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了肥城龙山中学马布中学的教育好吗

四川省凉山民族中学省级重点课题《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业锋教育在线) ⊙谌业锋,特级教师,专家型教师,四川凉山教育,西昌教育,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民族教育,高考,中考,教育,心理,数学,培训,讲座,研究⊙
四川省凉山民族中学省级重点课题
《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
(2004年立项
2008年12月结题)
工 作 报 告
    凉山民族中学课题组 [熊昌进执笔]
  凉山民族中学承担的《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系2004年9月由四川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批立项的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由省、州、校三级共管。在省、州领导关心下,在课题专家的悉心指导帮助下,学校全体行政、班主任、教师、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经过四年多的研究与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 课题研究的沿革。
  1、凉山民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中学,情况特殊。1990年开办,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多次获四川省中学生艺术节奖励,多次获中学生篮球竞赛奖,是省传统体育项目(篮球)学校,多次获凉山州中学生运动会比赛多项赛事奖。我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每年一度的凉山民族中学艺体文化活动中,有达体舞比赛、歌咏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等,四川省“阳光地带”栏目,曾播出我校以民族歌舞为主的艺术节目,凉山州电视台多次播出我校文艺演出节目。校报、心理健康教育《心苑》报、宣传橱窗等,在传播学校文化,为培育全面健康和谐的现代中学生中产生了良好影响。美术兴趣班、英语角、英语之星竞赛、合唱团、民族舞蹈兴趣班、校园文学社等构成了更加多样的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在实施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生活、学会竞争”的育人目标的办学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育人成绩。面对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和教育内部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如何使我校育人目标高质量实现和素质教育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开展,把我校建成全国少数民族中学的一流学校和四川省普通中学的一流学校,始终成了学校领导和师生思考的大问题。
  2003年学校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就凉山民族中学的办学思想、育人目标等进行了再认识、再讨论,确立了“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为学生发展奠基 为社会进步育人”的办学理念。如何具体落实办学理念呢?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为突破口,促使我校多年来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经验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理论水平提升,使我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向纵深发展,使学生人文素质普遍缺失的现象得以纠正,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中学生成长为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目标。一是学校民族文化活动的研究,通过学生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实践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增进人文精神。二是学校民族文化氛围建设研究,涉及校园环境的实体建设和环境文化内涵的建设,把优美校园环境与建筑的民族文化内涵整合,形成育人的看不见的软实力。三是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学校是文化的高地,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和精神,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学校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培育学生的自信、坚毅、诚信、正直、良知等优秀品格。通过学校民族文化的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四是学校制度文化总结,管理制度围绕教育、教学、后勤服务、教研、招生等方面。五是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教风决定学风。好教风形成是教师群体长期积淀提高的一个过程。六是挖掘彝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努力将其转化为学校的教育资源。
  五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始终围绕上述主要内容,指导完善学校工作实践,又不断从实践中提升概括为理论认识,在建设实践与经验总结、理论提升的不断反复中,形成现在的课题成果。
  3、课题研究的范围与人员。凉山民族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全体学生既是课题研究的范围也是学校民族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从2004年至2009年初,先后有高初中04届、05届、06届、07届、08届、09届学生,一批批一届届来到我校,又一批批从这里起飞,走向各高校和踏入社会各界。全体教师、各班班主任更是课题研究的主体骨干。他们将自身的思想精神,转化为工作中的行为,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作风引领着学生成长,形成了“敬业
博学 善教 奉献 进取”的教风。
  4、本课题研究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第二阶段(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开题、宣传、调整阶段;第三阶段(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研究;第四阶段(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成果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管理与执行。
  1、顾问组。在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政策性进行指导,积极支持关心课题研究。
  阿什老轨 凉山州人大主任
  周文安 凉山州政协主席、州委常委
  王金铁 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
  杨朝波 凉山州副州长
  刘焰 原凉山州副州长
  马布都 凉山州人大副主任
  焦新康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
  沙马瓦特 凉山州文化局局长
  马文华 凉山州教育局副局长
  唐波 凉山州教育局副局长
  潘文超 原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2、专家组。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充分听取其对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的指导性建议,帮助解决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
  周林   省教科所政策室主任
  王真东  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
  腾星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
  王霞   省教科所教研员
  伍晋刚  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馆长
  马尔子  凉山州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八且日火  凉山州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黄骥华   凉山州教科所所长
  巫明英   凉山州教科所副所长
  何良仆   凉山州教科所理论室主任
  3、课题领导小组与研究小组
  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李正华
  副组长:杨楚蜀 刘让步 何明炯 唐肖宁 孙苓 杨学祥  宿雄
  成员:熊昌进 张志富 曾利民 什哈 苏解放 敖兵 杨琨 黄启敏 张祥春 文辛 高胜 刘海波 林德刚 阿胡木呷   罗克元
  课题负责人:李正华
  主研人员:熊昌进 张志富 敖兵 苏解放 杨琨 刘海波 马在林 马玲 陈绍燕 罗克元 王昭渝 启朝荣 李承志 姚兴跃 罗志强 赵友华 陈绍友 刘先蓉
柴豫蓉  包晓华 向泓 罗中艺 伍呷等,各年级班主任。
  课题管理:熊昌进(负责)、刘海波、马玲、柴豫蓉(资料收集、整理)、高胜、李晟(负责图片资料、音像资料)。
  三、课题研究大事纪
  1、2003年11月彝族年期间刘让步、孙苓等一行到省教科所咨询有关省级课题的申报立项等事项。
  2、2003年12月课题负责人李正华召集教务处、教科处、学生处、总务处、音体美教师等,研究学校发展与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初步确立了课题申报的方向。
  3、2004年初,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王真东到我校调查了解学校情况、指导课题研究。
  4、2004年3月熊昌进参加了省教科所有关课题立题、课题方案确定等方面的培训。
  5、2004年4月我校省级课题《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实施方案及申请评审书撰写完成,顺利报送州教科所。
