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执教是哪一年啊?

钱穆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钱穆
钱穆(-),男,江苏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教育家,院士,特聘研究员。[1]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华西、四川、齐鲁、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今)任职。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2]
纠错 关闭纠错
外文名Ch’ien Mu别&&&&名字宾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出生日期日(年)逝世日期1990年(年)8月30日职&&&&业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国学研究代表作品《》、《》、《刘向歆父子年谱》籍&&&&贯江苏无锡性&&&&别男注&&&&音ㄑㄧㄢˊ ㄇㄨˋ父&&&&亲钱承沛
1895年(清光绪廿一年),生于今江苏省无锡市 。青年时代的钱穆
1901年, 入读书 。1904 年,进果育小学就读 。[3]
1906年,父逝 。1907 年,入常州中学堂。
1911年,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逢,学校停办,遂辍学 。
1912年,任教无锡秦家渠三兼小学,为教学生涯之始 。[4]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推荐,聘为国文讲师。钱穆居北平八年,先后授课于北京、清华、燕京、北师大等名校,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等高校。撰写《》,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9年4月,与江南大学同仁一起应广州私立华侨大学校长王淑陶之邀,从无锡南下广州。10月,钱穆随华侨大学再迁香港,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
1950年,钱穆在香港创办,获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赠予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60年,应邀讲学于,获颁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后去为“丁龙讲座”作演讲。在美国停留七个月后,他应邀去英国访问,参观了、。从英国到法国、意大利,最后回到香港。[5]
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任教。
1967年10月,应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身份自港返台 ,定居台北,住金山街。
1968年,膺选院士,7月迁至外双溪蒋中正所赠庭园小楼“”。
1969年,应之邀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又应之约,任特聘研究员。
1977年冬,胃痛甚剧,次春患黄斑变性钱穆在台北寓所素书楼前症,双目失明。
1980年夏,在夫人陪同下到香港与阔别三十二年之久、生活在大陆的三子(拙、行、逊)一女(辉)相见。次年再到香港与长女(易)长侄(伟长)相见。
1984年,钱穆90岁,在港门人举行寿庆活动,先生得以与二子、二女及孙(松)孙女(婉约)团聚了一个月,享受天伦之乐。
日下午,在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至此告别杏坛。
1990年,发生素书楼事件,钱穆搬离素书楼。同年8月30日于杭州南路寓所过世。
1992年1月,钱夫人捧先生灵灰归葬于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6-7]父亲考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无意科名。但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钱穆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
第一位妻子是无锡后宅邹氏,1928年去世,婴儿夭折。[8]
第二位妻子叫张一贯,1929年在苏州与钱穆成婚。张一贯是 一位知识女性,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曾做过苏州北街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她为钱家生有三子二女(钱拙、钱行、、、钱辉)。“抗战”时钱穆流转西南,只身一人而去;1949年南走广州、香港,亦是一人而去,不免有一点为学“弃家”之嫌。他的子女全由张一贯一手带大。
第三位妻子是,江西南昌人。曾在教育系读书一年,1949年来香港,在新亚书院求学,成为钱穆的学生。1950年暑期,胡家迁居台北,不久她也去了台湾,在师范学校(今台中师范学院)图书馆任职。新亚书院创办之初,为了筹集办学经费,钱穆常常奔走在香港与台北之间。日,他应旧友的邀请,在淡江文理学院新落成的大楼惊声堂为台北联合国中国同志学会作演讲。讲演方毕,突然屋顶塌陷,水泥块直击他的头部,他头破血流,几乎丧命。此后数月,钱穆一直在存德巷养病,得到了当时在台中师范学校图书馆工作的的悉心照顾,这为成就他晚年一段美满姻缘打下了伏笔。1952年秋,进入台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毕业后来香港,日与钱穆结为夫妇。胡氏未育,著有《中国教育史》等书。钱穆送别侄子钱伟长(右一)留学美国
钱穆的《师友杂忆》中有这样一则记录,钱穆称为叔父,而钱基博则命儿子钟书也称钱穆为叔父。是钱穆长兄钱挚之长子,钱穆的亲侄,钱伟长的名字即出于钱穆之口。
钱穆一生以教育为业,五代弟子,冠盖云集,、等人皆出门下。著名物理学家是他的侄子,幼年时亦受其教,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9]
晚年专致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胡美琦及二三门人搜集、整理的一千七百万言之《钱宾四先生全集》三编(甲编:学术思想,乙编:史学,丙编:文化人生及其他杂著)五十四册,1998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全部出版。
《清儒学案》全稿成后,被国立编译馆遗失,幸留有序目。钱穆论主要著有:[10-12]
