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句战士们日夜兼程的意思地展开了营救工作

未找到您要的页面 - 书包网 - TXT全本小说/电子书分享网
书包网错误提示:该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热门小说推荐下载↓初二不等式###5.12四川地震后,怀化市立即组织医护工作人员赶赴四川灾区参加伤员抢救工作. 拟派30名医护人员,携带20件行李(药品、器械),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8辆,日夜兼程赶赴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初二不等式###5.12四川地震后,怀化市立即组织医护工作人员赶赴四川灾区参加伤员抢救工作. 拟派30名医护人员,携带20件行李(药品、器械),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8辆,日夜兼程赶赴
初二不等式###5.12四川地震后,怀化市立即组织医护工作人员赶赴四川灾区参加伤员抢救工作. 拟派30名医护人员,携带20件行李(药品、器械),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8辆,日夜兼程赶赴灾区.经了解,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4人和3件行李,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2人和8件行李.(1)设租用甲种汽车 辆,请你设计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2)如果甲、乙两种汽车的租车费用每辆分别为8000元、6000元,请你选择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1)设租用甲车X辆,则租用乙车为8-X辆.4X+2(8-X)≥30 ﹛ 解得7≤X≤8.8 3X+8(8-X)≥20 所以有两种方案:甲车7辆,乙车1辆;甲车8辆,乙车0辆.(2)00,=620008X 所以租7辆甲车,1辆乙车最省钱.
设甲种x乙种8-x4x+2(8-x)>=303x+8(8-x)>=20解得7<=x<=8.8x=7,8
x-8=1,0选甲种7乙种1您的位置:
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选编
临危受命,勇赴灾区
&救死扶伤,大爱奉献
&&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 蔡曦光
甘肃省人民医院
共和国诞生后建立的人民的医院
地震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让我们的回忆从5.12日14:28分开始
那一刻,汶川地壳深处积累的巨大能量突然爆发
那一刻,兰州市地动楼晃
那一刻,我们的医务人员
没有一个人惊慌离岗
伤病员无一人再受伤
不到一小时,院领导带领职能科室
逐一巡查病房
二小时,紧急预案启动
&&&&& 抗震救会议召开
&&& & 医疗队组建
&要求参加医疗队的短信、电话、申请书连接不断
接到命令:
忙碌一天刚回到家的赶来了
出差刚回家的赶来了
把孩子托付给亲属赶来了
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声困难
有的队员甚至给亲人安排了万一
出征的战士集合,院领导为队员壮行
宣布抗震救灾医疗队成立
临时党支部建立
点名的应答声划过夜空
救护车队消失在夜幕中
进入天水、陇南
余震不断,山石滚落
危险与我们伴行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我们的目标明确
第二天,医疗队来到武都区
这是到达武都灾区的第一支省级医疗队
映入队员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幅场景
(照片&&)
灾区的情景,令我们震惊,让我们心痛
熬了一夜的疲劳抛在脑后
没有人问何处吃饭
没有人问何处歇息
我们立即投入到救死扶伤的战场
甘肃省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旗帜
在灾区飘扬!
简易的帐篷病房里,
余震不断的手术室里,
我们和死神搏斗
检查、会诊、讨论、手术&&
频临死亡的生命得到救治
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
15个日日夜夜,28名队员
在武都的三个医院
在文县、康县、迭部
诊治1200多人次
抢救重危病人100多人次
手术100多台次
护理、输液600多人次
并不精确的统计,不算很多
可这是在难以想像的工作环境中完成
我们无法阻止大震灾害
我们能从死神中夺回生命
让我们:随着真实记录医疗队工作片断的画面
&&&&&&& 回顾难忘的日日夜夜
&&&&&&& 听我讲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五月十九日十四点二十八分
&&&&&&& 行人驻足,车辆鸣笛,国旗半降
&&&&&&& 这是死难同胞的七日祭
&&&&&&& 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
突然,一位妇女,手捧锦旗
&&&&&&& 走向医疗队&&
五一二,突发地震,滚落的山石砸中了
&&&&&&& 正在行驶的中巴车
&&&&&&& 八人遇难
&&&&&&& 45岁的文县妇女
颈椎骨折,高位截瘫,呼吸困难,危在旦夕
&&&&&&& 他的丈夫已遇难,女儿昏迷住院
&&&&&&& 绝不能让失去父亲的孩子再失去妈妈
&&&&&&& 医疗队武都区队长、共产党员、骨科主任医师刘林毅然决定,在的危房,余震不断的手术室里
&&&&&&& 为她做了手术,挽救了生命
&&&&&&& 这位妇女就是她的亲属
他们目睹了医疗队的救治
&&&&&&& 她代表患者与亲属
&&&&&&& 感谢医疗队
&&&&&&& &临危不惧赴灾区
&&&&&&& 妙手回春除伤病&
&&&&&&& 我和刘林接过锦旗
我们的手紧握在一起
&&&&&&& 这一刻,我们和灾区人民的心连在一起
&&&&&&& 我们相互感动
&&&&&&& 医疗队到达的次日凌晨
&&&&&&& 脾破裂、休克的病人紧急手术救治成功
&&&&&&& &感谢政府、感谢省上的医生!&
&&&&&&& 这是五天后正在康复的病人发自内心的声音
&&&&&&& 颅脑损伤是震灾中多发而重危的伤员
&&&&&&& 医疗队员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共产党员刘建雄
&&&&&&& 到达后第一周,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 手术、会诊&&
&&&&&&& 昏迷的病人苏醒了,频临死亡的得救了
&&&&&& &深夜走下手术台的他,面对陇南电视台的采访
&&&&&&& 他只有一句话:我就想多做手术,多救病人
&&&&&&& &多救病人!&
&&&&&&& 这是全体队员的心声
&&&&&&& 我们的队员无论普外、脑外、骨科、胸外,还是麻醉、内科、护理,还有后勤保障人员
&&&&&&& 我们紧紧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
&&&&&&& 凝聚在医疗队的旗帜下,忘我地工作着
是战士就要服从命令
&&&&&&& 命令所指就是战场
&&&&&&& 到达灾区的第二天,根据省卫生厅命令
&&&&&&&& 医疗队的三名队员组成小分队
&&&&&&&& 紧随开路的工程车,武警车队
&&&&&&&& 沿着崎岖的山路,开通一段,前进一段
&&&&&&&& 到达了重灾区文县
&&&&&&&& 抢救病人,手术、麻醉20多台次
&&&&&&&& 文县第一例全麻手术
在余震不断的手术室里由医疗队完成
&&&&&&&& 在文县他们渡过了震后最危险的五天四夜
医疗队里有五名女队员
&&&&&&&& 她们的工作平凡
&&&&&&&& 巡视病房、换药、输液、打针
&&&&&&&& 她们的工作最认真、最细心
&&&&&&&& 南丁格尔的精神、天使的爱心
&&&&&&&&在灾区的伤病员身上体现
&&&&&&&& 这是一个叫王磊的十二岁农村小学生
&&&&&&&& 为救同学
&&&&&&&& 地震中失去了左腿
&&&&&&&& 他是一名英雄少年
&&&&&&&& 但他必竟还是个孩子
&&&&&&&& 看着失去的左腿
&&&&&&&& 他也恐惧,他也迷茫
&&&&&&&& 我们的女队员们
&&&&&&&& 轮流守护在他床边
&&&&&&&& 输液、护理
&&&&&&&& 讲故事、描绘未来
&&&&&&&& 这身新衣服,是她们亲自选购
&&&&&&&& 我们为他购置了书包、文具、书集
&&&&&&&& 写上&坚强、学习、成才&六个大字
&&&&&&&& 寄托我们的期望,鼓励他成长
&&&&&&&& 小王磊渐渐走出了阴影
&&&&&&&& 他眼里已经出现笑容
&&&&&&&& 他告诉我,长大了想当医生
&&&&&&&& 我不知道,孩子的愿望最终能否实现
&&&&&&&& 但我坚信,医疗队的身影已在他脑海中扎根
他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 地震不仅给人们造成肉体伤痛
&&&&&&&& 也在人们心里留下阴影
&&&&& &&&&恐惧与迷茫
&&&&&&&&& 几乎伴随着每位灾民
我们提出:
&&&&&&&& 既要抢救生命,又要康复心灵
要把心灵抚慰带给每位患者
有二位村民面对震后废墟
心灵崩溃,选择了解脱
医生救治了生命,然而心灵还未康复
随时可能再度意外
我们在床边守护,细心长谈
共同抚平心灵的创伤
女患者的儿子远在新疆边防
赶到病床&已是五月二十二日
听父亲讲医疗队的救治
看着逐渐康复的母亲
他在我查房的半小时内
三次敬上标准的军礼
虽无话语,胜过千言
医疗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不仅仅在救死扶伤
我们还代表医院送去了灾区急需
X光机、监护仪、急救药品&&
陇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地震后第二天才紧急开张
院长说:医院只有26名职工
放射科还是空房
你们运来的监护仪、X光机
可真帮了大忙
医疗队的工作
得到了灾区人民的认可
得到了领导的赞扬
领导的鼓励与看望
为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军委领导握着我的手称赞我们
干得好,这也是打仗
在灾区,有记者问我
你是医疗队长,有压力吗?
