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me109 479遥控飞机什么牌子好的安装视频教程

帖子主题:[原创]二战著名武器之Me109战斗机[长城军团]
共&23261&个阅读者&
军号:1293166 头衔:中华帝国长城将军 工分:178130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二战著名武器之Me109战斗机[长城军团]
文章提交者:fennu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中,虽然因为少数战争狂魔的挑动,导致了无数人民群众死难,世界损失惨重,但是却也诞生了无数的优秀将帅,而且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战争武器,无论它们是在什么人的手里使用的,但是那也是使用者的性质,武器是没有生命的,在谁的手里就会为谁服务,它既可以帮助被压迫人民获得解放,也可以成为侵略者人民的帮凶。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种堪称是“恶魔武器”、但是又确实非常优秀的二战著名武器——Me109战斗机()!关于这个战斗机,估计了解的朋友都了解,它和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后来出现的FW190战斗机一样,堪称是纳粹空军在二战中使用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个Me109远比后来出现的FW190、ME262等战斗机使用概率大的多,同时也频繁的多,毕竟这个战斗机是纳粹在开战之前就已经研制的,而像更加先进的FW190战斗机的使用,那是在1939年以后的事情了,至于ME262则更是在纳粹即将前才投入使用了,只能算做是“困兽犹斗”!真正经历了整个全过程的,ME109算的上是最优秀的一种。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人坚持认为,如果当时的戈林能够多一点战略眼光,不压制纳粹德国部队的建设,让纳粹也拥有自己投入实战的航空母舰和舰载战斗机,甚至让纳粹去向二战中的盟友——日本人学习学习,让ME109战斗机拥有像日本那样的航程,相信纳粹还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至少能够掩护“俾斯麦”战列舰突出英国舰队的重围,掩护“沙恩”号从空、海两方面同时打击英国的PQ17舰队,而那些看起来非常强大的纳粹战列舰们……也不会死的那么孤单那么痛苦,那些纳粹水兵至死都没有看到自己祖国的ME109战斗机在自己脑袋上盘旋,而那些“水下孤狼”——U系列潜艇的战绩肯定会更加优异,毕竟有空军掩护的潜艇部队会更加强悍,而至少不会像二战中那样被盟军的护航舰队一点一点地消耗掉了……但是历史永远都是历史,没那么多“如果”,历史,是不会有假设的!先说说ME109战斗机的研制情况吧,这个战斗机研制的大背景是三十年代,刚刚获得德国统治大权的希特勒迫切需要一种先进战斗机以保证自己的对外侵略野心,为实现侵略扩张计划,开始大力扩建空军。1934年,德国空军发出招标,要求研制一种接替HE51型双翼机的新一代战斗机。巴伐利亚飞机厂(即be)主任设计师梅塞施米特设计的ME109型单发单座单翼全金属活塞式战斗机在竞争试飞中逐一击败he112、ar80和fw159三种机型后,成为此后十年间纳粹空军的最主要的主力战斗机,因此“梅塞施米特”几乎成为大战时德国纳粹空军的代名词。而后来巴伐利亚飞机厂也改名为梅塞施米特飞机厂,当然了,这样的做法也让战争中后期的这个厂成为了盟国空军重点轰炸的对象之一,整个厂房几乎被沦为平地,但是这就是战争!不这样能够抵消ME109战斗机给大家造成的巨大恐惧吗?别忘了,当时为了逼迫这些狂热的侵略者投降,无数的B-17,甚至是B-29经常是黑压压地一大片呼啸而至,在己方战斗机的掩护下对德国的各个重要目标和大中型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几乎可以说把什么能炸的目标全给炸了,而到了战争中后期,纳粹空军缺乏的可不仅仅是优秀的飞行员,还有航空汽油、飞机零件、飞机上用的弹药甚至是机场的跑道!战争期间当然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抵消对方的优势,毕竟,纳粹空军这只战火中飞出来的老秃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投降的!而另外一件事情也让我们见识到了ME109战斗机的可怕性能!日,里?弗?温德尔驾驶由ME109专门改装的me209ⅴⅰ型特种飞机创造了活塞螺桨飞机平飞速度世界绝对记录--755.138千米/小时,并一直保持到1969年!而且当时的空军技术局长,飞行专家乌德特少将对ME109所作的特技飞行十分欣赏,他曾要求首席试飞员赫.乌尔斯塔博士驾机向右连续21周、再向左连续17周急速盘旋爬升,再从7500米高空向下作垂直俯冲,待近地面时才改平,期间均未进入危险的尾旋状态,充分显示出该机构造的坚固性和优异的操纵特性。其实从这里也能够很明显地看的出来,德意志民族在机械制造业和精密设备的使用上、以及德意志民族那严格态度、办事周密的工作作风了。虽然ME109在很多地方上还不如它的同行对手,但是每当在空中遭遇到ME109的时候,无论是英国的“喷火”、“飓风”,还是的P-40、P-51战斗机,甚至是苏联的各种战斗机,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又小心地应付,否则一不注意就会被这个空中的“精密仪器”给揍下来!而轰炸机呢?就算武装到牙齿了的四发,也不见得能够在M109面前讨到什么便宜,可以完全保证自己全身而退的,可想而知ME109战斗机的可怕之处,而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是二战中后期,无论是飞行员素质还是战斗机性能上,其实ME109哪怕是FW190,都已经占不到什么上风了。ME109战斗机的作战生涯在二战同型号战斗机中也算的上是佼佼者了,它的首次使用应该算的上是1937年的期间,当时的纳粹德国公然支援佛朗哥的法西斯独裁政府,对西班牙共和国进行武装干涉,ME109就首次披挂上阵,它的使用甚至是更加先进的FW190战斗机出现以后,依然在纳粹空军中服役,并一直坚持到了纳粹投降的那一天,几乎绵延近十年时间。而在此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ME109战斗机多次进行改装,推出了不少改进型号,其实真正算的上是ME109战斗机的残酷之战,应该还算是是在1940年夏秋时节那个血腥的不列颠大空战期间。德国每一架轰炸机均得到4-5架ME109的掩护,但因为空军司令戈林这个笨蛋!他禁止战斗机脱离混合编队,所以所谓的自由空战成为了一纸空文。