  6、2004年4月由向泓负责的州级课题《生物科技活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题,本课题旨在通过生物实践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素质。
  7、2004年6月,通过校务会广泛讨论,学校把每年一度的达体舞比赛、美术比赛、歌咏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等,统称为凉山民族中学学校文化艺术节,在学校文化艺术节下开展各系列活动。
  8、2004年9月底,由省教育厅、省教科所批准,我校课题《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
  9、2004年10月,由课题负责人李正华召集课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主研人员再研究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并就课题研究进行了分工。通过三次会议讨论,补充完善了研究内容,并形成了初步分工。
  10、2004年10月,举行了全校教职工参加的课题开题报告会。参加开题会的还有顾问及专家组的领导和专家马文华、马尔子、八且日火、瓦渣克己、黄骥华、巫明英、何良仆、谌业锋等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导和点评。
  11、2004年底拟定问卷调查表,2005年初选择了部分班级进行了问卷测评。
  12、2005年4月就各子课题开展研究进行了研讨,涉及学校实体建设、学校民族文化活动等五大方面,并落实具体人员。
  13、2005年10月,唐肖宁书记主持各班主任及千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会,动员学生成为学校民族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道成长。
  14、2006年4月原凉山州副州长巴莫尔哈带领彝族文化研究人员一行到校,参加了我校每年一度的彝族达体舞比赛,并对达体舞比赛表演的盛况摄了像。
  15我校于2006年5月开展“八荣八耻” 教育活动。
  16、2007年3月,对课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州教科所何良仆、谌业锋、徐淑霞老师对课题研究中的困惑进行了指导。专家指导中强调该课题不是纯理论研究,更多是学校教育的实践,首先是学校民族文化,然后才是特色,选择、培植才能形成特色。
  17、2007年州长张支铁、州委书记吴靖平、州委副书记严铁桥、州委常委王金铁、副州长杨朝波等领导,先后到我校调研,对学校的新规划新发展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两个一流一个示范”的目标,校园规范和建设焕然一新。
  18、2007年学校初中部彝族母语合唱团成立。
  19、2007年9月对子课题:学校民族文化活动,以及该子课题的三级分解课题进行了研讨。
  20、2007年10月对子课题:教师文化建设与学校民族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
  21、2007年6月,对子课题:学校民族文化氛围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建成了校园名人塑像及雄鹰鹏程雕像。
  22、2007年12月,对子课题: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及相关三级子课题进行了总结。学校开展从仪容仪表做起的活动,树立现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形象。
  23、2008年3月,由彝族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凉山民族中学彝学会。
  24、2008年11月对课题结题进行了三次研讨和工作安排。
  四、我校教师主要教科研成果。
  1、近几年教师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
  序号   姓名   篇名   刊物名及评奖单位   备注   1   唐肖宁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东方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
  发表   2   刘庙宇   “以人为本”思想的政治学思考   《凉山教育研究04第4期   发表   3   刘庙宇
  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分析   《凉山教育研究》04年第5期   发表   4   马玲   谈对高一少数民族农村学生进行适应性心理辅导
  州教科所、州教育学会   一等奖   5   黄健明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州教科所、州教育学会   三等奖   6   江敏
  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州教科所、州教育学会   三等奖   7   李慈兰   《女神》的诗美   《东方教育》第四期   一等奖   8
  曾利民   了解学生 提高德育水平   州教科所、州教育学会   二等奖   9   杜向艺   转化后进生工作的体会   《凉山教育研究》04年第7期
  发表   10   林德刚   高一班集体的培养策略   《凉山教育研究》04年第7期      11   张碧成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思
  《凉山教育研究》04年第7期      12   李承志   班主任工作=爱+智慧   省中小学班主任论坛优秀论文评选   叁等奖   13   李晓芳
  试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东方教育》杂志社   二等奖   14   郭文君   让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凉山发展
  《凉山教育研究》05年第1期      15   徐建国   谈班主任的威信   《中国教育创新研究》   二等奖   16   高建龙
  “安全伴我行”课题   四川省首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展评   二等奖   17   陈绍有   美日英发达国家中小学德育对我们的启示   《凉山民族教育诗》
     18   李正华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我校校本培训中的作用   西部中学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研讨会   二等奖   19   李正华
  民族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宽”与”严“   《民族》06年7期   发表   20   雷友强   论远程直播教学最优化   西部中学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研讨会
  二等奖   21   杨丽   远程直播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   西部中学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研讨会   三等奖   22   陈虹舟
  浅谈网校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西部中学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研讨会   三等奖   23   李智周、曾利民
  寄宿制民族中学班主任应掌握的学生资料及获取途径   省第七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叁等奖   24   李建云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   州第四届民族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5   李承志   谈班主任思想工作的“三法”
  全国第三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   发表、三等奖   26   杜向艺   谈素质教育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全国第三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   发表、优秀奖
  27   巫明波   高中生的困难分析及教学对策   《少年素质教育理化版》第96期第4版发表      28   张树英   怎样抓好高一网络班的班级管理
  校内优秀论文交流会、西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交流会   交流   29   刘能楚   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思考   州2007年中学外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参评   30   王秀明   高一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校内优秀论文交流会、西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交流会   交流   31   李承志
  用成都七中网校教育资源的体会   校内优秀论文交流会、西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交流会   交流   32   边成德   浅谈直播教学中学生的辅导
  校内优秀论文交流会、西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交流会   交流   33   江敏   谈谈中学语文学素质   州2007年中学语文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州二等奖   34   李慈兰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州07年中学语文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州一等奖   35   袁诗涛   教材指瑕
  考试报.教师版第333期   省级发表   36   曾利民、李智周   凉山少数民族学生理科教育控究   省第八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参评   37
  李慈兰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省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   省三等奖   38   李慈兰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省第八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省三等奖   39   熊昌进   教学语丝录   西昌市第二届教师读书评选活动   市一等奖   40
  葛黎红 张俊雄   教学语丝录   西昌市第二届教师读书评选活动   市一等奖   41   熊昌进   全面正确理解建构主义
