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空间主持人乔斯林·威尔顿斯坦.怀特

锦绣缘华丽冒险
平凡的世界
无敌铁桥三
婆媳的战国时代
暖男的爱情与战争
我的二哥二嫂
少年四大名捕
泪洒女人花
巧虎好孩子教育
智取威虎山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
第七子:降魔之战
给您影院般的“极致”体验
版本:5.47.锦绣缘华丽冒险
平凡的世界
无敌铁桥三
婆媳的战国时代
暖男的爱情与战争
我的二哥二嫂
少年四大名捕
泪洒女人花
巧虎好孩子教育
智取威虎山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
第七子:降魔之战
给您影院般的“极致”体验
版本:5.47.锦绣缘华丽冒险
平凡的世界
无敌铁桥三
婆媳的战国时代
暖男的爱情与战争
我的二哥二嫂
少年四大名捕
泪洒女人花
巧虎好孩子教育
智取威虎山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
第七子:降魔之战
给您影院般的“极致”体验
版本:5.47.
再造经典传奇人物
赌城风云起神侠笑翻天
周迅火力全开虐招齐发
玩儿命的疯狂邂逅
主人公意外地卷入了海盗的世界
湮灭前的悲情绽放诺贝尔文学奖词典
&&&&&&&&&&&&&&&&
/ 诺贝尔文学奖词典 
1972 年 海因里希·伯尔《九点半打台球》(1959)  长篇小说。故事是围绕建筑师费迈尔一家 3 代展开的。20 世纪初,著名 建筑师海因利希·费迈尔在竞争中击败了所有同行,担负起建造圣安东修道 院的重任。修道院建成后,他名声日隆,娶了名门闺秀约翰娜为妻。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的困难日子里,他的长子、长女都因饥饿和疾病相继去世,次 子罗伯特继承父业,攻读建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他执行了炸毁由他 父亲建造的修道院的命令,以便给射击腾出一块空地。战后罗伯特的儿子约 瑟夫又参加了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工作。现在罗伯特过着内省的隐居生活, 每天上午 9 点半到亨利王子饭店去打一小时台球。他炸毁修道院这个心中的 “秘密”始终没有向父亲和儿子泄露。罗伯特的母亲约翰娜为免遭政治迫害 而住进了精神病院,战后也不愿出院。  小说的叙述集中在 1958 年 9 月 6 日海因里希·费迈尔的生日这一天,通 过这个家庭成员的谈话、内心独白、回忆,多角度地展现了这个家庭的历史, 从而再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德国历史——从威廉帝国经过魏玛共和国和第三帝 国直到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鞭笞了趋炎附势之辈,告诫人们要警 惕军国主义的复活。伯尔在小说中采用了福克纳的叙事和布局技巧。《小丑之见》(1963) 长篇小说。主人公汉斯·施尼尔出生于波恩煤矿大老板家庭,其父亲是个百万富翁。汉斯不能忍受周围虚伪庸俗的环境,在 21 岁时教然离家出走, 当了一名丑角渲员,没有正式结婚就同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生活在一起,这在教会和世人眼里是非法的、不道德的。后来玛丽离开了他,同一个有钱有 势的天主教徒结了婚,使汉斯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6 年以后,在他 27 岁 时,他回到波恩,坐在火车站广场上卖唱,沦为乞丐,但是他的抗议歌声却 被淹没在狂欢节的欢乐中,这时玛丽也正从罗马度蜜月归来。  作者将小说的情节压缩在一天,通过倒叙手法,以施尼尔这个局外人的 视角,对国家、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作了全面的揭露、讽刺 和批判,认为这一切都是与自然人不相容的。小说由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独白、 电话谈话、回忆组成。小丑最后的辛酸结局使作品笼罩着悲观失望的氛围, 但小丑却是一个挑战的形象。《女士及众生相》(1971) 长篇小说,又译《莱尼和他们》。小说的主人公莱尼·普法伊弗生于 1922年,父亲胡贝特·格鲁伊滕是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莱尼从小就接受了基督 教会的教育。小说从莱尼的少女时代一直写到她 48 岁。这期间她有着 32 年 的工作经历:在父亲的公司当过 5 年办事员,随后又当了 27 年花圃工人。结婚 3 天后,丈夫上了战场,不久她同俄国战俘波利斯同居,生了一个儿子莱 夫。后来丈夫在前线阵亡,波利斯则死于一次矿井事故。战后她曾一度参加 德国共产党。后来她曾同一个土耳其人发生关系,加上那些企图沾她便宜的 男人到处自我吹嘘,败坏了她的名声,因而常常遭人辱骂和欺侮,房东又强 迫她迁出,这时她 25 岁的儿子因故意涂改汇票而在蹲监狱。莱尼正经历着坎 坷的人生。小说虽然主要写莱尼的身世和经历,但莱尼几乎始终没有直接出场,有关她的一切都由一位虚构的“笔者”采访形形色色的人物、收集各种材料得 来的,其中不免有许多漏洞、矛盾和错误的判断,伯尔将这些全都交给读者, 让他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得出自己的看法。小说的主题仍然是社会批评。 作品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叙事艺术,对于场景和事件的穿插,写来得心应手。 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个性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操着与各自性格和 身份相符的语言。在表现方法上,小说也有许多创新,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 手法,运用了许多新的表现技巧。《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1974)  中篇小说。年轻女职员卡塔琳娜·勃鲁姆在舞会上与被警方通缉的路德 维希·戈顿邂逅,并把他带到家里过夜。戈顿被警方定为“杀人嫌疑犯”, 其实他只是个逃兵。卡塔琳娜掩护他从暖气管道中逃走,因而被警方拘留, 认为她是戈顿的同伙。她的住处被搜查,电话被窃听,经济收入被公布,私 人联系被追究。《日报》在这一事件中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它的记者乘 机炮制各种桃色新闻,说她行为不端,常在家里接客,还制造种种政治谣言, 污蔑她的住所是“‘强盗窝”和“武器转运站”。报纸的恶意诽谤损害了卡 塔琳娜清白的名誉。《日报》记者还想趁火打劫,染指卡塔琳娜。在走投无 路、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开枪打死了记者,随后主动投案。  小说揭示了传播媒介可以操纵公众舆论,通过造谣诽谤葬送了一位女子 的名誉,从而有力地揭露了新闻界的黑暗和警方的滥施暴力。小说的副标题 是:“暴力是如何产生的,会引向何处”。这就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究竟谁在践踏人的尊严,在向普通老百姓施暴?《监护网》(1979) 长篇小说,又译《保护网下》。百万富翁弗里茨·托尔姆是报业巨头,他心地善良、性格软弱。因为他以前的儿媳妇是恐怖分子,他的政敌和警方 合作,共同设下圈套,选他当了雇主协会主席。警方以保护他的安全为借口, 对他全家进行严密的监视。他骑自行车时,竟有两辆警车开道,一辆警车殿 后,空中还有一架直升飞机“保护”,实际上他成了囚徒,只好千方百计去 迎合警察的意愿。托尔姆家里被安上了窃听器,他与妻子的谈话被窃听,结 果一名恐怖分子被追捕,并被打死。托尔姆受到良心责备,不顾自己的名誉 地位,排除一切干挠阻碍,公开参加了死者的葬礼,以抗议警方卑鄙的特务 行径。  小说的题材与《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密切相关,都反映了当 时联邦德国由于恐怖活动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 性。小说揭示了“福利社会”平静的表层之下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通过 小说伯尔表明,监护措施过了头,“监护”就变成了“监视”,就剥夺了被 监护者的自由和人性。小说的语言雅俗共赏,作者善于用环环相扣的手法处 理情节的发展,在人物塑造上突破了作者早年作品中好人与坏人泾渭分明的 格局。(韩耀成)
1973 年 帕特里克·马丁代尔·怀特《风暴眼》(1973) 在悉尼市郊一座豪华的花园别墅里,镶着银太阳的宽大的花梨木床上,躺着年迈、垂死的伊莉莎白·亨特。长篇小说《风暴眼》就以这个最富有的大牧场主亨特先生遗孀躺着的病床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时开去,在围绕金 钱而展开的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中,不满足于暴露人世间表层的丑态,而把 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角落,运用心理分析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和 敌对的原因,唤起读者对这个腐朽、堕落的现实世界的思索。主人公亨特太 太是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她年轻时,凭自己的美貌与才干敲开了金钱的大 门,成了当地大牧场主的妻子,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而今行将就木,双目 失明,僵卧病榻,但仍是主宰这个王国的女王和偶像。她追求别人对她的崇 拜,也渴望得到真正的爱,但她的自私自利与冷酷无情,却使她一生都处于 想被人爱却又不肯爱人的矛盾中。如今,无论她如何竭力表现自我,精心打 扮,炫耀财富,但她也只能是旁人心目中有钱却不可爱的“老婴儿”。护士 手中日渐萎缩的“包裹”。她只能在梦幻和恍惚中自叹自怜、自我反省、自 我发现、自我否定,在迷惘和失望中了却残生。  