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5年电力和电气的区别及电气等行业会有什么重大变化

回望2009年度电气最人 - 中国电力网
||||&&||||||||||
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个人会员:<font color=#ff位
企业会员:<font color=#ff位&
时光匆匆,让人有些忍不住回首。
  2009年,金融风暴的席卷全球,不过实言,我国电力事业却并未跌入冰点,这一年全国电力基本建设投资7558亿元,同比增长近20%,受之影响,电气行业并未在低谷徘徊,相反迎来了发展中的一个小高潮。
  在这里,以不同的角度,选取这一年中最典型的10张面孔,通过他们我们不妨翻阅一下2009年度的电气日记,这10人分别是:最高调人物于德翔、最本土人物朱海、最坚定人物斯泽夫、最得意人物南存辉、最可恨人物康日新、最沉稳人物徐翔、最受争议人物、最敏锐人物黄代放、最无奈人物李智以及最意外人物张雅林。他们中有政界要人、有不同表情的企业家……现在不妨走入他们的故事,共同品思属于电气领域非凡的2009岁月。
  最高调人物:于德翔
  入选理由:于德翔,青岛特锐德董事长,与其说是高调,但不如说成“被高调”。特锐德,作为首批创业板的公司,成为聚焦也实属必然。但在广泛关注的背后,也不乏上市负面消息的传出。几个月过去,不知道于德翔“被高调”的滋味如何?
  于德翔,与其说成他高调,但不如说他“被高调”。
  有着中国创业板“头牌”称号的特锐德自成功上市创业板以来,就无比的风光和顺利,第一家上会的企业,第一家审核通过的企业,第一个发布招股书的企业,并获得了创业板证券代码0001号。
  “太紧张了,以至于日当天站在证监会门口等待消息的时候,第一个报到却完全没有听到,以为没有入选。”回忆当时的“滑稽”情形,于德翔自己都觉得可笑,而笑过之后却是付出收获的快乐——从股份公司成立到荣登创业板,只用了3个多月(约100天),成为创业板中的“高效”之最。
  如果说特锐德是以“坐火箭”速度完成上市的效率叫人惊奇,那么其公司本身的成长速度同样惊人。成立于2004年的特锐德,主营户外箱式变电站、户外箱式开关站和户内开关柜,但是短短5年时间里上市前资产已过2亿元,上市后资产总额更是突破10亿元。
  如此高调的一家企业,受到媒体与资本市场的追捧实属必然。不过在无限风光的背后,特锐德却频频遭到质疑。
  先是被爆出与某跨国公司关系不明晰,甚至有评论指出,特锐德是该跨国公司在国内的提款机;后是股权关系不明确,某外籍股东的出现带给市场无限的负面猜想;而后又有分析质疑企业的技术创新、高成长性……此刻的“被高调”的于德翔——“创业板001号”掌门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不过于德翔很聪明。此刻选择运用“危机公关”及时、透明的基本准则,成功使得企业化险为夷——利用各大主要媒体,频频输出企业正面信息,稀释社会中的负面信息。“德国特瑞德(TEG)、瑞士特瑞德(TES)、北京特瑞德(TEC)是TEL集团创建的公司,青岛特锐德没有TEL集团及其任何公司的股份,没有任何股权关系……”掷地有声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的损失。
  如今,于德翔领军下的特锐德,依旧拥有者创业NO.1的称号,而时下来看“被高调”的他已找准定位,与广大创业者分享自身的上市经验也很不错。
  最本土人物:朱海
  入选理由:朱海,深谙中国之道的施耐德中国区总裁。在施耐德13年的工作经历成就了今日施耐德的首位中国籍中国区总裁的地位。
  力推“本土化”尾随合理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着力延伸产业链之后,俨然已成为当前跨国公司的又一剂良方,在推行“本土化”战略中“人才本土化”也日渐受到各方的重视。得益于此大背景,朱海的“荣升”合情合理。
  2009年9月,朱海成为了施耐德电气进入中国20多年来的首位本土籍总裁。“首位”的意义一下让朱海成为本年度绝对需要关注的十大面孔之一。
  对于诸多跨国公司而言,2009年业绩延续了2008年下半年的低迷,这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意料之外,包括施耐德在内的跨国公司,其中国市场无一例外地逆势增长。
  当下,对于施耐德而言,中国已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于是此刻,实施的本土化战略寓意更为明显。可以看到,朱海正凭借自己作为中西方“沟通桥梁”的身份,将多年积累的各方面经验,逐步运用到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
  “在施耐德电气工作13年后,坐到今天的位置,其实也是一种必然。我的任务是传承,并想办法进一步加快步伐。”朱海这样定位自己。
  “配合总公司在全球进行一个大规模的重新定位,完成从优秀产品供应商到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转型,从而成为‘全球能效专家’。”这是朱海上任伊始的短期目标,而他更将长远目标关注于减排和领域、、用电领域。在他看来,只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市场、中国用户、中国的合作伙伴,才能为这个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拥有更多的业务机会。
  毫无疑问,这位深谙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总裁,今后的市场策略将会引发市场的格外关注。
  不过透过朱海,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便是本土化战略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已经成为当前众多跨国公司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关键一环。那么朱海的荣升,何尝不可看作为跨国公司高级人才本土化的头一炮?