ME109战斗机那良好的空战机动性能也无法正常发挥。飞行员们忙着紧跟在己方轰炸机的后面,眼睁睁地看着皇家空军的“喷火”与“飓风”战斗机一次次飞向自己的轰炸机。8月31日,1301架ME109和bf110型战斗机掩护150架轰炸机进袭霍恩彻奇和比金希尔等军用机场,遭到英国飞机978架次的有力拦截。英德战损比为39∶32,其中ME109被击落百余架,另有200多架因燃油耗尽而坠海。实际上我很多时候在想,如果戈林能够聪明一点,不把战斗机和轰炸机混合编队,战斗机飞在最前面,负责清理空域,然后用少部分轰炸机作为诱饵吸引英国战斗机前来轰炸,然后派全部战斗机倾其全部实力对英国进行全力空战,然后这个昔日一战期间的王牌飞行员能够动动脑筋,想什么方法让英国战斗机上当,在保证全歼英国“喷火”和“飓风”战斗机的基础上,然后再派轰炸机对英国目标进行轰炸。而那个愚蠢的希特勒也不要受外界干扰,不派飞机轰炸伦敦,而专门轰炸英国的各大军用机场和防空设施,我就不信英国就一定拿不下来!可惜……同样还是那句话:历史不可能有那么多“如果”可言!世界第一空战王牌哈特曼少校!现在谁也追不上他的击落敌机数量了!但是真正让ME109战斗机获得“空战杀手”威名的战斗,还是发生在1941年以后的苏德战场上,当时从日,到9月10日,全部装备了ME109战斗机的纳粹德国空军JG51飞行团,就已经击落了苏联飞机两千架,而且在日,大战中有称“最大空战”的一次空中大较量发生在哈尔科夫上空。德军出动2个团的ME109对付拥有400-500架苏联轰炸、战斗、强击机的混合编队,结果有120架苏机被击落。虽然在这里有飞行员素质和偷袭得手的原因,但是别忘了,纳粹的闪电战术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ME109战斗机在空中的绝对压制力量,没有它的掩护,像“海因里希”轰炸机这样的货色就很难获得什么好战绩,但是更多的时候,这也反映出了纳粹的ME109战斗机与它的苏联同行相比实在是战斗机综合水平相比强太多了,因为刚刚一开始的偷袭固然会让苏联空军促不及防,但是毕竟在后来的空战中,更多的靠的是交战双方飞行员素质和战斗机综合能力的打比拼。虽然当时的苏联拉-7和雅克-9战斗机其实综合素质也不差,甚至还有诸如阔日杜布之类的苏联著名王牌飞行员驾驶,对德作战,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看看,同时期纳粹空军涌现出了多少王牌飞行员啊?估计大家都还记得三大世界顶尖王牌飞行员,全都是纳粹空军的!特别是德国头号王牌——著名的哈特曼少校,长期使用的也是ME109k型战斗机。他个人击落敌机352架,创造人类战争史上的空战绝对记录。据统计,在大战全期,德国空军总战果中的一半以上是由ME109取得的。我想光是他们得的,全挂在他们身上的话,估计都够把他们的军服扯烂的了,而他们好象全都是在东线战场上获得的空战战绩,甚至于到了二战结束以后,苏联甚至想把他们抓去当战俘(用屁股想一下都知道想干什么!),好在被人压下了,因为美国也佩服这些空战英雄的。而好象只有一个例外:号称“非洲之星”的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他曾经创造出一天击落12架敌机的战绩,但是最终他的结果和著名纳粹“装甲战神”——魏特曼一样悲惨:在一次空战中,他的战斗机被一架盟军战斗机击中,结果在跳伞以后,降落伞未能顺利打开……我查过的资料显示,ME109曾于1941年开始支援北非方向上的隆美尔军团,马尔塞尤的那架ME109f型“黄色14号”座机也成为空战史上的传奇之物,虽然他很多时候也被痛恨他的盟军飞行员称之为纳粹魔鬼,因为我知道这个家伙曾经击毙过某一著名英国王牌飞行员!这就是战争,同行即对手嘛。我想,英国空军和美国空军又击落了多少ME109战斗机和FW190战斗机呢?特别是在二战后期,很多时候甚至P-51战斗机找不到合适的空战对手,只好挂上大威力机炮和炸弹对地进行攻击了,真想知道这个时候纳粹空军的ME109哪儿去了!虽然当时的很多历史资料,把苏联的女飞行员吹的神乎其神的(我用不了多久也要写一篇来称颂一下,嘿嘿),但是大家想想,一个人力消耗的差不多了,连女人都派上天空了,在地面上则为了炸纳粹,连军犬都用上了的政府,难道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大家“我快没人了”吗?好在是苏联获得的胜利,而且纳粹德国从此开始走了下坡路,而此前犯下的两线作战的致命缺陷开始显现。甚至在二战末期,他们的新式武器:V-1、V-2、ME-262,以及刚刚研制出来的反舰,几乎都用在了西线战场上,否则……我还真不敢想象会以什么方式来结束!实际上在当时的轴心国部队中,纳粹德国的空军是最优秀的,战绩远远超过了日本空军,而ME109战斗机的素质,也远比后来的日本的素质高出很多,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ME109的致命缺陷除了航程太短以外,应该还有对飞行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属于那种适合采用“打了就跑”战术的高速战斗机。ME109是二次大战前半期综合性能优秀的,也是纳粹空军使用最广泛的军用机。同时也必须看到,如果是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那么用起ME109来就非常顺手,而且战绩彪炳;但是如果是菜鸟飞行员……那就下场悲惨了,比如二战中后期,很多娃娃飞行员开始在纳粹空军中服役,他们甚至很多不是被敌人的战斗机打下来的,而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摔死在机场跑道上的!可想而知素质如何了,据说当时为了抵消纳粹空军的空战优势,盟军连续进行大强度大规模空战,损失优秀飞行员3000多人,和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但是同时却击落大量纳粹空军战斗机和轰炸机,击毙纳粹飞行员1500多人!这样的消耗战,总算将纳粹空军的精华耗光了,为后来的对德国本土进行的,大规模“无差别轰炸”铺平了道路。所以也就出现了中纳粹空军几乎没有登场,而且此后很多时候,只有美国的P-51等战斗机在空中游荡,掩护自己的地面部队前进,而甚至百无聊赖地挂上炸弹对地攻击,甚至进行机炮扫射以攻击纳粹地面部队,而且更有大批盟军轰炸机动辄上百架地呼啸而来,对纳粹德国本土进行狂轰滥炸,但是纳粹空军却几乎很难有表现机会的根本原因了!虽然前段时间,我们的一个空军军官在对ME109、“飓风”、“喷火”和P-51等几种战斗机进行比较以后,表示更喜欢P-51战斗机,但是我看更多的原因是因为P-51曾经在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为我人民空军作为现役战斗机使用过。现在看来,其实不算个人好恶的话,我个人还是更喜欢ME109战斗机,毕竟……光看外型就觉得很漂亮,到底是正规的德国货啊,德国的汽车、摩托车和都那么先进,不见得ME109战斗机就差到哪儿去,只可惜,战争不是看你武器装备有多好,就一定会让你获得胜利的,只能感慨纳粹德国白白浪费了ME109这样的优秀机种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喜欢ME109,以及哈特曼少校的朋友们!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军团职位:长城第一师战士
