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生产链的农业优势 资源优势 自然优势

充分发掘我省土壤硒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
您现在的位置: >>
充分发掘我省土壤硒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
发布人:民进黑龙江省委会 发布时间: 浏览:240次
编着按:民进黑龙江省委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高标准做好年度重点调研工作。2013年,会省委组织调研组先后与部分市级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等相关单位加强合作,通过到省内外开展走访、座谈、问卷、田野调查等多种形式调研,形成高质量、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并从中提炼出2014年“两会”政协大会发言和党派团体提案。在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民进黑龙江省委就《充分发掘两大平原土壤硒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东北黑土原生态硒都”》、〈关于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建议〉等题目作了大会发言。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营养元素。从2005年开始,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开展“黑龙江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近日,首次公布在我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发现两条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富硒土壤带。这是目前东北四省黑土分布区发现的唯一富硒土壤集中区,共圈出富硒土壤12003平方公里(合计为120万公顷)。如何发掘龙江土壤硒资源优势,调动广大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实现到2017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0亿斤的新目标,是每个龙江人都要思考的大问题。
一、黑龙江省富硒土壤带有强大的优势
松嫩平原富硒土壤带呈近南北向在绥化――海伦地区,其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长100-120公里。富硒土壤区主要分布在绥化市北林区、海伦市南部、望奎县中东部、绥棱县南部、庆安县中部地区、巴彦县北部。该富硒土壤区土壤中硒元素含量一般在0.33-0.80毫克/公斤,土壤呈中性―弱酸性。该地区是我国典型寒地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松嫩平原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区域,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富硒土壤区99%的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国家一级环境质量标准,98%的土地资源天然满足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要求(包括环境空气、灌溉水、长效农药残留量),因此该富硒土壤带宜开发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既可开发富硒大豆、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也可开发富硒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富硒禽蛋等。
三江平原富硒土壤带呈近南北向带状集中分布在富锦――宝清地区,其东西宽60―100公里、南北长150―180公里,主要分布在同江市和抚远县的南部、富锦市和宝清县的东部以及饶河县的西北部等地,并且有向虎林、密山延伸的趋势。该富硒土壤带土壤中硒元素含量一般在0.35-0.89毫克/公斤,生产出的大米硒元素含量在0.02―0.14毫克/公斤,大米的富硒率达68.5%,而且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满足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同时,三江平原富硒土壤区土质肥沃、耕地平整,富硒区内有八五二、八五三、五九七、八五一一、龙头、大兴、创业、前进、七星等现代化大型农场,适宜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富硒农产品产业基地。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的三江平原水利建设工程、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使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百万公顷,成为1000万亩粳稻产业基地。因此,三江平原发展现代化富硒水稻产业基地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地理优势和技术设备优势,可将三江平原富硒土壤带打造成为黑龙江省第二个富硒产业园区。
二、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的发展前景广阔
1、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硒元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人体缺硒不仅有可能引发大骨节病和克山病,而且能够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引发其它疾病发生。通过饮食补充人体所缺乏的硒元素,被世界公认是最为安全、有效的补硒方法。因此,在富硒地区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防治地方病、增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
2、打造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应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3年4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关于《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常务会议,批准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因此,将我省两大平原富硒区打造成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时间节点优势,政策环境优势,以及当地农民高涨的积极性优势。我们应该把打造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作为我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稳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
3、富硒功能性产品产业化前途光明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同时,国家卫生部计划在5年内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这将是保健市场千载难逢的大商机,必将推动富硒保健品的深加工迈上新台阶。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1、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开展中大比例尺的富硒土壤评价。目前,我省“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的探测工作仅局限在1:25万比例尺的工作程度(相当于富硒远景区)。要使富硒土地达到开发利用的程度,需要进一步开展1:5万富硒土壤调查(到村屯级),具有招商引资条件的乡镇需要开展1:1万(富硒土壤详查具体到富硒地块)。民进省委在“两大平原”富硒区实地调研时,得到当地政府、国营大型农场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希望国家、省政府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纳入国家级、省级重大社会公益事业行列,并得到政府部门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成富硒土壤区1:5万或1:1万土壤调查工作,使富硒区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是要加强富硒区不同作物对硒元素利用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两大平原”富硒土壤仅仅处在发现阶段,对不同作物种类对土壤中硒元素吸收利用率的研究较少,影响土壤中硒元素迁移转化的控制因素尚不明了,因此急需开展富硒区富硒农产品的综合研究工作,扩大富硒农产品的种类,提升富硒农产品对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2、工作建议
一是要制定两大平原富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富硒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聘请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教授进行考察论证,对我省富硒产业开发进行规划,编制《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富硒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思路,努力打造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品牌。成立由发改委、农业、林业、畜牧、水务、财政、科技、国土等部门组成的专门研究富硒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负责产业发展工作的宏观系统管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富硒资源与产品开发的日常工作。
