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怎样的名言来有关教育的名言小偷他才会悔过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影响
各位领导:
&&& 今天下午是我们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召开的民主会。民主会是指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民主会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 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 以后毛泽东多次反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共产党的建设来说特别重要。&我们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党员更提高更进步&。日毛泽东作了《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强调了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中提出了共产党员要有多方面的修养,其中包括&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在中共七大上,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内容第一次被写进了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中。新党章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掩盖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反对那种自高自大、害怕承认自己错误、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绪&。
&&&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我们看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政党不断前进的保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 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战胜自我、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是在不断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在矛盾斗争中,战胜自我是不容易的,因为自我的弱点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即便发现了,具有敢于承认、揭露、改正的勇气,也是不容易的。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最终战胜敌人。
&&& 2、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政治的试金石。我们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造就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从怕字当头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监督、制约、民主都会是空话。
&&& 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培育良好思想作风的保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都是有用的,不可偏废。但是批评是为着启发自我批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批评的手段,达到自我批评的目的。自我批评的作风不培育起来,对自己的错误、弱点不承认、想方设法回避之,不愿接受批评、甚至抵制批评的人,显然不能很好培育批评作风。那些只善于及热衷于批评别人,而不会、不善于批评自己的人,他的批评作风肯定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在某种意义可以说,自我批评的作风培育起来,正确的批评作风才能培育起来,在培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应把培育自我批评的作风放在首位。
&&& 会前我们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今天是我们民主生活的深入交流,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拥有自我批评的勇气,拥有帮助同志,发挥团队作风的意识,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也要敢于面对自身不足,勇于自我剖析,不断反思,努力改进。希望大家互相批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 让我们在各自查找不足的过程中交流碰撞、达成共识、共同提高,促进个人和学校的稳步发展,不断进步。
【收藏此页】【中】
【我要纠错】【】
[党性分析材料]相关文章
【学习啦】热门文章推荐
个人学习计划范文_个人学习计划书范
左右脑测试_测一测你是左脑型思维者
成功的名言
莎士比亚名言(中英文对照、爱情、读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小学生读书笔记怎么写
名著读书笔记
党性分析材料 文章推荐
党性分析材料 热门标签
学习啦热榜
  进入大学后,开夜车、赶作业、写论文、准备考试,这些事情似乎变得稀松平常。有...
学习计划怎么写_学习计划书怎么写111513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哲理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和哲理小故事能缓解你的压力,同时给你一点启发,一些感悟;...[查看详细]
莎士比亚名言(中英文对照、爱情、读书、励244888
  最近老是失眠,明明很困了,在床上辗转反侧却怎么也睡不着。这种经常性失眠要怎...
玫瑰花花语_玫瑰花的花语_玫瑰花语大全(最65655
7点21分是最佳起床时间45927
  右脑记忆力是左脑的100万倍,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博士开发的快速唤醒右...