军团军籍:CC-0232
军团军衔:少尉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铁血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二战著名武器之Me109战斗机[长城军团]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51856 工分:294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BF109面临的真正问题主要两点,第一是性能跟不上P51之类的末代活塞机,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飞行员的问题。二战后期德国不要说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了,能飞起来的就都派上战场了,事实上好多飞不起来的也硬着头皮起飞迎战,基本是自杀式的出击。从某种意义来说不光是后期的me109G/K,fw190,ta152和me262 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毕竟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非武器,不列颠战役多少精锐机师因为墨守戈林的成规或是因为燃油耗尽而丧生,加之后期燃油紧缺德国空军真正精锐的机种连一半的实力都没有发挥出来,ta152区区百架的产量大多在地面被炸毁,这些足够说明问题了。德国空军到头来是输给了自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5791 工分:3375
左箭头-小图标
突然发现,楼主的第1张ME109,居然是我6年前画的哦,当时3D还很菜,模型建得也很简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6045
左箭头-小图标
这也太专业了吧!真是长见识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5301 工分:1248
左箭头-小图标
游戏中,BF109控制有些困难,特别是瞄准具不是正中的,偏到一边,好奇怪.因为发动机是先进的电喷技术,供油系统大丈夫,所以翻滚的性能很稳定,连续翻滚N次都没事,操控还是跟得上的,速度还不错.但和P51D比还是差些.其他的二战飞机就不好说了.P51D驾驶起来,非常顺手,操控感觉一流啊,有点人机合一的感觉,火力非常猛啊,6挺12.7MM 随便中一秒的时间肯定要被击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81511 工分:2028
左箭头-小图标
BF109 好东西~2战最爱的东西~德国东西从步兵到空军都不错!可惜就是国土面积小了~换成半个中国的领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19567 工分:29230
左箭头-小图标
闹了半天,原来楼主说的是BF-109系列战斗机啊,这个系列的飞机确实是不错,想当初玩“大战略”游戏的时候,咱使用的最多的就是BF-109战斗机,强大的“德国王牌空军”,基本上109一出、空中难觅敌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0251 工分:11165
左箭头-小图标
,一个人力消耗的差不多了,连女人都派上天空了,在地面上则为了炸纳粹坦克,连军犬都用上了的政府,难道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大家“我快没人了”吗?人家用的是女飞行员,又不是跟日本鬼子一样的**妇,要是没人了那后期几百万的一线主力部队是哪来的,在这年代成年人类可不是说造就造了的不用狗难道要用人背个炸药包跑去送死啊,苏军的火力强度可远远超过了日本鬼子(也超过了当时的中国军队),哪会用人干那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0251 工分:11165
左箭头-小图标
感觉109太小,FW190就很先进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3654 工分:21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比太阳更光
在第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kkang1986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属镂
在第12楼的发言:是优秀的德军飞行员弥补了Me109战斗机的缺点。英国飞行员试飞缴获的Me109后评价其笨得像一块石头。
有这说法,英军飞行员试飞后得出的结论是想不通德国人是怎么把他飞起来的!
其实我也想不通都说这种飞机速度快,机动性强,它机动性强在哪里?说是擅长"打了就跑",它跑得过谁?FW190,0式,喷火,P51,P47,雅克系列,拉系列,哪个跑不过它?仅仅是爬升性能不错么?可不可以说它的水平机动性能极差?你该了解下德国的狩猎战术了,它可以完全弥补掉飞机本身的一些缺憾,试问,你巡航飞行时,速度很快么?德国人就是利用垂直机动打你下,打完就撤离再来第二轮,你是追不上的,就算你追的上,你敢冲进周围都是敌人的圈子里么?你也害怕打乱飞行阵型会有另一批德国佬打你埋伏!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7936 工分:53013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觉得FW190才是德军二战中最好的活塞式战斗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8989 工分:42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4112155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richtofen
在第6楼的发言:ME109从1933年开始研制.到战争后期落伍是绝对正常的.
