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课文 爸爸的花落了仿照手指写一篇作文《因……而受到表扬》

七下2爸爸的花儿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七下2爸爸的花儿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爸爸的花儿落了》_初中语文 _第一范文网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课文“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而一、二课虽文体不同(第一课是散文,第二课是小说节选)但都是记录“成长的足迹”的。教学此文,应本着新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的理论指导,让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健康成长与自身成熟的有益的启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设计此课,为达到上边的要求,选用“读读――议议――说说”的形式较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父亲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理解长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必要性。 &&&2、把握文中父亲的思想性格。 &&&3、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 &&&4、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 三、学习重点、难点 &&&&&&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及朴实中蕴涵真挚感情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下通过图书及网络查找有关作者的内容。 &&&&2、教师搜集有关作者的肖像图片制作简单的课件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 &&&&&&&&&&2.&朗读、复述课文 &&&&&&&&&&3.&了解叙事方法及主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了多少年后才逐步体会到。长辈们的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一代代年轻人。同学们,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令我们终生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写出了课文中的“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真挚的父爱。板书课题。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读读〕 &&&&1、你了解作者吗?(让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资料,教师不必多讲)〔林海音传: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2、学生朗读课文(读时发现不理解的字词自行解决或同桌交流解决)。 &&&&3、简要复述课文。(主要事件复述清楚即可。) 点名复述,其他同学评价。师及时鼓励,精要指导。 &&&&4、了解叙事方法及主要作用。(学生对顺序、倒叙比较熟悉,但插叙却接触较少,教师要作必要指导) &&〔⑴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中的插叙方法。回忆是要有感触点的,这个感触点就是眼前的事,由于眼前事的触发,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同学们能找出触发的事与回忆的事吗?学生分小组完成。⑵插叙使文章的内容显得丰富而不繁杂,插叙使文章的事件交错而不散乱。由此可知,插叙的方法最适于回忆性文章的写作。〕 &&(三)、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选代表班级交流)〔议议〕 〔爸爸的思想性格是通过事件和语言表现出来的⑴表面严厉,实际上却充满了爱心。⑵是一个特重感情的人⑶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等。鼓励表扬把握较好的小组和同学〕 &&(四)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做) 这一节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中爸爸的性格,那么课文什么地方最感动你,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五)推荐作业:⑴反复读课文,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⑵熟记“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音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品味文章语言 &&&&&&&&&&2.&课题理解 &&&&&&&&&&3.&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品味文章语言。〔谈谈〕 &&&&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本文中爸爸的哪些做法或哪些话对“我”影响最大,为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做法:⑴爸爸打我;⑵让我闯练等。话语: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⑵“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等。〕 &(二)本文写爸爸的花的内容很少,但课题却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什么?你能另拟一个题目吗?试一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题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另拟题时,要引导学生对所拟题目进行分析,找出优点及不足,老师不能,随便否定或肯定〕 &(三) 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也曾如文中的爸爸那样教导过我们,甚至象文中的爸爸那样打过我们吧,但我们以前却不理解,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了新的认识吗?请大家谈谈。(小组交流,如时间允许,也可以让部分同学在班上谈谈。) (四)推荐作业 &&&⑴课外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⑵运用插叙的方法,自拟题目写一篇反映自己成长历程的文章。
《爸爸的花儿落了》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已有 1124 次阅读 10:38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分享本文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获全国一等奖
1、课前交流: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共度这宝贵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初次和大家见面,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每位同学都将有机会得到这些礼物,但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就要看你能不能在课堂上勇于表现,善于发现了?大家一起大声地告诉我:有没有信心?
2、很自信!下面,我就要送出第一份礼物了,请大家细心地倾听。(播放歌曲《送别》)
大家专注的神态告诉了我:每个同学都收到了我的这份礼物,这是一首含有淡淡哀愁,浓浓相思的歌曲,名叫《送别》,又叫《骊歌》。由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这部影片在1983年曾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请大家一起读:《城南旧事》,齐。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在这一部分里,亲爱的爸爸去世了,英子的童年也该结束了,十三岁的她,经历了许多的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的成长历程。&&&3分
4、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故事呢?谁能结合预习第一题,勇敢地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发现?
