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学问题?

政治教研组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当前位置: >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时间: 14:16:44&&
浏览次数:2983
必修四&&&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编写人:胡绍玲&&& 审稿人:邵立焕&&&& 审批人:王艳艳
【课前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
&& ⑴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⑵ 理解: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②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 运用: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
& 2、能力目标
&&& 通过学习,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 1、学习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 2、学习难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
三、自主学习(认真预习并完成填空)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_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
⑴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唯一标准。
⑵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___________的问题,即______能否正确认识_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___________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_____和______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⑵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 ①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____与_____的关系,必须首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回答。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______和______,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⑴ 形神关系的论战触及了哲学的什么关系?他们的分歧在哪里?
⑵ “名流、高僧们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
⑶ 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又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10、11页本框第一目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请尝试使用图示法列出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知识体系。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
⑵ 心外无物(&&&&& &&&)
下列观点属于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⑴ 人类无法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 (&&&&&&&&&&& )
⑵ 人类在将来有可能全面、彻底地认识客观世界&& (&&&&&&&&&& )
【探究三】判断下列观点,错误的要改正。
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课堂总结】回归课本,自己动手列出本课知识框架:
【课后延伸案】
选择题效果测评
1、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 )
A.认识世界与分析世界&&&&&&&&&&&&& B.认识物质与创造物
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D.创造物质与创造世界
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 &)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④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依据(& )
&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 C.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5、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6、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 )
①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③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哲学的一切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①②④ &&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8、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②④  &&&  && B.①③ &&  &&& C.②③  &&&& D.①②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10、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1、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12、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
&&&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 )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1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15、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 )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一】
⑴ 形神关系的论战触及了哲学的什么关系?他们的分歧在哪里?
&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分歧在于存在和思维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⑵ “名流、高僧们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
&&&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⑶ 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又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
&& 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选择题效果测评答案
&1-8 CDCBA& ABDAB& CCBAC
&&&&&&&&&&&&&&&&&&&& 版权所有:平度市第九中学&&&&&&&&&&&&& 地址:山东 青岛 平度市天津路999号&电话:9&青岛市公安局备案号:01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七月,长江洪水肆虐,三峡防洪能力到底是防万年一遇、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的问题饱受关注。曾主持三峡建设的陆佑楣院士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谈及三峡决策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宣传问题。
三峡电力公司要提早蓄水发更多电,水利部担心洪水到来,不让提早蓄水。最后只能让国务院拍板。 (CFP/图)&
能不能解决全流域洪水灾害?不可能
南方周末:今年7月长江洪水时,长江委、三峡电力各级领导,都通过媒体解释三峡防洪能力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问题,是否这次三峡各部门内部的压力很大?
陆佑楣:我们为什么要建三峡?首要任务就是防洪,我把它看成建三峡的必要条件。我们一直对防洪强调了很多,会造成一种舆论:长江防洪 不是有三峡吗?这次长江闹洪水,老百姓反过来说,三峡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正好长江水利委员会又说:三峡解决不了长江所有的洪水问题。这个话道理是对的,但 老百姓回头一想,当年吵着非要上三峡,不就是为了防洪吗?就造成现在的反应。
要我看,最好来一场特大洪水来考验一下。
陆佑楣: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84年8月至1993年1月,历任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武警水电指挥部政委、三峡工程领导小组副组 长。1993年1月至2003年11月,先后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实际主持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南方周末:那不是很危险吗?
陆佑楣:没危险,真的没危险。三峡工程本身设计标准非常高。今年这场水7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还不到20年一遇。为了保证大坝安全、可靠,它的设计标准是千年一遇的,也就是9.88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
南方周末:您说的是大坝本身没危险?
陆佑楣:是,本身的安全,就是不会漫坝。
南方周末:大坝不会毁,但不代表其它地方没事?
陆佑楣:大坝抗洪能力的设计标准很高。至于防洪功能,那是另一个概念。防洪功能就看下游荆江大堤,三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荆江大堤安全。所以,它的防洪功能跟大坝自身的设计洪水标准是两回事。
南方周末:是的,人们很容易理解成三峡都能防万年一遇了,肯定就安全了。
陆佑楣:从防洪功能上说,没有三峡工程,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就只有10年一遇,加固后大概可达到20年一遇。有了三峡水库,可以把荆 江大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保护荆江大堤里面60万人口。当时最担心荆江大堤,这才是建三峡的主要目的。但能不能解决全流域所有的洪水灾害呢?不可 能。
南方周末:这次洪水其实也没有多大,不过20年一遇,但上游也淹了,下游也淹了。
陆佑楣:对,但这跟三峡大坝没关系。下游发洪水,不是长江干流来水,是下游来的水大。上游来的水今年7万立米流量,不算太大。
南方周末:三峡大坝起到了间接作用?