  最坚定人物:斯泽夫
  入选理由: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有借口在“发展”面前必须统统让路。“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斯泽夫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人。
  一年半前的那场天灾,深深烙在每一个东气人的心中。15.7 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令东方电气的发展十分吃紧;破损的厂房,令企业生产备受限制……作为2009年的开局,东方电气着实有些可怜。
  作为东方电气总经理斯泽夫,这一年却并不因不利的开局而影响企业的情绪。当下东方电气业务占的比率已经跟火电基本持平,广州设厂、杭州投资、天津建厂、收购武汉锅炉,历经过2009年之后,东方电气不再仅仅是一家内地企业。
  根据2009年三季报显示1~9 月,东方电气业绩突出,实现营业收入227.90 亿元、净利润10.7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18%和39.58%。
  在水、火、风、核、气“五电并举”全方位发展模式的同时,东方电气集团不仅在火电、水电这两大传统电力设备领域处于领先位置,而且今后几年也将领衔于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集团目前新增订单中,有50%是非石化能源,如风电、核电、水电。过去依赖火电的比例高达70%以上,这个转变是我国乃至全球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2009年东方电气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总额50.45亿元的资金,这意味着“旭日计划”已全部完成,原定投资方向不会改变,收益率较高的核电将成为今年发展的重点。
  而对于子公司东方汽轮机而言,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终于全部搬入在了德阳八角新基地的厂房。新机器投入使用;抢救出的设备正常运转;职工住宅也在这一年建成……东汽人圆满超额完成了2009年“生产、重建、搬迁”三大任务,在废墟中挺起了不屈的脊梁,2009年,全年累计完成产品产量2928.05万千瓦以上,风电机组1331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67.47亿元,完成工时2554.57万小时。
  东方电气是坚强的,即便困难重重的情形下,这一种发自肺腑却也执著的自力更生,是经历大灾难后的背水一战,无论何种环境下,斯泽夫都在坚持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
  最得意人物:南存辉
  入选理由:正泰与施耐德的官司为“中国制造”诠释了一个了新的定义;逐步运作的上市计划,也在2010年伊始终见硕果。南存辉,无疑从年初“笑”到了年尾。
  一场始于2006年的专利官司,跨越4个年头后,终于在2009年画上了句号。正泰集团胜诉,天津施奈德向正泰支付补偿金1.5亿余元,南存辉笑了。
  时值2006年7月,正泰集团以天津施耐德侵犯专利权为由,将其诉至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天津施耐德立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50万元;第二年,正泰集团以被告经审计确定的历年销售额推算天津施耐德获得的利润为依据,变更诉讼请求,将索赔数额增加至3.35亿元……
  消息一出,立刻哗然。
  此案件引起了包括法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在内的多国政府机构、民间组织代表和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关注。一家中国企业起诉法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且要求判赔标的额之高,近年来实属罕见。再加之当时全球对“中国制造”的非议,游离于案件之外,无形中实为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争论。
  企业身份差异、价值观的冲突,更将此案推向不同寻常的争论旋涡,因其而生的“经济民族主义”、“契约精神”、“保护主义”、“自由市场”等词汇,被再次提及。事实上,此类纠纷已逐渐演化成另一种“中国特色”,其间透露着中国企业一直存在的彷徨与自救,光明前景与发展之困。
  漫长的3年,此案并非悬而未决,可谓一路波折。这其中掺杂了市场竞争、专利纠纷、中法两国文化冲突、合资独资之辩,以及企业利益与外交平衡。一审宣判后,施耐德就本案专利侵权的认定、赔偿金额的判定等争议向浙江省高院提出上诉,浙江省高院更是先后三次开庭审理此案,不过案件最终以正泰的胜诉而终结。
  南存辉笑了,在这微笑背后,是中国企业对“中国制造”的新诠释;是面对施耐德“专利围剿”15年后,正泰发动的有力反攻;是中国本土企业家不服输、坚毅性格的真实素描。
  与此同时,逐步运作的上市计划,也在2010年伊始终见硕果。南存辉,无疑从年初“笑”到了年尾,他也毫无争议地成为2009年度最“得意”的人物。
  最可恨人物:康日新
  入选理由:康日新,原总经理,因涉及经济问题,现被双规。曾经荣誉前一簇簇鲜花,现在已经变成枯萎的败絮。
  即便高管频繁落马,还是有人顶风作案。
  曾被称人为“中国核掌门”的康日新,是中国“头号央企”中国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也是136家中央企业的“一把手”中,惟一一位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
