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五氨一水化合铬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

当前位置: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NH3·H2O==AlO2-+4NH4++2H2O B.足量铜与含1 mol溶质的浓硫酸反应,可生成0.5 mol SO2 C.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D.15.6 g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204×102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主要考查你对&&一次电池,过氧化钠,铝盐(铝离子),单质铜&&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一次电池过氧化钠铝盐(铝离子)单质铜
化学电源化学电源是能够实际应用的原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几大类。 一次电池:
&(1)普通锌锰干电池构造简单,价格便宜,但放电时间短,放电后电压下降较快。负极:正极:总反应式:(2)碱性锌锰电池比普通锌锰干电池性能优越,比能量和可储存时间均有提高,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负极是正极是电解质是负极:正极: 总反应式:(3)锂电池用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止极,电解质溶液由四氯化铝锂溶解在亚硫酰氯组成。负极:正极:总反应式:(4)锌银电池负极是Zn,正极是,电解质是KOH。负极:正极:总反应式: 这种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宜小电流连续放电,常制成纽扣式微型电池,广泛用于电子手表、照相机、计算器和其他微型电子仪器。过氧化钠(Na2O2)的基本性质:
淡黄色固体,较稳定,可用作供氧剂、漂白剂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 O2 (3)与HCl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 O2↑ 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
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2.Na2O2与CO2、H2O(g)反应的重要关系 (1)气体体积差的关系 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体积差 ①&&&&&&&&&&&&&&&&&&&&2&&&&&&&&&&&&&&&&&&&&&&&&&&&&&&& 1&&&&&&&& ΔV=12Na2O2+2H2O(g)===4NaOH+O2 气体体积差 ②&&&&&&&&&&&&&&&&&&&2&&&&&&&&&&&& &&&&&&&&&&&&&&&&&&& 1&&&&&&& ΔV=1 由此可见,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即为生成氧气的量。(2)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首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g)反应。 (3)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就转移2mol电子。(4)固体质量变化关系①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计算所以,有ag通式符合(CO)m(H2)n(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g。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特别提醒:
(1)用脱脂棉包裹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仅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 (2)Na2O2与H2O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方法技巧:Na2O与Na2O2的结构与性质
(1)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2)等物质的量的Na2O与Na2O2分别于等量且足量的H2O反应,所得溶液的成分浓度相同铝盐:
铝盐是指正三价铝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一般来说呈白色或无色晶体,溶于水,个别不溶于水。常用的铝盐主要有三氯化铝、硫酸铝和明矾。(1)与碱反应:Al3++3OH-(少量)==Al(OH)3↓& Al3++4OH-(过量)== AlO2-+2H2O (2)Al3++3AlO2-+6H2O==4Al(OH)3↓ 铝盐的性质:
Al3+易水解,显酸性Al3++3H2O==Al(OH)3+3H+(1)与碱反应:Al3++3OH-(少量)==Al(OH)3↓&& &&&&&&&&&&&&&&&&&&&&&&& &Al3++4OH-(过量)==AlO2-+2H2O (2)易发生双水解:Al3++3AlO2-+6H2O==4Al(OH)3↓ 铝盐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沉淀的计算反应关系如下:(1)Al3++3OH-==Al(OH)3(生成沉淀)(2)Al(OH)3+OH-==AlO2-+2H2O(沉淀溶解)(3)Al3++4OH-==AlO2-+2H2O(生成沉淀,又恰好溶解) 分析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所得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l3+)、n(OH-)的关系为:当≤3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n(OH-)当≥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0当3&&4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4n(Al3+)-n(OH-)2、有关Al(OH)3的图像分析①向溶液中滴加溶液O~A段: A~B段: ②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 O~A段: A~B段: ③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A. 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B. 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所示 分析得: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中。 ④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酸O~A段:O~B段:⑤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 O~A段: A~B段: “铝三角”关系: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3++4OH-===AlO2-+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AlO2-+H++H2O===Al(OH)3↓AlO2-+4H+===Al3++2H2O典型例题解析:
在50mLb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mLamol·L-1NaOH溶液。(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当a、b满足________条件时,无沉淀产生。(3)当a、b满足________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依题意知,在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如下两个反应发生: AlCl3+3NaOH===Al(OH)3↓+3NaCl&&&&&& ①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②根据以上两反应可以看出: (1)当a≤3b时,只发生第一个反应,此时NaOH不足量,产生沉淀的量取决于NaOH。3n[Al(OH)3]=n(NaOH)?。所以答案为0.05a/3mol。(2)如果无沉淀生成,Al元素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 n(AlCl3)∶n(NaOH)≤1∶4,即a∶b≥4∶1,所以答案为a≥4b。 (3)此种情况应当是两个反应均发生,铝元素以Al(OH)3和AlO2-两种形式存在。符合关系:即,整理得:3b&a&4b或。