孤独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个本质特征。在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中, 损人利己,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即便骨肉间的真挚情感也被铜臭所侵蚀, 所毒化,一切都只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亨特太太的儿子巴兹尔是个演员,早年曾因在英国舞台上善于扮演莎土 比亚剧中人物而享盛名,获得爵士称号。但随着岁月流逝,他每况愈下,最 后众叛亲离,孑然一身,沉溺于酒色之中不能自拔。亨特太太的女儿多萝茜 年轻时远嫁法国一个名门望族,只是好景不长,很快成为一名被遗弃的公爵 夫人。她自命不凡,矫揉造作,吝啬成性,却又穷愁潦倒。就是这一女一男,  获悉风烛残年的母亲已经奄奄一息,都匆匆从海外飞来,围绕母亲的病榻展 开了一场争夺遗产的激烈争斗,为了对付不肯死去的母亲,儿女们从勾心斗 角到沆瀣一气,从精神上折磨她,促其早死。同时,他们在家中还各施手段, 与女护士和律师调情鬼混。当母亲死讯传来时,这一对孪生姐弟竟在母亲生 育他们的床上纵欲乱伦。  亨特太太死了,巴兹尔和多萝茜如愿已偿,瓜分了母亲的遗产,而在最 简单的葬礼上,这一子一女却各有借口避而不来。这显赫一生的富孀只能在 这荒凉的墓地上最终得到一块平静之地:“风暴眼”,即大风暴中的宁静点。 怀特就是这样用“史诗般的和擅长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介绍一个 新的大陆进入文学领域。”作家以频繁的意识流手法,围绕亨特太太精心编 织下一个纵横交叉、辐射型的主体结构。小说通过内心独白和潜意识的描述, 将主人公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以及接触过的不同人物有机地申联起 来。其一,是通过亨特太太的梦幻,串联了她一生的理想、憧憬、情感和际 遇,组成她生平经历的画卷。其二,则通过亨特太太的某种直觉触发联想或 幻觉,由此及彼,构成一张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意识之网,纵横交错,伸向四 面八方。譬如,当护士的手触摸亨特太太的手腕时,亨特太太的脑海里便幻 化成她一生中接触过的父母、子女、丈夫、情人以及各色人物的手,闪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起她对往事喜怒哀乐的种种思绪。  355 这种辐射式立体交叉结构的写作技巧,将各类人物、多种时空、各 色事物有机联结起来,使具有多声部、多色调、大容量的特色而别具一格。 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怀特 25 年中全部作品的大规模集中”,“‘别具一 格地把史诗的真实和诗歌的感情熔于一炉”。《风暴眼》的问世使怀特荣获1973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潘源)1974 年 埃温德·雍松《黑暗中的城市》(1927) 这部小说以瑞典极北部一个小城镇为背景,描写了在那里当小学教员的安德逊的生活遭遇。性格开朗的安德逊来到这个小城镇执教后,除了生活清贫枯燥外,精神上也十分苦恼。僻远小城镇的居民生活单调划一,政治上保 守闭塞,眼界狭隘窄小,往往为琐碎细事而斤斤计较。他感到室息,向往着 离开小城镇到海上去过这游生活。但是一连串的事件使他明白过来,闭塞、 保守、狭隘并不是小镇居民本身的过失,而是社会所造成的。小镇居民乐于 关心别人,虽有争执也有互相帮助。他终于放弃了想过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想 法,安心在小城镇上留了下来。《光明中的城市》(1928)  1928 年,雍松在法国用法文出版了小说《挂号信》,这部小说的瑞典文 版的篇名是《光明中的城市》,作为《黑暗中的城市》的姊妹篇。这部小说 描写了一个清贫的瑞典青年作家,往在大都市巴黎,由干找不到合适的职业 而不得不忍受饥饿,他焦急地等待国内寄来的挂号信和汇款,然而挂号信姗 姗不见踪影,他等待得心浮气躁,最后却豁然开朗,决意自食其力,靠体力  劳动去挣得每日的面包。作品的主人公实际上就是雍松本人,他现身说法生 动地描写了饥饿时的身体反应和精神谵妄。他在写作方法上竭力模仿 1920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挪威作家哈姆生的成名作《饥饿》。《乌洛夫的故事》()  这是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共有 4 部。第一部《现在是 1914 年》(1934) 描写主人公乌洛夫离开父母去依附叔婶,过着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他不得 不去充当烧窑童工,靠笨重而危险的体力劳动来谋生糊口。第二部《这里有 你的生活》(1935)描写他丧父之后进锯木厂当锯木工人。他接触到了社会, 亲眼目暗种种社会的不平,但是他无法理解这些社会弊端的产生原因,于是 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希冀寻找解决办法。这部小说中穿插了 许多独立成篇的传说故事,也即北欧传统的“萨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萨 迦故事是《约翰娜的故事》。这篇故事描写了瑞典北部纯洁的农村少女受骗 上当后,到铁路上去当厨娘,又遭欺凌。她为生活所迫,飘零南下,在哥德 堡港口上为流氓所戕害。这些短篇故事大多采用叙事诗方式,遣词排句古朴 敦厚,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这种在长篇小说中穿插不少独立的短篇 故事确实能够更烘托出主题,而且也更生动活泼,因而有不少作家竞相仿效。 但是这种写法也容易造成支离破碎、拉扯拖沓的毛病,直到现在瑞典文坛上 仍然见仁见智、褒贬不一。第三部《切莫回头》(1936)描写主人公乌洛夫 来到城市,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使他眼花缭乱,他在一家电影院里找到了工 作,又同邂逅相遇的姑娘玛丽恋爱,然而好景不长,经济衰退的来临使他失 掉了饭碗,纨绔子弟的炫财斗富使他失去了爱情。他在失业和失恋的痛苦交 织之中醒悟过来,他不能够过于责备玛丽的爱富厌贫,而是这不公平的社会 给他带来种种苦难。他又怀念起自己的故乡和父老旧友,但是要返回到昔日 的生活轨道上去已是不可能了。他只有咬紧牙关,勇往直前。第四部《青春 的结束》(1937)叙述乌洛夫在认清了自己的遭遇之后,投身社会民主运动。 通过斗争的洗礼,他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这部长篇作品既写出了主人公 从童年到少年,又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而且还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 反映出瑞典当时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的社会变迁,以及瑞典社会民主运动的 兴起与壮大,因而,这部作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深受瑞典工人群众的 喜爱。(斯文)1974 年 哈里·马丁逊《荨麻开花》(1935)  《荨麻开花》是哈里·马丁逊发表于 1935 年的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作 品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奥拉夫·托玛逊从澳大利亚返回瑞典,同一个名叫贝蒂的姑娘结婚后开 了一个杂货铺。起初家庭和睦,生意兴隆,不久夫妻发生口角,奥拉夫又酗 酒,杂货铺生意不景气,奥拉夫很快就破产并于 1910 年去世,留下妻子贝蒂和 6 个儿女,生活十分拮据。1911 年,贝蒂只身前往加利福尼亚,长女伊纳 兹患肺病去世,剩下 5 个年幼的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他们由市政福利机关交收费最少的农家去抚养。孩子中的唯一男孩马丁由维勒纳斯农庄收 养。这里的生活虽然古板僵硬,但是农庄夫妇对他还可以,马丁一面在田里 劳动,一面上学读书。他是一个聪颖而好幻想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是班上 出类拔萃的学生,马丁在这个农庄的生活过得还算比较愉快。第二年,他被 转到托勒内农庄,这里的一切看上去比上一个农庄富裕而高雅,但是这里的 人冷若冰霜、毫无爱心。后来马丁又被送到诺达农庄,农庄女主人和她的兄 弟残酷无情,11 岁的马丁倍受欺凌和虐待,马丁忍受不了折磨,逃出诺达农 庄。不久他又被送到一个养老院里去寄养。养老院的女院长心地善良,很喜 欢马丁,他在这里得到了母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可是好景不长,瑞典全 国伤寒漫延,女院长也传染上了这可怕的疾病,不久使离开人世,马丁伤心 地痛哭起来。《阿尼阿拉号》(1956)  叙事长诗,共 103 节,3184 行。它的梗概是:地球上发生了核大战,核 辐射消灭了一切,宇宙飞船《阿尼阿拉号》满载着八千名劫后幸存者逃离地 球,飞向火星。由于飞船偏离既定轨道,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搭乘飞船的 难民们所面临的只能是永恒的死亡。长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末日来临的可怖 场面和宇宙飞船上难民目睹地球毁灭的惊恐心理,试图由此说明人类发明了 先进科学,而科学又使人类走向灭亡的思想。1974 年,瑞典学院在授给他诺贝尔文学奖时,对这首长诗给予了以下的评价:“对那艘意图从冻结的地球上已逐渐增加敌意的生活中寻求解脱之路, 并因而与母港断绝,迷失了目的地、又失去舵的宇宙飞船阿尼阿拉号,我们 也可以在脑中浮现悲剧性的美丽情景。”这首诗奠定了哈里·马丁逊在瑞典 诗坛上的泰斗地位,也成了瑞典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长诗也是 现代欧洲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作品。