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406电源电路lm393电压比较器电路调节不了哪里有问题?

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1)请简述此恒温箱的工作过程.(2)为什么恒温箱的加热器应该接在A、B端,而不能接在C、D端?(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A.0~100ΩB.0~200ΩC.0~1000ΩD.0~1500Ω请问应选择哪一个可变电阻器?为什么?(4)小明设计的这个控制电路,使用起来有何不足之处?请你提出一种解决的方案.-乐乐题库
&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知识点 & “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习题详情
16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8%
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1)请简述此恒温箱的工作过程.(2)为什么恒温箱的加热器应该接在A、B端,而不能接在C、D端?(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A.0~100Ω&&&&&&B.0~200Ω&&&&&C.0~1000Ω&&&&&&&D.0~1500Ω请问应选择哪一个可变电阻器?为什么?(4)小明设计的这个控制电路,使用起来有何不足之处?请你提出一种解决的方案.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恒温箱内热敏电阻R1与可变电阻R2、电磁铁组成的是控制电路,交流电源与恒温箱加热器组成的是工作电路,从恒温箱中的热敏电阻的变化入手,可描述此恒温箱的工作过程;(2)AB端与CD端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在电磁铁吸合时工作,一个是在电磁铁不吸引合时工作,从控制需要入手可分析为什么要将恒温箱的加热器接在AB端;(3)利用串联电阻的关系,结合图象可确定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变电阻器R2的阻值范围;(4)从实际使用中,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附近时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状况来分析,容易造成电磁继电器的频繁通断现象,不利于保持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这一角度可提解决的方案.
答:(1)恒温箱温控系统是由交流电加热电路和直流控制电路组成,适当调节变阻器R2的阻值,利用热敏电阻R1的性能和阻值等使该系统能保证恒温箱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过程如下:当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或者超过预设之最高温度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下降,直流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继电器吸合衔铁,切断交流加热电路,恒温箱开始降温;当恒温箱内的温度低于预设之最低温度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增大,直流控制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交流加热电路接通,恒温箱又开始升温;如此反复接通和断开交流加热电路,使恒温箱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2)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A、B端.这样温度高于预设最高温度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吸合,停止加热;而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断开,进行加热.这样才能实现温度控制;如果加热器在C、D两端,当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R1的阻值减小,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吸合,加热器继续工作,温度将更高,这样就无法实现恒温控制.(3)应选择B可变电阻器.原因是:电磁继电器吸合时的电流为30mA,则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R1+R2=200Ω,控制90℃时,由曲线图可知,R1=50Ω,可变电阻值应为R2=200Ω-50Ω=150Ω,控制150℃时,由曲线图可知,R1=30Ω,可变电阻值应为R2=200Ω-30Ω=170Ω.所以,要选一个能提供150Ω~170Ω阻值的可变电阻器,选择B即可满足上述阻值要求,又能便于调节,故选用B即可.(4)不足之处:小明设计的这个电路,从理论上讲控制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温度值,这样使用时,就会出现恒温箱内温度在某一固定值附近时,电磁继电器频繁通断的现象,这对电磁继电器和加热器电路的使用寿命是十分不利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想制造一种继电器,当已经达到了预设的温度时,继电器达到吸合电流值(如此题中的30mA),这种继电器可以延长一段时间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吸合,从而断开被控制电路.当低于预设的温度时,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小于吸合电流值,这种继电器同样可以延长一段时间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释放衔铁.从而实现继电器和加热电路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工作状态,达到既能实现恒温控制又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只要提出的设计合理即可)
本题中提供的信息较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应在充分理解题意,明确电磁继电器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图示进行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对本装置工作过程的理解,难点是结合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来求解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的规格.最后,对工作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频繁通判问题的处理,更是对我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主要考察你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知识点的认识】(1)电磁继电器的构成: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静触点、动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低压控制电路是由电磁铁、低压电源和开关组成;工作电路由机器(电动机等)、高压电源、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组成.