求沉淀的量的方法很多。解法一:联立方程法。设反应①中,AlCl3物质的量为x,则Al(OH)3为x,NaOH为3x。反应②中AlCl3物质的量为y,NaOH为4y。            解得x=(0.2b-0.05a)mol=0.05(4b-a)mol。 m[Al(OH)3]=78g·mol-1×0.05(4b-a)mol=3.9(4b-a)g。解法二:守恒法。此种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有Na+、Cl-、AlO2-。    n(AlO2-)=n(Na+)-n(Cl-)=0.05amol-0.05×3bmol。    n[Al(OH)3]=n(Al3+)总-n(AlO2-)=0.05bmol-(0.05amol-0.15bmol)=(0.2b-0.05a)mol=0.05(4b-a)mol。    m[Al(OH)3]=78g·mol-1×0.05(4b-a)mol =3.9(4b-a)g。    【答案】 铜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铜的原子序数29,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B族。(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导电导热性能很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铜属于重金属、有色金属、常见金属,不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 铜常见的化合价为+1价和+2价①在加热条件下,铜可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反应。一般来说,遇到氧化性较弱的非金属,铜显较低化合价;遇到氧化性较强的非金属,铜显较高化合价。例如: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等)生成+2价铜的化合物。如:Cu+Cl2CuCl2&&&&&&&&&&2Cu+O22CuO②铜与酸反应:铜只能被氧化性酸中的中心元素氧化。例如:③铜与盐溶液反应:Cu+2AgClCuCl2+2Ag&铜与铁的对比:
从金属活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可知,金属铁的金属活性比铜强,所以单质Fe可以从Cu的溶液中还原出单质来,例如:&Fe+CuCl2FeCl2+Cu即Fe的还原性强于Cu铜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2Cu+O2+2H2SO4(稀)2CuSO4+2H2O注意:从金属活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可知,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但是在有氧气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 铜与铜的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图:铜的制备和精炼:
(1)工业炼铜法:CuO+COCu+CO2(2)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3)高温炼铜:工业上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粗铜):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备注:粗铜中铜的的含量为99.5%-99.7%,主要含有Ag、Zn、Au等杂质,粗铜通过电解精炼可得到纯度达99.95%-99.98%的铜,原理为用粗铜作阳极,失去电子变为Cu2+,用纯铜棒作阴极即可得精铜。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349434487021177338798320889992505写化学式 :1酸 2碱 3盐 4钾盐 5碳酸盐 6硝酸盐 7铵盐 8氯化物 9钠盐 10硫酸盐_百度知道
写化学式 :1酸 2碱 3盐 4钾盐 5碳酸盐 6硝酸盐 7铵盐 8氯化物 9钠盐 10硫酸盐
提问者采纳
H3PO42碱 KOH
Al(OH)33盐 NaCl
AgNO34钾盐 KCl
K2CO35碳酸盐 CaCO3
BaCO36硝酸盐 KNO3
Al(NO3)37铵盐 NH4NO3
NH4HCO38氯化物 NaCl
FeCl29钠盐
NaHCO310硫酸盐 K2SO4
提问者评价
O(∩_∩)O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2条回答
H2SO4NaOHNaClK2SO4K2CO3KNO3NH4NO3KClNaNO3K2SO4
酸 ,碱,盐无固定化学式。钾盐无固定,矿产名称kcl,又叫氯化钾。碳酸盐无固定,可分正盐 M2CO3和酸式盐 MHCO3(M为金属)两类。硝酸盐无固定,由金属离子(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MNO3,铵盐无固定,氨与酸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NH4酸根离子团。氯化物就是盐酸盐,无固定,Mcl,当然M是金属。钠盐无固定,NA酸根离子。硫酸盐无固定,MSO4,M为金属。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根据常用仪器回答;可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结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分析解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不需加热,选择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若火焰不熄灭,则二氧化碳的量不够,可能是装置漏气;从加快反应进行的角度来分析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根据氨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解答;根据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操作回答;氨气溶于水后呈碱性,与酸可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解:根据常用仪器可知该仪器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也不需加热,可选择相同的装置;故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故答案为:;若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则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火焰就不会熄灭;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造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合理均可);将鸡蛋壳捣碎后增大了鸡蛋壳与盐酸接触的面积,使反应的速度加快;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从集气瓶中拿出,盖上玻璃片,再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将导管从集气瓶中拿出,盖上玻璃片;熄灭酒精灯;氨气溶于水后呈碱性,与酸可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
本题考查学生对气体制取装置的掌握,并明确反应原理与选择装置的关系等知识,考查知识综合,全面,能较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
961@@3@@@@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77@@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11@@Chemistry@@Junior@@$111@@2@@@@质量守恒定律@@@@@@16@@Chemistry@@Junior@@$16@@1@@@@物质的化学变化@@@@@@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961@@99@@13@@2##@@16@@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羿晟斋化学工作室某成员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小写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textcircled{1}如果选用的制取{{O}_{2}}的装置也可用于制取C{{O}_{2}},则该套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textcircled{2}Mn{{O}_{2}}可以连续反应使用,在该反应中起___作用.(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4)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___.(5)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___.(6)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_{3}}).常温下N{{H}_{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后呈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_{4}}Cl+Ca{{(OH)}_{2}}\xrightarrow{
}CaC{{l}_{2}}+2N{{H}_{3}}↑+2{{H}_{2}}O\textcircled{1}制取并收集N{{H}_{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textcircled{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时必须先___再___.\textcircled{3}干燥N{{H}_{3}}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填序号)A.固体氢氧化钠当前位置: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NH3oH2O=AlO2-+4NH4++2H2OB.足量铜与含1&mol溶质的浓硫酸反应,可生成0.5&mol&SO2C.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D.15.6&g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3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顺义区二模