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如何通过考试》4591
思维导图丛书《大脑使用说明书》下载1899
新概念英语电子书下载第1册945
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免费下载666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2:34: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DOC
官方公共微信琵琶亭——刘卫玲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要培育青少年具有怎样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十)
上传: 刘卫玲 &&&&更新时间: 11:17:22
要培育青少年具有怎样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十)
第十编 要培育青少年具有怎样的心灵
一、教师的任务就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中最美好的东西
教师的任务就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中最美好的东西
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孩子的道德、智力情感,触动和塑造学生精神世界中最美好的方面。
(第二卷116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要培养孩子想成为好人的志向
教育上的明智和技巧,在于精心保护和珍惜孩子心灵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以及他们要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如果儿童还没有这种向往和志向,那就要去培养。
(第四卷781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要关心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每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不使孩子心中的激情冷却,不伤害孩子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不让他们成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37页)
道德真理要成为青少年心灵的财富
道德真理只有在它们被少年开采、获取、体验到的情况下,只有在它们被少年独立转化为个人信念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心灵的财富。
(第五卷332页《教育与自我教育》)
用精神美使人变得精神高尚
我认为学校,只有从认识人的心灵开始去认识世界,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信念,而最主要的是培养爱与恨的才能。只有在那时,才能算是学校。实际上,培养真正的人,就是用人的精神美使人变得精神高尚。正是那种思想高尚的精神,才会促使儿童去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活在世上是为什么?要善于对自己幼小的学生讲这番话,接着对青少年讲人的精神美。这是伟大的艺术,伟大的教育才干。
(第二卷195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培养青少年对神圣精神的信仰
作为一种道德上的高尚的精神力量,则始于对神圣的东西的一种信仰。我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孩子在其童年时代的思想意识之中,都能确立对我们的祖国、人民那种道德上神圣的东西的信仰,而且这种信仰是牢不可破的、毫不动摇的、坚定不移的。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不可能有精神的力量、道德上的纯洁,也不可能有英勇的精神。
(第二卷19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培养细腻和富有感情的天性
有这样一种人的品质――细腻和富有感情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环境能使他的感受能力更加敏锐。天性细腻和富有感情的人不会忘记别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良知要求他去给予援助。
(第三卷259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要善于调整好少年发自心灵的乐音
懂得少年的志趣,善于调整好他发自心灵的乐音――这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艺术。如果你能以自己的心去感觉另一个人的心脏的跳动,那么你是能够掌握这门教育艺术的。
(第三卷659页《公民的诞生》)
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内心世界
个性的精神美取决于教师能否善于教会自己的学生用心灵去感觉别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应当从能思维和感受,然而尚未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的孩子身上来造就这种个性的精神美。通过培养崇高的感情和感受使儿童和少年变得高尚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引起共同感受的艺术。
(第三卷755页《公民的诞生》)
要让儿童的精神生活充满焦虑和不安、伤心和挫折