5、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主要故事有:一(1-12)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二(13-32)爸爸教育我要按时上学,并给我送来棉衣。三(33-34)我回忆爸爸喜欢花;四(35-53)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五(54-68)爸爸去世后,我非常镇定、安静。&&& &&&3-4分
6、课文有68段,内容很多,但主要人物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板书:主要人物:爸爸、英子),相信大家读完课文后,对这两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大家用词语来概括一下,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板书:爸爸[严厉、慈爱、体贴、热爱生活、循循善诱、外刚内柔];英子[自爱、孝顺、聪明、勇敢、坚强、镇定、懂事、少年老成])4-5分
看来,大家对爸爸和英子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课文很长,我们怎样来学习呢?我的第二份礼物就是一句跟学习有关的名言。
7、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
8、其实,“动笔墨”,就是批注的意思。在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的批注方法有:圈点批注和文字批注。每个用心读书的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批注形式,常见的批注方法有:
(1)用“。。。。。”标出文中的关键词句;
(2)用“﹏﹏”标出文中的佳妙句,并在句子旁边写出分析评语;
(3)用“?”标出自学时有疑问的地方,并用问句的形式写出我们的疑问;
(4)用“△”标注在想发表感想的地方,并将感想写在“△”之后。
大家手头的阅读方法指导里就有这些方法。&&& 2分
9、而这些批注方法就是我想送给大家的第三份见面大礼,这份礼物怎么用,老师来为大家示范一下。
10、给文章做批注其实就像是在语句中挖宝藏,课文中写爸爸、英子的精彩之外很多,刚才我们只是挖出了其中的几颗钻石。人多力量大,不如让我们大家一起赶快行动起来,把散落在各个段落中“精美的宝藏”都挖掘出来,好不好?
11、围绕主要人物爸爸和英子进行精彩语句批注,批注任务是:浏览全文,找出能够体现爸爸和英子特点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反复朗读品味,对你感触最深(或存在疑问)的一处进行批注。
12、建议大家扩大范围,认真品味,善于发现,做好深入的批注。
13、再次提示,批注时可以标注关键词、分析佳妙句批注写法、说疑问、谈感想(人物描写方法知识补充: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描写等)&4---5分钟
(学生朗读、批注,时间6分,检查预习,及时发现精彩点评,鼓励发言,书写好的建议上台展示)25分
14、批注好了的同学请举手,如果前后左右的同学都批注好了,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老师建议大家可以这样进行交流:
(1)“我批注的是第*段,从******句子的***词语中,我读出了爸爸********,我认为这是一个(&&&&&&&)的爸爸。”
(2)“我批注的是第*段,从******句子的***词语中,我读懂了英子******(由****变得****)”1分
15、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共同分享批注成果,并把推荐出精彩的批注来进行全班的交流。2分
16、首先请批注了爸爸的同学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成果,(4人),同学们都努力地透过字里行间去批注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父亲,去解读厚重如山的父爱,做得很好,我们继续努力,请大家一起来谈谈对英子的批注。
(表扬语:“很细心,从动作的细节中读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领悟能力不错,从一个词语中就解读出爸爸的性格特点”“善于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作者有了感受的共鸣,在文章的语句中读出了自己!”“只有心思细腻,孝顺的孩子,才可能发现严厉的表面下这深沉的父爱!”“多么感人,”“你也肯定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你的批注让老师也很感动”“其实对孩子而言,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亲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恨铁不成钢的爸爸下手这么重,其实还是俗话说的‘打在儿的身上疼在父母心里’。”“父母亲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那就是树立孩子的自立观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临死前的爸爸用心良苦,在身体和内心双重的痛苦中挣扎着用生命的余光,为了儿女照亮前方的路,为儿女打算得多么长远,这是多么值得眼下习惯娇宠儿女,让儿女成为温室小花的父母好好学习!”)