陆佑楣:对。它只能控制干流,下游支流它根本控制不了。但下面紧急时可以拦一点,减轻下面的负担。
发电不是水利部的利益
南方周末:三峡工程前后论证了30年,现在民间声音越来越大。这次争论,可否说是人们对于几十年前不透明程序的反弹?
陆佑楣:对老百姓当时的民主程度来讲,我觉得在那个历史时代应该够了。
南方周末:说到水位,年两次175米实验性蓄水,我都在库区,两次都没有蓄到175米设计蓄水高度。
陆佑楣:去年国务院确定9月15日开始蓄水,结果9月15日来水量一直下降,蓄不上去了。应该8月底、9月初就要考虑开始蓄水,要看天气趋势。但现在水利部门害怕后面再来一场洪水怎么办?所以一直不让提早蓄水。
南方周末:这里有个发电效益的问题。
陆佑楣:每次争论,都是在水利部和三峡电力(公司)之间。水利部害怕再来一场大水,出现问题是他的责任,发电不是他的利益。
南方周末:发电是三峡电力公司的利益。
陆佑楣:三峡总公司也不是傻瓜,要考虑发电效益,同时也会保证安全。(两家)就为每年什么时候开始蓄水吵呀吵,最后由国务院拍板。从长江洪水流量看,9月1日蓄水,就可能蓄到175米。蓄满一库水,一直用到第二年的四五月,可以多发多少电?
南方周末:7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对电力公司来讲显然是好事。
陆佑楣:假如从发电效益来看,现在少泄一点,下面也不缺水。你备高一点水,发电量就大得多。
南方周末:我看上世纪50年代当时长江规划有一种说法,说能点亮半个中国。
陆佑楣:现在没有了。北京市一天用电量大概3亿度,三峡就解决北京一个城市的用电。
我1993年搞三峡工程,之前看报道,每年春节,湖北、湖南的书记、省长都要上大堤检查,多少民工在那儿加高加固。有了三峡工程就不需要了,安全感大大提高,所以防洪功能对三峡工程上马是必要条件。
三峡工程要大量投资,如果没有发电功能,要上也有一定困难。发电可以用经济效益来偿还债务,所以我把发电功能称为充分条件。三峡这次洪水就反映了发电效果非常好,一天就发了4.3亿度电,一直到现在是满发,超发。
南方周末:1998年8月底,您作为三峡总公司总经 理,在《人民日报》上预判:2009年竣工时,三峡基本可抵挡这种(1998)千年一遇的洪水,就是9.8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如果有万年一遇的洪水&& 您当时的原话是12.4万立方米每秒流量,三峡大坝可以超量蓄水到180.4米,库容能增加400多亿立方米。可今年,7万每秒的流量只能算20年一遇, 为何三峡就不蓄了,泄洪了呢?
陆佑楣:这个是防总决定的,要是我,我胆子大(就会蓄)。
南方周末:他们不太敢?
陆佑楣:对,确实有一定的风险,往上蓄,如果上游继续来大水,我下泄的要更多,对下游也有一定危险。
南方周末:洪水期间,我们走访了武汉、九江等下游地区,这时三峡泄一滴水对于下游都是多余的。下游对三峡的质疑是,我们的警戒线就只差零点几米了,你还泄。
陆佑楣:只要下游安全,就可以泄。现在是,三峡调度流量不大也要你多放。下游有时是枯水时段,(为了下游通航),三峡大坝建好后保证下游的流量不低于5000立方米每秒,而天然的长江在枯水期只有三四千流量。但现在要6000,三峡也要放,保证下游在枯水期的各种需要。
南方周末:此次汛期损失大的是下游,尤其是一些支流。当年三峡工程最后拍板时,对外表述上基本把长江防洪当做一个整体,说三峡对长江防洪有决定性意义。
陆佑楣:实际上长江防洪要靠一个防洪体系。如洞庭湘、资、沅、澧四水,鄱阳湖下面很多支流,本身就要有防洪能力,不能全压在长江干流上。长江防洪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干流、支流、河道两岸大量工作要做,三峡只是防洪体系中的关键工程,就是保荆江大堤。
三峡工程开建时,宣传得有些过分
南方周末:上世纪80年代,陆钦侃先生曾在《人民日报》刊载文章,说三峡对整个长江的防洪工作尤其是支流防洪作用不会很大,三峡解决不了整个长江流域的洪水。
