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可以长多大?适合多大的花盆?

孔雀竹芋配什么颜色的盆好看_百度知道
孔雀竹芋配什么颜色的盆好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木色吧o(∩_∩)o...
孔雀竹芋盆栽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一般可用腐叶土3份、泥炭或锯末1份、砂1份混合配制,并加少量豆饼作基肥,忌用粘重的园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孔雀竹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孔雀竹芋叶子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发现
孔雀竹芋叶子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发现
一、研究起因
逛花鸟市场是我的爱好,因为我总能在那里找到有趣的东西来做研究项目。这次又有一种植物引起我的兴趣,它叶片外形似孔雀尾,质感似绸缎,仔细一瞧,叶片上有深浅不同的绿色,并从中脉放射出深绿色斑点,于是说服妈妈买几盆回家养。瞧!又有收获吧。凭着对植物的热爱上网了解该植物,它原产于美洲及印度洋的岛域,拉丁学名:Calathea
makoyana,中文学名:孔雀竹芋,别名蓝花蕉、五色葛郁金。叶上有深浅不同的绿色斑纹,叶背部多呈褐红色。养护方法:性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孔雀竹芋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我说呢,叶片像孔雀原来名字就叫孔雀竹芋,真好听。下午收拾好花盆围着看了会儿就放置一边顾自己忙了,到了晚上睡前经过花旁,咦!这花像是有点不一样,哪里呢?对了,买回来时叶子像是平的展开,现在叶子都竖起来了,真有趣!是不是没浇水干了呀?是不是环境变化不适应?……今年的项目就是它啦,明天起好好研究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观察叶子的运动状态
研究的时间:日起,我观察了近3个月,摘录了部分的观察记录作为代表数据。
实验起因:头天晚上发现叶子竖立状态,所以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就跑去观看,咦!叶子又是平的展开和买来时一样,那就不是浇水的问题,更不是因为环境变化不适应。嗯,是不是花要睡觉,竖立是它的“睡姿”,那它又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醒”呢?我因此做了记录,如下。
8月15日多云35-28(摄氏度)
8月16日阵雨33--25(摄氏度)
8月17日阵雨32--26(摄氏度)
10月15日多云16-26(摄氏度)
10月16日晴19—27(摄氏度)
10月17日阴15—26(摄氏度)
说明:叶子平展和竖立指的是叶片和叶柄的夹角。平展目测角度约90度,竖立目测角度约180度。
观察发现:
1.孔雀竹芋约下午4:30—6:30左右开始叶子竖立,早上5:00—6:00左右开始平展。
叶子竖立时状态都向中心包拢,叶子平展时状态全部向外展开类似孔雀开屏。
3.按表1和表2记录分析,孔雀竹芋在周围生存条件变化较小时还是不错的时钟。
(二)叶子运动规律的相关内容研究
1.确定叶子运动部位
实验起因:看着叶子能屈能伸,我脑中出现个念头,难道叶柄里有关节,这会不会就是叶子运动的“关节”呢?
实验材料:孔雀竹芋两盆
实验过程:经仔细观察发现叶片和叶柄交界处不一样。
叶柄交汇处
经查找资料了解,这个明显膨大的关节,俗称叶枕。叶枕内是贮水细胞,具有调节叶片方位的功能。当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叶枕内水分饱满,叶片明显直立,表现出一派生机活力。
试着剥开叶枕到叶尖部分的叶脉外皮组织看看里面怎样,结果外皮很脆一剥就会有清脆的断裂声,中间的纤维很有韧度。
观察发现:
(1)叶枕拨摆能发出“啪啪”的声音,叶枕到叶尖部分的叶脉经拨摆后出现圈纹颜色变白类似冰层碎裂状。
(2)因叶柄上部和下部的结构不同,叶柄的叶枕部分到叶尖部分外皮脆且易断,而叶枕以下的叶脉外皮坚韧不易断。
2.叶子运动和光的相关实验研究
实验1:24小时无光状态实验
实验材料及环境:三盆孔雀竹芋& 无光储藏室
