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建成是不是真的改变了我们中国的气候?

三峡军事安全是经过几十年论证的实际上,早在1958年,三峡工程人防安全问题就已经提到议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决定兴建三峡工程,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愿。1959年,中央开始规划三峡工程,考虑到战争因素,同时也开始了对大坝人防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家成立的人防小组汇集了60多名各方面专家,从1959年到1961年,首先进行了三峡工程抵御的实验,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近十多年来,仅模拟尖端武器的试验就达200多次。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没用三峡大坝是一座坚固的混凝土重力坝,大坝由2689万吨混凝土外加29万吨钢筋和25.5万吨钢材组成,坝高185米,大坝底部宽121米,坝高和坝宽都超过100米。关于三峡大坝的坚固性,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的设计特点,可以使遭受打击的破坏性减到最小。他说:“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我们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三峡水库不是“一盆水”另外,三峡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水库的长度达600多公里,平均宽度仅1.1公里,其下游段为三峡河谷,千回百转,全长200公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称,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为了得到三峡工程万一遭核武器袭击而溃决后的水灾影响范围的准确数据,水利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试验,试验表明,大坝溃口在宽度为1000米、700米、400米3种不同情况下,在宜昌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溃坝实验结果表明,三峡万一溃坝,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保护大坝有天网兴建三峡工程是党和国家经过长达30多年的反复论证后才决定的,对三峡大坝可能成为未来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早有考虑。因此,在建设大坝的同时,我国也构筑起了一个严密的防御网。虽然工程全部竣工要到2009年,但有关的防御早就部署就绪,并仍在不断加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一直把国土防空作为重中之重。目前,中国的防空能力在大气层以内具有很大优势。大气层以内的分高、中、低3层。担负防御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空军地面及陆军防空部队。组成防御的主要兵器大致有:地空导弹,各种类型作战飞机,单兵对空导弹,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等。据悉,负责保护三峡大坝的防空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峡大坝为圆心,从里到外按陆军防空部队、空军防空部队、空军航空兵循序进行疏散配置。其任务分配是:高中空由空军航空兵主要负责,中低空由空军、陆军的防空部队负责。三峡大坝地处中国内陆,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中国多层次密不透风的立体防御体系,偷袭三峡大坝都属于白日做梦,至于人背肩扛的常规小炸弹,对极端坚固的三峡大坝只能是“隔靴搔痒”,以美国的超强军事实力,除非他们想玉石俱焚否则就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不要被忽悠认为三峡多么坚不可摧,相信某一东西坚不可摧,才是最大的失误,是最大的隐患在军事上,绝对不能相信不可被摧毁的东西炮击谅山,摧毁过整个谅山城种族战争的历史,有个灭族的历史战争,你可以理智,你左右不了别人是不是理智既然中国有人出卖东风3弹道资料,就有人能出卖三峡,何必轰炸?在中国就有人解决问题80楼他说的是豆腐渣工程
就是怕什么时候被拦截,或者其他原因失效什么的而中国修三峡,对美、俄之类的大国绝对不是伪命题三峡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年额外牵制中国大量的国防力量就算你是武林高手,也不应该多露出一个破绽79楼84楼 说的是核武测试炸开也就炸开1000米不等,导弹比核武更厉害? 你脑袋是泥糊的
就是怕什么时候被拦截,或者其他原因失效什么的而中国修三峡,对美、俄之类的大国绝对不是伪命题三峡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年额外牵制中国大量的国防力量就算你是武林高手,也不应该多露出一个破绽79楼 如果真到了互丢原子弹的地步
原子弹满天飞
三峡会不会对下游造成毁灭打击
已经不重要了
其他都不重要了
二是三峡的泥沙沉积问题,实际上在黄河水坝已经有前车之鉴,由于泥沙沉积而使水库容量逐渐变小,最终水库变成摆设,三峡现在刚建成不久,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年深日久,是不是会这样很难说三我们国家的说法实在是站不住脚,战争不是都可以预见的,突然爆发的战争比比皆是,比如德国闪击苏联,另外谁说攻击三峡就必须攻击大坝,也可以攻击其它地方,只要造成水道,自然会改道向下游倾泄
我在家里的北面窗户放了一块磁铁,结果改变了地球磁场,导致一百万年后地球会因为磁场混乱导致人类灭绝,我对此表示万分的悲痛。
不要被忽悠认为三峡多么坚不可摧,相信某一东西坚不可摧,才是最大的失误,是最大的隐患在军事上,绝对不能相信不可被摧毁的东西炮击谅山,摧毁过整个谅山城种族战争的历史,有个灭族的历史战争,你可以理智,你左右不了别人是不是理智既然中国有人出卖东风3弹道资料,就有人能出卖三峡,何必轰炸?在中国就有人解决问题请问这位同学,你如何让特种部队炸毁自重四百万吨的大坝?后手指戳?
就是怕什么时候被拦截,或者其他原因失效什么的而中国修三峡,对美、俄之类的大国绝对不是伪命题三峡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年额外牵制中国大量的国防力量就算你是武林高手,也不应该多露出一个破绽美俄要想灭中国还需要依靠三峡大坝? 人家弹道导弹都不需要瞄准, 对着这个方向猛扔就足够了...;破绽? 在美俄的核导弹面前你哪里不是破绽?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和其他大工程混淆?说说你有什么样的阴谋,是谋害中国,还是掩饰腐败?本文内容于
14:55:40 被lly_redbow编辑 楼上的, 你的确是弱智, 三峡的安全系数跟沿海地区的核电站相比怎么样? 怎么没那个国家来炸一炸?别人要真想灭你的话致命的地方多着呢, 没有三峡你就天下无敌了? 北京? 上海? 深圳? 国家电网? 那一处弄不残你? 这种玩意靠的不是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 而是恐怖平衡!!! 美国俄罗斯这类国家想灭掉你还需要靠三峡大坝? 人家弹道导弹都不需要瞄准, 对着这个方向猛丢就足够了, 这就是为什么核导弹不需要太高的精确度, 但是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一直都没人做呢? 反而美俄还要削减各自的核武器呢? 因为核武器不用就是在浪费资源; 相反三峡没人炸, 放在这每年为中国提供了多少的能源供给?你家房子也别买车子也别买了, 老婆也别娶了孩子也别生了, 那都是你潜在别人的目标!!!