我曾带过多支医疗队
但这一次压力最大
我不担心同志们的工作干劲
我最担心的是大家的安全
假如真有不测,作为队长
我难以向医院,向家属交代
我们向亲人发短信,总告知安全,吃饭休息都好
但真实的情况,只有我们知道
虽有宾馆,不能入住
市二院院子里,为数不多的帐蓬
便是我们的宿营地
去晚了,汽车里、药箱上便是床
早上,地摊上
中午,方便面
晚上,农家店
这就是我们的一日三餐
回到兰州,问我感想
我说:灾区的情景,令人心痛
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指挥
解放军的奉献
灾区人民的坚强
全国人民的支援
医疗队的工作
离不开医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支持
在灾区的日日夜夜
厅领导和我们在一起
医院领导和我们热线相连
关心健康叮嘱安全
慰问亲人,照顾老小
我们在前线,你们在医院
同样是战场
我感谢每一位队员
我感谢各级领导
我感谢全院职工
我感谢队员的亲属
我感谢灾区的人民
军功章里,也有你们一半
离开灾区三月有余,灾区的情景难忘
小王磊空荡的裤管和想当医生的愿望
武警战士庄重的军礼
病床上一张张痛苦但刚毅的脸庞
还有日夜和我们一起战斗的灾区同行
我盼望有一天,回到灾后重建的美丽陇南山乡
&大难兴邦!&
伟大的抗震精神我们将永远发扬光大
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甘肃省中医院医务部主任、内科主任医师韩艳
&受5.12四川汶川县地震影响,我省陇南地区受灾严重。我院职工的心都被牵动,都十分关注灾区的人民的安危。医院领导十分重视,连夜启动应急预案,安排部署医疗救援工作,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并等候省卫生厅的统一调遣。
&&& 第一支医疗救援队由院长李盛华主任医师亲自挂帅任队长,医务部主任、内科主任医师韩艳任副队长。根据灾情需要组成队员:杨维建普外科主任医师、鄢卫平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张崇岳神经外科副主任、史文宇骨伤科主治医师、张文贤骨伤科主治医师、朱晓铭普外科主治医师、李岩麻醉科主治医师、贾国龙麻醉科主治医师、张丽萍ICU护士长、郑倩君外科护士长、李文娟手术室护士,司机:蒋永忠、邵杰、安亚兵3人(4名女队员,12名男队员)。第一批队员组成共16人。
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 5月13日清晨,我院接到去灾区医疗救援任务,因省卫生厅领导考虑医院工作的需要,要求由副队长带队前往灾区。第一批医疗救援队于5月13日上午9点10分携带便携式呼吸机、心电监护机、心电图机、外伤骨科常规固定器械、急救物品及抢救药品、手术器材、2辆救护车等急救必须物品、1辆小车立即火速赶往陇南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救援队一行按照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并在陇南市卫生局安排下,日夜兼程,连夜赶往灾区。通往灾区的路况极差,沿途随时可看到滑坡,随时有新的塌方危险, 3名司机克服途中困难,用娴熟的驾驶技术,连续开车14小时,经过长途颠簸,于13日晚12点我们安全到达指定救援地点康县并立即投入工作。当晚在听取康县卫生局张局长等人介绍当地灾情后,连夜随县卫生局领导去县人民医院查看伤员,制订救治方案。
&&& 5月14日清晨我们不顾旅途疲劳,在康县人民医院为病人搭建的临时帐篷里,立即为抢救一位英雄护士长和其他伤员而忙碌起来。
全力救治&死神却步
在伤员中有一重症病人,为康县医院的护士长,30多岁,在地震发生时为转移病人被砸伤,导致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透皮裂伤、头皮下血肿、左侧肱骨外髁颈粉碎性骨折、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及家属要求转兰州手术治疗。针对重症患者的情况,我们立即组织会诊,经讨论认为患者情况属重症复合伤,长途运输风险较大,故决定就地手术治疗,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接受我医疗队会诊讨论意见。
为此我院医疗队为重症患者认真讨论设计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救治成功。组成骨科手术小组,组长鄢卫平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分组情况:手术组鄢卫平、史文宇、张文贤,麻醉组李岩、贾国龙,手术护士组李文娟、张丽萍,协助人员杨维建、韩艳等人。
然而,由于县医院原手术室房屋裂缝,属危房无法使用,医疗队与县医院领导积极协调想办法,决定在门诊楼设置临时手术间。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医疗队立即一起行动起来,着手准备临时手术间。大家一起去危房中抬手术设备,当时仍余震不断,随时有房屋倒塌的危险,但此时人们都无法顾及个人安危,心中只是想尽快完成临时手术室的准备,能尽快为英雄及其他伤员实施手术治疗。
因为灾害,医疗条件十分差,临时设置的手术室空间非常小,手术设施简陋,但我们救援队全体队员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挽救这位英雄及其他伤员的生命。我们医疗救援队与康县县医院医务人员互相合作,经过争分夺秒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好了临时手术室。外科主任杨维建主任医师对手术室的设置要求给予了指导。
医疗救援队为英雄护士长在最短时间内实施了手术。该患者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面部肿胀,还伴有其它部位的出血,出血量多,血色素85g/L,血压较低86/56mmHg,且同时需实施2处手术(左侧肱骨外髁颈粉碎性骨折、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因此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加之手术室为临时设置,空间小,手术设施简陋,令手术操作难度增加。
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带来的痛苦,要求实施全麻,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持续偏低,不能实施麻醉,杨维建主任立即指导扩容治疗,使血压在最短时间内趋于平稳,可以实施全麻。手术小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专家组精湛的专业技术,连续奋战近6小时,在没有C型臂的情况下进行直视对位、盲打定位针,成功地完成了重症患者的2处手术。术后患者情况稳定,且拍片显示对位良好。
在手术过程中,先后发生3次余震,每次余震发生,整个手术室都在颤动,但主刀大夫、麻醉医师、护理人员均能保持镇定继续手术,韩艳、杨维建等人一直亲自坚守在手术室门口陪同,最终大家默默地、沉着地为伤员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队长每天都带相关专家去护士长的监护帐篷中检查术后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努力,死神也却步了,英雄护士长得救了。
继重症患者手术后,在前一台手术主刀的鄢卫平副主任医师,不辞劳顿,未休息,未吃饭,又连续奋战近2小时为一膑骨骨折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一切为了病人的良好医德医风。
鄢卫平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在这次医疗救援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鼓励县医院外科医生开展骨科手术,并主动热情地给予他们技术指导;主动地为地震导致骨伤患者争取捐赠骨科器械等,他在用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奉献关爱之心。
在5月16日武都区有一脑外伤病人要求我队颅脑外科专家支援,接到省卫生厅指令后,我队立即派出神经外科主任张崇岳,并由我队司机蒋永忠即刻驱车奔赴武都区中医院,他们冒着路途艰险,随时有塌方滑坡的危险,一个半小时到达指定地点。并立即详查病人,复查CT后,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额叶血肿、枕叶挫裂伤、颅骨骨折。考虑病人目前神志清楚,张崇岳主任针对此患者为该院提出指导性治疗方案,观察治疗3小时后,病人病情平稳,症状减轻,张崇岳主任和司机蒋永忠考虑到康县人民医院患者的需要,简单吃了一包方便面,又连夜不顾个人安危,驱车赶回救灾医疗队。
张崇岳主任尽管因5月17日晚在车中坐着休息一夜, 但5月18日上午依然不顾疲劳,协助县医院外科完成以肱骨骨折手术。
在5月19日中午休息时,医院送来一位头部外伤的急诊患者,张崇岳副主任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医院给患者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亲自守在患者住的帐篷病房中观察病情至下午确定患者病情已稳定。看到张主任的精心诊治,病人家属紧紧握着张主任的手说不出话。当天下午医院又送来一位右前臂肌腱断、一个小动脉及神经损伤的重症患儿,张主任不顾中午没有休息的疲劳,立即和县医院医生一起上手术台对患者进行紧急手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之长,在简陋的临时手术室里对县医院的医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让患儿得到了及时成功的手术救治,术后情况显示良好。患儿家长十分感激医疗救援队,不住的对张主任及队员们说:你们真是给老百姓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开展义诊&& 安抚灾民
