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直这样靠着你慢慢而死的话那也是此生无憾了是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哪一集

为什么黄蓉的性格在《神雕侠侣》中变得不可爱而且很世俗了?
这点很让读者失望!
按投票排序
127 个回答
主要是视角变了,如果《射雕英雄传》以女主华筝的视角展开,肯定有不少读者认为黄蓉是个工于心计的世故女人啊。
当你跟《射雕》里黄蓉一样十六岁的时候,你是孩子。你会抱怨爸妈独裁,不给你信任,不给你自由。因为这时你是十六的黄蓉,你会在心里想,我以后定会是天下最开明的父母。当你的儿女十六岁,他们也会抱怨他们的父母独裁,不给他们信任,不给他们自由。这时你是家长。但你仍是黄蓉,《神雕侠侣》里当妈的黄蓉。人的一生好长,什么都在变,什么又都没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高度,看着这些事这些人。变了吗?没变。没变吗?变了。
我不认为黄蓉的性格到了《神雕》中变得不可爱和世俗了。黄蓉是金庸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人物,相比起众多片段性的人物来说,她的跨度很长,形象立体而完整,有优点有缺点,更重要的是,从少女到中年,她既有成长,也前后连贯,性格始终如一。这个女子聪明极了也可爱极了,她对爱情坚贞如一,她对爱人倾心相伴,她对儿女全心爱护,她不吝惜夸奖别人,也从来都勇于自省。如果说在《射雕》中,她只是一个聪明美貌专情的小姑娘,那在《神雕》堪称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女侠。先摘几句黄蓉在《神雕》里掷地有声的对白:黄蓉点点头,笑道:"这一回是我走了眼,过儿人品武功都好,我也是 欢喜得紧呢。 ”但黄蓉见金轮法王招数厉害,杨、龙二人出尽全力,仍是难以招架,……心想:"他舍命救我,我岂能只图自身,舍之而去?"黄蓉对襄儿道:“不说郭、杨两家三世相交,便是过儿自已,他曾数次相救你爹爹、妈妈、姊姊和你,今日又为襄阳立了这等大功,虽说咱们于他小有恩惠,但实不足以相报其万一”黄蓉道:"你总是说自己不成。靖哥哥,普天下男子之中,真没第二个胜得过你呢。" "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夫妻,大半生心血都花在 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我想很多人不喜欢《神雕》里的黄蓉,原因有二,一是她对杨过的态度,二是她对郭芙的态度。大概很多人觉得神雕里的黄蓉不可爱,也是因为这两点。关于郭芙就不说了,一个从小没有母亲的姑娘年纪轻轻做了母亲,对女儿娇惯一点,是很正常的,当然郭大小姐的脾气有点过了,也是剧情需要。细说黄蓉与杨过。回想《射雕》里,杨康认贼作父,在临安企图刺杀郭靖,在桃花岛与欧阳锋合谋杀害郭靖师父们,诬陷黄药师,还谎报洪七公死讯,冒充丐帮帮主,最后杨康之死还是因为被黄蓉揭穿诡计后主动袭击黄蓉,黄蓉讨厌他,再正常不过了。再看杨康的儿子杨过,没有父亲、母亲早亡,从小缺乏家教,过上了流浪+偷鸡摸狗的日子,颇有点邪气,很聪明,但性格比较偏激,加上他对自己父亲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又认了欧阳锋这个义父。黄蓉对他有猜忌有怀疑,也算人之常情吧。况且,作为读者,我们是知道杨过的身世、杨过的心理活动的,杨过的成长道路的,但是黄蓉是不知道的。其实《射雕》里蓉儿性格的延续就应该是这样的吧,除了对自己的爹、对她的靖哥哥、对洪七公,对其他人黄蓉总不是毫无保留的,只不过,一来《射雕》里黄蓉是个美貌机灵有主角光环的姑娘,二来《神雕》里杨过是个聪明可怜有主角光环的帅哥,所以即使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任性的,或者偏激的,大家都更容易原谅,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神雕》里年华不在、变成了母亲和长辈的黄蓉。其实,黄蓉是很讲道理的,她也善于发现别人的好,当她发现杨过的好,她是极愿意相信和欣赏的,比如《神雕》里:第十二回 英雄大宴
黄蓉见他神色惊疑不定,拉着他手,叫他坐在身边,柔声道:"过儿,你有很多事,我都 不明白,若是问你,料你也不肯说。不过这个我也不怪你。我年幼之时,性儿也是极其怪 僻,全亏得你郭伯伯处处容让。"说到这,轻轻叹了口气,嘴角边现出微笑,想起了自己少年时淘气之事,又道:"我不传你武功,本意是为你好,那知反累你吃了许多苦头。你郭伯伯爱我惜我,这份恩情,我自然要尽力报答,他对你有个极大的心愿,望你将来成 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我定当尽力助你学好,以成全他的心愿。过儿,你也千万别让他灰心,好不好?"