它在 1959 年彼改编成歌剧,在瑞典和欧洲 许多国家历演不衰。(石琴娥)1975 年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乌贼骨》(1925)  这是蒙塔莱的第一部诗集,包括 1916 年至 1925 年间的全部作品,集早 期创作之大成。诗人在其中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柠檬》中宣称,他同官方的 和学院派的“高贵的诗人们”决裂,把“小径”、“田野”、“柠檬树”等 普通的平凡事物看作诗歌的源泉,他从中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真谛。柠檬是“金 色阳光”、“金色诗歌”的象征,是真善美的象征,代表着诗人的心之向往。 这首诗实际上成为诗人的创作宣言。现实与诗人的追求相反,是丑恶的,因 而披露“生活之恶汐构成诗集的主题。“生活之恶”像蛀虫一样蚕食着世界, 缓慢而无情地喝光吃净一切生命的血和肉,使之剩下一付残骸——“乌贼 骨”,这就是诗集名称的含义。诗集虽然没有从正面直接描写那个法西斯统 治的黑暗时代,而是通过抽象的“生活之恶”进行形而上学的概括描写,却 是集中而强烈地表达了人们在高压之下的失望、厌恶和悲愤的情感。诗人笔  下的“生活之恶”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诗集中运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如“枯黄姜缩的败叶”、“奄奄一息的鸟儿”、“喉管被扼断的溪流”、“被汹涌的大海波涛席卷而去的 浪花”等来描写“生活之恶”的暴虐所造成的生存悲剧的场景和心灵的创痛, 体现了隐密派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寓意于日常生活中极普通的 事物,创造出深邃而又朦胧的艺术意象的特征。这部诗集为诗人全部创作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奠定了基调。《境遇》(1939)  这是蒙塔莱的第二部诗集,包括 1928 年至 1938 年间的作品,是诗人创 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诗集继续开掘《乌贼骨》的主题,抒写人生的孤独与 哀伤。由于诗人生活经历的增多和社会动荡的加剧,作品展现的场景更加多 姿多彩,思想内涵更加丰富深沉。诗的立意新颖独特,意蕴无穷,多用简洁 的短诗形式,显示出一种格言警句式的风格。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运用圆熟, 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诗人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写道;“莫要伤害那脸容呵, 剪子,它是记忆中唯一的幸存,逐渐地迷蒙暗淡,莫要把阴霾永远地笼罩沉 默的、亲切的脸容。”在这一节诗里诗人采用“脸容”和“剪子”两个具体 物象作为象征意象的载体,剪子代表着时间,剪裁着人们的记忆,而“脸容” 就是记忆中埋藏的亲朋的脸容。诗人请求“剪子”不要伤害“脸容”,因为 它是“记忆中唯一的幸存”,这种担忧正道出了诗人对“脸容”的一往情深 和对“剪子”的无奈,人们永远处于拥有与失去的永恒的矛盾运动之中?? “剪子”和“脸容”拓展的艺术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逻 想。紧接着在下一节诗里出现的是:“一阵飕飕的寒气??树冠在凶狠的一 击下落地。负伤的洋槐把蝉的外壳抖落在十一月的最初淤泥。”通过对斧子 砍掉树冠,树又把蝉壳抖落的这件事的逻辑进程的描写,象征一场突然发生 的灾变。永远的得与失的冲突,猝不及防的灾难,人生的幸与不幸尽在其中, 令人回味无穷。《暴风雨及其他》(1956)  这部诗集主要收入蒙塔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品,是诗人创作第三阶 段的代表作。诗人看到祖国恢复战争的创伤,进入工业化社会,不受表面繁 荣的迷惑,而是敏锐地感觉到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异化,更深刻地认 识生存危机,在这部作品中集中描写西方现代人的悲惨生存处境。他以老年 特有的睿智的目光透视生活,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现察和深思熟虑,获得许多 灵感和顿悟,写出一首首简练隽永的短诗,给人以启迪。这些诗较之以前的 作品文笔更加朴素凝炼,哀伤优郁的情绪更深重,而哲理意味更浓厚,警句 格言俯拾皆是。  在《暴风雨》这首诗中表现人的惊恐不安和个性遭到暴力的摧残,犹如 在暴风雨之夜撞死于灯塔的飞鸟;然而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死亡,生 存,是同一圆点”,“炼狱,永远持续”、“酷刑和忧伤的时辰敲打着人世”, 由于绝望人们的心灵已经变成了“一潭冷漠的湖水”,任凭人世的暴风雨袭 击。诗人探究的不再是个人的境遇,而是生存的普遍意义,诗中的激情少了, 代之以冷静的思索。某些意境更加深迭幽暗,含意更加隐蔽,令人颇费揣摸 猜测。这是一部更具现代派色彩的集子,因此人们对它的评价高忏不尽相同, 不如前两部诗集那么普遍受欢迎。(吴正仪)1976 年索尔·贝娄《赫索格》(1964)  《赫索格》与贝娄的其它作品相比,更能表现他。心灵的两个方面”: 郁闷的一面和生气勃勃的一面。《赫索格》涉及许多社会问题,但是作者不 对这些问题作直接的客观描述,而是通过主人公写信、内心独白和反思加以 表述,重点放在小说同名主人公的灵魂如何受难上。  历史学教授赫索格第二次离婚后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他出现了使人不可 理解的行为,例如讲课讲到一半,突然停下来写自己的心得;又如他给 50 多人写了发不出去的信,信的对象包括社会知名人士、亲戚朋友,认识的和 不认识的,活着的和死去的,甚至写给上帝和他自己。平时他通过回忆与联 想叙述了家庭和他自己的情况。花店女主人希望和他建立家庭,他害怕她, 离开纽约。到了朋友家,心里不安,又返回纽约。有一次他飞到芝加哥,拿 着手枪去探望女儿,还想伺机报复女儿的继父。他见到女儿的继父待她很好, 扫消了杀人的念头。他接女儿出去游玩,出了车祸之后他独自跑到乡间,住 进一幢古老的屋子,原想投入大自然怀抱,不想花店女主人闻讯赶来,他又 忙着清理打扫,准备晚饭。最后他躺在沙发上,“过一会儿他会向塔特尔太 太(帮忙收拾屋子的女人)叫喊:‘塔特尔太太,酒点水,把灰尘压下去。 水槽里有水。’可是现在还不叫她。现在,他对任何人都不发任何信息。没 有,一个字也没有。”这部小说一方面说明敏感善良的知识分子如何不适应纷乱的现代社会,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另一方面又企图在纷乱的现状中排除异化的情绪。他 通过写信和反思涉及到人类与战争、失业、犯罪、环境污染、人道精神的失 落,人的异化等等社会问题。最后主人公似乎找到了宁静,但作者暗示这种 宁静是短暂的,不知是孕育着希望还是新的纷乱的开始。作者认为纷乱也不 可怕,因为人就是为“做自己灵魂的主人而与非个人化作斗争”。《赫索格》大量运用回忆、推测、联想、意识流、感觉和反思等手段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运动,这种流动来自现实世界对人的压迫,又是人对客观世 界的反应。作者通过这种辐时的折光表现了当代人的苦闷、困惑和受难。《洪堡的礼物》(1975)  《洪堡的礼物力以作家西特林回忆的形式展开描写。在西特林的回忆 中,洪堡是 30 年代有名的诗人,在他的笔下一切都是神圣的,他想用艺术来 改造社会,西特林对他十分崇拜,也受到洪堡的提携。但时过境迁,在西特 林成名时,洪堡已经落伍,他的时代已经结束。洪堡得不到大学的聘任,得 了精神病,乃至流落街头,死于一个小客栈。正在这个时期,西特林以洪堡 为原型写剧本,为了提高上演率,他任凭导演删改,把洪堡形象改得面目全 非。他深感内疚,但这并不妨碍他与上流社会结交并与下流社会勾搭。一次 在街头遇见洪堡,他躲在一边,不敢与他见面。西特林挥霍无度而破产,流 落西班牙。他靠洪堡留给他的两个剧本赚钱,度过难关。后来他出钱埋葬了 洪堡,决心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通过不同时代的两个作家的不同命运,真实地展现 了美国现代生活瞬息万变的场景和当代美国人那种迷惘混乱的精神状态。小  说没有把洪堡和西特林写成简单的悲剧人物,在作者笔下,他们是一切处于 矛盾中且又精神脆弱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缩影。体现了当今美国知识分子 在思想上的两重性。在写作技巧上,作者注意运用幽默和风趣的手法,使这 部作品的基调带有自我嘲讽的风格。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和反衬来刻 画人物,突出主题。(潘源)1977 年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轮廓》(1928) 这是西班牙诗人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第一本诗集,汇集了作者 1924年至 1927 年写的诗,共 7 章 35 首。时间背景是本世纪最初的 20 年。这些诗 歌短小而纯洁,大多采用谐合的节奏。  诗集中的诗题材颇为广泛,有对失去的童年时代的怀念如《童年》,有 对几乎是神圣的光辉的赞美如《光芒》,有对自然界中的可爱事物的描写如《泉水》,对白日和夜晚景色的描抹如《占有》,对美丽的青春的颂扬如《青春》??比如《青春》一诗这样表达对青春的留恋: 你甜蜜地走来,又甜蜜地离去,从一条路到另一条路。 我看见你,你却又消失。诗人的语言并不艰深,往往以朴素的词语描写一种事物,一种感觉,一种认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诗篇看似平淡,形象简单,但寓意深刻, 耐人寻味。有些诗句显得晦涩,含义费解,反映了诗人所受的超现实主义的 影响。《天堂的影子》(1944)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重要诗集之一,共 6 章,包括 52 首,均写于1939 年 9 月至 1943 年 11 月间。