A、氨水属于弱碱,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只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参加反应的硫酸小于1mol,故生成&SO2小于0.5&mol,故B错误;C、碱性锌锰电池Zn极为负极,MnO2为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D、15.6&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5.6g78g/mol=0.2mol,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起氧化剂与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起还原剂作用的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0.2mol×12×2×1×6.02×1023mol-1=1.204×1023,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主要考查你对&&离子方程式,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离子方程式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原电池: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1)装置图:(2)原理图:3.实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构成前提: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电极反应: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流出电子正极:得到电子;氧化反应;流入电子6.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级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两级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⑤X极增重或减重: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正极)放电,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极为负极。 ⑥X极有气泡冒出:发生可析出氢气的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 ⑦X极负极pH变化: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发生反应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X极附近的pH增大,说明X极为正极。&原电池中的电荷流动:
在外电路(电解质溶液以外),电子(负电荷)由负极经导线(包括电流表和其他用电器)流向正极,使负极呈正电性趋势、正极呈负电性趋势。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向正极移动,阴离子 (带负电荷)向负极移动。这样形成了电荷持续定向流动,电性趋向平衡的闭合电路。 电解池:(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且在阴、阳极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装置:电解池(电解槽) (3)特点: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条件:①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③形成闭合回路 (4)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SO42-&NO3-&F- 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5)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消耗H+),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值增大;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③若阴极上有H2,阳极上有O2,且(相当于电解水),则有三种情况:a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值不变;b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值变小;c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值变大;④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溶液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2全部电解完,pH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 (6)电解反应类型:从参加反应的物质来分电解反应可分成五类: ①H2O型:实质是电解水。如电解硝酸钠、氢氧化钠、硫酸等溶液。 ②溶质型:溶质所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如电解氯化铜、溴化氢等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型:电解产物是金属、氧气与酸。如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单质铜、氧气和硫酸,电解硝酸银溶液时生成单质银、氧气和硝酸。 ④氯化钠溶液型:电解产物是非金属单质、氢气与碱。如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电解溴化钾溶液时生成溴单质、氢气和氢氧化钾。 ⑤电镀型:镀层金属作阳极,阳极反应是:M-ne-=Mn+,镀件作阴极,阴极反应是:Mn++ne-=M。(电解精炼与电镀,实质上是相同的)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货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0562388469378989371805371589348714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____.(3)由无水MgCl2电解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Mg+Cl2↑.(4)电解无水MgCl2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与下列哪个过程相同____A.给蓄电池充电B.水力发电C.用电热水器烧开水D.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5)已知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从氯化镁溶液中取得氯化镁晶体,应选择____结晶方式.(选填“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乐乐题库
& 盐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习题详情
69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5.5%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熟石灰&,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Mg(OH)2&.(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过滤&.(3)由无水MgCl2电解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4)电解无水MgCl2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与下列哪个过程相同A&A.给蓄电池充电&&&&B.水力发电&&&&C.用电热水器烧开水&&&D.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5)已知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从氯化镁溶液中取得氯化镁晶体,应选择降低温度&结晶方式.(选填“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是氢氧化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分析加的试剂A.(2)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操作①(3)根据电解MgCl2制取Mg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4)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回答;(5)根据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晶的方法.
