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某溶液仅含有agno3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某溶液仅含有agno3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

4发现相似题A【解析】试题分析:铁能与Cu(NO3)2 和AgNO3 发生置换反应,把铜和银置换出来,生成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出的金属只有铜和银,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可能反应完全也可能过量。故选A。考点:置换反应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为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3)图中P点所表示的碳酸钠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解释原因:
“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初三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7分)某NaCI样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含有残余的MgCl2、CaCl2和Na2S04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A是(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①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3)实验证明,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4)实验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5)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认CaCl2是否残留在了NaCl样品中,请你利用溶液D进行实验确认判断:(说明选用试剂、现象和结论)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分)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资料: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装置 A 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 MnO2 粉末的作用是
。 (3)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写名称)。(4)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g,仪器 E 质量增重 8.8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6)若实验过程中由于过氧化氢的量不足,塑料袋试样燃烧不充分,则该塑料试样中碳 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的测算结果
(填“一定偏大”、“一定偏小”、“基本一致”之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初三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降低肥效 B.石灰水久置于空气中,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 C.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是因为此时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海水晒盐得到食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初三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 5 分)人类每年都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大量的金属,用于满足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⑴某铁厂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为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上述工艺流程中,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⑵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实验开始时,须先通 CO,再用酒精喷灯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⑶我国古代即有湿法冶金技术,古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请你写出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的原因:
。⑷在众多的金属材料中,铝及其合金一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工业上常采用 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放一盆石灰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C.杜绝吃含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D.燃放烟花爆竹易产生SO2等空气污染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洗洁精可去除油污,属于一种乳化现象
B.废旧电池中的化学物质能严重污染环境 C.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防治水污染D.厨房煤气泄漏后马上打开排气扇通风,以防点火爆炸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参加反应的 A、B 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生成物中 C 物质与 D物质的质量比为 22∶9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乐乐题库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 &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习题详情
2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8.7%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3-江宁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三种,故A错误;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硝酸铜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主要考察你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具体如图所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盐酸、稀硫酸(即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不能够).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另外,利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及其现象的分析,反过来可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具体的推断方法是这样的:1.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和铜分别放在稀盐酸中时,铁的表面上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铁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的现象,这说明铜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表面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即铜);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其它的反应类型”等相关问题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些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或变化规律),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与“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的题目:
某化学实验室废液缸里的废液含有CuSO4、ZnSO4、FeSO4,将废液直接排放既造成浪费,又造成污染.小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废液处理,实验过程如下:(1)固体A的成分是&&&&,磁铁吸引的目的是&&&&;滤液1和滤液2中含有一种相同的溶质,该溶质是&&&&.(2)写出该流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加入过量锌粉后:&&&&(写出一个即可)②加入足量稀硫酸后:&&&&(3)若所加锌粉量不足,则滤液1中的溶质可能是&&&&(选填字母).A.ZnSO4和FeSO4B.ZnSO4和CuSO4C.CuSO4和FeSO4D.ZnSO4、CuSO4和FeSO4.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来验证铁、铜、镁、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此时看到的现象是&&&&.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为完成实验目的,你觉得实验③方案应该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铜晶体在实际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从废铜料(含铁)制取硫酸铜晶体的途径.(1)试剂X的名称是&&&&;(2)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硫酸铜晶体的方法有&&&&;(3)写出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④&&&&;(4)上述各步转化中能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A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气泡,甲表面无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甲表面有银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3现有X、铜、镉(Cd)三种金属,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而X表面没有变化.则X、铜、镉的金属活性顺序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2(2013o镇江)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将混合液过滤,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的习题。在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  )A.Zn、Cu、FeB.Ag、Cu、FeC.Ag、CuD.Fe、Ag【考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置换反应的发生,确定过滤后滤渣的成分.金属活泼性Zn>Fe>Cu>Ag,则发生Fe+Cu(NO3)2═Fe(NO3)2+Cu,Fe+2AgNO3═Fe(NO3)2+2Ag,Cu+2AgNO3═Cu(NO3)2+2Ag,因加入过量的铁粉,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解答】解:A中锌比铁活泼,铁不会置换出锌,故A错误.B中根据活泼性和铁粉过量,则先发生Fe+2AgNO3═Fe(NO3)2+2Ag,后发生Fe+Cu(NO3)2═Fe(NO3)2+Cu,不会发生Cu+2AgNO3═Cu(NO3)2+2Ag,都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故B正确.C中因铁粉过量,最后滤渣中应有铁,故C错误.D中铁比铜活泼,一定有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注意思维的严谨性,如不可忽略铁粉过量这一信息.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74真题:2组卷:58
解析质量好中差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_百度知道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
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铜,则滤渣的组成为(  )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
提问者采纳
则混合溶液中的AgNO3、银完全被置换,因此滤渣中含有铁,可判断铁粉过量、银,铜,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铜、Cu(NO3)2被完全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氢铜银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agno3 cu no3 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