即内战后两个悲凄的秋天之间。 这部诗集中的诗洋溢着激情和对往事的怀恋。诗人怀着优伤和痛苦歌唱那个令人向往的纯洁的世界。它的美丽使人眼花缭乱,它的凄凉却令人难过。此集被认为是一本表现光明与黑暗的书,歌唱世界的美丽、哀叹失去的快乐 的书。诗歌赞美诗人那比黎明还美好的童年,复活了“黄金世纪”和“失去 的乐园”的古老神话。  这本诗集仿佛一出诗剧,和表现的那个时代的一切不无联系。从第一首 诗《诗人》开始,到最后一首诗《不够》,诗人、孩童、“太阳之子”、朋 友、“我的父亲”、成年人、母亲等的生活和命运,都是诗歌表现的内容。 天堂的月亮、天堂的海、天堂的城市以及雨、太阳、大地、火、海、空气等 也是诗人赞颂的对象。不少诗都具有美丽的想像、生动的比喻、动人的形象 和梦幻般的意境。那美丽的满月、不疲倦的大海和挂在山坡上的城市,使侍 人那么着迷、激动,禁不住以全部的感情和整个心灵来歌唱、来赞美。还有 那乡村的景色,同样令诗人心旷神怡。他在《别了,乡村》一诗中唱道:远方的落日,依然美丽、壮健,周身放射着黄色的光线, 一切是那样美丽、壮观, 那漫天边际的世界,只有我这双眼看得见那遥远的边缘??《心的历史》(1954)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重要诗作之一,全书分 5 章,共计 48 首。1945年开始动笔,写作和修改 8 年之久。最初作者想把它写成一本严格意义上的 爱情诗集,但后来由于直觉和视野的开阔,题材便不得不扩大了。除了爱情, 还涉及到人的优虑和希望,各阶层的人物,各种事物和对外部世界的解释。 总之,诗集的中心是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及周围的一切。  关于爱情,诗人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爱情是在生活面前人与人之间 相互同情的敏锐的象征,是人类最深切的感受。所以诗集中的《伸出的手》、《爱之后》、《最后一次爱》、《最后的影子》、《我们吞吃阴影》、《镜 子前》、《最后的目光》等诗篇都从某个角度展示了人的这种最深切也是最 基本的感情和各种各样的爱情体验。这些爱情诗写得生动、感人,其中无疑 融合着诗人的个人经验和体会。诗中的男女既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也炮尝着 爱情的苦涩。另外一些诗篇,如《课堂》、《不断地流浪》、《诗人为大家歌唱》、《来访者》、《要有希望》等,表现的是各种人的其他生活经验和感受。诗 句较为朴实,表达也较通俗,只有个别的想像和比喻有点费解。《会见》(1958)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重要散文集之一。全书分为两部分和一个间歇。 第一部分写的是巴罗哈、阿索林、安东尼奥·马查多、纪廉、萨利纳斯、赫 拉尔多·迪埃戈、达马索·阿隆索、加四亚·洛尔卡、阿尔贝蒂、塞尔纽达等 18 位作家或诗人。间歇部分写的是西班牙现代著名作家加尔多斯和帕尔多·巴桑。第二部分写的是米格尔·埃尔南德斯、穆纽斯·罗哈斯、卡门·孔 德、加夫列尔·塞拉亚、布拉斯·德·奥特罗、拉斐尔·莫拉雷斯、何塞·耶 罗、苏萨娜·马奇等 17 位诗人或作家。韦中涉及的人物全是西班牙文化界的 名人。书中的文章都是文笔优美、具有心理透视深度的散文。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和令人信服的真实性追忆了一系列他曾交往或仍在交往的诗人和作家。 文章在叙述中难免夹杂着评论,但这本集子并非批评著作。文章中虽然包含 着人物的生平、轶事,但它也不是人物传记。作者只不过回忆了每个人物的 生活环境及同他们的联系和建立友谊的情景。总之,这是一本散文集,一本 记录着诗人和他的同行、朋友们友好接触和往来的随笔式的散文集。《在广 阔的领域里》(1962)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部头最大的诗集,写于 1958 年至 1962 年间。 除了第一首《我为什么写作》外,全书分为 6 章,共计 56 首诗。  “广阔的领域”是指人生活、工作、活动的领域。所以诗歌的题材基本 上就是人的生活。这些领域有人的身体、人类生活的村庄和城市。在属于人 体领域的诗《手》、《胳膊》、《腿》、《肚子》、《口》、《鼻》、《眼 睛》等中,诗人描写人体的这些部位的功能和活力,从而赞颂了人的勤奋和 伟大。如在《老诗人的手》一诗中,作者热情地赞扬了西班牙著名诗人和戏 剧家洛佩·德、维加的写作活动:你还在紧张地写作。用这只赤裸裸的手 和最最细微的线条, 叙说着善与恶。 你有时犹豫,坚决或温和。 用颤抖的光:最最黑的墨。  在表现城市和村庄领域的诗中,诗人描写了在那里生活的各类人(牧人、 樵夫、母亲、教师、情侣、傻子、有名字的男女)的形象和生活,以及与人 息息相关的事物(谷场、树木、墓地、太阳等)。加在《杨树》一诗中,诗 人深情地颂扬了村庄中心那棵高大的杨树:人们围着它,那么爱它,在它的 阴影里歇息,房屋在那里“睡觉”,它是那个村庄和先辈们的象征。  诗篇都比较朴实,韵律灵活、自由,比喻确切、生动,意与境融为一体, 富有感染力。《带名字的肖像》(1965)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具有代表性的诗集之一,其中的诗写于 1958年至 1964 年间。全书包括 6 章,共有 37 首诗。这些诗写作的时刻不同,都 是为献给一些不同的熟人或陌生人而写的。内容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品、 形象和举止。这些人大都有名有姓。其中有西班牙诗人豪尔赫·纪廉、拉斐 尔·阿尔贝蒂、贝克尔、迪埃戈,作家达马索·阿隆索、何塞·塞拉、马克 斯·奥夫,以及其他国家的作家、学者、名人、历史人物等。诗篇语调亲切, 韵律自由,感情真诚。有趣的是,有一首优美的诗即《给我的狗》不是献给任何人的,却是献给一只狗的。并作为一章放在最后。此诗开头写道: 噢,是的,好“西里奥”,你用深邃的大眼睛望着我时,我知道什么意思。  我下到你在的地方,或爬上你在的地方,在你的领域我和你混在一起, 我的“西里奥”,我的好狗,和你在一起我才平安无事。诗句较长,非散文诗却像散文诗,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诗人像跟人一样跟狗交谈,字里行间充满了和狗相依为命、不能须臾分离的感情。在纷乱、 无情、喜乐忧愁交织的世间,诗人觉得他的狗那么可爱、可亲,在狗那里找 到安宁、平静和安全,值得写诗献给它。《认识的对话》(1974)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的最后一本诗集,汇集了诗人晚年的诗作,其中 包括《两个生命》、《年轻的恋人》、《年迈的恋人》、《影子》、《战争 结束后》等优美诗篇。诗歌中的对话是在诗人之间、恋人之间、父子之间、 老人和姑娘之间进行的。这些对话,形式是两个人交谈,实则很像独自。谈 话的双方各抒己见,分别发表对生活的某种看法或理解,表明双方面对现实 的不同态度。他们各自展示的是真理的两副面孔,或者说,每一方都在事物 的面孔上看到了真理。所有的对话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人经常谈的是为 什么要有希望、要有自由、要有热情、要努力奋斗;另一类人经常谈的是为 什么要绝望、为什么倒运、为什么自暴自弃、为什么异想天开、向往非现实 的生活。两关人的谈话虽然对立,却是相反相成的。  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思想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从直观的世界、 感觉的世界、激动的世界、怀念的世界转向了冷静的思考和认讽的世界。和 以往不同:现在诗人经常使用的动词只有两个,即认识和明白。人要认识,  因为他要生活;人也要明白,因为他要死去。 这种对话式的诗的形式是这样的;他: 不是疲劳使我沉默无声。 黄昏美丽,却无情。她: 夜晚看得见夜鹰。我却听不清。风吹乱了这些头发。但没把我的吹乱。 月色冷冰冰。——《年迈的恋人》 这种对话诗,就像剧本中的台词,一个讲了另一个讲。形式生动、活泼,不受韵律或节奏的约束,在朴实而简单的对话中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对 人生的态度、对问题的看法。(朱景冬)1978 年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是荷兰哲学家。1656 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 开除教籍。他最主要的著作《伦理学》,从自然界是自身的原因这一基本论 点出发,提出“自因”的概念,认为实体是唯一不变的、无限的存在,即自 然界,它具有无限的属性,其中为人们所知者只有两种,即思维和广延。他 否定超自然的上帝的存在,但又把实体叫做“上帝”,从而给他的唯物主义 披上有神论的外衣。他是唯物论的主要代表之一,宣称感性知识不可靠,只 有通过理性的直觉和推理,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短篇小说《布场街的斯宾诺莎》集中体现了辛格对这位哲学家本人及其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小说主人公菲谢尔森博士住在华沙市场街的一间小阁楼上。朋友们都知道他正在写一本关于斯宾诺莎的重要著作。他是研究斯宾诺莎的哲学家,而他本人就是个斯宾诺莎式的人物,尽管生活在闹市,却同外界完全隔绝,不 祈祷也不读《圣经》,犹太人把他看作异教徒。他专心研究哲学,竭力让理 性成为他的生活准则。整整 30 年,他孜孜不倦地研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为了做斯宾诺莎那样的人,他拒绝了几个媒人为他提亲,尽管女方都是有钱 人家的小姐。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自己的精神生活。当他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 他想到斯宾诺莎学说的伟大。他以为身患绝症,但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给了他 巨大安慰。  然而,菲谢尔森博士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市场街上发生的一切正好 跟“理性”对立,他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尽管他渴望成为斯宾诺莎, 但他只靠时断时续的菲薄工资度日,贫病交加。