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风情的歌星葛兰现在还活着吗?她定居在哪?

评析青春告别式从摄影构图方法.构图.音乐进行评析 - 杰西卡呢吗信息网 - 提供你的所有资讯,为你分忧解难!
评析青春告别式从摄影构图方法.构图.音乐进行评析
何是摄影支点?摄影构图规律是什么?_百度知道
何是摄影支点?摄影构图规律是什么?
请高人回答下~最好简明扼要
提问者采纳
摄影支点就是构图的平衡点。摄影构图规律即要以人们的审美特点为前提,以相关的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布局的表现,将所要反映的内容通过某种布局表现出来。摄影构图总是要确立对象,确立表现方式,必要时要进行二次构图。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摄影构图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图书分类:&旅游/摄影出版社:&语言:&
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
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
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该内容尚未提供权利证明,无法提供下载。
中文名:&人像摄影之美作者:&图书分类:&旅游/摄影资源格式:&PDF版本:&全彩版出版社:&书号:&地区:&语言:&简介:&
摄影、绘画跨界摄影师倾力之作
台湾诚品书店热门畅销书   
从美学的角度解读摄影中的选景、构图、光线、引导与配色内容提要 《人像摄影之美》从绘画的角度切入人像摄影,结合艺术、美学的观点讲解摄影中的选景、构图、用光、色调把握、引导,并透过西方画作与国画中的构图与色调来探讨摄影的本质,教大家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鉴赏美,重新认识人像摄影。  通过解读精彩作品,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众多美学、心理、视觉表现层面的创作心得,适合各类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参考阅读。 白光盘用户请关注QQ群 网盘下载地址:内容截图
PART-1 Scene│选景用心去观察利用光线和景深,将平凡的景……转化为不平凡在画面中营造图腾感充分掌握场景的特色人文与文化的特质让一面墙丰富起来维持画面中各种元素的协调性人要融入环境中,达景合一招牌、建筑、繁心的街道和人的关系陈旧是一种记忆的美感运用群体结构善用艳色过程之美PART-2 Composition│构图不平衡中的平衡国画的构图意念用单纯的构图引导想象空间去头去尾,犯忌在照片平面上营造空间深度:透视法、色调离开人的视角:人像外拍离开人的视角:婚纱摄影&婚礼纪实离开人的视角:旅游纪实离开人的视角:舞台剧照PART-3 Light│光线凝聚光反射光光影造型人造光源穿透光逆光空气光围时间光感PART-4 Hue│色调利用景深掌握好时间利用耀光利用灯光利用环境利用滤镜利用天气修片后期处理的启发与思考PART-5 Guide│引导引导的方法和态度摄影的意义是什么?情绪的传达PART-6 Fashion Modeling│服装造型热情活力:马来西亚槟城街头青春气息:台北东区与日本冲绳街头个性颓废:火车站旁的市场和旧式公寓时尚嬉皮:港货柜区随性走拍:东海大学校区乡野清新:花莲玉里赤柯山活泼随性:宜兰南方澳渔港乡间沉静空灵:垦丁龙盘山崖性感小女人:鹿港福宝湿地河道周边民宅和及厂房阴郁诡异:彰化滨海产业道路附近工厂初秋意境:阿里山萎靡阴郁:高雄旗津海岸PART-7 Narrative│叙事性形式与叙事单张照片叙事多张照片叙事——DreamPART-8 Static│空气感吹泡泡大步向前跑氧气1.2.3木头人时间停留扎实的快乐凝结了空气我还是那个女孩PART-9 Painted│绘画性绘画中淡画局部的手法人物炭笔素描利用景深造成层次复杂却又相互融合之感绿色的笔触渲染影像可以是很浪漫的意外失焦:笔触调性与色块之美因耀光而消失的局部,未完工的人像画用借色来丰富画面色调宣纸上渲染开的彩墨滴PART-10 idea & thought│风格的锻炼和创作思考临摹与独创瓶颈、灵感、品味
正在读取……
这里是其它用户补充的资源():
暂无补充资源
使用 BBCODE()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勿催片。请相信驴友们对分享是富有激情的,如果确有更新版本,您一定能搜索到。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评论不见了,请参考以上4条。
刚收藏了本资源的用户
正在读取……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打个分吧:
留点口水(可选):摄影构图在镜头语言中的作用_百度知道
摄影构图在镜头语言中的作用
按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1。节奏设计明显
  长短镜头交互以及特技处理,如抽帧[男主角Alex戏火的镜头(快速),老乞丐看完展览落水(慢速)]块则如雷霆万钧,慢则如行云流水。
  2。镜头设计和情节安排有明显的精英电影意识
  Micheal 和 Alex初次相遇,5个镜头。对观众的理解力有一定的要求,调动观众的生活观察,纪实的导段。
  Johnny Hoilday 法国的摇滚巨星,父亲是个乞丐酒鬼。乞丐都有十分严重的自闭心理,很少抬眼看人,他们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几个正在打反打的光线,第五个镜头的大全默认为常识。
  3。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错觉式蒙太奇[第22分钟]由揭眼罩到鱼的镜头(河边Micheal 给 Alex画速写,然后Micheal晕过去,Alex揭她生病的眼镜)
  4。镜头安排上的意味深长
  有对人物的评价暗示于镜头之中,看蹦迪的Micheal趴在地上看,在推镜头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Alex背身站着,虽然仅从脚的方向上判断。这样反映出两个人生活的本质区别,也为人物性格埋下伏笔。Alex生性就是流浪的。
  5。法国式的幽默
  1965.5 学生“五月风暴”(福柯61福勒兹)是当代法国艺术思想的转变开始
  女人勾引男人服用安眠药后,熟睡男人的不同睡态+背景音乐(进行曲)对于社会规则的调侃有导演的自由。法国电影淡化道德观念。这就是法国的文化精神,也是精英电影的体现,电影作品是导演人生观世界观的表现。
  6。剪辑(意识流)
  第37-38分钟[枪杀情节]
  地铁的声音和Micheal上楼的脚步声叠在一起,暗示Micheal杀死她前男友只是Micheal的一场梦。Micheal其实没有杀这个中提琴手,一切都是她的臆想。
  7。声画错位的处理
  Micheal把装钱的盒子打翻到河里,然后发疯斯的向Alex说“对不起”。“对不起”这句话与后面的Hanz(老乞丐)与Micheal在博物馆看画后发生的不正当性关系。戏剧的暗示主观情绪。
  黄光打在塞纳河边的建筑上
  Alex戏火的镜头后接阅兵中飞机镜头[声音相似]可以使Micheal表现其主观晕眩的心情。
  法国电影的深刻在于它是个人情感的体现。Alex其实是导演个人意识的集中表现,孤独个体欲念的爆发,没有艺术家的孤傲就没有最后呈现的片子。
  如火欲念,我心狂野,一个孤独天才的告白(这也是导演、演员、摄影师创作的一种挑衅)
  Micheal是导演人格的另一面,Alex是另类、孤独的。Micheal则是具有现代女性千金小姐。特立到有点偏激,感情轻浮,很现实。影片最后暗示Micheal和眼科医生在一起了。
  片中纪实的部分,收容所中乞丐的展示是影片的一部分,但不是其要表达的
百度知道还有4条回答
你的题目貌似论文,但是知道里面有个人问过,答案也不错,你去看看。
/question/.html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
镜头画面和景别(就是构图)与技术,艺术,视觉,心理,剪辑等因素连接创造出不同的镜头语言。
从技术上说,全景别系列,由于画面的广泛性,景物影调的丰富性,反光率的多变性,使人视觉看清楚物体需要的时间较长。近景别系列,由于画面的局部性,构图的明确性,景物影像,形象较为鲜明,使得人视觉很容易看清楚。
从艺术上说,戏剧内容越多,画面信息量越大,镜头时间就需要越长。
从视觉上说,全景系列景别对于视觉的吸引力不大,镜头时间越长,吸引力越会被强调。近景系列景别,对视觉吸引力很大,镜头时间越长,吸引力越是增加。
从心理上说,近景系列景别,对人的心理压力较大,全景系列景别,对人的心理压力较小。
从剪辑上说,全景系列景别节奏慢,如果镜头时间长度短,视觉节奏叙事节奏奏不会太快。近景别系列,如果镜头时间长度短,视觉节奏叙事节奏会更快。
镜头语言并不是针对镜头来说的。
不同焦距的镜头表现在摄影中最直观的是“景别”的概念。
标准镜头(中焦)焦段,还原真实的人物大小。通常拍摄情节的发展,人物关系,人物动作等正常的描写镜头。
广角一般用来拍摄环境,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用来渲染情感,作背静,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望远(长焦),能够把人物拉近,但会压缩画面的纵深空间,使画面显得拥挤。
  对摄影构图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美在摄影画面中具体结构的呈现方式的研究。摄影构图就是要研究以表象形式结构在摄影画面上形成美的形式表现。诚然,经典的表现形式结构,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从总结的形式美表现形式来看是多样的,而每一形式都有真对不同内容的表现方法。然而,表现形式不是绝对的,它只能提供对摄影表现形式的帮助与参考。显然,吸收前人的经验对摄影的形式表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形式美表现形式在摄影中也称摄影构图。下面对部分表现形式进行探讨,有利于对形式美的理解及对摄影构图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一、形式美的构图形式
  (1)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有的也称井字构图,前面以讲过,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
其他类似问题
摄影构图:技巧的相关知识  赶上直播了啊,果断插入,挺好的。电影看到一定程度,不由得返璞归真,看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反倒是人物的心思情感,情节的发展,对于晃人眼球的二次元逐渐无感了,不过楼主可不可以也选点新时代的,毕竟时代还在向前么,如果只说过往是经典,那就不会有未来。
    桃叶村村民快乐而和谐的生活
    失去了所有亲人的叶大嫂疯了,听到爆竹响,她大声疾呼:“敌人杀来了, 炸弹,大炮,飞机!”“救你的国,救你的家!救你自己!”
