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状,其中部分性状

&如果有了满意的回答请及时采纳,不要辜负了回答者 
回答:级别:特级教员 16:04:56来自:天星教育网
(1)色氨酸(1分)间接(1分)
(2)③⑦(1分)
(3)不能(1分)。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2分)
(4)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2分)
(5)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人体细胞表面没有生长素的受体,合理给分,2分)
总回答数1,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提问者请及时处理问题
您需要注册后才能参与话题讨论,并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可输入个汉字
上传图片:
参考文献资料:
可输入个汉字
- 如果您的回答内容参照了其他文献资料,就请标明其出处;- 如有知识产权等纠纷,由回答者本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填空题[&2012年·山西高考模拟卷&]难度系数:0.40-0.26浏览:143次评分:解答考点新注册学生用户,每天可免费查看5道试题答案和解析试题推荐下一题上一题/5【】【】【】【】(1)已知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脱毛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规律。(2)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脱毛性状来源于____________。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有毛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脱毛基因则显示为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亲代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如下图。条带1代表_________基因,个体1、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T、t表示)。让亲本11、12个体交配所得到的F1中脱毛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点评试题下次自动登录合作方快速登录请您选择错误类型
错误描述:
0-500字描述字数太多,请修改提交成功!感谢您对易题库的支持,谢谢:-)我的试卷清空(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若想在幼胚期就区分出是哪种胚,可以采用 ____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对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培养过程中,有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2)对题干中所述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秋水仙素能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____;只表现出一种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比例应该是____,但统计这两种植株实际比例与此相差甚远,可能原因是①____②____-乐乐题库
&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知识点 & “(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习题详情
14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5%
(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若想在幼胚期就区分出是哪种胚,可以采用 &&&&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对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培养过程中,有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2)对题干中所述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秋水仙素能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只表现出一种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比例应该是&&&&,但统计这两种植株实际比例与此相差甚远,可能原因是①&&&&②&&&&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2分)&&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河北省五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生物部分)
分析与解答
习题“(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对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测定通过在有丝分裂中期,可见单倍体水稻的细胞中只含有12条染色体,而由花药壁发育而来的二倍体水稻的细胞中却含有24条染色体,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缍体形成,若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花药产生的幼胚,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缍体形成,则符合要求的基因型为AABB;若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花药壁产生的幼胚,则符合要求的基因型为AaaaBBbb,基因型的比例应为1:1,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统计植株数太少和这两种植株(或产生这两种植株的花粉)生活力不同。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主要考察你对“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与“(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相似的题目:
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有子无法食用,东南亚人发现无子香蕉,可食,但由于某种真菌的感染,食用香蕉面临灭绝。(1)无子、可食用香蕉的变异来源可能是&&&&。(2)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香蕉,如何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子香蕉?①方法名称:&&&&。②请用图解表示育种过程。(3)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另一种植物,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抗菌香蕉?①方法名称:&&&&。②请简述育种过程。&&&&
央视春晚上,我国太空育种专家手捧“太空花”展现于国人面前。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太空花”是按育种专家的意愿设计的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新物种)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太空花”的产生改变了基因库
右图是利用某农作物品种①和品种②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③与⑥是同一个物种过程Ⅵ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两种工具酶过程Ⅴ使用的药剂作用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过程Ⅶ产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若想在幼胚期就区分出是哪种胚,可以采用 ____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对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培养过程中,有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2)对题干中所述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秋水仙素能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____;只表现出一种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比例应该是____,但统计这两种植株实际比例与此相差甚远,可能原因是①____②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2分)用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若想在幼胚期就区分出是哪种胚,可以采用 ____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在对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培养过程中,有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2)对题干中所述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秋水仙素能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____;只表现出一种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比例应该是____,但统计这两种植株实际比例与此相差甚远,可能原因是①____②____”相似的习题。2015年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5年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理​综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试读已结束,请登录后查看剩余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大联考解析】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综合生物部分(生物解析)
理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l_生物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2页,第Ⅱ卷
3至4页,共9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
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只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题文】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
B在真核细胞内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C.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D某些RNA能降低化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知识点】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B解析: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元素有C.H.O.N.P,磷脂也是由C.H.
