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队为我们加油,小红伞和小童大声喊.把句子写具体

四年级作文&&写出兴趣&&&把过程写具体&&&一件开心
小P孩正要接过老白鼠呈上来的礼服,忽然想起猪八戒被骗的故事,赶紧缩了手,眼珠一滴溜,说:“这套礼服……啊……不适合我吧?”
嚯,这句话差点让老白鼠晕过去。知道为什么么?原来呀,这是一套施了魔咒的礼服,只要人一穿在身上,马上就会变成一只小白鼠——刚出生的巴掌大的巨白鼠。
插图:老鼠身子小P孩头,躺在摇篮里。
老巨鼠阴笑:“小子,人类斗不过我的!”
“我堂堂巨鼠元帅,可不能这么容易认输!哼,一不做二不休!”老白鼠一咬牙,猛地跳到小P孩身边,一个“恶狼扑羊式”,就把礼服往小P孩的身上套去。
小P孩毫无准备,一边抬手阻挡,一边对着“时空移位器”说了一声“闪!”。
这个“闪”字,是小P孩昨天跟网友聊天时刚学的,是“撤退,走人”的意思。可“时空移位器”不懂啊,它还以为主人的意思是从天空调一个闪电过来呢。哈,这可有戏看了:只见鼠洞里一个巨闪,接着一声炸雷,炸出一片火光。整个耗子洞变成了一个火药库爆炸现场。
巨鼠们哪见过这场面?自然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抱头鼠窜”活剧。
请根据上三段情节设计画面。
其实,小P孩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老白鼠生气了,叫手下放炸弹吓唬他一下呢,心里便不由得害怕起来,赶紧故作镇静地干咳一声,说:“不早了,干爷爷该回了。”说着,看了一眼手里的“时空移位器”,想:“是不是在洞里不好用?没有信号?我刚才说‘闪’怎么没反应呢?……哇,那可怎么办?……再唱《我是一只猫》,逼它们把我送出洞去?”小P孩越想心里越怕,越想脑里越乱。
“嘿,有了!”小P孩忽然想起了一个妙计,就对刚刚回过身来的老白鼠说:“礼服我可以穿,但为了表现干爷爷我的德高望重、温柔慈祥,就用你们的胡子给我做一个假胡子——像中国京剧里那些大胡子一样的假胡子——对了,要白色的——不是有个成语叫‘鹤发童颜’嘛,有什么了不起?我要来一个‘鹤须童颜’——他们是真鹤发,假童颜;我是假鹤须,真童颜。”说完,故意接了一串怪笑:“哈,哈哈,哈哈哈……”
“依你!”老白鼠咬咬牙,心里盘算着小P孩变成小巨鼠的样子,狠狠地说,“你要说话算话,决不食言!”耗子面孔就要露出来了,还没成功呢,就把“干爷爷”改称“你”了。
“小的们,传我的命令,派一个团的鼠兵过来,剪下鼠须,做一个像中国京剧里一样的假胡子!”
“不可呀,元帅!”几头白鼠噼里啪啦跪倒在老白鼠面前,齐声喊:“我们白鼠可不能没了须呀!”
哈,这场面早在小P孩意料之中,因为他知道,老鼠是靠胡须来辨别方向、接收信息的。他曾见一个老鼠掉进了一个大池子里,那老鼠不停地尖叫,并不停地转圈。嘿,两圈之后,老鼠竟迅速地朝离岸边最近的方向游去。这是怎么回事?小P孩回家查资料后才知道,原来呀,老鼠尖叫是为了向池子的四壁传出声波,声波被池壁弹回,它的胡须就像卫星天线一样准确接收声波信号,然后选择声波传回最快的方向游去。“哼,看它们怎么办!”小P孩幸灾乐祸地看着巨鼠们。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老白鼠低下头,声音低低地表情狠狠地对跪着的鼠大臣们说。
很快,假胡须做好了。老白鼠捧着递给小P孩,又一次在三角脸上堆起皱纹,说:“请!”那“干爷爷”的称呼嘛,看来老白鼠是想省到底了。
这时,小P孩算是体验到了什么叫“骑虎难下”了。自己已经跟老白鼠说好“说话算话,决不食言”,总不能在耗子面前丢了人的尊严吧?只好硬着头皮接过来,不情愿地戴起来。
“请……干爷爷换礼服!”吼,老白鼠怎么又记起“爷爷”的称呼了,但这一声“爷爷”里明显带着一股杀气!