陇南市康县地理特点是山大沟深,早晚温差很大,由于灾难导致灾区民众失去了家园,他们只能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此很多人患了感冒。另外因地震造成很多人心情紧张,出现无法入眠、血压升高等等状况。看到这一现象,大家立即决定放弃休息,在5月15日傍晚,大家不顾一天的劳累,主动奔赴灾民避震居住集中的大棚区开展义诊、咨询服务,安抚灾区民众。
大棚区有上千灾民,到处是搭建的帐篷。听说医疗队来了,灾民们便陆续围了过来。张丽萍护士长、郑倩君护士长、李文娟护士为数百名灾民进行检测血压,虽然她们的耳朵被听诊器磨破,但看到等待检测灾民们期待的眼光,她们则忍住疼痛继续耐心的进行检测。
大棚区有上千灾民,到处是搭建的帐篷。听说医疗队来了,灾民们便陆续围了过来。张丽萍护士长、郑倩君护士长、李文娟护士为数百名灾民进行检测血压,虽然她们的耳朵被听诊器磨破,但看到等待检测灾民们期待的眼光,她们则忍住疼痛继续耐心的进行检测。
其他队员们则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耐心为前来检查的每个灾民做健康指导以及病情咨询、治疗用药的指导等服务,为感冒的患者赠送药品,为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的灾民们进行心理辅导、安慰,深受灾民的欢迎和好评。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但灾民们仍不愿离去,并主动为我们接通电灯,送来开水,我们在灾民们的盛情下,没顾上喝一口水,没顾的休息一会,一直忙碌到很晚,才拖着疲倦身体返回驻地。
付出点滴&奉献挚爱
5月15日政府为县送来了救灾帐篷,医疗队员们在晨起先察看了留观患者的伤情后,即与县医院医务人员一起搭建临时帐篷10顶,并协助搬运病人至临时病房中。
康县地理特点是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5月17日早上就有一骨折患者远途来诊,在诊治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我院医疗队员立即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考虑患者是劳累饥饿、加之惊吓所至,朱晓铭马上到医院食堂自己掏钱为患者买来包子和稀饭送给病人吃,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病人感激地流下了热泪,嘴里不停的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医疗队员们在自己不够吃的情况下,还常常余出饭菜送给困难患者,大家无时无刻,应用各种形式为灾区人民表达自己的爱心,奉献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5月17日傍晚,突然一阵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将县医院临时搭建的防震棚吹散飘落,许多物品暴露在雨中,看到此情此景,我院医疗救援队立即放下手中碗筷投入到协助医院人员冒雨搭建临时帐篷中,并将吹散的物品整理到位。与此同时又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晚间有可能有余震,必须将为避雨临时搬进病房的病人搬出至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全体人员又冒雨搬运病人。杨维建主任、司机蒋永忠、张文贤医师共同用担架抬一心衰重症患者,郑倩君护士长为该患者举着液体,不顾道路泥泞、湿滑将患者平安送至帐篷。张丽萍护士长搀扶者病情较轻的病人并为病人打伞,自己却淋在雨中。史文宇医生深一脚,浅一脚,沿着台阶将一病情较重的患者背至帐篷。病人及家属万分感激地说:&省城医疗队给我们帮了大忙。&虽然大家被雨水淋湿,但看到病人已安全进入帐篷,大家路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时送来一位由于家被地震毁损,当日又和丈夫发生口角,一时想不开而服毒自杀的年轻女性患者,大家立即冲上前询问患者情况,为患者进行检查,由于条件所限无洗胃机,我们紧急为患者实施导吐治疗,并同时劝导患者争取配合,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患者开始配合治疗,完成了土办法的洗胃,病情及时得到控制。
当忙完时天色不早,全城断电,到处夜色笼罩,我队因接政府通知不能在房间居住,但又无帐篷可住,所以大家在夜色中还尚无居处,只好挤在车中,将车开至一空旷地,拥挤在车中休息,随时待命。虽然大家一夜未能休息好,感到很疲惫,但想到灾区人民的痛苦,第二天早上大家仍然精神饱满,按时到达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 5月19日部分救援物资陆续送到康县人民医院。每次看到有需要卸载的物资,我们都会主动向县医院王院长请缨。大家每次不顾天气炎热,烈日暴晒,马上行动,头顶烈日炎炎开始搬的搬,抬得抬,很快将各种救援物资卸下车,并搬运到指定的库房存放。虽然大家每次脸被晒的通红,累的流了一身汗,但却能为灾区人民做一点小事感到开心。
&&&&& 在夜幕来临时,医疗救援队又接到县卫生局关于夜晚不能在房间留住指令,全体队员又再次拖着几天来连续奋战疲惫不已的身体挤在车中休息一夜,但是大家却一句怨言也没有,因为灾区帐篷十分紧缺,所以我院全体医疗救援队队员宁愿坐在车中休息来节省帐篷给医院患者及灾民使用,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医疗队在灾区时,各级领导多次来看望、慰问我们,并送来了许多慰问品,队员们舍不得吃,都主动全部分发给在县医院住院的病人及家属,深深感动了患难同胞,他们动情地拉着医疗队员的手,不断感激地说:&医疗队好,政府好。谢谢你们了。&
&&&&& 我们的队员在接到去灾区医疗救援通知后,没有一个拒绝者,都立即整装待发。其中手术护士李文娟未告知医院其实她已有孕在身,而立即动身随队出发,由于医疗救援工作的劳累,回到兰州后开始出现先兆流产,目前经休息治疗,情况逐渐趋于稳定。另外普外科杨维建主任医师身患糖尿病也未告知医院,仍义无反顾的到灾区进行救援工作。当救援结束回到兰州后,发现家中的水管爆裂,由于家中无人,导致新装修的房间墙壁均被损坏。
&&&&& 在灾区我们的医疗队的每一位队员都在用自己点点滴滴的行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灾区人民的那份关爱,他们的所作所为时时刻刻的在感动着我,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无法在这里向大家一一介绍。
&&&&& 作为第一批医疗救援队的队员都深感责任重大,深知我们是甘肃省中医院的形象代表,肩负着医院领导对灾区救援的重托和全院职工对灾区人民热切关怀的心,因此我们全体医疗队员都有一个信念,无论多么艰难险阻,我们都会克服,我们会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会把医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心声带给灾区人民。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我院医疗救援队很好的完成了这次分配给我们的救援任务。得到了灾区康县人民、患者、领导的好评。
&&&&& 我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仅仅做了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但都是我院医疗救援队代表省卫生厅、代表我院全体人员对灾区人民那份爱心的深切表达。它是平凡的感动,体现着医务工作者在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让我们白衣战士的生命在平凡工作中闪光。
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兰大一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孙超
各位领导、同志们:
&&&&&& 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撼动全国。这场特大灾难令灾区人民昔日的美丽家园转眼变成了废墟,楼台房屋瞬间化作了瓦砾,数万同胞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灾情牵动着兰大一院每一位职工的心,危难关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援助行列中,我本人作为一名年轻护理工作者,在地震当天就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抗震救灾一线去工作。
&&&&&& 甘肃也是这次地震重灾区,地震发生时,兰大一院23层的住院部综合大楼也发生了剧烈晃动,一些病员和家属惊慌失措,情绪失控,值班医护人员临危不乱,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当即开展病区稳定的维护和病员心理疏导,地震过后,马上组织疏散可以运送的病员,所有病员都指派专人护送下楼,在医院空旷场地休息,危重病人坚持救治,地震当时医院手术室13台手术继续进行,重症监护室所有病员都继续按常规接受救治和监护,急诊科所有急救患者都在抢救室接受急救,没有一例急救、危重、手术患者因地震影响救治。各病区主任、护士长坚守岗位,指挥病员救治和疏散工作,都是等到所有病员全部疏散后最后离开病房,没有一人擅离职守。