(2)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继电器一般由 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等组成的,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电磁继电器还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控制.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命题方向】防讯报警器水位报警器、温度自动报警器、电铃制造等这些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一般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例如:防讯报警器:K是接触开关,B是一个漏斗形的竹片圆筒,里面有个浮子A,水位上涨超过警戒线时,浮子A上升,使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吸下衔铁,于是报警器指示灯电路接通,灯亮报警.
【解题方法点拨】关键是理解工作原理: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好处: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与“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相似的题目:
(2010o河北)如图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且A端为N极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绿灯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红灯亮.下列关于它的工作原理的讨论中,正确的是&&&&容器中的水不能导电电磁铁有无磁性与水位有关红、绿灯是并联的衔铁是永磁体
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有磁性,灯不亮,铃响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吸引衔铁,铃响,灯也亮当温度低于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无磁性,灯亮,铃不响当温度低于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无磁性,灯不亮,铃响
“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城市下水道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为此,某同学设计了一种警示电路:在井口安装一环形灯L,井盖相当于开关S;正常情况下(S闭合),灯L不亮;一旦井盖丢失(S断开),灯L即亮起,以警示行人.图中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2(2012o肇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2o泰州)如图是汽车启动装置原理图对于这一装置及其工作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城市下水道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为此,某同学设计了一种警示电路:在井口安装一环形灯L,井盖相当于开关S;正常情况下(S闭合),灯L不亮;一旦井盖丢失(S断开),灯L即亮起,以警示行人.图中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2(2012o肇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2o济宁)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规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1)请简述此恒温箱的工作过程.(2)为什么恒温箱的加热器应该接在A、B端,而不能接在C、D端?(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A.0~100ΩB.0~200ΩC.0~1000ΩD.0~1500Ω请问应选择哪一个可变电阻器?为什么?(4)小明设计的这个控制电路,使用起来有何不足之处?请你提出一种解决的方案.”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加热器在恒温箱内,图中未画出);R1处于恒温箱内,图2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1)请简述此恒温箱的工作过程.(2)为什么恒温箱的加热器应该接在A、B端,而不能接在C、D端?(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A.0~100ΩB.0~200ΩC.0~1000ΩD.0~1500Ω请问应选择哪一个可变电阻器?为什么?(4)小明设计的这个控制电路,使用起来有何不足之处?请你提出一种解决的方案.”相似的习题。电脑电源还修不好。整流二极管原本是RL205换了两个RL207(非四个全换)。开关管C5353换成BU406
电脑电源还修不好。整流二极管原本是RL205换了两个RL207(非四个全换)。开关管C5353换成BU406
电源还修不好。整流二极管原本是RL205换了两个RL207(非四个全换)。开关管C5353换成BU406;但为啥短路ATX绿线跟黑线还是启动不了。分析可能是那个电路坏了。还是我换错开关管了
电脑电源可不是随意换几个元件就能修好的,好有很多学问在里面的,首先是你凭什么换这个元件,你得知道它在电路里起什么作用,它坏以后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多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家用电器领域专家一个串联稳压电源,看不懂|拆机乐园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赞助商链接
[attachment=3083748] [attachment=3083751] 依据这个电路板,我手绘了一个电路图,大家凑合看吧[attachment=3083752] 疑问:1、开关管Q4用的是BU406,可是发射极和集电极为什么要接一个电阻R7?&&&& 我查网上别的串联电源的电路都没这个。&&&&如图:[attachment=3083804]2、取样电路部分,我看别的电路,可变电阻两端的电阻都是分别接正极和负极的,&&&& 可这个,R6该接正极却接负极了,R3该接负极,却接Q1的发射极了&&&&如图:[attachment=3083793] 而且,我查看了这么多网上的电路图,开关管都是接在正极的,象这个接在负极还是第一次见。
赞助商链接
R7是启动电阻,为电路初始提供通路。
反馈串联的电源.电路图有点问题.......很老的电源了........