国家日益腐败,战争爆发, 军队在街上行进,食物供应越来越紧张,柏林的津贴也没寄来,朋友一个也 找不到,非理性的现实世界扰乱了他平静的心境,他感到“这个地球是属于 疯人的呀”。    斯宾诺莎的理性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非理性所形成的矛盾冲突,使菲谢尔 森博士终于躺倒在小铁床上,竟至失去知觉。就在这时,黑多比为求人读信 发现了重病中的他。在这个又黑又丑的男性化的女人的悉心照料下,奇迹发 生了,菲谢尔森博士深感安慰,恢复了感情生活,并与这个奇丑无比的老姑 娘结了婚。新婚之夜,他感到似乎恢复了青春。  小说在菲谢尔森博士的“神圣的斯宾诺莎啊,宽恕我吧。我变成了一个 大傻爪蛋啦”的喃喃声中结束。这与其说揭示博士内心的迷惘与矛盾,还不 如说是嘲讽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的那个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卢布林的 魔术师》(1960)  这是辛格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末叶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主人 公雅沙出生在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家庭里,7 岁丧母,从小靠自己勤学苦练, 经过艰苦辛酸的卖艺生涯,熬成大名鼎鼎的魔木师。他本来有个安宁的家, 有个忠贞的妻子埃丝,夫妻恩爱 20 年。但由于情欲的驱使,他同许多女人鬼 混,不仅抛弃了家庭,并且抛弃了犹太教,改信天主教。直至铤而走险。他 一蹶不振之后才良心发现,把自己禁锢在小屋中,终日忏悔,作者通过雅沙 的遭遇,描写犹太人在残酷的世界面前,坚持把自己的传统和信仰作为精神 支往,反映了新时代对犹太宗教传统和道德观念的巨大冲击,表现了犹太人 在冲击之下又始终摆脱不了自己的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潘源)1979 年 奥迪赛乌斯·埃利蒂斯《方向》(1940)  在雅典出版,是埃利蒂斯第一部侍集,包括 1935 年到 1939 年全部的作 品,如《爱琴海》、《瞧石的玛丽娜》、《天蓝色记忆的时代》、《疯狂的 石榴树》等,它们以清新明朗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得到公众的赞扬。这部诗 集以“冷隽而辉煌的神秘之珠”爱琴海为中心,热情讴歌了大自然的美丽, 生动展现了海岛旖旎的风光,然而诗人并非旨在写物,而是要通过自然界的 灵性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来表现现代希腊的物质与精神。诗歌深受法国超 现实主义影响,诗人意在用超现实主义来打破古代理性传统,写希腊的“真 实面目”,尽管有些玄奥,但在艺术上有创新之处,深受当时求新的年轻人 喜欢。《初升的太阳》(1943) 这是继《方向》之后又一部歌咏爱琴海凤物的诗作,特别颂扬了传统的希腊万物之神——太阳。其中《“我不再认识黑夜??”》、《“锃亮的白 昼??”》、《“饮着科林斯的太阳??”》等都表现了诗人对阳光产生的 一种深切的内心感受,因而得到“饮日诗人”的美誉。诗人通过描写太阳、 风景来揭示超自然的属性,来表现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可在永恒和 光明中得到解释,同时幻想只有在光明中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因为光明具 有无限的穿透力,事实上,诗人所歌颂的太阳也就是真理的代名词,它象征 着人类最高的理想。《英雄挽歌》(1945)  全称《献给在阿尔巴尼亚战役中牺牲的陆军少尉的英雄挽歌》。这是一 首长达 300 余行的抒情诗,是诗人诗歌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诗人用非 现实主义的手法和独特的内心感受来表现了战争的主题。诗从战火在“太阳 最早后留的地方”点燃,以耶稣复活节的钟声在获得解放的国土上回荡结束, 全篇写一位青年军官在前线英勇作战,以身殉国的情景,诗歌不仅表现青年 人平凡而短暂的一生,还反映了他的战友、人民以及故国风物对他的哀悼、 怀念和追述。这首诗充满了悲剧气氛,然而格调雄壮,意境深远,语言精炼, 结构浑然一体,既减少了以往超现实主义的模糊特点,又运用了全新的表现 手法,使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白作为诗人亲身经历的产 物,成了广大希腊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精神武器,被誉为反法西斯文学的杰作。《理所当然》(1959)  这是一首约 1500 行的长篇组诗,为诗人的代表作。诗人将自己对客观世 界的感觉与祖国及人类命运的见解结合起来,将自我情感与历史哲理结合起 来,将现代手法与传统形式结合起来,通过诗人意识的发生成长来“显示人 类从起源到现今的缩影”。他以此为出发点,以希腊正教礼仪为模式,从圣 母赞美歇的题目“理所当然应该赞美你”获得诗题,采取了基督教堂的建筑 结构来创作诗歌,同时又运用了圣经典故和宗教赞美诗的格式,使诗歌显得 雄伟庄严。全诗分《创世颂》、《受难颂》和《光荣颂》三部分,分别反映 基督降生、受难、死亡、复活、永生的过程。《创世颂》有 7 首,与《圣经》中创世的 7 天对应。《受难颂》是全诗主体,篇幅最长,有颂诗 18 首,赞歌 12 曲,散文诗 6 章,它们前后对称交 错排列。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经验,认为要解救人类的苦难只 有积极的参加斗争,把个人融于整体,短暂化为永恒是人类必由之路。这部 被称为“抒情式史诗”的作品以精心的结构,庄严的辞藻,鲜明而深厚的民 族感情,加之现代艺术的全新表现,使之成为诗歌界倍受推崇的杰作。(唐丽娟)1980 年 切斯瓦夫·米沃什《拯救》(1945)  米沃什在战后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包括 3 组诗歌,一组是 1937 年以后写成的抒情诗,记载了他在战争前二年和大战期间的感受和见闻。这 些诗题材多样,有讴歌祖国美好河山的,也有写华沙城在敌占时期的种种活 动,还有的是诗人对诗歌的思考。第二组是“天真诗”《世界》,写得富于 田园诗昧和日常生活的情趣,把童年的种种经历都写进了诗中:从上学放学 来回的小路、到家门、楼梯和父亲的故事,到林中的远足,以及林中的小鸟, 和孩子在森林深处的恐惧,最后写他们回到了平原。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 使大地上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绚丽多彩。第三组是《穷人的声音》,这组诗写 出了纳粹德国占领波兰期间,波兰各阶层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迫害和苦难,反 映出他们的心声。这组诗写得明晰易懂,而且感情真挚,充满了对敌人的憎 恨和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的爱国主义的精神。这部诗集出版后曾受到各界  的好评,是战后初期出版的优秀诗集之一。《伊莎之谷》(1955) 米沃什的长篇小说。出版于法国巴黎。这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历史背景,反映出刚刚获得独立的立陶宛所遇 到的民族和社会的矛盾。主人公托马什是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他住在伊莎村 的祖父庄园里。在这里他目睹了当地的土地改革,以及波兰立陶宛两国边界 确定后把他和父母分割开来所遇到的种种麻烦。小说还着重描写伊莎村的优 美环境,这里森林密布,有山有湖,充满原始森林的气息。住在伊莎村的居 民们,如祖母、巴尔塔扎尔和多米尼克等等,既生性纯朴勤劳,又保守落后, 迷信神怪。作家常常通过托马什和叙述者对他们的命运进行哲学的论述,使 小说既有一定的情节,又有许多的议论,夹叙夹议,构成了这部小说的风格。《没有名字的城市》(1969) 米沃什的一部诗集,出版于法国巴黎。这部诗集包括了他 1965 年到 1969年所写的诗歌,有短诗,也有组诗。在以诗集《没有名字的城市》为题名的 组诗中,诗人以一个远离故土的游子之心,写出了他对维尔诺的思念之情。 种种回忆出现在诗行字句中间,有对城市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波兰伟大诗人 密茨凯维奇和斯沃瓦茨基的缅怀和崇敬,还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未经表 白,未曾诉说,怎么回事?人生短促,岁月越来越快”。浮想联翩,写出了 诗人的所思所想。诗句也随之变化多端,有长有短,有的甚至带有散文侍的 特点。另一首以《号角和弦琴》为题名的组诗中,财更加发挥了诗人的奇思 异想,诗句也带有警句的特点。在短诗中,有些诗写出了诗人对诗歌的思考 和观点。如《诗艺》这首诗,一开始便写道:“我一直在渴望发现一种包罗 万象的体裁,它既不大像诗,又不十分像散文,它不刺激别人,又能使人们 互相谅解,也不会给作者和读者带来过分的悲伤”。而在《我忠实的母语》 中也写出了他对波兰语言的真挚情意:“你就是我的故国,我再没有别的故 国”,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内心矛盾。(林洪亮)1981 年 艾利亚斯·卡内蒂《迷惘》(1935) 小说主人公基恩是一位崇尚孔盂学说的汉学家。对社会、对其他人有一种厌恶、敌视的情绪,经常孤芳自赏、爱书成癖,自认为是世上唯一有个性 的人物,基于这种情绪的支配,在现实生活中他常受挫折。他为了自己的图 书馆,雇了女管家,但这位管家与他结婚不久就控制了基恩的全部财产,在 各方面对他进行折磨,最后把他赶出家门。基恩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感到 万分痛苦,在酒馆结识了一位叫费舍勒的骗子,其人利用基思想赎回被典当 的书的机会,把基恩身上的钱骗得一干二净。基恩又陷入无比沮丧的境地中, 这时女管家又把他的书拿去典当,基恩也被关在斗室之中,受尽了残酷的虐 待。