&&&&& 医院领导身先士卒,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按照领导分工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逐一检查各病区情况,组织疏散病员、救治危重患者,稳定患者和医护人员情绪,勉励同志们坚守岗位,以患者为中心,履行职责,顾全大局,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 5月12日地震的当天晚上,医院就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对抗震救援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全院进入一级紧急状态,一方面所有职工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诊疗规范做好病员日常救治,同时坚决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稳定患者情绪,做好紧急疏散和救援准备;另一方面迅速组建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做好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能够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之中, 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 5月13日下午,按照省卫生厅的指令,我们一行12人紧急赶赴陇南市徽县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我匆匆打电话向家人道别后就和队友们踏上了征程,一路克服余震、塌方、道路阻塞、饥饿、困倦、恐惧等主客观困难,星夜兼程,我们终于在13日临晨1时40分到达徽县,生命在呼唤,推托掉县领导让我们略事休息的安排,不顾路途的艰辛及疲乏,来不及伸个懒腰、揉揉酸麻的双腿,我们立即赶到了徽县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行政办公楼、住院部等四栋楼宇成为危房,即便在夜间也能清晰看见墙面上巨大的裂缝,进入院内,眼前的一切震撼了队员,到处是临时搭起的帐棚和露天床铺。在当地医院值班医生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仅存的非典时期建起的三层传染病房大楼,在一楼和三楼收治着病情较重的病人,病人中以骨折、头颅外伤、软组织挫伤、挤压伤较多,到处都是缠着绷带、拄着拐杖、带着敷料的患者及满脸疲惫焦虑的陪员。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忙碌的穿梭在狭小的临时病房中。在详细检查完每一位患者,仔细听取并阅读了病情介绍后,医疗队召开了一个特殊的病例讨论会,认真制定了每一位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方案,并将一部分病情较为复杂的危重病人在重点讨论的同时立即展开救治,以期为后期的治疗赢得时间及条件。一直到了凌晨4点我们才匆匆用餐休息。忙碌的工作使我们忘却了余震可能带来的恐慌,在和当地医院熟识的医生聊天中我才得知,他们医院很多医护人员都是有家不能回日夜坚守岗位。在稍事休息的空间我抽空给父母打电话报了个平安,原来,我的父母也是彻夜守在电话前等我的音讯,接到我的电话后在迟迟睡去。
&&&&&&& 14日一大早队员们又对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收治的伤员进行会诊治疗,对危重伤员开展紧急手术,使得县城收治的所有伤员脱离了危险。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当地连续发生了几次4级以上余震,连队员们入住的招待所的玻璃都震破了,队员们不畏艰险,克服工作生活困难,驱车辗转奔波数百公里,对徽县伏镇、江洛、麻沿、高桥、榆树等几个受灾较重的乡镇300余名伤员进行逐一察看救治,指导当地乡镇卫生院治疗,使得所有重伤员脱离危险。
&&&&&& 5月29日上午,来自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的两支医疗救援队的50名队员,从兰州出发奔赴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将分别在文县和武都进行医疗救援服务,这两支医疗救援队是地震以来援助甘肃灾区的第一批国际医疗队。我接到甘肃省卫生厅和我院的通知,紧急赴文县灾区与印尼医疗队一起执行医疗救援任务。虽然道路状况相当不好,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湍急白沧江,我们队伍的车辆艰难地前行着。余震不断,石块不断地从高楼山上滚下,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越是艰难,我们越是要坚持下去,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文县,因为在我们每一个队员内心深处,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灾区人们对我们的召唤。
&&&&&&到达文县县城后,不顾路途的艰辛及疲乏,我们直奔县医院临时救助点。在文县县医院临时救治点的帐篷外,我和我的队友们按照各自不同的专业,进行简单的分工后,就进入帐篷中对县医院所有的伤病员进行大查房,逐一对每个病人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询问,仔细的检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病人的第一手材料。
&&&&& 文县90%的房屋成了危房,很多房屋门口都贴上了醒目的黄色禁止使用的标志。所有的街道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太阳直射下的帐篷里又热又闷,湿热的空气足以让人窒息。躺在帐篷里的伤病员,除了忍受来自身体的巨大伤痛,还有这令人窒息的炎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尽管衣服被汗浸透一遍又一遍,比起伤病员承受的痛苦,这些又算什么?我们所有人全部坚持奋战在救援第一线。有一个15岁的小男孩,在余震发生时,右侧锁骨二次骨折,需要尽快手术。如果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这个年轻的孩子右臂将永远丧失功能。住院部楼已是危楼,而手术室就位于住院部的4层,在危楼中实施手术,对病人对我们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验,加上余震不断,随时都可能有倒塌的危险。看着孩子渴求的眼神,还有他的家人紧握着我们的双手,我们没有选择,没有任何的理由让我们退缩。最佳的手术时机只有一次,没有时间去犹豫,为了孩子,我们必须马上实施手术。在临走进手术室的一刹那,我紧紧握着男孩的手,安慰他:&一定要挺住,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心都紧紧握在了一起。手术非常成功。当我们推着孩子从手术室中走出,他的父母拉着我们的胳膊说:&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谢谢你们& !就在这个早已成为危楼的手术室中,我们成功实施了8台手术。
&&&&& 清水坪乡是文县受灾最严重的乡之一,也是文县最贫困的乡之一。此次地震,造成98%的房屋全部倒塌,当我们走在清水坪的路上,看到建立在废墟之上的一个又一个帐篷,以及乡亲们脸上那悲痛的表情,本来沉重的心情因眼前得景象变得更加沉重。所有队员不约而同都将自己身上全部的现金捐出来,队长把这一共7700元的捐款交到了最贫困的20个农户手里。我做为当天的翻译代表,见证了整个捐款的过程。当印尼医疗队队长,将钱交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手中的时候,他跪倒在地,紧握着队长的双手,一直不停地说谢谢,谢谢,谢谢&&脸上泪流满面。看到这一幕,在场所有的人无不动容,而拿着话筒,面对摄像机翻译的我,早已经哽咽得无法再将所有感谢的语言一一表达。尽管语言不通,但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互助互爱的情感,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界。虽然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但是这种倾尽所有人道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危难时刻,全世界人民的心都将紧紧相连。灾区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穿梭在废墟之上,走进每一个帐篷,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救助和心理安慰。
&&&&&& 由于水土不服,先后有一半的队员都发生了腹泻,胃痛等不同症状。我们有个队员来得时候就一直感冒,结果拉得很厉害,还一直高烧不退。队长说:&小张,一直感冒来灾区之前,怎么没有提前说一声。小张笑了笑说:我要是说了,您能让我来吗?&队长又叮嘱他:&你先好好休息,等退了烧再说。&他说道:&大家都没休息,我怎么能休息?&就这样他还是执意继续工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 文县98%的房屋都是危房,尽管有些还未倒塌,但基本都被贴上了红色的禁止使用的标识。地震让许多孩子失去了校园,文县的中小学校也无一幸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我,深深地了解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大学梦。就文县一中准备高考的高三学生们,搬到了河滩上临时搭建帐篷中学,帐篷外面贴着大幅的高考成功的标语。每天晚上,我们特地为学生开设了英语加强班,解决他们在学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他们和外国人多用英语交流,增强他们自信,我主动申请做为辅导员,帮助和解决他们英语交流中遇到的任何困难。我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学生们度过这个难关,考出好成绩,圆了他们的大学梦。除了救治伤员,为了能帮助灾后的孩子们能迅速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了,我们给文县小学孩子们免费体检,做心里辅导。几位印尼医疗队队员,为了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特地让我教他们一些简单的中文。看到原本就属于他们灿烂的笑容,又重新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希望。他们的笑容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 6月1日,是我们每一个医疗队员都终身难忘的日子,我院医疗队员和巴基斯坦国际医疗队员在陇南市武都区受到正在灾区视察的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表扬。
