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万达院线还是研究生

&&&&>>&正文
启德教育:香港研究生申请,选对专业是第一步
|来源:|字号:
  还没正式踏进大四的学习生活,计划升读香港研究生的师弟师妹都纷纷开始关注起各大高校2015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香港院校热门专业好申请吗?背景不够强,能够拿到港大录取吗?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可以帮助提高录取率呢?记者获悉9月20日启德留学将会在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2号中国大酒店二楼丽晶殿举办“全球研究生名校申请巡展”,届时有来自全球的200多所院校前来,提供面对面研究生申请咨询面试服务,面试通过即可获现场预录取,同学们可以前往参会。
  想香港学校录取第一步就是“会选专业”。广州启德根据近5年帮助数千位学生成功申请到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八大港校录取的经验,总结出启德独家的2015年香港硕士专业选择攻略。
  香港研究生申请攻略1:选择录取率较高的新开设专业
  每年,香港各个学校会开放一些新增的专业。而这些新设的专业,对内地学子来说也是赴港升学的“高性价比”专业选择之一。
  广州启德翻查去年的情况:香港中文大学在届新开设商务分析、房地产酒店管理、房屋研究等专业;香港科技大学新开设增会计专业;香港城市大学新增中国研究专业;香港岭南大学新增会计、市场与国际商务专业;香港教育学院有新增可持续发展教育、心理学(学校与社区)专业。在9月20日举办的启德广州“全球研究生名校申请巡展”上,就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老师的专场讲座,可不要错过。
  根据广州启德今年的录取情况,新增专业在学生的录取成功率相对较高,达到80-85%。譬如广州启德香港顾问帮助陈同学在今年1月份申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新开设的房地产与酒店管理专业硕士,学生本科在中山大学就读旅游管理专业,GPA3.2,雅思只有6.0分,总体来说,学术成绩和语言成绩都没有太大优势,同时没有GMAT成绩。但经过启德老师精心的文书包装,陈同学最终获得港中文房地产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录取,8月底已经赴港开展全新的硕士生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9月20日启德广州“全球研究生名校申请巡展”上咨询启德留学顾问,找到跟自己具有相似经历的师兄师姐案例,复制他们的成功之路。
  香港研究生申请攻略2: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理工专业
  在香港就读理工类专业就业前景好。比如就读电子类、机械等专业,毕业后可以到移动通讯、机电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开发、运营维护岗位工作;就读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等专业,毕业后可以到数码科技类、金融商业类的IT部门或技术分析岗位工作;就读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毕业后可以到制药、保健品、日化等行业从事质量检测、产品研发等工作。
  当前有众多世界百强企业如通用电气、杜邦、飞利浦、微软的亚太地区(或大中华区)的研发部门或运营部门均设在香港,这些企业更乐意招聘在香港学习理工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他们扎实的数理知识、突出的专业素养,以及在香港求学期间所培养的国际视野、两文三语的运用能力,都备受广大雇主们的青睐。
  广州启德香港留学资深顾问介绍,由于理工类专业的专业背景要求比较高,所以这类专业研究生申请基本上不接受跨专业。一般来说,理工类专业研究生申请要求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性格稳重以及冷静。香港研究生招生会在每年的9-11月份会陆续开放申请,通常会在第二年的2-5月份截至报名,根据广州启德往年经验,比较热门的理工专业如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科技等会提前分批申请录取,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大部分理工科专业从9月1日起就接受申请,建议学生及早做准备,可以在心仪大学及专业开放申请前完成自己的申请资料。
  推荐学校及专业:
  香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专业、交通工程专业、电子工程专业
  申请条件:本科专业对口,GPA:3.0以上,IELTS:6.0或者以上
  香港科技大学
  电信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
  申请条件:本科专业对口,GPA:3.0以上,IELTS:6.0或者以上
  香港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商业工程管理专业
  申请条件:GPA:2.8-3.0以上,IELTS:6.0或者以上, CET-6:450或者以上
  香港城市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能源与环境专业、商务信息系统专业
  申请条件:GPA:2.8-3.0以上 IELTS:6.5或者以上 CET-6:450或者以上
  香港浸会大学
  绿色能源专业、资讯信息管理专业、环境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
  申请条件:GPA:2.8-3.0以上,IELTS:6.0或者以上,CET-6:450或者以上
  香港研究生申请攻略3:找到经验丰富的香港求学机构定制私人方案
  广州启德香港部平均每年帮助近千学生赴港读书,留港就业,成功率和顾问专业度一直高居同行业的榜首。广州启德拥有独立专业的香港顾问团队,学生可以向香港留学归来的师兄师姐咨询选专业、选校的专业意见,启德香港顾问老师会知道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升学选择,制定升学路线,指导学生每个阶段的申请方式。强大的后期服务团队包括文案顾问老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包装出最适合学生特点的文案材料,服务顾问尽力争取与保障学生每一个录取机会。