书名作者  出版社1918年11月论语文解钱穆1919年8月朱怀天先生纪念集钱穆上海自刊本1925年3月论语要略(国学小丛书)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孟子要略钱穆上海大华书局1930年3月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钱穆《》第七期1931年5月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8月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周公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老子辨钱穆上海大华书局1935年12月(上下册)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6月(上下册)钱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年6月钱穆重庆国民出版社1943年(待查)钱穆重庆正中书局1945年11月政学私言钱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8年孟子研究钱穆上海开明书店1949年5月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钱穆台北自由中国出版社1950年10月中国社会演变钱穆台北研究所1951年中国知识分子钱穆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1年11月中国历史精神钱穆台北国民出版社1951年12月庄子纂笺钱穆香港东南出版社1952年1月文化学大义钱穆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11月钱穆香港自刊本1952年11月中国思想史钱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5月钱穆香港自刊本1953年6月宋明理学概述钱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四书释义钱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3月阳明学述要钱穆台北正中书局1955年3月钱穆香港自刊本1955年5月钱穆香港人生出版社1957年4月钱穆香港自刊本1957年6月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钱穆香港人生出版社1957年10月钱穆香港新亚研究所1958年6月学龠钱穆香港自刊本1958年8月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钱穆香港新亚研究所1960年5月湖上闲思录钱穆香港人生出版社1960年6月民族与文化钱穆台北联合出版中心1961年12月钱穆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1962年10月史记地名考钱穆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孔子论语新编钱穆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年3月中国文学讲演集钱穆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12月论语新解(上下册)钱穆香港新亚研究所1968年7月中华文化十二讲钱穆台北三民书局1968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钱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社1969年11月(一)(二)钱穆台北三民书局1970年5月史学导言钱穆台北中央日报社1971年7月中国文化精神钱穆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9月朱子新学案(一至五册)钱穆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11月钱穆台北自刊本1973年5月中国史学名著钱穆台北三民书局1974年1月理学六家诗钞钱穆台北1974年8月孔子传钱穆台北孔孟学会1974年9月孔子与论语钱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5年10月孔子略传&论语&新编钱穆台北广学社印书馆1975年八十忆双亲钱穆香港新亚书院校友会1975年9月中国学术通义钱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2月钱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6月至1980年3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至八册)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5月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钱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8月历史与文化论丛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10月人生三步骤钱穆香港大学1981年1月双溪独语钱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12月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钱穆台北东升出版公司1982年7月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7月中国文学论丛钱穆台北东人图书公司1983年1月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10月宋明理学三书随札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12月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8月(上下册)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3月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9月新亚遗铎钱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5月钱宾四先生全集钱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4年1月, 钱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国学术界尊其为“”,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3]系当时的革命党人。他见钱穆聪 敏早慧,就问他:“听说你能读《》?”钱穆作了肯定的回答。老师便借此教诲道:“此等书可勿再读。此书一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此乃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故有此态。若如今欧洲英、法诸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此后正该学他们。”此番话给当年的钱穆以极大的震动,日后他在回忆此事时说:“余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方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3]钱穆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1930年,因的鼎力相荐,才使他离开乡间,北上,开始任国文系讲师。燕大是当时中国有名的大学钱穆与烟斗,是钱穆心中长久向往的地方。他早年常以未能进入燕大读书为憾,此次能到燕大执教,自然乐于接受。当时校务主要由监督主持。