&&&&& 6月2日,我院派出由1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护理队赴武都区、文县灾区接重伤员来院治疗。他们不辞艰辛,冒着酷暑,昼夜兼程,自带干粮,路上不间断对伤员和家属开展治疗护理和心理疏导,历时31个小时,路上经历了余震、塌方等次生自然灾害,将7名重伤员顺利接到兰大一院接受治疗。截至6月10日,我院骨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ICU共收住灾区重伤员15名,各科选派了最好的医疗护理团队为伤员进行治疗,护士们主动为伤员做营养食品,各相关科室积极参与会诊救治,医院专门为伤员及家属安排了完善、周到的医疗和生活环境,另外还有30名青年志愿者不间断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心理疏导。兰大一院机关各部门主动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活动,每个部门负责2至3名伤员,每天关心他们的伤情治疗和生活情况,为伤员和家属送去书籍、生活用品、玩具等,还自发为病员捐款捐物,资助他们返乡参加夏收,帮助他们早日康复。目前,15名伤员中全部康复出院。
&&&&&& 我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的力量确是无可估量的。地震之后,病人和家属常常用一种充满敬意的目光看着我们,也常常把一些充满关爱的话语送给我们。感人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这段经历让我们终生难忘,面对病魔和灾难,职责令我们必须如此。因为我们知道:在老百姓眼里,我们就是生命的希望;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我们的名字叫&白衣战士&。大难当头,人命关天,作为白衣天使,我们只有把悲痛深深埋在心底、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这是我们惟一的选择,也是我们无悔的誓言!
抗震救援白衣战士与灾区人民同行
&&省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徐维安
各位领导、同志们:
&&&&& 我叫徐维安,是甘肃省肿瘤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队员。这次参加灾区救援,其他几名队员都做了很多工作,其实我没做多少工作,大家让我讲可能是因为我在这次抗震医疗队队员里年纪大一点,那么我就谈一点这次参加救援的实际感受吧!
&&&&& 大家都知道,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的消息震动了世界,那些日子我们大家都一样,整个心都在抗震救灾上,我们所有思绪都集中在这一点上,看着地震灾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在8.0级的巨大地震灾害面前生命是那样的脆弱、渺小,他们蜷缩着,仿佛鲜血已经凝固,更像是在熟睡的样子&&我们亲爱的总理哭了,更多的人也和总理一样哭了。央视主持人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爱心救助),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在亿万观众面前哭了,我在电视机前也同样忍不住泪流满面、痛哭流涕。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每个有良知的人都忍不住动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声势浩大的救援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都知道和明白一个道理,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血浓于水啊,这是同胞之情,从那一刻起,我的内心就再也没有平静过,我暗暗下定决心:如果能有一次机会,我将义无反顾的冲向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尽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微薄之力。
&&&&& 5月19日下午3:40我刚下手术,就接到刘院长紧急通知让我科两名参加救灾医疗队的同志,马上出发,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激情,我想我为灾区人民做一点事的机会到了,我当即决定要报名,我要第一个去抗震前线,于是我给刘院长打电话,要求到一线去。可是刘院长很犹豫,他说:老徐你年纪大了,又患有高血压,灾区条件一定很苦,你身体能行吗?&我回答说:&我是个老同志,从事麻醉工作已三十多年了,灾区基层医院设备简陋、条件肯定差,多我经验比较丰富,我到灾区能尽快适应工作、也可以用我多年的专业技术多抢救几个生命。&在我的坚持下,刘院长请示陈院长后同意了。我当时非常兴奋,第一件事,就是打车去安宁家里(因为要求一小时后立即出发)去取我每天都要服用的抗高血压药,其他的什么都没有顾上带,只是给我弟弟和儿子打了电话(因为我爱人有心脏病怕她着急),我告诉儿子:我去灾区参加救援工作,万一我有什么意外,让他照顾好母亲,安心工作和妻子搞好团结,爸爸在外面没有任何债务,让他放心。三十分钟后我返回了医院,在院里举行的欢送出征队员便宴上,书记和院长有叮嘱也有勉励、有祝福还有期待,庄严而悲壮。我当时激动的说:是党和人民培养和养育了我,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灾难面前就是党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亮剑,义无反顾的冲向灾区一线,为灾区人民奉献我的一切。院长听完我的表态很动情的说: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同志,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往直前,老徐是好样的,&是金子一定会闪光&,希望大家胜利平安归来。当晚我们全体队员共8人带着全院干部职工的嘱托和期望奔赴了灾区,第二天上午赶到武都,一路上到处是从山上滚下的巨石、滑坡,还有被巨石砸坏的汽车,加上不期而遇的余震,沿途的艰险对我们这些常年工作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真是不寒而栗。
&&&&&& 我们到达武都后,卫生厅通知我院梁鹏副主任医师立即和兰大二院急救车赶往文县,因为那里急需骨科医生,梁大夫在去武都和文县的路口跟我们分手了,这原本只是一次因工作分配的短暂分离,但是在那种特定环境里,大家都好像感觉到是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眼里都含着泪水和不安,怕他一人在外无人照应,出点什么意外。那天文县也正下着倾盆大雨,我们几位队员心里都是那样不安都牵挂着梁鹏大夫,在那种危难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像也在那种环境下简单起来了队员之间的情感是那么纯洁,凝聚力是那样强,同志之间是那么团结和无私。在我们到达武都第二天就接到厅长电话让我院医疗队迅速赶往重灾区文县,我们到达文县已是晚上九点了,广播里还在不断的预报还有六级左右余震发生,当地老百姓大部分都在江边搭建的临时避难帐篷里休息,医疗队根本就没有地方住宿、吃饭,队员们就从当地的灾民帐篷里要来开水泡了我们自带的方便面充饥,然后在江边汽车座椅上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队员门们在刘勤江副院长的带领下赶到文县医院,眼前的惨象使我们震撼,医院的空地上支满了帐篷,帐篷里躺满了伤员,伤员以骨折和外伤为主,在那特定的环境下就仿佛生命在呼唤着我们。我们立即展开救治巡视查房工作,我和孟护士长立即找到医院手术室,两位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告诉我们,由于地震手术室已经成为危房而无法使用,现在只能在一简陋的手术室做手术,我俩一看这哪里是手术室,只是在一楼病房内放了一张产床,一个氧气瓶、两个蛇皮灯和一台吸引器,这时骨科梁鹏副主任医师通知我要我们做好准备立即为一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孟雅斌护士长立即换上洗手衣投入到术前准备,手术刚结束不久,李兴文主任医师又通知我们要立即为一例急腹症的病人行剖腹探查术,虽然条件是那么简陋,但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依然为该患者实施了硬膜外麻醉,李兴文主任医师和胸科谢清军副主任医师对该急腹症的病人的进行了胃穿孔修补术。在那简陋的手术间里只有镇静的专业操作语言,没有任何的慌乱和惧怕,这就是我可爱可敬的同事。就在各台手术在紧张的进行时,余震仍在不时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就不时感觉到摇晃,这时我们见该院外科刘主任说:有位6岁小女孩在上学的路上被滚下的山石砸中头部,生命危在旦夕,徐主任你能不能做小儿开颅全麻,由于文县医院很少行全麻手术,就更别提小儿全麻手术了,这时如果我们不做,唯有等待直升机救援将其转往上级医院,当得知此情况后,我立即请示刘院长,刘院长立即陪同我跑到小女孩身边查看病情,发现小女孩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小女孩的父母抱着孩子大哭说:你们救救我们的孩子吧,你们是省上大专家一定能救活我们的孩子。刘院长当即给我说:徐主任你要尽快想办法做术前准备,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救这孩子。