小P孩只好接过礼服,忐忑不安地穿起来,猪八戒穿“珍珠篏锦汗衫儿”被套牢的镜头老在他眼前晃动。
小P孩和猪八戒被绳索绑在一起。
老白鼠目不转睛地盯着小P孩穿衣服的每一个动作,随着怦怦的心跳,在肚子里默默地数:“6,5,4……”在它看来,这比指挥火箭发射令人激动多了。
可是,小P孩也已经穿好了礼服,系好了领结,老白鼠也数完了“1”,又数完了“0”,嘿,怎么预想的“惊喜”它就没出现呢!眼前的这个小子他咋就没变成吱吱哭叫的小耗子呢?
对呀,这是怎么回事呢?要不要先猜一猜?
猜出来没有?看你猜的跟答案是不是一样:刚才不是一阵电闪雷鸣嘛,闪电那强烈的电流把礼服中的咒语击傻了。
老白鼠见自己的阴谋屡屡失败,气急败坏地对小P孩说:“爷爷就是爷爷,你真长寿!”它这“真长寿”的意思是,你早该死了!它强忍着怒火,在心里狠狠地朝着小P孩说,还有更绝的等着你呢,看你怎么逃过这一劫!
“哈,礼服蛮合身的,比我那床单强!”小P孩一看自己身上的礼服没变成绳索,就放下心来,有点讥笑地对老白鼠说。
“请干爷爷登宝座!”老白鼠叫这一声“爷爷”的时候,恨不得在这两个字经过牙缝时,用自己尖尖的耗子牙把它们咬碎、嚼烂!
小P孩却不知道老白鼠的心思。他见礼服安安稳稳地穿在自己身上,也就打消了对老白鼠的警惕,还认为自己疑心太重呢,便痛痛快快地向宝座走去。
望着小P孩的背影,老白鼠露出了“看谁笑在最后”的神情。
现在再请你猜一猜:老白鼠在宝座上又设计了什么陷阱?
没错,还真的是陷阱!宝座下是一个直接通向18层牢狱的陷阱!只要小P孩的屁股一碰到宝座,就会跟宝座一起到牢狱报到。
怎么办?请你帮小P孩想想办法吧。
【跟我来】
记事,要把经过写具体
老师强调过多次:记叙的“六要素”中,最关键的是“经过”,一定要写清楚,写具体。
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到底怎样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呢?
教你几招:
1.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段”来写。
既然是“经过”,就有个先后顺序:
◇要么是时间的先后推移
◇要么是地点的先后变换
那么,我们就按这个“先后”把整个“经过”分成几“段”,一“段”一“段”地写。
不过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一“段”一“段”地写,这不成了“流水帐”了吗?别急,这么办——
2.重点写“经过”中最关键的那一(几)“段”。
那么,哪一(几)“段”最关键?答:
◇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情节或场面;
◇在整个事件中重要、写出来最精彩的情节或场面。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
事情是人做的,把人物在事件中怎么说、怎么做、怎样想、怎样表情写具体,那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了。
4.别忽视了下面几点:
(1)适当地写一写当时的环境(如天气情况、景物变化等),使事件的“经过”有一个“背景感”,也就更具体了。
(2)适时地展开一些必要的联想和想象,使“经过”更生动,更具体。
农村人图省钱,捆秸杆多不用买的草绳,而是就地取材,自己拧绳。所以,要捆桔杆,首先得学会拧绳。妈妈先拿一些玉米叶,然后缠在一起,用手一拧,就成了绳子,非常柔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想把玉米叶拧成一条绳,可是拧出来的绳,粗细不匀,不是太紧,就是太松,根本捆不住桔杆。可我还是劲头十足。无奈,一连几次,就是“造”不出“成品”绳来。我有点泄气了,不想再拧了。妈妈看着我气馁的样子,鼓励我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听了妈妈的话,我准备再来一次。这回,我吸取上次的教训,先找一些不太干也不太绿的玉米叶(因为这样的玉米叶有韧性),然后,把一头踩在脚下,另一头拿在手中,拧的时候注意用力均匀。这次拧出的绳就是不一样——成功了!