实验过程:将孔雀竹芋放入无光的储藏室,时间10月14日下午5:00这时叶子已竖立(图9)。第二天早上6:30打开储藏室端出花盆发现叶子处于平展(图10),接着继续放回储藏室。第二天早上端出花盆叶子竖立不变,第三天竖立不变。
表4:记录时间:10月14-16日试验条件:无光源封闭式储藏室
&组别&&&&状态
10月14日多云16-28(摄氏度)
10月15日多云16-26(摄氏度)
10月16日晴19—27(摄氏度)
说明:早上6:00,晚上7:30各观察一次。
观察发现:
(1)进入封闭环境叶子第一天还是按时早上平展,夜晚竖立。第二天起叶子都是竖立状。
(2)叶子可能有一天的环境记忆,长期处于黑暗环境叶子会呈竖立状。
实验2:24小时灯光源环境实验
&&&&实验材料与环境:室内通道没有直接外来自然光、35瓦节能灯2只
实验过程:早上将孔雀竹芋叶子处于平展时放在室内通道中,24小时开着2只35瓦节能灯。
表5:实验时间:10月17-20日&&
实验条件:室内走廊节能灯条件
10月17日阴15—26(摄氏度)
10月18日晴25-13(摄氏度)
10月19日晴26-15(摄氏度)
实验发现:
(1)封闭的储藏室第一天早上叶子照样平展,晚上竖立,第二天早上叶子持续竖立一直到第三天。
(2)白天将孔雀竹芋移置室内通道放在灯光下连续观察三天,孔雀竹芋第一天叶子运动有点混乱,叶子晚上平展,白天稍竖立,接下去天天平展,不过看上去没有自然光源那样平展的角度。移到室外后也是一天后才恢复原来的规律。
(3)孔雀竹芋对光大约具有一天的记忆功能。
&(三)叶子上下运动有多大的力,能带动多少重的物体?
实验起因:叶子在上下运动有多少力气呢?
实验材料:孔雀竹芋一盆,7.6cm*2.5cm的便利贴,白炽灯35瓦一只,计量器, 1角、5角各两枚硬币
1.自然状态下测试
实验时间:10月16-17日晴 温度28-19度 湿度适宜
早上,6:30在不同的叶子上贴上便利贴,图(11)分别是10片8片6片4片3片2片1片,试验观察能否到晚上也能竖立起来。
实验过程:
a.早上6:30
在叶子上贴好便利贴,晚上8:00叶子大部分受压竖立不起来,只有贴2片和1片的能竖起来,取下全部便利贴后经2小时候叶子又恢复竖立状。
b.第二天换叶子再实验:几片叶子都放两片便利贴并同位置拍摄。
经计量两片便利贴重量为0.27克。
c.第二次根据花的习性做以下力量实验。
实验起因:既然叶枕里水分充足,就能竖的更直,先用水将孔雀竹芋浇透再用白炽灯近距离照射会怎样呢?会不会力气更大?
&&&&试验时间:11月22-23日&
温度10-16度& 中雨转小雨& 湿度67%
试验条件:孔雀竹芋充分浇透水,白炽灯早上开始照射孔雀竹芋,叶片中间粘贴1角和5角硬币,观察叶子变化
竟然能举起3.75克的物体,真是了不起。
&&&观察发现:
1.在自然条件下经测试叶片能承受两张便利贴7.6cm*2.5cm共计0.27克。
2.在高湿温度适宜时力量较大(图17、18),能举起3.75克的物体,真是了不起。
(四)孔雀竹芋对室内湿度测试实验
试验起因:今天起来感觉喉咙发痒咳了一下,妈妈听到后说:入冬空气干燥,你的鼻炎小心多喝水保持水分,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干燥—潮湿,我忽然想起孔雀竹芋习性介绍,孔雀竹芋不是喜欢高湿环境吗?可否把孔雀竹芋当做湿度计来用呢?能否利用孔雀竹芋来测试空气的湿度呢?怎么设计实验呢?嗯,在空调室内试一试。
实验设计:试验1室内暖空调& 不加湿观察叶子状态变化。
试验2室内暖空调& 用加湿器加湿观察叶子变化
试验材料:空调房& 加湿器&
湿度计两盆孔雀竹芋
实验时间:11月24—25日开始
表6试验1:暖空调房
温湿计孔雀竹芋
时间温/湿度
中间几片竖立其他平展
表7试验2:暖空调房加湿器&
湿度计 孔雀竹芋
&(五)孔雀竹芋对氨气的化解实验
实验起因:我们的房间里因为装修和厕所下水道及抽水马桶里常常会有氨气产生,对人的身体有害,如果孔雀竹芋能够化解氨气那就是即实用又好看啦。
实验材料:孔雀竹芋、比照植物--万年青、制造氨气材料、塑料袋等密封材料
实验过程:
1.制取氨气(此过程由在我校实习老师操作完成):氢氧化钾和氯化铵5:8制取氨气10个广口瓶。图17
此次试验是经学校实习老师的指点用试纸也可作比较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是有效的,而且制取氨气的化学成分也是实习老师向她的大学导师咨询而来的,制取方法也是她教的。
实验小结:
1.从实验结果来看,这两种室内植物对氨气都有解毒作用,孔雀竹芋稍>万年青。只是我没有专业的仪器检测出具体数据。
2.第三天发现孔雀竹芋和万年青叶片颜色明显变黑,叶片有枯萎症状,可能我的氨气量放的过多植物中毒了。可见氨气对人体损害挺大在房间内放些解毒的植物很有必要.
