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3b^nc÷(-2a^pb^4)=5abc则m=什么

(-x)^9÷x^4 ;7^3n+1÷7^3 (2a)^3÷(4a^2)^3 ; (x-y)^10÷(x-y)÷(y-x)^5 已知a^m÷a^n=a^4,a^m·a^n=a^6.求m,n的值; 已知2a-3b-4c=4.求4^a÷8^b÷2^4c的值..计算:(2b)^5÷(2b)^3(a^4)^3·(a^5)^3÷(a^2)^2÷(a^3)^3(9×10^9)÷(3×10^7)如果(a-b)^4m-2÷(a-b)^2m+5=(a-b_百度作业帮
(-x)^9÷x^4 ;7^3n+1÷7^3 (2a)^3÷(4a^2)^3 ; (x-y)^10÷(x-y)÷(y-x)^5 已知a^m÷a^n=a^4,a^m·a^n=a^6.求m,n的值; 已知2a-3b-4c=4.求4^a÷8^b÷2^4c的值..计算:(2b)^5÷(2b)^3(a^4)^3·(a^5)^3÷(a^2)^2÷(a^3)^3(9×10^9)÷(3×10^7)如果(a-b)^4m-2÷(a-b)^2m+5=(a-b
已知a^m÷a^n=a^4,a^m·a^n=a^6.求m,n的值; 已知2a-3b-4c=4.求4^a÷8^b÷2^4c的值..计算:(2b)^5÷(2b)^3(a^4)^3·(a^5)^3÷(a^2)^2÷(a^3)^3(9×10^9)÷(3×10^7)如果(a-b)^4m-2÷(a-b)^2m+5=(a-b)^3,求m的值计算:(3x+y)^2 ;(-x+3y)^2 ; (-m-n)^2求教啊,有过程最好,没有也算了~
a^m÷a^n=a^4& &可以换a^{m-n}=a^4& a^m·a^n=a^6.&可以换a^{m+n}=a^6& &所以&m+n=6& &m-n=4& 所以m=5&n=1& &最上面的是要求什么?
晕~!我才小学~怎么问题会分类到我这~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papb是圆o的切线切线。AN等于1/3PA延长NC交PB于M.证PM=2PA - 叫阿莫西中心 - 中国网络使得骄傲马戏中心!
papb是圆o的切线切线。AN等于1/3PA延长NC交PB于M.证PM=2PA
<div id="post_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巩固练习:5-1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巩固练习:5-1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高中数学高三模拟2009年全国名校高三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解答题)83页--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2009年全国名校高三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立体几何
三、解答题(第一部分)
1、(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如图,P-ABCD是正四棱锥,是正方体,其中
(1)求证:;
(2)求平面PAD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求到平面PAD的距离
解法一:以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分
(1)设E是BD的中点,P-ABCD是正四棱锥,∴
   又, ∴

(2)设平面PAD的法向量是,
取得,又平面的法向量是∴
∴到平面PAD的距离
解法二:
(1)设AC与BD交点为O,连PO;∵P-ABCD是正四棱锥,∴PO⊥面ABCD,
∴AO为PA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又ABCD为正方形,∴AO⊥BD,由三垂线定理知PA⊥BD,而BD∥B1D1;∴
(2)由题意知平面PAD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为二面角A-PD-B;
∵AO⊥面PBD,过O作OE垂直PD于E,连AE,
则由三垂线定理知∠AEO为二面角A-PD-B的平面角;
可以计算得,
(3)设B1C1与BC的中点分别为M、N;则到平面PAD的距离为M到平面PAD的距离;
由VM-PAD=VP-ADM求得。
2、(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09届高三数学综合练习)如图,分别是正方体的棱的中点.
(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
(1)证明:连结NK.
在正方体中,
四边形都为正方形,
分别为的中点,
  为平行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平面
  (2)连结
  在正方体中,
  分别中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在正方体中,平面平面
  
  
  为正方形,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3、(江西省崇仁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如图,平面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是直角三角形,且,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
(1)求证:∥面EFC;
(2)求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
(1)证明:取AB中点H,连结GH,HE,∵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GH∥AD∥EF,∴E,F,G,H四点共面,又H为AB中点,∴EH∥PB.又面EFG,PB面EFG,∴PB∥面EFG..........6分
(2)取BC的中点M,连结GM、AM、EM,则GM∥BD,
∴∠EGM(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
在Rt△MAE中,,同理,
又,∴在MGE中,

故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为...................12分
4、(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09届高三高考模拟)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BB1,D为AC的中点,
(1)求证:B1C∥平面A1BD;
(2)若AC1⊥平面A1BD,二面角B-A1C1-D的余弦值.
解:(1)连结AB1交于A1B于点E,连结ED.
∵侧面ABB1A1是正方形
∴E是AB1的中点
又∵D是AC的中点
∴B1C∥平面A1BD..................4分
(2)取A1C1的中点G,连结DG,则DG⊥A1C1
∴BD⊥平面A1C1D
∴BG⊥A1C1
∴∠BGD为二面角B-A1C1-D的平面角..................8分
∵AC1⊥平面A1BD,∴AC1⊥BD,又∵CC1⊥平面ABCD,且AC1在平面ABC的射影为AC,∴AC⊥BD
∵AB=BC且D为AC中点,∴AB⊥BC
又∵DG=A1A=AB
∴........................12分
5、(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2009届高三元旦竞赛试题)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CD,AC⊥DB,AC与BD相交于点O,且顶点P在底面上的射影恰为O点,又BO=2,PO=,PB⊥PD.
(Ⅰ)求异面直线PD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求二面角P-AB-C的大小;
(Ⅲ)设点M在棱PC上,且,问为何值时,PC⊥平面BMD.
解:
  
  
  以O为原点,OA,OB,OP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O(0,0,0),A(2,0,0),B(0,2,0),C(-1,0,0),D(0,-1,0),P(0,0,).
(1),
    
    
    故直线PD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2)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于
    由
    取的一个法向量
    
    又二面角P-AB-C不锐角.
    ∴所求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45°
(3)设三点共线,
    
    
(1)
    
(2)
    由(1)(2)知

 6、(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M为BC的中点
  (Ⅰ)证明:AM⊥PM ;
  (Ⅱ)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
  (Ⅲ)求点D到平面AMP的距离
解法1:(Ⅰ) 取CD的中点E,连结PE、EM、EA.
∵△PCD为正三角形,∴PE⊥CD,PE=PDsin∠PDE=2sin60°=
  ∵平面PCD⊥平面ABCD, ∴PE⊥平面ABCD
(2分)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E、△ECM、△ABM均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EM=,AM=,AE=3
  ∴
(4分)
  ,又在平面ABCD上射影:
  ∴∠AME=90°,
(6分)
 (Ⅱ)由(Ⅰ)可知EM⊥AM,PM⊥AM
  ∴∠PME是二面角P-AM-D的平面角
(8分)
  ∴tan ∠PME=
  ∴∠PME=45°
  ∴二面角P-AM-D为45°;
(10分)
 (Ⅲ)设D点到平面PAM的距离为,连结DM,则
   ,
(12分)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PM=
  ,所以:∴
  即点D到平面PAM的距离为
(14分)
  解法2:(Ⅰ) 以D点为原点,分别以直线DA、DC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可得
  
......2分
  ∴
  
(4分)
  ∴
  
  即,∴AM⊥PM
(6分)
  (Ⅱ)设,且平面PAM,则
  

 ∴ ,
  取,得
(8分)
  取,显然平面ABCD,

  结合图形可知,二面角P-AM-D为45°;
(10分)
  (Ⅲ) 设点D到平面PAM的距离为,由(Ⅱ)可知与平面PAM垂直,则
  =
  即点D到平面PAM的距离为
7、(天津市汉沽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平面,,,
,是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法一: 分别以直线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

.............................. 4分
  (Ⅰ)证: ...... 5分
   
...... 6分
  ,即............................ 7分
  (Ⅱ)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
  
  取得平面的一非零法向量为
.............................. 10分
  又平面BDA的法向量为
.......................................... 11分
  ,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14分
  解法二:
  (Ⅰ)证明:取的中点,连接,则,
  故四点共面, .............................. 2分
  ∵平面,
.............................. 3分
  又
.............................. 4分
  由,
  平面
.............................. 6分
  ;
........................... 7分
  (Ⅱ)取的中点,连,则
  平面
  过作,连,则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9分
  设, 与的交点为,记,,则有
  
  
  .
  .
  ,
........................ 12分
  又
在中,
  即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14分
8、(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三数学第四次月考)如图,已知点H在正方体的对角线上,∠HDA=.
(Ⅰ)求DH与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DH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解:以为原点,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则,.连结,.
设,由已知,

