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陈冲大班未删电影回家纪祖视频直播

陈冲热门排行文章
姓名:陈冲
英文:Joan.Chen
星座:金牛座
身高:164CM
国籍:中国(内地)
职业:演员 导演 其它
出生地:上海
毕业院校:未知
出道时间:1976年
陈冲简介:
陈冲,日生于上海,现定居美国。百花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分别凭借《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意》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凭借《天浴》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她曾多次作为颁奖嘉宾出席奥斯卡颁奖礼,是最早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华人女星。主演电影《末代皇帝》之后,她几乎上遍了所有的美国杂志封面,她同时是澳洲影后、南斯拉夫影后、沃克电影节影后,以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也多次被美国《人物》评选为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曾担任柏林、夏威夷、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评委。
陈冲,著名华人电影女演员,日生于上海,现定居美国。百花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曾担任柏林、夏威夷、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评委。是最早多次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华人女星。主演电影《末代皇帝》之后,她几乎上遍了所有的美国杂志封面,同时是澳洲影后、南斯拉夫影后、沃克电影节影后,以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也多次被美国《人物》评选为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凭借《 红玫瑰与白玫瑰》和《 意》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凭借《 天浴》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其他相关信息:中文名 : 陈冲外文名 : Joan Chen国籍 : 美国民族 : 汉出生地 : 上海出生日期 : 日星座 : 摩羯座身高 : 166 CM体重 : 48KG血型 : A型职业 : 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代表作 : 《青春》主要成就 : 第0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南斯拉夫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第3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导演,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主角,澳大利亚1F奖最佳女主角,澳大利亚电影学院最佳女主角,第四届亚洲沃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艺终身成就奖,亚美影视奖“最佳外国影片奖,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配角所属工会 : 美国电影协会,好莱坞编剧家协会、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导兼摄影记者、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 美国Discovery发现频道导演、美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奥斯卡评审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两届奥斯卡颁奖嘉宾,担任洛杉矶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西班牙电影节,新加坡电影节,墨西哥电影节,阿布扎比中东国际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等多个重要电影节评委职务。祖籍 : 重庆永川现住地 : 美国语言能力 : 沪语(上海话)、国语、四川话、粤语、英语、德语爱好 : 看书、音乐、舞蹈