面对那么简陋的手术室,我当时心有余悸,条件这么差,这么小的孩子,又要行开颅手术,这里连最基本的监护都没有,这样行吗?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呢,可我又一想此时你不做又能怎么办,孩子生命危在旦夕,我想硬件不行靠软件吧,只能靠多年工作经验了,就这样我们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就在那间简陋的手术室里为小女孩施行了气管插管全麻,开颅血肿清除、颅骨修复术,手术历时三小时,顺利完成,当时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此时我的洗手衣已湿透了,可能是由于特别紧张和兴奋的关系,刘院长说老徐你真是好样的。该院张院长高兴地说,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你们医疗队开创了文县第一例小儿全麻,真是了不起。四天后,小女孩转危为安,我们医疗队全体人员带着我们买的营养品去看望她,孩子似乎还笼罩在灾难的阴影中,我握着她的手问:&小朋友,你好吗?& 她却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警惕地望着周围的一切,但当小女孩的母亲告诉她孩子是这些叔叔救了她时,她的眼中才流露出一丝希望和欢喜,对我们说了一声&谢谢叔叔&,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啊,我们大家相互看了一眼?D?D?D都欣慰的笑了!&叔叔、阿姨!我妈妈被压在墙下面了,她手里有我的书包,您们救救我妈妈吧!&这是一位9岁小女孩反复重复讲的一句话,当我和王晓明厅长去看这位女孩的时,孩子的姨姨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经过:在妈妈送孩子去上学的路上,地震突然发生了,路边的院墙倒塌了,孩子的妈妈一把把孩子推向前方,自己被院墙掩埋在下面,孩子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孩子的右小腿被砸伤,等送到县医院时已经坏死只能截肢。等孩子清醒过来,孩子没有喊疼,一直在重复的讲着前面的那句话,孩子的大脑似乎定格在那一幕前,这悲惨的一幕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会造成永远的阴影。(上天啊!当你降灾于人间,可曾被眼前的一幕打动。)短短七天里,这样的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这些救援医疗队队员的身边,解放军红军师的一名战士,高烧三天不退,仍然奋战在第一线,当战友把休克的这名战士送到文县医院,我们为他实施手术,打开腹腔时发现阑尾已经坏疽,阑尾就像一个小茄子,护士长孟雅斌说:我在手术室工作二十年了,就没见过这样的阑尾,这名战士是靠什么力量支持他挺过来的!七天里我们先后为16名患者施行了手术麻醉,看着灾民痛苦,我眼里流着泪、心中流着血,在这一刻我仿佛与患者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医生和伤员的关系,而是患难与共的骨肉同胞。每救治一名伤员,每为伤员实施一次正确规范的治疗,每当通过我们的手为挽救一名灾区伤员的生命、缓解病人的痛苦、为病人康复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心里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安慰,都会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危难中我们携手同行这种安慰和幸福,这种感悟只有我们这些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的到,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尽管生命的终点不外乎是死亡,但是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不能因畏惧这个终点而消极,却应该满怀激情的度过每一天。
在灾区工作的每一天里,我们8人的衣食安危成为院党委、院领导和全院职工最大的牵挂,手机电话短信就成为了沟通信息、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魏书记、陈院长等院领导手机24小时随时与医疗队联系。书记、院长等领导随时给大家发送短信,刘院长又随时给大家转达每位领导的关心和问候,用我简短几句向大家简述,书记:问大家好,一定注意安全,什么时候去文县尽快告知;院长:要让大家吃上热一点的饭,尽快想办法解决队员住宿,吃饭没发票也可以,有张白条就行;书记:听说你们要去文县,那里道路很危险,危险路段一定要注意安全快速通过,到文县立即来电;院长:老徐你好吗?有什么困难没有,年纪大注意身体,一定要平安回来;院长:文县生活有没有问题?吃饭喝水能不能解决,帐篷解决了没有&&勤江院长随时给每位队员传达院领导情真意切的问候与关怀,传递着关爱的信息。这些信息和来电都激励着我们每位队员。以忘我的精神,高昂的斗志投入救治伤员的战斗中。8位队员的科室领导全院太多太多及同志们也每时每刻挂念着大家,短信、电话不断,当我们离开文县2小时又发生了一次大的余震再次发生了,骨科宋主任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梁大夫询问大家的情况,目前的位置。各科室的同志们都通过手机短信给予我们关心和支持,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详述了,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们体会到,肿瘤医院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参与灾区救援获得的厚爱与尊重,这一切都化作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去。
&&&&&& 从5月19日启程奔赴文县到26日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胜利凯旋,我们8名医疗队员在灾区战斗了七天。在这难忘的七个日夜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生,也目睹了太多太多的死,直击了太多太多的善良与可贵,也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感激与赞美。我们也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认识到人类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求生欲望的强烈与坚韧,生命的宝贵与可爱,医生职业的伟大和崇高,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的到了升华,正是这些认识和感悟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想家,也正是这种神圣感的驱使,让我们表现出白衣天使的真情与大爱,展示了省肿瘤医院高尚的精神风貌。
汶川大地震作为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灾害,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无疑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好事,因为地震唤起了全社会的爱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也是这次能取得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
&&&&&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在总理这句话的激励下,我们8名队员在这7天里所经历的种种艰辛显的是那样微不足道,抗震救灾这段经历让我们终生难忘,这段难忘的经历,也将会影响我的一生。面对灾难和病魔,是医生的天职令我们必须如此,悲伤总要过去的生活还要继续,因为我们知道:在老百姓眼里,我们就是生命的希望。鱼对水说我在哭泣,可是我不会让人知道,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知道,因为你一直在我心里。大难方显大爱,天灾犹见真情,我们就是与灾区人民生死不离,手心相连的朋友,我们的名字叫&白衣战士&。
最后我很欣慰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7月20日下午我刚下手术,听手术室工人师傅说:主任有人找你。我到手术室门口一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那个孩子一见我就笑着对我说:徐伯伯我们来看您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文县那位颅脑外伤的小女孩&田申申,我问:你们怎么来兰州了。她妈妈告诉我说:我们来感谢您来了,您真是孩子的福星,您们离开文县后中央电视台采访了孩子和我们全家,孩子现在已得到全国三家知名企业的资助直到她读完大学,并给我看了三家企业的签字合同。同时,孩子以被选为甘肃灾区的学生代表要去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明天将乘飞机到北京参加彩排,我们提前过来就是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孩子的救命恩人。我当时别提心里有多么高兴!我立即拉着孩子的手和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见面,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院长,当时陈院长因发烧正在输液,一听这个消息,马上说:徐主任你赶快把孩子带过来。我立刻将孩子带到了陈院长那里,陈院长拔掉液体,亲自为孩子做了体查,医院还给了孩子一定的资助,并为孩子免费复查了颅脑CT,孩子术后恢复一切正常。我为田申申衷心的祝福,也为灾区所有的孩子祝福,祝福这些孩子一路走好!
谢谢大家!