基恩的弟弟得知哥哥的状况后,从各方面帮助基恩,赶走了女管家等坏 人,夺回了图书馆。但此时的基恩已对现实世界产生了不能自拔的恐怖及迷 惘,他点了一把火,在无限的绝望中与图书馆同归于尽。(潘源)1982 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 这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中篇小说,写一位可怜的上校的故事。他 20 岁就当上了上校,有过一段光辉的历史。但是时运不佳,他 的党在斗争中失败,政治迫害和经济上的刁难随之而来。他的同志遭到驱逐, 在等待中一个个离去,只剩下他在孤独中挣扎度日。  他和妻子生活极端困苦。住房墙皮剥落,屋顶漏雨,妻子患病,连咖啡 也喝不上。只得靠借贷打发日子。面对这艰难因苦的生活,上校唯一的希望 是得到一笔退休金。所以他终日翘首盼望邮差到来,不时去邮局询问。这渺 茫的希望成了他战胜无情现实的精神支柱。其实他的希望不过是难以实现的 幻想,政府许下的诺言是不会兑现的,不可能有人给他写信。结果,他在无 望的等待中挣扎了 15 个年头。小说借助对一位退伍老军人悲惨境遇的描写,有力地暴露了政治的黑暗,社会现实的严酷,并对上校那样走投无路却又怀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普 通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作品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如在刻画人物时运用幽默、诙谐、夸张、对比、魔幻描写等手段,使上校这个“既天真又自负”、既可怜又可爱 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被认为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 之一。此外,作品的语言风格十分朴实,笔调自然流畅,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也是小说的突出特色。《百年孤独》(1967)  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代表作。出版时在西方引起“一场文学 地震”。小说以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背景,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 7 代人的命 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荒原上 建立了马孔多村,年迈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利亚诺上校发动 32 次起 义,躲过 14 次暗杀、73 次埋伏和一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 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卡迪奥被反对党徒枪杀;曾孙女雷梅德斯 披着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消失;曾孙阿卡迪奥二世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休的火 车上逃回,遇到连下 4 年 11 个月零 2 天的大雨;六世孙布恩迪亚和姑妈乱伦, 生下一个带猪尾的孩子;这第七代猪尾儿被一群蚂蚁活活吃掉。最后,吉卜 赛老人的预言应验:马孔多被一场飓风卷走,不再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 会。这是一个家族由盛至衰,生生死死、绵绵百年的历史。  小说同时描写了马孔多小镇的荒凉景象,外乡客带来的现代文明,自由 党和保守党之间的无休止的争斗,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侵入及其剥削活动, 香蕉工人的大罢工和惨遭血腥镇压的悲剧等历史变化和事件,展现了哥伦比 亚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和各个时代的社会面貌。而在对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 多历史的描述中,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人的孤独和愚昧、民族的孤独和落 后的思考、讽喻和忧虑。小说的结尾预示着拉美民族的前途:让飓风把马孔 多卷走,让旧世界一去不复返,让人民从孤独走向团结,着手建立“一个崭  新的、灿烂似锦的、生机盎然的乌托邦,在那里任何人也不会由别人决定死 亡的方式,爱情真正成为爱情,幸福得以实现,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 世家最终会获得并且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从艺术上说,小说故事荒庭离奇,扑朔迷离,现实与梦幻交织,充满魔 幻神奇色彩,被称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作者所采用的鹰幻手法 丰富多彩,巧妙奇特。概括地讲有以下 6 种:一是借用神话传说。如写鬼魂 对人物的纠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生死观念:生和死并无绝对界限,死亡是 生命的继续,人死魂犹存,亡魂可以回家探亲,可以报仇,使仇人不得安宁。 作者还模拟圣经故事和《天方夜谭》中的神话,加人物离乡背井,似《出埃 及记》;连下 4 年多的大雨,似洪水浩劫和挪亚方舟的故事;披着被单升天, 似飞毯的故事。二是艺术夸张。如写阿卡迪奥在外中弹身亡,血流如水,流 过不平的街道,左绕右转流到家中报信;他身上的火药味如此强烈,谁也无 法驱散,多年后他的坟墓依然散发着火药味;他的体形方方正正,门口儿乎 通不过,一连睡了 3 天,醒来吃了 16 个鸡蛋,在酒店里同时与 5 个人扳手腕, 还一下子把柜台搬到街上,用了 11 个人才抬回来。三是荒诞描写。如写一个 婴儿,在母腹中就啼哭,生下来就睁着眼,割脐带时脑袋转来转去,再如佩 特拉有奇异的功能,其性欲特别旺盛,能刺激家育生长、繁殖,他的母马一 胎能下 3 个驹,喂的鸡一天下两个蛋,养的兔子一夜生的小兔布满了整个院 子,喂的猪没完没了地长膘。四是象征手法。如写人们患了遗忘症,把一切 东西的名称都忘了,不得不贴上标签,说明用途。象征人们已把民族的历史 和现实忘却,这是极端危险的。五是预言的运用。如吉卜赛人 100 年前就预 言布氏家族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马孔多将被 飓风卷走。果然一一应验。六是轮回时观。小说的故事就是在 100 年的大轮 回中叙述的。马孔多和布氏家族从无到有,从繁荣到衰亡,经过了 100 年时 间。再如祖母乌苏拉,她经历了一切,她觉得重要事件、重复的现象和重复 的人名都证明时间在打转,世界在打转,世事万物在周而复始地循环。《家长的没落》(1975)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重要长篇之一,被认为是“经典之作”。作者从 1958 年开始酝酿,1968 年动笔到 1975 出版,历时 18 年之久。小说写的是一个独裁者罪恶的一生。他是个畸形儿:脚特别大,指甲像鹰爪,寿命特长,150 岁那年还第三次换了牙。他荒淫无度,一生和上千情 妇生了 5000 多孩子。他生性多疑,怀疑卫队长暗算他,便把他烤黄,端上宴 席。由于妻子被狗咬死,他下令杀死主谋,将两个帮凶五马分尸,并导致 900 多人人头落地。他心黑手毒,利用心腹爪牙建立情报网,设立刑讯室,炸死 几十名可疑的“冒险家”。他一生屠杀成千上万人。他对内横征暴敛,欺压 百姓,对外卖国求荣。不惜把铁路、航运、资源开采等权利拱手让给外国人。 为了试探人们对他的忠心,他还设置骗局,让死去的替身穿他的衣服,装成 他死去的样子。人们果然以为他已死,便欢欣鼓舞,热烈庆祝。使他暴尸街 头,冲他吐痰洒尿。他气得要死,随即大肆报复,滥杀无辜。他机关算尽, 自食其果,他把自己锁在内室死去,尸体被秃鹰啄得稀烂。  小说以生动的描述、漫画家的妙笔,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拉美像尼卡诺尔 这么专横跋扈、暴虐无道、穷凶极恶、为人民深恶痛绝的独裁者的可憎形象。 作品采用多人称独白、夸张描写,把神话、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体现了魔 幻现实主义手法的魅力。结构也颇新奇:全书只有六个大自然段,最后一段  长达 52 页。小说还大量运用方言土语和民间谚语,具有浓重的加勒比味道。《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  小说是根据发生在 1951 年的真人真事写成的,具有纪实小说的特点。 为了找一个称心如意的美丽少女为妻,出身显贵的巴亚多·圣·罗曼来 到加勒比海一个小镇,看上了家境贫苦的姑娘安赫拉·比卡略。于是用一万 比索买下镇上一幢最豪华的房子,又用近两万比索举办了婚礼。但是新婚之 夜发观新娘不是处女。新郎不胜沮丧,当即气愤地把安赫拉送回娘家。姑娘 的母亲恼羞成怒,狠狠把女儿打了一顿。随后又把她两个儿子喊来,逼问是 谁破坏了她的贞节。在拷打之下,安赫拉无可奈何,脱口说出了圣地业哥·纳 赛尔的名字。两个哥哥不分青红皂白,认定纳赛尔是罪魁祸首,到处张扬要 宰了他。从镇长到村民都将信将疑,虽然有所警惕和预防,但阴差阳错,丧 失了良机,他们终于得逞:在一个早晨,他们手持杀猪刀,将纳赛尔残忍地砍死在他家门前。 小说通过这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令人信服地鞭鞑了依然残存在拉丁美洲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愚昧、落后现象、大男子主义思想、无视法律的赤裸裸 的仇杀行为,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当今拉美社会现实生活的灰暗面。  作品采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把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有机地串连在一 起,巧妙地展示了一幕触目惊心的惨剧。