要让儿童的精神生活充满焦虑和不安、伤心和挫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信念才会是坚定的。
(第五卷752页《认知与信念》)
教师要注意别让坏种子落进儿童的心灵里
教师应当以敏锐的目光去注意,别让心地不善的种子落进儿童的心灵里。假如发生此事,不幸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二卷38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为少年的心灵之火未能迸发而感到不安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仅要有一颗燃烧着高尚火焰的火热的心,而且还要有智慧和能力。要指导青年生活,这就是说,首先要教育他们永远不要做一个&心安理得&的人。这就是要教导他们在地球上,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一块土地。年轻人在开垦与耕耘这块土地的同时,树立起一种真正的善,即共产主义思想。您要为少年的心灵之火未能迸发而感到不安。只有受教育者在您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确认自己是个公民的正确的斗争道路时,他才会倾听您的有益的劝告。
(第三卷455页《公民的诞生》)
对消极情绪要毫不留情
对满腹牢骚、灰心丧气、软弱无能、缺乏信心的现象毫不留情、决不容忍、决不吝惜。请记住,一个人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在他已经丧失体力的时候,他的精神力量可以使他产生新的体力,而且作为一个战士仍能继续活下去。
(第二卷213~21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者首先要珍惜孩子们痛苦的感情
教师如何对待孩子的痛苦,他理解和感受儿童心理的能力如何,这是教育艺术的基础。不能叫正处于痛苦中的学生来回答问题,不能要求他专心学习和刻苦学习。不能去问他发生的事情,因为要孩子们讲出这些事是很痛苦的。&&为了使孩子们学会体察感情,学会看到他亲近的人的精神世界,教育者应善于珍惜孩子们的感情,首先要珍惜那种痛苦的感情。
(第三卷320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应当教孩子们去爱,而不是教他们谈爱
学校里严禁说空话,无聊乱侃。&珍惜你的话语吧!&这里想对教师们提的一个建议。你们在启迪孩子们讲出自己的想法时,一定要非常谨慎小心。不要借孩子之口说出孩子还不能理解其意的话。决不允许将崇高的、神圣的话语,特别是热爱祖国的话语变成辅币。真正的爱是不用语言来表示的。可是有人竟发起征写关于祖国、关于自己本人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优秀作品竞赛,真是令人莫名其妙。决不能这样做,同志们&&让儿童和少年们对另一种竞赛所吸引:那就是看谁培育出最好的橡树,看谁把不毛的荒地变成肥沃的良田。
(第二卷52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教育孩子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善于摆正自己的欲望和别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他就永远不会是个好公民。应当使一个人从小就意识到并懂得必须在某些方面克制自己的激情和欲望。譬如说,你想在这块绿草坪上玩一会儿球,可是不行:草地应当保持常绿,因为它能净化空气。如果不是从小就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会使他们逐渐养成不守纪律和任性的习惯,他们以为:我什么事都可以做,我什么都不怕。
(第三卷630页《公民的诞生》)
教师要打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良知
一个教师要成为教育者,就应当向学生打开通向知识世界的窗口,同时又能触及他的个性,打动他的思想、情感和良知。
(第四卷763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二、要牢固地树立一种对理想的纯洁而崇高的想望
要牢固地树立一种对理想的纯洁而崇高的想望
教育者的任务是要牢固地树立一种对理想的纯洁而崇高的想望。不要贬低这种想望,不要使年轻人的心中对有可能接近理想这一点产生怀疑。&&对理想的纯洁而崇高的热望是人的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对它应十分珍惜,十分爱护。
(第三卷468页《公民的诞生》)
少年强烈追求道德美和壮丽的事业
一般而言,人都具有对道德美、对英勇豪迈和光辉壮丽的事业的追求,少年的这种追求尤为强烈。当少年的心灵在道德美面前充满着惊叹之情时,他会开始去思考:&我是怎样一个人?&激发出这种思考,是少年时代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第五卷373页《休叫心灵空荡荡》)
三、应当在孩子的心灵中培养真正的人道的爱
应当在孩子的心灵中培养真正的人道的爱
当孩子在为他人的幸福、快乐和精神安宁有所作为的时候,他才能体察到别人最细致的情绪。幼儿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爱,若不饱含为善的崇高情谊,就会变为利己性情感:孩子所以爱妈妈,是因为妈妈是他的喜悦之源,喜悦所需。然而,应当在孩子心灵中培养的,则是真正的人道的爱,即能急他人之所急,忧他人之所忧,同他人休戚与共。只有在那种能够体察和关注别人命运的心灵里才会产生真正的爱。
(第三卷121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态度是首位任务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占首位的是培养学生对人的人道主义的态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丰富与否,主要看他对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刻程度。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感,是造就人的人格和尊严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
