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3-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的第一实验小学其步骤如下

【答案】分析:(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U-I图象.(2)由图象找出电路电流为0.20A时的路端电压,然后由P=UI求出电源的输出功率.(3)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然后答题.解答:解:(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作出图象,U-I图象如图所示;(2)由图象可知,电流I=0.20A时,电源输出电压为1.84V,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1.84&0.20W≈0.37W.(3)A、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滑动到最右端,电源短路,存在安全隐患,故A错误;B、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既能保护电路,又能测测出电源的输出功率,故B正确;C、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既能保护电路,又能测测出电源的输出功率,故C正确;D、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并不能测出电路的路端电压,该电路能保证电路安全,但不能测出电源的输出功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1)图象如图所示;(2)0.37;(3)BC.点评: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要掌握描点法作图的方法.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测定某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①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种电阻值很大的电阻丝直径,刻度位置如图1所示,则电阻丝的直径是mm.②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测这种电阻丝的阻值:已知此电阻丝的阻值约为几十kΩ,下面给出的操作步骤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填写相应的字母).旋转选择开关其尖端应对准的欧姆档位是;根据表中指针所示位置,电阻丝的阻值约为Ω.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而后断开两表笔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丝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旋转选择开关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的某一档位d.旋转选择开关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档,并拔出两表笔③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精确测定此电阻丝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电压表V(量程3V,内阻50kΩ)电流表A1(量程200μA,内阻200Ω)电流表A2(量程5mA,内阻20Ω)电流表A3(量程0.6A,内阻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电源E(电源电压为4V)开关S、导线a.在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填字母代号);b.在虚线框中画出测电阻的实验电路;④分别用L、d、RX表示电阻丝的长度、直径和阻值,则电阻率表达式为ρ=.(2)某学习小组的学生利用线圈、强磁铁、光电门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器材,研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在探究线圈感应电动势E&与时间△t的关系时,他们把线圈和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强磁铁和挡光片固定在运动的小车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轨道上运动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会记录下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同时小车上的强磁铁插入线圈中,接在线圈两端的电压传感器记录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E近似看成恒定).调节小车末端的弹簧,小车能够以不同的速度从轨道的最右端弹出.下表是小组同学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一系列感应电动势E和挡光时间△t.
次数测量值
△t/×10-3s
3.42①由实验装置可以看出,实验中每次测量在△t时间内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的距离都相同,这样可以实现控制不变;②为了探究感应电动势E与△t的关系,请你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案.(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为检测一个标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现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滑动变阻器Rx,总电阻约5Ω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6ΩC.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2ΩD.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E.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F.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20ΩG.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H.电键S、导线若干①为了尽可能精确测定Rx的总电阻值,所选电流表为(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填“V1”或“V2”);②请根据实验原理图甲,完成图乙未完成的实物连线,使其成为测量电路;③图丙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所采用的电阻丝的直径,则该电阻丝的直径为mm.(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l、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①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②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若上述测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⑤某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2中作出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0.59④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①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及其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V的交流电C.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D.重物带动纸带运动,接通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列小点,纸带拉出后,立即断开电源②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如图1所示,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O点是第0个点,N点是第n个点.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利用图中数据计算N点速度大小的方法正确的是A.vn=gnT& B.vn=g(n-1)T&& C.n=sn+sn+12T&& D.n=dn+1-dn-12T(2)①有一游标卡尺,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2所示的读数是mm.②多用表的红、黑两个测试笔短头分别插入表盖正负孔中,红表笔应插入插孔.用多用表欧姆挡测量某电阻值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阻值为Ω,若想测量更精确些,选择开关应选欧姆挡位置.(3)某同学准备测量一个约为5kΩ的末知电阻Rx的阻值.他从实验室中找到了下列器材,想利用下列两个电压表来测量该电阻.①电源E:内阻可忽略,电动势约为7V;&&&&&②电压表V1:量程为5V,内阻为R1=6kΩ③电压表V2:量程为10V,内阻为R2=6KΩ;&&&④电压表V3:量程为4V,内阻为R3=1KΩ⑤电压表V4:量程为3V,内阻为R4=1kΩ;&&&&⑥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Ω⑦单刀单掷开关及导线若干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求该实验中电压表的读数应大于其量程的,则选用上述哪两个电压表?分别是和(请在原理图中标出)请在图4的方框中画出这一实验原理图.若用U1和U2分别表示这两电压表的读数(电压大的用U1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量得表示Rx的公式是.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合外力间的关系”,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装置中的打点计时器的实物图如图2所示,该种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V的电(填“交流”或“直流”).(2)在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他测得的a-F图象可能是图3中的(填“甲”“乙”“丙”)(3)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4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0.289①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vF=(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②根据上面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时刻,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线;如图5③由v-t图线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6分)(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若用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样品和酵母菌样品混在一起,已知青霉素会影响固氮茵的生长繁殖,但不影响真菌的生长繁殖.请填空完成分离这两种菌的主要实验步骤:(1)分别配置无氮(或不含氮和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加青霉素(或加青霉素和氮)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B、b备用;(2)分别向A、B培养基接种混有两种茵的样品;(3)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3d~4d;(4)从A、B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株,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5)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3d-4d.【考点】.【分析】1、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根据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而配制的.