杨过从未听黄蓉如此温柔诚恳的对自己说话,只见她眼中充满着怜爱之情,不由得大是感动,胸口热血上涌,不禁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黄蓉抚着他的头发,柔声说道:"过儿,我甚么也不用瞒你。我以前不喜欢你爹爹,因此一直也不喜欢你。但从今后,我一定好好待你,等我身子复了原,我便把全身武功都 传给你。郭伯伯也说过要传你武功。"
杨过更是难过,越哭越响,抽抽噎噎的道:"郭伯母,很多事我瞒着你,我……我……我都跟你说。"黄蓉抚着他头发,说道:"今日我很倦,过几天再说不迟,你只要做个好孩子,我就喜欢啦。待会开丐帮大会,你也来瞧瞧罢。"杨过心想洪七公逝世这等大事,自须在大会中明言,擦着眼泪不住点头。   二人在大树下这一席话,都是真情流露,将从前相互不满之情,豁然消解。说到后来,杨过竟然破涕为笑,又想到郭靖言语中对自己的期望与厚意,自与小龙女分别以来首次感到这般温暖。每次重读《神雕》到这一段,都觉得很感人,越是聪明的、有保留的人表露真情,越是让我感动。还有这两段:
郭靖向黄蓉笑道:"你起初担心过儿人品不正,又怕他武功不济,难及芙儿,现下总没话 说了罢?他为中原英雄立了这等大功,别说并无甚么过失,就算有何莽撞,做错了事,那 也是过不及功了。"黄蓉点点头,笑道:"这一回是我走了眼,过儿人品武功都好,我也是 欢喜得紧呢。“
但黄蓉见金轮法王招数厉害,杨、龙二人出尽全力,仍是难以招架,此刻胡闹歪打,尚 可挡得一挡,若是给他找到破绽,猛下毒手,这两个少年男女那还有性命?心想:"他舍命救我,我岂能只图自身,舍之而去?"站在楼头,悄立观战。武氏兄弟却连声催促:"师娘,咱们先走罢,你身子不适,须得保重。"黄蓉初时不理,听他们催得紧了,怒道: "为人不讲『侠义』二字,练武有何用处?活在世上又有何用处?这姓杨的强过你们百倍 。哼,你兄弟俩好好想一想罢。"始终觉得,黄蓉是了解杨过的,而且是越来越了解杨过的。当然这是因为黄蓉很聪明,当她慢慢地接受了杨过之后,对他的揣测和相信是自然的。纵然有"偶尔又疑心他起来",也是及时自省的。比如下面这几段:
但黄蓉心中,却在想另一件事。她在想象杨过当时如何和李莫愁及金轮法王恶斗,出 力保护郭襄,自己和郭芙却错怪了他,以至郭芙斩断了他一条手臂。她内心深感歉仄,自 怨自艾:"唉,过儿救过靖哥哥,救过我,救过芙儿,这次又救了襄儿……但我心中先入 为主,想到他作恶多端的父亲,总以为有其父必有其子,从来就信不过他……便是偶尔对 他好一阵,不久又疑心他起来。蓉儿啊蓉儿,你枉然自负聪明,说到推心置腹,忠厚待人 ,那里及得上靖哥哥的万一。"
 黄蓉叹道:"你和杨大哥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居然还不懂得他的脾气!他从来心高气傲 ,受不得半点折辱,突然给你斩断一臂,要伤你性命,有所不忍,但如就此罢休,又是不 甘。这才抱了你妹子去,叫咱们担心忧急。过的一些时日,他气消了,自会把你妹子送回 。你懂了吗?你冤枉他偷你妹子,他索性便偷给你瞧瞧!"