  省民族地区第一届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省二等奖   42   江敏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校内优秀论文交流会   交流   43
  左凤   “全国初中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会”教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国家级一等奖   44   边希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校内优秀论文交流会   交流   45   左凤   这节课,我让学生唱主角   08年州教育局禁毒防艾优质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州一等奖   46
  柴豫荣   禁毒防艾生活技能课教学感悟   08年州教育局禁毒防艾优质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州一等奖   47   郭凤秋   学校禁毒教育方法
  08年州教育局禁毒防艾优质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州一等奖   48   薛爱民   中学生生活技能教学总结   08年州教育局禁毒防艾优质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州一等奖   49   许云娜   生活技能教育课程中的性教育   08年州教育局禁毒防艾优质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州二等奖   50   罗中艺
  迷途的中学生   08年州教育局禁毒防艾优质教研论文评选活动   州二等奖   51   刘海波   愉快教育宣言
  第二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研论文评选   省一等奖   52   李慈兰   转变传统观念 注重能力培养
  第二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研论文评选   省二等奖   53   曾加刚   处理班干部怨气的艺术   第二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研论文评选
  省二等奖   54   李承志   关于运用“1+1>45”方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实践与思考   第二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研论文评选
  省二等奖   55   张俊雄 葛黎红   谈生物高考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第二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研论文评选   省三等奖   56
  陈绍燕   浅谈文言实词的高考复习策略   第二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研论文评选   省三等奖   57   向泓
  利用本土生物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省优秀论文评选   省二等奖   58   陈绍有   复习政治课的两个&笨办法&
  《考试报》综合信息版532期   省级发表   59   曾利民   论四川省凉山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教学策略   08年省中学化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省三等奖   60   郭明霞   化学键(第一课时)   “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活动   全国二等奖   61   罗丹
  染色体变异   “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活动   全国二等奖   62   王前   二氧化硫
  “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活动   全国二等奖   63   向泓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活动   全国一等奖   64   杨 丽   米洛斯的维纳斯(第二课时 拓展)
  “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活动   全国二等奖   65   李承志
  关于运用“1+1>45”方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实践与思考   “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活动   全国二等奖   
  2、近几年教师参加说课、赛课活动情况:
  序号   姓 名   赛课活动名称   获奖情况   时 间   1   李承志   省青年教师数学教学展评活动   省三等奖   日
  2   向泓   省高中生物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   省二等奖   2008年10月   3   林莉   州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展评   州一等奖
  日   4   李承志   州高中数学说课、赛课竞赛活动   州一等奖   2004年9月15日   5   李智周
  州初中数学说课、赛课竞赛活动   州一等奖   2004年9月14日   6   赵强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7   何林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三等奖   日   8   张祥春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9   王应慧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0   苏楠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1   王友琴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2   周德春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3   林莉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4   王海娟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二等奖   日   15   岳良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6   高建龙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二等奖   日   17   张莉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18   袁家俊   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   二等奖
  日   20   左凤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21   喻晋希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一等奖   日   22   马莉   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市二等奖   日
  23   彭迎春   州初中优质课竞赛   州一等奖   20006年10月   24   饶一岭   州初中优质课竞赛   州二等奖   2006年10月
  25   左凤   州初中优质课竞赛   州一等奖   2006年10月   26   赵强   州说课比赛   州一等奖   2006年6月   27
  彭迎春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28   袁诗涛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29   陆明晓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0   安宁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1   包晓华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2   苏楠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3   王开映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4   林莉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5   巫明波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6   葛黎红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一等奖   20006年12月
  37   杨丽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二等奖   20006年12月   38   江敏   西昌市2006年说教材比赛   市二等奖
  20006年12月   39   彭迎春   州初中优质课竞赛   州一等奖   20006年10月   40   饶一岭   州初中优质课竞赛
  州二等奖   2006年10月   41   左凤   州初中优质课竞赛   州一等奖   2006年10月   
  2009年3月
  凉山民族中学课题组 [熊昌进执笔]
  第一部分  课题分析
  1.1选题背景分析
  1.1.1寻觅切入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凉山民族中学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突破性的发展,高考中考成绩居全州前茅,一大批优秀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日本筑波等国内外名校,我校被社会各界赞誉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
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如何有新的突破?我们选择了向教科研要质量,走教科研兴校这条路。
  在众多的问题中哪些能成为课题呢?也就是说哪些问题最具价值呢?在学校办学的诸多元素中,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居基础和核心地位的,“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