一天,设宴招待新来教师,问大家到校印象。钱穆在会上直抒己意:“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事后,燕大特开校务会议,讨论此一意见。最终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赋以中国名称。园中有一湖,景色绝胜,竞相提名,皆不适,乃名之曰“”。钱穆到北大任教了。客观地说,除了的鼎力相荐,这与文学院长胡适的首肯是分不开的。钱穆在苏州时,曾与到作学术演讲的胡适见过一面。当时胡适是他时时充满敬意、景仰不已的一代学人。钱穆对诸子学的研究,有不少得益于胡适的启发。而胡适对钱氏也“尊重有加”。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是说可去问钱穆,不要再问他。
北大学风自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常设疑问难,竞相争论。当时学术界讨论问题日趋热烈,胡适主张老子在前,因孔子曾问学于老子;而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三位先生在课堂外大家互相讨论学问,是朋友;在课堂中则把自己的学术主张灌输给学生,并且当众批评对方的观点。比如胡适对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的考据谨严,十分佩服,常常对学生们做义务的宣传;但是,在课堂上,他对钱穆等人的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论争,却也慷慨陈辞,奋力抨击。钱穆在讲课中,也随时联系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又考证错了。”学生们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
有一次,赞同老子晚出之说的同学认为胡适“在老子时代问题上有成见”,胡适愤然地说道:“老子又不是我的老子,我哪会有成见呢?”不过他的态度仍很客观,随后又对同学们说,“在大学里,各位教授将各种学说介绍给大家,同学应当自己去选择,看哪一个更合乎真理。”在北大,他与胡适都因以演讲的方式上课而驰名学校,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在学生中即有“北胡南钱”之说。[5]1937年“”后,北方各高校纷纷南迁,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钱穆将历年讲授中国通史增删积成的五六厚册笔记装入衣箱底层夹缝,在十月与、贺麟三人结伴,自天津海行,南下长沙,开始了抗战时期流转西南八年的学术生涯。与在北大时期一样,钱穆在西南联大主讲中国通史,也吸引了大批学生,内迁西南的各个高校都纷纷请他讲学。钱穆
傅斯年曾是国学大师门下的高足,也是胡适最得意的学生之一。30年代,钱穆任教北大时,即与傅斯年相识。钱穆与他在学术观点上又是同不胜异的。在钱穆看来,考古派迷信地下出土材料而将古代典籍抛之脑后,这做法与一味疑古、否定典籍同样有害,甚至。在西南联大时期,随着钱穆自己史学理论体系的日渐成熟,对史料考据派进行了全面批评。为此,作为学派领袖的傅斯年对钱穆的攻击自然不会高兴。北大复校,钱穆不在被邀之列,这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二人终于未能成为真正的“同道”。至此,钱穆告别了北大,与傅斯年分道扬镳了。
由于钱穆早已名重学林,所以各高校争欲聘请。他往返于各地之间,在几个大学讲学著述;1947年,家乡的正式成立,应先生之邀,翌年春,出任江南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一职。[13]: 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 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知远,文理密察,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 钱先生自幼以中国人之本色,独立苦学,外绝声华,内无假借,30年来,学问局面一步开展一步,而一直与中国甲午战败以来之时代忧患共终始。
: 钱先生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博大精深,并世无人能出其右。
: 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 钱先生是开放型的现代学人,承认史学的多元性;但同时又择善固执,坚持自己的路向。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
: 中国近百年来,国运与文化,都一蹶不振。然而,几千年的文化精神,终究孕育了几位为中国文化作后卫战的学术巨人,宾四先生是最后走的一位。
: 钱先生从18岁起已开始致力于学术,以后研究、讲学、教育、著述兀兀80年未尝中断,这番毅力精神旷古所无。而学问成就规模之宏大,实朱子以后一人。
: 钱穆先生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
: 文化史学的集大成者是钱宾四先生。治国史而以学术流变为基底,直承儒统,独立开辟,不倚傍前贤时俊,是钱学的特点。……“”之名,章太炎之后,唯钱穆当之无愧。
: 钱穆可以说是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旗帜,反对尽废故常的,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
张自铭: 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 钱穆是中国极其优秀的学者,是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
狄白瑞: 钱穆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一位罕见而成就卓越的史学家,他研究中国历史与思想的方法为观察这个蜩螗的时代提供了广泛的视野。钱先生是极少数能与当代流行的思潮相抗衡的杰出学人,过去许多年来,钱先生透过他的著作一直是我的老师,虽然其他学者也在这种方式下教导我,但钱先生在引导我研究中国思想上则是为时最早而且影响最深的一位。
: 钱穆在本世纪(20世纪)中国史学家之中是最具有中国情怀的一位。他对中国的光辉的过去怀有极大的敬意,同时也对中国的光辉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在钱穆看来,只有做到以下两件事才能保证,即中国人不但具有民族认同的胸襟,并且具有为之奋斗的意愿。
:《积微翁回忆录》引评钱穆《考辨》,日,出席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口试会。散后,偕至其家。寅恪言钱宾四(穆)《诸子系年》极精湛,时代全据《纪年》订《史记》之误,心得极多,至可佩服 。
认为:“钱穆作为史学家,本已令人皱眉;但他不以为足,还要做经学家、理学家、甚至俨然当代朱子,这就更闹了大笑话。” 钱穆的《总统蒋公八秩华诞寿文》歌颂:“诚吾国历史人物中最具贞德之一人。禀贞德而蹈贞运,斯以见天心之所属,而吾国家民族此一时代贞下起元之大任,所以必由公胜之也。”李敖说:“知识份子反动到这步田地,真太令人失望!回想钱穆当年给我写信,标榜‘学问’与‘德性’的关系;如今‘学问’竟不胜阻止‘德性’的沦落,我真忍不住为他悲哀!”