“攻击三峡等于对中国实施 超级核打击”中国人咋就建了一个被攻击等于被超级核打击了的,这么一个强大的建筑呢?幸亏中国大,还有北方,有岭南,放个小国,人口两三亿以下的(比这大的国家也不多啊),都灭国了……真有大战场,也许台湾、韩国不敢攻击中国的核电站,因为辐射物质全球飞,会飞到他们的地方但是长江的水,怎么流也流不到台湾、韩国本文内容于
15:47:54 被lly_redbow编辑 真是神逻辑!!!搞了半天台湾韩国不敢攻击中国的核电站是怕辐射!!! 那就简单了, 咱把三峡大坝上也安装上核装置, 这下就没人敢打了!!!
当年毛主席是坚决反对造三峡大坝的,他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很多历史资料都有记录可查到
所以这种地方都是有特殊防护的, 当然了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 别人真想灭你就算没有三峡那葛洲坝可以不? 北京? 上海? 深圳? 核电站怎么样? 国家电网? 飞机场火车站就不说了, 对着脑袋开一枪跟对着心脏捅一刀后果没什么区别
71楼 没宣布, 街上的行人也没宣布你偷东西别人不打死你, 也没见你去偷啊?
就说台湾吧,台湾要不要武装统一,这个可能是有的那么台湾有没有能力攻击到三峡,这个也不是百分百说人家不行的台湾能不能在中国内部收买到人内部破坏,这个答案可能性很大的,中国被收买的人暴光的那一部分都很强大了如果一旦要武装统一台湾,台独真就有本事把三峡给炸了……你怎么用核武器报复?我靠,台独说那不是我的了,你炸了更好,全世界和台湾人更反对中国中国呢,得到一个被核武器攻击过的台湾,哎一群说三峡牢固的人的装B样,这个世界就准中国打别人,别人不还手了?还核武攻击,就说韩国吧,你用核弹炸了,那辐射离中国很远?武器是越来越飞的远,地球越来越下这个伸在全世界面前的中国睾丸,是遗祸无穷,中国人,你可以把攻击三峡等于核战争那么我越南,我韩国也可以把攻击我首都定义为核战争,什么都由你说了算了?本文内容于
11:25:15 被lly_redbow编辑 你在这里混真是屈材了, 国家智囊团都没你聪明!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别人真想搞你的话, 没有三峡那葛洲坝可以搞不? 北京? 上海? 核电站怎么样? 国家电网呢? 要不咱啥都不建免的别人攻击? 还伸在全世界面前的睾丸, 只要你是个男人, 就一定有这个玩意, 除非你啥都别发展, 难道因为担心别人会攻击自己的睾丸咱就自己阉掉?这种有毁灭性威力的玩意跟核武器一样, 靠的是恐怖平衡, 没有三峡你就可以随意武统台湾可以随意欺负韩国了? 别人除了三峡就不能打你别的致命的地方了?你是一个女性就算了, 是个男人就应该明白, 一个人的身体致命的地方多着呢, 别动不动就睾丸, 真论起致命性睾丸连前三名都排不进去, 要不然军人上战场都瞄准敌人那玩意算了!!!
当年毛主席是坚决反对造三峡大坝的,他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很多历史资料都有记录可查到
决定三峡大坝坚固程度的是大坝最脆弱的地方,三峡升船机是三峡大坝最最脆弱之处,其次是三峡船闸,再者是排沙泄洪孔。攻击大坝根本不需什么导弹、核武,如果新疆恐怖分子、外国特工突然挟持大坝近处的轮船,开尽马力撞击船闸、或在船通过船闸时引爆炸弹,那会怎么样?大坝会迅速溃塴。美国911事件中可没有外国飞来的武器。当年毛主席是坚决反对造三峡大坝的,他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很多历史资料都有记录可查到
什么时候,在哪里宣布的?