成长故事陈冲,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华裔著名演员、编剧、导演。先后荣获金马影后,澳洲影后。1961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生长在一个医务工作者家庭,受父母影响,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后,赴美国求学,先后就读于纽约州大学新帕西分校学习医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学习电影制作。 1977年,十五岁的陈冲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接收为表演训练班的学生。演艺经历早期经历出道经历 在《青春》一片中崭露头角,开始涉足电影。
不久,《青春》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哑妹的陈冲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盛名之下,她所热爱的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也随之消失了。陈冲开始不知所措,这种危机感使她决定继续读书。一九七八年她考取上海外语学院,主修英美文学。大学伊始,电影《小花》(1979年)的摄制组就找到了她,这次合作使她把当时全国影坛的最高荣誉「百花奖」收入囊中,同年在南斯拉夫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奖。 谢幕求学 以后又在影片《苏醒》、《海外赤子》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摆脱成名困惑,一九八一年,她断然谢幕,远渡重洋,先后就读于纽约和加州州立大学,开始了艰苦的留学生活。 陈冲在赴美期间,通过奖学金,图书馆,餐厅打工的生活维生。起初选择医学,但发现电影仍然是自己的爱好,因此继续从事电影方面的学习,只身勇闯好莱坞。先是华裔影人推荐参与尊龙导演的话剧《纸飞机》,随后成为第一位被美国电影学会接纳为“会员”的华裔演员,并参与《双峰镇》、《百战天龙》、《霹雳游侠》多部美国热门电视剧演出。 低谷经历 1985年,陈冲回国在春节晚会上讲了话,没想到这些话却使她变成受争议人物。
陈冲说,“四年以后第一次回国,心情激动,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现场实况直播。”
“我说‘我在美国留学四年了。牛年,我是属牛的,所以就系了一根红腰带。现在中国有句时髦的话,叫恭喜发财。’”
“第二天报纸就说:‘撇开迷信味儿不谈,陈冲去美国四年,竟叫我们是中国,她自己又算甚么呢?’还有人歪曲道,陈冲说‘你们中国’。我从小的教育,还有在美国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说过‘你们中国’,怎么可能在春节晚会说‘你们中国’呢?当时感到很冤枉。”2] 事情发生后,陈冲回美国继续荷里活生活,陈冲一面觉得,出国的生活艰辛,一面又受到国内的指责,在失恋与被误解的阴影中不堪重负。
1986年,陈冲被意大利著名制片人(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迪诺·德·劳伦提斯停车场发现,被邀出演《大班》。
《大班》因为有裸露镜头,影片播出后,对陈冲的指责不绝于耳;甚至上纲到批判。类似的文章在《参考消息》《报刊文摘》《人民日报·海外版》都有转载,那个青春可爱的「小花」,突然从人们的心中消失了。 可国外的媒体对陈冲的评价却与国内不同,他们无法理解影片的裸露而造成的舆论,他们认为陈冲的表演让整个拖沓的影片变得鲜活。
陈冲道“当时影片的尺度对于国内来说有些大,当时大家那种感觉是——我们家里人在外边被人欺负了。其实也是因为爱你,所以才有这样的评价。《大班》是根据著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投资也是非常宏大,也有许多著名的中国演员参与,这是一次难得的做主角的机会,也可以回到中国拍摄。但是由于编剧和对中国历史不理解的问题,使整部片子变得不伦不类。” 转折经历 《大班》唯一给陈冲带来的正面效应,是使她的表演得到了贝托鲁奇的认可。在不久后开拍的《末代皇帝》中,陈冲轻而易举得到女主角婉容的角色,大获成功。但在拍《末代皇帝》时,和大导演贝特鲁奇还有过一次争执。有场戏,她在小皇帝面前更衣,一不小心衣服滑下去出现了一个裸露镜头,于是她坚持要跟导演贝特鲁奇补签一个合同,保证这场戏决不能放。她说:“我想,这可要了命了,又要辱国了!《大班》的教训之后,我觉得这个事太严重了。我就追着贝特鲁奇,他气得当场都想把我解雇了。我对导演说,“你要不签合同,我就不上班了,现在也不工作了……”《末代皇帝》使陈冲和尊龙走上奥斯卡颁奖台,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站在这样一个辉煌的舞台上。 随后,她成为当时在华裔演员中片酬最高的女演员。极富盛名的她,却在圈里出了名的没有架子,没有好莱坞浮华的气息。甚至被称为“逃学的孩子”,陈冲说:“架子是一个人摆出来的,你摆的过程是很不舒服的。”
陈冲说:“在好莱坞,给中国演员的角色太少,太边缘,太异域风情,得到主角的机会也不多。她希望自己能够在好莱坞的中国演员地位得到提升。”
在参与大卫·林奇执导的电视剧《双峰镇》后,陈冲又出演动作电影《龟滩》,《英雄之血》,《金门大桥》,《天与地》,《特警判官》等形象不同的角色。
与好莱坞如:汤姆李琼斯,史泰龙,马特狄龙,安妮·希奇,奥利夫斯通等多位著名影星及导演联合主演了许多影片。