  康日新走马上任后,中核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从2003年的132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366亿元,年均增长23%;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2.4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亿元,年均增长82%。
  从康日新的简历中可以看出,康日新在山西大同的农村出生并长大,“自他以上,三代为农”。他曾当过食堂管理员、教师、快递员、车间主任,上世纪70年代在山西大同县水利局杨庄电灌站工作时被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专业学习,从此开始了与核电打交道的岁月。并于2002年1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按理此时的他,应该更加珍惜党和人民的培养,更加珍惜手中的权力和肩上的责任,但是,他和众多贪官一样,没有抵挡住利益的诱惑和贪欲的膨胀,而走上了严重违纪、犯罪的道路。康日新案涉嫌核工业项目招投标问题,以及2008年康日新挪用公款资金委托理财炒股巨亏(以2008财务年度计算)。
  其实翻阅一下近几年的日历,在康日新之前,中国核电系统因招标而落马的高层已不乏先例,其中级别较高者包括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原总裁蒋新生、原副总经理沈如刚。
  2007年年底,蒋新生被“双规”,就引发了一轮核电系统的震荡。根据中广核内部通报,中广核涉案20余人,其中多人被移交司法程序,十余人离职或被开除党籍、调离相关职位,涉案最深者为沈如刚。
  只是“前车之鉴”,并未真正触动康日新,于是2008年的顶风作案被双规的结果实属必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然也。
最沉稳人物:徐翔
  入选理由:在重金砸向多晶硅之后,国际市场严重缩水。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恢复,徐翔面前又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不急、不燥,徐翔在此次跌宕起伏的市场面前相当沉稳。
  这是一场豪赌吗?但对于大全集团总裁徐翔而言,两年的时间内历经了无数的市场考验,他借助市场告诉大家:这绝非豪赌。
  日,大全集团在重庆万州投资30亿元的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那是一场势在必行,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布局。建立在追求“多元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道路上,徐翔和大全集团在储备了多年的力量之后,终于借助于多晶硅产业实现了初次喷发。
  2008年7月,年产1500吨的一期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国内第一条采用全自动、全封闭、全循环工艺的多晶硅项目,一年之后,一期扩建1800吨多晶硅项目也相继投产,徐翔满是欣慰。
  但市场却没有容徐翔稍作休整。
  金融危机加之国内产能爆炸式扩张,多晶硅的产业似乎在一夜之间就从市场的宠儿沦为了烫手山芋。2009年初,多晶硅价格由每公斤500美元高点跌至每公斤100美元,到年中,仅为50~60美元,与此同时,多晶硅还在常务会议被列上了产能过剩的“黑名单”——多晶硅产业突生巨变,自信满满的徐翔突然间由晴转阴,表情凝重。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便经过寒冬,徐翔对此依旧毫无怀疑。
  的确,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欧洲的市场开始复苏,多晶硅的国际价格已经有所回升,从50美元的低谷已经慢慢攀升至80美元左右——大全的发展又终现曙光。
  事实上,尽管目前光伏行业发展很快,但仍然只是刚刚起步。随着技术进步和许多新产品推出,市场有效需求巨大。眼下太阳能未占到全世界能源的增量的1%,故太阳能市场潜能将不可限量。
  今年1月,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便向美国证监会递交首次公开发售(IPO)申请书,市场在历经高峰与低谷之后,徐翔的事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最受争议人物:刘振亚
  入选理由:对于刘振亚,人们似乎很难做出单方面的评价。一方面是特高压完美的首次亮相与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另一方面却是在收购电气企业时,不顾他方意见的执拗……2009年,这个倔强的山东汉子无疑成为本年度最受争议的人物。
  刘振亚的名字,早已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国网公司总经理,他所说的每句话都可能会引发市场的巨大波动。
  2009年,万亿元押宝“智能”,刘振亚坚强布“网”——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与此同时,加快建设电压等级更高、网架结构更强、资源配置规模更大的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国家电网——刘振亚宏观方面的调整不知改变了多少电气企业的命运。