可得.解得,
所以.(Ⅰ)因为,
所以.即DH与所成的角为.
(Ⅱ)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因为, 所以.
可得DH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9、(重庆市大足中学200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在正三棱锥中,
   D是AC的中点,.
(1)求证:(5分)
(2)(理科)求二面角的大小。(7分)
(文科)求二面角
平面角的大小。(7分)
10、(2009届福建省福鼎一中高三理科数学强化训练综合卷一)如图,P-ABCD是正四棱锥是正方体,其中.
(1)求证:;(2)求平面PAD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3)求到平面PAD的距离.
解法一:
(1) 连结AC , 交BD于点O , 连结PO ,
则PO⊥面ABCD , 又∵AC⊥BD
, ∴,
∵BD∥B1D1
(2) ∵AO⊥BD , AO⊥PO ,
∴AO⊥面PBD ,
过点O作OM⊥PD于点M,连结AM ,
则AM⊥PD ,
∴∠AMO 就是二面角A-PD-O的平面角, ------6分
又∵, ∴AP=,PO=
, ∴ ,
即二面角的大小为 .
(3) 分别取AD , BC中点E , F ,作平面PEF , 交底面与两点S , S1 , 交B1C1于点B2 , 过点B2作B2B3⊥PS于点B3 , 则 B2B3⊥面PAD , 又 B1C1∥AD ,
∴B2B3的长就是点B1到平面PAD 的距离 .
------10分
∵PO=AA1=2 ,
------12分
解法二: 以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设E是BD的中点,P-ABCD是正四棱锥,
------4分
(2)设平面PAD的法向量是,
又平面的法向量是
------8分
(3)
到平面PAD的距离 -----12分
11、(四川省成都市2009届高三入学摸底测试)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且平面,,、分别是、的中点.
(Ⅰ)证明:EF∥平面PCD;
(Ⅱ)求二面角B-CE-F的大小.
(Ⅰ)证明:取的中点为,连接,
易证:且∥
于是,EF∥MD,而MD?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Ⅱ)以点为原点,建系,
   易求得(1,1,0)、(,,)、(0,1,0)、(,0,0),
   从而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
   从而算出二面角大小为.
12、(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直线B1C与平面ABC成30°角。
(1)求证:平面B1AC⊥平面ABB1A1;
(2)(文科)求二面角B-B1C-A的正切值;
(3)(理科)求直线A1C与平面B1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1)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
又AC面B1AC
............(6分)
(2)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
为直线B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即
过点A作AM⊥BC于M,过M作MN⊥B1C于N,加结AN。
∴平面BB1CC1⊥平面ABC
∴AM⊥平面BB1C1C
由三垂线定理知AN⊥B1C从而∠ANM为二面角B-B1C-A的平面角。
在Rt△B1BC中,BC=BB1
在Rt△BAC中,由勾股定理知
在Rt△AMC中,
在Rt△MNC中,
在Rt△AMN中,
即二面角B-B1C-A的正切值为 ............(文12分)
(3)(理科)过点A1作A1H⊥平面B1AC于H,连结HC,则
∠A1CH为直线A1C与平面B1AC所成的角
  在Rt..................(理12分)
  13、(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08年12月高三月考)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已知.
  (1)证明:平面;
  (2)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大小;
  (3)求二面角的大小.
(2)AD∥BC∠PCB(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
    
    ..........................................8分
  (3)作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10分
................................................12分
14、(湖北黄陂一中2009届高三数学综合检测试题)如图,在△中,,,为的中点,沿将△折起到△的位置,使得直线与平面成角。
(1)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二面角的大小;
(2)若,求边的长。
解:(I)由已知,OC⊥OB,OC⊥OA′从而平面A′OB⊥平面ABC.
过点A′作A′D⊥AB,垂足为D,则A′D⊥平面ABC,........................(2分)
∴∠A′ED=30°,又A′O=BO=1,∴∠A′OD=60°,
从而A′D=A′Osin60°=.............................................................(4分)
过点D作DE⊥BC,垂足为E,连结A′E,据三垂线定理,A′E⊥BC.
∴∠A′ED为二面角A′-BC-A的平面角...........................................(5分)
由已知,A′E=1,在Rt△A′DE中
∴∠A′ED=60°故二面角A′-BC-A的大小为60°...............................(6分)
(II)设BC=,∠A′CB=θ,则A′C=,∠OCB=π-θ.
在Rt△BOC中,............(8分)
在△A′DB中,A′B=
在△A′BC中,A′B2=A′C2+BC2-2A′C·BC
............(10分)
...........................(12分)
15、(江苏运河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的中点.
(1)证明;
(2)证明平面;
(1)证明:在四棱锥中,因底面,平面,
故.,平面.
而平面,.
(Ⅱ)证明:由,,可得.
是的中点,.
由(1)知,,且,所以平面.
而平面,.
底面在底面内的射影是,,.
又,综上得平面.
16、(安徽省潜山县三环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将△AED,△DCF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
(1) 求证:;
(2) 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1)证明:∵,............2分
∴,............3分
∴,而
∴............5分
(2)解:取的中点,连,,如图
∵∴∴............7分
又由(1)知,
∴,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9分
在中,,
∴,∴............10分

在中,
即二面角的正切值为.............12分
17、(安徽省潜山县三环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为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求证:⊥平面;
(3)设是上一点,试确定的位置,使平面⊥
平面,并说明理由.
(1)证明:如图,连结AB1与A1B相交于M。
  则M为A1B的中点
  连结MD,则D为AC的中点
  ∴B1C∥MD
  又B1C平面A1BD
  ∴B1C∥平面A1BD ............4分
(2)∵AB=B1B
  ∴四边形ABB1A1为正方形
  ∴A1B⊥AB1
  又∵AC1⊥面A1BD
  ∴AC1⊥A1B∴A1B⊥面AB1C1
............6分
  ∴A1B⊥B1C1
  又在直棱柱ABC-A1B1C1中BB1⊥B1C1
  ∴B1C1⊥平面ABB1A1
............8分
(3)当点E为C1C的中点时,平面A1BD⊥平面BDE ............9分
  ∵D、E分别为AC、C1C的中点
  ∴DE∥AC1
∵AC1⊥平面A1BD
  ∴DE⊥平面A1BD
  又DE平面BDE
∴平面A1BD⊥平面BDE
............12分
  18、(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部分学校月考)如图,已知:在菱形ABCD中,∠DAB=60°,PA⊥底面ABCD,PA=AB=2,E,F分别是AB与PD的中点.
  (1)求证:PC⊥BD;
  (2)求证:AF//平面PEC;
  (3)求二面角P-EC-D的大小.
证明:(1)连结AC,则AC⊥BD。
    ∵PA⊥平面ABCD,AC是斜线PC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得PC⊥BD。..................4分
(2)取PC的中点K,连结FK、EK,则四边形AEKF是平行四边形。
    ∴AF//EK,又EK平面PEC,AF平面PEC,∴AF//平面PEC。............4分
(3)延长DA、CE交于M,过A作AH⊥CM于H,
    连结PH,由于PA⊥平面ABCD,可得PH⊥CM。
    ∴∠PHA为所求二面角P-EC-D的平面角。..................10分
    ∵E为AB的中点,AE//CD,∴AM=AD=2,
    在△AME中,∠MAE=120°,
    由余弦定理得
    
    
    ..................14分
19、(广东省广州市学年高三第一学期中段学业质量监测)如图6,在直角梯形ABCP中,AP//BC,APAB,AB=BC=,D是AP的中点,E,F,G分别为PC、PD、CB的中点,将沿CD折起,使得平面ABCD,如图7.
(Ⅰ)求证:AP//平面EFG;
(Ⅱ) 求二面角的大小;
(Ⅲ)求三棱椎的体积.
解:(Ⅰ) 证明:方法一)连AC,BD交于O点,连GO,FO,EO.
∵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同理//, //
四边形EFOG是平行四边形, 平面EFOG. ......3分
又在三角形PAC中,E,O分别为PC,AC的中点,PA//EO......4分
平面EFOG,PA平面EFOG, ......5分
PA//平面EFOG,即PA//平面EFG. ......6分
方法二) 连AC,BD交于O点,连GO,FO,EO.
∵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同理//
又//AB,//
平面EFG//平面PAB, ......4分
又PA平面PAB,平面EFG. ......6分
方法三)如图以D为原点,以
为方向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有关点及向量的坐标为:
......2分
设平面EFG的法向量为
取.......4分
∵,......5分
又平面EFG.
AP//平面EFG. ......6分
(Ⅱ)由已知底面ABCD是正方形
,又∵面ABCD

平面PCD,向量是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8分
又由(Ⅰ)方法三)知平面EFG的法向量为......9分
......10分
结合图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11分
(Ⅲ) ......14分
20、(四川省成都市高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如图①,在等腰梯形CDEF中,已知CD∥EF,CD=2,EF=6,AD、BC均为梯形的高,且AD=BC=.现沿AD、BC将△ADE和△BCF折起,使点E、F重合为一点P,如图②所示.又点N为线段AB的中点,点M在线段AD上,且MN⊥PC.
(1)求线段AM的长;
(2)求二面角P-MC-N的大小.
解:(1)由题意,AD⊥平面PAB,取CD的中点E,连接NE
∵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N是AB的中点
∴AD∥EN,EN⊥平面PAB
由题意得PA=AB=BP=2
∴PN⊥AB ......2'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N-xyz
则A(0,-1,0),P(,0,0),C(0,1,)
设M(0,-1,z),则\s\up5(→(→)=(0,1,-z),
\s\up5(→(→)=(-,1,)
......4'
由\s\up5(→(→)·\s\up5(→(→)=1-z=0
z=
∴AM=
......6'
(2)设平面PMC的法向量\s\up5(→(→)=(x0,y0,z0),\s\up5(→(→)=(0,2,)
由\s\up5(→(→)·\s\up5(→(→)=0且\s\up5(→(→)·\s\up5(→(→)=0