  1.1.2素质教育实施的必然要求。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基本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站在课程的角度,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开发和挖掘校本教育的资源,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落实育人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1.1.3学校文化建设的追求是学校主体意识和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
  凉山民族中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寄宿制高完中。1990年9月开办以来,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省校风示范学校、国家民委和省政府联合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凉山州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我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长期坚持。每年一度的艺体美活动中,有彝族达体舞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现场绘画比赛、彝族传统体育比赛等,多次获全国、全省中学艺术节评比奖,我校还是省传统体育项目(篮球)学校,
03年获全州中学生女子足球比赛第二名,04年获全州中学生男子足球第一名等。校本文化活动中,有彝族母语合唱团、民族舞蹈兴趣班、彝族文化欣赏选修、美术兴趣班、英语角、校园文学社《山岚》等等。校园网络、校报、《心苑》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广泛传播和建构学校民族文化,为培育现代民族学生,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3年左右,面对十三年办学取得的各项成果和荣誉,面对学校积累十余年的丰富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的经验和资源,如何与时俱进呢?在全国教育改革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凉山民族中学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学校领导清醒的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唯有不断进取,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搏击。”只有学校层面的变革,才能是真正的教育变革和使教育的“三个面向”落到实处。
  1.1.4学校教育功能的必然。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场所,是文化的高地,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凉山民族中学是一所民族中学,本课题在学校文化基础上定位于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的建设与研究,有其特殊性和典型性,通过该课题研究为具有相同背景的学校提供学校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充分发挥学校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育人价值。
  我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彝族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明的一部分。民族中学有继承和发扬彝族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现代民族中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本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新世纪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如何与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目的的有机结合,探讨增强德育工作中各个环节各过程的民族文化的品位,增强民族文化在育人中的针对性、实效性。
  1.2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的分析。
  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实体文化)、精神文化、师生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
  1.2.1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实体建设和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学校在原有的校园彝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在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等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通过努力进行了新的校园规划和建设。新的校园规划与建设,更加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感,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功能现代、利于身心、充盈文化的凉山民族中学新校园已具雏形。
  1.2.2学校民族文化活动研究。没有学校文化活动过程,就没有学校文化的形成。为此,在已开展的每年一度的达舞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彝族年和元旦文艺演出、美术现场绘画比赛、英语夏令营、美术夏令营、运动会、篮球比赛等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凉山民族中学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不断的完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构建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活动体系。除了大型的活动外,还有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周末晚会、卡拉OK演唱、象棋娱乐、校园文学社、彝学研究社、书法美术兴趣班、“五.一”班级晚会、“中秋”班级晚会、“十.一”班级晚会、CCTV英语风采大赛等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中,得到熏陶和受到潜移默化的引领。校园网络、校报、心理健康《心苑》报、农园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和谐成长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1.2.3班级是学校实施育人的基本单元。班风的建设是形成班级文化的基础。通过班主任、各科教师、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有序、守纪、互爱、有凝聚力、富有活力的和谐班级文化,在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追求下,实现高质量的育人,我校金色阳光班、珍珠班、育才班、信赖班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1.2.4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根本,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相辅相成。我校从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宗旨,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引导和帮助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体验职业的乐趣。以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发展人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待遇、事业上给平台,工作上讲成绩,创造人才公平竞争和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通过人才的“双争双创活动”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等活动,促进我校教师主动、和谐的发展。长期的积淀逐步形成了“敬业
博学 善教 奉献 进取”的教风和教师精神。
  1.2.5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和规范中长期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条例、措施、规定、行为规范等等。凉山民族中学从建立以来就狠抓制度建设,坚持依法依章治校,不断从实践中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制度文化。
  第二部分 追根溯源
  ――学校民族文化建设在教育哲学中的若干思考。
  2.1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涵义。
  2.1.1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概念界定同文化的界定一样,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教育关系和教学关系的总和。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等等。
  我们认为,我校课题中的学校民族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而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部分,以学校全体师生群体为主体,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步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以具有学校民族文化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发展。
  2.1.2学校民族文化的特征。