1.过程清晰,层次条理:先写学着妈妈的样子拧,拧不好,仍旧劲头十足;接着写连续失败,有点泄气;随后写妈妈的鼓励;最后写继续学终于成功。
2.“经过”具体,重点突出:在记叙“经过”的过程中,有“我”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有妈妈教育“我”时的语言,更有对“我”拧绳的动作描写。
①表弟在河里一上一下,我非常着急,伸手去拉他,可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更急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河对岸一个过路的老人冲我喊:“找根树枝让他抓住!”我照老人的话做了,终于把表弟拉上了岸。
②表弟在小河里一上一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忙伸手去拉,可我另一只手没有抓住东西,身子向前一冲,差点也掉进河里,好容易才稳住身子。表弟在河里呛了几口水。我不敢耽误,蹲下身子,一手抓住河边一棵小树,一手又伸向表弟,可他够不着。我干脆趴在地上,拼命伸直手,可他还是够不着。表弟害怕得哭了,我也急得哭了。怎么办呢?这时,河对岸一个过路的老人冲我喊:“找根树枝让他抓住!”我止住哭,眼前顿觉一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河岸上有许多长长短短的树枝呢!我赶紧拣了一根长一些的树枝,伸向表弟。这下他够着了!我咬紧牙,一手抓牢小树,一手使劲拉树枝,终于把表弟拉上了岸。
同一件事,为什么①读起来觉得枯燥、单调,而②读起来却觉得具体、生动,情节紧张,有现场感呢?
因为①不够具体:“非常着急”时怎样?“更急了”后又怎样?怎么会由“急”到“更急”的?怎么“拉”的?“拉”了几次?为什么都不成功?拉表弟用的树枝是哪里来的?怎样用树枝把表弟拉上岸的?而②则把这一系列问号展开来写,再现了当时的具体情形,突出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我从小就喜欢下象棋。小时候我常看爸爸和别人下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一点。平常一有空闲儿,总爱玩上一盘。后来,越玩越觉得有意思,就用心琢磨起来。我还真为下棋动过一番脑子,下过一番功夫呢!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早早起来,把屋子收拾干净,又扫了扫院子,把作业写完,就和爸爸玩起象棋来。
我先走了一步,把“当头炮”对准了爸爸的“兵”,爸爸赶紧跳“马”,好像是开棋的老套数。相持了一阵之后,局面已经拉开,我又走“车”,爸爸也走了“车”,我随即把“车”放到“前沿阵地”上。爸爸怀疑地望了我一眼又把“马”跳了一步。我认真地看了看“阵地”,又想了想,把“车”放到空虚的地方。爸爸调来了“马”,想踩我的“车”。我躲过了爸爸的攻势。爸爸见跟踪不上,没有继续紧逼,却把他的“炮”调到了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棋盘边上。我琢磨了一下爸爸的用意,猜透了他的“调虎离山计”。我没理他,却拱了“卒”。爸爸也琢磨了一会儿,但没识破我的花招,高兴地用“马”踩了我的“炮”。这一下,爸爸可上了我的当。但我还是慎重地看了看整个棋盘,又看了看他的“马”和“马”周围的情况,估计了爸爸下两步的走法,觉得没有什么威胁;而他的“马”已经走开,后方空虚。我就大胆地抽“车”落底,而我的炮也同时瞄准了爸爸的“车”。爸爸沉思了一会,轻轻地把“象”飞了起来,堵住了我的“炮眼”,也减少了我的“沉底车”的威力。但这样一来,爸爸的步调被我打乱了,失去了主动权。从此,爸爸只能招架,不能还手了。不一会儿,我就取得了这次棋赛的胜利。
我非常高兴。因为爸爸从来都是很轻易地战胜我,今天却败在了我的手下,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这盘棋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多动脑筋,掌握它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就能做好。
作者首先把这次赛棋的过程分解为“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三“段”,然后一“段”一“段”从容写来。