O.N.P组成,A正确;RNA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
,B错误;RNA本是一条单链,由于自身结构中含有相互配对的碱基序列,所以配对后形
成三叶草性状,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正确;酶的化本质是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所以核酶的化本质就是RNA,D正确
【题文】 2.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前,可用70%的酒精对工作台消毒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95%的酒精配制解离液
D萃取法提取B一胡萝h素时,可用100%的酒精作萃取剂
【答案】【知识点】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答案解析】D解析:萃取法提取B一胡萝h素时应选取具有较高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
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D错误
【题文】3.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
B.浆细胞与效应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
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
【答案】【知识点】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
【答案解析】A解析:浆细胞的功能主要是产生抗体,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识别抗原后进
行细胞增殖分化,两者功能不同因此膜蛋白种类和数量也不同,A正确;浆细胞与效应
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B错误;抗体是分泌蛋白,对其进
行加工的细胞器是内质,内质内不含DNA,C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
内环境中,D错误
【典型总结】免疫调节中的易混点归纳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
(3)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反应中,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
细胞产生抗体。
(4)浆细胞和效应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B细胞、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
4.“Na’一’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能催化AP水解的酶。该泵每消耗1分
子的A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2分子的’泵人细胞内。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Na+一’泵”水解AP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H“Na’一’泵”转运’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Na’一’泵”被破坏后的细胞膜允许一自由通过磷脂分子层
D.“Na+一’泵”正常工作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体积和静息电位
【答案】【知识点】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D解析:“Na+一’泵”水解AP时释放的能量转化成渗透能了,A错误;“Na’
一’泵”转运’的方式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
散,B错误;不能自由通过磷脂分子层,C错误;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导致
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的,所以“Na+一’泵”正常工作有利于维持神
经细胞的体积和静息电位,D正确
5.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个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的过程中,该基因的两条单链都可以作为模板链
B.甲图所示的过程完成以后,产物中的个数等于c的个数
c.乙图中,①与②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RNA的结合位点
n乙图中的②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它们沿②从左向右移动
【答案】【知识点】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C解析:甲图所示的过程为转录,一个基因只能以其中一条为模板,A错误
;转录的产物是RNA,RNA为单链,所以的个数不一定等于c的个数,B错误;核糖体与m
RNA结合后可以形成两个RNA的结合位点,C正确;通过乙图中肽链的长度可以判断出核
糖体是从右向左移动的,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重点是识图读图能力,注意与基本概念的
结合和熟练掌握的程度
【典型总结】翻译与转录的异同点(下表):
|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
|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 |
|细胞质的核糖体
|DNA的一条链
|信息传递的方 |DNA→mRNA
|mRNA→蛋白质
|含A、、C、的4种核苷酸|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 |
|是遗传信息的转录
|是遗传信息的表达
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NA、RNA、氨基酸的计算
1、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一条单链mRNA,则转
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基因模板链中A+(或C+)
与mRNA分子中+A(或C+)相等。
2.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
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 1/6 。
6.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
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答案】【知识点】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茎的长度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乙烯的合成导致生长素下降从而茎的长度不变,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达到M时
,乙烯开始合成,B正确;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减弱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a点
时茎不断增长,b点时茎不在增长,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能对实
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典型总结】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特点:内生的,能移动,微量而高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物质(2.4-D,NAA
,乙烯利)
赤霉素(GA)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
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
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脱落酸 (ABA)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
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细胞分裂素(C) 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7.将洋葱根尖细胞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
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前期
B.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C.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D.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知识点】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解析】C解析: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蚕豆根尖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