  4月24日,刘振亚访美会晤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并在华盛顿发表主旨演讲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刘振亚之所以如此高调,其底气在于此前国家电网建设的“特高压”线路已经试运行近半年,基于特高压线路的成功运行,建立智能电网将成为可能。另外,随着国家发展新能源规划的出台,也迫使国家电网不得不打造一张坚强、高效、智能化的电网,以容纳更多的新能源发电输入和接出。
  从这些角度看,业界对刘振亚的评价颇高。然而国网公司在2009年,国网公司收购2家上市公司的举动也招致了各方的不满。
  国网公司收购平高电气、许继电气,这是什么现象?设备制造业务作为电网企业的辅业,本应被剥离,但处于强势垄断地位的国家电网公司迟迟没有进行主辅分离,反而进一步将行业排头兵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收入囊中,未来这将在招标中将引发一系列歧视。未曾想当初提出的“主辅分离”,如今却变成历史的倒退?业内人士纷纷表达着不满。中机联等行业协会便先后上书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表示抗议。
  一方面是特高压完美的首次亮相与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另一方面却是在收购电气企业时,不顾他方意见的执拗。2009年,这个倔强的山东男人无疑成为年度最受争议的人物。
  最敏锐人物:黄代放
  入选理由:当电力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分食时,作为泰豪集团董事长的黄代放带领企业寻找到一片蓝海——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电气领域市场集中度并不高,这便意味着“早到”必然“多得”。
  当诸多企业将目光齐聚于电力行业的时,这片红海所带来的竞争与厮杀可想而知,此时黄代放将泰豪集团的发展思路对准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智能化建筑电气,由此从电力领域的红海中,成功找准定位,在前景广阔的蓝海中,泰豪科技神速前行。
  其实长期以来,泰豪集团一直把“致力于信息技术应用,创导智能科技生活”作为企业的宗旨,把“创导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以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作为泰豪人的使命,并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009年,在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领域,企业本着“为国节能,为民节资”的目的,以自主创新技术为不同建筑提供“量体裁衣”的节能方案;同一年,它更是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和光伏电源制造,并正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承担世博中心和民企联合馆的智能化建设。
  因此从泰豪集团的发展来看,人们不得不佩服黄代放在纷繁杂乱的市场中所做的明智之选。
  目前国内智能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占比约占8%~10%,未来随着建筑系统内部智能化改造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相信智能化建筑会越来越多,智能系统在建筑业内的占比也会越来越高。有分析预计,预计到2010年,智能系统在现代化建筑中占比会提高到15%。
  现在智能建筑方面,市场集中度比较低,扩大公司影响主要靠样板工程。泰豪集团先后中标并顺利实施人民大会堂智能化改造项目、国家体育场(鸟巢)应急电源系统、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智能化工程等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和上海世博会及亚运会等重点场馆智能化工程,对企业智能建筑电气业务发展起到很好的样板作用。
  从战略选择,再至市场把握,作为掌舵人的黄代放或许很明白,在差异化中谋求生存,在诚信中实现发展,从当前市场角度讲,不得不说,黄代放敏锐地洞察到一个市场广阔的商机。
  最无奈人物:李智
  入选理由:“香饽饽分别人一半。”这无疑是万家乐董事长李智最无奈的选择。
  顺特电气作为国内最大的干式变压器企业之一,却在近几年却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与阿海珐合资,李智对此表示很无奈。
  万家乐的控股子公司顺特电气是国内最大的干式变压器生产企业之一,研制生产了国内首台干式变压器。顺特电气干式变压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居第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干式变压器生产企业之一。曾为酒泉卫星发射场、大亚湾核电站、三峡等重大工程提供干式变压器材,同时也为“佛山制造”增色不少……
  然而即便是一家市场地位如此之高的企业,也依旧没有摆脱被合资的命运。日,顺特电气与阿海珐输配电控股公司合资项目业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9月16日,该项目获得商务部批准,最终成交价7.45亿元。
  抛开阿海珐方面暂且不谈,顺特电气究竟遭遇了哪些问题倒是很让人好奇?这么好的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合资?