她说:“给予华人好的角色越来越少,突然有一天在剧组发现,如此这般剧本,导演,乱成一片的环境,我发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即便拿到高片酬,可这样的片子有什么意义吗?自己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让她淋漓尽致去演的角色。但在好莱坞这些年,她切身体会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不了解,没有人能够为一个中国演员创造出一个真正适合的角色。”于是陈冲就打算开始制片。1993年她便打算购买LE LY HAYSLIP自传体小说的版权,并签订了合同,正准备去签字的路上,被奥利夫斯通抢先了一步。
陈冲笑谈,也是由于这次机会,使她成为了《天与地》中的“母亲”一角。
陈冲说:“奥利弗·斯通给我的印象很深。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审美和思想都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这是不可复制的,是天生的。斯通的观点很强烈很执着,有时你可能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欣赏他的坚定和明确。他的电影风格非常鲜明,能调动所有的因素来表现电影的主题。从他们身上我能吸取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1994年,因主演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 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该片导演关锦鹏称赞陈冲:“连声音、肢体、一个手指头、一个眼睛、眉毛都会演戏”。
她还参加过王颖导演的影片《点心》、澳大利亚影片《异次元战神》、美国影片《狂野边缘》的演出。
陈冲还接拍了李碧华执导的电影《诱僧》,在戏中她需要剃光头、眉毛,还有裸露的镜头。陈冲看重导演视觉叙事的尝试,但电影最后评价并不高。
经历了《大班》,《诱僧》,几乎任何离经叛道的角色陈冲都尝试过了,此时她距离当年的《小花》已经恍如隔世,而这几部电影也在挑战着国人的审美神经。
1995年,陈冲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由于看到很多没有意义,缺乏价值电影,陈冲决定自己编剧、导演,
1997年的《天浴》影片,准备了整整两年,她像海绵一样不断在学新东西,回想以前合作的导演他们是怎么拍片的。
陈冲回忆到:“也许人真的要逼到这一步,才能有重生的感觉,重新生出一个你自己”。那种感觉让陈冲感觉棒极了,身上每一个汗毛孔都是张着的,地上每一朵小花,天上每一片云彩,路上听的音乐都是全新的。”这种感觉让陈冲不再觉得老。
拍《天浴》时,陈冲有一股说不清的固执,为了最大程度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她选择了地下电影的方式。也因此她每天都处在高度紧张中,总担心随时要被没收机器拍不完了。等待《天浴》的,是台湾第3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另一个是大陆的禁映。这让陈冲回国的路再一次关闭。 近期经历1998年,陈冲放弃了一个好莱坞大片,被邀回国参演电视剧《绿卡族》。尽管相隔十几年,电影《海外赤子》和电视剧《绿卡族》却不无共通之处,而陈冲已不复当年,清纯不再,美丽依然。谈起在《绿卡族》中饰演的女主角林梅和十几年前演的《海外赤子》,一丝怀旧的怅惘出现在陈冲的脸上,她说:“林梅这一代人,也就是我们这一代,脑子里有很多理想主义的成分,可能有的人出国的确是为了实惠,但更多的是胸怀大志、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毕竟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
说到动情处,陈冲眼含泪水:“有的人说留学生回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还有人说林梅放弃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国办实业不可信,其实,我为了这部电视剧,就放弃了一部报酬很高的美国大片。我不仅理解林梅对祖国的感情,而且还融进了一些自己的经历,想把留学生的真实心态传达给观众。”
2000年,导演5000万美元投资《纽约的秋天》,虽然剧本受制作方诸多限制,但还是为电影公司赚了一亿美元。 大制作大明星,但导演更多像一个工具,虽然片子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但陈冲本人并不满意。她说,“小资小调的东西并不能满足我,我是出生于动荡时代的人,我要拍能展现人性复杂情感的电影”。
2005年,陈冲出演Alice Wu执导的《面子》,并与美国华盛顿州长骆家辉一同获得美洲华人博物馆颁发的优秀华裔奖。陈冲不断在华语导演的等影片中亮相,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也丰富多样,演技越发精湛。其中包括张扬的《向日葵》、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侯勇的《茉莉花开》以及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李安《色戒》,澳洲影片《家乡的故事》,姬诚的《十七》等。