  学校文化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手段等等,而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人的发展是全面和谐可持续,具体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与需要。因而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多年办学的实际,2004年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为学生发展奠基,为社会进步育人”的办学理念。我校的育人目标是“五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生活、学会竞争”。
  2.1.3学校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个民主开放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使现代的学校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我国改革开放走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之路,特别是加入了WTO以后,西方文化价值观将大量涌入我们的校园,我校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背景下,我们如何面临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本土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校选择与时俱进,从彝族传统文化精神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使学校民族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校开展的信赖教育、良知和诚信教育就是一例。
  2.1.4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是实施素质教育。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来选择、来设计、来积淀、来建设学校民族文化,就具有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这样的学校民族文化建设既立足于凉山实际、民族中学实际,又具有了现代化、世界性的眼光。我校的“两个一流”的追求就有了具体、鲜活、优秀的措施与内涵。
  2.2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特征。
  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第一特征是发展,同时学校民族文化建设还呈现出现代性、开放性、民主性、多样性、动态性、生成性等特质。
  2.2.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民族文化的建设。
  近几年凉山民族中学处于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师生面临“二次创业”时机,我们与时俱进地选择了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为抓手,近年来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民中”为主题,努力创建“两个一流”学校(即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地区一流、四川省一流中学)。在学校文化各项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统领各项建设,总结提出了我校文化建设的四个方:“完善制度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育人质量。”
  2.2.2现代性。
  学校民族文化建设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宣传健康高尚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特别彝族文化的优秀部分,抵制腐朽文化等,培育现代民族学生。
  2.2.3多样性。
  一是内容的多样性,纵向看,有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精华的内化吸收;从横向看,现代的学校民族文化建设融合中与外、古与今、学校与社会等丰富的精神文化。二是形式的多样性。从活动的时空看,有课堂文化与课外文化;从形态来看,有物质形式的、制度形式的、精神形式的;从活动方式来看,有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校园文化节、课堂教学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等;从目标达到来看,有学生成长、有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等。
  2.2.4生成性。
  学校文化不会凭空产生,是长期自觉地建设、积累、沉淀的过程,从学校的建筑和布局到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总关育人,再到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需师生共同努力一代甚至几代才能形成。需要学校根据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自身实际,对复杂文化进行选择、提炼和再创造,在继承、学习的基础上再创新,在活动过程中培育。
  第三部分  课题的实践成果
  3.1学校的发展
  3.1.1凉山民族中学从90年招生到今年,办学近20年,由无到有、由弱到强,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我校以令学生家长社会赞誉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异的高考中考成绩,被人们誉为“凉山教育的一面旗帜。”
  2005年,我校843名学生参加高考,上省本科线355人,其中上本一线89人,居全州第二。尤为突出的是522名理科考生以520.6分的平均居全州第一,上本科线率55%居全州第一,语文、数学、理科综合也分别名列全州第一。
  2006年,全校904名学生参加高考,上省本科线442人,上线总人数居全州第二,其中上本一线(重点本科)106名,600分以上高分达30人。文理科语文总平均全州第一。2006年有3人考上了清华大学。
  2007年,我校1127名学生参加高考,上省本科线496人,居全州上线总人数第二名,其中上重点本科线96人。我校贾觉睿智(彝族)获全州理科第一名并考上了清华大学。全州文、理科总分前20名的考生中,我校有8人。我校理科上省线率和人均总分均列全州第一,文科上省线率和人均总分均为全州第二。
  2008年我校考生上省本科线共525人,其中上省重点线90人。文、理科上省本科线率和人均总分均为全州第一。全州总分前10名中,我校理科有4名、文科有2名,理科考生李江南(697分)、许梦莹(695分)、王周宇(693分)夺得西昌市理科总分第一、二、三名,也是全州理科高考总分第二、三、四名,文科考生彭兰(638分)获得市文科总分第二名同时是全州第三名。我校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平均分均名列全州第一名;我校文科数学、英语、文综平均分均为全州第一名,语文名列全州第二名。
  我校长期重视艺术体育教育,除了近几年美术夏令营外,开办了专门的艺术特长生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性的艺体培育。2007年我校考入艺术类高校共47人,2008年考入艺术类高校仅本科就43人。
  截止2008年6月,我校已培养出合格高初中毕业生11532人,从1993年首届高中毕业以来,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进入2000年以后,我校3次夺得全州高考状元,10名考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年年有大批州民中学子进入南开、上海交大、同济、中国科技大、北师大、浙大等名校。正如我校校园塑像
“雄鹰鹏程”的内涵和期望:凉山的人才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起飞。
  3.1.2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办学特色和建设学校民族文化。近几年又获得了一批奖励和荣誉: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07年度全州普通高中综合考核二等奖,2008年度全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度、2007年度州教育局对全州高完中学校教科研工作考核获一等奖;
  2005年获州委州政府表彰的州百乡扶贫工程一等奖;
  获州委州政府“06DD07年度“四好”活动先进班子”的表彰;
  2008年宿雄负责的课题《寄宿制民族中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的实践与研究》确定为省级重点微型课题并开题;李承志负责的《几何画板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确定为省级青年微型课题并开题。
  2009年元月获州委州政府“平安单位”的表彰。
校园新规划新建设。2007年7月,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办好凉山民族中学的意见》(凉委发z2007{29号)要求:按照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的标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5000万元资金,把凉山民族中学办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一流、四川省一流中学。一期规划建设已基本完成。信息科技大楼、学生综合服务楼、文化景墙已建成,校园名人塑像等文化景观建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功能现代、展现文化的凉山民中新规划新校园已具雏形。
  在硬件的文化内涵和风格上我校也开展了相应的建设。如学校传播设施建设,对橱窗、读报栏、标语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等,进行了更新,对橱窗、读报栏等内容定期更换,对校园网、学校主页不断改版升级等。在教学楼走廊上布置了名人名言、学生的美术作品等。对学校绿化景点、雕塑进行了建设。通过文化内涵的追求,潜移默化影响学校全体师生成员的观念与行为。
  3.2教师的发展。
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待遇、事业上给平台,工作上讲成绩,打造凉山民中的优秀教师队伍。始终长期的努力,凉山民族中学业已建立起了一支德高业精、敬业奉献、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结构合理的教职工优秀团队。
  我校已有特级教师7名、高级教师80名、中级教师121名、外籍教师6名。其中获得国家、省、州级优秀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称号的18名,一大批青年教师近几年成长为州、市教学骨干、教学能手。