  原来近几年,干式变压器市场的竞争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生产油浸式变压器的企业进入干变生产领域,行业内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的低价竞争给整个市场带来了诸多压力,再加上近几年企业流动资金比较困难,顺特电气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迫切寻求更大的发展。
  李智说:“对于万家乐而言,这7.45亿元的资金可以说是雪中送炭,长期以来,万家乐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0%以上。资金上的捉襟见肘、设备老化和技术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顺特发展的瓶颈。对于我们而言,不缺技术,不缺市场,不缺品牌,缺的就是银子。这7.45亿元的成功引资,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我们发展的资金瓶颈。”出于对行业现状与企业需求,李智字里行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资金的限制了李智的更大抱负。
  从另一侧面看,2007年双方签订合资合同,至最终得到各部门批复,已时隔两年,这反映出国家对龙头公司与外资合资的谨慎和重视。
  但是不管怎样,双方已成立了合资公司。由此之后,“顺特电气”这个名字默默消失,“顺特阿海珐电气有限公司”取而代之。
  最意外人物:张雅林
  入选理由:进入12月,就当人们纷纷开始盘点2009年时,西电集团上市的消息着实震惊了业界:消息突然,但却也合乎情理。张雅林的这一炮无疑成为电气行业的年度压轴好戏。
  12月如约而至,2009年进入尾声,人们不禁开始盘点起这一年的大事小情。张雅林却选择此时给大家带来了一份惊喜:西电集团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IPO申请,这意味着西电集团实现资本化运作将指日可待。消息一出,重磅业界。不声不响的张雅林毫无声张地成功运作,倒是颇有几分暗度陈仓的味道。
  “消息传来,虽然突然,但却合乎情理。”这大概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反映。在三大变压器生产企业中,特变电工、保变天威相继成功上市后,产业链日渐完善、企业规模日渐扩大。作为央企身份的西电集团,因在资本运作迟迟慢一拍,发展因此受到一定制约,业界也一直对西电集团上市充满希望。
  西电集团整体上市?借壳上市?何时上市?其实一路走来市场中从来不乏诸如此类的小道消息与市场炒作,不过这一次,张雅林不声不响直接向市场投放了一颗炸弹,“嘭”迎来一声巨响,无疑成为本年度最意外的人物。
  目前西电集团可完成一次设备各电压等级、各类产品的集成试验,掌握了一次设备各电压等级产品集成创新的优势;可将一种产品的研发成果迅速应用至一次设备其他产品,产品技术研发速度加快;可根据一次设备技术要求,配套生产相关配套件。
  2009年初投运的我国首条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中,西电集团的产品在21个变电设备供货商中占到了三分之一,有力地保障了这条号称世界高压输电领域“珠穆朗玛峰”的电力高速公路安全运行。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西电集团更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输变电工程大量开工的机遇,依靠自主创新研发生产的±800千伏输变电等设备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5%以上,并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
  “2009年,西电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近18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在‘十二五’末西电集团的销售收入力争超过500亿人民币。”张雅林相当自信。
&&&&&&&&&&
热 点 文 章
热 点 新 闻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促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热线:010-139411  又是一年岁末至,电气行业即将走过不平凡的2014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2014年电气行业艰难实现稳定增长态势。对比前两年行业发展的困难时期,2014年部分行业利润增幅已初显止跌回升苗头,尽管发展速度在减缓,但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发展质量趋向提高。
  与此同时,深化改革的影响也已逐渐深入电气行业。从“”到能源系统反腐,从“工业4.0”到“网”,一系列电力建设规划和体制变革也为电气行业今后的良性发展及投资走向埋下伏笔。在2014年即将结束之际,《电气中国》杂志和您一起回顾盘点2014年行业发生那些事……
  1、又是一年岁末至,电气行业即将走过不平凡的2014
  2014年,可谓能源革命“元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6月13日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中,明确提出我国能源发展的国策: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习近平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第二,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第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第四,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第五,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从“能源革命”的内涵来讲,不仅是消费侧和供给侧革命,还包括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尤其是体制革命,意味着颠覆延续数十年的生产模式、市场格局、体制。
  视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