  @云宫音
21:53:00  赶上直播了啊,果断插入,挺好的。电影看到一定程度,不由得返璞归真,看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反倒是人物的心思情感,情节的发展,对于晃人眼球的二次元逐渐无感了,不过楼主可不可以也选点新时代的,毕竟时代还在向前么,如果只说过往是经典,那就不会有未来。  -----------------------------  的确, 我现在更喜欢的也是一些表现出真实人性的片子。2000以后的电影一共有20多部,大概有10分之1吧,其实比例也不算低,不过因为我的参考资料有不少评选都是针对20世纪的电影进行评选的, 所以新世纪的电影有些吃亏,而且最近这10来年好的电影也真的不算太多。
  好贴啊,坐等更新,收藏之
  个人简评:  孙瑜凭借一大(《大路》)一小(《小玩意》)两部电影奠定了其电影大师地位,在中国电影的默片时代,孙瑜以其娴熟的电影语言,流畅的影片剪辑,细致的镜头运用在当时的导演中显得出类拔萃,而他电影中的人物又不是刻板的象征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联想到建国后他的悲惨遭遇,真让人感慨世事无常。而传奇女星阮玲玉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她饰演的美丽善良、活泼开朗的叶大嫂形象,是其表演生涯的又一座高峰。
    85.小毕的故事
  四季还在风车的轮转里,光阴的故事悄然继续,台湾新电影从《光阴的故事》出来,就是1983年陈坤厚、侯孝贤、朱天文三人合作完成的《小毕的故事》,终于在这个悠长假期里,怀着超乎一般期待的激动找到了《小毕的故事》,看了段曾经身边人相似的成长后,竟是有几分难言。   不是恍如昨日的心碎,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张望,《小毕的故事》的叙述者——朱小帆说:“在生活里的琐琐碎碎,不管是愉快的、忧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贵的,而且愈演愈精,愈久愈真……”。故事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朱小帆——小毕的邻家女孩,从小默默地注视着小毕,与他一同成长,因为是同龄人,没有老套说教,也没有苦口婆心。低低的旁白都使得故事带着一种不经意回首的沧桑。相比侯孝贤后来自己导演的《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小毕的故事》显得轻松了很多,而且也更容易读透,不带自传性质,也毫无猎奇的可能。   小毕的性格,也许小学四年级时成绩单上的“桀骜不训”四个字已经可以预见他往后成长的酸涩,对于这一切,旁人并不是爱莫能助,小毕爸爸和妈妈都是对他一再的忍让,不发脾气,也不打骂,甚至也疼爱有加。但是到上了国中,他变得难以收敛,成了一个小混混:追女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打架、抽烟,那个年龄值得好奇和冲动的事情他都一一在重复。   多年后,小学同学会上,一身戎装的小毕英俊迷人,当故事外的我们和叙述者朱小帆一起感慨的时候,可能你的青春故事里也有那样的千穿百孔、悲欣交集,可以不尽相同。   《小毕的故事》是一部美丽诗意的青春片,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同角落,每个人都有相似的青春,成长的喜悦与困惑、痛楚与收获,在胶片影像的记录上更是有着不同的手法。无疑,它可以包容了很多人的青春。   再做为一部成长片,《小毕的故事》带着明晰的感染力,没有刻意的说教,从片子开始小毕妈妈结婚那娓娓道来。看着小毕在年少日子里,帮家里人贴偏方的纸头,然后让同学们一个个念过去,委实感动得可以;放学时男孩子恶作剧去按每家每户门铃,一路的欢蹦乱跳,并无反感的痕迹;小镇街头巷尾的道路上,男孩子们玩弹珠,女孩子们在跳橡皮筋。一切切,又梦回从前。   感动,是因为成长,无奈,是因为失去。故事的同名原著是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也是朱天文小说成功改编的例子。不会因为教育色彩而带来刻意和做作,因为故事是那么真实,真实到和很多人的记忆有无数吻合。   结婚时纷飞乱弹的炮纸,一席人围坐的桌子,再到一脉相承的礼俗,教训孩子的话语以及长大后童年伙伴重逢有点陌生的一笑,太像我的家乡,太像我的成长。   甚至突然发觉,太多台湾新电影里的蛛丝马迹,都有着自己身上的某些影子或者说投射,这不是信手拈来,而是记忆深处的某些共鸣。已显粗陋的画质前,辩识不出曾经的年少萌动,稚嫩面孔里,依然是你天真的双眼。禹黎朔“有一个故事……”的歌声中,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每个人,欢笑得开颜;那之后,感动得心酸。   热风带着潮湿的水汽在游窜,淡水河口的老榕树,纳凉的老人摇着蒲扇,树荫下孩时的你我在嬉玩中忘记了时光。可以有《童年往事》里夏日的鸣蝉,也可以有着《恋恋风尘》里依稀沉寂的远山,指望,指望。那海水一次次地冲刷着海滩,小毕在年少岁月里肆意地成长,留下着模糊的脚印一串串。
  过去,一直觉得,在台湾电影中,同样是讲述时间与成长,杨德昌太冷峻激烈,蔡明亮又太低沉晦涩。只有候孝贤的电影,能让人感觉类似这样岁月流逝中淡淡的惆怅。比如《童年往事》,比如《恋恋风尘》。   直到我看到了陈坤厚导演的这部《小毕的故事》。我才发现,原来,这种悠然中看时光不再的慨然,也许不是属于某个导演的,而是属于那个时代。   一九八三,那一年,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成长。二十年后,我把自己放在柔软的沙发里,看电影里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虽然其间也有鲜血和死亡的灰色,但仍感觉很干净、明澈。有一种让人忍不住落泪的真切。   小毕的母亲年轻时,被一个男人所骗,生下了小毕。母子二人辛苦度日。经人撮合,她嫁给了大自己几十岁的公务员老毕。   结婚照上,是少见的三个人合影。母亲,小毕和老毕。即使她再打扮沧桑,也可以看出夫妻两人相隔的几十年韶华。   一个低眉顺目,看上去木讷平和。一个温良贤淑,浅笑里掩不住脆弱。这样的婚姻,于他,是一个完整的家,于她,则是一个归宿。   终究是为了孩子——也许谈不上爱情,只有恩情。但只要他能照顾她们母子一辈子,她就会心甘情愿的做好妻子。   天大地大,对她而言,自己已经没有了未来,未来留给孩子。   于是小毕从最初的林楚嘉变成了毕楚佳。   于是慢慢的他又多了两个弟弟。   老毕从来没有给过小毕一句重话,总是这样宽容慈爱的看着小毕。他曾经说过,绝对不能委屈这母子,他耐心的教小毕写毛笔字,一期不差的给小毕买喜欢的书,他要供小毕到大学毕业。可是,老毕和小毕总像是隔了些什么,有些生疏和客气。   “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今夜的星空里。偶然的我们抬头,已是这样的明亮熟悉。”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个时期台湾的影片,总有种熟悉的潮湿而温暖的味道。灰蓝的色调,悠扬的音乐,以及镜头里太多不陌生的画面。   玩弹弓,弹玻璃球,跳皮筋,教室里童声的歌唱,图画课上蜡笔的涂鸦,放学路上追赶一群群的白鹅,偷按人家的门铃然后跑掉。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感觉就像秋日里的蓝天,这般的清澈高远,只能遥遥望着,却再无法触摸。   除了导演这样的叙述外,影片的另一个视角来自小毕对面邻居家的女孩——小帆。一个有明亮的眼睛,却早早戴上了眼镜的小姑娘。故事在她的旁白讲述中展开。   她悄悄的看着,那海滩上嬉闹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那个怯怯牵着母亲的手走在沙滩上的孩子小毕。成了她的同班同学。   她看着小毕的妈妈,每天把自己收拾的的一尘不染,不像快乐,却也不像不快乐。只是每天安静的做着家事,安静的照顾小毕和老毕。   生活,何尝不是这样的平淡无奇。   只是,就像影片中所说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琐碎碎,不管是愉快的,忧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惜的。   好喜欢看小毕一家用偏方治小弟弟扰人的啼哭那一段。   老毕和小毕因为夜里被小家伙吵的无法入睡,白天同时打瞌睡。老毕听了隔壁朱太太的偏方,写了很多红帖子,中午十二点整的时候贴在外面,让路过的每个人念。   十二点的钟声响起的时候,父子二人同时行动。拦住路人。最可爱的是,小毕拦下了一队的小学生,不管识不识字,每个要念一遍。看他的那种严肃认真,我禁不住的,脸上会泛起微笑。   生活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延续下去,波澜不惊。小毕成了老师眼中桀骜不驯的调皮鬼。而老毕依然和蔼亲切地对待小毕。小毕犯了错误,他也是说情多于责骂。只因最初的承诺,不让他受委屈。   小毕一天天长大,成了国中的学生。不仅像小时候一样桀骜不驯让人头疼,更多了青春期的叛逆。   其实,像那些恶作剧,打架,追女孩,半夜打着手电筒偷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现在看来,又有什么错误呢?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的。那样的青春懵懂,情窦初开,总是成长中的必然。看着看着,忽然想起了曾经第一个喜欢过的男孩子、第一次收到小纸条、第一次牵手。   而今想来,真美。   只不过,在当时的大人们眼里,这些,都是不对。   小毕割破人家的裤子,偷吃别人的便当,不停的被记过处分,几乎被开除。老毕无奈的一次又一次去为他说情,学校最终留下了他,并破例让他当朝会升旗时的司仪。   小毕的妈妈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坏的。他每天天不亮就把小毕叫醒去练习喊口号。小毕的两个弟弟翰态可鞠的在他的口号下做着各种动作。老毕在围墙的那一头不时指导。   清晨的微蓝光线让我几乎感觉到了那种带着海水潮湿的空气,看着这样的画面,我心里总有一种种的暖意。