\s\up5(→(→)=(,-1,2) ......9'
∵平面MCN的法向量\s\up5(→(→)=(1,0,0)
∴cos=\s\up5(→(m,\s\up5(→)=
= ......11'
∵二面角P-MC-N为锐角,
∴二面角P-MC-N的大小为. ......12'
21、(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高三年级部分学校月考)如图,已知:在菱形ABCD中,∠DAB=60°,PA⊥底面ABCD,PA=AB=2,E,F分别是AB与PD的中点.
(1)求证:PC⊥BD;
(2)求证:AF//平面PEC;
(3)求二面角P-EC-D的大小.
证明:(I)连结AC,则AC⊥BD。
  ∵PA⊥平面ABCD,AC是斜线PC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得PC⊥BD。..................4分
(II)取PC的中点K,连结FK、EK,
则四边形AEKF是平行四边形。
  ∴AF//EK,又EK平面PEC,AF平面PEC,
  ∴AF//平面PEC。..................4分
(III)延长DA、CE交于M,过A作AH⊥CM于H,
  连结PH,由于PA⊥平面ABCD,可得PH⊥CM。
  ∴∠PHA为所求二面角P-EC-D的平面角。..................10分
  ∵E为AB的中点,AE//CD,
  ∴AM=AD=2,
  在△AME中,∠MAE=120°,
  由余弦定理得
  
  
..................14分
22、(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数学2009级九校联考)如图,已知长方体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垂直于
,为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在长方体中,以所在的直线为轴,以所在的直线为轴,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可得,
又平面,从而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又,,从而易得
(I)因为所以=
易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4分
(II)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
即所以即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锐角)为
。。。。。。。。。。。。。。。。。。。。。。。。。。。。。。。。。。。。。。。。。。。。。。。。。。。。。。。。。4分
(III)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在平面的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所以距离=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4分
23、(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数学2009级九校联考)如图直棱柱ABC-A1B1C1中AB=,AC=3,BC=,D是A1C的中点E是侧棱BB1上的一动点。
(1)当E是BB1的中点时证明:DE//平面A1B1C1;
(2)求的值
(3)在棱 BB1上是否存在点E,使二面角E-A1C-C是直二面角?若存在求的值,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证明:①取AC中点M连BM,DM
  又
  即四边形DMBE为平行四边形.....................3分
  又面ABC,D面ABC
  面ABC
  ②在中,....2分
  ③过B作,
  如图建系 设.....................2分
  
  
  
  
  
  
  设面的法向量
.........3分
  面的法向量......................1分
   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3分
  24、(江苏省常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一测试数学试题)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为棱AD、AB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CB1D1;
  (2)求证:平面CAA1C1⊥平面CB1D1.
(1)证明:连结BD.
在长方体中,对角线.
又 E、F为棱AD、AB的中点,
又B1D1平面,平面,
EF∥平面CB1D1.
6′
(2) 在长方体中,AA1⊥平面A1B1C1D1,而B1D1平面A1B1C1D1,
AA1⊥B1D1.
又在正方形A1B1C1D1中,A1C1⊥B1D1,
B1D1⊥平面CAA1C1.
又 B1D1平面CB1D1,
平面CAA1C1⊥平面CB1D1.
13′
25、(广东省北江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解:方法一:⑴.证明:连结OC
............ 1分
,. ......... 2分
在中,由已知可得 ... 3分
而,
.....................
.....................
.................................
6分
⑵.解: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
BC的中点知,
∴ 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8分
在中,
是直角斜边AC上的中线,∴ ...............9分
∴,
........................... 10分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1分
⑶.解: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 ,
......................................................12分
∴,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
方法二:⑴.同方法一.
⑵.解: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⑶.解: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则

∴,令得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
又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14分
26、(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正方体ABCD-中,E为棱CC上的动点,
(1)求证:⊥;
(2)当E恰为棱CC的中点时,求证:平面⊥;
解析:连结AC,设,连结
(1),
∴,
 又,
∴,

∴⊥.-----------------------------------------------7分
(2)在等边三角形中,,而,平面, 平面, ,∴⊥平面.于是.
在正方体ABCD-中,设棱长为,
∵E为棱CC的中点,由平面几何知识,得,
满足,∴.
平面⊥平面.------------------------------------14分
27、(广东省恩城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如图, 在矩形中, ,
分别为线段的中点, ⊥平面.
(1) 求证: ∥平面;
(2) 求证:平面⊥平面;
(3) 若, 求三棱锥的
体积.
证明: ⑴ 在矩形ABCD中,
∵AP=PB, DQ=QC,
∴AQCP为平行四边形.-------------2分
∵CP平面CEP,
AQ平面CEP,
∴AQ∥平面CEP.
----------------4分
⑵ ∵EP⊥平面ABCD,
AQ平面ABCD,
----------------------6分
∵AB=2BC, P为AB中点, ∴AP=AD. 连PQ, ADQP为正方形.
∴AQ⊥DP.-----------------------------------------8分
又EP∩DP=P,
∴AQ⊥平面DEP.
∵AQ平面AEQ. ∴平面AEQ⊥平面DEP. ----------------------10分
⑶解:∵⊥平面
∴EP为三棱锥的高
          
----------------------------------------------14分
  28、(广东省高明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如图,已知平面,平面,△为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
(1) 求证:平面;
(2) 求证:平面平面;
(3)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方法一:(1) 证:取的中点,连.
  ∵为的中点,∴且. ............1分
  ∵平面,平面,
  ∴,∴.
............2分
  又,∴.
............3分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4分
∵平面,平面,
  ∴平面.
............5分
(2) 证:∵为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
............6分
  ∵平面,平面,∴.
............7分
  又,故平面.
............8分
  ∵,∴平面.
............9分
  ∵平面,
  ∴平面平面.
       
............10分
  (3) 解:在平面内,过作于,连.
 
∵平面平面, ∴平面.
  ∴为和平面所成的角.
............12分
  设,则,
  ,
R t△中,.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4分
方法二:设,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
  .......2分
∵为的中点,∴.
............3分
(1) 证:,
............4分
  ∵,平面,∴平面.
............5分
(2) 证:∵,
............6分
  ∴,∴.
............8分
  ∴平面,又平面,
  ∴平面平面.
............10分
(3) 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可得:
............12分
又,设和平面所成的角为,则
.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4分
29、(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如图5,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90o,.
点A、D分别是、的中点,现将△沿着边折起到△位置,
使⊥,连结、.
 (1)求证:⊥;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1)∵点A、D分别是、的中点,
...... 2分
    ∴∠=90o.
    ∴.
    ∴ ,
    ∵,
    ∴⊥平面.
...... 4分
    ∵平面,
    ∴.
...... 6分
(2)法1:取的中点,连结、.
    ∵,
    ∴.
    ∵,
    ∴平面.
    ∵平面,
    ∴.
...... 8分
    ∵
    ∴平面.
    ∵平面,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10分
    在Rt△中, ,
    在Rt△中, ,
    .
......12分
    ∴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14分
  
  法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0,0),(-2,1,0),(0,0,1).
    ∴=(-1,1,0),=(1,0,1),
......8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x,y,z),则:
    ,
......10分
    令,得,
    ∴=(1,1,-1).
    显然,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12分
    ∴cos=.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14分
 30、(广西桂林十八中06级高三第二次月考)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平面侧面
(1)求证: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值.
解:(1)证明:如右图,过点A在平面A1ABB1内作AD⊥A1B于D,...................2分
   则由平面A1BC⊥侧面A1ABB1,且平面A1BC∩侧面A1ABB1=A1B,
   得AD⊥平面
   A1BC.又BC平面A1BC
   所以AD⊥BC......................................................4分
   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则AA1⊥底面ABC,所以AA1⊥BC.
   又AA1∩AD=A,从而BC⊥侧面A1ABB1,
   又AB侧面A1ABB1,
   故AB⊥BC.
.......................................................6分
(2)连接CD,则由(Ⅰ)知∠ACD就是直线AC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ABA1就是二面角A1-BC-A的平面角,即∠ACD=θ,∠ABA1=....................8(分
于是在RtΔADC中,sinθ=,在RtΔADA1中,sin∠AA1D=,..................10分
∴sinθ=sin∠AA1D,由于θ与∠AA1D都是锐角,所以θ=∠AA1D.
又由RtΔA1AB知,∠AA1D+=∠AA1B+=,故θ+=.........12分
31、(河南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AB=2,BC=的矩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B⊥底面ABCD.
  (1)证明:侧面PAB⊥侧面PBC;
  (2)求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3)求直线AB与平面PCD的距离.
(1)证明:在矩形ABCD中,BC⊥AB
    又∵面PAB⊥底面ABCD侧面PAB∩底面ABCD=AB,∴BC⊥侧面PAB...(2分)
    又∵BC侧面PBC,∴侧面PAB⊥侧面PBC..................... (4分)
  (2)解:取AB中点E,连结PE、CE
    又∵△PAB是等边三角形,∴PE⊥AB
    又∵侧面PAB⊥底面ABCD,∴PE⊥面ABCD
    ∴∠PCE为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角.............................................(6分)
    