  如我校化学教师张志富03年被评为特级教师和市教育专家,04年被评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06年被评为专家型教师。03年李琪林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熊昌进老师04年被评为州专家型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我校政治教师陈绍有、数学教师敖兵于0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06年陈天安老师被评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如青年教师陈绍燕、林观乾、曾利民、刘庙宇、马在林、包晓华、刘海波、李承志、伍呷、赵友华、纪南英、马小江、向泓、孙登新、张树英、赵冬梅、蒋丽、冉崇学、徐建国、李慈兰、葛黎红、何雅菡、赵强、林德刚、李丽萍、郭文君、金霖、胡玉云、姚兴跃、刘先蓉、张祥伟等等教师,他们或成长为省优秀骨干教师,或为州知名教师,或为州市教学能手,或为校教学骨干,或为优秀班主任,或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等等。
  3.2.2凉山民族中学教师年富力强,重视学习,努力超越自我,不断完善修养,追求卓越,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懈的学习、反思、总结、交流,近几年我校教师在国家、省、州、市各级刊物或学术交流会或教学论文选评中,交流、发表和获奖论文百余篇,在《凉山教育研究》出论文专集一期,已出我校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凉山民族教育诗》一部。其中主要请见课题工作报告之教师论文获奖发表部分。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为其展示教学才华、提升专业水平、成就育人事业提供舞台、搭建平台。我校教师大胆探索教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国家、省、州、市各级各类公开课比赛、说课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评选等活动中,崭头露角获得奖励。具体情况请见课题工作报告之教师获奖部分。其中较典型的有:李承志在04年全省青年数学教师教学展评中获二等奖,雷友强撰写的论文《论远程直播教学最优化》在西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论坛中获二等奖,杨丽、陈虹舟所撰写论文在成都七中暨西部远程直播教学论坛评选中获三等奖,曾利民所撰写论文在省教厅第七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07年左凤老师的教案设计获“全国初中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一等奖,07年王开映老师的课件获全国民族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一等奖,07年熊昌进所撰写论文在第一届省民族地区中小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刘海波、陈绍燕、李慈兰、葛黎红、曾加刚等老师在第二届省民族地区中小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向泓在全省生物青年教师赛课评选中获二等奖,郭明霞、李承志、向泓、罗丹、杨丽等老师在全国第四届民族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评选”中获一、二等奖,李正华所撰写论文《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我校校本培训中的作用》获全国西部远程直播教学交流评选二等奖,郭凤秋老师执教的有关禁毒防艾《规划健康的未来》优质课录像获教育部三等奖,赵友华老师的专著w高中英语重难点手册 .校本教材》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ll
  3.2.3近几年我校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大量的民中学生走向全国学科竞赛优胜者的队伍,反映了我校教师专业功底高强。较突出的有:王远杰、余天朝、巫兵、彭闻、王友琴老师指导的学生在2003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全国奖励,沈雯英、沙闯、李明老师所指导的初05级学生在第14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获省奖励,周一老师指导的高05级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赵冬梅、张明、巫明波老师所指导的高06级学生在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全国奖励,沙闯所指导的学生在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林春江、张祥伟、巫明波指导的学生在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省奖,王昭渝、游伟指导的学生作品《两免一补瓦吉瓦》(版画)获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省一等奖,吴传芬老师指导的学生版画《姐姐》获省一等奖,吴传芬指导的学生罗文杰等10名同学在省优秀人才大赛决赛中获初中美术一等奖,徐建国老师指导的学生在07年全省数学竞赛中获省三等奖,黄灿星、林德刚、马小江、李洪益、陈海燕所指导的学生在08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获省二等、三等奖,熊昌进老师指导的学生在08年全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省二等奖,冉崇学、李承志、熊昌进指导的学生在08年全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省三等奖,赵冬梅所指导的学生在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赵冬梅、冯劲松、边成德所指导的学生在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省二等奖ll
我校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和热情参与教科研,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教师的发展呈现了多样的趋势。多年来,我校教师参与了省级课题《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马玲等老师长期坚持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坚持出版心理健康知识的《心苑》报,在宣传橱窗开辟专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成长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服务、引导、疏导。我校教师唐肖宁、熊昌进、刘海波、罗中艺等参与了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学会学习》,黄启敏老师参与了省级课题《数学过程教学研究》、市省级课题《自主参与教学研究》等实验。我校教师还独立承担了州级课题《民族地区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生物科技活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向泓),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进而形成科学素质成为现代中学生等方面进行了努力。我校教师刘海波等还独立承担了州级课题《民族地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的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定期开展了网络、多媒体、软件使用的多次多轮专题教师辅导和讲座,提高了自身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现在,我校教师都能上网查找资料,80%的教师能用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60%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当熟练,相当多的教师经常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辅助教学。我校教师李承志等开展了《利用几何画板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研究》的省级微型课题的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在改变教与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我校宿雄副校长等开展了《寄宿制民族中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的实践与研究》的省级微型课题的研究,在班级文化的有关人文精神培育上进行了实践与探讨。多年来我校教师还相继开展了《建构观下的数学教学研究》(熊昌进)、《全球化背景下彝族中学生现代行为意识的养成》(陈绍有)、《民族中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实验》(王远杰)等课题研究。
  3.3学生的成长
  3.3.1 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这三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根本与目的。
  从开办至2008年6月,凉山民族中学已培养了高初中毕业生11532人,今年又将有1700人左右的高初中生毕业。近几年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奖励的学生715人次,其中高中412人次,初中303人次。在这些学科竞赛活动的准备与比赛过程中,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与展示了才华,为整个人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每年一度的学校民族艺术节活动中,要求班班参与,如达体舞比赛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能跳。在活动中,学生陶冶了情操、培育了文化素质。
我校是一所以彝族学生为主的少数民族寄宿制高完中,学生来自全州各县各乡村各山区,民族生多、山区农村学生多、贫困学生多,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校多方努力争取政府资助、社会各界助学,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仅近年先后启动了“珍珠计划”、“育才计划”、“信赖计划”、“移动奖学金”计划。“珍珠计划”是由“台湾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援助,旨在帮助我州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成长的一项教育计划。“育才计划”是州政府在我校设立的培养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和农村学生成人成才的助学计划。“信赖计划”由日本将来世代基金会提供援助金,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完成高中学业的一项助学计划。享受各种助学计划的学生,他们顺利读书成绩优良健康成长,凉山民族中学被学生家长社会赞誉为“是各民族学生成才的摇篮 是莘莘学子走向成功的阶梯”。我校民族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以爱心的基础,构成了我校民族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主旋律。