(第一卷298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要施行人道主义的入门教育
人道主义的入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如经验所表明,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细心琢磨的这个领域里主要的是,要让孩子会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年幼时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工作最为有利,小孩子对别人的痛苦反应特别敏锐。因为生活中经常有不幸、忧伤和苦难,一个善于思考和感觉敏锐的教师,就要把这一切讲给孩子们听,在他们的想像中勾画出鲜明的情景,以影响他们的情感。
(第四卷302~303页《帕夫雷什中学》)
最大的快乐从体察他人的不幸中产生
孩子们的善良、为别人做好事的意愿,来自对那些内心痛苦和不幸的人的同情。人类最大的快乐从关心别人的精神世界、从善于体察他人的不幸中产生。没有这种感受,就不可能有道德美。
(第三卷31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应该触动孩子去考虑如何帮助别人
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之间的精神交流,对人道主义的培养起着特殊的作用。爱人类比帮助邻居容易。要了解人,必须了解人的具体个性。如果孩子们不能从朋友悲哀、恳求、痛苦的眼里看到他内心深处的苦闷,他的心就不可能被别人的痛苦所触动。一个未能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幸福和痛苦都了解了的孩子,永远也不会成为关心别人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第三卷318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要教育孩子学会怜悯
培养和发展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的东西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发展对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热忱的关切态度。归根结底,也就是培养对人的怜悯心。我们牢记高尔基的话:&怜悯损害人的尊严。&但是,在我们这个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出现社会祸害和与之相联系的痛苦和灾难的社会里,怜悯是需要的,它恰恰能使人品德高尚,在道德上支持人。只有那种瞧不起人的怜悯才损害人的尊严。而当一个学生出于怜悯而渴望帮助别人的时候,这样的怜悯会使他变得高尚,所以必须学会怜悯人。
(第三卷410~411页《公民的诞生》)
要带领学生做体察人的旅游
要带领学生做体察人的旅游。这是路途最近的旅游――它的最终目的地可能就在你们的街道、你们的家里、你们的村边。可同时这也是路途很远的旅游,因为它囊括着一个完整的世界――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世界。在这种旅游中,你的学生将获得无价的精神财富。
(第五卷591页《寄语后来人》)
要让孩子们同情学习落后的同学
非常重要的是,要使孩子们在同学学习落后和在学习成绩差的时候,看到他们的不幸并同情他们,而不是对班里的这些同学采取冷漠的态度。
(第二卷438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培养对人对物的依恋之情是培养人道精神的有力手段
每个孩子都应当努力追求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一个感到没有它就无法生活。起初这是对某些物品或植物的依恋,随后则是对动物、对人怀着一种依恋心情。这是培养人道精神的有力手段。
(第四卷775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不要引导孩子回避人类生活的阴暗面
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生活中不尽是欢乐,也有悲伤。要让孩子的心里也有他人的忧愁。&&如果孩子的快乐纯粹是无所用心,坐享其成,如果孩子不知什么是忧伤、委屈和痛苦,他就成为利己主义者,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非常重要的是,让我们培养的人懂得最大的快乐――出于对人的关怀而感受到的激动人心的快乐。
(第三卷123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
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民&要困难得多。
(第四卷309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培养孩子为别人创造欢乐的情感
孩子越小,成年人给他们的欢乐越多,让孩子们把为别人、为自己的同志、为父母、为老一辈人创造欢乐当作个人与集体主要的欢乐就显得越重要。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33页)
孩子的心扉应该向着别人大大敞开
没有细致和易于动情,心灵上真正的坚毅、勇敢和对原则的忠实都是不可思议的。孩子的心扉应该向着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大大敞开。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32~33页)
四、使母亲的名字成为每个学生最神圣的东西
使母亲的名字成为每个学生最神圣的东西