    在Rt△PEC中,∠PCE=45°为所求................................................(8分)
  (3)解:在矩形ABCD中,AB//CD
    ∵CD侧面PCD,AB侧面PCD,∴AB//侧面PCD
    取CD中点F,连EF、PF,则EF⊥AB
    又∵PE⊥AB,∴AB⊥平面PEF
    又∵AB//CD,∴CD⊥平面PEF,∴平面PCD⊥平面PEF.....................(10分)
    作EG⊥PF,垂足为G,则EC⊥平面PCD
在Rt△PEF中,EG=为所求.................................... (12分)
32、(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附中2009年高考模拟试题)如图,某建筑物的基本单元可近似地按以下方法构作:先在地平面内作菱形ABCD,边长为1,∠BAD=60°,再在的上方,分别以△与△为底面安装上相同的正棱锥P-ABD与Q-CBD,∠APB=90°.
  (Ⅰ)求证:PQ⊥BD;
  (Ⅱ)求二面角P-BD-Q的余弦值;
  (Ⅲ)求点P到平面QBD的距离.
解:(Ⅰ)由P-ABD,Q-CBD是相同正三棱锥,可知△PBD与△QBD是全等等腰三角形
...1分
取BD中点E,连结PE、QE,则BD⊥PE,BD⊥QE.故BD⊥平面PQE,从而BD⊥PQ.
.........4分
(Ⅱ)由(1)知∠PEQ是二面角P-BD-Q的平面角
........................5分
作PM⊥平面,垂足为M,作QN⊥平面,垂足为N,则PM∥QN,M、N分别是正△ABD与正△BCD的中心,从而点A、M、E、N、C共线,PM与QN确定平面PACQ,且PMNQ为矩形.
............6分
可得ME=NE=,PE=QE=,PQ=MN=...7分∴cos∠PEQ=
.........9分
(Ⅲ)由(1)知BD⊥平面PEQ.设点P到平面QBD的距离为h,则
∴.
∴ .  ∴ .
..............................14分
33、(广东省湛江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已知四棱锥(如图)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底面,、分别为、的中点,于。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PA的长;
(Ⅲ)在条件(Ⅱ)下,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Ⅰ)证明:∵PA⊥底面ABCD,MN底面ABCD
  ∴MN⊥PA
且PA∩AD=A
  ∴MN⊥平面PAD
..................3分
  MN平面PMN
∴平面PMN⊥平面PAD
............4分
  (Ⅱ)∵BC⊥BA
∴BC⊥平面PBA
  ∴∠BPC为直线PC与平面PBA所成的角
  即............7分
  在Rt△PBC中,PC=BC/sin∠BPC=
  ∴
..................10分
  (Ⅲ)由(Ⅰ)MN⊥平面PAD知
MQ⊥MN
  ∴∠PMQ即为二面角P-MN-Q的平面角
............12分
  而

............14分
  34、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D⊥平面ABE,AE=EB=BC=2,F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
(1)求证:AE⊥平面BCE;
(2)求证:AE∥平面BFD;
(3)求三棱锥C-BGF的体积。
解:(1)证明:∵平面,,
     ∴平面,则
----------------2分
  又平面,则
  平面
----------------4分
  (2)由题意可得是的中点,连接
  平面,则,
  而,是中点
---------6分
  在中,,平面
--8分
  (3)平面,,
  而平面,平面
  是中点,是中点,
  且,
---------9分
  平面,,
  中,,
---------10分
  
---------11分
---------12分
35、(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2009届第二次月考)如图,四棱锥中,侧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是的菱形,为的中点.
(Ⅰ) 求证:平面;
(Ⅱ)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Ⅰ)由底面ABCD为菱形且∠ADC=60°,DC=2,DO=1,有OA⊥DC.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
由M为PB中点,∴.
∴PA⊥DM,PA⊥DC.
∴PA⊥平面DMC.
(Ⅱ)).令平面BMC的法向量,
则,从而x+z=0;
,从而. ......②
  由①、②,取x=?1,则.
∴可取.
  由(II)知平面CDM的法向量可取,
∴. ∴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36、(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段考)如图,长方体中,,点在上且,过点 的平面截长方体,截面为(在上).
(1)求的长度;
(2)求点C到截面的距离.
解:(1)以D为坐标原点,DA为x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点的坐标,利用向量,可得,故;
(2)可求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故点C到平面的距离为
37、(四川省万源市第三中学高2009级测试)如图,平面ACB⊥平面BCD,∠CAB=∠CBD=900, ∠BDC=600,BC=6,AB=AC.
(Ⅰ)求证:平面ABD⊥平面ACD;(Ⅱ)求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Ⅲ)设过直线AD且与BC平行的平面为,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
(Ⅰ)证明
∵平面ACB⊥平面BCD,∠CBD=900,
∴DB⊥平面ACB, ∴DB⊥CA.又∠CAB=900,∴CA⊥平面ADB
∴平面ACB⊥平面BCD. ----------4分
(Ⅱ)解 设BC的中点为E,作EF⊥CD,垂足为F,连结AF。
∵AC=AB,∴AE⊥BC,∵平面ACB⊥平面BCD, ∴AE⊥平面BCD,
∴FE是AF在平面BCD内的射影,
∴AF⊥CD,
即∠AFE就是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
-------6分
在等腰直角△ABC中,斜边BC=6, ∴AE=3,且CE=3,
在Rt△CEF中,∠ECF=300, ∴EF=,
∴tan∠AFE=,即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的正切值是2. -------8分
(Ⅲ)解 如图,设DC的中点为G,分别以直线EG.EB.EA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
∴A(0,0,3),B(0,3,0),D(,3,0)
,,
设过AD和BC平行的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n=(a,b,c),则有
且,即
且3b=0,取得n=,
∴点B到的距离d=。 -------12分
  38、(天津市汉沽一中学年度第五次月考)如图,三棱锥P-ABC中, PC平面ABC,PC=AC=2,AB=BC,D是PB上一点,且CD平面PAB.
(I) 求证:AB平面PCB;
(II) 求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大小;
 (III)求二面角C-PA-B的大小.
解法一:(I) ∵PC平面ABC,平面ABC,
  ∴PCAB...............................2分
  ∵CD平面PAB,平面PAB,
  ∴CDAB...............................4分
  又,
  ∴AB平面PCB.
..............................5分
(II) 过点A作AF//BC,且AF=BC,连结PF,CF.
  则为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6分
  由(Ⅰ)可得AB⊥BC,
  ∴CFAF.
  由三垂线定理,得PFAF.
  则AF=CF=,PF=,
  在中,
tan∠PAF==,
  ∴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为........................................9分
  (III)取AP的中点E,连结CE、DE.
  ∵PC=AC=2,∴CE PA,CE=.
  ∵CD平面PAB,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DE PA.
  ∴为二面角C-PA-B的平面角........................................11分
  由(I) AB平面PCB,又∵AB=BC,可求得BC=.
  在中,PB=,
在中, sin∠CED=.
 ∴二面角C-PA-B的大小为arcsin.......14分
 解法二:(I)同解法一.
  (II) 由(I) AB平面PCB,∵PC=AC=2,
  又∵AB=BC,可求得BC=.
   以B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
   则A(0,,0),B(0,0,0),
   C(,0,0),P(,0,2).
   ,.
            .....................7分
 
则+0+0=2.
 
∴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的角为............................10分
   (III)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m= (x,y,z).
   ,,
   则

   解得
得 m= (,0,-1).
 