  长期看来,经济发展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说明中国以往的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过由于能源问题较为敏感,相关改革的推进一直较为困难。高层此番强调革命,意味着未来我国能源领域改革将会有一些比较大胆的动作。而能源体制改革必须由中央高层下大决心进行顶层,真正建立有效的能源体制以适应新的能源发展路线。
  2、近零排放“叫座不叫好”
  2014年,在国内火力发电领域,刮起一股“近零排放”的旋风。
  浙江嘉兴电厂7号和8号机组、国华(舟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机组、浙江六横电厂1号机组、广州恒运电厂9号机组、河北三河电厂1号机组等密集宣布达到“近零排放”、“超低排放”或“超洁净排放”。一时间,“近零减排”等呼声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之风正由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向全国蔓延。
  然而,这种被认为既降低煤耗,又的做法却面临严重分歧。尽管神华、浙能等几家示范企业在火电厂减排中取得了很好效果,但由于自身发展考量以及大规模投资的压力,“近零排放”的大规模推广仍值得商榷。
  视点:所谓的“近零排放”是相对燃机发电排放而言。目前,燃机发电的排放标准为烟尘小于5mg/m&sup3;,二氧化硫小于35mg/m&sup3;,氮氧化物小于50mg/m&sup3;。截至目前,燃机发电的排放标准是国内最严格的。
  在秘书长王志轩看来,当前,监测方法不支持、环境效益很小、经济代价太大的“近零排放”不应该发展、更不应该“大跃进”式的发展。不论是电力企业还是环保企业都应真正地回归到依法达标的轨道上来,回到良性竞争、规范竞争的轨道上来,对盲目推进的“近零排放”应当迅速降温,以避免全社会更大的损失。
  3、第三代技术“华龙一号”落地
  核电技术路线之争搁置,国产化进程加快。日,由和集团联合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通过国家、国家局评审。负责评审的专家组认为,“华龙一号”是目前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应尽快启动示范。
  目前,同意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2台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反映出国家第三代自主核电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能源局还在复函中要求,关键材料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这将大大刺激国产核电设备需求。业内人士认为,核电国产化即将进入加速期,核岛、常规岛、蝶阀等辅助设备市场,均迎来实质性订单机遇。
  视点:我国核电经过30年发展,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四个自主”,核电规模和全产业链能力均实现跨越式提升,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引起国际市场关注。
  “华龙一号”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运用三代技术融合研发,选用的是中核集团ACP1000技术的177堆芯,燃料采用中核集团开发的CF自主品牌,肩负着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任。作为国家当前及未来10年核电“走出去”战略重点品牌,“华龙一号”有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托起核电“强国梦”。
  4、新电改方案基调已定 深圳率先试点
  继2002年电改“五号文”发布的12年后,迎来新的契机。
  据悉,近期《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新电改总体方案)已获原则性通过,待批复后发布。新电改的基调是“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放开、新增配电业务放开、售电放开、发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加强规划。方向是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
  根据国家安排,深圳已率先开展电改试点,以摸清输配电成本,改变电网低买高卖、获取购销差的盈利模式,转为总收入监管,实现市场化定价。
  尽管业界对新电改方案仍有分歧,非议者认为改革不彻底,是多方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如何核定输配电价、改革目标和方向等关键性问题并不清晰,试点也有可能拖延整体改革进度。然而,本轮改革标志着电网公司向输配电企业职能转型,电力价格由供求双方自主确定的可能性开启,亦是近10年来电力最接近商品属性的新起点。
  视点:新电改将不会对电网企业进行横向拆分,但明确了电网企业的公共服务属性、改变了电网“吃差价”的盈利模式。方案最大亮点是提出了网售分开,培育多种售电主体。
  在延宕12年的电力领域的改革显然阻力重重,到底电力体系庞大的利益“蛋糕”该如何切分的同时,能否建起新的健康有序的市场化电力体系?是新电改后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
  5、桩建设提速加快能源发展
  2014年,我国建设进入加速期。5月27日,公司宣布,将全面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充换电设施市场。
  2009 年,国家电网提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模式,一度被解读为“要加强对上下游的控制”。2013年,国家电网调整思路,提出 “主导快充、兼顾慢充、引导换电、经济实用”,对一般用于公共领域的快充设施实现“完全主导”,对私人领域的慢充设施完全放开。此次,国家电网公司宣布 “全面放开”意味着社会资本在快充、慢充和换电领域,都可以和国网同台竞争,国家电网需要做好电网扩容等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京津沪连续发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北京提出2014年内建设1000个公用快充桩,天津计划明年建设6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上海计划到明年建设 6000个以上的充电桩。除此之外,全国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几乎都有大规模充电设施建设计划,掀起全国的(桩)建设热潮。