重力坝不是新名词,是世界上大坝的一种主要结构没有那么神奇
尤其是很难出现垮塌的情况而且中国政府很早就宣布了,对于三峡大坝的任何攻击,将被中国政府视为对中国实行的核攻击将会进行核反击请问谁想自杀?三峡大坝位于中国的内陆,空袭如何来突防?用弹道导弹来自杀?大当量的核武,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攻击三峡等于对中国实施 超级核打击”中国人咋就建了一个被攻击等于被超级核打击了的,这么一个强大的建筑呢?幸亏中国大,还有北方,有岭南,放个小国,人口两三亿以下的(比这大的国家也不多啊),都灭国了……真有大战场,也许台湾、韩国不敢攻击中国的核电站,因为辐射物质全球飞,会飞到他们的地方但是长江的水,怎么流也流不到台湾、韩国本文内容于
15:47:54 被lly_redbow编辑
再说,中国政府宣布攻击三峡等于核攻击了么?整来整去不明白,为什么修建露天弹药库……牵制军力,江南隐患,破坏地质,这么个东西
我看买办们比较阴险,不象你这样直接动怒应该是替腐败辩护……
而三峡可以……你们那些赞美三峡的人,看看!这就是三峡的可怕……足以让中国人提心吊胆的可怕!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和其他大工程混淆?说说你有什么样的阴谋,是谋害中国,还是掩饰腐败?本文内容于
14:55:40 被lly_redbow编辑
就说台湾吧,台湾要不要武装统一,这个可能是有的那么台湾有没有能力攻击到三峡,这个也不是百分百说人家不行的台湾能不能在中国内部收买到人内部破坏,这个答案可能性很大的,中国被收买的人暴光的那一部分都很强大了如果一旦要武装统一台湾,台独真就有本事把三峡给炸了……你怎么用核武器报复?我靠,台独说那不是我的了,你炸了更好,全世界和台湾人更反对中国中国呢,得到一个被核武器攻击过的台湾,哎一群说三峡牢固的人的装B样,这个世界就准中国打别人,别人不还手了?还核武攻击,就说韩国吧,你用核弹炸了,那辐射离中国很远?武器是越来越飞的远,地球越来越下这个伸在全世界面前的中国睾丸,是遗祸无穷,中国人,你可以把攻击三峡等于核战争那么我越南,我韩国也可以把攻击我首都定义为核战争,什么都由你说了算了?本文内容于
11:25:15 被lly_redbow编辑
没有人可以这样保证无论近期会不会被攻击你自己把自己的睾丸伸到人的手里,威胁人家捏了你要怎么怎么可是你伸过来了,被动的是你
我为什么不能轰炸三峡?战争还规定了,你不能打我那里?大家说对,中国有权要求别人不轰炸三峡,那么别人也可以提条件,你不能轰炸我的国家……那么三峡依然是别人的一个把柄三峡是个历史垃圾
不要被忽悠认为三峡多么坚不可摧,相信某一东西坚不可摧,才是最大的失误,是最大的隐患在军事上,绝对不能相信不可被摧毁的东西炮击谅山,摧毁过整个谅山城种族战争的历史,有个灭族的历史战争,你可以理智,你左右不了别人是不是理智既然中国有人出卖东风3弹道资料,就有人能出卖三峡,何必轰炸?在中国就有人解决问题
二是三峡的泥沙沉积问题,实际上在黄河水坝已经有前车之鉴,由于泥沙沉积而使水库容量逐渐变小,最终水库变成摆设,三峡现在刚建成不久,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年深日久,是不是会这样很难说三我们国家的说法实在是站不住脚,战争不是都可以预见的,突然爆发的战争比比皆是,比如德国闪击苏联,另外谁说攻击三峡就必须攻击大坝,也可以攻击其它地方,只要造成水道,自然会改道向下游倾泄
点击加载更多三峡工程是不是旱涝祸首?对气候影响有限
前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河溪断流、湖泊变身大草原、水库水位超低、养殖户绝收、人畜饮水困难;最近几日,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一些中小型水库、湖泊和河流水位急剧上涨。
无论是旱还是涝,“三峡”似乎总逃不了干系。这几年,凡是长江流域或者更远地区出现极端自然灾害,甚至是日常的刮风下雨,总有人拿三峡工程说事儿。那么
“木桶效应”致旱理由不充足
今年以来,“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出现严重旱情,引起诸多质疑。有学者提出的“木桶理论”再一次被人提起。早在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持久高温大旱时,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就提出,川渝干旱主要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木桶效应”造成的。所谓“木桶效应”,就是将四川盆地比喻为一个巨大的木桶,环绕盆地的山脉就是这个大木桶的一根根木条,三峡原本是一个缺口,三峡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环。
王红旗还进一步提出,应寻找适当的地方开辟水汽通道,让大自然自己实现“空中的南水北调”,否则就像人的“血管阻塞”,全身血脉不能正常循环。
但是,这种说法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王国庆教授看来根据不足。他表示,要影响大气环境,工程垂直方向距离地面需至少几公里以上,高度只有100多米的三峡大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也认为,“木桶理论”站不住脚,“长江三峡是一条长达几百公里的七曲八拐的狭长通道,就算没有三峡大坝,江风也不可能从下吹到上,因为沿途的曲折与岸壁会造成风力损失,多大的强风也不会沿着三峡吹进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旱情以往时有发生
长江中下游5省(湘鄂赣苏皖)今年1月至5月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同期(533.3毫米)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表示,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干旱的原因:一是拉尼娜及其衰减对热带与副热带地区天气气候产生了强烈影响。二是今年春季欧洲和俄罗斯中部出现持续的高气压异常活动,而亚洲东部为低气压环流。简言之,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所致。
不过,旱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侵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绝非是有了三峡工程之后才出现的事。历史上的、、这几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曾发生春旱,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未建三峡工程时旱情也是常有的事。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今年以来,不只是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欧洲和美国中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气象干旱。张培群表示,“这些都是在同一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有些网友这样开玩笑:如果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是三峡工程造成的,那美国的旱灾又是什么工程造成的?
王国庆则表示,三峡是个大话题,也的确吸引眼球,但提出命题必须要有科学证据。当前的旱情与前几年的川渝大旱,都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产物,不能将其完全归罪于三峡这样一个单一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有限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过各种分析,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解释称,在自然界中,水分有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内循环是局地区域内水汽输送的循环。局地地表状况或气候条件改变后,主要会引起水分内循环的变化。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水面扩大,增加了内循环,但这种水分的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气象系统原本是个复杂系统,轻微的扰动也可能给最终结果带来巨大改变。因此很多气象事件难以做出定量分析。但一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三峡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但水库库容大小仅排在世界第24位,不少比它大几倍、十几倍的水库运行多年也没有听说对大范围气候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何以三峡工程就那么特殊?