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未能当成中央研究院院士。日后认为这是不公道的,他说:“钱穆的理学怪说固不足论,但他在古典方面的成就,却更该先入选成院士。”
以为:“钱穆论清学史的代表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不仅在形式上是传统的学案式的纲目体,而且内容也不脱传统的义理,尤重朱熹。这部书基本上是由二十世纪的人,写十九世纪之书。钱氏写清学史,似设身其境,与先贤唱和或辩难;而不似异代学者,作旁观超越之论析。世人多知,钱宾四颇具民族主义意识,并见诸其史学;然其民族主义也未脱传统的华夷之辨与汉文化意识,以及崇宋尊朱的基本心态。”《钱穆论清学史述评》一文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在授予钱穆以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时,称赞钱穆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把东方和智慧带出了樊笼。[1]台北钱穆故居
钱穆故居离台北故宫很近,紧邻,红漆大门上挂有“”小木牌,此为钱穆手迹。院前的卧石上镌刻着“钱穆故居”几个大字 。1967年钱穆夫妇由香港迁居台北,由夫人胡美琦亲自设计屋舍的图样。蒋经国闻知此事,让阳明山管理局办理施工。次年,钱穆夫妇迁此,为纪念母亲,钱穆命名此楼为‘素书楼’,此源于他在无锡故居中的‘素书堂’。钱穆夫妇在此居住了23年之久。[14-16]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学术研究-史学-国学大师钱穆
当前位置: >>
>> 国学大师钱穆
1. 2. 3. 4. 5. 6. 7. 8.
哲学&影评&符号学 分析哲学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传播&新闻 和谐社会历史&胡塞尔& 人口比例郎咸平&华民&林毅夫 价值观&司法公正&国学&正义&人文&存在主义&现象学 海德格尔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种子&&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钱穆的故乡在江南水乡无锡的七房桥。父亲钱承沛考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无意科名,但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钱穆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孤儿寡母,家境贫困不堪。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氏家族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 &&& 无锡荡口镇果育学校,是辛亥革命前无锡开风气之先的一所典型的新式学校。学校师资力量极佳,既有深厚旧学根底的宿儒,又有从海外学成归来具有新思想的学人。当时教体操的老师是21岁的钱伯圭,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思想激进,系当时的革命党人。他见钱穆聪敏早慧,就问他:&听说你能读《三国演义》?&钱穆点头称是。老师便借此教诲道:&此等书以后不要再读。此书一开首就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之类的话,此乃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故有此态。如今欧洲英、法诸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当向他们学习。&此番话给年仅十岁的钱穆以极大的震动,从而引发出他毕生的治学宗旨和一生的终极关怀:面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强劲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将何去何从? 他晚年回忆此事时说:&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方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余之用心,亦全在此一问题上。余之毕生从事学问,实皆伯圭师此一番话有以启之。& &&& 1907年,他升入常州府中学堂。学校监督(校长)屠元博(孝宽),为著名历史学家屠寄的长子。监督之下设有舍监,类似以后的训导长。首任舍监刘伯琮为人和蔼友善,对学生循循善导,深受大家的喜欢。后来换了新的舍监陈士辛,教学生修身课,与学生相处不好。钱穆所在的四年级在年终大考前,全年级集体提议,请求校方对明年的课程作些改动,要求减去修身课,增加希腊文课等。学生公推钱穆等五人为代表与校长商谈,又以集体退学相要挟,结果均为校方拒绝。钱穆作为学生代表,性格倔强,于是拒考,填退学书,自动退学。 &&& 在这次学潮的五位代表中,除钱穆外,还有两位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学术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一位是五四时期创办《国故》月刊的常州张寿昆(张煊);另一位是江阴的刘寿彭,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名鼎鼎的刘半农;还有一位是校长屠元博的三弟屠孝。比钱穆低两个年级的瞿秋白也在常州府中学堂就读,以聪慧闻各全校。 &&& 钱穆因闹学潮退学,回到了七房桥老家。由于钱穆国文和历史的成绩为同学之最,年龄又是最小,所以校长屠元博虽将他除名,但对这位年幼倔强、聪敏伶俐的学生还是很欣赏的,他推荐钱穆到南京钟英中学就读。 顾颉刚慧眼荐才&&& 世事多变。