在这次赛棋事件中,“赛”的经过是最关键的,写出来也最精彩,所以作者用了一个大段落(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当时的情形:爸爸怎样使用“调虎离山计”,“我”怎样想出“花招”,如何战胜爸爸,写得生动而具体。
我的小制作——吊桶
星期六,爸爸、妈妈去丹阳探望生病住院的大伯,我独自一人在家,做完家庭作业后,我决定自己制作一个“小吊桶”,于是便到储藏室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一根钢丝、两颗铁钉、一根绳、一把铁锤和一把剪刀。
我先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易拉罐的盖子剪掉,用铁锤把易拉罐上的毛边一点一点地敲打光滑,生怕毛边把手划破,再用铁钉按在易拉罐上方的左右两边,用锤敲打铁钉,使铁钉能穿过易拉罐的铁皮,一会儿,两个小孔打通了,然后串上备用的钢丝,当做“吊桶”的“耳朵”,最后用一根绳结在两边的“耳朵”上,打好结,我又使劲地拉了一下绳结,以免脱落,自制的“吊桶”做好了。
当我拿着刚做好的“小吊桶”去吊水时,但事与愿违,“吊桶”怎么不倒过来,让水流进去呢?等了好长时间,还是老样子,这可怎么办呢?我收起绳子把它吊了上来,回家找来妈妈从街上买回的吊桶细细地研究起来,看到她买的吊桶的一边挂着一个铁螺丝时,哦!我明白了!我也找来一个旧的铁螺丝把它系在“小吊桶”的一边。这次,我终于成功了,吊上了满满的一桶水!
爸爸、妈妈回来后,看到了我制作的“小吊桶”,举着端详了半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俞溢希)
1.分段叙述,条理清晰:习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描写了“我”制作吊桶的经过和发现的问题。
2.重点突出,描写生动:作者在写制作吊桶的过程时——
(1)用“先”“再”“然后”串联制作小吊桶的经过,使描述具体而条理。
(2)细致刻画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使读者身临其境。
第一次当大哥哥
9月17日上午第四节课后,老师对我们说:“下午,我们准备和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一起坐车去检查身体,每位同学都要领一位小弟弟或小妹妹,大家都要做出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来。”听到这里,我喜出望外。因为在家里我是最小的,爸爸、妈妈说了算;在学校,又是老师说了算,这次终于能当上大哥哥,自己能做出决定了。
下午,我们从学校乘车来到诊所门前,老师把一位二年级的小弟弟交给我,我忙弯下身问:“你叫什么名字?”他高兴地说:“我叫陈晨。”他紧拉着我的手左一声哥哥,右一声哥哥地说个不停,说得我心里乐开了花。进了诊所,他对我说:“哥哥,我们先到哪里去?”听到这一问,我顿时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便立刻决定先带他去五官科检查。这里凳子上坐着等候的人很多,差不多都坐满了,我挤出能容得下一个人坐的地方,就让他坐下。但是,他却说:“我不累!站着反而还很舒服!”哇!他真懂事,我只好坐在凳子上,把他抱在我的腿上。
接着,我们来到化验室。在抽血的过程中,有好多小朋友都哭了。轮到我们了,我十分担心小弟弟会大哭起来,就安慰他说:“这一点也不疼,不信你看!”说完我把右手伸了过去,只见一根锋利的针扎进了我的无名指上,顿时,鲜红的血冒了出来。我装出一副镇定勇敢的英雄模样,一声没吭。轮到陈晨了,他脸上显出又勇敢又带一点害怕的神情,把手伸了过去。等到针扎入他指头的时候,他连忙说:“不疼,不疼,一点也不疼,我不怕!”我和身边的同学都笑了。
等我们来到内科的时候,看到人很多,我就对他说:“陈晨,这里的人太多了,我们到别处去吧!”这时,他用佩服的语气对我说:“哥哥你真有办法……”
当了一次哥哥,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能照顾小弟弟了,心里很自豪。这件事算是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迈出的一大步吧!