  3.3.3 学生成才的几个个案。
  施建华,高2008级学生,这位来自昭觉的彝族学生,家庭贫困,父母双亡的孤儿长期为失学所困绕。来到凉山民中后,在学校关怀和老师关心下,靠助学金读完了高中。他志向远大,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终于考上四川大学。由于品学兼优获得了团中央“正泰品学奖”的表彰和四川省“巴蜀杰出青年人才”奖。
  王亮,凉山民族中学高2004级彝族学生,家境困难,常为学费担心,但他矢志读书。在高三人生关键的时刻得了严重肺结核,差点休学。在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伍呷细致关心下,通过自身顽强拼搏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世纪周刊》以题为“一个放牛娃成长的故事”专门报道了他。2008年夏,昆明世界人类学大会上王亮宣读了他的课题成果《凉山彝族习惯法研究》,大会发言受到高度赞扬。
  余允飞,凉山民族中学高06级学生,他来自金阳山区的派来乡,虽然家境困难但志向高远,不甘沉沦。虽然他的小学初中在金阳的乡村学校就读,虽然他基础一般,但来到凉山民中后,他感到教师的期待与温暖,他珍惜在民中学习的机会,06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是享受奖学金的优秀大学生。
  陈绍燕老师的文《爱心铸就学生光明未来》中,讲述了她和周庸老师、李正华校长以爱心帮助苦史伟成长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苦史伟现为电子科大的教师。象施建华、王亮、余允飞、苦史伟这样的例子还很多ll
  四、课题的其它成果
  本课题实践性较强,除实践成果之外,本部分包括了一些子课题的认识、建设中带有一定规律的理论层面的思考及其看不见的无形的学校文化精神的表述ll
  4.1 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研究的基本原则。
  4.1.1全体性原则。
  一是指全体师生都是学校民族文化的建设者、参与者,没有全体性,就失去该课题的教育价值。二是学校民族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方方面面,需从整体、全体来考虑,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
  4.1.2主体性原则。
  任何文化活动要产生教育效果,绝对离不开主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关心。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中,从节目的选择,从活动的内容到形式,到活动的主持以及评价,都充分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决定。同学们通过担当晚会节目的主持人、活动的组织者,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锻炼了组织能力。
  4.1.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彝族文化优秀传统中,挖掘彝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我校民族文化建设增添新内容。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以“信赖农园”为基础,开展了几方面的活动。一是“良知”、“信赖”观的教育。我校在与日本的友好交流合作中,了解到日方的矢崎胜彦先生,是一位高扬人性真、善、美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认为当今人类面临两大危机:一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生存环境危机(外向危机),二是物欲横流带来的诚信危机(内向危机),因而强调“良知”、“信赖”是人类包括其个体的立身之本,也是人类群体的协作、和谐发展的根本。他认为:凉山自然环境优美,少工业污染;凉山人的精神也少污染,淳朴善良,值得信赖。在彝族文化中,始终把“义”、“名”放在了“物”、“利”的前面,把精神放在首位,推崇“诚信”的价值观。我们通过让学生了解“信赖”农园、“信赖”的产品,走进“信赖”的水稻栽培基地,通过“信赖助学金”的颁发,让学生得到“良知”、“诚信”等做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创建“中日合作就业培训班”,培养有良知、讲诚信的职业技术人才。通过他们带动山区农村脱贫,影响一方,广泛传播良知和诚信价值观,为社会进步育人。
  4.1.4 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就必须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教育的“三个面向”,汲取各民族各种文化的先进成果,溶入到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信赖农园的“良知”和“诚信”教育就是较为成功的例子。与现代性相结合,是一种选择的原则。
  4.1.5 建设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建设意味着继承与弘扬,继承与创新,建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在建设、研究中培育学校民族文化,在育人的基础上来建设来研究,建设与育人相辅相成。
  4.2学校民族文化实体建设研究。
结合凉山民族中学新的校园规划和建设,何明炯副校长在《凉山民族中学校园民族文化建设概论》一文中,对已建成的主体教学楼以及相应的建筑群的所用色彩、结构、装饰(牛头装饰、塔楼装饰、雕梁画栋装饰)、浮雕等的内涵、象征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东楼正面两幅大型浮雕《青春》、《理想》以及主楼正面及西北两侧配楼的大型瓷砖壁画所体现的崇尚科学、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民中精神”进行了诠释。文中对奇石景观、名人雕塑园的用意和教育意义进行了说明。对新规划的大门、标志性建筑,其移植复原彝族文化的内涵,通过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充分体现学校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品位,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校园实体建设中,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传统,创新现代民族建筑,营造环境的文化含量和育人品位上进行了很好的探讨。
  有关新的校园规划和建设请看《四川省凉山民族中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一书。
  4.2.2王砚田的论文《校园奇石文化建设》一文,论述了奇石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地位、育人价值,并就具体操作提出了意见。
  4.2.3王昭渝、启朝荣对教学楼壁画、浮雕的解读请见具体文章。
  4.3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整合的宗旨,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将学生的现代文明养成落到实处,通过学风的树立,为校风的形成与确立奠定基础。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更细、更高、更严,要求班主任以正确的教育理念育人,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育人,以科学的管理育人,以“爱、严、细、活、新”的原则来育人。
  学生教育工作的“爱”,不是一种抽象的“爱”。我校学生很多都来自边远山区、农村,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学习以及课外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入手,来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来实践学生教育工作中的“爱”。“严”与“细”更是一种爱的体现,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细心的指导,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锻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使学生成人成才,进而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校风。“新”意味着做人的工作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方法。根据我校多年育人工作的实践经验,学校编印了《凉山民族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包括了“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规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凉山民族中学办学理念、发展目标、育人目标、校风、学风”,“凉山民中班主任工作职责”,“凉山民中学生操行评分制度”,“凉山民中文明学生标兵评选制度”,“凉山民中学生安全自律守则”,“凉山民中班主任安全工作职责”,“门卫工作制度、学生请假制度”等等。
  4.3.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实施“五个学会”的教育。
  办学初我校明确提出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锻炼、学会竞争”的育人具体目标。
  从入学第一天抓起,认真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包括军训、寝室内务规范、学校情况了解和学校制度学习、安全知识教育、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育等。
  加强寄宿制生活的服务与管理。学生生活区也是开展德育工作和养成文明教育的阵地。聘请经验丰富、素质高的退休教师作学生生活指导老师。从学生鞋子摆放、床铺整理、寝室卫生等小事抓起,体现了“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教育思想,在生活的服务与管理这个层面实施“爱、严、细、活、新”的原则。