二是要加强富硒产业的宣传,增加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大力普及、宣传硒元素有益人体健康的知识,宣传将“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打造成黑龙江黑土原生态“硒都”,宣传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带是龙江人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切实提高农民对富硒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也让外界更加深入了解龙江富硒土地资源,认识原生态富硒农产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和投资龙江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深加工以及销售,扩大富硒农产品的合作领域。
三是要积极推动富硒特色旅游项目,延伸富硒产业链条。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国营大农场的设备、技术方面的优势,配合富硒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现代化大农场富硒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带动交通运输、服务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壮大,延伸龙江富硒产业链条,提升富硒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进省级网站链接:
相关链接: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hljm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促进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黑ICP备号 技术支持: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当前位置:>>>>>>>>>>>>>>
序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由传统的自给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转化,发展商品农业,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目前不少地方的农业经营相当粗放,广种薄收,过量采伐、超载放牧、酷渔滥捕,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经营。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不仅能促进商品农业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教学目的:
1.掌握东北地区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区域概况。
2.了解东北的资源优势及国土整治方向。
教学重点:东北气候、地形、土壤特点及资源优势、国土整治方向。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区域概况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人口1.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5%。
2.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一年一熟。
跨三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两个干温地区:湿润、半湿润区。
南部暖温带(辽宁南部)作物:冬小麦、棉花、苹果、花生、葡萄。
中部中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甜菜、亚麻等春播作物。
北部寒温带:春小麦、大豆为主。
3.地面结构:山环水绕、平原中开、沃野千里。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土壤:黑土(世界最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想一想:从东北气候分析为什么黑土最肥沃?
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的三部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4.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重工业基地。
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亚麻)
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沈阳:机械工业;大连:石油、造船;鞍山、本溪:钢铁;辽阳:化纤
5.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建设东北现代化农业基地奠定坚实基地。
二、土地资源优势
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1.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居全国之首。
总面积:2000万顷,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6%。
人均耕地为全国最高:0.17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全区每一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人少地多,耕地集中分布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及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和谷地。
2.土壤肥沃。
多为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生产力较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黑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2.5%~2.7%,是我国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黑土主要分布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分布松嫩平原中西部。
想一想:从东北气候分析为什么黑土最肥沃?
3.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从地形条件分析原因:地势平坦,(坡度多在10以下),耕地集中连片,非常适于机械化作业,和农田水利建设。
4.国土整治方向之一: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商品农业基地。
与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类似,区别是:我国农场多为国有,美国多为私营。
三、森林资源优势
1.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
气候冷湿,松林成海,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优良树种:兴安落叶松与红松。
林地5000万公顷,人均林地超0.5公顷,为全国人均林地8倍,森林覆盖率36%
2.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森林总蓄积量占全国的1/3,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8.4%
3.宜林地区广
荒地分布:三江与松嫩平原,类型:荒山、荒地、沼泽地
4.树种丰富(30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50种)
优良树种:兴安落叶松(寒温带针叶林)与红松(温带针阔混交林)。
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大型的农林基地提供有利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三江平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二级教师469394.2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10页免费8页免费7页免费12页免费8页免费12页免费41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1页免费46页免费27页免费29页免费60页免费
三江平原|三​江​平​原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2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第七节中国的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8页免费47页免费29页5下载券34页2下载券28页2下载券56页2下载券59页2下载券70页2下载券6页2下载券58页1下载券
第七节中国的农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9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江平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