会记得父亲严肃的外表下流露出的温情和母亲唠叨里隐藏的慈爱。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   可是,生活有时候不会这样平静下去,偶尔会开一两个不适当的玩笑。   小毕和低年级女孩子约会时,被结过仇的几个年轻人殴打,他感到大没面子。而同去的小弟又不甚掉进海里几乎丧命。   这一串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原有被维持着的宁静。母亲似乎一下苍老许多。对小毕也开始失望起来。她哭了,为了自己寄予无限希望的儿子。   其实,小毕也是爱母亲的。他一定不想让母亲失望。   可这样的年纪,谁能说的清楚,该怎样去面对呢。   生活的残酷终于在这样不适当的时机拉开了面纱。小毕领几个好朋友帮自己寻仇,一个好朋友被刀刺中,急需输血。小毕无奈偷了家里的钱。并最终和老毕顶撞起来,对老毕喊:“你不是我爸爸,你凭什么打我。”老毕气急终于说出,我不是你爸爸,找你爸爸去跪,我没那么好命。   那一刻,母亲仿佛成了石像,脸上没有表情的苍白着。真的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她只是和往常一样,安静的,为小毕准备好便当。   没有人会想到,她会用死亡来面对一切。   真的,真的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年轻的少年倒在墙角,鲜血淋漓。故事里有仓皇的孩子们在医院手足无措。故事里有父亲的悲哀叹息母亲的绝望伤心。故事里有少年亲眼看到母亲冰冷的身体被人从充满煤气的厨房抱出。   屋子里的风扇猛烈的吹着,母亲只留下简单的一份遗书,充满了遗憾与无奈。老毕悲痛的大哭,小毕在一边无语,但我猜想,他心里一定是波涛汹涌,痛的说不出了。   真的,世界上的哪一份感情不是千疮百孔,我们是修补不过来的,无法求全,只能低低的顺从。   小毕国中毕业,不顾老毕让他念大学的苦心,一定去上军校。我想,也许真的是他心里背负的情感太重了,也许走的远了,就可以和过去做一个了断了。不若有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开始。告别少年。   成长中,真的要不得已割舍一些东西么?   只是,当小学同学会上,一身戎装,英俊年轻的小毕遇到当年邻家的女孩子小凡时,应该是会勾起曾经的记忆吧。可,两个人挥手告别时,旧事也许就悄然走远了。   就像那个年代已经走远。如此干净、清晰,不露痕迹。   影片一点点也不花哨,几乎谈不上什么技巧。仅仅是平静舒缓的叙述着,像一开头的那片灰白的海和缓缓划过的渔船,简简单单,无波无澜。   就这样,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就像翻一部清新的文字,不经意间,就已是日出日落。   我想,朱天文功不可没。
    为了治疗弟弟的夜啼,小毕让一队小学生每个人念一遍偏方。
    执导过《艋舺》、《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等电影的纽承泽青少年时代在《小毕的故事》、《风柜来的人》中担任主演。
  个人简评:  《小毕的故事》改编自朱天文的短篇小说,以女性视角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成长的故事。通过和小毕共同成长的小帆的倒叙,将一个人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桀骜不驯的青春期的历程表现得真实可感 ,那里有我们每个人似曾相识的生活,贯穿电影始终的是淡淡忧伤的节奏,温柔平缓的自言自语一样的讲述,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贵和温暖的。
    86.半边人
  本片是方育平继1981年的《父子情》之后,再次以写实手法拍摄的一部作品,方育平用接近纪录片的手法拍摄影片,使现实与电影几乎难以分清界限。  《半边人》中,方育平选取的演员许素莹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根本就是她自己,她片中的家人也是她真实生活中的家人,《半边人》摒弃了戏剧化的处理,以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态度拍摄这一作品,甚至让摄制组入镜,进一步打消电影与现实之间的隔离,而正是这样的处理,选就了一部生动真实、意味丰富、感人至深的电影。
  据说人类原本是兼具两性的,但后来被上帝把人一分为二,从此人们一生中不断的在人海茫茫寻找失去的另一半。爱情,正是让自身从新得到圆满,寻回失去的一半。于是,就有了许多半边人,不断追求、寻觅或守候、等待着生命的另一半。但,漂浮在沧海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遗失的另一半。生活中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困境、决择,如何取得平衡还是永远徘徊在矛盾的处境或终究只能遗憾失去。半边的生活如何才能得到完满的合一。     《半边人》述说的正是以一个年轻的卖鱼女阿莹面对单调的生活,如何正视现实与理想、爱情与友情、家庭与工作之间的认识与决择,寓意出半边人生命中所要寻觅的,面对的困难与所能克服的障碍。片中阿莹与其美国归来年长患腿疾的戏剧班张导师从师生关系到互相交流彼此的生活经历,从友情渐渐发展出微妙的情感,过程平实感人,背后极具启发生活与正视生命的意义。影片开始阿莹虽对始终无法专一的前男友与其分手而感到伤心孤寂,但她决心改变生活方式,没有因感情空虚及单调沉闷的工作而沉沦,毅然重新出发选择半工半学习戏剧艺术的新生活。也因为在中心里认识了张导师与接触艺术的奥妙而重新开启了另半边充满希望与意义的生活,更克服了对自己出身及学历的自卑。年长而依旧独身为艺术耗尽了半生的张导师也从阿莹的身上感受到那股不堪生活平庸努力突破的坚毅精神而受到激荡,也再次为生活重新起步。两个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经历的半边人虽然最终还是遗憾的别离,但对生活已不再感到茫然,重新、自信的再次寻觅生命的另一半。     除了平实感人的故事剧情外,&半边人&最让人欣赏的应该就是其对时代与生活真实度的追求、表现与真诚的刻划。剧本取材自女主角许素莹和她的戏剧老师的真实故事,而她本身就是菜市场卖鱼出身的,戏中的家庭成员也确是许家的人。全片角色大部份都非职业演员,这在香港电影中是极少见的。在半纪录式的镜头语言下演员的演绎自然生动,也恰如其分的真实表现出80年代初,纯朴生淫面对新香港的年轻一代。同时也可从平实的镜头下看到当时写实的香港底层生活。一部能成功反映时代的电影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许多年以后,我们依旧能通过它们重温那个远去存在过的真实人生与时代。
    张松柏的剧本被电影公司以没有商业价值的理由而拒绝
    阿莹对张松柏产生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微妙情感。
  个人简评:  《半边人》以写实的手法讲述香港社会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半边人》的写实性比方育平之前获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影片《父子情》更加明显,但这部电影绝不是简单记录一个人的真实生活而已,方育平通过精心的编排调度,使影片具有充足的戏剧张力,不仅表达了香港新一代青年的理想与上进心,在社会现实中的收获与困扰,更通过片中身为海外华人的男主角,将影片主题进一步深化,反映了整个华人社会在一段历史时期里的微妙心态。
    87.祝福
  桑弧是新中国文艺片导演的代表之一,他与那一代的许多电影导演一样,对中国戏曲艺术有很深的研究,从中得到大量的营养,并且乐于在电影中表现其意味。   桑弧曾执导过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戏曲片,《祝福》一片也明显可以看出桑弧对戏曲艺术的借鉴,片中主角白杨的走位、表演,影片的节奏感,都表现出很强的戏曲味。而影片的美术氛围亦体现出厚重而细腻的特色,构图严谨,是一精巧之作。   但这样的风格化的表现并没有夺去鲁迅原著中厚重的悲剧和批判精神,而是桑弧的更加生活化的处理之后,再次过渡到最终的悲剧,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可以说桑弧的改编是使其更加符合电影形式,也更加为普通观众接受了。
  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条绳索造成的,是旧社会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影片注重运用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刻画人物,以视觉形象为主,简洁明了地揭示人物性格。白杨的表演自然、清新、含蓄、细腻,她准确地把握了祥林嫂的心理发展过程和人物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体动作特征,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形象。《祝福》的改编体现了夏衍的编剧风格,结构严谨,笔触凝炼,保持了鲁迅作品中冷峻、深沉、凝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该片既完整地体现了原著的精神风貌,又突出了电影表现特点,如根据银幕再现的需要,增加了祥林嫂砍门槛等戏,为名著改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片系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曾在1957年第10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1958年又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银帽奖。
  有空了慢慢看
  收藏了
  楼主,我顶你。顺便鄙视下那个本质脑残!
