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单反阴天拍摄技巧把天空和树木都拍摄得有细节

如何在阴雨天的树林里分辨方向?_百度作业帮
如何在阴雨天的树林里分辨方向?
如何在阴雨天的树林里分辨方向?
夜晚看星星【北极星(正北)认识吧,要不北斗七星,在北纬40度以南的地区,北斗星常会转到地平线以下,特别是冬季的黄昏,常常看不到它.此时,应根据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成“W”形.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1.如果在树林里看不见太阳,注意影子方向就行了.太阳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2.利用手表和太阳定方位如果遇险者没有地图和指南针,也找不到可靠的地理参照物,在白天则可利用手表和太阳来分辨方向.方法如下:·将手表平放,时针指出太阳(光线射来的方向),并想象有一条线把时针与12点的夹角平分.比方说,如果是上午8点,分角线会通过10点.如在南半球时,这条分角线所指的方向即为正北方;在北半球时,这条分角线所指的方向即正南方.如果所在地区在实施“夏时制”,则先将手表拔慢一小时才进行.·在北半球地区,一般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小时左右太阳在天顶靠南方,18时左右太阳在西方.在南北球地区,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左右太阳在天顶靠北方,18时左右太阳在西方.这也可以大约地判明方位.3.万物生长:太阳的热能在自然界形成了许多间接判定方向的特征.掌握这些特征之后,即使在没有太阳的阴天仍可以依此判定方向.例如: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南面的草生长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黄得较快.树皮一般南面比较光洁,北面则较为粗糙(树皮上有许多裂纹和高低不平的疙瘩).这种现象以白桦树最为明显.白桦树南面的树皮较之北面的颜色淡,而且富有弹性.夏天松柏及杉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脂,南面的比北面多,而且结块大.松树干上覆盖着的次生树皮,北面的较南面形成的早,向上发展较高,雨后树皮膨胀发黑时,这种现象较为突出.秋季果树朝南的一面枝叶茂密结果多,以苹果、红枣、柿子、山楂、荔枝、柑桔等最为明显.果实在成熟时,朝南的一面先染色.树下和灌木附近的蚂蚁窝总是在树和灌木的南面.长在石头上的青苔性喜潮湿,不耐阳光,因而青苔通常生长在石头的北面.阴天拍摄如何讨巧?
↑(1)元旦过后,春节又近在眼前,公园里张灯结彩,透着喜庆。冒雪到公园的游客还不少。&
京城今冬的第六场雪落下的第二天,尽管是个阴天,我还是到紫竹院公园转了转。雪并没有完全停下,但到公园游玩和摄影的人还是不少的。这次雪后的拍摄,主要不是给大家介绍雪后紫竹院的景色,而是为阴雨天如何拍摄的心得体会做一些实例记录。
昔日到一地采访,等上一周十来天,天就是不放晴,那也得拍啊!如今退休了,计划好的外出旅游,也难免碰上阴雨天。在访问朋友的博客中,也看到不少博友也有赶上受天气的影响,而拍摄的效果大打折扣。再有就是在和博友的交流中,也有问起阴天的拍摄如何能够获得较佳的效果?
阴天拍摄,所谓能取得较佳效果,无非是指图片的影调合适、色彩还原尚可,基本符合人眼的视觉效果。那阴天拍景如何讨巧呢?要领很简单;我的体会就是画面里尽量少占天空,或不占天空。
&其原理是阳光天的整个环境中,太阳是最大的发光体,其他均为反光体。由于不同物体的反光率不同,感光后反映出来的影调明暗、层次也不同。即使带上天空,在画面中天空较亮、人脸呈中间密度,树木较暗,这都符合人眼习惯的视觉效果。所以在阳光天拍摄,整个图片的明暗反差感觉比较合适。
而无论雪后还是平时天阴,在整个环境中,最亮的是天空,其他物体都是接受天光的照明,都显得灰暗。如果在取景时大面积带上天空,数码相机的自动感光系统就会照顾亮部也就是天空的感光,而其他景物就显得感光不够。这样拍摄出来的图片画面中,天空较亮,树木建筑都很暗,如果带上人物,人脸也是深灰的。如果不带或少带天空,相机的自动感光系统就会按树木、人脸、建筑的亮度来组合感光数据,使各方面的感光都相对合适,层次也显得丰富,非常符合人们习惯的视觉效果。
今日发的21张图片分成三个部分。图1—7为本次雪后的紫竹院景色;图8—16是用对照的手法来谈自己的拍摄体会和感受吧;第三部分图17—21选了几张阴天拍摄视觉效果尚可的图片。和大家交流,欢迎提出不同意见。谢谢!
↑(2)雪后熳春亭,再过几月,四周便是春意盎然了!