而零式的问题其实和ME109一样.只是由于当时日本的航空发动机水平更加有限.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更加极端.
说实话.要是没有20MM机炮,那零式基本就废了.
对于二战后期德国的本土防空.个人认为.武器技术水平是一个问题.
而更大的问题是德国本身的战略纵深太小.对于美军来说,P51都可以满天飞.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而这种优势给德国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
不是武器生产,而是飞行员问题.
P51的一个常用战术就是游猎......
解释的相当好同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1377 工分:200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比太阳更光
在第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kkang1986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属镂
在第12楼的发言:是优秀的德军飞行员弥补了Me109战斗机的缺点。英国飞行员试飞缴获的Me109后评价其笨得像一块石头。
有这说法,英军飞行员试飞后得出的结论是想不通德国人是怎么把他飞起来的!
其实我也想不通都说这种飞机速度快,机动性强,它机动性强在哪里?说是擅长"打了就跑",它跑得过谁?FW190,0式,喷火,P51,P47,雅克系列,拉系列,哪个跑不过它?仅仅是爬升性能不错么?可不可以说它的水平机动性能极差?主要是德国飞机比英美飞机多一个加力装置,当打开加力后,德国飞机在10分钟里可以达到比英国飞机快至少20公里的速度。而这种加力装置用的是酒精和乙醚以及水的混合物,直接在发动机中与汽油混合,但是会使发动机过热,马尔塞尤上尉就是因为加力装置出了问题而在跳伞时阵亡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6686 工分:200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kang1986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属镂
在第12楼的发言:是优秀的德军飞行员弥补了Me109战斗机的缺点。英国飞行员试飞缴获的Me109后评价其笨得像一块石头。
有这说法,英军飞行员试飞后得出的结论是想不通德国人是怎么把他飞起来的!其实我也想不通都说这种飞机速度快,机动性强,它机动性强在哪里?说是擅长"打了就跑",它跑得过谁?FW190,0式,喷火,P51,P47,雅克系列,拉系列,哪个跑不过它?仅仅是爬升性能不错么?可不可以说它的水平机动性能极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25151 工分:950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属镂
在第12楼的发言:是优秀的德军飞行员弥补了Me109战斗机的缺点。英国飞行员试飞缴获的Me109后评价其笨得像一块石头。有这说法,英军飞行员试飞后得出的结论是想不通德国人是怎么把他飞起来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1377 工分:200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纠正一个问题,梅塞施米特虽然设计了BF109,但是当时并没有冠以他的名字缩写ME,而是用巴伐利亚公司的BF来命名,而他设计的BF110同样也是用BF命名,直到其设计的运输机开始,才用其名字ME命名。而第一种以他名字命名的战斗机是ME262。而ME109则是当时美国和英国因为不清楚当时的德国飞机命名方式,而一直用设计者的名字ME来命名BF109。但是在德国,一直以BF109+改进型号名称来命名。FW190(福克武尔夫190)战斗机是福克武尔夫公司在1940年设计并制造的制空型战斗机。相对于BF109的前线作用,FW190是作为对空截击机而设计的,FW很少进行前线支援或远程护航。而是以德国本土或法国为基地进行对美国和英国的轰炸机进行拦截的专用飞机,使用的是宝马公司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后来用在了宝马的一款跑车上,而这辆跑车则送给了一名德国FW王牌)。FW190的主要火力是机身上部的两挺7.92航空机枪和机身下的13或20口役的航炮,有时会在机翼上加装机炮或加装机炮吊舱。火力要强于BF109,同时为了加强其的高空能力,德国空军又在FW190的基础上加长了发动机舱,安装了马力更强的发动机,而这种FW190被德国飞行员称为长鼻子FW190。虽然这种FW有官方代号,但是很少有飞行员用官方代号。在战争后期,FW也被当作前线战斗机使用。第一次FW的空战是在1941年春的法国加莱与英国的一个小队的喷火发生的战斗,三架英机被击落,而德国无一损失。英国被这种新型飞机所震憾,认为是BF的改进型,后来才知道是FW190。同时这也是德国空军第一次有超过喷火的战斗机,但是没过一年P51就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2535 头衔:党卫军指挥官 工分:1791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M109的设计理念是在尽可能小的机体获得最大的动力效应,因此。这款飞机比较紧凑,大个子飞行员坐进去吃力。据说德军飞行员,喜欢带着宠物狗一起进行战斗起降。。。德军飞行员可没有养小鹿犬的爱好。。养的可都是德国牧羊犬啊。。。不过,楼主说到新飞行员在起降的时候摔飞机的事情,不奇怪,因为M109的起落架是机腹向机翼方向收起,因此,前轮轮间距较小,在野战机场起降,即使老飞行员也可能出现侧翻事故。当时野战机场的条件。基本上就是推平了的庄稼地。英吉利海峡,德军飞行员给它的外号是“臭澡盆”,意思是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洗澡,因为M109是作为防御性战斗机研发的,作用类似于我们的歼八,国土防空战斗机,而不是为了远程作战用的,因为在波兰的白色方案以前,德军基本上没有特别长远的作战计划。德军也是一只防御性质的军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62208 工分:7
左箭头-小图标
德国飞机超级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95171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老夫囧了.明明是BF109和FW190嘛- -PS:火星了勿骂- -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9524 工分:63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ichtofen
在第6楼的发言:ME109从1933年开始研制.到战争后期落伍是绝对正常的.