    质朴善良的祥林嫂改嫁给了贺老六,过上了一段平静幸福的日子,但不幸并没有放过这个女人,丈夫得了痨病去世了。
    用一年工钱捐了门槛的祥林嫂以为自己不再有罪孽,高兴地在祝福晚上端出供品。
  个人简评:  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巨人,鲁迅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并不多,只有《祝福》和《阿Q正传》是传世之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电影《祝福》的成功首先应该感谢夏衍编剧的成功,他将《祝福》的剧本改编的更符合电影表现特点,又保留了原著的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冷峻中含着悲悯情怀的艺术特点。桑弧对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和白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表演也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88.黑炮事件
  不同于文革后反思的诸多“伤痕电影”, 有评论称:“《黑炮事件》从哲理思辨角度不从伦理角度评判生活,倾心于从理性角度剖析生活,在现实感和历史感高度逼真基础上,探求生活真谛”。   《黑炮事件》是一个政治寓言,是一部政治禁锢下对知识分子文化心态深刻反思的荒诞式高度风格化影片,导演以有些无奈的黑色幽默态度审视“黑炮事件”和“赵书信性格”,促人冷静思考,理性认同,如同想起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   有评论称,影片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故事本身。创作者借助这一故事,挖掘了多年来社会生活中延续下来的历史阴影,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习惯性的落后心理。黄建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样式,荒诞与现实的结合,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影片在形式上又吸收了现代主义手法,带有“黑色幽默”的味道,是探索性和观赏性结合的佳作。   银幕上展示的历史反思,并不限于政治运动的一隅,而是从多方面展开,充分表现了批判广度和力度。《黑炮事件》突出揭示了笼罩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不信任的氛围。正是这种对知识分子的贬抑与轻视,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愚昧,它像一块沉重的版块,压在我们心上。让我们感受到从上到下对知识分子的排斥心理,以致最后,麻木到对他们的生命也不存在任何怜惜的感情。这里,再不是一般地提出知识分子的价值问题,而是把它与整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考虑。   《黑炮事件》以表现风格的影像造型语言表达这个政治寓言,里面的开会场景与“新闻联播”里连篇累牍的报导异曲同工。赵书信路遇两个小朋友玩排砖游戏象征意味极浓,多米诺骨牌般逐个倒地,只能无奈反思……黄建新不惜大量笔墨用不同景别的镜头快速的切换来渲染这一场景。   《黑炮事件》的色彩很有特色,比如领导开会,只有黑白两色,背景光秃秃的墙上挂着拘谨的钟,表现官僚结构和某些体制的呆板,僵化。外面多次出现鲜亮的红色,暗示一种躁动不安。   陈墨曾写文评论几个导演说:张艺谋的风格在龙精虎猛的青春时期;陈凯歌呢,少年的梦想;田壮壮,儿童时代。只有黄建新的电影被他称为“成人寓言”。 黄建新自《黑炮事件》起一直在黑色幽默的风格里特立独行,象征化的叙事情节背后总是意识形态的蒙昧和人生命运的荒诞,在尖锐反映某些现实矛盾的同时又保持着冷静温和的立场。可惜,固然老道深刻,却少了几分浪漫激情。《黑炮事件》就有点“概念先行”的意思。   黄建新说,当年拍《黑炮事件》时还真抱有概念,现在电影拍多了,反而越来越没有理论上的先入为主了。拍《谁说我不在乎》时有个理念就是把自己变成不会拍电影的傻子,摒弃所有的经验。这说穿了还是那句:人就是电影,人想的那点事其实就是电影里表现的那点事。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影片《黑炮事件》,由导演黄建新执导,影片通过一个离奇搞笑的故事,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那些复杂的矛盾和奇异的心态,并借用赵书信这样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围绕他的遭遇,反映在历史变革时期对待知识分子的不同态度和民族文化心理中的积极一面与消极一面,引发人们的思考。  本片中一连串的红色语录,暗讽文革,大跃进等事件后,对人民思想的毒害。固执、泥古不化的党委,愚蠢、几乎白痴的书记,还有被愚昧鼓动的冯,这些形象几乎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而赵也由开始的愤懑、委屈,变得颓废,不作为(片中没有表现,但这是赵的命运)。而最后赵关切小孩子的画面,也会引起人们关于祖国未来的思考。
    领导开会只有黑白两色,背景光秃秃的墙上挂着拘谨的钟,表现官僚结构和某些体制的呆板,僵化。
    赵书信终于收到了旅馆寄 回的黑炮,内心百感交集。
  个人简评:  影片主角赵书信在雨夜发出一封电报,托人找一颗遗失的“黑炮”,从此“简单事情复杂化”,引发一系列无中生有的连锁反应。黄建新借这个故事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现了官僚体制对知识分子的损害,黄建新学习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用主观的色彩、带有生命的布景和结构去表达思想的创作方式,用巧妙的隐喻进行反讽,在当时极具影响力和探索性。可惜这样的佳片只是昙花一现,现在的黄建新拍的是《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
    89.一个和八个
  1983年,正值中国社会现代化改革进程不断深化阶段,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全面接触后给人民思想产生震荡。人们逐渐意识到:党风建设在整个社会架构和文化重建中所占分量之重,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沉默下猛烈动摇。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一个和八个》的剧本取材于郭小川同名诗歌,沿用了其基本框架和叙述,然而编剧对于战争冲突做了淡化,使之产生了一种全新命题——关于“人”的疑问。整个影片突出“人”,显然是受李泽厚“人的哲学”和苏联解冻时期电影《雁南飞》《第四十一》等战争反思片的影响。他们的描述对象超越了具体的“人”而直面人性,从“人”去看历史,从而去追问其根源性。在整个第五代影片中,将人性抽象化具体化真实化,超越“阶级精神”和“民族情感”成为其基础语调。这种与历史书“唱反调”的精神在当时社会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本片在宁夏镇北堡实景拍摄,后遭遇多方人士诟病虚假,因日本侵华并未曾到过宁夏。《一个和八个》在成片过程中遭遇困难重重:公映送审半年,共修改107处。公映三年后,收回拷贝重新剪辑发行。虽然某些原始结局我们看不到,但对于现在的版本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底下暗自感情的激烈和汹涌的力量。   在第五代以前,绝大部分导演沿袭巴赞之“现实主义渐进线”学说,受传统“影戏”影响较深,注重情节架构和人物关系,对于视听语言则几乎降为自然状态,对于电影本体认识不足,造成“电影味儿”的缺失。而《一个和八个》在电影造型和构图上不啻为一次强烈的暴叛,其一反传统的观念,大胆运用不完整构图,给中国电影带来一次美学巨变。   整个影片更大是归功于摄影张艺谋对于影像风格的坚持。他说:“《一个和八个》就是针对当时那种造作的、娘娘腔式的电影的反抗。它的思想内涵不见得有多深刻,故事叙述也不那么独到,人物塑造也不那么突出,但就以那么拍电影来造反!”虽然在第四代导演张暖忻的《沙鸥》和壮壮等人的儿童片《红象》中曾有意识尝试过此类构图,但都是在运动状态中的。而作为一种电影造型,静态的不完整构图给影片带来一种独到的美学意义。于是我们看到如同黑白版画般线条分明如刀刻的却隐藏在黑暗中难以辨认的人物的脸。大量封闭的环境中,如地窖,用广角镜头拍摄,用碾子等物品做前景,占据画面近三分之二,背景多为平面,使人看上去失去空间感且造成让人窒息的挤压感。这种压抑不光影片中人物的心境反映,更是第五代刻意营造的一种内心盘旋的氛围。通过造型语言,将人物情感直接化为视觉形象。反观之后的第五代作品如《黄土地》、《红高粱》等片的造型特征,都不折不扣从此沿袭而来。   《一个和八个》在第五代有意识的反对“学院派”墨守成规的拍片方式和缺乏个性匮于个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八十年代初毕业第五代是在电影学院里看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戈达尔长大的。这种当时被称为“野路子”拍法的《一个和八个》是年轻的第五代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结果。影片中所构筑的每一个土匪的倒下都是一个“人”的再生。这种超越简单“阶级善恶论”的个体价值的再现,是中国电影史上革命叙事第一次突围。在以往革命电影中十恶不赦的坏人第一次在银幕上呈现人性本身复杂的力量,还原了更为符合人性的真实面目。虽然以现在的审美趣味来看,影片细节粗糙或者某些表演过于偏激。但在其表演意识及视听语言上的突破创新已经足够我们记取的了。
  感谢楼主,不总结还不知道华语片也拍了那么多的好片,某些片放在世界影坛也并不逊色,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无需妄自菲薄,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浮躁和泡沫终会过去,华语电影不管过去辉煌过,低落过,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轨道。
  @落尽尘埃
15:45:39  @教育的本质
18:42:41  只可惜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导演会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拍出一部肖申克的救赎、海上钢琴师”,恰恰相反,大多数导演会发自内心的说一句“作为一个导演,我什么时候也才能拍出一部阿凡达、指环王啊”。这就是差距,你真的以为那些艺术电影有多难拍,实在是可笑,他们不过是一个伟大导演的处女作罢了,没有几个导演直到功成名就还会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的拍摄.....  -----------------------------  喜欢黑天鹅~~~~~~~
  第五代是当代中国电影最响亮的一个名称,现在这个群体中特别走红的都在一人独大,但他们初出茅庐时的作品却多为几个人合作而成,更能体现出一代人当年的追求。《一个和八个》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导演张军钊,编剧张子良,摄影张艺谋,美术何群,这种梦幻阵容在八十年代俯首即拾。   《一个和八个》改编自郭小川的同名长诗,因为情况复杂形势紧急,无法就地审判,一个被陷害的八路军指导员王金和八个犯人被拴在一条大绳上,随军开拔。由于途中遭到了日军伏击,队伍被打散。于是王金毅然决定解开绳子,让犯人们一起抗击敌人。尽管故事讴歌了王金这个共产党员在危难当中发挥的可贵的应有的作用,但无论是诗歌还是电影,都曾引起巨大的争议与批判。八个犯人中三个是逃兵,三个是土匪,还有一个投毒犯(往水井里投毒),一个投诚日军的奸细,这样的角色设定所能引起的情节冲突,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是惊人的复杂。但就像影片呈现出的技术品质一样,故事的线条也是粗犷而不失细腻,以逃兵和土匪为首的犯人们面对战争的心态变化,表现得尤为充分。   《一个与八个》并没有以幸存的几个人胜利到达根据地结尾。犯人们从大绳上被解下来,有的被处决,有的舍身成仁,有的只身离开。土匪老三虽然表示了对王金的敬佩,但受不了王金的原则,独自走向远处茫茫的地平线。当他回头遥望,王金和受伤的锄奸科科长扶持着屹立在黄土高原上,镜头在这里定格。勇于开拓与大胆尝试,是第五代电影人八十年代作品中最为常见的精神。表现在影片中,就是一种”不管那么多我就这么拍了”的气势。也许不考虑呈现许多东西的时候,反而更有表现力与说服力。
    一个被陷害的八路军指导员和八个犯人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影片结尾,土匪独自走向远处茫茫的地平线,当他回头遥望,王金和受伤的锄奸科科长扶持着屹立在黄土高原上。
  怎么老是回复不了??????