↑(3)紫竹傲雪。紫竹院,紫竹院,还真的有一片紫竹。就在东门进园后的右侧小道旁。
↑(4)紫竹院内竹子的品种就是多,竹叶桂雪的画面也颇有特色。
↑(5)公园东部的“绿毯诗韵”景区一角,雪后的“绿毯”已经成了“白毯”了。
↑(6)红灯·竹林·梧桐残叶。
↑(7)上午10点左右,雪又大起来了,我也结束了拍摄。从以上的7张图片来看,我在取景中,基本上不带或少带天空。从视觉效果来看,景物的色彩还原和影调,基本上符合人眼的习惯感觉。
↑(8)这是2012年3月18日拍的雪后紫竹院“绿毯诗韵”景区。阳光下,无论天空、白雪、树干、人们身上的服装,其色彩还原,影调反差对比都很正常。
↑(9)这是2013年1月20日在同一个角度拍摄的雪后紫竹院“绿毯诗韵”景区。由于是阴天,天空在画面中又占有较大的面积,相机的自动感光组合,使天空成了中灰影调,而树干树枝严重感光不够。
↑(10)还是“绿毯诗韵”景区,由于只取了景区的局部,天空面积大大减少了,相机的自动感光,主要按树干和树枝的亮度来组合,使景色的层次丰富了起来。
↑(11)这张熳春亭的图片,尽管四周有不少树枝,但天光通过树枝仍然影响着相机的自动曝光组合。画面中的柏树和亭子都没了层次,雪也成了灰色,这是严重感光不够造成的。
↑(12)局部的熳春亭,亭檐下的彩绘占了画面的主要部分,相机的自动感光组合,倾向于暗部的曝光。其结果,亭子上彩绘的色彩还原很好,亭后柏树上的积雪也显示出来了,洁白的雪成了画面中最亮的部分。这与人眼的视觉感受是一致的。
↑(13)这张滑冰场上,画面中天空和冰面上的积雪占着画面的绝大部分,相机的自动感光组合,显然倾向于亮部的天空和冰面的积雪。尽管拍出来的结果,影调和人眼感觉还行,但在色彩还原方面就差了。
↑(14)这一张,减少了天空和冰面积雪的面积,原先画面中暗部的层次丰富起来了,孩子们身上的服装颜色也艳起来了。
↑(15)这张阴天的人像照,我特意用天空做背景。很显然,天空城了灰调,人脸感光不足。这和人们在阴天里,用肉眼看天空和人脸的光比绝对不一样的。
↑(16)同样在阴天,背景不占天空,四周的景物都受天光照射,拍摄的结果,影调色彩都还原的差不多。人脸在画面中呈中间密度,符合人眼视觉习惯。
↑(17)今春去植物园拍郁金香,赶上个阴天,我就以拍花的局部特写为主。展示大面积的花圃,我就少带天空,使画面的色彩还原基本上很鲜艳,春色依然。
↑(18)晚秋到紫竹院,也赶上一个阴天。尽管拍出来的图片没有第二天阳光下拍的色彩那么浓烈,但保留了晚秋的感觉。
↑(19)由于是阴天,原本很艳的枫叶也显得暗淡。我用较深色的柏树作背景,相机的自动感光组合,照顾了暗部的松柏树,使枫叶的感光充足了,枫叶的色彩便艳起来了(没有在Ps中增红)。
↑(20)此画面用了松树作背景,清雪机、工人的服装、白雪的色彩、明暗都还原得比较合适。
↑(21)阴天合适的采光、使枯叶的色彩还原、白雪的质感都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注:阴天拍摄,除了少取天空外,在拍摄时可以通过增加相机设置的曝光补偿增加一定的曝光量来弥补。当然也可以通过后期的Ps加工来调整影调和色彩,这都属于正常的技术手段。
为了能说明问题,图9—16,我都没有进行Ps调整。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篇博文中谈谈体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阿兹猫摄影手记--小议阴天拍摄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阿兹猫摄影手记--小议阴天拍摄技巧
大小:93.25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晴天,多云以及阴天的环境下,拍摄外景.相机白平衡应当如何调整_百度知道
晴天,多云以及阴天的环境下,拍摄外景.相机白平衡应当如何调整
  选择哪种模式主要看你拍摄的环境和光线。  1.如果你在阳光明媚的室外拍摄,你可以选择自动、室外、晴天模式,白平衡功能会加强图像的黄色,以此来校正颜色的偏差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非要设定为室内模式,白色物体则会出现偏蓝色彩。  2.如果你在阴雨天或者在室内拍摄,你可以选择室内、阴天、灯光模式,DV的白平衡功能则会加强图像的蓝色,以此来校正颜色的偏差。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非要设定为室外模式,白色物体则会出现偏黄色彩。另外,在室内钨丝灯的光线拍摄时,可以设定为室内模式或者灯光模式。  3.自动模式是由Dc的白平衡感测器进行侦测以后自动进行白平衡设置,这种模式只有在室外使用时,色彩还原比较准确,其他拍摄环境下自动模式色彩还原不够准确,请大家在以后拍摄时注意。  4.当外界条件超出白平衡自动调节功能以外时,图像会略带红色或蓝色;即使在白平衡自动调节功能范围内,如果有1个以上的光源,自动白平衡调节仍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动模式来调节白平衡。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白纸一类的东西,有些DV备有白色镜头盖,这样只要盖上白色镜头盖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操作过程大致如下:把摄像机变焦镜头调到广角端,将白色镜头盖(或白纸)盖在镜头上,盖严;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寻像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不同的机器,其表示方法有所不同),这时白平衡手动调整完成。  白平衡的特殊用法  某些特殊效果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获得,如:对着粉红物体手动调节白平衡,拍摄出的画面偏冷。  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还可以获得一些艺术效果,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若想拍摄偏冷色的夕阳景象,就对着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而如果把DV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摄像机会把夕阳的暖调色温误判成室内,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并减少红色,把夕阳原有的温馨气氛完全破坏了。  3 在数码相机拍摄过程中,很多初学者会发现荧光灯的光在人看起来是白色的,但用数码相机拍摄出来却有点偏绿。同样,如果是在白炽灯下,拍出图像的色彩就会明显偏红。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它们都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眼进行了修正。如果能够使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一样就好了。但是,由于CCD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有必要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的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所以,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要更深入了解白平衡,我们还得来学习一下色温的知识。  