而零式的问题其实和ME109一样.只是由于当时日本的航空发动机水平更加有限.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更加极端.
说实话.要是没有20MM机炮,那零式基本就废了.
对于二战后期德国的本土防空.个人认为.武器技术水平是一个问题.
而更大的问题是德国本身的战略纵深太小.对于美军来说,P51都可以满天飞.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而这种优势给德国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
不是武器生产,而是飞行员问题.
P51的一个常用战术就是游猎......解释的相当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6686 工分:2000
左箭头-小图标
设计P51的设计师就是原梅塞施米特公司的骨干设计师,他对Me109的弱点显然一清二楚,而且貌似他也不是犹太人,纯属叛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3511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我喜欢喷火,优雅的把敌人击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3103 工分:354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能否评论一下FW190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5948 工分:3557
左箭头-小图标
哈特曼少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17884 头衔:我爱坦克 工分:39813
左箭头-小图标
曾经的霸主,也有被淘汰的一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51372
左箭头-小图标
自1938年德国发明了喷气发动机.德国人就开始有幻想把他加在飞机上.而此时美国也在准备研制下一代战机.事实上德国的ME262的研制计划还要早于美国P51野马.大家都不认为他们是一代机.但有没有想过美国是美国.德国是德国.他们是同一时代甚至前者还要早于后者....或许是我胡说大家讨论讨论吧!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51372
左箭头-小图标
我能不能说P51和ME262是一代机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5426 工分:625
左箭头-小图标
是优秀的德军飞行员弥补了Me109战斗机的缺点。英国飞行员试飞缴获的Me109后评价其笨得像一块石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0384 工分:4422
左箭头-小图标
喜欢109 承认我哈德
但是我为什么没有哈苏 哈美 哈英呢 我想我是喜欢德军的那种味道吧········还有比起p51 喷火 我跟喜欢109 说道性能 我跟喜欢190
毕竟他们培养了一群空前绝后的飞行员估计一些数据以后再也不会被打破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2126 工分:59350
左箭头-小图标
P51的设计这制造当时全世界也就只有美国有这个能力看看P51的机动性能、流线外形和后来改装的汽泡玻璃座舱,简直就是活塞式战斗机的绝唱……Me109战绩辉煌,不过技术上还是落后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91269 工分:675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可以用一连串的“最”来形容梅塞施密特 Bf 109 战斗机,二战中最著名的战斗机,生产数量最大的战斗机,型号最多的战斗机,等等。从 1935 年试飞到 1967 年正式退役,它成功的证明自己可以胜任所有可能的使命,不管是截击,支援,夜间战斗,或是侦察,护航,地面攻击,Bf 109 是二战德国空军的支柱。设计 Bf 109 时,用到了许多在当时最新最先进、或者说最前卫的技术,包括下单翼,全金属蒙皮,窄机身,可回收起落架,封闭式座舱等等。这些技术已经分别在别的机型上得到了验证,但从未被集中起来运用过,结合使用的后果并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毫无疑问的,梅塞施密特冒着极大的风险,更确切的说,是孤注一掷。谁能想到,Bf 109 问世的时候,根本就是一种没人要的战斗机。从 1926 年 3 月说起,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成立了他自己的飞机设计公司 Messerschmitt Flugzeughbau G.m.b.H,由巴伐利亚州政府赞助。该地还有另一家 1926 年成立的企业,Bayerische Flugzeugwerke(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简称 BFW,下同),也是由巴伐利亚州和国防部共同赞助。到 1927 年,州政府表示已经无力同时支持两家厂商,于是 9 月 8 日,双方签订了合并协议,梅塞施密特和他的设计小组负责设计,而 BFW 负责生产。新公司的第一项产品是 Deutsche Lufthansa(德国国航,汉莎航空公司,简称 DLH,下同)要求的金属上单翼结构的 10 座客机 M-20。第一架原型机于 1928 年 2 月 26 日试飞,坠毁,试飞员在 250 英尺高度跳伞身亡。当时 DLH 的采购代表厄哈德·米尔希当即取消了所有生产订单。第二架原型机在 8 月总算通过了测试,DLH 买下了这两架 M-20 原型,并下了 10 架生产型的订单。汉莎 M-20 D-1978但首批飞机还没交完,又有两架 M-20 坠毁了,其中一架上有 8 名国防军的官员,于是媒体纷纷把矛头对准 DLH 和生产厂商,国会甚至进行了专门讨论。米尔希恼羞成怒之下,再次取消订单,拒绝接受已生产的 M-20,在报纸上公开指责 BFW 生产不合安全规范的飞机,要他们对死者负全部责任,并且要求退还预付款。