作者不是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 而是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巧合穿插在故事中,造成恍惚迷离的气氛,使引人 入胜的效果自然产生。此外,小说还用讽刺和揶偷手法对罗曼、神父和镇长 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物进行了辛辣的嘲弄。《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  小说写的是两男一女从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的不称心的爱情故事。痴情 的少年阿里萨和美丽的少女费尔米娜坠入爱河,难分难舍。但是 20 岁时没能 结合,因为他们觉得太年轻了。再说,女方的父亲也从中作梗,她自己也把 握不住自己的感情,对爱情发生了动摇。后来她嫁给了多情的名医生乌尔维 诺。阿里萨得知后不胜悲哀,极力寻欢作乐,渲泄心中的苦恼,并用其他女 人取代情人在他心中的位置,但是对那一段纯洁、真诚的爱情始终寝寐不忘。 费尔米娜虽然与乌尔维诺生了一儿一女,但生活却毫无幸福可言。阿里萨坚 信最终能重新得到费尔米娜的爱情,所以一直不娶,耐心等待机会。半个多 世纪后,乌尔维诺在 81 岁时跌死,年已 76 岁的阿里萨和 72 岁的费尔米娜得 以重续昔日的爱情。这对老人像年轻时那样卿卿我我、柔情蜜意。但是仍然 没能喜结良缘,因为他们觉得太老了。阴差阳错,有情人未能成眷属。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缓慢的节奏描述了三个主人公的爱情波折,展示了 老人心态的变化和感情上的矛盾,及其对人生、对爱情的态度。小说同时谴 责了对人民带来灾难的党派斗争、内战、暴力,表达了对饱受天灾(霍乱) 人祸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心。  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人物各有特点,决不雷同。 风格朴实、通俗。此外还采用魔幻描写,使故事更为生动。如写爆炸的锅炉 腾空飞起,越过半个城市,摧毁了修道院的大回廊等。《迷宫中的将军》(1989) 小说写的是拉美独立战争领袖西蒙·博利瓦尔生前若干鲜为人知的经历。主要情节围绕博利瓦尔乘船沿马格达莱纳河的漫长旅行展开,其中描述 了他同西班牙皇家军队的战斗和同独立运动的异己分子的斗争,也以相当多的笔墨描写了他的私生活。故事开始于 1830 年 5 月 8 日。这一天,博利瓦尔 的随从发现他浮在浴池里,还以为他溺水死了呢。故事结束于同年 12 月 1 日即解放者病逝前一星期。作品展示了博利瓦尔一幅幅异乎寻常的生活。他有 35 个情妇,和众多夜晚飞来的“小鸟”。他喜欢睡吊床,特别爱干净,常 常梦见异己分子桑坦德尔吃书。他讲话滔滔不绝,直到精疲力尽。他脾气火 暴,出言不逊,谈吐诙诺风趣,喜欢蕃石榴香味。他久经沙场,从不受伤。 作者笔下的博利瓦尔既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不忘 寻欢作乐的凡夫俗子。作者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信件,塑造了一个独特、 真实、有血有肉、不同于许多著作、电影、塑像上的形象的博利瓦尔。  小说故事写得悲切伤感,生动感人,使一个一生叱咤风云、临终却孤独、 悲惨的解放者形象跃然纸上。小说还运用象征手法,例如那张吊床,即象征 人物的衰落、孤寂,也象征其不愿放弃的权力。小说在结束前点出了迷宫的 含义:他病魔缠身,且受到敌视、中伤,已走投无路,陷入绝望,像迷官一 样无法摆脱。(朱景冬)1983 年 杰拉尔德·戈尔丁《蝇王》(1954) 这是戈尔丁的一部高言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如下:在一次战争中,一群男孩搭乘一架飞机撤离战区。但在飞行途中,飞机被敌方炮火击中,于是这群孩子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这群孩子小的只有五六岁,大的只有 十多岁。流落到孤岛上后,他们起初为脱离了大人的管教而欢欣鼓舞,但继 之而来的求生希望使他们在大孩子倡议下组织起来。他们收集岛上丰富的野 果充饥,同时生篝火以向过往的船只求救。这群孩子最初推选性格开朗、为 人正派的拉尔夫当领袖,他拣来的一只海螺成为岛上权威的象征。在他领导 下,岛上孩子们的生活有了秩序,一切都在理智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是不久另一个个性倔犟、饶有智谋的大孩子——原唱诗班合唱队长杰克, 向拉尔夫的权威发出了挑战。他不甘于食素,而抛开自己的职守在岛上猎杀 野猪,并且以野猪肉收买和争取一大批孩子服从他的领导,对拉尔夫进行了 政变。在猎杀野猪的过程中他变得日益凶残。他在山顶上看到飞行员的尸体, 以为是幽灵,他以一个野猪头向这个幽灵献祭。他煽动孩子们在夜晚的狂舞 中杀死了拉尔夫的助手——代表善良与美德的西门。而所谓蝇王就是那个就 祭的落满了苍绳的野猪头。后来杰克争取了多数孩子服从他的领导,在山顶 建立起一个专制的王国。他手下的人杀死了拉尔夫手下的另一个代表科学与 常讽的助手皮基,他还蓄意追杀已成为孤家寡人的拉尔夫。而拉尔夫为了求 生也杀死了杰克手下的一个搜山“士兵”。这样孩子们陷入了互相的厮杀。 直到一只过住的英国巡洋舰的到来才结束了这个已变成人间地狱的孤岛上的 恶梦。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通过这样一个现代神话来阐明自己的人本性中 包含着邪恶的种子,在其自由发展的环境中,这种邪恶就会带来罪恶、带来 专制、带来战争,因而人类的前途是暗淡的,这是一种悲观主义的社会观。 而戈尔丁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是他亲身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睹那场由希特勒法西斯一手造成的种族灭绝的人类浩劫而形成的。由于戈尔丁的世界 观并不科学,他的认识的片面性也就在所难免。但是他所讲述的这个现代神 话所包含的某些真理性因素足以引人深思。这部作品的象征手法和寓言形式 在艺术上极为成功,这位它成为了一部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平切尔·马丁》(1956) 这是戈尔丁的另一部揭示人的本性中的邪恶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平切尔·马丁是一位海军军官。他的本名叫克里斯托弗·马丁。但是由 于他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所以人们管他叫“平切尔”。“平切尔”的意思是 盗贼。马丁在一次海战中由于船被敌人击沉,他落入了大海,他几经挣扎, 终于爬上了一块低矮的礁石,他满怀求生的愿望,想要活下来。戈尔丁采用 意识流手法着重描写了马丁在垂死时刻的内心活动。他感到剧烈的牙痛,在 痛苦中他不断想起自己过去犯下的种种罪恶,但是他并不想悔改,反而咒骂 他的一位像基督一样善良诚恳的朋友,表示他憎恶基督。最后,当上帝化身 为一个老人,前来安慰他的时候,他竟然咒骂上帝,说:“是我创造了你, 我也能创造我的天堂。”于是上帝惩罚他,雷雨大作,马丁临死前愤怒地叫 喊道:“我要把大便拉在你的天堂上。”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成功地塑造 了一个坚持罪恶、不知悔改的恶棍形象。在作品中戈尔丁着力描写了雷电大 作时波涛滚滚、黑气沉沉的大海的形象,向人们揭示在人生的苦海上,坚持 罪恶的人无法得到拯救,只有下地狱。只有认识自己的罪恶,真心的悔悟, 才会有道德的新生,才能脱离罪恶的尘世,进入上帝的充满慈爱阳光的温暖 的天堂。《自由堕落》(1959)  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内心自白式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名叫萨 米·蒙特豪伊,是一位英国艺术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落入了纳粹德 国的集中营。集中营当局怀疑犯人们当中有一个越狱计划,因此提审犯人力 图破坏这一计划。蒙特豪伊成了被审的对象之一。而审问他的是一位德国心 理学家哈尔德。哈尔德为了骗取蒙特豪伊的信任,有意向他表白自己过去也 曾步入歧途,曾经参加过共产党,但现在自己已经懂得了识时务,愿意为第 三帝国效劳。他力图让蒙特豪伊效法自己,出卖同志们的越狱计划。而虚弱、 恐惧的蒙特豪伊却并没有供出他想知道的情况,原来蒙特豪伊事实上并不知 道这样一个计划。但是在审问中自觉形容猥琐的蒙特豪伊却开始探索自己堕 落的原因,他最后认识到自己的堕落的原因就在于自己过去引诱和占有了一 个名叫比阿特里斯的少女,对她始乱终弃,而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结果比 阿特里斯精神失常,进了疯人院。他曾去看望过住在疯人院里的比阿特里斯, 良心感到了年疚。他深挖自己极端自私纵情淫欲的原因,认识到这完全是由 于自己早年拒绝基督的信仰,不认识自己的本性中有需要结束的邪恶种子。 认清了自己所犯下的罪恶,使蒙特豪伊内心感到极度的恐惧与悔恨,而正在 这个时候,他被释放了出来。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力图证明人有错误甚至 罪恶是难免的,有时甚至是不自觉的,但是人通过痛苦的经历,最终能够认 识自己的错误,认识由于自己放纵本性中的恶所造成的恶果,有了真切的悔 悟,这个人就能够实现道德上的新生。这部作品含有劝人向善的较积极的因 素,比起此前的作品是一个进步。《教堂塔尖》(1964)  这部小说的情节大致如下:中世纪一座大教堂的教长乔斯林说自己看到 教堂顶上升起一座塔尖,并说自己是上帝选中完成这一奇迹的人选,他说服  上级教会批准建造这一塔尖。工头罗杰不同意加建这个塔尖,认为现有的教 堂柱子支撑不了这么大的重量。但是乔斯林逼迫他设计、施工。其实乔斯林 是想通过建造这一工程向教会和世人夸示自己对上帝的忠心,树立自己的声 望。在建筑塔头的过程中,教堂的礼拜也停止了,乔斯林整日和一群异教徒 工人混在一起。由于塔尖设计不合理,一个工人从塔上摔死。教堂看门人潘 卡尔是个瘸子,又不能生育,但他的妻子古迪却十分漂亮、浪荡。