  想说,以上影片大部分不能归类为文艺片,所以,那些说楼主文艺控的静默吧。另,推荐几部文艺片:苏州河,颐和园,长大成人  
  喜欢《红河谷》,优美的风景,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宁静,很长中国人志气的主题……不过楼主说不够格进Top250……  
  @碣石湾渔夫
20:08:19  喜欢《红河谷》,优美的风景,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宁静,很长中国人志气的主题……不过楼主说不够格进Top250……  -----------------------------  我个人很喜欢《红河谷》,只是在我选的那些评选依据中它得分没有进前250,如果是我自己的意见,肯定是会选它的。我是严格按最后的得分排的,不会把自己个人看法掺杂进来,希望能尽量做到公平和客观。
  无间道,不说了自己看  
  记号了 。。。。。。。。。。。。。。。
  个人简评:  《一个和八个》是第五代第一次集体作业,被公认为第五代开山之作。电影虽然稍显粗糙,刻画人物也有脸谱化的不足,但是却充满力度,可以看到一群极具冲击力的年轻人想要证明自己的野心。张艺谋的摄影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人物造型富有雕塑感,远景、特写的突然切换、残缺/不规则构图等技巧也具有先锋色彩,让人可惜的是电影审查后结局作了修改,现在人们看到的只有86分钟的版本,让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90.农奴
  本片反映了农奴的血泪史,展示了野蛮残酷的农奴制与农奴要求彻底解放的尖锐矛盾。藏族演员旺堆准确地表现了人物深沉复杂的内心世界,出色地塑造出一个农奴形象。影片融纪录与故事、诗与戏剧于一体,风格凝重而简练、深沉而含蓄。长镜头和光影的象征性造型以及特技的运用,使影片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该片于1981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金鹰奖。     本片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的思维模式的产物。影片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并塑造了强巴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强巴&三摔朗杰&的情节,描述了强巴的个性及其觉醒的过程;尤其是设计了强巴装哑、最后才开口说话这一象征性线索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使用了藏族演员,他们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大多对农奴的生活有过深切的体验,因而表演起来十分的真实本色,使影片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最值得称道的,当然还是影片的人物造型及其画面的雕塑感。说影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是在&雕塑《农奴》&,并不为过: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总之,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做好受打击的准备了,有很多肯定是没看过的
  这部电影由于拍摄于1963年,所以带着很浓厚的时代色彩,雕塑式的光影,八个样板戏式的演绎,不免失去了一份贴近生活的自然,更有些高大全式的主题倾向(这是时代的产物,文化服务于政治,这个谁都明白,所以切勿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观影维度去欣赏)。但就故事的整体结构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   从情节上来说,将强巴设计成“哑巴”,到开口说话的这一个象征中共解放西藏,农奴制度瓦解的过程非常新颖而且蕴含着无穷张力。农奴制度吃人的本性,人物自由意志的觉醒,在沉默与呐喊中被鲜明诠释,达赖欲维护奴隶主至高权威,栽赃嫁祸的本性也昭然若揭。从演员来讲,启用的均是西藏演员,配合当时西藏真实的存在面貌,非常真切的反映出西藏人民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从语言上来说,故事的台词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眼神、光影来表达内心,表达丑恶与善良的对峙,karen个人倒是非常欣赏这种表达方式,我一向认为言语其实是最无力的东西,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足以超越语言音的限制,表达一切情感。
    强巴和兰朵逃往解放军驻地的途中,不幸遇到郎杰。在郎杰的追击下,他们逃到悬崖上,纵马跳下了雅鲁藏布江。
    郎杰要把强巴处死时,伪善的土登活佛收留他当了喇嘛。
  个人简评:  《农奴》是一部政治意识太过强烈的电影,这也是那个时代大陆电影的通病,但是抛开这一点, 这是一部相当有艺术追求的电影。无论是影片中藏族演员真实本色的表演,还是电影中流畅的叙事和巧妙的隐喻,都可圈可点,而电影在摄影方面更是优秀,西藏的雄浑壮阔的风景,和人物如青铜塑像一般的造型融为一体,有一种粗犷之美。
    91.醉拳
  前不久采访八爷,问他成龙在《新精武门》里已经有了功夫喜剧表演的雏形,但为什么《新精武门》票房惨败而《蛇形刁手》和《醉拳》却开了一代风气之先。八爷只是很淡定的回答了三个字:“剧本好。”一句“剧本好”,正说明了文戏才是一部电影的根本,哪怕功夫片也一样。   七十年代,香港功夫片鼎盛时期,往往武戏才是一部影片创作的出发点。元彪就曾经说过:“当时我们一场戏就是为了表现一个邪乎的、拼命的动作,很少考虑文戏合不合理的问题。”那时候,一段精彩的打斗、一件稀有的兵器都可以成为支撑一部电影的主题,比如《疯猴》、《血滴子》……即便是袁和平导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从片名上看也并无什么高明之处,但细细品味,这两部戏的文戏却是相当可观。   且说《醉拳》。名为“醉拳”,但前面大半段却对醉拳只字不提,直到袁小田将成龙折磨的十分经打之后,才授以醉拳。原来醉拳虚虚实实,以柔克刚,败中求胜,所以学醉拳前得先学挨打。最后成龙与阎铁心决战,喝了苏乞儿的三鞭酒,在招数用尽之后,自创一套何仙姑拳。高手过招,到最后经常都是无招胜有招,就好象独孤不败,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倚天屠龙记》最后张无忌与玄冥二老的对战也莫不如此。这些武戏自然精彩,但若比之刘家良的真功夫,成龙的花拳绣腿确实没什么意思。   但文戏部分《醉拳》堪称经典。别的不说,单袁和平用了古曲《将军令》做配乐,就已经具有了开创性的意义。据八爷说,这是第一次把《将军令》用进了电影里,因为它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于是,后来的名家也纷纷效仿,刘家良在《疯猴》里用过,再到后来被黄霑填了词,成为唱遍大江南北的热门金曲《男儿当自强》。   在情节上,《醉拳》也没有一味的只注重对功夫的展现,即便是展现的过程中也无不极尽搞笑之能事。比如袁小田教成龙练功时那些五花八门的方式,而这些早已被人说了千便,在此不做累述。其他的一些细节,比如成龙受罚,石天作为监管,从鸡毛掸上拔下一跟鸡毛挠他的痒,活用了成语“鸡毛当令箭”。但这些也只是皮毛。   纵观全篇的文戏,唯袁小田与成龙把酒对诗一段最为精彩。当念到“对影成三人”时,便一个镜头打到袁小田在墙上的影子,而念道“欲饮琵琶马上催”时,则成龙已经醉倒在“马”(凳子)上了。这一段对酒当歌,把师徒二人之间由疏远到亲近的关系描摹的十分妥帖,当真是“醉翁之意不在拳”。
  《醉拳》最特别之处,在于它在电影中,把套路化的武术最后颠覆成为非套路化的搏击术。洪拳、五行拳、穿心腿、“醉八仙”都是套路化武术的经典,而电影结尾成龙饰演的黄飞鸿自创的醉拳,则彻底融合了套路武术的循规蹈矩,突破了一成不变可以被预知的武术招数,自己融会贯通了武术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醉拳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当这种无招胜有招练成后,你便再也无法预知对手的下一步行为。整部电影故事节奏明快,人物性格鲜明,快进快出的短打结构,为《醉拳》的通俗和流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的成龙表演风格非常独特,他集嬉笑怒骂于一身的动作戏表演方式,开创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动作片时代。仅以《醉拳》一片,成龙和袁和平均无愧于动作片大师之名。
    成龙在《醉拳》中突出自己那打斗明快、节奏准确、笑料连场的特色。
    《醉拳》中酣畅淋漓的武打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个人简评:  成龙在《醉拳》中以幽默滑稽的表演方式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精灵古怪的青年黄飞鸿形象,让自己的功夫喜剧趋于成熟。其武打设计精彩流畅,又融合了成龙电影特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喜剧效果,成为成龙功夫电影的代表作,成龙因为这部电影一跃成为红透亚洲的功夫明星,并在全世界为香港电影开拓了巨大的市场。
    92.那山那人那狗