我高兴的一天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表哥一起来到风景秀丽的南戴河海滨旅游观光。这次南戴河之行最有趣,最难忘的要数“滑沙”游戏了。
那天上午,我们乘车向国际滑沙中心奔去。汽车沿着海边向前行进,窗外的景色就像一幕幕电影呈现在眼前:湛蓝色的浩瀚无边,汹涌的海浪撞击着岩石冲向岸边,成群的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好一派天苍苍,海茫茫的景象。不一会儿,我们到了目的地——国际滑沙中心。
我放眼一看,一座座金灿灿的沙山连绵不断,就像一座座高楼,格外壮观。妈妈对我说:“滑沙很有趣,你试试吧。”我一口气跪到了沙顶向下一望,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沙顶距地面少说也有五层大楼那么高,几乎是直上直下,光溜溜的,简直是“悬崖陡壁。”人们坐在木块上滑下去不是吓得“哇哇”大叫,就是来个“人仰马翻”。望着眼前的一切,我心里咚咚地敲起了小鼓。是勇敢地滑下去呢?还是悄悄地溜掉?心里拿不定主意。这时表哥拿着滑板向我走过来,笑着说:“怎么?想当逃兵?来,咱俩一块滑下去,我给你壮壮胆!”妈妈也在沙山下向我招手,仿佛对我进行鼓励。
于是,我们就像奔赴战场的战士,拿起滑板,准备跃跃欲试。可是我刚坐上滑板,心就“腾”的一下提到了嗓子眼,觉得六神无主,两腿直打哆嗦,好紧张呀!但又转念一想,男子汉有什么可怕的,勇敢就能取得胜利。我振作起精神,坐在滑板上。工作人员轻轻一蹬,滑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冲去。我害怕得闭上双眼,只听见风声在耳边呼呼地响,滑板不时地颠几下,吓得我心惊肉跳。约摸过了三、四分钟,我们终于胜利地抵达地面。我睁开双眼,拍拍身上的沙粒,终于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妈妈走过来说:“滑沙好玩吗?”我高兴地说:“好玩!我尝到了惊险后的欢乐。”妈妈听了,发出了琅琅的笑声。
快到下午了,我和妈妈、表哥乘车踏上了回归的路程。再见了,的南戴河!再见了,一座座沙山!你使我渡过了高兴的一天。
读故事,学作文
从前,有一个秀才,不论写什么文章,总是写得很长很长。别人给他提意见,他不但不接受,反说别人胸无点墨不懂欣赏。
一天,秀才的老婆给他做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豆包,秀才很高兴。可它吃啊吃啊,咬啊咬啊,就是见不到都馅。秀才急坏了,就找来一把刀把豆包切成好几块,结果只找到几粒豆。他很生气地把豆包摔到地上,斥责他老婆说:“那么大的豆包,就这么几粒豆,这不是成心不让人吃嘛!”这时,老婆不紧不慢地回敬他说:“包子大,馅儿少,便生气;你的文章写得那么长,真正有用的东西比这豆馅儿还少,别人读起来就不生气?”
豆包贵在皮薄馅多,作文贵在言之有物。
【一起来】
一件开心事
下面这篇习作没有题目,请你给它想一个:
&&&&&&&&&&&&&&&&&&&
&&&&&&&&&&&&&&&&&&&&&&&&
早就听大人说,沈阳植物园景色非常秀丽,是夏日游览的好地方。今年暑假,我们应老姨的邀请去了沈阳。第二天清晨,我们便包了车去植物园。
我们几个表姐妹争先恐后地下了车。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高大而又造型别致的大门,上面写着“植物园”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当我们迈入大门时,第一印象就是到处充满了绿色,哪里都是一片清新。我们又是跳又是叫,将自己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我和两个妹妹最活跃,第一个跑进了牡丹芍药园。这里到处都是牡丹和芍药。虽然鲜花盛开的时节已经过去了,但是在绿色环抱之中,有许多别具一格的凉亭,有蘑菇形的,有房子形的,还有动物形的。在这里不仅可以歇歇脚,还可以从亭中的知识栏里读到很多关于自然的趣事。
我们一边欣赏沿途的美丽景色一边留影拍照。但是好玩好看的地方太多了,好像眼神和精神头都不够用似的。
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阵的喝彩声。随着声音望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架起了几条铁索桥,水面上有,空中也有,引得桥两头的人排得长龙似的,人声鼎沸。有不少人因为没有把握住平衡掉进了水里,一个个像落汤鸡似的,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但这却不能阻止我们的好奇心,都想去尝试一下过铁索桥的滋味。
我们来到桥头,小心翼翼地踏上桥。桥身晃动了起来,像在月球上走一样,看着脚下的河水,不禁有些发昏,但我还是比较稳当地走了过来,感觉还不错。
老舅和小哥提出要过那座难度较大的桥。这座桥旁边没有铁索,只是桥头的上方有很多铁环,铁环上套着许多排列规则的圆圈,而所谓的“桥面”,竟是一根根铁条而已。“我可不敢过。”我想。正在这时,老舅和小哥已经踏上了桥身,我真担心他们会掉下去。可是看到他们在桥身上显得很自然,我也就不担心了。
最后,我们在林中空地的一片绿色中进行了野餐。
这次郊游太开心了,我永远不会忘。
想好这篇习作的题目了吗?你看下面几个怎么样——
①开心的一天&&&&&&&&&&&&&&&
②玩得最开心的一次
③沈阳植物园开心游&&&&&&&&
&④游沈阳植物园真开心
⑤这次郊游真开心&&&&&&&&&&&
⑥今天真开心
啊?怎么没个题目都有“开心”两个字?