三、相关植物情况调查
四、研究结论
1.孔雀竹芋叶子具有运动功能,傍晚叶子开始竖立,早晨五六点叶子开始平展。平展和竖立目测的角度约90度、180度。
2.在周围环境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同一个月内的观察记录,孔雀竹芋可以起到植物钟作用。
3.孔雀竹芋的这种运动和光有关,当它处于完全黑暗的储藏室时或24小时人造光源下时,第一天还能记忆白天或黑夜的平展和竖立,而后黑暗都是竖立状,光源下都是处于平展。
4.孔雀竹芋叶子竖立运动的力度试验,它可以带动两片便利贴(尺寸7.6cm*2.5cm)共计0.27克的物体运动。在高湿和适宜的温度下还可以带动3.75克(5角的硬币)。
5.孔雀竹芋叶子运动的部位是靠叶柄到叶尖结构比较脆的纤维组织支撑上下运动。
6.孔雀竹芋因为是热带植物,利用他的喜湿特点,可以放在空调房内当空气湿度计来使用。当周围温度达到20-21摄氏度时叶子就会竖立。
7.化解氨气试验,因没有专业设备我无法检测出专业的数据,但从实验中能证明孔雀竹芋具有化解氨气的能力,可以放在室内或卫生间里作为观赏和净化空气来摆放。
8.实验外发现,这种竹芋科植物的叶子都有这种运动功能。
五、不足及思考
1.经过这些实验,我还是没有准确的计算出孔雀竹芋记忆时间的长度。2.孔雀竹芋叶柄这种冰裂的现象可以修复吗?
3.孔雀竹芋叶子这种运动寿命有多长。
4.要完整的进行四季不同季节叶片运动的记录实验。
5.能进一步或用专业仪器检测出孔雀竹芋化解氨气的具体数据。
以上这些都是我继续研究的目标和此项目研究还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我将继续努力坚持实验研究,争取更大的发现。
参考资料:
1.孔雀竹芋科其他植物
&2.叶子有“睡眠运动”的孔雀竹芋
3.生长习性:
/Htmls/5425.html
孔雀竹芋原生于热带雨林下,它和竹芋科同属其它植物一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它的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一明显膨大的关节,俗称叶枕。叶枕内是贮水细胞,具有调节叶片方位的功能。当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叶枕内水分饱满,叶片明显直立,表现出一派生机活力。如果温度高而湿度低,或曝晒于阳光下时,由于叶枕失去水分,则表现萎蔫无力;相反,如果温度低而湿度大,则会造成烂叶、烂根,因此高温、高湿最利于生长。温度降低,应相应降低湿度。
3.空气相对湿度
 水在空气中的蒸汽压与同温度同压强下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空气绝对湿度与空气相对湿度这两个物理量之间并无函数关系。例如,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于是空气里的水蒸汽也就相应地增多。所以在一天之中,往往是中午的绝对湿度比夜晚大。而在一年之中,又是夏季的绝对湿度比冬季大。但由于空气的饱和气压也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又可能是中午的相对湿度比夜晚的小,而冬天的相对湿度又比夏天的大。由于在某一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可以从“不同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表中查出数据,因此只要知道空气绝对湿度或空气相对湿度,即可算出空气相对湿度或空气绝对湿度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用什么形状花盆养孔雀竹芋好看_百度知道
用什么形状花盆养孔雀竹芋好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因为孔雀竹芋色彩斑斓,平行伸展,容易稍微下垂高筒白花磁盆比较好,所以适合高筒盆,叶片较大,白盆比较雅致
六方或八方高筒形盆养殖竹芋比较美观。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孔雀竹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孔雀竹芋简介_什么是孔雀竹芋_孔雀竹芋指什么_孔雀竹芋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 孔雀竹芋
孔雀竹芋拼音:kǒng què zhú yù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60厘米,叶长15~20厘米,宽5~10厘米,卵状椭圆形,叶薄,革质,叶柄紫红色。绿色叶面上隐约呈现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沿中脉两侧分布着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块,左右交互排列。叶背紫红色。 生态习性  性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栽培时宜给予一定程度的遮阴,并保持温度在12―29℃左右,冬季温度宜维持在16―18℃,春夏两季生长旺盛,需较高空气湿度,可进行喷雾;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但要求保持适度湿润,生长季节,约2周施一次肥,而冬季土壤可稍干和凉爽,并减少施肥次数;繁殖时多采用分根的方法;于初夏季节进行,另外还可采用扦插的方法;主要害虫有粉蚤、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园林用途  具有美丽动人的叶,生长茂密,又具耐荫能力,是理想的室内绿化植物。