  整部片子,唯美而诗意,满目的绿色,满目的温情充盈其间,随着飘忽闪烁的影象静静的流淌。就仿佛描摹一幅水墨写意的长卷,吟颂陶谢二人的山水田园诗,过后身心得到涤荡,你禁不住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宠辱偕忘。   这近乎是一片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铁蹄下幸存的世外桃源,拥有郁郁青青的山林,明眸般的泉水,弥漫着的雾霭,袅袅升腾的炊烟。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乡邮员带着他的儿子,穿梭在他走过千万次的邮路上,与环境那么和谐地交融,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仪式般的交接班在晨曦中开始。没有面目可憎的教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惟有行走,行走既是一种最基本的事实,又仿佛成了一条清晰明朗的线索,串联起他们自己的回忆、经历,以及那些收信人的生活。   恰是因为影片从头至尾透露出的浓浓的本土气息,那些平凡、质朴而真挚的故事打动了我们。父亲的形象是传统的,在我们的心目中,父亲就是这样,为了生计而常年奔波在外,因而父亲是陌生的、严厉的,是用来仰望和敬慕的,甚至让人心生畏惧。而母亲则代表了固守和等待的传统意象,母亲和孩子天然联系在一起,因而母亲是平易的、慈祥的、勤恳的,细辨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其实是存在很微妙的差别的。   儿子的形象亦是传统的。儿子起先对父亲的疏离和代沟到了不肯喊一声“爸爸”的地步,而这一次的子承父业,却给予了他对乡邮员这个职业,对父亲这个人慢慢产生深切的理解的机会。饰演儿子的刘烨不似陈坤那样的花样美男,没有他那样风流和油滑气质,却多了一份沧桑和硬朗,淳朴可爱的紧。   父子二人一步步跋山涉水,心灵一步步靠近,无数动人的细节触动我们易感的心。儿子背着父亲过河时父亲流下感动的热泪,面对儿子却又故作镇静地掩饰过去;儿子在山顶上凝望着父亲落寞的背影,复绽放出谅解的微笑;父亲在追赶被风吹走的信的时候,儿子担忧地失声呼喊他;儿子和父亲一起洗脚,在睡梦中还是像孩子一样将腿搁到父亲的腿上,父亲流露出宽厚慈爱的笑容;还有父亲在最后目送着儿子独自上路的时候,将狗推向儿子走的方向时昂扬的神情。男人间表达的感情,无疑更为含蓄,更为深沉。两个男人的互相谅解最终交汇在对他们同样深爱的女人:母亲的理解上。末了,一句“她也不容易”,多少沉甸甸的深情和体谅饱含其中。   最爱穿插在故事中间的父亲的回忆,年轻的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实在可爱,那些用光影营造的唯美画面让人不由的联想到岩井的影象语言。说不完的老话题,老故事,却无可替代的经典和永恒。甚至让人感觉影片是刻意地将那些最能体现文化韵味的人物和故事糅合进去,安详的老奶奶,纯朴的乡野少年,美丽的侗族女孩,他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着,一封信,一个人,或是一个新的世界。怀抱着希望的生活是多么充满生命力啊。   我毫不讶异那些抨击封闭的小农思想和家长制权威的人,那些自诩为持有女性主义的信念的人的非议。他们会跳出来不厌其烦地强调那些陈词滥调。然而,对《那山那人那狗》提出这些异议是有违我们的本心的。每每与人论人生,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模式居然依旧跳脱不出老庄和禅宗,跳脱不出解甲归田和归隐山林。   影片充满了对生存方式本身的哲学叩问。儿子的疑虑,不正是观影者的疑虑吗?   ——山里人为什么住在山里?传说山里人是神仙的后代,而母亲却说,因为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子里那样,舒坦。   ——父亲说:人心比腿更累。   ——乡邮员成天走那么多路不枯燥吗?父亲说,有想头就不枯燥。想头大一点说就是理想。
  马克一下~
  《那山那人那狗》就像一篇唯美、含蓄、温馨、隽永的散文,弥漫在光影音乐之间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愫,父子之情,邮递员与山民之情,人与动物之情,人与自然之情。而《夜宴》之流,就像一砣华美的狗屎,看上去很美,却丝毫不能触动人心。   影片开始于一个雾气迷漫的清晨。即将退休的乡村邮递员,最后一次陪接班的儿子走一趟去往大山的邮路。从一开始,影片就抓住了我:飘渺优美的背景音乐,整洁碧绿的乡村风光,古典风格的湘西民居,奠定了整部影片唯美清新、温情脉脉的基调。   跟随父子俩一起走上山路,在欣赏着湘西乡村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渐渐发现,这对父子的感情非常微妙:父亲由于常年在外送信,与儿子的交流非常少,儿子内心里既期待着父亲回家,又害怕和父亲说话,连一句“爸”也很少叫出口。至此,我们大概知道了,这条行程三天的长长的邮路,将是这对父子的和解之路。不出所料,在这三天里,儿子第一次走进了父亲过去的生活:瞒着盲人奶奶,替她在外工作的孙子给她写信、寄钱;参加侗族人家的婚宴,和年轻的侗族姑娘跳舞;淌过一条阴冷的溪水,在溪边烤火;被山民用绳子拉着爬一段陡峭的山路,知道父亲曾滚下大山,昏迷了一个下午;在一座陈旧的风雨桥上歇息,喝为行路人准备的泉水;在一个农户家里打尖过夜,听见窗外大山里繁复的虫鸣声……这条路越往前走,儿子就离父亲的的心越近。这已经不再是一条简单的山路,更像是父亲往返了一生的心路。而另一方面,带着即将离开大山的惆怅,父亲也渐渐走进了儿子的内心,从儿子的口中,他知道了妻子多少次望眼欲穿的等候,知道了儿子成长的孤独,更重要的,他知道了儿子虽然很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但时代已经给他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他喜欢听流行音乐,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血液里涌动着不安份的因子……让人倍感安慰的是,在这条路上,他们渐渐理解和包容了对方,当父亲在儿子背上偷偷流泪的时候,当儿子无意中喊出“爸我们走吧”的时候,相信所有男人都会柔肠百转,泪湿眼眶。那是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我们都是这样的一个儿子。   影片在结尾前达到了高潮。在那个静谧得只听得见虫鸣的山村之夜,父亲坐在床边,看着熟睡中的儿子,接着上床,轻轻地躺在他的身边,这时,儿子在梦中把头靠在了父亲的肩膀上,而且把腿也压在了父亲的腿上……这让我想起我的那篇《睡在我身旁的父亲》,原来每个男人都想抱一抱自己的父亲,可是我没能做到,影片中的儿子却做到了,即使是在梦中。
    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在《那山那人那狗》中,年仅19岁的刘烨饰演了那个淳朴无邪、充满乡土气息的山村男孩,其质朴的表演获得了人们的肯定。
  →_→  
  个人简评:  《那山那人那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却在平淡的情节之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那一片片浓的化不开的绿色,那傍晚灿烂的霞光,那一条蜿蜒起伏的山路,烘托出一派宁静唯美的意境,在这条长长的邮路上,父子之间的隔阂和疏离在慢慢融化,当儿子背起父亲,父子间含蓄深沉的情感让人心头温暖,很多时候,最朴素的情感反而能轻易拨动你的心弦。
    93.野玫瑰之恋
  的确,《野玫瑰之恋》可视为当年国泰的最佳代表作。它出色的编导手法,在摄影,灯光,音乐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场景调度精确拿捏,以及剧情的跌宕起伏,人物刻划的鲜活,无一不在同期国语歌舞片属于表表者。然而,这一切的出彩,如果没有了葛兰的演出,恐怕不会形成《野玫瑰之恋》的巨大魅力。葛兰,她才是《野玫瑰之恋》不可或缺的灵魂。   固然早前在歌舞片《曼波女郎》她的又唱又跳已经精采万分,然而,又怎及她在《野玫瑰之恋》中颠倒众生的忘形演出令人难忘?   戏一开场,在舞场入口的阶梯上,在暗黑的氛围中,她口衔一枝玫瑰,扭动着灵蛇般的身体逐级而下,那先声夺人的媚态已足够摄人。而及至她在舞台上开口唱出据比才歌剧《卡门》曲调改编的这段掀动第一个高潮:“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游戏,一点也不稀奇;男人,不过是一件消遣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是男人我都喜欢,不管穷富和高低;是男人我都抛弃,不怕你再有魔力。,一转,”甚么叫情,甚么叫意,还不是大家自己欺骗自己;甚么叫痴,甚么叫迷,简直是男的女的叫做戏”。   葛兰的唱法不同于西洋歌剧唱法,而大耍其特色花腔,“爱情”一段一连唱了四次,每回腔调都有变化,或媚或妖或酥,最后一次野兽嚎叫般唱出“爱--情”“男--人”,那种别无分店的性感令人窒息。唱不特止,她在台上还掀裙摆,大跳特跳大扭特扭,就象是《卡门》中的坏女人卡门,那种野性的横泼的风情,充满舞厅的每一角落,连对此氛围格格不入的男主角张扬也情不自禁被她迷倒。   葛兰在片中是一个歌女,《野玫瑰之恋》最精彩的是贯穿影片的她的几场歌舞表演:不论是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一段《女人善变》,莱哈轻歌剧《风流寡妇》中的一段选曲,曼波舞曲《Jajambo》,还是《卡门》中的《哈巴拉尼舞曲》,或者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个好日子》,不但点出她不避性感的佻达开朗性情,也侧笔暗点出她的悲剧命运。她就是野性妖媚的“北角卡门”,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性感和欲望,牢牢将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里,不但化男妆上台,还争强好胜和其他歌女撕缠争打,情场上公然宣称“见一个爱一个甩一个”,甚至施展自己的魅力轻易从软弱的女教师手中横刀夺爱,抢走她的未婚夫。然而,野性妖媚底下,她又有一颗热情善良的心,不但急公好义帮同事筹巨款养亲人的伤,然而一旦堕入爱情海中,又成为爱情的奴隶不能自拨,也不能挣脱命运摆布真正独立自主,不但为丈夫控制,最后竟为妨火中烧的软弱现任男人张扬勒毙,应了她唱的《卡门》(被男人刺死)和《蝴蝶夫人》(自杀)预言的悲剧。   现在看起来《野玫瑰之恋》不脱当时的通俗剧的滥调,葛兰的悲剧起因在于男友受不了她在舞厅当舞女的羞耻。《野》的最动人之处,其实在于“镜头调度,情调,气氛,节奏与葛兰的声线形体表情的高度配合,精彩得简直扣人心弦(罗卡语)”。葛兰演绎“野玫瑰”邓思嘉(有没有想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不作第二人想,她以优秀的音乐修养和妖娆的形体动作,与作曲家服部良一糅合了流行舞曲,爵士,怨曲,西洋歌剧的音乐融为一体,在黑色电影布景氛围中,加上精湛的场面调度,演绎出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歌女形象。   其实葛兰在片中极端开放的演绎属于无心插柳,据她后来说,当时和导演王天林商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以不同异往的方法塑造了这个看起来是坏女人的形象,导演和她本人直至放映时都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当然,影片的成功证明一切担心都是多余。正是因为这个离经叛道的舞女形象,几十年后再看,《野玫瑰之恋》仍然有它难以抵挡的魅力。而葛兰的野玫瑰形象,也永远定格于影迷的记忆中,她永远的歌声,也永远留连于观众的脑海里:“我为什么有情,我又为什么有意?情和意都是害人东西,偏偏我就没法逃避。本来我是把假情假意换刺激,又哪里知道假情假意变了真情意,叫我从此难抛弃你。我只怪千错万错错在我自己,为什么我中途失去了勇气,把自己投进了爱的漩涡里,永远爬不起.....”