科学利用三峡还要做大量工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认为,正是由于三峡大坝的建立,才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资源,改变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调控格局,减少洪涝灾害的同时,可以在旱季细水长流,来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不过,客观公允地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总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都是各有利弊的,在产生效益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次生灾害。比如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埃及阿斯旺大坝,在发电、控制旱涝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土地盐碱化、血吸虫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王国庆认为,三峡工程在起到防洪、发电作用的同时,库区也会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由于水流速度减慢,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这些都是三峡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如何利用三峡工程更加合理地调配水资源,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工作。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彻底否定三峡工程,而是着手去解决各种新矛盾,将危害降到最低点。
干旱和暴雨
缘何交替频发
近年来,干旱和暴雨交替频发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全球水循环变化与中国的干旱》的报告中,认为这与全球水循环变化相关。
丁一汇说,观测和理论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水循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在暖气候下,海洋蒸发增加,大气本身的含水量也增加,一般而言,当温度每升高1℃,大气含水量可提高约7%;另一方面,由于大气温度上升,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在增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汽,大气才能达到饱和,达到降水条件,并且一旦发生降水,强度就会加强。
“这种变化导致更强的降水和更多的干旱发生,主要表现为小到中雨频率普遍减少,而大雨与暴雨强度和频率增加。”丁一汇说,“与此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也在增加,干旱化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0年干旱明显加剧。”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北方干旱面积扩大迅速,尤其在黄河和海河流域,淡水资源紧缺,丁一汇认为这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夏季降水分布格局的改变密切相关,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雨带由华北地区逐渐南移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使北方出现长达30多年的长期干旱,而南方暴雨与洪水频繁发生。
“中国降水格局的变化是亚非大范围地区干旱变化的一部分,而这与全球水循环密切相关,归根到底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丁一汇说,“如何减缓和适应水循环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个重大挑战。”佚名
&&?&&&&?&&图解:三峡修建后对大范围地区气候的影响
由动到静的过程而已。之所以楼主反应这么激烈,是因为他改变了以前我们所熟悉的气候、农耕、生产等形态和方式。N年前,地球的气候、农耕、生产等跟现在也不一样。我现在就在广州,的确跟楼主说的一样,冬天越来越冷,春天的雨越来越大而多。不过,适应了就好了。没啥的。也许动一动,更有生机。
  今天早上的焦点访谈,说道湖南今年缺电压力很大,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 河流断流占发电总量40%的水力电站的发电总量是0,可悲啊!
  现在金沙江正在建设的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等4个大型水电站,其装机容量远远大于三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明年就要建成蓄水,岷江也有不少水电站,不知道在金沙江、岷江建这么多水电站对气候、环境、生态及航运影响如何,请指教
  摧毁南龙入海之脉,就以为可以避免 后金的下场了? 自毁道统 丧尽天良 还妄图逆天改命?
  技术贴,留名
  现在说这些有个卵用!中国就是事后诸葛亮太多!
  作者:伤心秦汉 回复日期: 09:48:56  回复
      支持楼主!        三峡建成的时候,中央的领导一个都没去,估计大家心里都有数。。。。        【星岛网讯】三峡大坝20日完工,这座有中国“世纪工程”之称的建筑物正式封顶,如此重要时刻,当局未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更没有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对此,三峡工程负责人解释说,考虑到移民、环保等工作依然十分艰巨,他们最终放弃了花逾百万元庆祝的计划。而分析人士称,当局表现低调,显然与中共第四代领导人看到三峡工程的隐患有关  ======================================================  三峡工程竣工剪彩时,一个重量级的领导都没参与,上千亿的大工程,难不反常吗?为什么?可以看看当时的新闻联播。这个新闻印象深刻。
  无知低能的ZHENG俯
  搞完 药家鑫
现在 又来整
娱乐无极限
  三峡对环境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这是个非常非常非常复杂、困难的话题。不是几个专家,甚至不是整个人类所能论证、预测和控制的问题。我们处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最有发言权。事实能说明一切。1、今年年初广东这边已经有异常的反应出现,按照以前的气候规律,广东3-4月份是梅雨季节,广东话也叫“回南天”气候。今年非常的异常,只有几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本人在广东生活十几年,这个梅雨气候一般都有一个月到二个月。2、今年的所有果树开花结果的时间大大提前,而且由于气候变暖的原因,今年的果实挂满枝,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fjc-21 13:02:52  支持楼主的分析,大道至简。影响气候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这里面应该有最关键的因素。抓住最关键的因素,辅于其他因素,就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判断。   -----------------------------  顶  大道至简,关键的气压分析,影响气流分布,来分析气候
  回复咋没有显示
  以前人家说塞上江南,再这么下去要江南塞上了
  我重庆的,我直发现山三峡水电修好后,我们开始频频限电了
  名篇赏析“从百草园到天上人间”——鲁迅: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夜总会,相传叫做天上人间。现早已并小姐一起卖给覃辉的同伴了,连那最末次的消费也已经隔了七八月,其中确凿只有一些学生妹;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不必说高挑的梁海玲,白皙的孙静露,柔嫩的张晓艳,丰满的李欣,也不必说冯珠珠在怀里长吟,肥胖的雪儿伏在大腿上,苗条的王雨忽然从浴室直窜到床上。单是雯姐的短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老板在这里低唱,官员在这里弹琴,掀开门帘来,有时会遇见什么长,什么书记的,倘若用文胸遮住他的双眼,便会啪的一声,从后面伸出一叠钞票。。。。。  
  不修坝哪来的几滴屁,干旱就放水?那放的可是¥
  支持LZ
。。。    国情 。。。。。    政治利益当先。。。。。
  气候确实是异常了。炸了吧
  给黄河做了结扎,现在长江也做了结扎,影响怎么能没有,现在连有的人的心都变坏了。    龙筋伤了,老龙王不给水了。    
  orangeqbj,我们是长期生活在三峡库区的人,蓄水后气候的变化是确切的事实,肯定与三峡工程有关!
  居然这里还有信专家的?!专家都是政绩的产物
  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朕意已决,    异想天开的事情,朕就偏偏就要去搞,一定要搞成的。    顺朕者昌
逆朕者亡    为有牺牲多壮志 、 敢叫日月换新天!    