  启德特邀:香港教育学院专场咨询会
  时间:9月20日(周六) 14:00-17:00
  地点:越秀区流花路122号中国大酒店二楼丽晶殿(地铁越秀公园站D1出口)
(责编:周华、王越)
启德 教育 香港 研究生 申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揭秘万达商业地产成功之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万达:实力就是背景-搜狐新闻中心
万达:实力就是背景
时间:日15:57  来源:新民周刊
【】【】【】【】
  他追求的是把万达做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撰稿/杨艳萍(记者)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内,有一块树立在楼顶的巨大广告牌格外醒目。广告的内容是四个简洁的大字“万达信息”。每日里行走在这块广告牌下的普通市民,看到它总是很容易就联想到曾经在中国足坛叱咤一时的一支大连足球队,却很少人会意识到,这家公司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此“万达”非彼“万达”,两家公司的性质几乎风马牛不相及。
  假如有人告诉你,今天大多数上海人的生老病死都与这家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句话应该不算过分。你所拥有的公积金账号,以及社会保障卡和医疗保险卡,其背后庞大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全部是由这家叫“万达信息”的公司开发和设计的。
  看过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曾经经手的项目,从“金管工程”(上海工商管理局项目)、浦东机场项目、企业征信项目,到APEC会议项目、“中国上海”,你或许会心生疑虑,这样的市政订单几乎每个同业都在孜孜以求,怎会被万达悉数拿下。它究竟有什么深厚背景?
  这个问题如果让万达信息的董事长兼总裁史一兵来回答,他会不容置疑地告诉你:我们的背景就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在技术和管理上超群的实力。
  事实上万达信息在业内的声望,绝不亚于大连万达在球迷当中的影响力,在国内从事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领域中,万达信息早已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十年磨一剑,今天的万达刚刚走完了它的风雨10年路。
  史一兵最早接触计算机,很有些误打误撞。1978年高中刚毕业的史一兵以全县理科最高分的成绩,从浙江嵊州一中,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填报志愿时,所有的学校他都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只有复旦报了数学系。原因是高中老师对他说,中国数学界的泰斗苏步青在复旦,你既然要读复旦当然应该选择数学系。可是那一年数学系只招2人,而计算机专业招了14人。史一兵被调整去读计算机。其实那时候,“计算机究竟是咋回事”,他还真有些不明所以。
  刚进复旦的头两年,是史一兵这辈子读书最用功的一段时期。每天除去食堂吃饭,就是宿舍和教室两点一线。夜里10点半宿舍关灯后,还要在厕所里就着灯光继续学习。心无旁骛苦读了两年,史一兵发现复旦真是高手如林。在同年级100多名同学中,他成绩最好时也不过排在30多名。这让他颇为沮丧,也很有些挫折感,
  进入三年级,年纪大些的同学们开始热衷泡舞厅,自觉“身心尚未发育好”的史一兵,转而以足球运动强健体魄,锻炼身心,可是不久他的兴趣又转到了桥牌上。不想在牌桌上史一兵再度受挫,直到大学毕业也没能“混”进系桥牌队。
  毕业后史一兵被分配到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做老师。在这里他牛刀小试,竟然是“剑锋过处,所向披靡”,史一兵不由信心大增。以他为核心的华侨大学青年教师桥牌队,轻松战胜了泉州市桥牌队,随即他们有资格代表泉州市,参加了福建省的桥牌赛。在这次比赛中,史一兵在双人赛上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从此他与桥牌结缘,这一爱好一直保持至今。
  史一兵是个恋家的人。当初考大学他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就是不能报长江以北的学校。现在华侨大学的工作虽然能轻松胜任,而且还有不少出国进修的机会,可他总想找个离家更近一点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几翻努力未能得逞,他决定考回复旦,上海离嵊州至少要比泉州近。
  第二年,史一兵考上了复旦计算机系的一个研究生班。当时国家正在南北两地建设软件基地,这个班就是为中国的软件出口培养专门人才。在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这个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课程模式由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设计,外籍教师全程英文授课。
  教学过程中,老师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将书本上理念性的知识,在亲自动手编制围棋和桥牌的程序中具体一一验证。在这里。史一兵直接接触了当今世界软件工程的最新技术。这段求学经历,让史一兵受益匪浅,时至今日他依然心怀感激。
  研究生班被整建制保留下来,1987年史一兵毕业时来到新成立的“上海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让史一兵大感意外的是,这个灵感来自“贝尔实验室”时髦名称,后来带给他们一连串意想不到的麻烦。