  视点:按照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904座充换电站和23.3万个充电桩。截止到2013年底,国家电网只建设了400座充换电设备,建成1.9万个充电桩,距离规划目标还相差甚远。
  如今,加快充电桩的建设步伐已经是业内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爆发式的增长,伴随这股建设热潮的是充电桩接口标准、建设安装标准亟待统一等问题,目前,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有诸多顾虑,建设投入回报周期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另外,即便社会资本愿意进入,操作起来也有困难,国内充电桩标准并不统一,不同品牌之间的充电设施并不能完全通用,将给推广带来制约。
  6、能源局反腐促改革
  在反腐高压下,能源局提出“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自2014年4月中旬起,能源局内分两批下发有关腐败案件分析材料;一份厚达203页的《国家能源局工作人员廉政手册》下发到该局每个干部职工手中。
  能源局试图建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工作机制。7月8日,在反腐倡廉专题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强调,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和亲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凡是涉及、资金审批及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坚决做到不打招呼,不写条子,不以任何形式干预插手。
  据能源局公开信息,能源局框定选人用人、权力制约、干部监督等七个方面,30项任务严抓反腐廉政。
  视点:能源行业垄断度太高,尤其是电力、石油、煤炭等行业,存在较大寻租空间,而项目审批权力过于集中,批项目、批资金的运行不规范和公开程度不够更成为能源监管的薄弱环节。
  目前,能源局正抓紧梳理职责范围内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据悉,今后国家能源局将创新审批听证制度。对于煤炭、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科技等能源领域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审批,要定期召开审批听证会,确保行政权力依法依规运行。
  “切断利益链,违法必查办。加快推进阳光审批和听证会制度,实现全过程公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媒体、群众全方位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坚决做好督查和查处,增加纪检监察工作力量,继续开展专项巡视,加强问题线索发现机制,分类处置问题线索,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巩固和强化‘不敢腐’ 的工作机制。”吴新雄此前强调指出。
  7、GE收购阿尔斯通能源业务
   日,阿尔斯通在董事会上,决定将其能源部门出售给美国通用电气,总价为123.5亿欧元。通用电气发表声明称争取在2015年完成收购手续。此外,法国政府将购入阿尔斯通20%的股份。通用电气将与阿尔斯通成立合资公司,将阿尔斯通的可再生能源、核电站业务及两家公司的输电业务等转移至新公司。这也意味着与三菱重工携手进行联合收购的西门子在此次竞购战中失利。
  通用电气随后指派夏智诚负责整合从阿尔斯通收购来的能源业务,将这位通用电气大中华区首席执行长摆在了公司回归工业业务的中心位置。
  阿尔斯通首席执行官柏珂龙在解读这场可能足以改变全球能源设备、电网业务等相关市场格局的收购案时表示,这是具有前瞻性的进攻性战略。通用电气的资金输入将使阿尔斯通更具国际竞争力,在开发新能源技术与市场上走得更远更快;而有了通用电气铁路信号业务的加盟,阿尔斯通在交通领域将稳坐国际交通设备市场第一。
  视点: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的电力建设和输电的市场拉升,我国输变电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开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相较于西门子和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头,我国能源设备企业的整合度仍然较低,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企业之间分割很明显,新能源发电设备和传统发电设备企业之间也是如此。
  未来的全球能源设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系统能力的竞争,智能化的竞争,考验的不是单个设备的制造能力,也不是单个电厂或者变电站的供应和建设能力,而是整个能源系统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能力,这也恰是通用电气与西门子此次竞购买阿尔斯通能源业务的关键目的所在,需要引起国内设备企业的重视。
  8、特高压走出国门 刮起“中国制造”风
  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组成联营体成功中标巴西和美洲第一回特高压输电线路——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7 月17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总统罗塞夫.迪尔玛的共同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总裁科斯塔在巴西总统府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中巴两国政府对国家电网公司和巴西国家电力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视和支持。此协议的签署确立了中巴电力合作新的里程碑。
  视点:继高铁外交之后,特高压有望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外交名片。而中国自主化生产的输电设备也将搭上国家电网的 “便车”走出国门。特高压走出国门,这彻底扭转了我国电力工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诞生了“中国标准”,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随着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项目的建设,中国自主化生产的输电设备也将走出国门。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特高压走出国门和在国内密集开建,将给电力行业设备龙头企业平高电气、中国西电、特变电工、许继电气等带来前所未有的盛宴。