 黄蓉幽幽叹了口气,说道:"初时我还会错了意,还道他和你结识,实蓄歹念。唉,说 到诚信知人我实是远远不及你爹。你杨大哥今晚干这三件大事,别说他绝无邪念,纵是不 安好心,咱们受惠非浅,也是感激不尽。"郭襄奇道:"妈,杨大哥怎会不安好心?他有甚 么邪念?"黄蓉道:"我起初想错了,只道他深恨咱们郭家,因此要在你身上复仇。"
黄蓉道:"不说郭、杨两家三世相交,便是过儿自已,他曾数次相救你爹爹、妈妈、姊姊和你,今日又为襄阳立了这等大功,虽说咱们于他小有恩惠,但实不足以相报其万一。唉,过儿一生孤苦,他活到三十多岁,真正快活的日子实在没有几天。"再说说《神雕》中的黄蓉给我感动最深的点,其实还是她与郭靖的感情以及那种为国为民的侠义情怀。还记得射雕的结尾咩:(靖蓉)两人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这真是一句无比欣慰又无比伤感的结尾啊,还是那样,王子公主并没有隐居在森林尽头的城堡中每天画眉毛养蜜蜂放风筝看日落……陈家洛袁承志大事不成便远走西域或者南洋,众英雄也都随着隐居,更不用说那些一对一对的神仙眷侣了。靖蓉二人真的是金庸小说中最难得的境界,或许其它人的故事都无法再继续,小龙女和杨过没法再上演更动人的生死离别重逢,任盈盈和令狐冲也再没有携手并肩揭开什么阴谋,张无忌和赵敏再没有互相tx互相争斗却又互相挂念,段誉王语嫣真的成了一对不知道他们每天还能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共同语言。为了追求安宁、幸福而隐居无可厚非,但主动入世为国为民,岂非更加高尚。现在回想一下《射雕》,当时的黄蓉并不让我觉得有如此大义,她不喜杨康,也并不一定就是因为他认贼作父背叛国家。当郭靖放弃辞金刀驸马却改为请求大汗免去屠城,对黄蓉是个不小的打击。蓉儿终须知道,在她靖哥哥的心里面,还有其它的东西比她的爱情更重要。如为华筝,是为了守诺;如为百姓,是为了仁义;如为师父大仇,那是为了孝忠。而他们的爱情,却未必排得到前三。读射雕的时候,我是有些许气愤郭靖的,以至于一直不够喜欢他,但是到了《神雕》,这种感觉却完全消失了。《神雕》中的郭靖,已经远远不是当年那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了,而神雕中的黄蓉,也早就不再是那个单纯聪敏伶俐的小妖女了,黄蓉的成长或许比郭靖还要多,堪称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女侠。对百姓苍生的关切,是为仁;对朋友下属的关照,是为义;对人揣事的准确,是为智;对困难艰险的机略,面对生死的坦然,是为勇。 第二十一回 襄阳鏖兵
黄蓉握着丈夫的手,将他手背轻轻在自己面颊上摩擦,低声道:"靖哥哥,咱们这第二个孩子,你给取个名字。"郭靖笑道:"你明知我不成,又来取笑我啦。"黄蓉道:"你总是说自己不成。靖哥哥,普天下男子之中,真没第二个胜得过你呢。"这两句话说得意深挚,极是恳切。  郭靖俯下头来,在爱妻脸上轻轻一吻,道:"若是男孩,咱们叫他作郭破虏,若是女孩呢?"想了一会,摇头笑道:"我想不出,你给取个名字罢。"黄蓉道:"丘处机道长给你取这个『靖』字,是叫你不忘靖康之耻。现下金国方灭,蒙古铁蹄又压境而来,孩子是在襄阳生的,就让她叫作郭襄,好使她日后记得,自己是生于这兵荒马乱的围城之中。"第二十二回 危城女婴
黄蓉道:"好,此事只有你知我知,可千万不能走漏,连过儿也不能说给他知道,否则便不灵了。"小龙女连声答应。黄蓉道:"明日你和过儿联手保护郭大爷,待危机一过,我便将我首级给你,让过儿骑了汗血宝马,赶去换那绝情丹便是。"  小龙女一怔,问道:"你说甚么?"黄蓉柔声道:"你爱过儿,胜于自己的性命,是不是?只要他平安无恙,你自己便死了也是快乐的,是不是?"小龙女点头道:"是啊,你怎知道?"黄蓉淡淡一笑,道:"只因我爱自己丈夫也是如你这般。你没孩儿,不知做母亲的心爱子女,不逊于夫妻情义。我只求你保护我丈夫女儿平安,别的我还希罕甚么?"  小龙女沉吟不答。黄蓉又道:"若非你与过儿联手,便不能打退金轮法王。过儿曾数次舍命救我夫妇,我便一次也救他不得?那汗血宝马日行千里,一到三日,便能赶到绝情谷。我跟你说,那裘千丈与过儿的父亲全是我一人所伤,跟郭大爷绝无干系。裘千尺见了我的首级,纵然心犹未足,也不能不将解药给了过儿。此后二人如能为国出力,为民御敌,那自然最好,否则便在深山幽谷中避世隐居,我也是一般感激。"…………