但这笔款子已被用于零件原材料的定购和新飞机的研发,BFW 表示无力偿还,到 1930 年底,公司出现了 60 万帝国马克的亏损。无奈之下,1931 年 6 月 1 日,BFW 递交了破产申请。后来通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据理力争,总算迫使 DLH 接收了已生产的 M-20 和 M-28 高速邮件机,逃过了这次危机。公司随后进行了改组,梅塞施密特博士成为新的领导人。此后纳粹党上台了,德国空军急速扩充,大量的订单秘密飞向容克、阿多拉、亨克尔、福克沃尔夫,但 BFW 只有收到一张:在亨克尔的授权下生产 12 架 He 45 双翼机。老对头米尔希青云直上,成了 Reichsluftministerium(帝国航空部,简称 RLM,下同)主任,这下公开报复,禁止他们自行开发任何飞机,规定只准在别的厂商许可下生产别人设计的飞机。由于接不到本国的设计订单,BFW 只好暗中去国外招揽业务,罗马尼亚的 I.C.A.R 要求设计商务运输机和单座教练机,编号分别是 M-36 和 M-37。但很快就被米尔希发现了,他派一名手下维玛中校上门宣布罪状:“在国家如此需要你们的时候……”盖世太保也频频造访奥格斯堡的总部,梅塞施密特博士愤怒的抵抗着,努力维持摇摇欲坠的公司。出乎意料的,这件事情慢慢平息了,功臣是赫尔曼·戈林阁下(难得他也做点好事),亏了他的暗中干涉,对 BFW 的指控才没有成立。转机终于来了,空军要在 1934 年举办的第 4 届国际飞行大赛上展示德国航空技术的优势,每个厂商都收到订单,设计一种竞技飞行用机。实际上早在 1932 年,BFW 就为当年的比赛设计了运动机,编号 M-29,共生产了四架原型机。第一架于 8 月 8 日坠毁,第二架在空中突然失去动力,虽然飞行员跳伞逃得一条性命,随机技师身亡。于是被禁止参赛,打入冷宫。现在时间紧迫,梅塞施密特博士决定把已完成部分设计的 M-37 教练机改成双座运动机,1933 年 10 月,这种并列双座式飞机被重新编号,便是 Bf 108。采用 250hp 的 Hirth HM-8U 发动机或者 218hp 的 Argus AS-17 发动机,全可动前后襟翼,Bf 108A 空速 320km/h(200mph),具有极好的操作性。1934 年 2 月在奥格斯堡附近 BFW 的机场首次试飞,获得空前成功,飞行性能比设计人员指望的更好。6 架原型机很快被接收,与其他厂商交付的飞机一起,空军派出了一个专家小组进行试飞测试。但厄运再次降临,7 月 27 日,就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第一架原型机(注册号 D-LBUM)坠毁,来自 RLM 的试飞员当场身亡。梅塞施密特博士费尽唇舌,保证 Bf 108 不会成为M-20,然后几天是通宵达旦的工作,总算在月底前完成了剩下 5 架飞机的改进。Bf 108此刻空军的前线战斗机竞标已经开始,以替换当时的主力战机亨克尔 He 51。C-Amt(航空部技术局)的研究表明,新的战斗机必须是下单翼,最少装两挺 7.9 毫米的 MG 17 机枪,加强的机身结构能够承受高速的俯冲和急速横向翻滚,并且用倒 V 型 12 缸的液冷发动机。容克和戴姆勒—奔驰负责研制发动机,亨克尔,阿多拉,福克沃尔夫设计机体,由于米尔希的个人影响,BFW 被拒之门外。比赛开始了,Bf 108 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虽然跟在波兰的 RWD-9s(1932 年冠军)和本国的 Fieseler Fi 97 后面登台亮相,但以它的高速博得全场掌声,也给看台上的空军官员留下了良好印象,他们大多不清楚梅塞施密特和米尔希的恩怨,加上前面说的几家战斗机厂商老是抱怨时间紧迫,工作负载太大,更加上戈林的关心,1935 年 RLM 终于同意由 BFW 提供 3 架原型机,作为新战斗机的候选。但派来的代表同时传达了米尔希的口讯:只是验证技术的原型机而已,别指望任何生产订单。梅塞施密特博士此刻面临着一个抉择:不管米尔希的威胁,用大量时间物力研制新飞机,但即便成功设计方案也可能被锁进抽屉永不录用;要么干脆歇手,接受但泽大学的邀请去当个教授,从此不再踏进设计室和厂房。我们都知道他是怎么决定的,博士和他的小组带着德国人的耿直和刻板,铺开了空白的图纸。新方案是以 Bf 108 为蓝本的,下单翼,可收放后三点起落架,铰链连接的座舱盖。其实这项工作早在 1934 年 2 月已经开始了,1935 年 8 月就完成第一架样机,地面试车在奥格斯堡进行,新发动机还没有完成,暂时用罗尔斯罗伊斯的 Kestrel V12 液冷发动机,起飞功率 695hp,同时竞标的亨克尔 He112 也是用的这种发动机。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游逛的民间人士恩斯特·乌德特来参观竞技机,对旁边的新飞机打量了一眼后断言:这玩意永远成不了战斗机。使用 Kestrel 发动机的 Bf 109V1,注意前起落架之间临时加装的撑杆。所有的地面测试圆满完成后,注册号 D-IABI 的 Bf 109V1(V 表示试验型)于 9 月试飞。BFW 的首席试飞员汉斯·诺奇在跑道上兜了几圈后,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第一架 Bf 109 轻巧的离地而起,收起落架也很顺利,首次试飞在空中停留了 20 分钟左右。这比超马林的喷火早了几个月,他们是命中注定的死敌。进一步测试必须去空军试飞基地(Erprobungsstelle)进行,诺奇亲自驾机去那里,降落时起落架出了点问题,飞机歪歪扭扭的停稳,米尔希觉得很满意。围观的试飞员则议论纷纷,BFW 的产品素有坠机的恶名,开惯了双座机的他们怎么也不喜欢这种封闭座舱,自动襟翼的新飞机,而且高高的前起落架使得飞行员在滑行时根本看不到正前方的跑道。同时到达试飞中心的 He 112V1 同样是单翼,但设计师沃尔特和贡特博士深受传统方案的影响,亨克尔的新机型有着椭圆形的翅膀,翼展居然达到了 41 英尺,飞起来自然四平八稳,宽敞的开放式座舱,明显比 Bf 109 舒适,一时好评如潮。试飞中心隆重的接受了亨克尔的新飞机,似乎中标者已非其莫属。在其后的试飞中,Bf 109A 达到了 467km/h(290mph)的速度,比亨克尔的高出 5%,但这丝毫没有动摇飞行员们的恶评。与此同时,无视于有关人员的种种暗示,即 He 112 将会胜出,BFW 的生产线上全力装配着后两台原型机。容克的 Jumo 210A 发动机总算在 1935 年 10 月到货,立即被装上了二号机,起落架得到了加强,并在引擎罩上增加了机枪冷却器进气口,Bf 109V2(注册号 D-IUDE)在 1936 年 1 月首飞。