我总是力图使母亲的名字成为每个学生最神圣的东西。人们从母亲那儿获得一切最美好、最纯洁的品德;母亲的精神财富对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儿女所起的影响特别巨大。我竭力使我的每一个处于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学生为母亲的幸福和欢乐而贡献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卷437页《公民的诞生》)
爱国主义情感来自母亲
我的青年朋友!你要善于使学生从心灵和理智上接受一个真理: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
(第二卷712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青少年要从爱母亲做起培养爱自己身边人的情感
一颗对生母冷酷的心,断然是谈不上任何美德的。在杂芜的飞廉草丛中不会有玫瑰花盛开。我的青少年朋友们,请理解教育学中一条最简单的真理:人应当爱自己身边的人,和他们休戚与共。就从对母亲的态度做起吧。
(第五卷460页《心灵的教育学》)
五、要培养孩子满腔热情地去敬爱老人
要培养孩子满腔热情地去敬爱老人
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培养孩子满腔热情地去敬爱老人,让他感受到失去这个人就是一种不可弥补的个人痛苦。这种达到顶点的痛苦,也会在儿童面前展现出一种生活的幸福。这种痛苦不会使人不幸,它会使人聪明,学会真正地珍惜幸福。
(第二卷20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六、要使诚实的品质从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深深地扎根于心灵
要使诚实的品质从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深深地扎根于心灵
要使诚实的品质从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的心灵,成为他们的习惯,使说实话的习惯成为性格、成为天性。要教育学生对多嘴饶舌、哗众取宠、夸夸其谈、好吹牛皮采取毫不容忍的态度。
(第二卷769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教育孩子单独一人时也要诚实
不得不感到忧虑,有的学校对儿童的一些理应作为日常行为准则的行动过分夸奖(例如,捡到了一个卢布,把它放在教师休息室的桌子上――墙报上就表扬他的行为)。这是以人情为儿戏。这种儿戏会使人养成道德上的不求整洁:他洗手是因为人们看得见他的手,可他的脚仍然是脏的,因为反正穿着鞋,人们看不见&&在人们面前,他竭力表现得循规蹈矩,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却不守规矩。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诚实,是对人们、对社会尽责的表现,这是在童年期和少年期必须培养的重要的道德特征。
(第三卷424页《公民的诞生》)
要切忌心灵的&双重化&和卑劣品行
我们告诫教育工作者:要切忌虚伪造作、心灵的&双重化&、两种&真理&(一种用于日常生活,另一种则用于会议发言)的同时奉行;切忌用某些虚假高尚目的掩盖起来的欺蒙哄骗、冷漠寡情等卑劣品行。
(第四卷310页《帕夫雷什中学》)
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是极大的耻辱
我们从幼年就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打小抄、搞抄袭)是极大的耻辱。这方面的任何毛病,都不予宽恕:你现在是一个学生,那就已经是一个劳动者,你要为自己的劳动对你的家庭、班集体和社会负责。
(第四卷314~315页《帕夫雷什中学》)
不要让孩子口是心非
不能让孩子在跟好友谈心和在自己家里讲的是一套,而在会上和公开场合讲的却是另外一套。不能让孩子去做违背良心和口是心非的事。
(第四卷310页《帕夫雷什中学》)
七、要让伟人的形象铭刻在少年的头脑和心灵中
要让伟人的形象铭刻在少年的头脑和心灵中
少年期是树立理想的时期。应当让那些伟人的形象铭刻在每个少年的头脑和心灵中,那些人所经历的生活是少年效法的榜样。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卷587页《公民的诞生》)
伟大而高尚的榜样使青少年精神振奋
是什么东西使儿童和少年处于这样一种能产生道德追求的精神振奋的状态呢?是伟大而高尚的榜样,这些榜样使受教育者认识到,道德美不是为了履行崇高的公民义务,要他们放弃个人的幸福,而是为他们获得个人幸福打下基础。具有道德美的人之所以幸福,正是因为他能献身于为人民谋求共同福利和幸福的斗争事业。这就是为使儿童渴望成为道德美的人而要向他们灌输的思想。
(第一卷709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青少年应当去仰望人的高峰
一个孩子只有在他对攀登上道德品格高峰的人深表敬意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受到教益。孩子应当去仰望人的高峰,而不应当低着头去凝视坑洼和沼泽。让少年公民的头永远仰望着闪着崇高思想的高峰,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他才会体验到对祖国的高尚情感,在祖国面前的责任感。善于向少年公民指出人的高峰,是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的一个细微的方面。要对孩子们讲英雄业绩美,使他们的眼界永远向着高峰。
(第二卷506~50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每个学生应该崇拜一个足以体现心灵美的人
我们时刻都在关心,要让心灵美的榜样――人的高尚行为、为社会福利而劳动的榜样――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成为珍贵的、神圣的东西。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心灵美的人物能激发年轻人的思想,促使他们考虑自己的前程。每个学生在少年早期就应崇拜一个足以体现心灵美的人。
