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对社会的弊端

当前位置:
>>>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
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最终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格局?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3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三国结成政治同盟,这个同盟的名称是什么?(1分)(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5)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标语。(1分)
题型:改错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1分)、三国协约(2)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3)同盟名称:法西斯同盟(三国轴心或轴心国集团或“柏林--罗马--东京轴心”);(4)世界格局:两极格局; 结束标志:苏联的解体。(5)宣传标语: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例如: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建立;1893年法俄率先签订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三国协约的局面最终形成。与同盟三国形成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有《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构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对世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后来二战的主要发起国。第(4)问,主要考查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立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的解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第(5)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解题时围绕“和平“主题分析归纳,可以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角度回答,如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言之有理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主要考查你对&&美苏争霸,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古巴导弹危机&&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美苏争霸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遏制战略: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计划,并发起对苏联的强硬政策,进而提出全面的遏制苏联的计划,成为冷战的开端。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冷战的主要特点:1.美苏之间没有直接的战争冲突,而是通过扶植代言人,在世界局部发生战争;2.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3.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国集团对峙4.冷战时间跨度长达44年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1.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反苏扩张;2.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支援被战争破坏的欧洲,扶植反苏势力;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在东线遏制苏联。苏联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1.政治上,组织“共产党情报局”,联合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反击美国冷战策略;2.经济上,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给与东欧经济援助;3.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形成两大军事对立。美苏争霸的的起因:战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均居世界第一,而苏联在经历二战后,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唯一对手,故而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提出冷战政策。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影响:1、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关系破裂,冷战开始。2、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势头,美国转攻为守。第三阶段:80年代,美对苏采取强硬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3、影响: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4、美苏争霸的实质: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国际霸权的较量。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地图: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均势,走入军备竞赛的死胡同时,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中将首先提出了“高边?闭铰浴?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不久,立即召集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研究小组,对“高边疆”战略进行研究,并于1982年3月正式确认了这一战略。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1983年,美国国防部向里根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一项新的战略防御技术研究计划,并编制出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二百六十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星球大战计划”。这年夏天,“星球大战计划”开始进入全面研究阶段。“星球大战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它是一个由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各种雷达和传感器、微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高技术组成的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武器系统。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和陆、海、空三军的有关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有关公司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里根总统称“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铁幕演说:1946年1月,英国前任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宣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铁幕演说,为冷战拉开了序幕。温斯顿·丘吉尔——多才多艺的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曾于年及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丘吉尔语录: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 :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Success is stumbling from failure to&failure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成功就是不断失败不失信心。"Destiny is not amatter of chance,it it is notathing to be waited for,it is a thing to beachieved."命运不靠机缘,而是靠你的抉择。命运不是等来的,而是争来的。"Difficulties mastere dare opportunities won."你克服的困难就是你争来的机会。"Success alway sdemand sagreater effort."成功总需要更多努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而这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一种是失败,一种是成功。Never,never,never,nevergiveup(WinstonChurchill)永远不要放弃。杜鲁门主义: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l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冷战思维: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其产生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狭隘的国家主权与利益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其目的在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与挤压。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与斗争中,社会主义国家也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这些观念与思维模式,从而使冷战思维成为双方共同认可的一种意识。冷战思维是冷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国际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两极格局的主要特点:1.两极格局下美苏互相对抗,阵线分明;2.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均起到主导作用;3.以冷战为主要斗争方式;4.表现为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原因:战后德意日集团被摧毁,英法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越发壮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唯一阻碍。与此同时,战后苏联积极推广其安全政策,与美国的全球称霸产生极大的矛盾,冷战不可避免。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的计划,遏制共产主义,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的政策和纲领,是冷战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对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政策战胜极大的影响。杜鲁门与斯大林和丘吉尔:对两极格局的评价:1、积极:使世界顺利的完成了由战争向和平的过度,美苏之间的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同时促进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发展,同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2、消极:美苏不断的对外推行其霸权主义,导致一些地区的不稳定;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成为未来战争的隐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极大的阻碍了国际和平进程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的主要对外政策:1.以贸易为突破口,打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僵局2.采取灵活方式,解决二战遗留问题3.推进裁军和禁止核试验的谈判4.全面开展多边、双边会谈及首脑对话4.发展同西欧国家关系,主动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5.对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U-2飞机事件:U-2击坠事件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日,一架美国洛克希德U-2侦察机在苏联领空被击落。最初以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美国政府否认该机制造目的以及该趟任务性质,但当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向外界展示被俘的机师弗兰西斯·加利·鲍威尔和U-2侦察机残骸(整体架构尚存)时,美方终于承认该机进行了秘密的间谍监测活动。由于再过两个礼拜,东西方首脑将会于巴黎举行四国首脑会谈,这件事让美方极为尴尬,也使得美苏关系降到冷战以来的低点。
发现相似题
与“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6681174006190180174017185077181542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张世均;