陆佑楣:是的,谁也没有说过(能解决)。
南方周末:科学家确实谁也没有打这个包票,但真正到对外宣传报道表述的时候,就会给人们这种印象。
陆佑楣:这是一种误导。
南方周末:相信很多官员也这么认为,有一种很乐观的情绪。
陆佑楣:甚至中国的高级领导也会有一种概念,好像有了三峡,就什么都解决了。这是不可能的。
南方周末:但从三峡开工一直到建成,有一种情绪,就是三峡上了,就基本上解决长江洪水这个心腹大患了。
陆佑楣:三峡的防洪效果要看什么地区,太乐观了就有一点不讲科学了。靠一个水利枢纽工程就万事大吉了,这个思想肯定不对。三峡工程开建时,宣传得有些过分,不是用科学态度宣传,什么三峡库区放鞭炮,这种气氛应该避免。
说实话,当时要搞三峡工程,没有一股精神也支撑不下来。我当时站在江边上看这么一条江,也很迷茫,干得起来?干不起来?也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
南方周末:现在回头看30年来对三峡工程的表述,不少具有浪漫色彩的想象和乐观主义的情怀。直到最近,对三峡工程的表述才变得专业、理性起来。如一位三峡负责人在谈及多少年一遇的问题时,连续引用了十多个专业数字。
陆佑楣:实际是原来宣传的口径有点过分。感性的东西太多,理性的东西太少。
南方周末:作为一个理性的科学工作者,您和您的同事们只是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工程最后拍板的是政治家,这里面的政治考量和科学考量,哪个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陆佑楣:还有一个哲学家,你别忘了哲学家。
南方周末:当年三门峡工程拍错了。
陆佑楣:是的。但飞机有可能要坠毁,就别干飞机了?不行。三峡工程要保护荆江大堤,荆江分洪区鱼米之乡要不要保,沿江土地要不要保? 我觉得,这种大型工程最终不是治水的问题,是个哲学问题。人该不该干这件事情,科学家、工程师只能把客观情况反映清楚,对未来的预见有科学推理,决策是政 治家、哲学家的事情。
人在地球上总归要干事情的。曾经有一股风要崇尚原生态,地球上哪有原生态的地方?恐龙时代也不是原生态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的,整个宇宙都在不断进化,是不是?所以重大工程往往要靠政治家决策,该不该干,本质上是从哲学的观点看人要不要干这件事。
南方周末:但人其实是害怕改变的,尤其事关他切身利益时,肯定有疑虑。
陆佑楣:人必须改变。人在地球上做的事情多了,何止一个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整个人类活动中是很小的事。新疆输气管送到上海几千公 里,中间出现一点事,上海没有气,一天都过不下去。所以越是现代化的人,生活风险越大。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现在没有瓶装水、桶装水,有人不敢喝自来 水,20年前哪有这个情况?所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即究竟人该怎么活在地球上。
南方周末:从三峡建成到现在发挥作用,您的想法有什么改变吗?
陆佑楣:我基本上是一致的。三峡工程是应该建的。
南方周末:我觉得三峡工程受到一些质疑,也受到很多工程论证不完善的影响,大家怕了。科学家可以实验,我普通老百姓要&&
陆佑楣:科学家还是进行了很充分的论证,就怕一些当政者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就要出问题。
上一页1下一页
长江委详解“汛期泄洪”:预留库容应对大洪水
三峡大坝竣工7年之后,一场规模远不及1998年的洪水再次惊动整个长江流域。三峡能否通过这场...