  建坝时,说要达到全国发电总量的3/4,到现在,连3%都占不到!  如此浩大,劳民伤财,阻断龙脉,影响国运。  建议天涯搞个投票:  炸坝  继续保留并蓄水  保留,不再蓄水,扩大出水口  打酱油
  楼主分析得有理  不过呢  有人说了  现在恶劣的极端天气  山峡只是罪魁祸首之一  所谓政治气候变了吧  大家才一窝蜂的把所有的那些东西全扣在山峡上来  何必呢  
  不可能没有影响,时间将证明一切。
  作者:tinnajun 回复日期: 15:59:29  回复
      江南,现在应该正是梅雨季节,但是一个月了,看不到雨滴。昨天最高温度36度,昨晚一夜北风,降到今天的25度,但是依然没有雨。虽然天气预报有大暴雨。以前人家说塞上江南,再这么下去要江南塞上了。  ======================  你连什么叫梅雨都不知道 现在是江南梅雨季节?副高还没有北抬 江南地区凭什么入梅 ?五月中下旬从来不是什么梅雨季节 入梅一般是在芒种之后
  稀烂。。。。。。。。。。。。。。。。。。。。。。。。。。。。。。。。。。。。。。。。。。。。。。。。。。。。。。。。。。。。。。。。。。。。。。。。。。。。。。。。。。。。。。。。。。。。。。。。。。。。。。。。。。。。。。。。。。。。。。。。。。。。。。。。。。。。。。。。。。。。。。。。。。。。。。。。。。。。。。。。。。。。。。。。。。。。。。。。。。。。。。。。。。。。。。。。。。。。。。。。。。。。。。。。。。。。。。。。。。。。。。。。。。。。。。。。。。。。。。。。。。。。。。。。。。。。。。。。。。。。。。。。。。。。。。。。。。。。。。。。。。。。。。。。。。。。。。。。。。。。。。。。。。。。。。。。。。。。。。。。。。。。。。。。。。。。。。。。。。。。。。。。。。。。。。。。。。。。。。。。。。。。。。。。。。。。。。。。。。。。。。。。。。。。。。。。。。。。。。。。。。。。。。。。。。。。。。。。。。。。。。。。。。。。。。。。。。。。。。。。。。。。。。。。。。。。。。。。。。。。。。。。。。。。。。。。。。。。。。。。。。。。。。。。。。。。。。。。。。。。。。。。。。。。。。。。。。。。。。。。。。。。。。。。。。。。。。。。。。。。。。。。。。。。。。。。。。。。。。。。。。。。。。。。。。。。。。。。。。。。。。。。。。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
肯定有影响    还需要判断个屁!!!     只不过
一些执政者 为了自己的业绩
杀鸡取卵罢了
  同意楼主分析
  @yzy-22 12:12:16  楼主分析得有理  不过呢  有人说了  现在恶劣的极端天气  山峡只是罪魁祸首之一......  -----------------------------  人有10根手指,断掉右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小拇指,对你的影响一样么,    现在,黄河和长江就好比人的左右手的大拇指,没了它,你还有8个指头,你觉得你的生活的改变只有20%么?
  天涯多高人,看了此贴算是开眼界了
  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地理老师就说三峡是个祸害~~      
  作者:yzy0011 回复日期: 12:12:16  回复
      楼主分析得有理    不过呢    有人说了    现在恶劣的极端天气    山峡只是罪魁祸首之一    所谓政治气候变了吧    大家才一窝蜂的把所有的那些东西全扣在山峡上来    何必呢    ----------------------------------------    要是连罪魁祸首之一都不能得罪,那老百姓还有什么活路。。。    怪政治气候变了???没变的时候缺德事干少了???    下台的多了,这几十年看消失的政治人物看少了,ZZY,HGF,就连LB,有几个被普通老百姓诅咒不得好死啊。。。有几个在台上的时候干出了祸害千年的事啊。。。    怪政治气候,怎么不看看自己得意的时候有多无耻多缺德啊。。。  
    作者:疯狂的回眸 回复日期: 11:54:21  回复
      现在说这些有个卵用!中国就是事后诸葛亮太多!      ===========================================  我们能做的只有鞭尸。
  谁能说说三峡大坝的好处,发电?航运?南水北调?。。。
  一切都晚了
  当初建的时候,2633人投票,赞成票1767人,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投票25人,按照组织法要三分之二的同意=1764票,也就是只多了3票而已啊,呜呼,我中华,不幸之中华尔!!!         投赞成票有农民代表,也有工人代表,商人等等,很多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投反对票的多为专业人员,在李*江氏族的运作下,成就了今天的世界第一大SB 水利工程 ========================================================这里面最终表决的应该不会有农民代表,工人代表和商人,这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  
要想下台的时候少被人追着骂,在台上的时候就要规矩一点。。。    
别太无耻!!!少干点把人逼死的事情。。。    
这个道理不仅在官场上适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也是一样。。。
  @拜日教  09:20:12  \  貌似技术,其实是很狗屎的分析。在建三峡坝之前,就有国内国外的专家相继预言,中国将进入下一个为期二十年的周期,就是南旱北涝的周期,这可以从北方沙尘暴减少和东北长期低温多雨看出来。而查看中国灾难历史文献,两湖乃至两广地区的干旱天气并不罕见,许多地方甚至可比传统干旱的北方地区概率要高。而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江南地区风调雨顺,是比较湿润的气候,并不代表这就是典型的气候,气候是有一个周期,会不断的调.....  -----------------------------  @wvwwvw11  12:02:12  请拿出你的数据。是国外什么期刊我去找。文献是什么文献我去找。谢谢。
  -----------------------------  这点很早以前就有新闻报道,说是美国的专家通过统计中国一百多年的全国降雨分析出来的,那时评论很多都痛骂中国气象部门的人不作为。这么重要的数据还是外国人首次统计出来。我是在网易看到的。
  不能回复么?