楼主抄板画错了吧
没有来得及认真研究,象是集电极输出温压电源,我装过正负输出的,负电源就是集电极输出型,其有特殊性能。
学习学习。。。。。。
你的图有错误,最低起码你的电解电容就画错了方向。还是检查一下电路图吧调整管上并联的电容应该是扩流用的。
NPN管的集电极输出。
1 电阻R7降低调整管功耗。2 “R6该接正极却接负极”可能抄板有误。
学习学习。。。。
好像是抄板错误,看图片那个可调电阻不是接在那里,微调电压的吧
取样部分应该是你画错了。使用R7表明这个电路是用在固定负载上面的,也就是负载不是从零开始的,最小也不会小于一个已知的值,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个合适的电阻并联在调整管的CE极之间可以分走一部分电流,减少调整管的功耗,提高稳压电源的负载能力。R7的选取要保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上面经过的电流也小于负载有可能出现的最小电流,这样才能保证稳压输出,不超压。
要搞明白PNP&& NPN&&不同
确实电解电容的极性画错了,上面是接正极。取样那部分我又仔细看了一遍,没错。就是那样的,所以我才纳闷呢?R6怎么接到负极去了。
引用第1楼chowdy于 06:57发表的&&:R7是启动电阻,为电路初始提供通路。 没有R7会怎么样?
引用第12楼有点发烧于 11:27发表的&&:要搞明白PNP&& NPN&&不同 Q1和Q2是8550,PNP管;Q3是5551,Q4是BU406,这两个是NPN管。没错吧?
引用第14楼lzjhoo于 12:06发表的&&:没有R7会怎么样? 集电极输出的稳压电源不像射极输出可以自启动所以需要个启动电阻
我把电路板的背面走线标上元件位置,大家看看[attachment=3085565] [attachment=3085559]
百度的一点说明,不全《电子技术》 1985年11期 加入收藏 投稿 集电极输出型稳压电源的启动电路蔡时林&&【摘要】:正 集电极输出型稳压电源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例如电网电压大幅度波动时有极高的稳定性,过载时电路有限流作用,短路时电路具有自身保护特性,电路输出的纹波电压也很低,但是该电源有一个技术上的难点,即开机时电路需要启动.目前,集电极输出型稳压电源大多用电阻并联在调整管或放大管旁作为启动电路.
好像是抄板错误,同意看法
BU406要加散热片
电路图看得头晕。
电路图没错,R3,R6和可调电阻并联在稳压管上面,稳定Q1基极电压。看的晕,主要是画图不规范,在就是这个和平时看的稳压电路有些不一样,这个BU406集电极是参考电位,而不是通常看的整流桥后的负极是接地参考点不过这种电路有个有优点,不怕短路,以前的老式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采用过这种电路,调整管C级可以直接接地,而无需进行绝缘。
同意楼主的分析。
引用第20楼没有修不了于 21:12发表的&&:BU406要加散热片 有散热片,为了看清电路,我拆下了
抄板技术不行啊,嘿嘿。有哪位高手给画一个规范的电路图?上面我贴出了图片
还有,这个电路输入是15v交流。稳压管D6是1N4743A,经查是1W的稳压13V。测量输出电压是15.11V。调整可变电阻,输出电压基本没变。怎么回事呢?这个电路板上标称是+12V输出的
把Q1和Q2的CE2极颠倒一下画,就好看多了,另外这个电路要带负载,输出才可以调节。空载的话,有启动电阻R7存在,是不可能测准的
R4接正极--D6稳压--R3--电位器一端,电位器另一端--R6接负极。没错。集电极输出是负极地,散热片可直接接地,不用绝缘。
对对&& 就是启动电阻~为稳压管等 提供电流回路的~~~
如果我要把它改成稳压5V的,是不是就把D6换成5v左右大小的稳压管就行了?别的元件还需要调整吗?