工头罗杰 与古迪偷情,工人们也与她乱来。潘卡尔的存在成了这些人乱来的障碍,结 果被工人们偷偷杀死,埋在教堂中心的地下。乔斯林眼看这种种恶行却催着 工程继续进行,原来他是以此掩盖他自己对古迪的淫欲。后来塔尖盖成,但 是古迪却因怀孕难产而死,罗杰成了耽于酒精的废人。而乔斯林教长自己也 大病在身,行将就木。在垂死的病榻上,乔斯林反躬自省,看到了自己无比 黑暗的邪恶的内心世界: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显示自己的虔诚,他害得两个 人丧命,两个家庭被毁。而大教堂也由于不堪新加上去的塔尖的重负,柱子 被压弯,随时有倒塌之虞,建塔尖的过程成了这个教会伪君子丑恶灵魂大暴 露的过程。《过界的仪式》(1980)  这是戈尔丁所写的航海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曾获 1980 年度英国最高文学 奖布克奖,这也是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前所写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 航海日记式的小说。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富家子弟塔 尔伯特在教父介绍之下去澳洲于一份美差,于是乘船从英国到澳大利亚去。 他一路上记日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间、所思所想。在这条船上有赴澳洲的 英国上流社会人士,也有由士兵押解、放逐到澳洲去的罪犯。此外,还有一 位出身于贫农之家的青年牧师科刊。塔尔伯特在这条船上限见到船长安德生 的势和与拔扈,军官弗雷尔上尉的虚伪和萨默斯上尉的正直,也领略了被荡 妇齐诺比亚勾引而堕落的滋味,对社会的复杂、黑暗有了认识,而对他震动 最大、教育最深的是牧师科利的遭遇。船长和船上的上流人士都看不起宗教, 科利更由于出身贫寒,人又年轻单纯,而倍受人们的歧视,连塔尔伯特也回 避与他交往。科利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伤心。只有船上一位名叫罗杰斯的水手, 由于体魄雄伟健美成了科利崇拜的对象。后来,在船过赤道时,水手们让乘 客们参加“过界的仪式”,其实这完全是一场恶作剧。在船长的默许下,水 手们首先大大耍弄了牧师科利一场。他们把脏东西往他嘴里塞,在他脸上抹, 还把他扔到盛满海水和尿的、挂起来的盖舱帆布里,看他挣扎,大笑取乐。 此后,他们又把科利灌醉,趁他醉时,让他一向崇拜爱慕的水手罗杰斯勾引 他,结果他与罗杰斯发生了同性恋关系。酒醒后,科利回想起自己干出的丑 事,痛悔万分,终于自杀身亡。而事后塔尔伯特才了解到科利是一个十分单 纯幼稚的人。戈尔丁通过这场过界仪式向读者揭示人性中兽性的存在的普遍 性,又通过科利的经历告诉人们,如果对这种兽性没有认识,不能充分控制, 就将造成怎样的恶果。(邹海仑)1984 年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泪城》(1921)  这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代表作,是与捷克老一辈无产阶级诗人风格迥异的 无产阶级诗歌集。名并不着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猛烈抨击和控诉,而是着 重讴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向往光明美好的未来,表达诗人对人民深切同 情和热爱、对诗的理解和追求,虽然略显稚嫩,但却十分真诚,朴实无华。 在《泪城》一诗中,诗人不仅看到了“穷人的眼泪汇成滚滚江河”而且相信 它“准能把工厂、银行和宫殿冲走。”诗人表示:“为了这个明天,/我的智 慧之心,/和风尘途中的鸟儿贴得更近。/让铁翼高高地飞向云端,/直上勃朗 峰和珠穆朗玛之巅!”  恭顺——这是诗人的基本感情。塞弗尔特将自己对自己的号召写进《最 恭顺的诗》一诗中并非偶然,/??我是革命中的头一名射手,/也是第一个 牺牲者;/我首先跪下,为受伤者包扎。/??然而我又什么也不是,/只是一 位恭顺地听从千百万群众宽恕的诗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显然, 诗人决心以诗为武器,要用生命的热情与受所流露出来的诗歌去追求真、善、 美的东西。在这部诗集里,塞弗尔特诗歌的风格——明丽、清新、柔美、炽 烈、近乎散文、富于独创性等已初露端倪。”《无线电波》(1925) 这是诗人的“纯诗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倾向最典型的代表作。诗人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无线电波》作为我早期创作的一本诗集明显地倾向新的艺术流派。不仅它的作者,而且负责它的印刷装帧的泰格都竭尽全 力让诗歌主义在它的每一页上大喊大叫,并带有煽动性。从诗歌的角度来看, 它不仅是对严肃诗歌的一个小小的叛逆,而且还有一些面目全非的马哈式的 诗句:脸上一丝淡淡的忧愁,  心底装着微笑与欢乐。” 这部诗集里,塞弗尔特放弃了重大题材,酒、女人、扇子、方形镜、扑克牌、咖啡馆以及其它一些五花八门的意象代替了昔日《泪城》中人群、红色交响乐、“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的星星”等这些激昂的诗句。这时 期,诗人致力于描写个人内心瞬息感受,讴歌爱情、生活的快乐、世间万般 美??在创作方法上强调主观表现,强调想像,内心独白、象征暗示、自由 联想、以意识流为诗歌构思的支柱等作为主要表现手法。菊花的长瓣如同轻盈的驼鸟羽毛,桌上摆着扑克、命运、爱情的重荷。 即将死于霍乱的人们吐出铃兰花香, 吸进铃兰花香的人们, 即将死于爱情。  从以上的诗句中不难看出,塞弗尔特是受到当时许多人思想消沉、悲观 绝望、对生活前途丧失信心,形成一股颓废、虚无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把诗 这一战斗武器变成了玩具、游戏。《把灯熄掉》  发表于 30 年代末,恰是诗人的祖国遭纳粹德国的袭击、蹂躏和慕尼黑协 定的出卖、全国人民奋起反抗之时。一向具有正直、良心的塞弗尔特面对残 酷的现实,不再弹奏那些小夜曲,这部诗集是他对捷克人民命运的沉重焦虑 的表现,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人民的诗作。他号召人民尽管处于艰苦备尝的  时代,仍应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祖国的历史的理想。他抒发自己对故乡城——美丽的布拉格的恋情,诗集中的《祖国之歌》这首诗,被认为是塞弗尔特 爱国主义诗歌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在那里,诗人以生动而形象的比喻,表 达了自己与祖国之间那种母子之情。人民像爱在捷克国内外驰名的民间手工 艺品——莫德拉瓦罐上的花朵似的母亲——那样热爱祖国;即使她穷得像采 石场上的春天,而她所有的游子也不会将她忘却,最终都愿在她的怀抱里安 息。塞弗尔特一向认为,对祖国和民族、故乡布拉格的爱是自己生活的唯一 意义。他歌颂、赞美布拉格的诗不胜枚举。每当他的祖国、诗人自己处于重 大时刻,塞弗尔特总要向他的母亲城——布拉格倾诉衷肠。当纳粹德国占领 他的祖国时,塞弗尔特在《布拉格披上了丧服》一诗中,对着凄凉而丧气的 布拉格悲恸地呼唤:“我对你曾是那般地熟悉,如今又站在你的面前。不, 我无法将你辨认,不,我怎么也无法将你辨认。”当 1968 年苏联的坦克开进 布拉格时,诗人又写道:尽管我会死掉——死期一定不远了—— 我的心仍将与这座城市的命运紧紧相联。 谁染指这座城市——无论他是谁, 无论他把笛子吹得多么甜蜜—— 就让他尝尝剥皮抽筋的滋味!《母亲》(1954)  塞弗尔特经常回忆起他苦难然而却是晶莹般的童年,回忆起含辛茹苦的 母亲。《母亲》这部诗集就是献给他亲爱的妈妈的。塞弗尔特在该诗集中诚 挚地表达了他对母亲执着的受,同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无产阶级母亲的光 辉形象。母亲的光辉犹如灿烂的旭日,永远永远照亮儿子的前程。诗集中的《窗旁》一诗写母亲把一切苦痛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厩,不 让儿子分担。《妈妈的小镜子》一诗,勾勒出这面鹅卵形的破镜如何伴随他妈妈从美丽的少女 到白发苍苍的老妇的坎坷一生。《一束紫罗兰花》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劳动妇 女的优秀品质——节俭和儿子对妈妈的一片敬意之情“??/下次别再乱花钱 啦,/告诉我,/这又费了多少?/??/你还不加拿它去理个发呢!/??/我 硬让妈妈收下了,/这束蓝色的春花,/她用亲吻回报我时,/嘴唇微微颤抖:/‘儿啊,我已经老了。’/”曾有位评论家指责塞弗尔特说,在他的诗歌里常常翻来复去地描写扇子。诗人回答说,“可他忘了提紫罗兰。紫罗兰在我 的诗中也曾无数次地出现。请原谅我,扇子与紫罗兰从我孩提时代起就有着 决定命运的意义,我喜欢它们。”原来他妈妈的箱底珍藏了一把扇子,扇面 上留有一些神奇的爱情的诗句,它萌发了塞弗尔特想当一位诗人的心。该诗 集中的许多美丽的诗篇都具有自传和回忆性质,如《给妈妈的第一封信》、《牵牛花》、《小提琴》、《妈妈的歌》等都是诗人回忆孩提时,母亲对他 的谆谆教诲与人生的启迪,母亲的一些美德给诗人幼小的心灵的影响。该诗 年被评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绝妙的融汇。情深意浓,丰采照人。”它获得了 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金,令捷克人十分喜爱,每当国际妇女节或圣诞节来临, 成千上万的儿女们都喜欢把《母亲》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自己心爱的妈妈。《孤岛上的音乐会》(1985) 由于健康和一些政治因素,塞弗尔特在沉默了近 10 年之后,于 1965 年开始向久违的读者接连送上了《孤岛上的音乐会》(1965)、《哈雷彗星》(1967)、《铸造的钟》(1967)、《皮卡迪利的伞》(1979)以及《避瘟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斯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