色温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在一般读者眼中,色彩和温度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而在摄影领域,光源总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一样,开尔文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起源于黑体辐射体(对它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开始发光时将变成暗红色,如果继续加热就会变成黄色,然后是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这种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人都对它再熟悉不过了。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较头疼的环节。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都能还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彩,就需要数码相机进行色彩校正,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这就称为白平衡调整。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数码相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现在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一般具有4~5种模式,因厂家的不同而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在佳能的数码相机上,一般分为自动、白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模式。在白天模式下,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会加强图像的黄色,当你在晴天的室外拍摄时,可以把白色平衡功能设定在白天模式;如果在室内拍摄,要根据室内灯源来进行设定,一般有钨灯和荧光灯两种,在荧光灯模式下白色物体会出现蓝色色彩。而在钨灯模式下,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则会加强图像的蓝色。如果误把白色平衡设定在白天模式,画面颜色会变得太黄。  照片受拍摄场所的光线影响很大。白平衡就是指对此进行调节的一种功能。在自动模式下颜色不自然时,根据拍摄场所的光线,选择“白天”、“钨灯”、“荧光灯”等模式进行拍摄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需要更逼真的色彩,则可以通过手动设置。  除了自动和手动白平衡以外,一些高级点的数码相机还提供了“白平衡包围“功能。一般来说,该功能就是使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一次拍摄3张照片,一张正常、一张偏蓝、一张偏红,这样就可以让用户进行对比选择,使得拍摄更加灵活。  室内和室外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60W左右钨丝灯泡照明的室内,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因此,在一些特殊色温环境下的拍摄,还是靠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比如: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而如果把数码相机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数码相机会把夕阳的温暖色温误判成室内,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并减少红色,把夕阳原有的温暖气氛完全破坏了。相反,以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的蓝色的冷色调画面。  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需要使用手动白平衡调节方式。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纯白的白纸—类的东西,有些数码相机备有自定义白平衡功能,这样只要对着白纸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操作过程大致如下:1.把数码相机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短焦位置);2.将白纸放置好;3.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4.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5.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取景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这时白平衡手动调整完成。  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还可以获得某些特殊效果,通过色温的调节可以获得一些偏色的效果。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能够满足大多数情况的使用,读者在进行拍摄创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实践,根据自己相机的特色和拍摄环境加深对白平衡调节的了解,充分利用数码相机的优势就能够获得满意的照片,即使白平衡效果不满意也不用担心,电脑后期处理也能够为您解除这些后顾之忧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很多人不理解自动白平衡的定义,以为自动白平衡应该是照片颜色越接近物体实际颜色越好,这根本就不对。实际上自动白平衡的设定是以最贴近实际视觉感受来设定的,在白炽灯下用自动白平衡拍的东西偏暖不能说它不准,而是肉眼看也是那样子的。你说阴天什么的要用什么白平衡,这完全取决于你对色彩的需要,如果就是让照片看上去自然,那么就用自动白平衡最好。如果想把阴天拍成晴天的效果,那么用阴天白平衡就行,没法细说。再补充举个例子,你在阴天用微距拍花,当然希望结果是红花绿叶的,那最好是自定义一下白平衡,能得到满意的照片。又比如朋友聚会,很暖的室内光线,最自然的照片就是偏黄的,所以用自动白平衡就行,如果你非要把墙壁调成白的,人脸调成发白的,那么这样的照片看着是很别扭的。
相机白平衡设置到自动就可以,但是要适当的调整曝光补偿EV值,晴天-0.3-0.7多云+0.3,阴天+0.7。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白平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天天空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