设平面PAC的法向量为n=().
   ,,
   则

   解得
得 n= (1,1,0)..................................12分
 
∴二面角C-PA-B的大小为arccos.....................................14分
39、(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十月月考)如图,已知正三棱柱中,,,点、、分别在棱、、上,且.
(Ⅰ)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Ⅰ)延长、相交于点,连结,则二面角的大小为所求.作于点,连结,由三垂线定理知.∴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由已知,,.由余弦定理得,.
∴,可得.在中,,则所求角为....6分(也可用射影法求)
(Ⅱ)由已知矩形的面积为,,,,
∴.由,,
可得.设所求距离为,则由得,
,∴即为所求.......12分(用空间向量相应给分)
40、(四川省成都七中2009届高三零诊模拟考试)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棱SD⊥底面ABCD,E、F分别是AB、SC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SAD;
(2)设SD=2CD,求二面角A-EF-D的大小.
解一:(1)作FG∥DC交SD于点G,则G为SD的中点.
连结AG,,又,故,AEFG为平行四边形.
EF∥AG,又AG?面SAD,EF?面SAD.所以EF∥面SAD.
(2)不妨设DC=2,则SD=4,DG=2,?AD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取AG中点H,连结DH,则DH?AG.
又AB?平面SAD,所以AB^DH,而AB∩AG=A,所以DH^面AEF.
取EF中点M,连结MH,则HM^EF.
连结DM,则DM^EF.
故∠DMH为二面角A-EF-D的平面角,tan∠DMH===.
所以二面角A-EF-D的大小为.
解二:(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A(a,0,0),S(0,0,b),则B(a,a,0),C(0,a,0),E(a,,0),F(0,,),=(-a,0,).
取SD的中点G(0,0,),则=(-a,0,).
=,所以EF∥AG,又AG?面SAD,EF?面SAD.所以EF∥面SAD.
(2)不妨设A(1,0,0),则B(1,1,0),C0,1,0),S(0,0,2),E(1,,0),F(0,,1).
EF中点M(,,),=(-,-,-)=(-1,0,1),·=0,MD^EF
又=(0,-,0), ·=0,EA^EF,所以向量和的夹角等于二面角A-EF-D的平面角,又cos==.
所以二面角A-EF-D的大小为arccos.
6分
三、解答题(第二部分)
4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2009级数学理科12月考试题)如图,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为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法一:(Ⅰ)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
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
连结,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
,.
在正方形中,,平面.
(Ⅱ)设与交于点,在平面中,作于,
   连结,由(Ⅰ)得平面.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
又,.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Ⅲ)中,,.
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离为.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得,.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解法二:(Ⅰ)取中点,连结.
为正三角形,.
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
取中点,以为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
平面.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
,,
令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Ⅰ)知平面,为平面的法向量.
,.二面角的大小为.
(Ⅲ)由(Ⅱ),为平面法向量,.
点到平面的距离
42、(枣庄市·理科)如图,已知AB⊥平面ACD,DE//AB,△ACD是正三角形,AD=DE=2AB,且F
  是CD的中点。
(I)求证:AF//平面BCE;
(II)求证:平面BCE⊥平面CDE;
(III)求平面BCE与平面ACD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解)(I)解:取CE中点P,连结FP、BP,
  ∵F为CD的中点,
  ∴FP//DE,且FP=
  又AB//DE,且AB=
  ∴AB//FP,且AB=FP,
  ∴ABPF为平行四边形,∴AF//BP。............2分
  又∵AF平面BCE,BP平面BCE,
  ∴AF//平面BCE。 ............4分
(II)∵△ACD为正三角形,∴AF⊥CD。
  ∵AB⊥平面ACD,DE//AB,
  ∴DE⊥平面ACD,又AF平面ACD,
  ∴DE⊥AF。又AF⊥CD,CD∩DE=D,
  ∴AF⊥平面CDE。 ............6分
  又BP//AF,∴BP⊥平面CDE。又∵BP平面BCE,
  ∴平面BCE⊥平面CDE。 ............8分
(III)由(II),以F为坐标原点,FA,FD,FP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y,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F-xyz.设AC=2,
则C(0,-1,0),..................9分
......10分
显然,为平面ACD的法向量。
设平面BCE与平面ACD所成锐二面角为
,即平面BCE与平面ACD所成锐二面角为45°。............12分
43、(烟台·理科)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PA=AB=BC=2,E为PA中点,过E作平行于底面的面EFGH分别与另外三条侧棱交于F,G,H,已知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AB⊥AD,∠BCD=135°
(1)求异面直线AF,BG所成的角的大小;
(2)设面APB与面CP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θ,求cosθ.
(解)由题意可知,AP、AD、AB两两垂直,
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由平面几
何知识知:AD=4,D(0,4,0),B(2,0,0),
C(2,2,0),P(0,0,2),E(0,0,1),
F(1,0,1),G(1,1,1)............2分
(1)
   ............4分
(2)可证明AD⊥平面APB,∴平面APB的法向量为
  设平面CPD的法向量为
  
............10分
  
............12分
44、(临沂一中·理科)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 AB∥CD,AD=CD=2AB=2,E,F分别是PC,CD的中点.
(Ⅰ)证明:CD⊥平面BEF;
(Ⅱ)设,
求k的值.
(解)
(Ⅰ)证明: ............................2分
PA⊥平面ABCD,AD⊥CD. ...................................................3分
. .............................................5分
∴ CD⊥平面BEF. ..............................................................................6分
(Ⅱ)连结AC且交BF于H,可知H是AC中点,连结EH,
  由E是PC中点,得EH∥PA,
PA⊥平面ABCD.
  得EH⊥平面ABCD,且EH.................................................8分
  作HM⊥BD于M,连结EM,由三垂线定理可得EM⊥BD.
  故∠EMH为二面角E-BD-F的平面角,故∠EMH=600.........................10分
  ∵ Rt△HBM∽Rt△DBF,
   故.
在Rt△EHM中,
得 ...............................................................12分
解法2:(Ⅰ)证明,以A为原点,
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PA = k,则,
,................................................................2分
   得...............................4分
  有..................6分
(Ⅱ)...7分
设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取...............10分
.............................................11分
得 .....................12分
45、(临沂高新区·理科)如图,在五面体,ABCDF中,点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面ABF是等边三角形,棱EF=.
(1)证明EO∥平面ABF;
(2)问为何值是,有OF⊥ABE,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1)证明:取AB中点M,连结OM.
2分
    在矩形ABCD中,OM=,
    又EF=,则EF=OM,
    连结FM,于是四边形EFMO为平行四边形.∴OE∥FM.
4分
    又∵EO平面ABF,FM平面ABF,∴EO∥平面ABF.
6分
  (2)解:∵OF⊥平面ABE,连结EM.
    ∵EM平面ABE.∴OF⊥EM,又四边形OEFM为平行四边形.
    ∴□OEFM为菱形.
8分
    ∴OM=MF,设OM=a,则BC=2a.
    在正△ABF中,MF=a,∴a=,∴.
10分
    ∴CD=,∴
    综上可知,当时,有OF⊥平面ABE.
12分
46、(苍山县·理科)已知,为上的点.
(2)当二面角--的大小为的值.
(解)(1)当时.............2分
  作∥交于,连.
  由⊥面,知⊥面.............3分
  当为中点时,为中点.
  ∵△为正三角形,
  ∴⊥,∴............5分
  ∴⊥............6分
(2)过作⊥于,连结,则⊥,
  ∴∠为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
   ............8分
  
   ............10分
   ......12分
47、(郓城实验中学·理科)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
  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
(Ⅰ)求证:AE⊥平面BCE;
(Ⅱ)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Ⅲ)求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
(解)19.解法一:(Ⅰ)平面ACE.
  ∵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且, 平面ABE.
  
  (Ⅱ)连结BD交AC于C,连结FG,
  ∵正方形ABCD边长为2,∴BG⊥AC,BG=,
  平面ACE,
  (Ⅲ)过点E作交AB于点O. OE=1.
  ∵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EO⊥平面ABCD.
  设D到平面ACE的距离为h,
  
  平面BCE,
  ∴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为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以线段AB的中点为原点O,OE所在直
  线为x轴,AB所在直线为y轴,过O点平行
  于AD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如图.
  面BCE,BE面BCE, ,
  在的中点,
  
   设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解得
令得是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
又平面BAC的一个法向量为,
∴二面角B-AC-E的大小为
  (III)∵AD//z轴,AD=2,∴,
  ∴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
48、(苍山诚信中学·理科)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侧面PDC是边长为a的正
三角形,且平面PDC⊥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
(I)求异面直线PA与DE所成的角;
(II)求点D到面PAB的距离.
(解)(1)解法一:连结AC,BD交于点O,连结E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O=CO,又∵PE=EC,∴PA∥EO,
  ∴∠DEO为异面直线PA与DE所成的角........................3分
  ∵面PCD⊥面ABCD,AD⊥CD,∴AD⊥面PCD,∴AD⊥PD.
  在Rt△PAD中,PD=AD=a,则,
  
  
  ∴异面直线PA与DE的夹角为........................6分
  (2)取DC的中点M,AB的中点N,连PM、MN、PN.
  
  ∴D到面PAB的距离等于点M到
  面PAB的距离.......7分
  过M作MH⊥PN于H,
  ∵面PDC⊥面ABCD,PM⊥DC,
  ∴PM⊥面ABCD,∴PM⊥AB,
  又∵AB⊥MN,PM∩MN=M,
  ∴AB⊥面PMN. ∴面PAB⊥面PMN,
  ∴MH⊥面PAB,
  则MH就是点D到面PAB的距离.......10分
  在
  ..................12分
  解法二:如图取DC的中点O,连PO,
  ∵△PDC为正三角形,∴PO⊥DC.
  又∵面PDC⊥面ABCD,∴PO⊥面ABC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3分
  (1)E为PC中点,

  ,
  
  ∴异面直线PA与DE所成的角为........................6分
  (2)可求,
  设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 ②
  由②得y=0,代入①得
  令..............................9分
  则D到面PAB的距离d等于在n上射影的绝对值
  
  
  即点D到面PAB的距离等于....................................12分
49、(江苏省梁寨中学08-09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如图3-1.已知、分别是正方体的棱和棱的中点.
(Ⅰ)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
(Ⅱ)求证:平面平面.
解(Ⅰ)如图3-2,取的中点,连结、.
∵、分别是和的中点,
∴,
在正方体中,有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又、分别是、的中点,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故.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
故四边形为菱形.
(Ⅱ)连结、、. ∵四边形为菱形,
∴.
在正方体中,有