为了灾后无大疫的神圣使命
&&省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主治医师王旭霞
各位领导、同志们:
&&&&&& 大家好!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震惊了整个陇原。地震发生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上阵、率先垂范,中心主任甘培尚同志亲自带领第一批防疫队于5月13日晚连夜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此后的一个多月,85名队员迎着纷纷外撤的人群,千里驰援,顽强地向一个个重灾区挺进,足迹踏遍了陇南市及甘南州受灾县的所有村寨。在很多偏远山村,我们是受灾群众盼来的第一批救援队。
作为疾控中心防疫队的一员,我目睹了灾难的残酷,亲历了生命的脆弱;同样,在灾区的日日夜夜里,我也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在灾区防疫的一线,如果要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要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大家,最可爱的人是我们的抗震救灾防疫队队员!是他们冒着一次又一次余震的威胁,奔波在灾区的山山水水之间;是他们,离别家中的父老、撇下年幼的子女,为灾区送去防疫物资,送去消杀药品,也送去了健康和生命的保障!&&&&&&&&&&&&
&&&&&&&&&&&&& 地震后的头几天,生活非常艰苦,所有的饭馆都关门了,大家的食物基本上只有方便面和饼干。到了晚上,睡觉又成了最难解决的问题,自备的野营小帐篷不够用,车里也成了防疫队员临时休息的地方。进入文县碧口镇的时候,整个救灾防疫队连一顶帐篷都没有,大家只能在车里坚持到天亮。
吃不好睡不好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突然来临的一次次余震,25日16时21分,青川县发生6.4级余震时,我们正在武都区安化镇卫生院查阅传染病登记,忽然桌子晃动起来,刚开始比较轻微,我没在意识到是地震,因为这段时间余震频频,哪怕没有余震都感觉老在晃,分不清是真晃还是头晕。过了几秒钟,晃动变得剧烈起来,轰轰的声音像一列火车由远及近,终于开到了你耳边,连门框都咯咯作响。我开始害怕极了,脑子里一片空白,那种感觉就好象死亡已经来临&&卫生院的防疫专干一把把我拉到桌子旁蹲下,我们紧握着双手传递着鼓励,,慢慢的余震过去了,我们又开始继续工作。这次强烈余震致6人死亡近千人受伤,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心有余悸,当时是履行职责的神圣使命感,帮助我克服了内心深深的恐惧。
&&&&& 灾区山大沟深,路不好走。5月14日,孟蕾书记带队前往舟曲县八愣乡林家山村,途中突遇暴雨侵袭,倾盆大雨夹杂着黄豆大的冰雹噼里啪啦地打在车窗上,雨刷擦过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前方的路面,突然,山体因雨水的冲刷发生滑坡,泥土夹杂着巨石滚落下来,司机凭借着丰富的经验,踩足油门飞驰而过,碎石像瀑布一样飞泻下来,堵死了几秒钟前刚经过的路,。雨越下越大,道路被雨水冲出1米左右的水渠,原本狭窄的山路更加坎坷,为了将消毒药品和宣传材料送到卫生院,大家在泥水中推着汽车艰难行进,一会儿轮胎悬空越过峭壁,一会儿轮胎又再次陷入泥泞&&这是一场以命相搏的战斗,为了深入重灾区,几乎每个防疫队员都体验了&命悬一线&的经历,更不用说我们队里的司机师傅们,为了运输防疫物资,他们无数次与近在咫尺的死神擦肩而过,同时,也是他们在关键时候的正确判断,才帮助我们一次次脱离危险。从灾区回来,他们是我们最感激的人。
&&&&&& 灾后防疫的关键是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地震摧毁了我们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没有这个系统,就好比飞机失去雷达的指引。一旦发生疫情、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在第一时间发现传染病,疫情报告由网络迅速转为电话报告,大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家一家地了解情况,一级一级地统计上报。尤其把重点工作放在那些连电话都不通的村子里,一方面和村医取得联系了解情况,一方面去村里实地勘察、调查研究。就这样,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采取非常措施,确保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通畅,为灾后无大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热起来,帐篷周围,垃圾粪便堆积,苍蝇蚊子孳生,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味道。消毒杀虫的问题越来越迫切。人们常说,防疫队员是&秀才&兵,但是,为了使消毒工作不留死角,覆盖到村,防疫队化整为零,3人一组、5人一队,挨家挨户喷洒药物。50多岁的李国太大夫和年轻人一样,背负着10多公斤的喷雾器,一背就是好几个小时,肩磨红了、擦破了,汗水浸湿了衣服,背部皮肤出现红斑、水泡,又疼又痒,但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经常是忙完这边的工作,又赶到另一边支援其他的同志&&
&&&&&& 为了落实中央的指示,保障孩子们的健康,6月6日,灾区儿童免费预防接种工作在5个重灾区县全面展开。6月9日那天,在陇南市康县阳坝镇大庄子村,29岁的村医齐建宁5点就起床了,他匆匆忙忙地咬了几口干馒头,便开始入户接种疫苗。村里学龄前儿童较多,他背着冷藏包,一家一家的打针,忙得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下午5点多,齐建宁接种完168个孩子,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此时的他虽然又渴又饿,但一想到村里没条件储存疫苗,在炎热的天气里,疫苗多放一分钟就会多一份失效的危险,于是他又匆匆带着剩余三支疫苗的冷藏包,骑摩托车赶往阳坝卫生院。15公里的山路,路窄弯急,天色也慢慢地暗了下来,就在这时,一辆疾驰的摩托车迎面开来,疲劳的齐建宁反应不及被连人带车撞倒在路边。当人们把口、鼻、眼、耳不断流血的他送到阳坝卫生院时,一看到崔院长,他就用沾满血迹的手艰难地掏出上衣口袋中那被血水浸湿的接种花名册,吃力地问:&崔院长,你看看我填得合适不?&话音刚落,他就吐了一大滩血就昏了过去。看着那本鲜红的花名册,在场的人都背过身悄悄地抹着泪水。当晚,齐建宁被送往汉中市三二0一医院,经诊断为颅骨、鼻骨、左手腕骨骨折、颅内出血。住院后一连几天,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6月12日下午3点,齐建宁清醒了短暂的6分钟,就在这6分钟里,他还在询问疫苗是不是送回了医院?摔碎了没有?&&6月14日,当防疫队到阳坝开展工作时,卫生院崔院长噙着泪水向大家讲述了齐建宁的事迹。那一刻,我们强忍住即将奔涌的热泪,心头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与疫病赛跑,要像齐建宁同志一样,用生命来捍卫受灾的同胞,不让他们受到疫病的威胁和折磨!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再让我们相拥痛哭一场!
&&&&& 6月底,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累计接种乙脑疫苗9万多支,麻疹疫苗18万多支,甲乙肝疫苗12万多支,在短短的十几天里 ,接种人群达到40万人次,这在全省是前所未有的。
&&&&&& 把防病知识带入灾区的家家户户,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中心紧急编制并运送了80万份宣传折页和6万张海报,带着这些资料,我们每天入村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印象最深的,是在石门乡小学帐篷教室给那里216名孩子进行的一次防病知识宣传,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我们面前认真地比划着,学习怎样正确洗手、怎么预防传染病,一声声清脆的童音至今仍在耳边回荡,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灾区孩子们内心强大的能量,他们眼神中所传达出的那种互助、鼓励、关爱,感染了我们每一个防疫队员,激发出我们更加强烈的工作热情!
&&&&&& 在灾区,有数千名防疫人员战斗在抗争防病的第一线,有比我年轻的20多岁小同志,他们精力充沛,热血沸腾。他们的勇往直前、乐观自信,给我们展示了80后青年一代的风貌!有比我年长的50多岁的老前辈,他们走村串户作宣传,打疫苗,仿佛不知疲倦。而休息下来,他们却一把一把吃着降压药、降糖药,以此支撑虚弱多病的身体。关键时刻,他们是我们的主心骨,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鼓舞着我们克服一切困难!
&&&&& 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每一个日子里,在曾被灾难的阴霾笼罩过的陇原大地上,抗震救灾防疫队员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用真诚和汗水为灾区人民筑起了一道救灾防病的坚实长城,用拼搏和顽强谱写出了一曲大爱无疆的交响诗!让我们继续以不屈的精神、英勇的气概挽起灾区同胞的手,凝聚起最深沉、最磅礴的力量,在地震后的废墟中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
&&&&& 谢谢!