氧核苷酸中培养一个周期后,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但标记的只是其中一条链,
再放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中期时,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一半染
色单体被标记(含有标记链),一半完全不被标记,C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和DNA的半保留复制,重点是理解DNA在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注意事项:
1.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48分。
8.(12分)褐色脂肪组织(BA)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员以常爪
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下表(RH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温度|
BA含量 |下丘脑中RH |
血浆中甲状腺激 |
|组别|(℃)
(1)脂肪是常爪沙鼠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1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1糖原释放的能量要
,这些能量的一部分转移到
中,供生命活动直接利用,其余能量以
形式散失,利于维持体温。
(2)常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______,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后.通过______发送信息,从而使
皮肤毛细血管______、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____。
(3)实验表明,常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增加脂肪消耗量来维持体温,该过程中,
能直接提高褐色脂肪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的激素是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②组常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
,②组常爪沙鼠下丘脑中RH含量比①组低,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知识点】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答案解析】(1)储能 多 AP 热能
(2)由正变负 神经一体液 收缩 增多
(3)甲状腺激素 高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将RH释放到血液中的速度加快(2分)
解析:(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中含有的H元素比糖原多,所以等同质量
的脂肪和糖原的氧化分解,脂肪释放的能量多;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的形
式散发出去而少数的用于AIP的合成;因为生命活动所利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P。
(2)静息时膜外电位是正电位,兴奋使膜外电位是负电位,所以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是
由正变负;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通过神经-
体液发送信息,寒冷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即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产热增加
(3)根据题意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全身所有细胞,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从而使得机
体产热增加;根据图中数据分析,②组常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高。实
验结果显示,②组常爪沙鼠下丘脑中RH含量比①组低,其中涉及的因素主要与温度有关所
以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将RH释放到血液中的速度加快
【思路点拨】本题以材料信息的形式考查了糖类与脂肪的区别,以及体温调节的相关信
息,重点是生如何将所内容与材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典型总结】体温调节
重点知识点:
①炎热环境下的调节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实现,因为机体不产热是不可能的。
②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增加产热(不自主的颤抖,),还可通过肾上腺素、甲状
腺素促进代谢来增加产热;但没有激素参与增加散热的调节。
体温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体液次之,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体温感觉中枢
感受器: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及内脏感受器,
热量的产生:新陈代谢产热,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
⑦调节方式: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体温调节,有神经调节:如血管,骨骼肌的收缩
有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有神经---体液调节:如肾上腺素的分泌。
9.(11分)彩叶玉簪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某研究小组将两种初始生长状态相
同的彩叶玉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30天后,测得部分生长指标如下表,另一小组将金
鹰玉簪培养在50%全光照的自然条件下,测得一天中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如下图中曲线
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黄金叶玉簪
|光照强度|总叶面|植株干|总叶面|植株干|
|32.63 |73
| 50%全 |
|70.86 |49.84 |46.63 |37.85 |
| 30%全 |
|37.79 |66.1l |52.45 |
| lO%全 |
|36.15 |30.92 |52.44 |29.53 |
(1)绿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CO2进入植物细胞后被利用
的部位是_____。如果将黄金叶玉簪从全光照下移至30%全光照环境,短时间内叶绿
体中[H]的含量将__。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______条件下更有利于金鹰玉簪的生长,_____玉
簪更适合栽种在光照很弱的荫蔽环境中,它们是通过_____来增强其适应能力的,
彩叶玉簪的这种特性是长期_____的结果。
(3)据图分析,金鹰玉簪在10:00~14:00时段蒸腾作用的变化是___,在10:00~12
:00时段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是气孔关闭引起的?___,判断的依据是_
______。
【答案】【知识点】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和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解析】(1)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 下降
(2)50%全光照 黄金叶 增加总叶面积 自然选择
(3)减弱 不是 此时段内胞间C02浓度在增加(2分)
解析:(1)绿色植物中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暗反应过程中
其产所为叶绿体基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如果光照强度下降而二氧化碳不变,相当于在
光反应阶段产所的[H]减少,而用于暗反应消耗的[H]不变所以导致[H的含量下降
(2)根据表中数据在50%全光照的情况下,金鹰玉簪的干重最多,所以该条件下更有利
于该植物生长;表中数据金鹰玉簪在50%全光照下干重最多,黄金叶玉簪在30%全光照下
干重最多且叶片面积最大,所以黄金叶玉簪更适合栽种在光照很弱的荫蔽环境中,它们
是通过增加总叶面积来增强其适应能力的;生物的特殊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据图分析,金鹰玉簪在10:00~14:00时段,气孔导度不断减小即气孔开放程度减小
,所以该时段的蒸腾作用减弱,在10:00~12:00时段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
气孔关闭引起的,在图中可以看到此时此时段内胞间C02浓度在增加,并没有减少
【思路点拨】该题以不同植物的生长为材料考查了生物的适应性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
【题文】10.(11分)醋酸菌足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不仅可用于生产醋酸,某些类
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可将乙醇氧化为______,进而生成醋酸。进行