  9、能源互联网时代来袭
  在 7月27~31日于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4年会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发表题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署名文章,面向来自国际电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2500多名代表发出呼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
  根据这一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包括洲内联网、洲际联网和全球互联,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输电网、配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过去,各个国家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输电标准不一,导致安全可靠性低、不绿色低碳,没有一个全球能源配置平台,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安全、能源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
  视点:能源技术本身所面临的瓶颈,需要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思路的指导,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电网的和智能化,也是互联网理念引导下的能源基础设施变革,可以最终实现信息能源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进一步确立了“以跨国能源合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的国际化战略部署。从2004年开始与俄罗斯、蒙古国加强能源合作,再到2009年收购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2010年收购巴西7个输电特许权公司股权,2012年收取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2014年进入意大利能源电力市场,无不透露出该公司对能源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思考和探索。
  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特高压、、等技术发展,建成了“两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有力保障了中国水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建设和电力远距离、大规模、高效率送出,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创造条件。
  10、铝合金电缆为电缆行业带来希望
  一直以来,铜以无可比拟的导电性占主导地位,而铝则扮演着候补者的角色。近年来,电缆用铜量逐年升高,目前国内电缆行业年消耗铜量超过了500万吨,超过了6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和项目开发者开始把目光瞄向一款新兴的合金导体材料。
  2014年,铝合金电缆产品在我国异军突起,受到市场的青睐,8月,全国人大会议《关于扩大铝合金电缆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建议》公布,对此,国家电网公司明确表示:电线电缆“以铝代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进一步推动铝合金电缆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已将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2014版新技术目录。
  视点:目前国际上使用铝导体电缆已成为一大趋势。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5年,我国的铝合金电缆市场将形成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铝合金电缆作为新型的节能材料,符合低碳环保的新思路。国家住房和建设部、国家电网、国家消防总局等部门对该项新技术在我国的使用广泛认同,铝合金电力电缆的安全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现我国电力工程中正逐步推广使用。
  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企业在不顾及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纷纷上马铝合金电缆项目,在还未真正理解生产铝合金电缆技术、工艺、装备上的特殊性和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投资,为行业下一步的良性发展埋下隐忧。
相关新闻:
&&&<font color=#15-2-11 15:14:25)
&&&<font color=#15-2-11 8:37:04)
&&&<font color=#15-2-10 8:09:59)
&&&<font color=#15-2-5 14:10:02)
&&&<font color=#15-2-5 10:47:53)
&&&<font color=#15-2-5 9:16:03)
&&&<font color=#15-2-4 8:08:45)
&&&<font color=#15-1-30 15:31:39)
&&&<font color=#15-1-30 9:29:34)
&&&<font color=#15-1-30 9:28:07)
>>图片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电气 上海电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