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科科长张福荣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 大家好!
&&&&&&& 我是来自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的一名卫生监督员,一直以来,我都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从没有经历过大灾大难。&5.12汶川特大地震& 震垮了四川灾区的设施,摧毁了四川人民的家园,也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这场灾难也波及到我省陇南、甘南两地,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全省2000多名卫生监督员时刻牵挂着灾区人民的疾苦和安危,各地卫生监督员纷纷踊跃报名,积极要求到灾区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5月23日,我光荣地成为省卫生厅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监督)组第二批的一名队员,赴陇南参加灾区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回想起在陇南灾区的十几个日日夜夜,我的心始终无法平静。在那里,我目睹了灾难的残酷,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然而,最让我自豪和骄傲的是,我履行了一个卫生监督员的神圣职责,克服余震不断、路途艰险等重重困难,在灾后最关键的卫生防疫阶段,努力开展对灾区的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防控等卫生监督工作,为全力实现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工作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 周密部署,紧急动员,同事们纷纷请战上一线灾区
&&&&&& 2008年5月12日的特大地震波及我省陇南市、甘南州等10个市州、70个县(市区)、941个乡镇和10946个行政村。其中重点受灾县区有18个。
地震发生后,所党委迅速反应,在地震1小时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全所抗震救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下发了《关于做好&5.12&地震医疗卫生救援有关工作的通知》,成立了所抗震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小组,组织协调各项卫生监督救援工作任务,全力保障灾区一线卫生监督工作。
&&&&&& 在所党委的动员和部署下,全所卫生监督员主动请战,积极报名要求赴灾区一线参加卫生监督防疫救援工作,履行一名卫生监督员的神圣义务和职责,为灾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5月14日到6月4日,省所抽调11名业务骨干,分三批赴陇南、甘南地震灾区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派派赴灾区工作的同志中,有的推迟了婚期,有的放弃照顾复习考学的孩子,大家没有因个人困难,对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有过丝毫犹豫和动摇。一声令下,都立即马不停蹄地奔赴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卫生防疫工作当中。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我作为第二批支援灾区防疫(监督)组的队员,赴陇南武都区、文县、成县、康县和徽县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 重点突出、全面细致、全力开展一线抗震救灾卫生监督检查
&&&&&&& 我们赴灾区的卫生防疫队员将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监督监测灾区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及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等内容上,重点检查灾区各医疗机构、供水单位、村民集中取水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学校、灾民安置点等场所。经过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共检查陇南、甘南受灾较重的13个县的187个乡镇,乡镇覆盖率达到93%,重灾村覆盖率达到51%;在工作中以受灾严重的乡镇、行政村作为重点工作区域,以饮用水源、救灾食品、餐饮单位、学校卫生、居民安置点周围环境消毒、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等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检查食品生产单位和食品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1027家,抽检食品样品61份;采集水样449份;检查323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垃圾处理、传染病报告等情况;检查79个灾民安置点和居民临时居住帐篷区的环境消毒情况;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净水剂50箱2000袋。同时,对医疗救治点和居民安置点进行环境卫生消毒,并指导当地群众正确进行饮用水源消毒,有效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灾区群众的卫生安全。
为加强灾区的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工作队采取边检查边宣传的方式,发放宣传品5万余份,对一些重点单位和场所发放净水剂50箱2000袋。在灾区防疫量大面宽、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动员起基层政府、当地群众等全社会的力量,有效地预防了灾区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我们的工作所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一次,我们到陇南受灾较重的一个偏僻山村开展卫生监督防疫工作,那里群众,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激动地说,这里山大沟深,震后路途又极其艰险,没想到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派你们来为我们监测水质、监督食品卫生,你们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救援队伍,谢谢你们!面对乡亲们的热情和期盼,我们被深深感动了,只有用更加努力勤奋地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来回报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
&&&&&&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 为了确保一线抗震救灾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工作的同时,还对当地的卫生监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当地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具体的卫生防疫工作。首先,采取1名省所监督员、几名市州和县区监督员共同开展实际监督工作的搭配方式,在具体工作中言传身教,提高当地监督员的实际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能力;其次,针对市县卫生监督机构不能顺利开展快检工作的现状,我们现场培训县区监督人员掌握快检设备的使用,使基层卫生监督员也能够独立开展生活饮用水及食品样品快速检测工作;第三,我们指导帮助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制定各类检查表和中短期工作方案,下发至各县区,便于陇南全市的各项检查工作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增强监督检查的规范性。
&&&&&& 为了动态掌握灾区卫生监督工作情况,我们根据前期监督检查的结果,绘制了灾后陇南市卫生防疫关键控制点分布图,将重点生活饮用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灾民安置点等区域一一标注在地图上,白天我们头顶烈日,走街串巷,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晚上,将每天监督检查的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经过统计分析,再针对重点和需要整改的地方进行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灾后卫生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 余震频发,险阻重重,我们不顾危险迎难而上
&&&&&&& 5月25日下午4点10分左右,我们工作组到达的第二天,就有一次6.4级的余震&欢迎&我们。余震发生时,我们正在文县中寨乡监测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当时房屋在剧烈颤抖,伴随着大地的怒吼,我们停在公路上的监测车在剧烈的跳动,附近的山石头像雨点般的滚落下来,不断砸落在车顶上,传来&砰砰&的敲打声,余震过后,我们的队员没有惊惶失措,而是继续进行工作。
所纪委周书记在去康县工作途中,恰遇一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大货车发生车祸,两名司乘人员均受了重伤。他们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将重伤昏迷的司机抬上监督车,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到康县医院进行抢救。由于伤员头部受伤,大量的鲜血流到驾驶室内,污染了整个车厢,但是与挽救一条生命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尽管工作性质和任务不同,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 在陇南灾区的10多天里,大大小小的余震就一直伴随着我们。面对余震,我们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虽叫余震,跟以往感受过的小地震完全不同。首先是声音,几乎每次余震都有地声传来,小的像远处天际的闷雷,近的犹如站在铁道旁边,火车疾驶而过。或许伴随有次声波的缘故吧,这种声音给人的震撼比伴随的地面颤动更甚,使人不由的敬畏和恐惧。余震密集时,一天就有4、5次,即使余震少的时候,每天也会有个1、2次。尽管余震频发,危险重重,但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看看灾民们期盼的目光,我们咬咬牙,只有埋头苦干,更努力地把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做好!
&&&&&& 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履行卫生监督员的神圣职责
&&&&&& 受地震的影响,我们赴灾区参加救灾工作的人员要奔赴山区乡村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吃住行也都面临种种困难。同志们吃饭以方便面等简易食品为主;睡觉在路边支起帐篷和监测车的地板上;工作时遇到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就爬山涉水,步行前往;大雨倾盆时,我们也和灾区群众们一起,睡在可容纳百人的大帐篷里;炎炎夏日,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有一位男监督员,每条腿上都被叮咬30处,用惨不忍睹形容不之为过。尽管如此,天一亮,大家都忘记了所有的困难和不适,又打起精神开始新的工作,我们争取不放过一个检查地点,不留下一个监督盲点,有效地将传染源扼杀在萌芽状态,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这场自然灾害是全中国的大灾难,也是对我们卫生监督队伍工作能力的大考验和大锻炼,取得目前阶段性的胜利,是与这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善打硬仗的队伍分不开的。在大灾面前,监督员舍小家顾大家,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战斗目标,无时无刻不牢记职责,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迎难而上,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交出了一份令领导和群众满意的&答卷&。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我们卫生监督员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意志品质变得更加坚定。
&&&&&&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抗震救灾,特别是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只是刚刚开始,灾后重建更是一场持久战。今后,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很多任务等着我们承担。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不仅仅要靠卫生监督和卫生防疫人员的努力,更需要靠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打好这场战争。
&&&&&&&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C)&甘肃省卫生厅&&&&copyright by www. 2008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尔街的战士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