醋酸发酵时,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
____。
(2)筛选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附近
进行;某同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培养
皿中某部位的菌落分布呈沟槽状,与其他部位的菌落分布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最可能是
划线时该部位_______。
(3)鉴定菌种的依据通常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_________等菌落特征。将鉴
定的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
菌种还易_________;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
(4)利用筛选出的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测得培养过程中的细菌纤维素产量、
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右图所币。图中代表培养液中残氯量的是___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识点】
微生物的类型、营养和代谢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答案解析】(1)乙醛 缓冲物质
(2)酒精灯火焰 培养基表面被划破
(3)隆起程度和颜色 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甘油管
(4)B(2分) 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2分)
解析:(1)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氧气和糖原都充足时,醋酸菌
将葡萄糖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原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在将乙醛变为
醋酸。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缓冲物质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由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
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
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
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3)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
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
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菌种还易被污染
或产生变异;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
(4)与B曲线相比,A曲绂下降更快的主要原因是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
11.(14分)某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
情况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成
|\表现型\\
|等位基因——
(1)基因是有___________的DNA片段,其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之中。
基罔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植株
杂交,子代中窄叶植株占的比例为___,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___
(3)若某植株体细胞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右图所示。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
部分四分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问,基因D与d所在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则
该植株可形成___种基因型的配子;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该
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
(4)已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的幼苗,能使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从原染色体随机
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但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
这种易位的植株高度不育。现将一基用型如上图所示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
,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可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进行
判晰。(注:仅研究花色和叶形两对性状,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出现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__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A、a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
了易位,且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答案】【知识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染色体变异
【答案解析】(1)遗传效应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代谢
(2)1/2 1/8
(3)8 1/9(2分)
(4)①4(2分) ②没有子代产生(2分)
③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一1:2:1(2分)
解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基
罔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间接方式),另一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2)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植株杂交,分析子代中窄叶植株占的比例时只分析一
对基因即Bb与bb,子代Bb为1/2,
分析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AaBbdd)占的比例一对对分析后相乘即等于1/21/21/
(3)根据图示如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该植物能够产生Abd ABD aBD
abd四种配子。若D与d互换后会产生 AbD
aBd四种配子所以该植物总共能够产生8种配子。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
换,该植物能够产生Abd ABD aBD
abd四种配子,若求红花窄叶则只需要分析两对基因,即A与a,B与b,该两对基因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该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子的概率等于3/43/
4=9/16,红花窄叶的纯合子概率等于1/41/4=1/16,所以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
(4)该题的思路是采用”假设法分析:第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发生易位则该个体的基因型
为AaBb,自交后会出现四种表现型。第二种情况如果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
位,结合题干信息“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高度不育”
没有子代产生。第三种情况A、a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
的染色体上,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物能够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因此
子代中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1:2:1
【思路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结合变异类型,在最后一问中难度有些
增加,关键掌握假设法分析问题
-----------------------
传出神经经
第二节二项式定理
第十章计数原理
第二节二项式定理
五年高考荟萃
2009年高考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