖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李木匠山上吊线,周铁匠山下打铁。”(李木匠即李先念,周铁匠即周志坚)这句话说出了周志坚在整个鄂豫皖根据地军事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就是说李先念作为五师师长,在全局工作上是掌握方向的(在山上吊线),而在军事工作的具体实施上,在具体的作战行动中,周志坚是打开局面的关键人物,是中央战略方针、五师党委具体军事行动的执行者。七罗云的雅号是“铁脑壳”。罗云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xxx曾在一份材料上批示:“罗克贵(即罗云)同志系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他作战很勇敢,素有‘铁脑壳’的绰号。”雷英夫的雅号是“洛阳才子”。雷英夫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45年春天,党的七大召开的前夕,毛泽东在朱德、叶剑英的陪同下来到了王家坪,专程看望叶剑英的军事秘书雷英夫。当时雷英夫正在校阅一篇稿子的小样。“雷秘书,主席看你来啦!”叶剑英响亮的嗓门从屋外传来,雷英夫又一次见到毛泽东,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泽东说:“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叶参谋长都给我讲了。”叶剑英在旁边插话,说:“主席听说几个重大材料都是你写的,一定要来见见你。”毛泽东说:“我不能不来,八路军的大秀才不多,你的笔压住了蒋介石的气焰,戳穿了他的阴谋诡计,是立了大功的。”接着,毛泽东又问了雷英夫许多个人情况和学习情况,得知他是洛阳孟津人,并听了他写的一首诗。毛泽东十分满意地说:“你的确很有才华,能写文章,还会作诗,是八路军里的才子。我要给你取个名字。”毛泽东略作沉思,道:“好,送你一个‘洛阳才子’的雅号。”从此,“洛阳才子”这个雅号,经朱德、叶剑英之口,就在延安流传开了。罗文坊的雅号是“九门提督”。罗文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开国大典之后,李克农在北京饭店专门为安全保卫人员设宴庆功,在会上周恩来、李克农等端着酒杯走到罗文坊(时任北京公安总队总队长)面前时,有人说:“来,跟‘九门提督’(当时北京老城共有九门)干杯!”一时间,笑声、碰杯声、赞许声充满了宴会厅。从那以后,“九门提督”的雅号就给叫起来了。以后,罗文坊到军委开会,一些老帅们还风趣地喊他 “九门提督”。贺东生的雅号是“毛猴子”。贺东生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贺东生身经百战,未中一弹。 1943年秋,日伪军出动万余人,对滨海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并包围我大山根据地。为掩护政府机关和群众突围,贺东生率六团二连的一、二排坚守大山葫芦形高地,以81人御数百名日伪军,浴血奋战一日,敌未进一步。次日上午,两个排均分散突围出来,唯独不见贺东生。其时大山四周日本“太阳旗”漫山遍野,当地老百姓皆传言贺东生已阵亡,并摆灵堂祭之。到了晚上,贺东生竟与一名警卫员押着一个日军俘虏回来,故人称其为“打不死的毛猴子”。贺东生作战,常遇奇险而获救,置死地而后生。故每战后,林彪司令员必询问:“查一查,毛猴子在哪里?”罗荣桓政委见到贺东生必戏言:“你这个毛猴子,怎么还活着啊!”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原则的人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