三号机在此基础上正式装上两挺 MG17 机枪,但第二台 Jumo 210A 引擎来迟了,以至于 Bf 109V3(注册号 D-IOQV)直到 1936 年 5 月才完成。Bf 109V3,机身涂装 RLM 标准灰,水平尾翼红色,字体黑色此时,阿多拉和福克·沃尔夫的机型由于故障不断和性能低下的原因已经退出了竞赛,胜利者明显将在剩下的两名候选人中产生,言论一如既往的对 BFW 不利,眼看亨克尔就要获胜,但是,厂商意料之外的因素出现了。德国情报机关得到了超马林喷火战斗机的数据,并且知道皇家空军首批就下了 310 架的订单。他们把喷火的设计方案与 Bf 109 一比较,很惊异地发现有如此多共同之处,如果说外观上的相似不足以令人信服,那么在试飞中取得的数据也说明 109 足以与喷火抗衡,笨重缓慢的 He 112 已经被甩在时代后面。RLM 的态度立变,BFW 接到了 10 架预产型的订单。1936 年 8 月,V2 在第 1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场上空飞过,首次向世人展现它的英姿,当时世界上第一台摄影机拍下了这次盛事。11 月,最终评估在 Travemunde 举行,Bf 109 已经变成各方关注的宠儿。Herman Wurster 博士驾驶的 Bf 109 在空中一口气做了 23 个左向横滚,紧接着又是 21 个右向横滚,然后在众人的瞠目结舌中,从 23,000 英尺几乎垂直的俯冲下来。亨克尔的试飞员当即表示自己不用飞了,并祝贺 Bf 109 取得胜利。几周以后,德国空军在 Rechlin 试飞中心举行新机型发布会,戈林和其他高级官员坐到了看台上。展示以模拟战的形式开始,一队轰炸机被 4 架 He 51 拦截,恩斯特·乌德特驾驶 V3 起飞护航,轻松打下所有 He 51,意犹未尽,连带把轰炸机也统统击落。Bf 109B(预产型)Bf 109B 的头 10 架的编号是 V4 到 V13,V 是 Versuch 的缩写,即试验机。这 10 架被称为 0 序列,用于测试各种发动机和武器搭载方案,为进一步的生产提供数据。从 Bf 109B-01 到 Bf 109B-010,注意 B-01 不等于 B-1,后者是正式的投产型号。V4,即 Bf 109B-01,于 1936 年 11 月完成试飞。在 V3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挺 MG17 机枪,安装在发动机的汽缸之间,枪管在螺旋桨毂罩的中心,这是因为军方的要求,认为两挺机枪提供的火力不够。V4V5 和 V6 换装 Jumo 210B 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稳定出力 540hp,海平面 600hp 则可以维持 5 分钟。拆除了原先机枪冷却器的进气口,改为三条进气槽,增强了风挡,改进了机翼下的支撑装置,取消了原先 V2 在起落架测试中使用的加强幅条。V61936 年 7 月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局势紧张起来,德国和苏联各自扶植一方势力。11 月,由 4,500 名“志愿者”组成的秃鹰军团前往西班牙参战。其中包括第 88 战斗机联队(简称 JG88,下同),装备的是 He 51B 双座战斗机,完全比不上对手使用的苏制波利卡波夫 I-15 战斗机。于是装备武器的 V3,V4 和 V5 紧急装箱,运往西班牙,在实战中完成最终测试。尽管种种小毛病和机械故障不断,JG88 的飞行员对新战斗机很是满意,Gunther Radusch 中校(后来的夜战王牌,最终战绩 60 架)如此描述:“……我们装成游客(打得不可开交还有人去观光?德国人的想象力),在汉堡上船前往塞维利,共有 12 名飞行员和 6 架 He 51。刚到目的地就投入实战,为 Ju 52 轰炸机护航。1936 年底接收首架 Me 109 战斗机,我在这架只有两挺机枪的战斗机上取得了第一次空战胜利。那天的任务是飞往 Vitorio 为轰炸机护航(KG88),当时天空晴朗,我们 3 架 Bf 109 远远跟着一队 Ju 86,快到港口的时候看到 4 架 Avia 534 型双翼战斗机急速爬升上来,企图打散轰炸机的编队。我们俯冲下去,从后方把它们围拢。两个同伴先开火,但距离过远没有命中,3 架 Avia 534 马上散开逃走,但他们的长机还追着轰炸机。我一直贴近过去,直到 50 米(嗯?)才开火,很清楚地看到子弹射进了对方机身。它翻了个身,没有冒烟,没有火焰,一直掉了 1,000 米的高度,在地上结结实实的摔成碎片……”3 个月后,3 架原型机再次装箱,运回奥格斯堡,根据实战中取得的数据对后续机型进行调整。V7 于 1937 年 3 月首飞,换装 Jumo 210G 发动机,增加了两级增压器,出力提高到 700hp,作为 Bf 109B-2 的原型。V7V8 是 Bf 109C 系列的原型,使用 Jumo 210Ga 发动机,在起落架舱外侧加装了两挺 MG17 机枪,为此对前襟翼做了修改。在射击测试中取得了极大成功,所以四挺机枪成了 Bf 109C 的标准搭载方案。V9 在 V8 的基础上,将机翼的机枪换成 20 毫米 MG FF 机炮,但由于要改动机翼以安装大尺寸的机炮和弹鼓,但已有的生产线无法完成,直到后来的 E 系列才解决这个问题。V10 换装高性能的戴姆勒—奔驰 DB 600Aa 发动机,起飞功率 900hp。在 1937 年 7 月参加苏黎世—多本道夫国际飞行大会时,飞行员恩斯特·乌德特(已经是 Bf 109 的坚定拥护者了)企图创造一项速度纪录,结果迫降损毁。V11 顶替 V10 进行 DB 发动机的测试。V12 和 V13 使用 DB 600A 发动机,后者换装了更有力的 DB 601 发动机,并在 1937 年 11 月刷新了陆基飞机的时速纪录:沿着 3km(1.86miles)长的路线分别从两头起步,各飞一个来回,V13 平均速度 610.5km/h(379.38mph)。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70838 工分:107208
左箭头-小图标
看得出楼主有哈德的倾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7240 工分:204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5v