∴平面.
又平面,
∴.
又,
∴平面.
又平面,
故平面平面
50、(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级质检)如图,直角梯形ABCE中,,D是CE的中点,点M和点N在ADE绕AD向上翻折的过程中,分别以的速度,同时从点A和点B沿AE和BD各自匀速行进,t 为行进时间,0。
(1) 求直线AE与平面CDE所成的角;
(2) 求证:MN//平面CDE。
解:(1)因,所以AD⊥平面CDE,ED是AE在平面CDE上的射影,∠AED=450,所以直线AE与平面CDE所成的角为450....................................4分(2)解法一:如图,取AB、A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A-xyz.
则 .........5分
得............9分
由,得,而是平面CDE的一个法向量,且平面CDE,
所以MN//平面CDE....................................................................................14分
解法二:设在翻转过程中,点M到平面CDE的距离为,点N到平面CDE的距离为,则,同理
所以,故MN//平面CDE.....................................................................14分
解法三:如图,过M作MQ//AD交ED于点Q,
过N作NP//AD交CD于点P,
连接MN和PQ.......................................5分
设⊿ADE向上翻折的时间为t,则,..................7分
因,点D是CE的中点,得,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腰三角形. ........................10分
在Rt⊿EMQ和Rt⊿DNP中,ME=ND,∠MEQ=∠NDP=450,所以Rt⊿EMQ≌Rt⊿DNP,
所以MQ//NP且MQ=NP,的四边形MNPQ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PQ,因平面CDE,
平面CDE,所以MN//平面CDE............................................................14分
51、(重庆奉节长龙中学2009年高考数学预测卷二)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BC=PB=PC=2CD=2,侧面底面ABCD,O是BC中点,AO交BD于E.
(1)求证:;(2)求二面角的大小;
(3)求证:平面平面PAB.
方法一:(I)证明:,又平面平面ABCD,平面平面ABCD=BC,平面ABCD ......2分
在梯形ABCD中,可得
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AO, ......4分
(II)解:,且平面平面ABCD
为二面角P-DC-B的平面角
是等边三角形即二面角P-DC-B的大小为 ...8分
(III)证明:取PB的中点N,连结CN, ①
,且平面平面ABCD,平面PBC ......10分
平面平面PAB
由①、②知平面PAB..............10分
  连结DM、MN,则由MN//AB//CD,,
  得四边形MNCD为平行四边形,,平面PAB.
  平面PAD
平面平面PAB ...................12分
方法二:取BC的中点O,因为是等边三角形,
由侧面底面ABCD
得底面ABCD ......1分
以BC中点O为原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O与AB平行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2分
(I)证明:,则在直角梯形中,
在等边三角形PBC中,......3分
,即...4分
(II)解:取PC中点N,则
平面PDC,显然,且平面ABCD
所夹角等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6分
,二面角的大小为 ......8分
(III)证明:取PA的中点M,连结DM,则M的坐标为
......10分


  平面PAB,平面平面PAB ......12分
评析:本题考察的空间中的线线关系、面面关系以及二面角的求法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最主要关系,熟悉它们的判定和性质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52、(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1)正方形ABCD是四棱锥P-ABCD的底面, 其面积
为从而只要算出四棱锥的高就行了.
  面ABCD,
   ∴BA是PA在面ABCD上的射影.又DA⊥AB,
∴PA⊥DA,
∴∠PAB是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AB=60°.
而PB是四棱锥P-ABCD的高,PB=AB·tg60°=a,
  (2)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与PCD恒为全等三角形.
  
作AE⊥DP,垂足为E,连结EC,则△ADE≌△CDE,
  
是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与DB相交于点O,连结EO,则EO⊥AC,
故平面PAD与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53、(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AC=1,C点到AB1的距离为CE=,D为AB的中点.
  (1)求证:AB1⊥平面CED;
  (2)求异面直线AB1与CD之间的距离;
  (3)求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1)∵D是AB中点,△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AB又AA1⊥平面ABC,∴CD⊥AA1.
  ∴CD⊥平面A1B1BA
∴CD⊥AB1,又CE⊥AB1, ∴AB1⊥平面CDE;
  (2)由CD⊥平面A1B1BA
∴CD⊥DE
  ∵AB1⊥平面CDE
∴DE⊥AB1
  ∴DE是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段
  ∵CE=,AC=1 , ∴CD=
  ∴;
  (3)连结B1C,易证B1C⊥AC,又BC⊥AC ,
  ∴∠B1CB是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在Rt△CEA中,CE=,BC=AC=1,
  ∴∠B1AC=600
  ∴,
, ∴.
  54、(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a-l-是120°的二面角,A,B两点在棱上,AB=2,D在内,三角形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在内,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I) 求三棱锥D-ABC的体积;
(2)求二面角D-AC-B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
(1) 过D向平面做垂线,垂足为O,连强OA并延长至E.
  为二面角a-l-的平面角..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2.又D到平面的距离DO=
  
  (2)过O在内作OM⊥AC,交AC的反向延长线于M,连结DM.则AC⊥DM.∴∠DMO
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又在△DOA中,OA=2cos60°=1.且
(3)在平在内,过C作AB的平行线交AE于F,∠DCF为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等于C到AB的距离,即△ABC斜边上的高,
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为arctg
55、(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各剪去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并且这三个四边形也全等,如图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图②.则当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可使这个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容积的最大值.
       
图②
设容器的高为x.则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当且仅当 .
故当容器的高为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其最大容积为
56、(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AB=BC,
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
(1)求证:AP⊥平面BDE;
  (2)求证:平面BDE⊥平面BDF;
  (3)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锥
P-ABC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
  (1)∵PC⊥底面ABC,BD平面ABC,∴PC⊥BD.
  由AB=BC,D为AC的中点,得BD⊥AC.又PC∩AC=C,∴BD⊥平面PAC. 又PA平面、PAC,∴BD⊥PA.由已知DE⊥PA,DE∩BD=D,∴AP⊥平面BDE.
(2)由BD⊥平面PAC,DE平面PAC,得BD⊥DE.由D、F分别为AC、PC的中点,得DF//AP.
  由已知,DE⊥AP,∴DE⊥DF. BD∩DF=D,∴DE⊥平面BDF.
  又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BDF.
(3)设点E和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则
h1∶h2=EP∶AP=2∶3,
故截面BEF分三棱锥P-ABC所成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2或2∶1
57、(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几何体ABCDE中,△ABC是正三角形,EA和DC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 DC=a,F、G分别为EB和AB的中点.
  (1)求证:FD∥平面ABC;
  (2)求证:AF⊥BD;
   (3) 求二面角B-FC-G的正切值.
证:(1)∵F、G分别为EB、AB的中点,
∴FG=EA,又EA、DC都垂直于面ABC,
∴四边形FGCD为平行四边形,∴FD∥GC,又GC面ABC,
∴FD∥面ABC.
 (2)∵AB=EA,且F为EB中点,∴AF⊥EB
又FG∥EA,EA⊥面ABC
  ∴FG⊥面ABC ∵G为等边△ABC,AB边的中点,∴AG⊥GC.
∴AF⊥GC又FD∥GC,∴AF⊥FD
由①、②知AF⊥面EBD,又BD面EBD,∴AF⊥BD.
(3)由(1)、(2)知FG⊥GB,GC⊥GB,∴GB⊥面GCF.
  过G作GH⊥FC,垂足为H,连HB,∴HB⊥FC.
  ∴∠GHB为二面角B-FC-G的平面角.
易求.
58、(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Q分别是线段AD1和BD上的点,且D1P∶PA=DQ∶QB=5∶12.
(1) 求证PQ∥平面CDD1C1;
(2) 求证PQ⊥AD;
  (3) 求线段PQ的长.
(1)在平面AD1内,作PP1∥AD与DD1交于点P1,在平面AC内,作
QQ1∥BC交CD于点Q1,连结P1Q1.
∴PP1QQ1 .?
  由四边形PQQ1P1为平行四边形,
知PQ∥P1Q1? ?
  而P1Q1平面CDD1C1,
所以PQ∥平面CDD1C1?
 (2)AD⊥平面D1DCC1,
∴AD⊥P1Q1,?
  又∵PQ∥P1Q1,
∴AD⊥PQ.?
 (3)由(1)知P1Q1 PQ,
  ,而棱长CD=1.
同理可求得 P1D=.
  在Rt△P1DQ1中,应用勾股定理, 立得
P1Q1=.?
59、(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4,在长方体中,AD==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
(Ⅰ)证明:;
(Ⅱ)当E为AB的中点时,求点E到面
的距离;
(Ⅲ)AE等于何值时,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
,。
(Ⅰ)证明:由,,
,有,于是。
(Ⅱ)E是AB的中点,得。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单位法向量为,
由,解得。
于是,有。
 设点E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
 