  忽听十余丈外屋顶上一人纵声长笑,跟着铮铮两声大响,金铁交鸣,正是金轮法王到了。   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这段,大约是最出名,也是最感人的段落吧。这一句四个要紧,真是掷地有声如雷贯耳,这一刻真正感觉到靖蓉二人融为一体,因为共同的信仰,因为共同的事业,因为共同的生死。感人至深。还有下面这一段,真是一种升华。或许最初黄蓉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郭靖的感染,但慢慢地,这种伟大的精神却在她一个女子身上得到了更深刻的发挥。黄蓉对郭靖的支持,是不加保留的,而又不是小昭、双儿那样的跟随,黄蓉始终尽己所能,却又毫不露锋芒不抢丈夫风头。小事上为丈夫细心打点安排,大事上忠实地遵循郭靖所坚守的原则,发自内心处之自然。每每读一段,真是震撼极了。龙杨二人在对敌时,也会有"咱二人今天一齐死了也是快活"这样的想法,却远远不是这个境界了。 第三十九回 大战襄阳
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黄蓉站在他的身旁,眼见半爿天布满红霞,景色瑰丽伦, 城下敌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再看郭靖时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 由得充满了说不尽的爱慕眷恋之意。他夫妻相爱,久而弥笃,今日强敌压境,是否能再度 将之击退,谁都难以逆料。黄蓉心想:"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夫妻,大半生心血都花在 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一瞥眼, 见郭靖左须上又多了几茎白发,不禁微生怜惜之心:"敌兵猛攻一次,靖哥哥便多了几十 根白发。“
我身边也有许多金庸迷说她在第二部变得不那么可爱,细究起来都是说她对杨过不好。
她对杨过不好这点,我认为这跟金老爷子爱修订分不开。在最早一版的射雕英雄传里,杨康要比现在渣得多。那一版里杨过并不是杨康和穆念慈的孩子,而是杨康强奸了一个采桑女秦南琴后生下的孩子。然后穆念慈好像还因此而死(关于穆念慈的归宿我实在记不清楚了,依稀记得是这样,希望有筒子补充)。所以郭靖给他取名杨过,最早的意思是,他的诞生本来就是个错。
所以神雕侠侣中,郭靖爱护杨过,除了他个性包容之外,也因为他是自己义弟的孩子。而对于与穆念慈交好的黄蓉来说,这个孩子既是人渣杨康的孩子,又是她穆姐姐情敌秦南琴的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她两个仇人的孩子。就黄蓉本身的性格来说,虽然不至于拿仇人的孩子出气,但也没有任何旧情可故念。所以神雕中黄蓉对杨过的态度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仇人之子她没亲自动手算不错了,自然不会为了仇人的儿子去惩罚女儿。所以好像当时神雕出来后大家对黄蓉表现也没有异议。
后来金庸对作品进行了修订,射雕里杨康不再那么十恶不赦,对养父的养育之情可以理解,在感情上更是变得比较专一。并且直接删去秦南琴这个人,把她的性格和穆念慈合二为一,杨过变成了穆念慈的儿子。但是神雕的情节没有修订,所以黄蓉被割裂了,变成现在这个不通人情样子。大家觉得就算看在穆念慈的份上她对杨过也不该那么苛刻,后来包庇自己女儿更是是非不分。唉,这就是修订得害处。
黄蓉从来都是对他的靖哥哥可爱