既可以供单株欣赏,也可成行栽植为地被植物,欣赏其群体美,注意提供良好的背景加以衬托。用中、小盆栽观赏,主要装饰布置书房、卧室、客厅等。  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为吊兰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还是清除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内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气2.19mg)。该种植物的观赏性很强,也可净化空气。栽培技术  孔雀竹芋用分株繁殖。一般多于春末夏初气温20℃左右时结合换盆换土进行。气温太低时分株容易伤根,影响成活或使生长衰弱。分株时将母株从盆内扣出,除去宿土,用利刀沿地下根茎生长方向将生长茂密的植株分切,使每丛有2 ―3个萌芽和健壮根;分切后立即上盆充分浇水,置于阴凉处,一周后逐渐移 至光线较好处,初期宜控制水分,待发新根后才充分浇水。  孔雀竹芋盆栽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一般可用腐叶土3份、泥炭或锯末1份、砂1份混合配制,并加少量豆饼作基肥,忌用粘重的园土。上盆时盆底先垫上3厘米厚的粗砂作排水层,以利排水。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秋季除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降温保湿;它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最好能达到70%至80%;忌空气干燥、盆土发干,但不能积水。秋末后应控制水分,以利抗寒越冬。冬季保持干燥的环境,过湿则基部叶片菱黄枯焦,影响其观赏价值。  5―9月生长季要置于阴蔽或半阴处,保持40%-60%的透光率,避免烈日直射,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叶缘叶尖枯焦、叶面斑纹暗淡无光;但光线也不宜太弱,若长时期放在阴暗室内,温度低、光照不足,也会长势衰弱,不利叶色形成,失去叶面特有的金属光泽。冬季可接受通过玻璃的直射阳光。  孔雀竹芋缺肥时植株明显矮小,叶色暗淡,金色光泽不艳。生长期每20天施稀薄液肥一次,氮磷钾比例应为2∶1∶1,可使叶色光泽艳丽,切忌氮肥比例过大,如平时每隔10天用0.2%的液肥直接喷洒叶面,对萌芽和生长均极为有利。冬季和夏季停止旋肥。  孔雀竹芋喜高温、湿润,生长适温为18℃-25℃,喜空气湿润,在20℃以上的5月-10月生长最快,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低温季节,北方应移入温室越冬,冬季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叶色暗,叶片卷缩,叶尖发黄,如受冻轻微,及时改变环境条件,来春仍能发出新叶,如受冻严重叶子先后枯死,甚至全株死亡。如室内昼夜温差大可用塑料薄膜套盆或用玻璃箱保温保湿,每月并用温水清洗叶面一次,以保持叶片的色泽。每年春季,待气温稳步升至20℃后,可换盆一次,换盆时须添加新的培养土,并剪去残根败叶,重新栽培,以利生长。  孔雀竹芋病虫害较少,但如果通风不良、空气干燥,也会发生介壳虫为害,应用吡虫啉系列药物进行喷洒防治。  叶斑病病斑黄褐色,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附近或叶片中央形成黄色小粒点,并且逐渐扩大,颜色加深,转为黄褐色,病斑外围有比较明显的晕圈,随着病斑的扩展,叶片逐渐干枯、萎缩,以致脱落而死。病原为半知菌德氏霉发生孢子。发病原因是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植株摆放过密,栽培环境中杂草、烂叶多,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组织幼嫩者容易发病。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长充实,增强本身的抵抗力。及时清除病残叶以及杂草,减少侵染源。植株摆放不易过密,适当通风透光,降低环境的湿度,可减少发病。发病时喷药保护。药剂有:50%的多菌灵600倍液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至800倍液;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至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一次。各种药要交替作用,可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栽培繁殖“漫谈”  孔雀竹芋叶片萎缩怎么办?  有时,家养孔雀竹芋会出现叶片萎缩卷曲,而不再伸展自如的情况。这是由于莳养孔雀竹芋的环境温度、湿度不适造成的。