所以点E到平面的距离为。
 
(Ⅲ)平面的法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
又,。
  由,得
 ,解得,于是。
 
  设所求的二面角为,则。
 
有,得。
 解得,
所以,当AE=时,二面角的大小为。
60、(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相等,D、E分别为AC1,BB1的中点。(1)求证:DE∥平面A1B1C1;(2)求二面角A1-DE-B1的大小。
(1)取A1C1中点F,连结B1F,DF,∵D1E分别为AC1和BB1的中点,DF∥AA1,
DF=(1/2)AA1,B1E∥AA1,B1E=(1/2)AA1,∴DF∥B1E,DF=B1E,∴DEB1F为平行四边形,∴DE∥B1F,又B1F在平面A1B1C1内,DE不在平面A1B1C1,∴DE∥平面A1B1C1
(2)连结A1D,A1E,在正棱柱ABC-A1B1C1中,因为平面A1B1C1⊥平面ACC1A1,A1C1是平面A1B1C1与平面ACC1A1的交线,又因为B1F在平面A1B1C1内,且B1F⊥A1C1,,所以B1F⊥平面ACC1A1,又DE∥B1F,所以DE⊥平面ACC1A1所以∠FDA1为二面角A1-DE-B1的平面角。并且∠FDA1=(1/2)∠A1DC1,设正三棱柱的棱长为1,因为∠AA1C1=900,D是AC1的中点,所以即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度数。
61、(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AB=AC,F为棱BB1上一点,BF∶FB1=2∶1,BF=BC=2a。
  (I)若D为BC的中点,E为AD上不同于A、D的任意一点,证明EF⊥FC1;
  (II)试问:若AB=2a,在线段AD上的E点能否使EF与平面BB1C1C成60°角,为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I)连结DF,DC  ∵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CC1⊥平面ABC,∴平面BB1C1C⊥平面ABC
  ∵AB=AC,D为BC的中点,∴AD⊥BC,AD⊥平面BB1C1C
3'
  ∴DF为EF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
  在△DFC1中,∵DF2=BF2+BD2=5a2,=+DC2=10a2,
  =B1F2+=5a2, ∴=DF2+,∴DF⊥FC1
FC1⊥EF
  (II)∵AD⊥平面BB1C1C,∴∠DFE是EF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
  在△EDF中,若∠EFD=60°,则ED=DFtg60°=·=,
  ∴>,∴E在DA的延长线上,而不在线段AD上
  故线段AD上的E点不能使EF与平面BB1C1C成60°角。
62、(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中,AD∥BC,∠ABC=90°,且,又PA⊥平面ABCD,AD=3AB=3PA=3a。
(I)求二面角P-CD-A的正切值;
(II)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解:(1)在底面ABCD内,过A作AE⊥CD,垂足为E,连结PE
∵PA⊥平面ABCD,由三垂线定理知:PE⊥CD
∵∠PE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
在中,∴二面角P-CD-A的正切值为
(II)在平面APB中,过A作AH⊥PB,垂足为H∵PA⊥平面ABCD,∴PA⊥BC
又AB⊥BC,∴BC⊥平面PAB∴平面PBC⊥平面PAB
∴AH⊥平面PBC
故AH的长即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AB中,,所以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
63、(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CC1=2,∠ACB=90°,E、F分别是BA、BC的中点,G是AA1上一点,且AC1⊥EG.
(Ⅰ)确定点G的位置;
(Ⅱ)求直线AC1与平面EFG所成角θ的大小.
解法一:(Ⅰ)以C为原点,分别以CB、CA、CC1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F(1,0,0),E(1,1,0),A(0,2,0),C1(0,0,2),
设G(0,2,h),则
∴-1×0+1×(-2)+2h=0.
∴h=1,即G是AA1的中点.
(Ⅱ)设是平面EFG的法向量,则
所以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m=(1,0,1)

∴, 即AC1与平面EFG所成角为
  解法二:(Ⅰ)取AC的中点D,连结DE、DG,则ED//BC
∵BC⊥AC,∴ED⊥AC.
又CC1⊥平面ABC,而ED平面ABC,∴CC1⊥ED.
∵CC1∩AC=C,∴ED⊥平面A1ACC1.
又∵AC1⊥EG,∴AC1⊥DG.
连结A1C,∵AC1⊥A1C,∴A1C//DG.
∵D是AC的中点,∴G是AA1的中点.
(Ⅱ)取CC1的中点M,连结GM、FM,则EF//GM,
∴E、F、M、G共面.作C1H⊥FM,交FM的延长线于H,∵AC⊥平面BB1C1C,
C1H平面BB1C1C,∴AC⊥G1H,又AC//GM,∴GM⊥C1H. ∵GM∩FM=M,
∴C1H⊥平面EFG,设AC1与MG相交于N点,所以∠C1NH为直线AC1与平面EFG所成角θ.
因为
64、(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菱形,平面ABCD,PD=AD,
  点E为AB中点,点F为PD中点.
(1)证明平面PED⊥平面PAB;
(2)求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证明:连接BD.
  为等边三角形.
  是AB中点,
  面ABCD,AB面ABCD,
  面PED,PD面PED,面PED.
  面PAB,面PAB.
  (2)解:平面PED,PE面PED,
  连接EF,PED,
  为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
  设AD=2,那么PF=FD=1,DE=.
  在
  
即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65、(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点P在棱CC1上,且CC1=4CP.
(Ⅰ)求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Ⅱ)设O点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证:D1H⊥AP;
(Ⅲ)求点P到平面ABD1的距离.
解(1)
   (2)略
(3)
66、(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作交PB于点F。
  (I)证明 平面;
  (II)证明平面EFD;
  (III)求二面角的大小。
  (I)证明:连结AC,AC交BD于O。连结EO。
  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O是AC的中点
  在中,EO是中位线,。
  而平面EDB且平面EDB,
  所以,平面EDB。
 (II)证明:底在ABCD且底面ABCD,
   ①   同样由底面ABCD,得
  底面ABCD是正方形,有平面PDC
  而平面PDC, ②     ....................................6分
  由①和②推得平面PBC  而平面PBC,
  又且,所以平面EFD
(III)解:由(II)知,,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II)知,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则
   在中,
    在中,
所以,二面角
  方法二: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为坐标原点。设
  (I)证明:连结AC,AC交BD于G。连结EG。 依题意得
  底面ABCD是正方形, 是此正方形的中心,  故点G的坐标为且
  。这表明。
  而平面EDB且平面EDB,平面EDB。
  (II)证明:依题意得。又故
  由已知,且所以平面EFD。
  (III)解:设点F的坐标为则
  从而所以
  由条件知,即
  解得 。
  点F的坐标为且
  即,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67、(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BC的中点,点F是棱
CD上的动点.
(I)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AB1F;
(II)当D1E⊥平面AB1F时,求二面角C1-EF-A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正方体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法一:(I)连结A1B,则A1B是D1E在面ABB1A;内的射影
∵AB1⊥A1B,∴D1E⊥AB1,
于是D1E⊥平面AB1FD1E⊥AF.
连结DE,则DE是D1E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
∴D1E⊥AFDE⊥AF.
∵ABCD是正方形,E是BC的中点.
∴当且仅当F是CD的中点时,DE⊥AF,
即当点F是CD的中点时,D1E⊥平面AB1F.............6分
(II)当D1E⊥平面AB1F时,由(I)知点F是CD的中点.
又已知点E是BC的中点,连结EF,则EF∥BD. 连结AC,
设AC与EF交于点H,则CH⊥EF,连结C1H,则CH是
C1H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
C1H⊥EF,即∠C1HC是二面角C1-EF-C的平面角.
在Rt△C1CH中,∵C1C=1,CH=AC=,
∴tan∠C1HC=.
∴∠C1HC=arctan,从而∠AHC1=.
故二面角C1-EF-A的大小为.
解法二: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1)设DF=x,则A(0,0,0),B(1,0,0),D(0,1,0),
A1(0,0,1),B(1,0,1),D1(0,1,1),E,F(x,1,0)
(1)当D1E⊥平面AB1F时,F是CD的中点,又E是BC的中点,连结EF,则EF∥BD. 连结AC,设AC与EF交于点H,则AH⊥EF. 连结C1H,则CH是C1H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
∴C1H⊥EF,即∠AHC1是二面角C1-EF-A的平面角.
 68、(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
梯形,AB∥CD,AD⊥DC,CD=2,DD1=AB=1,P、Q分别是CC1、C1D1的中点。点P到直线
AD1的距离为
⑴求证:AC∥平面BPQ
⑵求二面角B-PQ-D的大小
  