人生就是如此。既然题主能问这个问题,我就先假设题主未婚,年龄不大。金庸先生的小说充满着浪漫的写实主义。浪漫是表,写实是里。当小孩子还小的时候,什么是孩子眼里的最爱,当然是陪他玩,给他玩具,送他棒棒糖的人。黄蓉和郭靖婚前恋爱的时间,离十八年之约尚有时日,本未成年,一个在大漠,一个在孤岛,更是懵懂不知世事。小孩子之间,好玩的马儿送朋友,好吃的酒席一块吃,一起闯荡江湖。这哪是成年人之间的事情,分明就是小孩子之间的玩耍嘛。所以,你觉得可爱,你觉得不世俗。是啊,小孩子的懵懵懂懂,小孩子的纯洁友情,那个人会觉得不令人羡慕,令人爱叹。一晃多年过去。郭靖变成郭大侠,黄蓉成了郭夫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也看你如何理解了,如果你一定要认为哪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情谊永不变,那婚姻当然是坟墓了。但是如果,你心智成熟,理解人生,婚姻的价值就可另当别论了。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黄蓉生子生女,相夫教子。生活琐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邻里相处,这些事情,黄蓉一人承担,她知她的靖哥哥,她知自己的责任,她的智慧从未消失,她爱她的靖哥哥,爱的方式是做他坚强的后盾,替他处理鸡零狗碎,好成就他一生的事业。爱的可谓聪明,爱的可谓深沉。你说牺牲也罢,你说世俗也罢,于她都是浮云,因为她懂得人生懂得生活懂得自己的感受。她的靖哥哥是否懂她,我想是的。金庸先生从来没有把他的书当做给予你我的精神安慰剂,生活的本身,人性的复杂,人生的价值,生命意义。书看了,要懂得思考。思考之后,必能丰富你的见识。
因为可爱不足以担当肩上的责任。
旗帜鲜明的坚决反对排名数第一的兰明正
各自抱残,固步自封的言论,郭靖黄蓉之所以是天作之合,不仅仅是他们在射雕里面的意气风发性格互补,更是在于神雕里面的互敬互爱夫妻齐心。我一直认为没有神雕对他二人婚后性格的刻画的话,这两个形象以及他们的婚姻绝对不可能达到现在这个光彩饱满人人称羡的程度,充其量只是张无忌赵敏这样又一段童话而已。二人分工协作算得天衣无缝,用革命时代的话来说就是共同进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这源自于两人思想的高度契合,郭靖抓大放小,黄蓉面面俱到,这个组合但凡有一丁点不完美,郭靖的事业就不可能这么辉煌而黄蓉的个人价值也会大大黯淡。举个例子,但凡看到这一段,我每次都会被二人的伉俪情深所深深打动,人生得妻(夫)如此夫复何憾
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黄蓉站在他的身旁,眼见半爿天布满红霞,景色瑰丽无伦,城下敌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再看郭靖时,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由得充满了说不尽的爱慕眷恋之意。他夫妻相爱,久而弥笃,今日强敌压境,是否能再度将之击退,谁都难以逆料。黄蓉心想:“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夫妻,大半心血都花在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
郭靖从思想上深深地影响了黄蓉,将这个当年古怪精灵但并没有什么家国之悲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这属于境界上的提升,是其他任何金庸人物都无法做到的。而黄蓉在得到这样的提升之后又能够以自己的长处来反哺郭靖,试看这一段