钱穆在南京钟英中学求学不久,就爆发了推翻满清王朝的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钱穆就此辍学。他自知家贫,升学无望,虽&心中常有未能进入大学读书之憾,但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矢志自学,闭门苦读。年十八,即辗转乡村,执教谋生。&十年乡教,十年苦读,十年求索,为他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这十年中,他在国学的研究方面成果也不少。后来,他又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在无锡、苏州等地的中学教书著述,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学术论著。 &&& 晚清以来,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化和大规模的西学东渐,诸子之学的研究逐渐兴起。特别是&五四&前后,诸子研究蔚然成风。钱穆早年步入学术之门,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子学入手,研究先秦诸子思想及诸子事迹考辨,最终完成了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名作《先秦诸子系年》。这部著作对先秦诸子年代、行事及学术渊源,以及对战国史的研究,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深得学术界的好评。陈寅恪称其&极精湛&,&自王静安(国维)后未见此等著作&。顾颉刚则称赞其&作得非常精炼,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当时年长钱穆二岁的顾颉刚,已是中国学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虽与钱穆素昧平生,但读《系年》稿后,对他的史学功底和才华大加赞赏,并说:&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 &&& 钱穆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1930年,因顾颉刚的鼎力相荐,才使他离开乡间,北上燕京大学,开始任国文系讲师。 &&& 燕京是一所教会大学,在北平各大学中,非常有名气。当时校务主要由监督司徒雷登主持。一天,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来教师,问大家到校印象。钱穆在会上直抒己意:&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此何义?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事后,燕大特开校务会议,讨论此一意见。最终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它建筑也一律赋以中国名称。 &&& 钱穆在燕大教大一、大二国文。他以扎实的国学功底和妙趣横生的演讲,赢得了学生们的肯定和欢迎。但是执教一年后,钱穆终因不适应教会大学的环境,辞职南归了。 &&& 当时的钱穆与顾颉刚两人,在学术地位上相去甚远,其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也不尽一致,但是顾氏对钱穆的学问非常佩服, 日,他给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写信,极力推荐钱穆代替自己,到北大任教。顾颉刚在信中说:&&&我想,他如到北大,则我即可不来,因为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且他为学比我笃实,我们虽方向有些不同,但我尊重他,希望他常对我补偏救弊。故北大如请他,则较请我为好&&他所作《诸子系年》,已完稿,洋洋三十万言,实近年一大著作,过数日当请他奉览。& &&& 钱穆终于到北大任教了。客观地说,除了顾颉刚的鼎立相荐,这与文学院长胡适的首肯是分不开的。北大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大学,是钱穆心中长久向往的地方。他早年常以未能进入北大读书为憾,此次能到北大执教,自然乐于接受。 &北胡南钱&&&&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两位&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思想家,一位是梁启超,一位就是胡适。钱穆在苏州时,就曾与到苏州中学作学术演讲的胡适见过一面。当时胡适是他时时充满敬意、景仰不已的一代学人。钱穆对诸子学的研究,有不少得益于胡氏的启发。而胡适对钱氏也&尊重有加&。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是说可去问钱穆,不要再问他。 &&& 北大学风自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常设疑问难,竞相争论。当时学术界讨论老子问题日趋热烈,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因孔子曾问学于老子;而钱穆、顾颉刚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三位先生在课堂外大家互相讨论学问,是朋友;在课堂中则把自己的学术主张灌输给学生,并且当众批评对方的观点。比如胡适对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的考据谨严,十分佩服,常常对学生们做义务的宣传;但是,在课堂上,他对钱穆等人的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论争,却也慷慨陈辞,奋力抨击。