经网友chowdy的提醒,把Q1和Q2转换一下方向重画。确实看着舒服多了[attachment=3092959] 不过D6和普通电路不通啊,不象其他电路那样接在发射极稳定电压
哪位高手给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啊?Q2的作用是什么?D6是如何提供基准电压的?D6不是应该串在Q1的发射极上吗?
Q1的C脚接到R9上面的。原理:通电后R7R9给Q2电流导通,Q3Q4得电导通。D6稳压应该不会超过输出电压,不然没有作用。超出稳压管的输出电压波动反映在R4上,R4上升,Q1导通,Q2电流变小,Q3Q3导通变弱,最后输出电压回落稳定。反之亦然。
RC1的调整输出电压的功能没有啊!
如果我要把这个电路改造成5v输出,调整哪几个元件呢?
引用第27楼chowdy于 23:55发表的 回 26楼(lzjhoo) 的帖子 :······另外这个电路要带负载,输出才可以调节。空载的话,有启动电阻R7存在,是不可能测准的 确实如此!手头没有12v的假负载。就用220v25w的白炽灯泡做负载。果然,接上后,电压在12v左右,调整RC1,稍微调整,电压就变化了。测得输出电流在40mA。另外的疑问,220v25w的灯泡,按公式计算,算得电阻为1936欧,用万用表实测为160欧(正因为实测才160欧,才用它做负载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没错。冷态时160欧,正常发光时1936欧。可是按实测40mA电流、12v电压,算的阻值是300欧。这是怎么回事?应该不会刚接上就随温度升高而阻值变大吧?
引用第35楼lzjhoo于 22:11发表的&&:如果我要把这个电路改造成5v输出,调整哪几个元件呢? 调整R3,R6和可调整电阻比值。或者用一个15kΩ可调电阻替换R3,RC1和R6这3个电阻另外31楼图是错的,Q2的B和Q1的C级是接在一起的,这一点上,第一个图是对的
改5V:用个4.3V的稳压管换掉R6,或者4.7V的换掉D6,又或者复杂点用431把RC1,R6换了。又或者简单点拿两LED换R6。看你怎么方便吧。
引用第37楼chowdy于 06:45发表的&&:调整R3,R6和可调整电阻比值。或者用一个15kΩ可调电阻替换R3,RC1和R6这3个电阻另外31楼图是错的,Q2的B和Q1的C级是接在一起的,这一点上,第一个图是对的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电路板,确实是这样。
引用第38楼邓穿石于 09:05发表的&&:改5V:用个4.3V的稳压管换掉R6,或者4.7V的换掉D6,又或者复杂点用431把RC1,R6换了。又或者简单点拿两LED换R6。看你怎么方便吧。 为什么要用稳压管换掉R6呢?
我以为R4是D6的限流电阻,更换了D6,再更换R4,就可以实现不同的电压输出,是吗?
引用第37楼chowdy于 06:45发表的&&:调整R3,R6和可调整电阻比值。或者用一个15kΩ可调电阻替换R3,RC1和R6这3个电阻另外31楼图是错的,Q2的B和Q1的C级是接在一起的,这一点上,第一个图是对的 灯泡的灯丝温度系数很大,冷态电阻是很小的
想想是这样,常用的其他电路,基准电压是放在发射极上,钳住发射极电压与基极比较;这个电路,是稳定基极电压,与发射机比较,是这样吧?
好复杂啊,看到这些真的很激动,谢谢楼主分享
Q2的作用是为Q3提供基极电流,使Q3导通,继而Q4导通。R9和R7为Q2提供了基极回路。如果没有R7,那么Q2没有基极回路,所以不会导通。可是没有R7,可以把R9从Q4的集电极接在发射极上,那这样没有R7,Q2也可以导通啊,是不是这样呢?
昨天用这个电源接一个36v 100W的灯泡做负载。发现灯泡不亮,D9也不亮。那就是没有输出啊!测输出电压也没有。断开灯泡,电源又有输出了,这时再接上灯泡,灯泡就亮了。看来必须等电源启动后才能接上灯泡。为什么呢?