杨过听他吟得慷慨激昂,跟著念道:“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郭伯伯,这几句诗真好,是杜甫做的麽?”郭靖道:“是啊,前几日你郭伯母和我谈论襄阳城守,想到了杜甫这首诗。她写了出来给我看。我很爱这诗,只是记心不好,读了几十遍,也只记下这几句。你想中国文士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自是因为忧国爱民之故。”杨过道:“你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麽文武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般的。”郭靖听他体会到了这一节,得是欢喜,说道:“经书文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至於最後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後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这八个字。”
对比郭靖在忽必烈大营里面侃侃而谈言辞凌厉的气度和在射雕里面的口才,这份进步又是从何而来?没有黄蓉,郭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为国捐躯的将军,但不会成为名满天下的郭大侠;没有郭靖,黄蓉则未见得比李莫愁的境况好多少。两人结合,不正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琴瑟和鸣白头偕老的最完美婚姻吗?而没有神雕里面的对两人的进一步描写,我们不会对这段婚姻的认知有这么全面这么深入。而在我当年恋爱失败几乎自暴自弃的情况下,听过了父亲对他当年和妈妈是怎样走到一起的长谈之后,幡然醒悟,回想这么些年来爸妈之间的恩爱,再回头来看神雕,重新审视了先前似乎不那么可爱的中年黄蓉形象之后,我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看到一些评论,进行补充说明,以上的答案本来是对于排名最靠前的那个答案的评论,因为太长了放不下才单独写在这里,所以有人觉得这个回答没有切题,那也很正常。知乎的传统是先问到底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下面我就剖析下这个问题,再做回答。首先要搞清楚可爱和世俗两个词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可爱的定义有两个
①孩子活泼②令人喜爱 ;对于世俗的定义也是两个
①尘世;非宗教的。 ②社会上流行的;平庸的 。显然,结合题目背景,题主以及大部分答友的对两个词理解的意思是②先说可爱,令人喜欢。小时候我非常受父母宠爱,哪怕到了外边也是这样,偶然遇上一个人不怎么喜欢我,我就很生气,我妈跟我说了一句话:“要想人人都喜欢你,除非这世上就你一个人”,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相信也会受益终生,每当我在外碰到不那么友善的人的时候我都会想一想这句话。意识到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是每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回到神雕侠侣这本书上来,大部分人在最开始看的时候都会有相当程度的代入感,即站在主角杨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看待周围的人与事物,自然很容易不假思索的得出黄蓉不可爱的观点。郭杨两家恩怨本来就纠缠纷扰,说谁欠谁多一点都不容易分说的清。郭靖于杨过那真的就是很好的履行了父亲的职责,黄蓉对杨过有一定防备,但总体上没做错什么事,作为一个伯母做的已经不差了。 世间事本来就是这样,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硬要用郭靖对杨过的标准来要求黄蓉,这就已经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了,更别说杨过的心理要求甚至比这更过分——你不仅要全心全意对我好,还要完全顺着我的心意不能有任何异议,否则就是不喜欢我,这一点在郭靖反对杨过师生恋一事上体现最为明显。