2007年的澳州影片《意/家乡的故事》是陈冲这几年少有的主演作品,她扮演一个历尽艰辛带大孩子却又不断伤害孩子的母亲。从接到本子到拍摄有两年时间,陈冲一直在反思这个角色,自己也是母亲,也有对孩子控制不住的焦躁,一个母亲如何走到这一步,她是能够理解的,她感觉终于遇到一个为自己而写的剧本。陈冲以《意/又名:家乡的故事》夺得第四十四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澳洲影后,同年荣获了美国夏威夷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8年,陈冲凭《太阳照常升起》获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配角和百家传媒致敬大奖。
陈冲已在好莱坞闯荡30余年。从《大班》到《末代皇帝》到《天与地》,《家乡的故事》,《色戒》,她一步一步地奠定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从《天浴》到《纽约的秋天》,她走上演而优则导的道路,一位演员出身的中国女导演能独立指导当红明星拍片,这在好莱坞是绝无仅有的。陈冲目前不仅作为优秀的演员,有良好文化修养的她,同时担任的美国优秀华人社团成员,和多个文化官员的头衔,为发展电影艺术文化事业做着贡献。然而极富盛名下的陈冲,生活里,扮演着母亲、女儿、妻子三位一体的角色。 为了女儿的成长,她也暂时搁浅了一些导演的计划,等女儿长大以后会重拾导演角色。
游走于国内外影坛的陈冲,她创造的“小花”,“林大夫”,“婉容”,“玫瑰”,“乔伊”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断突破自我,探索表演方式,并从事编剧,制片,导演工作,她说:
“我其实是个有些孤僻的人,不喜欢暴露真实的自己,但这些新的角色,让她感觉每走一步都比以前更坚定一些。
她现在有了自信,原来自己是可以演很多种从未想过的角色的。”,“我热爱表演事业,希望一直演到老。”
虽然成为华裔演员,但陈冲心属祖国,不仅成为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成员,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之际的旧金山火炬传递,陈冲冒遭到当地反对派攻击的危险,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大幅英文文章,客观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海外华人对中国奥运会的切身体会。文章说奥运是条友谊的桥梁,而不是一个政治的竞技场,反对干涉奥运会,抗议诋毁中国。并凭借在文化领域的建树和职任,成功地劝戒市长纽森(Gavin Newsom)拒绝签署戴利(Chris Daly)组织传递的决议,使中国2008年奥运会在旧金山的火炬传递得到顺利进行。而问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陈冲颇有风度地说:“说得最轻一点,他们是无知。有关中国的情况,很多西方人从小就接受了不准确的东西。有些西方人根本不了解西藏、不了解中国,更没有去过西藏,他们却在那里抗议,我很反感。”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陈冲很红很红。
当许多人都在为某女星因奥斯卡颁奖而深表荣幸的时候,殊不知陈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站在了奥斯卡的颁奖台上,而且是两次。一次是出演了大受好评的《末代皇帝》,一次是《天与地》。而低调的陈冲在任何一次采访对这些经历都避而不谈。 此外,陈冲还多次被《人物》(people)评选为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第一次是在1987年,陈冲拍完《末代皇帝》;第二次是在1992年,陈冲拍完《天与地》。
2012年,陈冲饰演《隋唐英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3年—602年),隋朝云中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与刘晓庆年龄相若的陈冲,这次却要和刘晓庆姐来出演一个“儿媳”关系。感情生活第一段婚姻:浪漫中开始,无奈中结束1979年,我在上海外语学院读二年级,因拍摄电影《小花》,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影后。大学毕业后,我去美国学习电影制作。为了赚学费,业余时间在好莱坞拍电影,认识了前夫柳青。他当时是好莱坞的身段教练。我刚美国时,初恋不顺利,读书又苦,人很悲观。柳青一直用乐观的态度感染我,鼓励我去闯荡。他在生活上格外关心我,也很讲义气,身上常分文皆无,就有一把吉他,却天天给我唱歌。我俩常到海边散步,有钱就买只螃蟹,没钱就饿着。那时,我们的爱情非常单纯、浪漫。 柳青不仅照顾我的生活,还充当我的经纪人。与他结婚后,我不仅拍了几部国际大片,还因为《末代皇帝》荣获九项奥斯卡大奖,享誉国际影坛。记得《末代皇帝》在法国首映时,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出席了首映式,他那时已经是老态龙钟,被人扶着进来,当时蓬皮杜夫人还有一些皇室成员都在,介绍他们时李先念只是点点头,到我这里,他高兴地喊小花,这让我特别感动。17岁我演小花大家就记住了我,而让我能重拾这种记忆和荣光的不能不说是《末代皇帝》一片,因此我对前夫柳青充满了感激。