  学校编辑出版了《凉山民族中学学生品德修养读本》一书,探索了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学校编辑出版了《凉山民族中学学生安全教育手册》,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实践。
  唐肖宁书记在《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思考》一文中,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实施的原则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实践。
  4.3.3为使日常行为的养成落到实处,我校开展了学生仪容仪表规范活动,从服装、发型、首饰等小事入手,抓好学生外在形象,通过外在形象树立现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4.3.4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的班级文化建设。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蓬勃开展,为实施“五个学会”的育人目标打下扎实基础。促进学生在班级文化氛围中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各班教师和班主任长期不懈抓,从班级环境文化、理想教育、班级语言文化、班规班纪、班级活动文化全面着手,深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李承志老师的论文《班级文化建设》、李洪益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撰写的论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都进行了有实践有理论高度的探讨。
  4.4学校民族文化与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
  我校制度是在日常管理要求和规范中长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形成了较完善全面的系列,涉及学校各部门的制度、条例、规定,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招生制度等等。
  已整理形成编辑成了《凉山民族中学管理制度集》,将印刷成册。
  4.5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教学整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总结和实践了“四个优化”,即优化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价。
  我校校园网的建成与提高,新的信息科技大楼的建成和设施的筹备,我校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的开通与多年的教学使用等等,都是围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而努力。我校长期开展了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的研究,开展了省级微型课题《几何画板与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这些课题研究,极大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群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或辅助教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争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也极大地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优化教学评价。从新课改的理论出发,进行了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的讨论、转变,不仅重分数,更重学生的态度、情意的成长,树立了多元智能、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学生观。
  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要求首先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形成新的质量观与人才观。张志富的论文《优化教学 凸显特色 创优质教育》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在学校、教师、学生个人都面临升学的压力下,我校不仅要教学成绩更要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好基。
  有关教学过程的优化,马在林老师论文《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关怀教育一例》、罗志强老师论文《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初探》、姚兴跃老师的论文《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浅谈》、赵友华、吉克呷呷、毛建老师的论文《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等等,对学科能力培养、文化视野开阔、学科文化兴趣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与总结。
  4.6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的教科研建设。
  学校教科研建设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开展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我校开展了关于师德师风的“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活动,倡导敬业、爱岗、奉献、爱生的教师精神。开展了人才“双争双创”活动,活动中挂座右铭牌于书桌,激励向上不断进取。开展了教师“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教师精神面貌得到了提升,以“敬业博学 善教进取”严格要求自己。李正华校长的论文《结合实际,初探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就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队伍的管理,师德师风的建设,业务培训,
“名师工程”、“青优工程”,课题研究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总结。杨楚蜀书记《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一文总结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宝贵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提升。熊昌进老师的文《凉山民族中学教师建设“十一、五”规划》站在教科研工作角度,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
  4.7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活动文化建设。
  4.7.1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美术、体育、音乐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结合总结建校以来开展的艺术体育活动,制定了《凉山民族中学艺术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4.7.2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活动建设。我校多年来的学校文化活动建设已形成了体系,现统称为凉山民族中学文化艺术节,涵盖了体育、艺术、美术、音乐等等。王昭渝在论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美术基础教学 培育民族艺术英才》一文中,进行了全面总结论述。体育组在《校园文化建设(体育类)》一文中,对体育各种活动的计划、开展、育人价值进行了总结。音乐教研组对在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开展的有关音乐舞蹈等进行了总结,探讨了音乐艺术陶冶情操的育人价值。
  4.8《凉山民族中学校报》从创办至今,共出了50期。校报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英才”为办报宗旨,在实施“五个学会”培育现代民族中学生上起到了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心苑》报,从2002年创办至今已共出了27期,以“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潜能发展”为办报宗旨,《心苑》报于2004年在全国“德育报杯”校报校刊评选中获一等奖。马玲老师的论文《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对我校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总结。罗中艺老师的论文《我校教师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了关注。
  4.9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学校成立了学生“彝学会”,进行了彝族文化鉴赏活动。我们以服饰、银饰为载体,进行了彝族文化中有关服饰、银饰美的鉴赏,进行了优秀文化的熏陶。
  4.10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的对外交流合作。
  以信赖农园为基础,开展了“良知”、“诚信”的信赖教育,先后开办了“中日就业职业培训”。苏解放的论文《发扬彝族诚信文化,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就诚信文化与对外交流合作进行了实践总结与理论提升。
  4.11学校民族文化建设中食堂服务、管理的研究。
  学校食堂服务管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罗克元老师的论文《民族中学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与食堂管理工作》一文,就食堂管理服务的宗旨、操作进行了育人高度的探讨
  第五部分  图片
  (资料收集马玲,照片提供李承志、李晟、张元洲。)  2009年3月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615000& 电话:
&微信号:lsjksyf&
本站正建设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肥城市龙山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