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标准来看待身边人和自己的关系,你能看到几个可爱的人呢?我们可以给杨过数一数——程英陆无双郭襄小龙女孙婆婆,还有吗?换成郭家的视角来看,黄蓉为了丈夫尽心竭力,自己虽然不怎么喜欢杨过因为丈夫的偏爱也为其做了不少事;保护孩子更不必多说。换成旁观者角度来看,郭夫人为了守卫襄阳殚精竭虑,领导丐帮有方,怎么就不让人喜欢了?举个例子,朱子柳用书法武功大战霍都的时候被黄蓉看出他的笔路并奉酒一尊,这时黄蓉难道就不可爱了?黄蓉在丐帮大会登台的时候,底下的帮众难道不是真心爱戴并拥护她?至于世俗,黄蓉在神雕里面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母亲,如果她不用社会上最主流的观念和行为来教育孩子,那么她这个母亲就真的很失败了——毕竟英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过着没有故事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平庸更不知从何谈起,在她的经营下,丈夫事业得到了天下人的最大程度的认可,自己家庭父慈子孝相亲相爱,大女儿幸福美满,儿子有父之风,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妻子,她几乎都做到了最好,这又有哪里世俗平庸了?因此我的结论是在较为寻常的大众视角来看,黄蓉依然让人喜欢,为人处事都很成功,比她在射雕里面的形象有了很大进步和完善。当然你要完全用杨过的眼光来看待黄蓉的话,那么她确实不可爱并且世俗,因为她不是杨过的亲妈。
角色变了,身份变了,恩,还有视角变了。楼上不用说的那么唏嘘感慨,由少女进入中年,必然的事情嘛,还引用贾宝玉的话,搞得贾宝玉的妈不会老一样。王夫人当面听见这话不拿拖鞋往死里呼才怪。楼上说女孩儿嫁了汉子就可杀的自行脑补诸位母亲拿笤帚/毛衣针/或随手捞一个东西揍你们的形象再来说说女儿变了女人还可杀不。黄蓉在射雕里是女主,少女,精灵古怪,智商绝高,无忧无虑,爱情纯真,这几个词儿怎么组合都是讨喜的。在神雕里她是女配,没有主角光环,三个孩子的母亲,郭静大侠的妻子,丐帮的帮主,襄阳城的守卫者,要操心英雄大会,汉人对抗蒙古联盟,选帮主,襄阳的城防粮草兵马,抽空还要管管智商掉线的大女儿以及和她当年一样不按着常理出牌的小女儿,哦对了还要和杨过勾心算计一回。最后好像是战死襄阳了。不管怎样黄蓉都是我最爱的金庸女主之一。
"不可爱而且世俗"?,好吧,那让她继续如射雕里一样喜欢四处游玩儿,捉弄人,害羞的红了脸躲到一边,难过了躲在海边扔石子。。。哎呦,好眼熟,这不是老顽童"?哈哈,开玩笑娱乐一下。其实仔细看黄蓉在射雕里的可爱,是一种聪明的可爱,懂事的可爱,跟阿紫的胡作非为决不一样,虽然捉弄人,惹点小麻烦,但是大事上是很明白的,例如求洪七公教郭靖武功、处理她跟父亲黄老邪的关系,乃至重伤将死时的言行,都是很善良也很识大体的,所以黄蓉本性聪明懂事宽容,只是行事不同常理而已。到了神雕里,她已是30岁上下的妇人,古时这个年纪不同今日,今日很多30多的美女还是可以卖萌扮可爱的,大家也会觉得这是有童心,而黄蓉那时若如此,肯定不合适吧,所以黄蓉的性格其实没有根本变化,她只是在合适的年纪做了合适的事。"不可爱而且世俗"?"不可爱"是不想当疯子,"世俗"是人家也要过日子。你用另一个年纪的标准衡量这个年纪的她,这种衡量也是"不可爱而且世俗"的哦(偷笑啦)。另外,说多一句,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女人写的要胜过男人(这一点跟古龙正相反),所以马夫人、小昭、小龙女这些女子就差从书里走出来了,而张无忌、袁承志、陈家洛这些主角却都面目模糊的让我们想把书抠个坑算了。从这一点说,金庸不会为了情节牺牲掉黄蓉的塑造,而是他觉得:那时的黄蓉就是那样的。而且,她到底干了什么就不可爱了呢?