钱穆在讲课中,也随时联系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学生们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有一次,赞同老子晚出之说的同学认为胡适&在老子时代问题上有成见&,胡适愤然地说道:&老子又不是我的老子,我哪会有成见呢?&不过他的态度仍很客观,随后又对同学们说,&在大学里,各位教授将各种学说介绍给大家,同学应当自己去选择,看哪一个更合乎真理。& &&& 钱穆在北大讲授通史课,事实性强,不骋空论,有据有识,简要精到,并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喻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为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将通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面积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课堂之大,听众之多,和那一排高似一排的座位,衬得下面讲台上穿著长衫的钱穆似乎更矮小了。但这位小个儿导师,却支配着全堂的神志。一口洪亮的无锡官话,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的心。他自己也说过,他上课&几如登辩论场&。他对问题往往反复引申,广征博引,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在北大,他与胡适都因以演讲的方式上课而驰名学校,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在学生中即有&北胡南钱&之说。 分道扬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八九月间,日军进占北大校舍。北方各高校纷纷南迁,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钱穆将历年讲授中国通史增删积成的五六厚册笔记装入衣箱底层夹缝,在十月与汤用彤、贺麟等人同行南下,转道长沙,开始了抗战时期流转西南八年的学术生涯。 &&& 与在北大时期一样,钱穆在西南联大主讲中国通史,吸引了大批学生。他的《国史大纲》新义迭出,创见尤多,被定为全国大学用书而一纸风行。所以内迁西南的各个高校都纷纷请他讲学。 &&& 抗战胜利后,北大的复校工作开始紧张进行。南京政府任命胡适为北大校长。当时胡适远在美国未归,即由傅斯年代理校长之职,负责北大接收、复员和北迁事宜。当时旧北大同仁不在昆明者,均得到信函邀请返回北平,而钱穆却没有得到邀请。 &&& 傅斯年曾是国学大师黄侃门下的高足,后来成为胡适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曾留学欧洲,被誉为史料学派的舵手,主张殷墟发掘,倡导&史学便是史料学&而名著当时。30年代,钱穆任教北大时,即与傅斯年相识。钱穆早年作为考据名家,被傅斯年视为史料考证派的同志,二人彼此往来问学,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但是钱穆与他在学术观点上又是同不胜异的。在钱穆看来,考古派迷信地下出土材料而将古代典籍之脑后,这做法与疑古派一味疑古、否定典籍同样有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西南联大时期,随着钱穆自己史学理论体系的日渐成熟,对史料考据派进行了全面批判。为此,作为该派领袖的傅斯年对钱穆的攻击自然不会高兴。北大复校,钱穆不在被邀之列,这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钱穆的见解与史料考据派的观点并非绝对对立,两者是可以互为补充的。然而,二者之间最终未能成为 &同志&,这种现象的确可引发近现代学术界的反思。 居港办学抗战胜利后,钱穆重返北大的愿望因傅斯年所阻没有实现,但是由于他早已名重学林,所以各高校争欲聘他。他往返于昆明、无锡之间,在昆明五华学院、云南大学、无锡江南大学讲学著述。 1949年春,在无锡江南大学任教的钱穆只身南下广州,受聘于广州华侨大学。是年秋,又随华侨大学一道移迁香港。入港后, 钱穆与唐君毅、张丕介等人一道,怀着为中国文化延续命脉的真精神,在&手空空,无一物&的艰难困苦下,兴发&千斤担子两肩挑&的豪情,在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钱穆讲学七十余年,其中最艰苦,最忙碌,也最显其精神的一段,就是在港办学时期。钱穆居港办学成绩卓著,为港台地区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而且学问也不断精进,先后完和和整理出版了 20多部学术著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为钱穆所欣赏。当新亚书院加入香港中文大学( 1963年10月),成为中大三个基本学院之一,学校有了一个长久发展基础的时候,荜路蓝缕、创办新亚的钱穆却毅然决定引退了。1965年6月,他正式卸去了书院院长职务。 随后潜心学术,再创学术新生命,写下了五大册的煌煌巨著&&《朱子新学案》。 台湾晚年1967年10月,钱穆定居台湾,开始了晚年居台20多年的著述讲学生涯。日, 92岁高龄的钱穆在外双溪素书楼家中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班的学生上告别杏坛的最后一堂课。在这堂课中,他殷殷寄语后学:你是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不要一笔抹杀、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做人要从历史里探求本源,要在时代的变迁中肩负起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谆谆教诲,感人至深。 