两次世界大战间英国欧洲外交的历史教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旧欧洲的国际局发生了 “扶德抑法”的欧洲大陆外交策略,并在一系列国重大变化:大英帝国被削弱,法国取代德国而成际问题上采取偏袒德国。打击和压制法国的外交为欧洲大陆的新霸主。英国为了维护强国地位,政策的原因。操纵欧洲大陆政局,采取传统的“均势外交”策略 其实,《凡尔赛和约涛在许多弊端。它没有和敌视苏联的欧洲外交政策,幻想利用德国压制.制定一项能够使德国军阴主义真正消灭的条款,法国和进攻苏联,为其火中取栗以达到称霸欧溯。和约规定德国可以保留争万官兵,这就保存了德的目的,因而在处理欧洲网际关系上犯下了一系 国军国主义的骨干。和终和秘密条款还责成德国列严重的错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文试’在苏俄领土上的军队可咏继续留驻,直到协约国就两次世界大战间英国的欧洲外交政策作一论军队接替为止,这暴露了协约国敌视苏俄的面述,从而总结其错误,探善应从中吸取的历史教 目。而德国“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社会民主党训。 ‘ -人,把凡尔赛条约或德宙韵新边界当成是公正的 一、追求霸权:放虎归山 或不可更改的东西而挠受下来”。“他们一般都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麴了重新调整欧洲的国望,有一天能修改东部(本文共计5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6.40元/期全年定价:5.13元/期 共20.50元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主义建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_百度知道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主义建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分说优缺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这题谁出的,哪来弊端优点、结构和材料技术的合理? 二战前现代建筑刚刚起步啊。也正在备研中 暂时帮不上忙
总结完了再供参考就想先吐个槽。。也没泛滥,重视功能和空间:欧洲现代派过于强调建筑的功能和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建筑美学强调合理性和逻辑性以及建筑的人性(美国现代派和阿尔托)缺点的话:就是摆脱守旧顽固的建筑观念和形制
哥们考哪个学校?这题这样的,就是问起步期间的功能主义和有机理论的利弊,后来战后都完善了些了,就是偏情和重理,考就没意思了啊
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在世界近代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对国际关系格局影响很大..
在世界近代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对国际关系格局影响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今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是什么?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灾难性的战争再次爆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模拟题
(1)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二战的性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后凡而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世界的两极格局,即美苏争霸。(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4)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冲突加剧,是冷战后威胁国际和平的一个因素(符合题意即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努力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符合题意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世界近代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对国际关系格局影响很大..”主要考查你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争霸,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争霸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世界人口危机: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而在进入元年后,人类开始暴涨式增长,现在快达到7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地球环境的空间不会增加,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有限。因此,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与冲击就变得越来越大。世界人口分布图: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共同的问题:1.生态环境破坏2.人口膨胀3.传染性疾病蔓延4.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如何解决当今世界发展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1.发展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做到物尽其能。2.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协调配合解决矛盾。3.调整相关政策,以正确对待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从实际出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1918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中国于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1.核心: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必然性:全球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形成;3.可能性: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德国为首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2.对塞尔维亚而言,是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我们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进自身发展;2.我们应当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尽量避免战争;3.我们应当正确的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4.我们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线索:简述一战对科技的影响:1.冶金业,军方需要更厚、更耐高温的装甲钢板,需要使用寿命更长的,更可靠的枪管(机枪)2.造船业,需要更大、速度更快的军舰,对发动机要求更高。3.无线电通讯,跨国界的战争,需要功率更加强大的电台。4.汽车。一战后,反应灵敏的军官,已经隐隐意识到了摩托化行军的长处。5.飞机。一战时已经有了比较原始的空战,制空权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6.其它方面,后勤保障涉及到纺织、医疗、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等很多行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凡尔赛体系和《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规定的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亚太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影响:1.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2.激起了新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知识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攻克柏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两次世界大战数据比较:冷战: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遏制战略: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计划,并发起对苏联的强硬政策,进而提出全面的遏制苏联的计划,成为冷战的开端。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冷战的主要特点:1.美苏之间没有直接的战争冲突,而是通过扶植代言人,在世界局部发生战争;2.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3.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国集团对峙4.冷战时间跨度长达44年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1.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反苏扩张;2.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支援被战争破坏的欧洲,扶植反苏势力;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在东线遏制苏联。苏联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1.政治上,组织“共产党情报局”,联合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反击美国冷战策略;2.经济上,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给与东欧经济援助;3.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形成两大军事对立。美苏争霸的的起因:战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均居世界第一,而苏联在经历二战后,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唯一对手,故而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提出冷战政策。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影响:1、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关系破裂,冷战开始。2、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势头,美国转攻为守。第三阶段:80年代,美对苏采取强硬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3、影响: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4、美苏争霸的实质: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国际霸权的较量。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地图: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均势,走入军备竞赛的死胡同时,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中将首先提出了“高边?闭铰浴?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不久,立即召集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研究小组,对“高边疆”战略进行研究,并于1982年3月正式确认了这一战略。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1983年,美国国防部向里根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一项新的战略防御技术研究计划,并编制出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二百六十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星球大战计划”。这年夏天,“星球大战计划”开始进入全面研究阶段。“星球大战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它是一个由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各种雷达和传感器、微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高技术组成的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武器系统。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和陆、海、空三军的有关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有关公司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里根总统称“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世界多极化: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当今世界多极化特点:1.多极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2.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3.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4.多极化在全球及地区、在各个领域都有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决定因素: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2.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3.世界整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1.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2.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3.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4.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5.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6.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示意图:世界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2.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5.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发现相似题
与“在世界近代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对国际关系格局影响很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370061525842316165346680461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