  在当时中国人的概念里,一个实验室通常都归属于某个单位。无论是住宾馆还是见客户,史一兵他们拿出盖有“实验室”的公章,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是一家独立单位,对这枚图章根本不认可。结果每次外出,史一兵和同事们就不得不跟人使劲解释“实验室”的来历和含义。1990年,经过多方争取,“实验室”终于改名为“上海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就是今天万达信息最早的雏形。
  第一步
  软件所成立之初,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史一兵他们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发展三部曲:第一步,人员派出培训和工作,熟悉国外最新计算机技术;第二步,把国外项目带回国内做;第三步,针对国际市场,开发自己的拳头产品。
  在图纸上确立了发展目标,回过头来还要继续面对国内市场的现实。他们开始跑市场找门路,四处挖掘客户。不久软件所接到了一项稳定的业务,参与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惠普公司的合作项目,对惠普的一些产品性能进行测试。
  1989年中,由于原先在国内的测试工作遇到困难,惠普决定将中方参与测试的人员带到美国去工作。刚从美国回国、时任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同时主管外事工作的沙麟最终拍板,同意放行。1990年1月初,史一兵和他软件所的部分同事奔赴美国。软件所设定的第一个发展目标,竟用这样一种方式实现了。
  来到美国他们从事部分研发工作,初试身手,就让惠普工作人员大加赞赏。其实相对于已经掌握的技能,美国人给他们的工作实在过于简单,用史一兵的话说他们每天干的就是在计算机上“搬砖头”,从这里到那里,不过是动作敏捷、路线清晰、垒得比较整齐而已。唯一令人兴奋的是,在惠普他有机会接触和使用INTERNET技术,并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积累。
  时间一久史一兵发现,当时在美国像惠普这样的大公司,颇有几分我们大型国企的味道,每个人工作轻松,节奏缓慢,收入足以让自己和家人丰衣足食,要想过安逸平静的生活,呆在这样的公司里实在再好不过。而且当时美国政府规定,凡是在日前到美国的外籍人士,可以自动获得美国绿卡,如果他想留在美国继续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障碍。
  在美国的几年中,只要有机会,史一兵总想回国看一看。90年和91年,他回来后发现一切仍在按部就班,看不到变化的迹象。但是92年他再回来,变化悄然出现了。那段时间邓小平南方讲话刚刚发表,浦江两岸显现出少有的勃勃生机。
  两下里一经比较,史一兵明显感觉到了上海的机会对他产生的强烈诱惑,他在美国惠普有些呆不住了。史一兵的想法很快被他的项目经理察觉到,这个经理对他说,他可以把公司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带回中国去做。闻听此讯,史一兵非常开心。
  等他兴致勃勃把项目带回国,才惊讶地发现在国内找不到开发这一项目的设备。听到消息的项目经理将两台公司淘汰的旧电脑托人从美国给他带过来。然而史一兵又发现,国内没有数据传输的国际接口,即使项目做好,也无法发回美国。
  项目经理再次向史一兵伸出援助之手,他把惠普公司内部电话拨号上网的端口对史一兵开放,终于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艰难地搭建出一条数据传输的通道。这条通道在当时很不稳定,史一兵每天半夜向美国传数据,它总是慢慢吞吞,时断时续。有时好不容易连续发送了一小时,突然线路中断,一切又要重头来过。
  1994年,上海科研机构开始全方位进行转制,软件所率先在内部转变机制,成立了由科技人员参股70%的上海康微计算机软件公司。书生下海,史一兵很快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困扰。一方面软件出口无法做出业绩,另一方面缺乏人脉关系,明明看到国内软件市场日长夜大,他们的产品却销不出去。
  史一兵当时比较看好财务软件,便着手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康微会计桌面系统和康微表格桌面系统。“即使从今天来看,这个选择方向还是有价值的。”做财务软件,史一兵遇到两大难题。其一是当时电脑速度慢,企业在使用他的财务软件时,普遍感觉效率低;其二是他发现要开发和推广财务软件,必须要和各级财政部门搞好关系,这点他当时还无法办到。
  关键问题是,财务软件的开发投入大,时间长,他还没有实力来承担如此大的风险。不顾一切地孤注一掷,又不符合他一贯求稳的行事风格。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放弃。
  史一兵一时感到前路茫然,一个重要的转机却悄然降临。1994年上海提出要大力扶持和发展信息产业,主管领导亲自率队到上海市科委下属单位进行调研,听取了史一兵的工作汇报。
  史一兵倾吐了经营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苦恼。康微公司虽然人才济济,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但所里同事大多从国外回来,对国内市场不熟悉,企业的知名度也不够,参与一些项目的竞标活动,往往由于技术以外的因素被淘汰出局。技术人才感到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结果导致公司每年流向国外和三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多达数十人。
  史一兵的反映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政府拿出了一个扶持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公司参股康微。1995年12月,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所、上海康微职工持股会共同组建的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注册资金2200万人民币。
  万达不久便开始涉足上海电信即将开发的一网五库项目。对于这个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大项目,万达上下踌躇满志。构架一网五库的关键技术是INTERNET技术,这方面万达在国内同类公司中有明显优势。他们很快在中山西路的办公室搭建出整体平台,上海电信的领导看后非常满意:“我们需要的东西70%以上你们都搭出来了,只需要再把IBM的新技术加入即可。”