  香港首席商业导演王晶在谈到自己从未得奖时,总拿父亲代表作《野玫瑰之恋》举例,称该作品为60年代的王家卫,如何有文艺性,更为当年该片落选亚太影展最佳,打起了抱不平,话语中充斥着无奈,更透出一部片影响了王氏父子的拍片趋向,堪称转折点。笔者听得好奇,故寻盘瞧个究竟,但先前必做好失望准备,毕竟1960年的黑白影片,距离21世纪太遥远,谁敢保证仍能接受?   可全片观罢,惊觉不仅节奏毫无早期片的延缓,况且改编自梅里美小说《卡门》和约瑟冯.史丹堡的《蓝天使》的《野玫瑰》,除去演员说话腔调停留在旧时代,该片娱乐元素众多,频繁歌舞场面,整体更像一部好莱坞歌舞大片,简直出乎意料。有“野玫瑰”之称的歌女邓思嘉(葛兰扮演),为打赌勾引起新任琴师梁汉华(张扬扮演),逐渐自陷情网,领悟了爱的真谛。剧情俗套,但制作精良,商业味道浓重,却无半点国际大师“王墨镜”的风格。   王天林与王晶父子,确乃华语片高产导演,但作品虽影响甚广,反过分沾染商业,故未被人称为“大师”,始终落个匠人头衔。但今日望向《野玫瑰》中的邓思嘉,她是位让人骂起来是“婊子”的舞女,好玩弄感情,但为人泼辣不羁,极重义气,乐于助人。葛兰虽演得过火,可一颦一笑仍叫人神不守舍,小女子举止中带的那种“俗”,极易叫我联想起日后的邱淑贞、舒淇、朱茵,何况“夜玫瑰”最终黯然惨死,这种“宿命”味道,竟又那么像银河风格,恐怕王晶与杜琪峰两位后辈,日后潜移默化继承了王天林的衣钵...   影片前期,葛兰屡屡施展特色花腔大唱“爱情”,还扭动身躯热舞,几乎独挑大梁。而有“才女”之称的秦亦孚(即秦雨)编剧,将故事里邓思嘉勾引梁汉华段落,写得精彩妙趣,较有吸引力。片中众多歌曲由日本早久富盛名的作曲家服部良谱写,全由李隽青作词,尤其那句“男人不过是一件消谴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经典歌词,真令人大为赞叹歌曲的戏虐性。王天林导演技巧娴熟,而费伯夷的精致美术,更使视听效果美不胜收,《野玫瑰之恋》成为香港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歌舞片,果然各环节把握,甚为出众。   倘若男主角打伤完坏蛋独眼龙,痴情男女本可就此相聚,成功收尾,但影片过分迎合《卡门》的倾向,先以汉华获释后,意志消沉,终日借酒消愁为由,不准爱人重披歌衫。大反派独眼龙轻易出狱后,反扬言杀害汉华,要挟女主角隐瞒真相,更害得吃醋的男主角发狂地扼死了“野玫瑰”,剧情充满着矫柔造作。猜想亚太电影节是否不满意《野玫瑰之恋》结尾,才令其空手而归呢?   当然继续探讨的各种未得奖缘由,也根本改变不了事实,艺术永远是遗憾,王天林日后无意拍了《家有喜事》,反获得大奖,更似命中早有安排。今日重谈《野玫瑰之恋》得失,留下的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歌词,还有优美歌舞,影片极富消遣性,与及《野玫瑰》娱乐后潜藏的主题。剧中倒追男仔的邓思嘉,历经爱情哀痛,领悟出“爱情不是要霸占,而是要去奉献”之真理,再无遗憾走向了绝路。孰想王天林一生在奖项上的“遗憾”,换来了片中风尘奇女的挚情,因而“野玫瑰”黯然凋谢得弥足珍贵。
    葛兰在《野玫瑰之恋》演出野性妖媚的夜总会红歌星邓思嘉
  等楼主说搭说搭  &爱情麻辣烫&和两部&金鸡&
    梁汉华与邓思嘉假戏真做,最终成为一对患难情侣
  个人简评:  歌舞片是世界影坛的一种重要类型片种,但华语影坛的优秀歌舞片却并不多见,王天林的《野玫瑰之恋》是其中影响较大,成就较高的一部。葛兰在影片中几场歌舞表演声线形体配合天衣无缝,将人物野性妖媚风情万种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堪称东方卡门。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从剧情上说仍然不脱商业片的套路,在曲折跌宕、悲欢离合的故事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王氏父子在商业片领域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
    94.再见中国
  事情始于一九六六年春,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医学院准毕业生宋铨出身资产阶级,前途黑暗。因此决定离开国土。参与逃亡计划的,还有他的妹妹宋兰和她的男朋友梁汉伦,以及同学金浩东等。动机各有不同,但却是想到外面过另一种生活。他们偷听美国电台被发现,情况危险,唯有提前逃亡。在一个晚上他们分别骑自行车出发,不幸惊动了边防军,在即将被枪杀之际,另一批逃亡的人突然出现,转移了边防军的枪口。宋铨等人侥幸过关,历尽千辛万苦,泅水偷度。终于登陆香港,且逐步融入香港社会,但各人的内心感受却不足为外人道。金建浩最后昄依宗教,他向教友说出自己是在两个世界边缘中挣札的人。  本片以题材的冲击力见称。七三年间,文革仍受歌颂,唐书璇却毅然呐喊著中国悲剧的临到,以文革参与者偷渡香港为题材。本片七四年完成后以「可能损害邻近地区友好关系〔及〕妨碍治安」遭禁。八○年本片复检通过,八七年五月正式公映。时藉八七电检条例草案在民间引起争议,公众对自由箝制异常敏感。《再》的政治剖析未算激进,然唐的逆流而上,从人道及存在主义出发去透视文革,以及形式上的求工,使之成为华语电影的异数。
  就是电影《再见中国》讲述了一起发生在文革初期的叛国逃亡案件。香港女导演唐书璇在1974年拍摄了这部真实再现文革的影片。影片拍出后,却在港、台两地被禁十五年之久。直到1987年,少了18分钟的剪辑版才在港台得以短期公映(据说香港上映10天,而台湾则短短4天就全线下片)。可以说,对于内地人来说,这就是一部从来没有过的电影。就如那些至今依然无证可查或有证无法查的文革历史,似乎也不曾发生过。  《再见中国》的情节线条清晰,从头至尾,便是一个完整的逃亡故事。不只故事本身,导演在叙事安排上亦是如此,开场不久便由主人公内心独白道明事情缘由和逃亡计划。其后不断出现的角色也以同样的方式嵌入进来。叙事全以逃亡计划线性推进,就连四个主角的塑造也几乎没有重要的着墨之处。作为一部剧情片,似乎这点算是不足。但事实上,我却感觉这一点成了影片最妙的一招。整个片子看下来,除了独白处感觉到一种看老电影的穿越感,我并未感觉到影片对角色塑造的弱化对整体有多少影响。相反,角色身份和个性的淡化使故事多了一种普遍性和纪录感。事实上,唐书璇选用的几位主角都是非职业演员,也在角色身上刻意安排戏剧化情节。可以这么说,大学生逃亡在当时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动荡时代的“地下风潮”。而逃往香港,也是当时许多普通人唯一可能成功的道路。几位大学生在庄稼地遭遇边防军时,正是附近另外两名逃亡者的暴露才使他们从枪口下逃生。   从影片交代出逃亡计划,影片便如同绷起一张致命的弯弓,再也让人心安分不下来。穿插历史资料影像的纪录风格,将文革初期批斗、串联、武斗的癫狂气氛表现地非常真实——或许不能称为“真实”,但对从未亲历其间的人来说,这些摄像机拍下的戏就好似纪录。必须要赞的是影片的配乐,悬疑片中才使用的紧张旋律不时反复,处处紧逼,与剧情严丝合缝——踏上再见中国之路,就是无法回头的亡命徒。这种紧迫感是意味非凡的。一个普通人想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必须玩命一搏上演惊心动魄的逃往戏,这种事足以象征那个荒谬残暴的操蛋时代。很难想象,1987年,那些在大银幕前看这场电影的文革亲历者,是何等的心情。   任何人都难逃时代的压迫。时势造英雄,那是必然被载入史册的“本纪”。但时势之下,造就的更多是普通人的个人悲剧,微如蝼蚁,无史可查。唐书璇用电影呈现的正是这么一场个体悲剧,我们甚至不用知道影片的主角姓甚名谁——即使知道男主角名叫宋铨是广州医学院的学生,又能多留下些什么?换一个王铨李铨都一样。文革中,每个暴尸街头悬梁自尽者都有名有姓,但也都是愚昧权力巨兽脚下无名的死者。   比起那些剖析研究或别有用心的历史分析,《再见中国》是更宝贵的历史影像样本。比起那些精心拍摄历史片,《再见中国》又是更精彩的剧情片。在文革尚未结束的70年代,唐书璇的勇敢足以令当时所有同行汗颜,而她在影片中表现出客观和冷静则更叫人肃然起敬。《再见中国》讲述内地人逃亡港英的故事,唐书璇却几乎未在片中表现出任何明显的政治倾向。宋铨等人叛国逃亡,没有什么政治倾向,不过是像我那要出国的同学一样,觉得国外生活安稳轻松些。   三人在香港的几段戏意味深长,可谓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饿着肚子游了四个小时,三人偷渡成功,登上了港府警车,很快变成了“香港人”。香港街头就如另一个世界,楼宇林立,车流穿梭,证券大厅里人头攒动声如鼎沸,一副生猛繁华的景象,却丝毫没有能让壮志满酬者鱼跃于渊的感觉,更别提能令小夫妻安乐轻松了。安顿下之后,梁汉伦四处打零工,七尺男儿奔波于生计,沉默寡言唯唯诺诺;坐在资本主义社会美发厅里做离子烫的宋兰对着镜子里奇怪的发型,突然失控地笑了起来,眼神里却是狂躁和狰狞。那个曾在宣传队里奋笔疾书大字报的金浩东则皈依了基督,向教友倾诉自己那焦灼的心灵:“我好像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挣扎,一不提防,就被吞进它们的裂缝......”   影片结尾,宋兰和梁汉伦在他们香港的“家”中驻足窗前,望着外面的辉煌夜景。你猜,他们看到了自由吗?