但结婚后,他的那种狭隘的爱,让我受不了。他把家里的电话线全部拔掉,不许我和其他男性说话,最后,连看男人一眼都不行。我很绝望,知道缘份已尽。分手时,我俩都哭了,谁都不要财产。他把衣服往车上一扔,从洛杉矶开车去了旧金山。可以说,是柳青改变了我的命运,但我们在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对路。和柳青分手后,我过起了寂寞的单身生活。我把房子收拾得整齐、漂亮,自己给自己买玫瑰。有空就坐在阳台上,放一盘大提琴曲,泡杯茶,写写东西看看书。那是一段值得骄傲的日子。第二段婚姻:相遇在除夕,相伴在长久 三年后的1991年除夕,我认识了彼德,几个月后,他成为我的丈夫。彼德原籍广东,是美国有名的心脏科医生。他的血液中,天生就有种高贵、阳光和正直的东西,不仅稳重,也很有幽默感。我是演员,职业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比如有人看我拍了激情戏,专门去“折腾”他:“喂,你老婆演那裸戏,够棒的。”彼德故意回敬他:“你还没看她在家里呢,比那可棒多了。”他知道维护我的利益,把夫妻“同甘苦、共命运”做到顶级。在生活中,他不仅是我的玩伴、兄长、父亲,更是我的儿子、情人。在美国拍《天与地》时,世界各大媒体均认为我将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可我落选了。揭晓那天,我痛苦极了,偏巧,税务局又要查核账目,我心情压抑到极点。彼德搂着我安慰说:“他们无非是想跟你多要钱,给他们就是了。走,游泳去。”我说你不去给病人做手术了?他说:“我老婆的心病比什么都重要。”刚说完,医院就来电话让他做手术去,他临走时恋恋不舍:“宝贝,你在我心中是最棒的。”他永远把我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 当然,和彼德的婚姻维系12年不变,还应感谢我的两个女儿,是她们教会我母爱和责任感。在做母亲之前,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母性的人,不像有些人看见孩子就想去逗逗他们,而且从医学角度来看,我生孩子还有一些特别的困难,当时我还想过领养,但后来为了拥有这种经历,就生了大女儿。我的大女儿叫婷婷,6岁,小的刚会说话。在“伺候”她们的6年中,我的母性和能力慢慢被激发出来。女儿们特别依赖我,每天看我离家工作,都会可怜巴巴地说:“妈妈,你还回来吗?”这让我感到存在的重要。,我离开女儿一段时间,就像生了场大病。回家就拼命弥补,整天陪她们玩。我37岁才生孩子,正因为“晚年得女”,对孩子爱恋过头。一次,晚上10点拍片结束,我急着开车往家赶,同事都问:“家中被盗了吗?”我说,我要在女儿睡觉前,陪她他们说会儿话,大家哄笑。过去,为了电影我会失眠。有孩子后,为她们操心,我失眠得更厉害了。别看孩子小,但他们精灵的思想,常给我带来惊喜。一次,和婷婷一起看电影,是讲一对夫妻在感情变迁后离婚了……婷婷对我说:“妈妈,要是爸爸将来和你离婚,我就用绳子把你们绑在一起,我需要你们。”当时我特别惊讶。她那么小就懂得婚姻和爱情的珍贵,我太感动了。 没女儿前,是否接片我会遵从彼德的意见,有女儿后,“决定权”就移交给女儿了。一天,我征求婷婷的意见,她说:“妈妈,我劝你不要拍这个片子,它里面有暴力,我和妹妹会害怕。”虽然片酬很高,我还是放弃了。女儿们用幼小但正直的心灵,左右着我的品行。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和彼德想法一致,就是给孩子爱、尊重和以身作则。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3岁时不吃饭可以玩泥巴,7岁时不写作业可以跳墙,父母从不管。宽松的环境,反而让我懂得自律。而且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一辈子除了看书,别不多求。他们告诉我,对女孩子来说,有知识比漂亮更重要……我正把这些传输给女儿们。 能够与彼德相伴长久,我觉得首先是相互找对人了,第二是彼此对家真诚的付出和爱的信仰。5月,我在上海拍完《茉莉花开》后回到美国,由于怕非典感染家人,主要要求住地下室隔离十天,彼德说:“算了吧,要死一起死。”我每次去外地拍戏前,都给彼德和女儿包很多饺子,分装在格子里,他每次抽出几格一煮就行了。因为彼德忙,我怕在餐馆叫菜不干净。所以啊,要想收获爱,就要懂得付出。 可以说,我处在一生中最稳定的时期。年轻时,对爱情有梦想,但全变了。我不认为《廊桥遗梦》里,女主人公和情那四天的相恋是爱情,反倒是女主人公同她丈夫间沉闷而平淡的感情才是爱情。我特别向往平静和简单,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戏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都不要发生在我家里。我只在电影上反映人间的悲观离合就行了。等日后,我岁数大导不了戏了,就当专职编剧,和女儿们朝夕相处,给她们辅导功课。经常被采访,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我告诉他们,我从没有计划,更没有明星梦和野心。对我来说,你给我一个奖杯和给我一个好吃的包子是一样的。正因为没有计划,只是脚踏实地的干事,所以我得到很多,比如车和房子,还有这么好的丈夫和女儿。我日后惟一做的,就是珍惜的幸福,平淡而努力地过一生。