⑴连接CD1 ∵P、Q分别是CC1、C1D1的
中点。∴CD1∥PQ
故CD1∥平面BPQ
又D1Q=AB=1,D1Q∥AB,
得平行四边形ABQD1,故AD1∥平面BPQ
∴平面ACD1∥平面BPQ
∴AC∥平面BPQ
(4分)
⑵设DD1中点为E,连EF,则PE∥CD
∵CD⊥AD,CD⊥DD1
∴CD⊥平面ADD1
∴PE⊥平面ADD1
过E作EF⊥AD1于F,连PF。则PF⊥AD1,PF为点P到直线AD1的距离
 PF=,PE=2
又D1E=,D1D=1,∴AD=1
  取CD中点G,连BG,由AB∥DG,AB=DG得GB∥AD。∵AD⊥DC,AD⊥DD1∴AD⊥平面DCC1D1,则BG⊥平面DCC1D1
过G作GH⊥PQ于H,连BH,则BH⊥PQ,故∠BHG是二面角B-PQ-D的平面角。
由△GHQ∽△QC1P得GH=,又BG=1,得tan∠BHG=
∴二面角B-PQ-D大小为arctan
69、(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4,AA1=8,E、F分别为AD和CC1的中点,O1为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
(Ⅰ)证明:AF⊥平面FD1B1;
  (Ⅱ)求异面直线EB与O1F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本题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向量法及其运算。
  (Ⅰ)证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1(0,0,0)、O1(2,2,0)
B1(4,4,0)、E(2,0,8)、A(4,0,8)、B(4,4,8)、
F(0,4,4)。
=(-4,4,-4),=(0,4,4),
=(-4,0,4)
=0+16-16=0,=16+0-16=0
∴AF⊥平面FD1B1.
证法二:连结BF、DF,则BF是AF在面BC1上的射影,易证得BF⊥B1F,
DF是AF在面DC1上的射影,也易证得DF⊥D1F,所
以AF⊥平面FD1B1.
  (Ⅱ)解法一:=(2,4,0),=(-2,2,4)
  设与的夹角为,则
  =......
解法二:在B1C1上取点H,使B1H=1,连O1H和FH。
易证明O1H∥EB,则∠FO1H为异面直线EB与F所成角。
  又O1H=BE=,HF==5,
  O1F==2,
  ∴在△O1HF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FO1H==
70、(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图①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MN和PQ是两条面对角线,请在图(2)的正方体中将MN,PQ画出来,并就这个正方体解答下列各题:
(1)求MN和PQ所成角的大小;
(2)求四面体M-NPQ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3)求二面角M-NQ-P的大小。
解:(1)如图②,作出MN、PQ
∵PQ∥NC,又△MNC为正三角形
∴∠MNC=60°
∴PQ与MN成角为60°
即四面体M-NPQ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1:6
(3)连结MA交PQ于O点,则MO⊥PQ
又NP⊥面PAQM,∴NP⊥MO,则MO⊥面PNQ
过O作OE⊥NQ,连结ME,则ME⊥NQ
∴∠MEO为二面角M-NQ-P的平面角
在Rt△NMQ中,ME·NQ=MN·MQ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MEO=60°
即二面角M-NQ-P的大小为60°。
71、(2009届高考数学快速提升成绩题型训练)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B⊥AD,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菱形,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120°。
(1)求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
(2)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1)作PO⊥平面ABCD,垂足为O,连结OB、OA、OD,OB与AD交于点E,连结PE
∵AD⊥PB,∴AD⊥OB(根据___________)
∵PA=PD,∴OA=OD
于是OB平分AD,点E为AD中点
∴∠PEB为面PAD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PEB=120°,∠PEO=60°
即为P点到面ABCD的距离。
(2)由已知ABCD为菱形,及△PAD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PA=AB=2,又易证PB⊥BC
故取PB中点G,PC中点F
则AG⊥PB,GF∥BC
又BC⊥PB,∴GF⊥PB
∴∠AGF为面APB与面CPB所成的平面角
∵GF∥BC∥AD,∴∠AGF=π-∠GAE
连结GE,易证AE⊥平面POB
(2)解法2: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O为坐标原点,x轴平行于DA
72、浙江省金华十校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如图,多面体ABCDS中,面ABCD为矩形,
(I)求多面体ABCDS的体积;
(II)求AD与SB所成角的余弦值。
(III)求二面角A-SB-D的余弦值。
解:(I)多面体ABCDS的体积即四棱锥S-ABCD的体积。
所以............4分
(II)由题可知DA、DA、DC两两互相垂直,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D与SB所成的角的余弦为............9分
(III)设面SBD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面SAB的一个法向量为
............11分
所以所求的二面角的余弦为............14分
解法二:(I)同解法一
(II)矩形ABCD,
AD∥=BC,即BC=a,
要求AD与SB所成的角,即求BC与SB所成的角。............6分
在中,由(1)知面ABCD。
CD是CS在面ABCD内的射影,且
BC与SB所成的角的余弦为
从而SB与AD的成的角的余弦为............9分
BD为面SDB与面ABCD的交线。
于F,连接EF
为二面角A-SB-D的平面角............11分
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
由(2)知在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所以所求的二面角的余弦为............14分
72、温州中学高三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如右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组合体由直三棱柱与正三棱锥组成,其中,.它的正视图、俯视图、从左向右的侧视图的面积分别为,,.
(Ⅰ)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
(Ⅱ)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若存在,确定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3、(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三棱锥的
    体积为?并说明理由.
(1)证明:连接,交于点,连接,得∥,
平面,平面, //平面.
..................7分
(2)
侧棱⊥底面, ⊥,过作⊥=,则∥.
,, ......12分
在棱上存在点使三棱锥的体积为,且是线段的三等分点.............14分
74、(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
(1)证明PA//平面BDE;
(2)求二面角B-DE-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在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PB⊥平面DEF?
    证明你的结论.
解(1)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DC、D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D=DC=2,则A(2,0,0),P(0,0,2),E(0,1,1),............2分
B(2,2,0)
设 是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则由
..................4分
  ∵
............5分
 (2)由(Ⅰ)知是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又是平面DEC的一个法向量.
..................7分
设二面角B-DE-C的平面角为,由图可知

故二面角B-DE-C的余弦值为
..................10分
(3)∵

假设棱PB上存在点F,使PB⊥平面DEF,设,
则,
由 ..................13分

..................14分
即在棱PB上存在点F,PB,使得PB⊥平面DEF
..................15分
用几何法证明酌情给分
75、(宁波市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数学)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Ⅰ)(略证):只需证即可。
(Ⅱ)连接,由正方体的几何性质可得即为在底面上的射影,则即为与平面所成角.      ...... 10分
  在中,,
  则
  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4分
76、(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学科基础测试)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CD,∠DAB=60°,AB=AD=2CD=2,侧面PAD⊥底面ABCD,且△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
M为AP的中点.
(Ⅰ)求证:DM∥平面PCB;
(Ⅱ)求直线AD与PB所成角;
(Ⅲ)求三棱锥P-MBD的体积.
【解】
(I)取PB的中点F,联结MF、CF,
∵M、F分别为PA、PB的中点.
∴MF∥AB,且MF=AB.
∵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且AB=2CD,
∴MF∥CD且MF=CD.
∴四边形CDFM是平行四边形.
∴DM∥CF.
∵CF平面PCB,
∴DM∥平面PCB.
4分
(Ⅱ)取AD的中点G,连结PG、GB、BD.
∴PG⊥AD.
∵AB=AD,且∠DAB=60°,
∴△ABD是正三角形,BG⊥AD.
∴AD⊥平面PGB.
∴AD⊥PB.
8分
(Ⅲ)VP-MBD=VB-PMD
10分
VB-PMD =××××=
14分
77、(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校高三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C长
为2,且PC⊥底面ABCD,E是侧棱PC上的动点。
(Ⅰ)不论点E在何位置,是否都有BD⊥AE?证明你的结论;
(Ⅱ)求点C到平面PDB的距离;
(Ⅲ)若点E为PC的中点,求二面角D-AE-B的大小.
证明:(Ⅰ) 不论点E在何位置,都有BD⊥AE
............1分
连结AC,由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知,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
  ∴BD⊥AC ∵PC⊥底面ABCD 且平面 ∴BD⊥PC .........3分
 又∵∴BD⊥平面PAC 
∵不论点E在何位置,都有AE平面PAC
∴不论点E在何位置,都有BD⊥AE
..................5分
解:(Ⅱ)由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知,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侧棱PC⊥底面ABCD,且PC=2.
..................7分
   设点C到平面PDB的距离为d,
   ,
---------------------------10分
(Ⅲ) 解法1:在平面DAE内过点D作DG⊥AE于G,连结BG
  ∵CD=CB,EC=EC, ∴≌
∴ED=EB, ∵AD=AB
∴△EDA≌△EBA
 ∴BG⊥EA ∴为二面角D-EA-B的平面角 .................. 12分
 ∵BC⊥DE,
在Rt△ADE中,==BG
 在△DGB中,由余弦定理得
 
 ∴=
..................15分
解法2:以点C为坐标原点,CD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示:
则,从而..................
11分
 设平面ADE和平面ABE的法向量分别为
 
 由法向量的性质可得:,
 
 令,则,
 ∴
.........13分
 设二面角D-AE-B的平面角为,则
 ∴
.......................................
15分
78、(宁波市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数)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Ⅰ)(略证):只需证即可。
(Ⅱ)连接,由正方体的几何性质可得即为在底面上的射影,则即为与平面所成角.      ...... 10分
  在中,,
  则
  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4分
79、(浙江省09年高考省教研室第一次抽样测试数学试题(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1,E为CD的中点,将沿AE折起,使平面平面ABCE,得到几何体.
(1)求证:平面;(2)求BD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证明:(1)过D作于H.由平面平面得,平面,所以,由题意可得,因此平面.、
(2)在平面CDE内,过C作CE的垂线,与过D作CE的平行线交于F,再过B作于G,连结DG,CH,BH可得平面;所以为BD和平面CDE所成的角.在中,中,可得,又,因此
.由题意得,因此,BD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80、(宁波市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数(文))(本小题满分14分)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Ⅰ)(略证):只需证即可。
(Ⅱ)连接,由正方体的几何性质可得即为在底面上的射影,则即为与平面所成角.      ...... 10分
  在中,,
  则
  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4分
81、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2a 3b 4c 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