(实物投影仪展示批注,全班口头交流批注,老师适当指导有感情地再次朗读(形式:个别读、小组角色读、全班读)8分(备用:童年话题;成长话题)
17、小结人物批注“爸爸”-------看似无情却有情,严在其外爱在其内。其实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外表严厉而内心慈祥的爸爸,英子才能闯过人生中的一个个难关。
18、老师很喜欢这篇课文,读的时候觉得英子的爸爸就非常像我的父亲,我小时候也被父亲打过屁股,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父亲的鼓励与关怀,所以我也批注了很多关于父爱的感受。为了今天我能够来到这里,站在这个讲台上,我那年近七十的老父亲还特地从家乡赶来为我照看孩子。因此,我对父爱又有了新的体会,大家想听一听吗?
19、“父爱是厚厚的一本书,记载着对子女沉甸甸的希望;父爱是茫茫的一片海,深藏着对子女真挚的关怀;父爱是弯弯的一条路,穿越千山万水,指引着子女踏向未来的征程。父爱是暖暖的一盏灯,照亮沧桑岁月,激励着子女直面未知的世界,去抒写无悔的青春……。”&&3分
20、可以说:没有爸爸的(严厉与慈爱……,就没有英子的勤奋与坚强……英子就是在以爸爸为首的亲人、朋友、老师的关爱下渐渐成长的。1分
21、大家的批注做得很认真、小组的合作精神也很不错!特别值得表扬的是能够深入细节;结合情境;进入角色;品味内涵。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22、我们回到课文的标题,一起来读一读……,请大家来思考一下: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呢?(爸爸的花儿真的落了吗? “爸爸亲手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了,爸爸的生命之花凋谢了,但精心教导的女儿长大了”),这一个标题妙就妙在--------含而不露、哀而不伤。&&&2-3分
23、是的,“父亲的花儿落了,但结出了甜美的果实”。那么课文中的小英子在现实中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24、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大家齐读:林海音(1918-),小名英子,原籍台湾。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在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上荣获“终身成就奖”。
25、这位了不起的女作家在2001年离我们而去,人生一世,时逝匆匆,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爱无止尽。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珍惜:珍惜有生之日,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拥有,发挥潜能。让我们满怀感恩之心,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标题《其实我懂你的心》。
26、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会了用什么方法读书?
27、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用心批注,广阅博览,在阅读中升华自己的人生。临别前把我的最后一份礼物送给大家,请大家大声地收下:“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愿大家珍惜自己的花样年华,在人生的扉页上批注出繁花似锦的大好前程。这节课的学习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和我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3分
分享本文到: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咨询热线&nbsp &nbsp&nbsp
Powered by
X3.1 technical support:
edition:hsmhx3 1.5为什么会适得其反?──《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教学反思
来源:段老师 9:44:16分享到:
说来有趣,上《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课之前,我比较认真的做了课件。 1、用汪静之的诗句“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配上落花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感受,时间是无情的,它不管人们留恋与否,总是面无表情地把你想的和不想的统统带走。成长是无法阻挡的,它说来就来了,丝毫不给你准备的时间。导入到本课的学习。2、由于本文较长,我选择了学习了字词之后,让学生默读全文。解决这样的几个问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线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联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作者在毕业典礼上回忆了哪些与爸爸有关的事件,从中你感受到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我打算这节课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但是令我发晕的是,学生在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就困难重重,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追问才让他们弄明白了本文讲的是:英子参加毕业典礼那天她爸爸去世了,回忆了经历过的与成长有关的事件之后,英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第二个问题解决得更是糟糕,于是时间在糟糕的思考中过去了,第三个问题没有解决。我郁闷的不行,课间时间很短,没来得及想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我就去上6班的课了。哈哈,6班的小媒体出问题了,开不了了。简直是上天在考验我!我也是对着学生朗诵了一段和5班一样的导入语。接着介绍了作者是林海音,本文选自《城南旧事》。对作者和作品我没有多说一句介绍的话。然后我就说,这么长的文章我们该怎么学?学生纷纷的出主意,有说一段一段的讲解的;有说选择喜欢的片段讲的;也有说选择重要的段落讲的。学生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定先理清文章的脉络,再选择精彩和重要或学生喜欢的片段开讲。