  我在桂林,广西东北角    我这几年的感受是:    1、春夏雨量明显增加,暴雨频繁。桂林今年的暴雨还上了央视;    2、夏季不正常,去年7、8月份连续30天以上最高气温持续35度以上(我每天记录太阳能热水器的温度,顺便记录当日天气),这是我印象中往年不曾有的;而今年到5月下旬了,一下大雨就气温仍然清凉,街上的人还穿两件衣服,往年4月下旬基本进入短衣短裤    
    能说说三峡大坝的好处,发电?航运?南水北调?。。。认真 看完前面的回贴就知道了他的好处,,
  开眼界了
  我在深圳,今年一点都不热,,去年冬天却很冷
  楼主讲的在理。我年前看过美国的《美国地理》台,就讲到三峡大坝,唯一的好处是发点了对中国现在的经济起到很大作用。不好的讲了很多,我记得就有三点:1 三峡一拦截,上游很容易发生涝灾。2 拦截后,淤泥滞留。3 崇明岛就是长江流入大海后冲击而成的,而现在没有了。  
这个台讲的是英文,看字幕累,就没太注意。大意是好处是1 个,坏处一大堆。 我就是在长江的入海口,今年我们这下大雨的日子几乎没有过,有下雨也是星星点点。路2边的树木灰蒙蒙的,这放几年前一场大雨就冲刷的干干净净。
  这点很早以前就有新闻报道,说是美国的专家通过统计中国一百多年的全国降雨分析出来的,那时评论很多都痛骂中国气象部门的人不作为。这么重要的数据还是外国人首次统计出来。我是在网易看到的。   =================  呵呵
中国的天气预报都是根据 欧中 美国环署的数值 进行分析的   中国没有大气环流模型
  @yzy-22 12:12:16  楼主分析得有理  不过呢  有人说了  现在恶劣的极端天气  山峡只是罪魁祸首之一......  -----------------------------  @北冰洋的丫头  12:17:34  人有10根手指,断掉右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小拇指,对你的影响一样么,  现在,黄河和长江就好比人的左右手的大拇指,没了它,你还有8个指头,你觉得你的生活的改变只有20%么?  -----------------------------  我很反对建三峡,黄万里的预言我01年就看到了。不过从气象上来说有点牵强。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真正了解熟知气象。从地球仪上看,三峡太小。如果把地球比作手指,三峡连指甲盖都算不上。他在地球上占的地方顶多算手上的一根毛。
  看完了,学习了  以后长江都缺水了,那什么水南水北调。  
  作者:小_戬 回复日期: 10:43:47   回复     @专吃小白兔  10:10:45    其实那些主张上三峡的砖家们很多也懂这个道理,但是在中国,政治站队是第一位的,良心可以排在最后,要不就生存不下去,落得个黄万里的下场。    -----------------------------    +1  -------------------   +100
  地球是没有人类的时候形成的,有了人类就开始走向毁灭了。改造自然,会受到报应的。
  @1-05-22 12:27:10  楼主讲的在理。我年前看过美国的《美国地理》台,就讲到三峡大坝,唯一的好处是发点了对中国现在的经济起到很大作用。不好的讲了很多,我记得就有三点:1 三峡一拦截,上游很容易发生涝灾。2 拦截后,淤泥滞留。3 崇明岛就是长江流入大海后冲击而成的,而现在没有了。  这个台讲的是英文,看字幕累,就没太注意。大意是好处是1 个,坏处一大堆。 我就是在长江的入海口,今年我们这下大雨的日子几乎没有过,有下雨也是.....  -----------------------------  长江是鹅卵石沉积,比淤泥沉积危害大多了。
  这个世界,人胜不了天,自然界中人是其中的一环而已,因为人多了,所以需求也就多了,大自然就会减少供给,反过来大自然减少了供给,人也就减少了,这个就是规律。    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大到每一个环节,就看到的更清楚, 宇宙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 谁也不可能打破这个平衡,如果你有能耐捅了一个洞,自然老天爷就会把你这个洞给填了。    佛家讲究因果,所谓因果科学的看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近利远灾!
  三峡的影响哪有房地产的影响大,全国有多少个地方把青山变成了别墅?把树木毁了起房子,加起来比三峡大几倍不止,影响大几倍不止。
  03年我们到三峡实习的时候,听过几位专家讲课,其中有一位专家极力解说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印象很深刻。我也一直认为过度的改变自然环境肯定是不好的,既然存在都是有理由的,用外力去改变,肯定会打破以往的平衡,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库区巨大的蒸发量,流域的变化,以及对有些生物灭绝性的影响,例如白鳍豚这种洄游产卵的动物。我是06年来到湖南的,湖南这两年春季气温偏低,降雨也偏少。由于学水工的,会经常接触到水文资料那些,过去的几十年的降雨资料总的来说 都是比较正常,但最近的十几年,却是极端天气频发。但不能说全是三峡影响,只能说人为的破坏环境,是一定会引起自然灾害频发的。过多的城镇化进程,对自然地貌的改变,对河流湖泊的过度开发,以前的八百里洞庭也只能在歌声中寻找了。现在的水利工程已经伸向遥远的西藏了,最后的圣洁之地也要被人染指,真是悲哀啊。
  楼主注意所谓专家剽窃你的观点,然后发表所谓论文哦。
  心痛无比!!!!!