把D6由13v的稳压换成4.7v的稳压,测量输出电压为6.7v,调整RC变化不大。如果要想使电压输出为5v,需要RC换成多大的?RC原来是1k的
去掉R7,电路一样可以启动
:确实如此!手头没有12v的假负载。就用220v25w的白炽灯泡做负载。果然,接上后,电压在12v左右,调整RC1,稍微调整,电压就变化了。测得输出电流在40mA。另外的疑问,220v25w的灯泡,按公式计算,算得电阻为1936欧,用万用表实测为160欧(正因为实测才160欧,才用它做负载的), ..&( 01:26)&相信你自己测的灯泡电阻,灯丝电阻的变化绝大部分就是在发光之前完成的。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已经是大几百度了。从常温到刚发红之间电阻变化很大,发光后反而变化程度小了。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127290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亚都加湿器 电源电路图_百度知道
亚都加湿器 电源电路图
我家的亚都超声波加湿器坏了,谁有YC-341的电路图啊,请帮一下呀,
提问者采纳
其实你自己用万用表量一下电源板的几个稳压二极管,就能检查出问题所在,一般是因为湿气大造成的,供电输出一般为12V
其他类似问题
6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可以打亚都电话,最好找亚都专业网点修一下,还可以免费上门服务,免长途这个自己不好修的
你找亚都客服上门给换块电源板就行了。电路图属于机密文件,可不是轻易拿到的哦
如果是不喷雾了,大多是雾化片坏了,另外就是功率管BU406坏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亚都加湿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超声波加湿器电路图?_电源_百科问答
求超声波加湿器电路图?
提问者:钱家海
家里的加湿器出了点问题,在网上学习一番,也提供给大家!
加湿器在冬季取暖的北方越来越受到欢迎,维修量也随之增加。本文提供几种常见机型电路图并就其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介绍如下:&qH;P [ g-b8b$@!r#g)N 加湿器基本结构如图一所示,由电源电路、控制电路、振荡电路与风机和换能器(压电陶瓷片)组成。电源部分有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变压器降压整流滤波后为振荡电路供电,如图二ZS2-45型。因变压器过载能力强而被广泛机型采用。另一种是由开关电源供电,特点是重量明显减小,电源效率高,如图三半球牌CJ-380D。 f |+|&u _ Y f 控制电路包括缺水检测、缺水指示和雾量调整电路。缺水检测有两种方式,一是干簧管配合漂浮磁环检测方式,目前大多机型都采用此方式。如图四桑普SC 25A型,不缺水时包在泡沫塑料中的磁环被水漂浮起来,磁场使干簧管常开触点闭合,接通电源给振荡管提供偏置,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当缺水时随着水面下降磁环离开干簧管受控区,干簧管触点释放,振荡管失去偏置而停振,加湿器处于待机状态。另一种是水面探针检测方式,如图五琦丽牌加湿器。加湿器的振荡管集电极是直接固定在换能片金属框架上的(是很好的水冷散热片)。因振荡管集电极是电源正极,所以水和探针为振荡管提供了偏置通路。当水面降到离开探针时,偏置通路被断开,加湿器进入待机状态。缺水指示都采用发光二极管点亮来指示,图六康福尔SPS-818和图三半球牌CJ-380D是通过PNP三极管在干簧管断开后基极处于低电位而导通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有的机型则没有缺水指示。 