当然了,人家这篇习作就围绕着“开心”两个字写的嘛。
写文章,一定要紧紧扣住题目、特别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来选取材料、决定详略。
上面例文写的是开心的“一天”,开心的“一次活动”。如果把题目改为“一件开心事”,应该怎么写?
1.题目“一件开心事”中,关键词还是“开心”。所以文章要:
(1)围绕“开心”选取材料、决定详略。
(2)写出开心的原因、开心的情景、开心的感受。
2.题目明确要求写“一件事”。所以应该:
(1)写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要交待,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局要具体。
(2)顺序明朗,层次清晰。
(3)突出重点(开心),把经过写具体。
[习作示例1]
一件开心事
今天真开心!为什么?因为发生了一件开心的事呀!
今天下午,我们四年级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赛现场。我们班对二班。二班可是我们班的老对手哦,从一年级以来,我们这两个班一直在年级里数一数二——当然都愿意“数第一”,谁愿意“数第二”呀。
经过前两局的比赛,一比一平,谁也没有占到优势。第三局决胜负,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我们把绳子握得紧紧的,奋力向后拉;脚抵着脚,不让自己前倾。可对方也丝毫不放松,拽紧了绳子。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大约30秒,对方终于有些坚持不住了。我们抓住这一时机,使出浑身的劲儿把绳子往我们这边拉。可没拉多久,对方又把绳子拽回去了一些。
这时,被淘汰的三、四班的同学被我们吸引住了,连校长和低年级的小同学也来了。他们和我们班的拉拉队一起,为我们加油鼓气。
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松一步,悔一年;紧一步,胜一年!”这让我们一下子热血沸腾起来,不约而同地喊起了口号:“紧一步!紧一步!……”。
在震天的口号声中,我们赢得了比赛。我们高兴地抱在一起,跳啊,唱啊,整个下午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当中。
哈,真开心!  
[习作示例3]
一件开心事
我的作文在网上发表啦!
开学初,我到姐姐家玩。姐姐问我:“乐乐,你经常上网看作文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我不会。”“那我告诉你一个网址,叫小学生作文网,我带你去看看吧。”姐姐说着就打开电脑,输入了网址。我一看,这么多作文!有写人的,有写景的,还有叙事的。一时间,看得我眼花缭乱。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网浏览作文。看着看着,我就想,他们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我也可以的。于是我就动手写了一篇《校园的早晨》。我想,我这篇作文一定要好好写,争取能在网上发表。写完之后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写得不好,让我重写,于是我又重新写了一遍。写完之后又拿给妈妈看,妈妈还是说不行,我有些不耐烦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教育我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听了妈妈的话,我知道了要反复地修改。于是我又拿回去仔细地修改,终于觉得可以了,就投到网上了。
过了几分钟,我就急着去看有没有我的作文。妈妈看到我这么急,就笑我:“哪有那么快呢?”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我那篇作文在网上发表了,还有老师的点评呢!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句子也很优美。我赶紧叫爸爸妈妈过来看,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连声称赞“不错”。
听了爸爸妈妈的夸奖,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呢!我想以后要写出更多的作文在网上发表,成为作文博士。这不,我还想把这篇作文拿到网上去发表呢!