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孔雀竹芋的生长,如一段时间室内温度低于18℃,湿度低于60%时,则会出现上述情况,如仍不采取措施,日久会烂叶、烂根,甚至枯萎死亡。  除加强日常水肥管理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喷雾除阴雨天气外,每天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雾3次;   2.套袋如叶片萎缩特别严重,可用塑料袋将植株全部套住,在盆口略上5毫米处戳一些小孔,既能保持一定湿度,又可适当通气,以利恢复。  孔雀竹芋叶片卷缩并伴有有部分枯死、下部叶片枯黄的原因是浇水太少、湿度过低。盆栽竹芋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不能等到盆土发干后再浇水。孔雀竹芋原生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要求有一个非常湿润的特殊环境,除必须保持盆土湿润,不出现积水烂根现象外,还应维持周围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为此,夏季应将其搁放于半阴的场所,每天向叶面喷水2次至3次,并向四周地面洒水,借以增湿降温,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另外,切忌盆土积水,也不能施生肥、浓肥、大肥,否则造成营养须根腐烂,同样会导致其叶片卷曲和发黄。  如何进行孔雀竹芋的无土栽培?  孔雀竹芋主要用分株和组织培养法繁殖。分株繁殖以春末夏初为好,分株时每个子株至少要保留5个叶片和较多的根系,否则会影响成活和成活后的生长发育。大量育苗时,以组织培养法扩繁为好。   孔雀竹芋无土栽培以塑料盆或仿古陶瓷花盆均可,基质可采用珍珠岩:蛭石为1:1或珍珠岩:泥炭:炉渣为1:1:1:1混合基质。上盆时盆底铺一层陶粒为排水层,然后放正苗,加入配好的基质至花盆八分满,用手压实,最后在盆上面再加一层陶粒,以防日晒后生长藻类和冲走基质或冲倒苗。营养液可选用前述观叶植物营养液或复合花肥。第一次浇营养液要稀释3~5倍,一次浇透.至盆底托盘内有渗出液为止。平日补液每周1~2次,每次100毫升;平日补水保持基质湿润。补液日不补水,盆底托盘内不可长时间存水,以利通气,防止烂根。  孔雀竹芋类植物最怕阳光直射,直射光照射后会引起卷叶、干边,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摆放在室内其有明亮散射光处。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前和停止供暖后的一段时间,要注意防寒保暖,室温不能低于13℃,否则易受冷害,烂根黄叶。可在花盆外套塑料袋保护植株,同时也提高了空气湿度。   孔雀竹芋怕干燥,在下燥季节和夏季高温期,要经常往叶面上喷水;在冬季供暖期间,不要靠近火炉、暖气或空调.必要时套塑料袋,经常打开喷水保湿、通风。冬季低温阶段应减少补液浇水次数,表面基质干后再浇,以免造成烂根烂叶。  孔雀竹芋的叶子卷边是怎么回事?  孔雀竹芋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2℃左右。若夏季温度高于35℃,不仅植株生长停滞而且叶色变黄失去观赏价值。冬季温度低于15℃则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叶片易卷缩,低于5℃易受寒害,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故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室温宜保持在13℃以上。  孔雀竹芋的叶子黄了怎么办?  孔雀竹芋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叶片发黄,但发黄的情况不一样,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水黄: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旱黄: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如吊兰、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缺光黄: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黄: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缺肥黄: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孔雀竹芋”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观赏应用  株形规整,叶面富有美妙精致的斑纹、独特的金属光泽,褐色的斑块犹如孔雀开屏,其色彩清新、华丽、柔和,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室内观叶植物的珍品。它适应性较强,在室内较弱光线环境可较长时间栽培。常以中小盆种植,装饰布置于家庭书房、卧室、客厅等场所。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盆栽花盆多大才适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