  看到这些地理就烦,满篇都是术语,且字里行间我个人觉得是极不严谨的,就像跳大神,或者中医诊断,空的要命,当然我不是说中医一无是处。真的感觉地理太不严谨了。
  @yzy-22 12:12:16  楼主分析得有理  不过呢  有人说了  现在恶劣的极端天气  山峡只是罪魁祸首之一......  -----------------------------  @北冰洋的丫头  12:17:34  人有10根手指,断掉右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小拇指,对你的影响一样么,  现在,黄河和长江就好比人的左右手的大拇指,没了它,你还有8个指头,你觉得你的生活的改变只有20%么?  -----------------------------  @chen-22 12:27:54  我很反对建三峡,黄万里的预言我01年就看到了。不过从气象上来说有点牵强。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真正了解熟知气象。从地球仪上看,三峡太小。如果把地球比作手指,三峡连指甲盖都算不上。他在地球上占的地方顶多算手上的一根毛。   -----------------------------  你这个家伙,你这样比是脱离了可比性的,如果我拿三峡和宇宙比,别说毛了,所以如果地球是手的话,只能用五大洲来表示它的手指。    问你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有左右手,为什么每只手会有5根手指?
古人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你也考虑一下吧。
  TMD的豆腐子工程  
  三峡大坝炸掉是浪费了,把所有闸门打开,不蓄水.坝上塑三个人像,成文化遗产,专供人参观也是一经济来源.    
  人定胜天!还真是这么回事!终于连气候也可以改变了!
  中国气象局:三峡工程对周边气候影响微不足道.cn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题:中国气象局局长:三峡工程对周边区域气候影响微不足道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肖欣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出现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2007年7月的川渝特大暴雨、2010年西南部分地区出现的特大干旱等,但不时会有个别人把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对周边地区气候影响微不足道。      把三峡工程与周边极端天气相联系缺乏科学依据      “说三峡工程建设对三峡周边地区的气候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郑国光说,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的人夸大了这种影响。      郑国光表示,有人认为三峡库区对三峡周边广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结为三峡工程的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在自然降雨的情况中,大气中的水分有两种循环。一种是外循环,按地球自转规律水汽随大气环流进行输送的外循环;一个是内循环,是局部区域内大气局地环流中水分循环。局部地区的地表状况改变后,可以改变局地水分循环是内循环改变。      郑国光说,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面积扩大了、水位升高了,是增加水分的内循环,到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但对于一个大区域范围的水分循环来说,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地表改变而改变。水分内循环的增加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外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95%,内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5%左右。三峡周边区域比三峡水库面积大几千、几万倍,三峡及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三峡水库对三峡周边这么大区域的天气的影响是很小的。      三峡工程对周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      郑国光说,三峡水库与这个区域的降水,是一种很弱的因果关系,把三峡水库与周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联系起来,缺乏科学的依据,也很难得到科学界的认同。      在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      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毕竟是小尺度的,对局部气候起微调作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根据三峡蓄水前后的气候监测资料分析表明,三峡水库对气温的影响结果是冬季有增温不足0.5℃,夏季有降温不足0.3℃的影响,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硬要把这种微调作用和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大范围高温热浪、极端干旱、区域暴雨洪涝联系起来,至少是缺少科学依据。(完)    
  多了3票
  对于此议题我神马也不想说,就转一篇文章:    中国气象局局长:极端天气归罪三峡没道理     昨天下午2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郑国光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投入80亿—90亿元用于气象现代化建设。把极端天气归罪于三峡大坝是没有道理的。      关于预报      目前进行精确预报难度高      记者:大家每天看天气预报,关心接下来的天气是什么样,哪里会下雨,什么时候下,雨有多大,那以目前的水平,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能达到什么程度?       郑国光:天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地形、地表影响很大,每天天气的形势,历史上都无重复的一天。就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报条件,对天气发生的具体地点、时间和程度进行精细化的准确预报难度太高。       记者:那如何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郑国光:这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加强观测台网的建设,提高观测网络时间、空间上的密度。“十一五”初期,全国的自动气象站仅有7000多个,多普勒天气雷达仅有八十台,气象卫星也只能每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到了“十一五”末期,全国的自动气象站增加到3万多个,多普勒雷达增至164台,气象卫星也实现了每15分钟观测记录一次天气,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都实现了较大提高。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气象现代化上投入,预计将会投入80亿—90亿元用于发射气象卫星、建立天气雷达等。      关于气候必须正视全球气候在变暖      记者:我们一直在说全球变暖,但是有的时候,有些地区同期平均气温没升反降,比如说今年1月份,我国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多地出现异常偏冷的现象。       郑国光:评价全球变暖,不能以某一时段、某一区域来看。全球气候在变暖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虽然近10年温度上升的速度没有之前预测的那么快,但整体趋势是在波动中略有上升。       记者:那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该做什么?       郑国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阐述。应对气候变化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一部分就是适应气候变化,例如农业等对天气比较敏感的行业,我们要帮助他们适应这一变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第一次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未来5年的任务,并提出建立我国温室气体监测系统等。      关于三峡三峡水库监测网建成运行      记者:三峡工程建成后,是否对当地气候产生影响?       郑国光:说没有影响不可能,有多大影响今后大家会看到。有人把一些极端天气归罪于三峡大坝,我觉得这是没有道理的。大气中的水分循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水体扩大,增大了水分内循环,但这种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是微不足道的。       记者:三峡库区周围是否有监测系统?       郑国光:三峡在建设前,气候部门就对工程的建设标准、规模进行评估。三峡建设过程中,中国气象局还联合湖北省气象局、宜昌当地的气象部门成立了三峡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为建设施工提供气象服务。目前,三峡水库已建成并运行了专门的监测网络。      关于提案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出台      记者:作为政协委员,您今年带了什么提案?       郑国光:我今年在政协会议一个重要提案就是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出台。近两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2010年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北方遭遇的严重干旱、南方特大暴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将灾难防患于未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法势在必行。       气象灾害防御法一方面规定了各级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预报责任,另一方面也规定了受气象影响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的应急机制,最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    -------------------------------  对于都有定论的事情 毫无讨论的必要 真要讨论 留到你们能话事的时候再说  
  把所有闸门打开,不蓄水
  作为外行人,我该信党,还是信楼主?