主要作品电影作品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电视作品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制片作品1995年《狂野边缘》(Wild Side) (主演:Anne Heche)(associate producer)1998年《天浴》(Xiu Xiu: The Sent-Down Girl)(executive producer)编剧作品《天浴》(与严歌苓合作) 《战地遗孤》(与严歌苓合作) 《扶桑》(与严歌苓合作) 池莉中篇小说《惊世之作》, 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的电影改编权等等。导演作品《天浴》(1997年) 《纽约的秋天》(2000年) 《非典情人》(2011年)综艺作品2013年中央电视台《舞出我人生》 舞伴齐志峰。4]荣誉记录演员:
1981年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小花》
1981年获南斯拉夫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小花》
1994年获第三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红玫瑰与白玫瑰》
1995年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主角《红玫瑰与白玫瑰》
1998年第三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天浴》
2005年美洲华人博物馆颁发的优秀华裔奖 2007年获澳大利亚1F奖最佳女主角《家乡的故事》
2007年获澳大利亚电影学院最佳女主角《家乡的故事》
2007年获奖第四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意》
2007年荣获第四届亚洲沃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意》
2007年荣获第二十七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HIFF颁发的演艺终身成就奖
2008年获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配角《太阳照常升起》
2008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二届传媒大奖最受关注女演员《十七》
2008年获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太阳照常升起》
2008年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致敬大奖(年度杰出电影人)
2008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铁象奖最佳女配角 《色戒》
2009年第27届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意》导演:
1998年《天浴》获第三十五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
2000年《天浴》获第一届“亚美影视奖”最佳外国影片奖
提名:1995年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红玫瑰与白玫瑰》 2007年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茉莉花开》 2007年第1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家乡的故事》访谈记录 当年陈冲为什么能放下“小花”给她带来的那么耀眼的光环,远走美国?《末代皇帝》婉容这个角色她又是如何得到的?30岁之前,陈冲为什么曾经想尽情地燃烧生命,挥霍青春,在好莱坞打拼的那个年代她又有怎样的困惑、迷茫和探索精神?人到中年,远在异国他乡的陈冲怎么看待亲情和故土?记者越洋专访陈冲,讲述她独特的心理历程。 30岁之前我在燃烧生命 记者:那个时代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概括。 陈冲:我17岁演“小花”,一夜成名。但那个时候,大家对明星没有什么特殊的概念,我的家庭教育也没有让我觉得做演员会是一生的职业。所以演了“小花”之后,我选择出国。感觉那个时候的中国,出国潮刚刚开始兴起。我在好莱坞演《末代皇帝》的那个年代,好莱坞对中国还处于一无所知,要拍这样一部以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电影,当时的感觉很复杂。我觉得那个时代,对于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华人来说,最大的特征是孤独、迷茫和探索。记者:你觉得你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哪种精神或者魅力?
陈冲:我是一个很随缘的女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放不下。30岁之前,我觉得我一直在燃烧生命,挥霍青春,可以说是很尽情地活着。
记者:当初你为什么会想到去美国闯荡?