为了避让逐渐升高的水位,三峡古城奉节现在仍在寻找着生存的新路。十余年来,围绕新城所在,奉节...点击:2260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您所在的位置: &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东方导航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特点:抽象性和普遍性。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区别: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过程、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联系: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三)唯物主义★★★
1.什么是唯物主义?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上,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2. 唯物主义有哪几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1)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它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它的哲学论证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
(四)唯心主义★★★
1.什么是唯心主义?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上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2.唯心主义的理论形态有哪些?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其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3.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1)社会历史根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其统治的需要大肆宣扬唯心主义。
(3)认识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判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分离。
相关专题:
教育热点 |
校园博客周刊
NO.20 戏说红楼梦那点事
    NO.19 2010高考雷人作文
    NO.18 校园里的世界杯
NO.17 80后女生职场生活
NO.16 新三国的被对比时代
NO.15 毕业了还伪装大学生
NO.14 浪漫爱情谁买单
NO.13 走进世博的大学生
NO.12 拿出校园拼客精神
NO.11 现代婆婆与80后儿媳
NO.10 君鹏妈妈喊你上春晚
NO.9 90后的价值立方体
NO.8 戏里戏外 反串人生
NO.7 蚁族城市不相信眼泪
NO.6 爱情与房子一起成长
NO.5 网络文化热点排行榜
NO.4 毕业生晒第一份薪酬
NO.3 谁是谁的招牌
NO.2 拿什么拯救网瘾学生
NO.1 九零后去选秀
NO.84 2009校园极品榜
NO.83 校园暴力KO校
NO.82 装嫩女大学生
NO.81 九零后上大学
NO.80 08奥运关键词
NO.79 非主流生活
NO.78 去香港读大学
NO.77 九零后贱女孩
NO.76 明星高考故事
NO.75 我的彪悍妈妈
NO.74 在韩国当明星
NO.73 表情的秘密
NO.72 愚人节大考验
NO.71 校园爱恨情仇
NO.70 春晚节目单
NO.69 圣诞真情告白
NO.68 大学逃课时代
NO.67 做棵韩式泡菜
NO.66 校园防盗手册
NO.65 一起去旅行
NO.64 经典可以重来
NO.63 开学的新鲜事
NO.62 大片势不可挡
NO.61 芙蓉当道年代
NO.60 不作李莫愁
NO.59 回首再见他
NO.58 毕业爱情
NO.57 母亲节专题
NO.56 粉丝追星事
NO.55 读书与打工
NO.54 校园极品土鳖
NO.53 学校的欠扁事
NO.52 初吻丢在哪里
NO.51 我们的学生会
NO.50 学生们的危机
NO.49 校园突发事件
NO.48 你的偶像是谁
NO.47 青春变奏曲
NO.46 毕业离别
NO.45 2006世界杯
NO.44 校园怪谈
NO.43 快乐食堂传说
NO.42 给青春加油
NO.41 超女谁与争锋
NO.40 我的麻辣老师
NO.39 校园水煮三国
NO.38 麻辣水浒传
NO.37 校园红楼情节
NO.36 乱弹西游记
NO.35 我的留学生活
NO.34 情人节属于我
NO.33 冬季李宇春
NO.32 关注师生恋
NO.31 新年新愿望
NO.30 05校园怪事录
NO.29 校园同性恋
NO.28 把网恋看清楚
NO.27 无间校园暴力
NO.26 80后青春写作
NO.25 9月献给老师
NO.24 我的校草生活
NO.23 漂流的常青树
NO.22 夏日短裙风波
NO.21 纪念抗战胜利
NO.20 我的爱情童话
NO.19 五月之恋
NO.18 音乐青春期
NO.17 校园星一派
NO.16 校园整人事件
NO.15 在QQ上偷望你
NO.14 我把青春献给
NO.13 酷极七彩校园
NO.12 浪漫情人节
NO.11 我是女生
NO.10 最接近我的人
NO.09 免费圣诞乐园
NO.08 校园时尚一族
NO.07 爱情无关结果
NO.06 教育遭遇早恋
NO.05 文体精华特刊
NO.04 青春写作
NO.03 开心暑假
NO.02 毕业动情骊歌
NO.01 创刊号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可通过翻譯來擴充。
本文列出了一些在在中。显然,这些问题往往是世俗的,例如、、等等。不过,哲学家们一般给予严肃的哲学问题具体的名称或议题,来指明特定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或者推论过程。因此,宏大的不严谨论题就变得可掌控了。自然地,把「给‘生命’归类」(或类似的含糊归类)看作是「未解决的哲学问题」,就超出了本条目的范畴。
的概念就是每一個藝術媒介(建筑、手工艺品、绘画作品、电子化设备等等)都有其擅長之處及其弱點,也可能需依艺术的传播方式而定。例如,汽车追逐场景,对于影像来说可能很合适,如果是写诗的话,就不好理解,因为诗的媒介的基本构成对于传达追逐场景的信息实在是太贫乏了。这种观点还能再改良一下,相对于而言,或许可以说在传达恋人间的爱恋方面同样是糟糕的载体。对于艺术家来说,本质主义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它不仅描绘了艺术和媒介的作用,同时也规定了一种评估艺术的方法(质量与有机形式相关)。不過因為一直無法定義這種媒介的有機形式,也產生許多有關本質主義的批評,例如的媒介到底是什麼?倘若有机形式是,又该如何同相区分?很难说到底区别是在媒介上,还是上。跟有机形式相关的问题,诸如它的定义、它对艺术的作用,仍然有争议。通常,实践型的艺术家认同有机形式这一概念的部分形式,然而,哲学家却倾向于认为含糊且没有意义。
  這是與相關的。你可以通过扩充其内容。
:隐藏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问题 罗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