  不久上海电信公开招标,万达却只拿到了价值300多万的电信黄页库项目。这样的结局让史一兵一时意气难平,他甚至连黄页库项目也想彻底放弃。这时有人开导他,既是做生意,就要在商言商,不能意气用事。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能拿到黄页库还是有利可图的。
  史一兵按下心头的不快,用了两周时间完成了黄页库的构建。再以后,史一兵遇到类似不均衡的竞争,学会了早早收手,他甚至要求公司员工在跟踪客户的阶段,就要把国情、地域、人脉这些非技术因素的问题考虑进去。已变得心平气和的史一兵对记者说:“只要是共赢,就值得我们去做。”
  1997年1月,万达公司签下了上海市工商管理局的“金管工程”项目。这个工程覆盖全市工商系统300多个单位,技术要求高,工期长,收益却不是很大。史一兵把这项工程当作是一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契机,投入优势兵力,用了10个月的时间,使系统全部上线。
  在史一兵看来,尽管这个项目利润不大,但是经此一役,万达公司具备了打硬仗的经验,时至今日还没有国内公司做过规模如此之大,结构如此复杂、运行如此高效的大项目;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优化政府的执政手段,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这个过程,万达公司有了切身的体验。
  “金管工程”后,万达确立了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陆续承接了浦东机场一期咨询项目(1997年)、上海市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1999年)和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1999年)等,这些项目对万达之后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1997年,万达为浦东国际机场提供系统规划和实施管理的服务覆盖了机场航班信息管理、运营管理、资源管理、统计与分析、VIP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等核心管理功能,以及航班信息显示、离港、广播等机场弱电子系统。其涉及技术层面的复杂性和项目管理的高难度在国内甚至国际民航领域实属罕见。
  1999年,上海市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全市700万参保人为服务对象,为千个以上技术平台各异的医药机构结算点(全市8000余个服务窗口)提供灵活、简便的支付结算端口;实现了医疗费用7×24小时的实时交易结算;目前每天交易量可达40万笔,高峰时段每分钟超过4000笔。系统从日起正式运行,确保了医保改革的一路畅行,获得了“200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9年,万达承建的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连接市级、73个区县机构、202个街道和居委村委各级服务机构的数据双向连通网络,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首创了“以人为本,动态管理”的模式,将劳动者一生经历的每一个瞬间状态变化都记录在系统的中央数据库中。
  在上海本土,万达信息在电子政务领域陆续建设了“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应用系统、APEC会议系统等多个项目;还在科技、教育、卫生、民政等多个新领域亦有突破,建设了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民政信息系统、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等。
  在外地,万达陆续建设了宁波栎社机场系统、南京政务大厅、宁波医保、温州医保、瑞安医保、绍兴货运等项目,将上海的成功案例推广到了周边地区,在江浙地区打响了知名度。与此同时,万达信息还承接了Phlips全球供应商评价系统项目,向国际市场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回顾万达10年的成长历程,史一兵深有感触:“我们这个团队最早出现时,国家培养的目的就是发展中国的民族软件产业。在研究所进行改制时,上海市政府同样希望我们在信息产业有所作为,我们始终也抱有这样一个信念,要让中国人使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软件。”
  史一兵说,如果只看眼前,万达也可以承接软件外包,提供脑力和体力,为外国公司开发软件,要挣快钱,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生产的软件经过国外品牌的包装又被卖回国内,使我们的软件产业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获取最小的受益。
  “万达现在在业务上还没有真正切入国际软件市场,这是它与国际公司在竞争上的差距,也是万达在未来要努力的方向。”史一兵并不满足于目前在国内取得的成功,他追求的是把万达做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精彩图片新闻
■ 热门国内 新闻推荐
页面功能&&【】【】【】【字体:&&】【】
-- 给编辑写信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相关链接
(09/18 10:58)(07/15 17:56)(06/17 09:47)(06/16 13:11)(06/15 23:43)(05/15 03:47)(05/13 08:55)(05/12 08:09)(05/01 19:52)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紧急提醒: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请小心一个刚流出来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着手机东张西望。
精品专题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