不同微生物对某些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不同.利用这些特点,我们便可配制出适于某些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2、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解答】解:(1)将微生物进行分离一般采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根据这一原理可将两种微生物分离开来.所以分别配置 无氮(或不含氮和青霉素)的培养基和 &加青霉素(或加青霉素和氮)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B、b备用.(2)分别向A、B培养基接种混有两种茵的样品;(4)为了进一步进行提纯,从A、B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株,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5)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3d-4d.故答案为:(1)无氮(或不含氮和青霉素)&&&&&&& 加青霉素(或加青霉素和氮)(2)混有两种茵的样品(4)a、b培养基(5)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3d-4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培养基.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lyyjg老师 难度:0.60真题:1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当前位置: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顺序是:①按图所示..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
其实验顺序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型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 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同时打开螺旋夹即可观察。试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2)该实验中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4)说明CaO、H2O的能量之和_________Ca(OH)2的能量。(填“>”、“<”或“=”) (5)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月考题
(1)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CaO+H2O===Ca(OH)2 (4)> (5)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顺序是:①按图所示..”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适巾;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2)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品进行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顺序是:①按图所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22968673530837231890913406984168(1)大于&(2)如图所示&(3)甲
解析试题分析:(1)由实验电路图知,电压的测量偏大,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2)描点画图,如图所示(3)甲同学是根据欧姆定律求得的,故甲同学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根据图形的斜率来求,因图像是非线性关系,故斜率不等于电阻值,故乙同学方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先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低压交流电源,然后释放纸带。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点A、C间的距离为,点C、E间的距离为。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交流电的频率为,从释放纸带到打出点C:&(1)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_,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__。若算得的和值很接近,则说明:______________。(2)一般来说,实验中测得的=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1)实验中,该同学先接通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再放开纸带,如图乙是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乙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______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测出相应的加速度a,并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___的关系图像.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对镍铬合金和康铜丝进行探究,a、b、c、d是四种金属丝。①实验小组讨论时,某同学对此电路提出异议,他认为,电路中应该串联一个电流表,只有测出各段金属丝的电阻,才能分析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你认为要不要串联电流表?并简单说明理由。&&&&&&&&&&&&&&&&&&&&&&&&.②几根镍铬合金丝和康铜丝的规格如下表所示:电路图中四种金属丝a、b、c分别为下表中编号为A、B、C的金属丝,则d应选下表中的 &&&&&&&&&(用表中编号D、E、F表示)。&(2)该实验小组探究了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后,想测定某金属丝的电阻率。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长度为L=8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为 &&&&&&&&&&&&&&&&。②按如图丙所示连接好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六组I、U 数据描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系上。由图可求得金属丝电阻R= &&&&&Ω ,该金属丝的电阻率 ρ=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9分)发光晶体二极管是用电器上做指示灯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它两端的电压UD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UD / V00.40.81.21.62.02.42.62.83.0I/mA00.92.34.36.813.019.024.025.837.0(1)在图乙中的虚线内画出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所用的实验器材有:量程为5V的电压表V,其内阻约为10kΩ;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mA,内阻约为100Ω;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开关S;导线若干。(2)在图丙中的方格纸上用描点法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由此判断,该二极管的电阻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3)已知该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7V,现用6V稳压电源供电,需要串联一个电阻R才能使二极管工作在最佳状态,试运用伏安特性曲线计算R的阻值为&&&&&&&&Ω(取整数)。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12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圆柱体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部分实验步骤如下:(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所示,可知其直径为______mm;(2)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出此圆柱体的阻值时,选择开关位置时×1档位时,操作步骤正确,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Ω;(3)为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量程为300mA,内阻为2Ω)电流表(量程为150mA,内阻约为10Ω)电压表(量程1V,内阻为1000Ω)&&电压表(量程15V,内阻为3000Ω)定值电阻(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Ω)电源(电动势约为4,内阻约为1Ω) &开关、导线若干.现设计实验电路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测量电路(未画出) ①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或”),电流表应选_______(填“或”) ②实验测得,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则待测阻值的阻值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把多用电表作为电源,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1挡,现用伏安法测其电动势E和内电阻r,如下图甲(已连接了部分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流是从&&&&&流入多用电表,(选填红表笔、黑表笔)②完成实物图连接,要求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右端时,其使用电阻值最大,③在图甲的n表笔属于哪种表笔&&&&.(选填红表笔、黑表笔)④闭合电键,测量出电流表、电压表多组数据。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作出U—I图线,由此求得待测得电动势E=&&&V,内电阻r=&&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沙摆(视为单摆)测量斜面上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1)测量沙摆周期时,为减小误差,应取沙摆运动到___(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作为计时起点;(2)某同学用秒表计下n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s;(3)在沙摆振动时,将一木板从斜面上滑下,沙摆漏下的沙在木板上形成如图丙所示形状。测得沙摆周期为T,AB=s1,BC=s2,则木板加速度a=___(用s1, s2,T表示)。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①&&&&&&&;②&&&&&&&。(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 让质量为1kg的重锤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是50 Hz的交变电源,纸带打点如下图所示.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O、A间有点未画出),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根据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速度vB=&&&&&&&,重锤动能EkB=&&&&&&&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是一实验小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