于是,我就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轻声朗读文章:文章写的既有眼前的事件,又有回忆的事件,那么眼前和回忆交错的时候,必然有个触发点和回归点。请同学们把这些点找到。学生找找读读,和同桌交流一下,很快的结束了第一环节的学习。所有的触发点和回归点都找到了。在回答中还把回忆的事件和眼前的事件都归纳出来了。接着,我顺势让学生把触发点和回归点整理了一下,很快两条线索就浮现了:花和毕业典礼。我表扬了学生,说他们的发现力真强。他们很开心,其实更开心的是我。接着我问学生,这么多的事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有个学生发言说是:英子去医院看望爸爸,爸爸鼓励她独自参加典礼的事。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场面让我很感动。于是我又顺势让学生好好的出声读读,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感动。一个学生说第6段爸爸的话“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问他理由,他说爸爸的这种鼓励性的话让他觉得很感动。于是我觉得发言的这个孩子在家中是很少得到鼓励的,就说你很向往这种鼓励是吗?他说是的,我说当你父母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们,你更需要的是鼓励,好吗?现在你回答的就很不错,同学们先鼓励他一下,好吗?在同学的掌声中,他坐下去了,我知道其实他的心里一定很不平静。另一学生说是第8段: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他说爸爸此时内心十分伤痛,为了不想把伤痛表现出来,就把脸转向了墙边,强忍着悲痛。我问他爸爸为什么伤痛?他说爸爸生病了,快去世了。有学生补充了,说是因为英子让爸爸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的话引起了他的伤痛,他伤痛的是女儿还这么幼稚的时候,他就要离开人世了。我就问:爸爸想陪我去参加吗?学生说:想的。他们还回答了理由,从6年前参加欢送会就看得出来。我就说,爸爸是渴望陪伴着女儿长大,看着她一天天进步,成熟。我这样说你们同意吗?他们说同意。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从这点上思考爸爸的伤痛呢?马上就有学生整理了思路站起来说:爸爸是因为自己快不久于人世,而不能陪伴孩子成长,把一大堆的责任都丢下了感到伤痛。我表扬了他,因为他实在说的很好,于是我要求学生分三个角色朗读到12段。学生很受感染。读完后,我问学生,你们见过自己父母伤痛的时候吗?学生想了一下,有说自己顶撞父母的时候,交不出学费的时候,父母受了欺负的时候等等。我说父母的压力都很大,期望也很高,如果父母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这样该多好啊,我们要尽量的为他们制造点快乐,大家一起努力吧!这一个环节到此结束。另一个学生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打他的事件,爸爸的严厉和慈爱让他觉得很真实,就像他的爸爸一样。于是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事件。我说,不但情感表达的很真实,写得也很真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你们能找出写得真实的地方吗?学生找出了很多:鸡毛掸子的声音啦;我检查伤痕,我拉裤脚生怕同学发现啦等等。边说英子边说自己,很快乐。我就问了,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好吗?学生各有各的看法了。我又问:爸爸的打在英子成长中留下了阴影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呢?我建议大家评论一种教育方式的时候是不是也考虑一下它的实效?学生一下子就把答案集中到好这方面来了,认为适当的严厉是需要的,但是不能过火了,同时在严厉过后要表现的慈爱一点是很重要的。这群狡猾的家伙。课就结束了。为什么我第一课时的预设效果会这么不好呢?后来我想了很久,分析出了下面几点:本文是以情感动人的文章,我的问题提的太理性了,学生没办法走进文本。学生的思维没有那么理性,无法跳读分析出我需要的答案。我的预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对教材的定位偏离了方向了,这样的文章就是要让学生在同龄人的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活,获得情感的体验。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线索,怎样把线索给理出来,即使你要这么做也要自然的让它水到渠成,像去找找触发点和回归点,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自然的凸现了线索,孤立的抛出问题,太突兀,所以学生不知所措了。相反的,第二课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愉悦性大大的增加,学习内容也丰富,效果也好的多。以后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把握好教材的特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把教学的体验性、愉悦性、和实效性统一起来。
本资源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上一课:下一课:
你可能会喜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语文吧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均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语文吧",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语文吧"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与语文吧联系,邮箱:
爸爸的花儿落了最新更新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爸爸的花儿落了说课稿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08: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爸爸的花儿落了说课稿.DOC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篇表扬稿阅读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