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册农机工作计划谷物种植和作社吗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门户网 2010“种田,连片种植才过瘾”
日08:07&&&来源:
原标题:“种田,连片种植才过瘾”
  14日,冬日暖阳宜人,建阳市小湖镇塘楼村的田野上,几台旋耕机驶过处,一畦畦黑土翻滚成垄。小湖富民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谢红有,和社员一起驾着农机,熟练地在田里穿梭。   “土地流转,让我圆了喜欢种田的梦想;农业机械,让我圆了腰包鼓鼓的梦想。”自称是“粗人”的谢红有笑呵呵地说,掩饰不住得意。   谢红有,35岁,个子不高,黝黑的肤色,满手的老茧,介绍起合作社的农机头头是道,聊起自己的经历却带些羞涩。   “中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帮着种田,看着同学朋友都跑出去了,也想着要出去打工。2000年中秋过后,我和村里的伙伴就到广州。白天我们出去找工作,晚上就暂住在老乡那里。人生地不熟没经验,我们被中介忽悠得到处跑,中介费去了不少,可活是找了几个月也没找到。实在没办法,只好给人家打零工,咬紧牙根坚持到年底。”   “2001年春节回来后,想想自己既然打工混不出个人样,而国家和省里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还不如干脆种田打粮实在些。”谢红有和家里人一合计,大家都很支持。当年,他就承包了20多亩地,收入4万余元。   初战告捷,谢红有有了把种田进行到底的信心。20多亩田不够自己一试身手,谢红有尝试着向缺劳力的乡亲租种农田。今年,光他自己就种了117亩。   “那么多地,种得过来吗?”记者问。“有农机呀。”2004年,谢红有把目光盯上了农机,他和村里的种粮大户谢小奴率先购买了收割机。“以前种的田少、谷价低,买农机划不来。记得2002年,镇里最早用农机的种粮能手示范收割机收割时,每亩要40元,大家都说还不如人工划得来。可如今,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及种田规模的扩大,用农机更划算。”   2008年6月,尝到农机甜头的谢红有和镇里6个种粮大户又合计将规模做大。“种田都得要机械化,何不干脆成立个农机合作社?起码买农机还能有个团购价吧。”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谢红有成立了南平市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既然做就要做最好的。”谢红有和他的社员通过协作、示范、推广,先后到江西上饶和周边的建瓯、浦城、政和等地跨区作业,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每年机械收割水稻2万多亩,壮大了农机合作社。2012年,富民农机合作社成为国家农业部示范社。   “小打小闹只能温饱,种田,连片种植才过瘾!”谢红有坦言,有农机做帮手,一家人种上百亩地不是难事,而且经济效益不比打工差。他算了一笔账:今年稻谷国家收购价加补贴,100公斤300元,扣除成本每亩纯利三四百元,年景好的时候,亩纯利可达五六百元。因为配备了整套的农业机械,基本不用雇工,农忙时只要妻子搭把手,一年有四五万元。两项合计,一家人年收入10万元是三个手指捏田螺――稳拿。   “帮人代耕代插代收的工钱,你漏算了。”小湖农机站站长吴荣生笑着“揭发”。   “对对,没错。”谢红有有些脸红。原来,安排好自己田里的活计后,合作社就用农机帮人代耕、代插、代收,收入也很可观。一年下来,仅帮人插秧、收割就有近千亩,这项收入有五六万元。   12月初,富民农机合作社在原有4台全自动谷物烘干机的基础上,又新购了11台。种田不再弯腰,一人能种百千亩田,供百千人口粮――这是谢红有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正一步步在实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机作业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