钱穆自 1949年4月南走香港,就再也没有踏上大陆的土地,再也没有回过那块生他养他的故乡。但是他对神州故土的怀念,对那里的亲人、师友的思念,却没有因两岸的隔绝而减弱。1980年夏天,86岁的钱穆在夫人胡美琦的陪同下来到香港,与阔别32年之久的、在大陆的三子一女相见,海天相隔数十年,终于团聚。1984年7月,钱穆夫妇赴港参加新亚书院为他举行的90寿庆活动,与大陆来港的子女团聚一月,享受天伦之乐。作为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钱穆对两岸的时局也十分关心。1986年,92岁高龄的钱穆发表《丙寅新春看时局》一文,他以一位历史学家高远深邃的识见,发表了对时局的看法,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他说:&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更看重历史的传统文化精神。我所说的和平统一,是根据我一生钻研历史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言,这是我们的民族性。将来的中国,不论由谁一政府来领导,我认为如果此一政府违背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恐怕都难以成功。&并对&台独&思想提出批评,认为&台独&主张是出自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必无出路。此文刊出后,备受注目。 &&& 日,钱穆先生在台北杭州南路寓所无疾而终,平静安详地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刻。一代大师隐入历史,享年96岁。 && &【此为《钱穆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的书摘 ,《文汇报》 2002 年 5 月 14 日】 附《钱穆传》目录引 言&&&&&&&&&&&&&&&&&&&&&&(1)第一章&&&& 故乡& 家世&& 少 年时代&&&&&&&&&&&&&&(3)&&&&&& ()一、故乡七房桥二、七岁入私塾三、新式小学教育四、&为钱氏家族保留几颗读书种子&五、常州府中学堂六、&负笈金陵&七、想入北大第二章&& 乡教十年 &&&&&&&&&&&&&&&(27)&&&&&&& ()一、&年十八,抗颜为人师& 二、往来荡口梅村间三、后宅小学的教育实验&四、&在摸黑中渐逢光明&第三章& 执教中学&&&&&&&&&&&&&&&&(40)&&&&&& ()&&& 一、受聘集美二、无锡三师三、苏州省立中学的国文首席教师四、《国学概论》五、早年的墨学研究六、&妻孥哭未已,兄死方余恸&七、&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八、初见胡适第四章& 燕京大学&&&&&&&&&&&&&&&&(66)& ()一、北上燕大二、破今古门户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三、&体大思精&的《先秦诸子系年》第五章& 北大七年(上) &&&&&&&&&&&&&&(84)& (193l一1937)一、任教北大二、&北大上课,几如登辩论场&三、乐游于北平书海四、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讨论五、古史地理的研究第六章& 北大七年(下) &&&&&&&&&&&&&&(116)& (193l一1937)一、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力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二、&疑非破信,乃立信&&&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三、北平八年的师友交往第七章& 流转西南(上) &&&&&&&&&&&&&(154)& ()一、南下二、在南岳三、西南联大& 四、贯通古今的通史著作&&《国史大纲》&& & 五、&以记诵考订派之功夫,而达宣传革新派之目的& &&&&&& &&钱穆对近现代史学流派的评析第八章& 流转西南(下) &&&&&&&&&&&&&(189)&&& ()一、主持齐鲁国学研究所二、为《思想与时代》杂志撰稿三、讲学各地与治学经验谈四、书生议政第九章& 往返昆明无锡间&&&&&&&&&&&&(217)&&& ()一、告别北大二、昆明五华学三、东归无锡四、《湖上闲思录》与《庄子纂笺》五、南走香港第十章& 新亚办学&&&&&&&&&&&&&&&(229)&&& () 一、创办新亚书院二、讲学耶鲁三、文化学理论的构建四、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 &&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五、硕果累累的学术著作第十一章& 定居台湾(上)&&&&&&&&&&&&(271)&&&&&&&&& ()一、在台定居二、归宗朱子三、关于《坛经》作者的争论四、《史学导言》与《中国历史研究法》&&&&&&&&&&& &&钱穆的史学理论与治学方法第十二章& 定居台湾(中) &&&&&&&&&&&&(316)&&&&&&&& ()一、关于中西文化的比较二、对中国文化道德精神的张扬三、承继传统与文化创新第十三章& 定居台湾(下) &&&&&&&&&&&&(347)&&&&&&& ()一、居台时期的学术活动与著述二、告别杏坛三、情系两岸四、&最后一位大师&附录:主要参考文献&&&&&&&&&&&&&&&(362)后记&&&&&&&&&&&&&&&&&&&&&(365)共[1]页
相关推荐:
没有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
电子邮箱:
Copyright &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