(第四卷546页《帕夫雷什中学》)
不要急于寻找少年和理想人物之间进行比较对照的东西
不要急于寻找在少年的举止行为和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举止行为之间可供比较对照的东西。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与预期的完全相反的效果。
(第三卷657页《公民的诞生》)
要激发学生学习伟大思想提高人品的激情
只有伟大的思想才能提高人品,但如果不以人们鲜明激情把它昭示于理智和心灵之前,不能在我们所教育的人那里激发出同样鲜明的深刻激情,伟大的思想就依旧是徒有其表的空洞词句。
(第五卷680页《人是最巨大的财富》)
八、要使儿童产生为社会造福的自豪感
要使儿童产生为社会造福的自豪感
人民教师的特殊职责,就是使儿童在步入少年和青年前就打下其个性的坚实基础,使其产生了已为他人做了些什么的自豪感。如果有了这种为社会造福的自豪感,那么,造福于人的创造性劳动便会成为他们极其重要的精神需求。
(第五卷355页《人民教师》)
逐步引导儿童树立为社会做好事的信念
我们逐步引导儿童树立这样的信念:为社会做好事,做社会所需要、对社会有益的事,这是一种道德上的光荣,而只考虑自己、只考虑个人利益是可耻的。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166~167页)
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去体验良好行为的快乐
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去体验良好行为的快乐,要让那种由这些行为而产生的道德和审美的满足之情去充实他的精神生活,这是学生集体生活的主要原则之一。
(第四卷25页《帕夫雷什中学》)
真正的教育技巧是使人们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扬
教育中最细致的方法是表扬好的行为,赞扬好人好事,鼓励人们作出从本质上表现人类高尚情操的行动。形象地说,表扬就像教会儿童去读那些叙述人类基本素养的书籍。家庭和集体的赞扬在儿童心目中提高他自己的地位,确立他的自傲感。但是,如果只有表扬才能够给儿童带来欢乐,那就潜伏着一种危险。真正的教育技巧是使人们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扬。
(第三卷424页《公民的诞生》)
应当让青少年认识到肩负着重大的公民职责
一个人应当认识到,他是一个公民,因而肩负着重大的职责,而在没有深刻理解这一真理的全部含义之前,他就应当知道以德报德,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创造幸福和欢乐。良心不应当允许他仅仅成为幸福和欢乐的享受者。
(第三卷631页《公民的诞生》)
九、要教育学生珍惜思想丰富的友谊
要教育学生珍惜思想丰富的友谊
教师不需要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需要培养他们在集体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关系,要教育他们珍惜思想丰富的友谊。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39页)
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亲近的知心朋友
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亲近的知心朋友,一个能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全部告诉他的知心朋友,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朋友一定要是孩子的长辈。如果孩子从小不能以关心他人为乐,如果孩子从小不懂得因自己年长的朋友遭受不幸而感到痛心,那么,这个儿童长大成人后一定是一个不懂感情。处处为自己打算的利己主义者。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87页)
和人们息息相通是幸福的
在精神上与人们息息相通,在事业和患难中与人们同舟共济,人们在欢乐时他自己也感到鼓舞,远近同袍遭难时他自己也感到痛苦――这就是幸福。这种幸福好比新鲜空气,人一旦失去它,就越能深刻地理解它。在这方面,教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使人珍惜这种幸福大大超过他享有这种幸福的程度。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77页)
十、心灵上的缺点更可怕
心灵上的缺点更可怕
心灵上的缺点要比心房间隔缺损可怕百倍。
(单行本《给女儿的信》185页)
休叫少年的心灵空荡荡
休叫心灵空荡荡――这才应当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教师和家长关怀少年的当务之急。要在少年的心灵里确立起对某种神圣的和不可违背的原则的深刻信念,对某种唯一正确并与真理相符的原则的深刻信念。要让这些唯一正确的道德真理成为少年明亮的路灯,成为向他指引正确道路的星辰。
(第五卷367页《休叫心灵空荡荡》)
不要让一个人在童年时代成为精神贫乏者
我亲身体会到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应确信这一点:如果他只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要者,那他很快会成为一个精神上贫乏者。
(第二卷22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谨防青少年的空虚、轻浮
要谨防少年心灵上的空虚、思想上的轻浮和无味的消遣。凡是只图付出最小的努力而想获得最大的满足的一切都要蔑视。轻易得来的满足,到头来必然带来思想上和心灵上的贫乏。