陈冲:其实说不上是想去闯荡,我只是想去读书。那个时代,文革刚刚过去没多久,人们对读书很渴望,所以,在我和我家人看来,读大学才是天大的事,我当时读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绩一直不错,所以出国留学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周围的人都会觉得出国留学才有出息,当演员倒是次之多。
记者:那在美国上学为什么也会开始演戏? 陈冲:其实刚去美国根本没想过还会演戏,就是为了生活。当时,为了赚零花钱,我会找一些杂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端盘子什么的。就是中国穷留学生在美国要做的那些工作,我也会做。这也没什么,美国人也有做服务员的,其实就是谋生,没什么大不了。后来有中国来的朋友知道我曾经演过戏,就和我说:“陈冲,你别端盘子了,你还不如去片场试试能不能找个角色演,即使当临时演员,演一天的薪水也够你端一个月盘子的。”当时就是抱着多赚一点钱的心态去找角色的。 记者:在美国打工有没有非常尴尬或者心酸的经历?
陈冲:这个还好。其实我也不介意当侍应生,但餐厅老板常常对顾客说有位中国影后在他餐厅打工,令我有点尴尬。所以我还是去积极争取演戏。
记者:演戏以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陈冲: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很孤独。我的性格其实不是那么主动去结交朋友,在上海,我有家人疼爱,那个时候演戏什么的,也算比较出挑,许多人会主动和我结交,所以有许多朋友。但刚到美国就不一样,大家都很忙碌,很少有人要主动接近我,我也不善于去接近别人,所以来美国的一年里,我非常非常孤独,而我内心其实非常渴望朋友,所以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
记者:这种状况持续到什么时候? 陈冲:在好莱坞演戏开始,我不再那么孤独。但却更加迷茫。20几岁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为爱情活着的女人,我会因为爱情受伤而自我燃烧。20岁到30岁之间我“挥命如土”,常常在生与死的边缘线上找刺激,甚至想过没打算活过30。我在美国读大学的文凭是1991年才拿到的,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成熟了。
记者:因为你远在异乡,非常渴望有个家? 陈冲:有点,当时我觉得我有点像结婚狂,第一次婚姻失败,我特别抓狂。直到我遇到我现在的peter,他是一个外科医生,是一个值得爱的男人。记者:演了这些年的戏,你最喜欢的角色是什么?
陈冲:17岁的时候演小花,那个时候对小花没有太多的感受。现在想想,小花可以说是我们那代人的青春缅怀。“婉容”我也很喜欢,这是给我最大的荣耀的一个角色,奥斯卡,还有去各个国家都是皇室来接待我们剧组。其实每一个角色我都很喜欢,他们串起了我生命的各个阶段。
记者:有什么难忘的演出经历?
陈冲:刚到好莱坞,曾拍摄过不少有裸露镜头和激情戏,被中国的观众骂得很惨。不过我没有后悔过,对我来说,那段时间就是这么过来的,每一段经历都不会白费。 记者:为什么你会说每一段经历都不会白费?陈冲:比如说得到《末代皇帝》“婉容”这个角色。当时《末代皇帝》的副导演特别欣赏我,把我第一个推荐给贝托鲁奇,我可以说是很早见贝托鲁奇的演员。那个副导演我早些时候就认识,当时好莱坞要拍一部《龙年》,里面有一个角色是华裔播音员,是主角来着。当时我去试镜了,而且一试很多次,我是很努力想得到这个角色,当时语言关很难过,因为播音员必须要说一口很纯真的美国英语,我一直没日没夜地练习,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这个角色。当时说不是是不是很沮丧,但没多久我就明白那次的努力也没有白费,那个《龙年》的副导演因为那一次很欣赏我,后来她又给贝托鲁奇当选演员的副导演,就极力推荐我。
记者:在《末代皇帝》一片中,你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婉容悲酸的人生,第一次和好莱坞班底拍摄一部中国题材影片,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陈冲:当时要拍这样一部讲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电影,还要回中国取景,对每一个参与的中国人都是很大的事情。这是用电影语言展示中国历史的里程碑一样的事件。我当时说不上对这些承载的意义有多了解,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很激动。《末代皇帝》20周年,搞了一个纪念活动,在各国巡展,都是皇室或者政府来接待。
记者:作为第一位被美国电影学会接纳为“会员”的华裔演员,当时他们怎么找到你的?