    《再见中国》在台湾鹿港取景,在中兴大学拍摄学校部分,唐书璇找了学校的学生和助教担任主要角色,再现了当时大陆文革时的情景。
    偷渡成功后,坐在资本主义社会美发厅里做离子烫的宋兰对着镜子里奇怪的发型,突然失控地笑了起来,眼神里却是狂躁和狰狞。
  @记忆与印象
10:07:54    我们至今无法说清是张国荣演的程蝶衣,还是程蝶衣演的张国荣。张身上的阴柔与脆弱,以及现实中他的性向,与程蝶衣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这种相似,我们只能说,程蝶衣是上天赐给张国荣的私人角色,别人不能染指。这是中国电影.....  -----------------------------  哥哥就是哥哥,我哥最纯最美最繁华也最朴实……
  《再见中国》只看过一个片断,希望有机会能看到完整版,不做点评了。
  @娜儿的迷惑
12:58:10  回复第24楼(作者:@记忆与印象 于
10:07)  我们至今无法说清是张国荣演的程蝶衣,还是程蝶衣演的张国荣。张身上的阴柔与脆弱,以及现……  ==========  后面段小楼批斗蝶衣那节我都不敢看。  ......  -----------------------------  我只看过一遍
后来一直不敢再看……
    95.稻草人
  楼主是个有心人,我会一直支持华语片的。  电影群期待你来做客或者常驻:。渴望交流,共同分享,诚交天下喜欢电影的朋友。
  女版看好vgjknkljnkjn你看连连看
  《稻草人》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一个日本占领的台湾村庄,它好像是远离战争的净土,又无时无刻不受战争阴影的笼罩。绿油油的水田,赤脚在田里玩耍的孩童,下雨天宛若水墨画的草房子,一切都带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悠闲与恬淡。可是水仙褴褛的红袖子悠悠地摇荡在绿色水田上的镜头,断腿的士兵仰头向站在桌上的日本官员行礼的镜头,又赤裸裸地展现出战争给这个村子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疤。这种恬淡包裹着挥之不去的过去的悲怆和未来的不安。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存在,都在一家人为了生存而渴望炸弹的黑色荒诞中得到了可悲而可笑的共存。   这个小岛的尴尬之处还在于,岛上保留着台湾的风土人情以及传统农业社会的伦理观念,却又不断受到新时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祖宗的坟不能玷污,客人吃饭的时候小孩不能上桌,这些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道德伦理观念。然而就像父亲仅仅为了把黑糖变成白糖,就愿意让孩子修改最最重要的姓名一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生存的压迫下不断受到挑战,显得极其无力。以至到最后,我们悲哀地听到中国士兵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人,潜意识里的反应竟然是唱一首日本歌以显示对天皇的效忠。这种生存压迫下身份认知的危机贯穿全片。然而在这里,这种身份认知的困惑,并没有指向高远的的民族大义,而是小人物对生存最原始的渴望和挣扎,因而更凸显出战争环境下人的无奈、辛酸与麻木。除了外来文化(日本文化)的冲击,我们也能看到现代文明对这个近乎被遗弃的小村庄的冲击。小贩来到村子的时候,带来了各种新鲜玩意,孩子们兴奋不已,女人们爱美本性萌动。当阔嘴的妻子拼命地往脸上涂粉时,当她一边洗鱼一边克制不住地放声大哭时,我们看到一个女人最单纯的爱美天性被这个没落的小村子压制着,看到了现代文明(对她来说是香水,香粉)给这个落后的村子里的人带来的心理波动。   在这样一个处境尴尬的孤岛中,日据时代的老百姓在美日的伤害下,挣扎着生活,并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中国农民一贯的纯朴和认命,全片既充满了乡土小说的悲悯精神,又完成了看似轻描淡写、滑稽荒诞却无法让人真正尽展欢颜的政治讽刺。
  王童的《稻草人》,这部闻名已久的新电影代表作,在反映悲哀无奈的人生上,足可与鲁迅的《故乡》等经典媲美,同样的叫人茫然无助,哭笑不得。   从前听闽南语的《爱拼才会赢》,其中有“眯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总是不得其解,看完《稻草人》方才明白,电影里以阿发和阔嘴两兄弟为代表的日据时期的台湾农民,就像空有躯壳的稻草人,麻雀来了无力躯赶,而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吞噬自己的田园。阿发他们,也是老实巴交的任人鱼肉宰割的对象,无能为力地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侵袭,为了生计苟且而卑微地艰难存活。   生存,即是第一要义。这对1940年代的阿发他们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彼刻二战临近边缘,日本人穷途末路,疯狂对台征兵,无数为异族卖命的台湾青年,便无辜埋骨于异国他乡。侥幸的是,阿发的母亲夜夜用牛尿给他们兄弟俩抹眼睛,竟真的让他们眼睛变成散光还带色盲,终于躲过一劫。然而更现实的问题是,被剥夺了生存条件的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稳定的生活保障,随时面临断绝生活来源的可能。到了影片后半段,那两分被视为命根子的薄地,也因为战事吃紧,要被亲戚收回卖掉。他们何去何从,将以何为生,不啻是一个大大的悬念和问号。   当生存都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时,灵魂存在与否便真的不再重要。形之不存,神将焉附。因此,眼见田间飞来的麻雀越来越多时,他们赶不胜赶,便习惯了拜菩萨保收成;为了在日人的统治下求得苟安,他们便习惯了对日本人毕恭毕敬地点头哈腰,唯唯诺诺,习惯了对日本女人别扭地说“欧桑”;别人施与一点小恩小惠,他们便感恩戴德无以为报,亲戚一家来乡下躲难时,他们倾其所有地尽情招待,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好客热情,而是自觉地把身份做了尊卑之分。   更大的悲哀在于,在日复一日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阿发他们无力也无心去寻求更多的改变现状的梦想。纵使食不果腹,他们也无法抑制最原始的冲动,用他们旺盛野蛮的生育能力,生下一堆如麻雀般多的小孩,因之造成更困窘的贫苦境地。美国人丢下来的哑弹,他们也会当作宝贝一样呵护,以为可以从日本人那里换取奖赏和美好的明天,而他们根本不会寻根究底地想到,他们一切悲哀的源头,恰恰在于这场即使不是美国人发起的战争,和日本人长达50年的侵占。   为了体现这种近乎原生态的生存状况和愚昧无知,影片用粗砺写实的笔调描绘阿发一家的艰难度日,而在电影的整个后半部分,则用夸张而漫画式的手法描绘兄弟俩抬着哑弹去领赏的过程。影片中兄弟俩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到了最后却被日本人用枪逼着丢到海里。领赏的愿望成了空想,却不料炸弹在海里爆炸,炸起无数条鱼,于是他们又欢天喜地了,最后全家兴高采烈地边吃鱼边唱日语歌,而祖母和孙子的对话成为画外音,他们在幻想美国人应该经常丢炸弹下来,这样他们天天有得鱼吃了。   如果说梦想,这就是他们天真可笑的梦想。   只要能生存,他们可以忘却自己的国族,舍弃自己的尊严。这混沌梦魇的人生,似乎只有苟延残喘的继续和醉生梦死的沉迷,永没有觉醒伸腰的一天。   我们能去指责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面对那褴褛衣衫,嗷嗷待哺的孩子们,那没有血色的灰死脸庞和空洞涣散的目光,我真的感到困惑。联想自己身处都市艰难无奈的空洞人生,亦只得“辛酸”二字。
    《稻草人》是一出展现太平洋战争时期台湾农民的荒诞悲剧,在幽默中流露出心酸。
    王童以《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三部电影构成了台湾近代史三部曲, 是华语影坛的经典之作。
  个人简评:  台湾影坛几位大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现在已经如神一般地被影迷膜拜,相比之下,王童却几乎被人遗忘了,但在我心中,他与上述几位名导相比毫不逊色。他的《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红柿子》等作品无疑可列入华语影坛最优秀的一些电影之列,都是我心头挚爱。这一部《稻草人》,其对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心态的真实展现真是入木三分,而荒诞的黑色幽默手法运用娴熟自如而从容不迫,一派大师气象。这部电影无论是主题、手法还是艺术水准,都可以和姜文名作《鬼子来了》作一番比较,在我心里,两部作品都是华语影坛的杰作,但《稻草人》要比《鬼子来了》早诞生了13年,姜文很喜欢《稻草人》,《鬼子来了》中也浮现着《稻草人》的影子,我总觉得,王童的这部作品更值得尊重。
    96.桃姐
  作为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重要代表,多年来许鞍华并未像她的许多同行一样随波逐流拥入商业化洪流中,而是固守独具特色的个人化表达。自开始《疯劫》《撞到正》的形式革新,到随后《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的写实回归,再到后期《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的立足本土,其中始终如一的,是她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照与人文关怀的坚定传承。   《桃姐》亦是如此。老龄化严重,新移民热潮,住房资源紧张,电影业萎靡,到处都是香港这座浮城所面临的问题。许鞍华这位已过耳顺之年的女导演依旧用镜头静静记录下柴米油盐方方面面,不动声色地旁观真实生活,正如影片英文名“A Simple Life”所预示的那样,一切都很简单。   本以为是催泪之作,没成想在大部分时间里观影氛围却是轻松愉悦的。刘德华联手徐克、洪金宝向老板于冬骗取投资,宁浩对桃姐的戒烟奉劝回应道“听不懂粤语”,刘德华对自己出演烂片的自嘲,似乎让人难辨真假;各路大牌轮番客串,像是见证一场香港影人的内部联欢;敬老院里的老人们稚心未泯、嬉戏打闹,观众也一同感受小小的温馨。然而也间或有失落之时:看护员给不能自理的老人们逐个喂食,满城烟花下敬老院里的寂静清冷,目睹一位老人离去的麻木与无奈,这些都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冷静下来,像重新回到心酸的生活里去。   导演刻意回避了惯有的煽情模式,镜头冷静到只有细细品读方能体会个中滋味。手持摄影透过前景与边框,调度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我们的目光并不循着剧中人物的眼神望去,大量跳接淡化了内在冲突。桃姐刚来敬老院时,对这里的卫生条件及衰朽氛围产生了些许失落,通过与院友们的往来交谈才渐渐打成一片,而后也开始眼神空洞地目送又一位老人离去。   有一场戏,镜头远远伫立在厕所门外,看着桃姐吃力地一扇扇门打开又神色鄙夷地关上。不得已,她用嘴撕下一张面巾纸的一小半堵住鼻孔,好不容易上完了厕所站在洗手池前舒一口气,却在镜中惊愕地看见一个老头走了过去;又比如桃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由自主地摸一把家具上的灰尘,脸上写着微微的不满。整个过程都没一句言语,却把桃姐爱干净却无能为力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令人产生深刻印象。   桃姐终生未嫁,侍奉了三代主人,与Roger(刘德华饰)情同母子。Roger也男大未娶,担起孝义为其养老送终。Roger是主,但侍奉桃姐超越了本分,病时互相照料有点相依为命的意味;桃姐是仆,但情同亲人不卑不亢,单纯地说出观众离席燕窝难喝。这样朴素真诚的主仆关系,在市场环境下已经难再见到了。许鞍华说这是监制讲的真实人物与故事,自己家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人,许是那一代人可以共鸣的回忆吧。   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还不清的情债,总有难两全的遗憾。Roger尽全力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陪桃姐走完最后的日子,陪她有一搭没一搭没正经地说笑话,接她离开吃不惯的供餐去外面的饭店吃饭,带领即使不明就里却仍兴奋异常的她参加自己的首映礼。当桃姐找出Roger还是婴孩时用的东西时,Roger的眼神迷茫又忧伤——面对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物什,桃姐是他不可挽回要失去的美好记忆。   最后的最后,Roger还是没能看她最后一眼。工作不得不走,他冷静地告诉医生到时处理后事。他知桃姐爱利索,便像儿子那般为她整理发型和袜子,完成了提前到来的告别式。坚叔来了,手捧一束白花,径直献给这位支持他纵容至最后的人。   在北大百年讲堂的首映式上秦海璐说,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桃姐。是的,她可能是你的母亲,可能是一位年长的邻居,可能是一个服侍过的老妈子,也可能是总在菜市场里遇见的颤颤巍巍的老太。她没什么文化,不会社交礼仪,只知怎么做牛舌好吃,去哪里买菜便宜;她不过问你的事业,不懂鉴赏与品味,只会觉得你最棒,永远为你骄傲和自豪;她絮絮叨叨,拒绝你破费,很容易满足,待人宽容善良;她执拗倔强,顽固不改,你熟知她的缺点,最可爱也最真实。相伴多年的桃姐就这样走了,像一阵温暖却不易觉察的风。Roger换回一身工人制服,面色平静地走入香港宁谧的夜色里。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上海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