    三峡竣工的时候,没有重量级领导到场,这是聪明的做法。三门峡水库修成以后,关中地区的气候,较以前明显干旱,降水大幅减少。现在看了楼主的帖子,豁然开朗,其中奥秘,原来在此。关中地区原来也有梅雨季节,在每年清明前后和十月左右。近几十年,几乎没有了。    暗号楼主的意思,三峡水库的建成,将使干旱带南移,进而修正三门峡水库对关中地区恶劣的气候影响?这对关中地区而言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三峡水库总体上使干旱带南移至湖北一线的同时,将加剧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简而言之,三峡会使洪水变得更大更猛更突然,而在大多数时间里会使湖北一线的气候整体转向干旱?    楼主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呢?    
  天涯永远是冲锋队。大坝问题多了去了,为啥现在官方突然开始说?嘿嘿,联想一下,最近频发的电荒事件吧。    有人要背债了。    还是李鸿章那句话,总得有人出来担着吧。何况,多事之秋,换届之前。啥东西都可以拿出来说的。    当年真正拍板三峡大坝的那个人,骨灰已经散落人间。。想鞭尸都没得鞭。
  @拜日教  09:20:12  \  貌似技术,其实是很狗屎的分析。在建三峡坝之前,就有国内国外的专家相继预言,中国将进入下一个为期二十年的周期,就是南旱北涝的周期,这可以从北方沙尘暴减少和东北长期低温多雨看出来。而查看中国灾难历史文献,两湖乃至两广地区的干旱天气并不罕见,许多地方甚至可比传统干旱的北方地区概率要高。而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江南地区风调雨顺,是比较湿润的气候,并不代表这就是典型的气候,气候是有一个周期,会不断的调.....  -----------------------------  @wvwwvw11  12:02:12  请拿出你的数据。是国外什么期刊我去找。文献是什么文献我去找。谢谢。
  -----------------------------    请到上海市图书馆参考阅览科技图书部分,找一本名为中国灾难地图册,有两个版本,里面清楚记载了上千年来各个地区的灾难情况。你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广东或湖南发生的旱灾情况。  其它文献见2004年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简写为GBN)《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的报告。  从现有文献可以得出,两湖及广东等地在过去三十年里的气候算是非常好的气候了,变得更差一些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三峡问题好像才刚刚引起重视。
  @flywin-22 11:50:58  作者: 回复日期: 10:53:27  回复  动动脑筋啊,现在的旱情怪三峡工程,那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比现在的旱情严重10倍100倍,那时候没有三峡工程怪谁咧。  --------------------------------------------------------------------  你个SB,你自己去查查资料那3年哪里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  -----------------------------  是呀,还三年自然灾害呢,那就是文革时期的说辞。看看百度的解释吧:    三年自然灾害  百科名片  
灾民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则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大跃进饥荒。  /view/32360.htm
  @0c068  11:39:48  江南一带的人,对弄堂一定不陌生吧,小时候夏天特喜欢在弄堂里乘凉,因为有“弄堂风”特阴凉和惬意。  其实,在地图上看长江就像是条弄堂,她可以把东部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输入西部;也可以把西部雪域高原的天水,自然的奔流入海。可是三峡大坝就像堵墙把“弄堂”堵塞了,“弄堂”不通风了,哪有不干旱、不炎热之理?  也可以想象是房间,本来东西两面都有窗,如把西面窗关了,房间肯定就不通风和炎热了。  -----------------------------  浅显的道理  
  有什么好讨论的啊,以为现在就完了?    天谴还在后面呢,急什么急。    说什么都迟了。
  城头变化大王旗,  忽传闸阀有问题。  今番摇到谁家里?  左右不是好东西。
  在江河上修建发电站对河道的影响非常大,不知道的可以看下泯江,去年从九寨沟回来,沿途从泯江发源地,一直到都江堰,一直是沿着河边走的,中间发电站不下几十个,从最开头的水源丰富,到后来的,人都可以直接走过去,一条大河,完完全全手变成了小溪流,之后以会变成这样,完全是中间几十个电站造成的,不信的可以去实地看看
  我现在就在湖北宜昌读书,确实听当地的同学说 近几年宜昌的天气巨变,之前是春夏秋冬分明的天气。现在是半年夏天 剩下的就是下雨和下雪 ,只要有太阳感觉就能把人晒化了。  听他们说这种变化是从2008年开始的,哎 感叹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啊。 而且这里的冬天真的太不好过了。我是北方人对于冷还是能忍受的。 这里的就太极端了
  @11-05-22 10:53:27  动动脑筋啊,现在的旱情怪三峡工程,那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比现在的旱情严重10倍100倍,那时候没有三峡工程怪谁咧。  -----------------------------  什么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那三年都低是天灾还是人祸呢?那就是文革时期的说辞。看看百度的解释:    三年自然灾害  百科名片  
灾民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则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大跃进饥荒。  /view/32360.htm
  好贴要留名的,  我也想看着历史。。
    地层都是按一定频率震动的,震动是时刻存在的\是传导的,时间长了,就叫相对的稳定!    怎么才能人为破坏这种相对稳定呢?    比如:一张大纸在桌面上受各种力的作用不断抖动,但它不会突然断裂,如果在纸上的一端压一脸盆水,这张依旧在抖动,形成在有脸盆的地方不会断裂,但是会传导到其他地方.    于是.这张大纸在某个地方断裂了.虽然压脸盆的这地方没断裂,我们怎么能说这张大纸的断裂,不是因为在一端压了脸盆的原因呢?          
  贻害千秋,  灾延万代
  楼主看来是动脑分析了,一定要顶!
  大坝合围时,我还记得木鸟得意洋洋,志得意满,吹嘘解决了全国工业用电问题.现在呢,天天就是电荒.俺明白了,原来木鸟只是为了自已的政绩做秀而已!!
  湖北沿江的      ...      哎
正在造孽中...
  楼主 有点扯,需要考虑三峡山区小气候特征,
  想想还挺后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水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