在第5楼的发言:ME109和零战各有优缺点,楼主用“高出很多”来形容ME109 VS 零战并不合适。应该说,在一个技术精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手里,零战在那个时代的空战中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其在中低速状态下的中低空(二战前期典型的空中格斗作战的舞台)水平机动性能要比ME109高很多,更不要说在航程上零战远大于ME109。
与美国在战争中后期投入的P47、P51等战斗机相比,ME109在性能上的落伍是全面的。纳粹在空中的失败正是由于在长达3年的盟军对德战略轰炸中,即是处于本土内线防御作战的地位,纳粹空军的战斗机......同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225 工分:181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ME109从1933年开始研制.到战争后期落伍是绝对正常的.而零式的问题其实和ME109一样.只是由于当时日本的航空发动机水平更加有限.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更加极端.说实话.要是没有20MM机炮,那零式基本就废了.对于二战后期德国的本土防空.个人认为.武器技术水平是一个问题.而更大的问题是德国本身的战略纵深太小.对于美军来说,P51都可以满天飞.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给德国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不是武器生产,而是飞行员问题.P51的一个常用战术就是游猎.长时间在德军机场上空盘旋.压制起飞和降落的德军战斗机.并且不断攻击航校.这种战术的最大作用就在于把德军战争机器的运转整个打乱.有经验的飞行员在无休止的战斗和袭扰下快速消耗.而新飞行员又无法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训练环境.(当然,还有油料问题)相对的例子就是苏联在把工业搬迁到乌拉尔山脉以后的发展速度.没有德军轰炸.没有德军进攻.工业机器要做的就是研制,生产,再研制,再生产.再来看武器问题.在P51出现之前.德空军的任务非常简单.等盟军护航战斗机返航以后.全力攻击盟军轰炸机就可以了.因此双引擎战斗机能发挥极大作用.例如ME410(武器配置基本就是打人怎么痛怎么来.50MM炮,210MM火箭弹.30MM炮,什么猛装什么.最极端的还有一架ME410装了8门20MM炮).还有夜战斜乐曲.1943年夏天被盟军称为"腥风血雨之夏",美军轰炸机战损率最高飙到了10%.但是得到P51全程护航以后.德军面临的问题就成了一个死结:要穿过P51的护航防线.就要格斗.就要求飞机轻,快.要击落轰炸机,就要求飞机装备重武器,但这就会严重影响飞机机动性.很多时候,ME109被打得满地找牙,原因就是加装了重武器.不用多,2门30MM MK108就够了.(加装重武器得FW190都笨重无比.基本不具备格斗能力)德国人的解决办法是ME262.但是当时的喷气发动机加速性极差.因此ME262在起飞阶段极其脆弱.但这个时候又遇到了游猎的P51.个人认为.在P51的全面压制下(数量和质量).德国空军没有任何机会.当时唯一有希望打破压制的是TA152.但是出现得太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20147 工分:163188
/ 排名:59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ME109和零战各有优缺点,楼主用“高出很多”来形容ME109 VS 零战并不合适。应该说,在一个技术精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手里,零战在那个时代的空战中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其在中低速状态下的中低空(二战前期典型的空中格斗作战的舞台)水平机动性能要比ME109高很多,更不要说在航程上零战远大于ME109。与美国在战争中后期投入的P47、P51等战斗机相比,ME109在性能上的落伍是全面的。纳粹在空中的失败正是由于在长达3年的盟军对德战略轰炸中,即是处于本土内线防御作战的地位,纳粹空军的战斗机部队依然不能对抗越战越强的美军战斗机部队,更不要说突破美军战斗机的护航对其轰炸机编队进行有效地打击。本文内容于 9/20/:30 AM 被5v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97283 工分:6423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225 工分:18133
左箭头-小图标
ME109的问题体现了30年代航空器设计的一个矛盾.由于缺乏大功率航空发动机.因此速度和机动性无法很好的兼顾.为了追求速度.不得不减轻机体重量,缩小机翼面积,导致ME109的翼载相当之大.(有数据说几乎是零式21型的2倍.)个人认为,ME109也无法成为一种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首要原因就是起落架的设计.主轮距太小.(喷火和飓风都存在同样问题,因此二战后期英国人参与太平洋战事的时候,一般都使用美国舰载机.)就算戈林不那么官僚.德国在二战中能拥有一支有战斗力的航母编队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6913 工分:4455
左箭头-小图标
机动性能一般,飞行员视野极差(喷火往往是从下后方发动攻击),载弹量少,续航距离短是Me109的死穴。不列颠空战就已经说明问题,给轰炸机护航时间时才20分钟的战斗时间,视野不良吃尽苦头,航机数量又少弹药少,往往被逼推战,返航时因燃料不足坠海的很多。本文内容于
22:39:04 被撒旦之轮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8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二战著名武器之Me109战斗机[长城军团]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遥控飞机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