即使在《射雕英雄传》里,不管是杨过的亲爹还是干爹,也都不会觉得黄蓉有什么可爱。
当年的黄蓉,值得她牵挂的除了黄药师一人之外,便只有靖哥哥,神雕里的黄蓉,有了郭芙,可郭芙偏偏跟杨过过不去,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偏向自己女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毕竟像郭靖那种愿意砍下自己女儿手臂以补偿杨过的人世上是几乎没有的。
而且,杨过是什么人?杨康的儿子;杨康是什么人?认贼作父,屡次害郭靖黄蓉,屡次骗穆念慈,甚至自己亲生父亲母亲死了都不见悔改的人,直到死在欧阳锋蛇毒下,因果报应,实在不虚。而杨过自幼其实也颇有他爹的风范,轻佻,想法多,而且好多想法常在善恶之间摇摆,长大之后屡次想杀郭靖黄蓉二人,在郭靖睡觉的时候想偷袭未成反而被郭靖当作已走火入魔以内力相助,之后去蒙古大营郭靖分明可以全身而退却为了杨过深受重伤,再然后还曾经想过要拿小郭襄去绝情谷换解药,郭靖自然是看不出来,还多次用自己坦荡荡的行为让杨过知道他郭伯伯的伟大与赤胆忠心,对杨过的世界观影响是很大的。当然,这种小心思能逃得过郭靖的眼睛,却逃不过黄蓉的眼睛,黄蓉几乎次次都看出来杨过的小心思了,固然由于种种缘故杨过的这些小计划都没有实施成功,但想法确实有过,聪明如黄蓉,又岂敢从一开始就对杨过那样放心?之后到了杨龙恋的问题上,其实哪怕是现在,如果一个男高中生当众宣布要娶自己的女老师为妻,大家听后除了摇摇头,想必也没几个人能给他们以鼓励吧。顺带提一句,杨过之所以成为最终那个神雕侠杨过,实在离不开郭靖潜移默化的影响,否则,杨过最终可能只是一个行为比较邪功夫比较高的小坏蛋,不可能成为一代大侠。
借用一句歌词
看电影到最后都是配角的错
你去看看中学时候又漂亮又古灵精怪的女同学,结婚嫁人之后,还和当年一样吗?PS:和现实相比,已为人母的黄蓉身上,还是有太多优点!
她聪慧是真,痴情是真,任性是真,但我从未觉得她可爱。况且为了维护丈夫和子女的利益,任何一位母亲都是世俗且自私的。
靠卖萌可以谈一场好恋爱,但过不出好日子。
因为不再是女主角了。鉴定完毕
我觉得简单的说,人家黄蓉有丈夫有孩子生活美满家庭幸福而且一辈子都打算为保卫祖国而努力奋斗了,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杨过来搞七搞八的,要我我也烦。
贾宝玉说什么来着?
从前,有个老汉欠地主家钱,把女儿抵押给地主做小妾。女儿不去,出嫁前要死要活。最后还是被绑去做了小妾。出嫁后第一句话是,“我爹欠咱家的钱啥时候还?”
立场不同,心态不同。
角度不同,描写不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园一拜此生无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