[习作示例3]
一件开心事
有一件事,像长了根一样,一直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怎么抹也抹不去……
那天,我正在看新买的《少儿百科全书》。忽然,一行字扑入我的眼帘:“不是同一窝的蚂蚁会互相打斗。”好动的我一下子坐了起来,想:哈,蚂蚁打斗会是什么样子?何不试试看。想到这儿,我便飞跑到楼下,约上好友小刚,准备开一次“蚂蚁比武大会”。规则是这样的:我俩各做一军统帅,士兵当然是蚂蚁了,每人十只。战斗完毕后,失败者将请胜利者一根冰糕。
为了验证书上所说的情况,也为了赢得比武大会的胜利,我俩分别去找两个窝的蚂蚁。我们左挑右捡,终于捉到了十只自己认为是比较强壮的蚂蚁。并把蚂蚁们分别放到同一个小盒的两边,中间用纸板隔开。小刚看到我的蚂蚁,厉声喝道:“全是帮无用……咿?书上怎么说来着?”我笑道:“瞧把你吓的,话都不会说了。”“有本事你来!”小刚边说边抽起纸板。蚂蚁们在纸盒里爬来爬去,我见此状,命令道:“进攻!”我的蚂蚁却根本不听话,依旧爬来爬去。小刚笑道:“什么统帅呀,早晚得丢了乌沙帽。”正在我万般无奈的时刻,小刚的一只大蚂蚁亮出獠牙,突然向我军发起猛攻。小刚见了大声吼:“干了它!”很快,蚂蚁们扭打起来。小刚的那些大蚂蚁仗着人高马大,根本不把我的蚂蚁放在眼里,对我的蚂蚁又撕又咬,任意践踏,很快将我的一只蚂蚁置于死地。真让人心疼啊!士可杀不可辱,看到自己的弟兄被杀,还不报仇!我心里不由得为蚂蚁鼓起劲来,期盼蚂蚁们给小刚一个下马威。我的蚂蚁兵们的心情好像跟我一样,也都怀着仇恨。正当小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的时候,我的战士排成一个蚁阵,冲向敌军。我脱口而出:“各个击破!”由于我的声音太大,小刚被吓了一跳:“什么?”当小刚的目光又回到纸盒里的时候,可被吓了一跳:他的蚂蚁们被我的勇士摆出的“各个击破阵”弄得晕头转向,很快就伤得伤、死得死,被全部歼灭了。
回家的路上,我吃着战利品——冰糕。高兴地对小刚说:“你的蚂蚁是大笨熊,我的是这个,哈哈……”我边说边伸出大拇指。
这件事不仅为我赢来了战利品,还验证了一个动物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你说我开心不开心?
读了同学们写的开心事,你一定也想起了自己的开心事吧?请选一件写下来与我们分享好吗?
要求:事情经过要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P孩登上宝座,就要坐下去。唉,看来,他要到宝座下的18层牢狱报到了。
哈,别慌嘛。遇到事呀,不要太悲观。你看,就在小P孩翘着的屁股离宝座只剩下一条针缝的时候,他停住了!
他看到一高一矮、高者瘦矮者胖两头巨鼠在朝他眨眼睛,还把它们的尾巴卷成了两个字母:“N”和“O”。
插图:两头巨鼠分别把尾巴卷成字母
“N”和“O”,还朝小P孩眨
“啊?!‘NO’!不好,宝座有阴谋!”小P孩警觉起来,朝墙上的时钟一望,时针指在“午”和“未”之间,分针指正在“3”上。他马上失声叫道:“午时三刻!”
文章引用自:
小P孩腾地一下跳开宝座,把“时空移位器”送到嘴边,大声喊:“文昌星!”
小P孩能顺利地逃出巨鼠洞吗?
两头巨鼠为什么朝他眨眼?
白鼠族有没有冲击“童话谷”?
小雪公主和她的“童话世界”安全了吗?
——请到《木郎作文讲堂·快乐达标(四年级B)——智救童话谷》找答案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