解:(1)由题意可知,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是氢氧化镁,化学式是Mg(OH)2 ;海水中含有氯化镁,要将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则加入的试剂A可能是熟石灰.(2)在操作①中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用到的操作是过滤.(3)电解MgCl2得到了Mg和Cl2,反应的方程式:MgCl2&通电&.2↑.(4)在电解无水MgCl2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5)由于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氯化镁溶液中取得氯化镁晶体,应选择降低温度结晶的方法.故答为:(1)熟石灰,Mg(OH)2;(2)过滤;(3)MgCl2&通电&.2↑;(4)A;(5)降低温度.
本题考查对海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有MgCl2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____...”主要考察你对“盐的化学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盐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几点:1.某些盐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该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例如,CuSO4+Fe=FeSO4+Cu、3CuSO4+2Al=Al2(SO4)3+3Cu、2AgNO3+Cu=Cu(NO3)2+2Ag.2.某些盐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AgNO3+HCl=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HNO3.有时生成的新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3.某些盐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Na2SO4+Cu(OH)2↓(蓝色沉淀)、FeCl3+3NaOH=3NaCl+Fe(OH)3↓(红褐色沉淀).4.盐能与盐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例如,NaCl+AgNO3=AgCl↓+NaNO3、CuSO4+BaCl2=BaSO4↓+CuCl2.5.某些盐受热分解;例如,2KClO3MnO2?△2KCl+3O2↑、2KMnO4△? K2MnO4+MnO2+O2↑、CaCO3高温?CaO+CO2↑、2NaHCO3△?Na2CO3+CO2↑+H2O.【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盐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酸(或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推断和鉴别、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用盐的用途、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盐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盐的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考查,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不同盐的溶液里,含有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不尽相同,所以盐没有必然的相似化学性质.但是,组成中具有相同成分的少部分盐,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2.某些盐和某些金属的反应与否,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判断(切记:“前置后,盐可溶,钾、钙、钠不能够”);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或特点)来进行.3.某些盐和酸(或碱、盐)的反应与否,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或实质、特点)来进行.4.某些盐的分解,可以联系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反应原理,来理解和识记相关的化学反应即可.5.根据碳酸盐(即含有碳酸根的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结合反应速度的快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反应太快,常被用作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和生成物的溶解性(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上,使反应慢且不连续,甚至会中断),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为好.
与“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____...”相似的题目:
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用盐酸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有石灰石:CaCO3+2HCl═CaCl2+CO2↑+H2O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在实验室中用碳燃烧制取二氧化碳:C+O2&点燃&.2用熟石灰除去NaOH中的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洪源同学用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为了验证反应①,洪源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2)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A.Na2CO3   B.HCl   C.FeCl3&&&&&&D.Ba(NO)2(3)郑老师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盛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瓶盖未盖严,已有部分固体变质,其在空气中变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洪源同学帮郑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先用该固体配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进行&&&&操作,就得到了所需的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4)洪源利用郑老师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了以上碱的性质的相关实验,为了处理实验后的废液,需要知道废液的酸碱度,洪源的操作是&&&&.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Ⅰ.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段:&&&&&CuO+H2O;CD段:&&&&&CuO+CO2↑;(5)通过计算可得:a:b=&&&&.(请写出计算过程)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2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3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2某学生在报刊上看到:孔雀石(主要成份为Cu2(OH)2CO3,假设其它成份不参加反应)在熊熊燃烧的木碳上灼烧后,灰烬中有红色固体生成.他想在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来验证此现象,将少量孔雀石和木碳粉放入试管,然后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试管内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少写两个)&&&&&2CuO+H2O+CO2↑;&&&&&2Cu+CO2↑.②实验结束取出导气管后,空气往往会进入试管使红色物质又被氧化.为防止空气进入,对此装置可以改进的措施为&&&&③请你猜想一下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有害气体是&&&&,为防止它污染环境一般用&&&&方法进行处理.
3现有一块北方盐湖结晶析出的白色晶体,可能有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证明其成份,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为&&&&①加水溶解&&②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③加入足量硝酸&&④加入硝酸银溶液.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____.(3)由无水MgCl2电解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Mg+Cl2↑.(4)电解无水MgCl2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与下列哪个过程相同____A.给蓄电池充电B.水力发电C.用电热水器烧开水D.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5)已知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从氯化镁溶液中取得氯化镁晶体,应选择____结晶方式.(选填“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图1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选用____,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2)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操作①为____.(3)由无水MgCl2电解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Mg+Cl2↑.(4)电解无水MgCl2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与下列哪个过程相同____A.给蓄电池充电B.水力发电C.用电热水器烧开水D.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5)已知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从氯化镁溶液中取得氯化镁晶体,应选择____结晶方式.(选填“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化铜化学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