b o R L/s c o q$A'Z 雾量调整电路在所有的加湿器电路中都是通过调整面板上设置的电位器(起可调电阻作用)来调节振荡管的偏置实现的,这部分电路与缺水检查电路是串联的。为确保振荡管不会因偏置过高而损坏,电源电压都经过电阻分压和一个可调电阻压降后提供给雾量调整电位器的。经调整后的偏置电压通过电感电阻加到振荡管基极,使振荡管能在截至状态和最强振荡状态之间变化。9? L;y5@7Z y,R q F W q 振荡电路由功率三极管和外围电容电感组成三点式振荡电路,这部分的电路在所有加湿器电路中几乎是一样的,电路振荡频率约0.65MHZ。因换能器本身就是一个固有频率约1.7MHZ的晶振,它通过耦合电容加跨接在振荡管基极和电源之间,振荡电路的6.5KHZ的振荡电压通过耦合电容加在换能器上。换能器受振荡电路激励后产生振荡,这个振荡信号又通过耦合电容反馈到振荡管基极,使振荡电路谐振在1.7MHZ,振荡幅度峰峰值达二百伏左右。强烈的超声波振荡电能经换能器转换成机械能将表面的水打成水雾,由送风电扇把水雾吹出从而使室内空气增加湿度。加湿器的风机有采用220V罩极式异步电机风扇,也有采用12V仪表风扇。 加湿器的主要故障是不出雾或雾量小。开启电源开关不出雾,电源指示灯不亮,风机不转多属于电源故障,拆开机壳后先检查电源220V输入保险。此保险管熔断说明电路有短路性故障,如振荡功率管(BU406)击穿、整流二极管击穿、电源变压器初级绕组短路、开关电源开关管击穿等。如果开启电源开关后风机会转动,应检查振荡电路板上的二次电源保险是否开路(有机型使用0.5欧姆保险电阻),此保险管一般都加在38V整流后的电源地端。如果保险管已熔断多是振荡功率管击穿(也有瞬间电流过大烧坏保险管换上保险即可工作的)。振荡功率管击穿一般不会殃及其它元件,换上新管即可。BU406耐压400V,功率18W,换新管时要选择直流放大倍数大于50的同型号管子或耐压功率足够的其它NPN中功率管。在维修中也发现有的机型使用大功率管的,这样会更加耐用一些。 N D&[ _ b9Z Y C.` 二次保险完好并且振荡管无损坏,就需通电进行电压检测。为免换能器脱水振荡发热烧裂,必需先脱开换能器一条引线。换能器脱水工作轻则性能变差,重会损坏烧裂。振荡管不要脱开换能器金属框,以免失去散热片过热损坏。首先测量振荡管集电极对保险管(二次地)是否有50V左右的直流电压,有交流38V但没有此电压多是电路板有漏水腐蚀开路的地方。加湿器在水雾环境里工作,电路板遭腐蚀是常有的事。如果有50V电压,则需测量振荡管be结电压。用导线将缺水检测干簧管闭合或缺水探针与电源挂通,此时调整雾量电位器be结电压能在0.6V左右变化。没有此电压说明偏置电路开路,多是电路板上的可调电阻损坏开路或接触不良,此可调电阻的故障率很高。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振荡管be结击穿也会造成无偏置电压,所以确定振荡管良好是进行这一步检查的前提。 在检查并排除上述故障后,可用示波器观察振荡管发射极波形,应有0.65MHZ约20V的振荡波形。在观察过程中把换能器被脱开的引线接触一下原焊点,振荡波形立刻发生变化,频率将谐振在1.7MHZ。如果振荡频率无变化说明换能器失效,与换能器串联的47n耦合电容失效也会造成这种现象。失效的换能器一般表面金属膜已经开裂或剥落,还有的压电陶瓷片已经破碎。外型完好但确已失效的换能器也有。换能器背面有两根引线,外圈与表面一体常用黑线或黄线,要接与电源相连的一点,中心引线常用红线,接偶合电容一点。经上述检修后加水试机能看到换能器表面的水被激起水柱和雾化效果。 有雾但雾小,首先检查换能器是否干净,换能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凝结一层水垢,需拆下换能器进行清理。如清理后出雾仍然很小就是换能器性能不良,需更换换能器。如果手头没有配件,对采用变压器供电的机型可在整流桥后并联一个470Uf/63V的电解电容,以提高电源供电效率而增加雾量。
回答者:钱豫柠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压放大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