(第二卷33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防止青少年精神空虚、轻率
教育工作特别重要的一面,就是防止孩子们、青少年们精神空虚、轻率,因为这是最大的不幸之一种。信仰神圣的东西,信仰理想,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饶、生活充实、真正幸福最细最深的根源之一。(第二卷24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青少年不能只想着个人的幸福
年轻的公民们,请那么记住,一心只想着幸福、吮吸着幸福,就像干涸的土地总是贪婪地吮吸着水滴那样,而且也不为他人的欢乐放射出一点光来,这样的心就会变成自私的、利己主义的,与那种崇高的激情和志向截然不同。&&凡是不知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就不可能理解什么是祖国,也体验不到个人与人民神圣的东西息息相关和美好之感。
(第二卷375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要防止青少年走上错误的道路
教师的善意待人,首先表现在善于不让该学生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地愿学生好,就要阻止邪恶进入他们的心灵,把邪恶关在他们的心灵外。如果你心里对每个学生都抱有这种焦虑不安的关切,如果每个学生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那你就可以相信,要是学生遇上了糟糕的事,你内心会提醒你该怎么办。这种内心的命令就是见诸行动的善意待人。
(第二卷550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竭力防止青少年心灵的冷漠
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为凡夫俗子。童年的时候,就应该在每个人的心里燃起公民激情的火花,点燃起对邪恶和对纵容邪恶的毫不妥协精神的火花。
(第三卷308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引导青少年避免情感和美感生活的庸俗不堪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最可怕的敌人之一是情感和美感生活的庸俗不堪,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贫乏。&&我认为,情感素养的这些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品德高尚的起码标准。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可能有人们之间真正兄弟般的团结,也不可能对邪恶势不两立,不可能有友谊、幸福和对崇高理想的忠诚。
(第三卷440页《公民的诞生》)
青年人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填补思想上的空虚
每个青年人最主要的是要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在人的心理深处,在潜意识里隐藏着一种本能――动物的恐惧心理、凶恶和残忍。一个人越是缺少文化修养,缺乏智力和美感,那么,这些本能就会表现得越频繁,令人感到粗暴无礼。
(第三卷890页《给儿子的信》)
不要让孩子的灵魂渗透小市民习气
教育经验使我们确信,一个人在童年如果体验不到集体无偿劳动的欢乐,而习惯于只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做事,他的灵魂就会渗透小市民习气,每一次劳动都会斤斤计较赚多少卢布和戈比。
(第五卷37页《关于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看法》)
要防止孩子成为随心所欲的人
轻率地对待自由,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欲望,会使儿童成为随心所欲的人。而随心所欲是十分危险的,它包含着无法消除、难以遏制的消极因素,这种因素会&意想不到&地把人推向犯罪的道路。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28页)
三卷89页《给儿子的信》)
十一、真正的教育就要鼓舞孩子与可耻行为进行斗争
真正的教育就要鼓舞孩子与可耻行为进行斗争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在孩子面前揭示各种各样的可耻行为,使孩子厌恶它们,并且鼓舞他们与之进行斗争,这种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义务感。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28页)
要教育青少年防止邪恶的侵袭
真正的教育大师只会为走向战斗的学生祝福,而不会害怕他的学生会干出什么不体面的勾当和越轨的行为。不道德的和卑鄙的东西是永远无法进入一颗受到高尚激情鼓舞的年轻人的心中去的。应该在年轻人的心中激发起为别人做好事的愿望,以此来防止邪恶的侵袭。
(第三卷462页《公民的诞生》)
不能让消遣吞噬了全部精力
当代青少年的周围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充满诱惑的世界,踢踢足球,打打篮球,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确是很惬意的。适当的消遣还是需要的。然而让这种消遣吞噬了全部精力,就会堕落成精神空虚的人。丰富消遣的内容,这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很复杂的问题,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它。
(第五卷740页《今日的小学生》)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教育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