陈冲:其实是卢燕介绍我去加入这个会的,当时没觉得是多么有荣誉的事情,只是觉得可以花一点点会员费,免费看很多电影,挺好的。
人到中年,更加依赖亲情 记者:你经常在中国内地亮相,以后会把事业重心放在内地吗?
陈冲:没有很刻意。现在我每年基本上只接一部戏,因为我的生活在重心在我的家人身上。不仅仅是我的女儿,我的丈夫,还有我的父母。年轻的时候,我曾经以为爱情是我生命的全部,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等我嫁给peter之后,我才渐渐回归更平静的幸福感。
记者:你第一次出演的电视剧《人到中年》开始播出,为什么会演这个剧本,特别打动你吗?
陈冲:也许就是《人到中年》这个名称,就足够吸引我了。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一部电影也叫《人到中年》,是潘虹主演的,我父母很喜欢,当时他们也人到中年,看了好多遍都会哭,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对父母有一份很无奈的愧疚,所以当制片方找到我时,我就没有犹豫地接了。我父母不怎么看我演的戏,这部电视剧他们却很认真地看了,还说我演的好。
记者:你现在大概多久回一次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陈冲:我大约每隔2个月会回一次上海,即使不是因为工作,自己也会回来,和父母相处一段时间。在异国他乡,做子女的最大的遗憾就是父母老了,却不能常常和他们相伴。我的青春时代有点叛逆,但到了中年,心情恢复平静,觉得亲切,血缘是支撑我们每个人最不可少的。拍摄《人到中年》之前,我父母先后到美国做手术,父亲还连续做了两次手术。看到父母生病,我心里特别难受,那种精神上的压力真的让我很痛苦。我在美国的生活也像电视剧中的田文洁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不仅要照顾父母,还要照顾两个女儿,有时真可以说是忙得焦头烂额。中年是人在事业上最成熟的时期,但为了一家老小,你只能多牺牲一下事业,以便有更多时间来照顾家里人。
记者:这是不是和你常年在国外有关系?
陈冲:也许吧。当年我离开中国时,我只带了很少的行李,我跟爸爸说我只想带些生活必需品。除了一些替换的衣服,还带了自己喜欢的几本书。仿佛要告别过去似的,现在才知道,这一切,都无法割裂。
记者:之前《天浴》你曾经当制片人和导演,有没有想过将来退居幕后?
陈冲:我是在1997年拍的《天浴》,那时候我已经从好莱坞搬到旧金山,婚后的生活很安逸,事业上却有点像冬眠。所以我很想尝试更多。但这次当制片和导演,让我明白,这不叫“退居幕后”,这个工作要比演员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在那一年多,几乎每一件事情我都要操心,做导演比做演员辛苦多了。这个要牵扯太多时间,我现在是以家人为重心的女人,所以暂时不会想了。但拍摄《天浴》的经历真的很难忘,这也是我投入最多情感的一部戏。
记者:9月,你要去多伦多电影节,是一部什么影片?
陈冲:是为了宣传澳洲的一部电影,叫《舞出生命的舞》,在那里首映。
记者:当年你所体会到的中美两国娱乐业的差异是什么,现在的差异又是什么,造成这些差异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陈冲:当年的差异非常大,好莱坞的娱乐事业当年就很成熟,是流水线一样的作业。中国当年电影其实等同于意识形态的宣传。所以很不同。但现在基本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很多的差异。相关新闻威尼斯电影节再添华语星光 陈冲任主竞赛评委日下午,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中国导演王小帅新作《闯入者》成为唯一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一夜之间备受瞩目。24日,电影节方面再传来关于华语影人的好消息,中国影星陈冲确认受邀出任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陈冲表示,很喜欢威尼斯,也喜欢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有机会看到没有钱在市场上做宣传的电影,发现新的电影人,所以很期待。5]
陈冲最新近况
网友精彩留言
邮箱: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冲大班电影完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